小实验得出大数据

小实验得出大数据

——烧开水对比试验得出的启示

蚌埠市胜利路第三小学 六(1)班 王舒玥 指导教师 周忠 曾听一位数学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决一种问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所以,“学数学”与“学好数学”的区别就在与你是拥有了一条鱼,还是拥有了一张网。在数学课上老师引导我们用做实验的方法研究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与圆锥体体积间的关系,并归纳推出圆锥体体积计算方法,由此我学到了数学中实验的方法。经常在周末观看中央电视台二台的一栏节目“是真的吗?”,通过对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进行有趣的对比试验,最后得出结论是真的还是假的,有次我感到实验很有趣,它能验证一些事情的真假,并得出一些结论。我想在生活中用实验的方法,通过计算能否得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结论呢?

我们家一直用电水壶烧水,但是最近安装了天燃气,我突然有个想法,用天燃气和用电烧水哪个更省钱呢?于是,我想用烧水来做一个实验。

我首先量取了1.5升的水倒入壶中用天燃气加热,六分半钟以后水开了,经过对燃气计量表烧水前和烧水后的指数对比,我知道,此次烧水用去了0.0331升天燃气,以每升天燃气2.4元计算,烧1.5升水用了0.0331×2.4≈0.08(元)。然后我又量了1.5升的水,用

电水壶加热,五分钟以后水开了(5分钟等于1/12小时),我们家的电水壶是2千瓦,我知道每一千瓦一个小时是一度电,以每度电0.56元计算,我此次烧水用了2×1/12×0.56≈0.1(元),0.08<0.1,看来还是用天燃气更省钱。照此计算,如果我们家平均每天烧水9升,每天用天然气烧水可以节省(0.1-0.08)×(9÷1.5)=0.12(元),一年就可以节省0.12×365≈44(元)。假设全国有3千万家庭都使用天然气,那么一年总共可以节省30000000×44=13.2(亿元)。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啊!用这笔钱它能建设许多所希望小学,它能帮助很多失学贫困学生重新走进校园,它能帮助我们中的生活困难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学习上的许多问题。

如此大的数据这可是在我做实验前想都没敢想的事情,看来生活中真是处处有数学,节约能源不仅要从小事做起,还要我们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方案节约能源才是最佳的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深入研究,并加以利用,就一定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蚌埠市2014年一等奖)

(指导教师 周忠)

小实验得出大数据

——烧开水对比试验得出的启示

蚌埠市胜利路第三小学 六(1)班 王舒玥 指导教师 周忠 曾听一位数学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决一种问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所以,“学数学”与“学好数学”的区别就在与你是拥有了一条鱼,还是拥有了一张网。在数学课上老师引导我们用做实验的方法研究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与圆锥体体积间的关系,并归纳推出圆锥体体积计算方法,由此我学到了数学中实验的方法。经常在周末观看中央电视台二台的一栏节目“是真的吗?”,通过对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进行有趣的对比试验,最后得出结论是真的还是假的,有次我感到实验很有趣,它能验证一些事情的真假,并得出一些结论。我想在生活中用实验的方法,通过计算能否得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结论呢?

我们家一直用电水壶烧水,但是最近安装了天燃气,我突然有个想法,用天燃气和用电烧水哪个更省钱呢?于是,我想用烧水来做一个实验。

我首先量取了1.5升的水倒入壶中用天燃气加热,六分半钟以后水开了,经过对燃气计量表烧水前和烧水后的指数对比,我知道,此次烧水用去了0.0331升天燃气,以每升天燃气2.4元计算,烧1.5升水用了0.0331×2.4≈0.08(元)。然后我又量了1.5升的水,用

电水壶加热,五分钟以后水开了(5分钟等于1/12小时),我们家的电水壶是2千瓦,我知道每一千瓦一个小时是一度电,以每度电0.56元计算,我此次烧水用了2×1/12×0.56≈0.1(元),0.08<0.1,看来还是用天燃气更省钱。照此计算,如果我们家平均每天烧水9升,每天用天然气烧水可以节省(0.1-0.08)×(9÷1.5)=0.12(元),一年就可以节省0.12×365≈44(元)。假设全国有3千万家庭都使用天然气,那么一年总共可以节省30000000×44=13.2(亿元)。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啊!用这笔钱它能建设许多所希望小学,它能帮助很多失学贫困学生重新走进校园,它能帮助我们中的生活困难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学习上的许多问题。

如此大的数据这可是在我做实验前想都没敢想的事情,看来生活中真是处处有数学,节约能源不仅要从小事做起,还要我们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方案节约能源才是最佳的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深入研究,并加以利用,就一定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蚌埠市2014年一等奖)

(指导教师 周忠)


相关内容

  • 沪教版经典物理实验题
  • 1.某小组用图12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性,其实验过程如下: ⑴将电流表分别接入电路中的A .B .C 处,将第一次测出的电流值填入表二中. 表二 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电阻(规格不同).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步骤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

  • 上海中考物理实验专题_20160510
  • 中考物理实验 一上海初中物理15个重点实验 1 力学: 基础性: 1.天平测质量. [实验目的]: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那端上翘,往那端调) ...

  • 中考物理电学实验专题练习
  • 1.图12所示为小王同学做"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的电路,其中的电压表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中连接,使电压表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 1 )       (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线) 为研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他还应继续测量(2)  和( 3 )两端的电压,然后归 ...

  • 2015年山西省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试题及评分细则
  • 装 订 线 2015年山西省初中毕业升学理化实验操作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 物理试题 1 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 物理试题 2 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物理试题 3 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 电压的关系 物理试题 4 探究并联电路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电压的关系 物 ...

  •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重力教学设计
  • 重力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1. 课程标准解读: 重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力,在物理学习和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受力分析时也要先考虑物体受不受到重力,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要知道什么是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结合前面学习的测量力的大小的方法,可启发学生去探究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要求学生会 ...

  • 初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
  • 初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 1.天平: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 (1)他把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搬到另一实验桌上,则使用前应( ) A.只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B.只要调节横梁平衡 C.不需要再调节 D.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横梁平衡 (2)当他把天平重新调好后,就把药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用 ...

  • 三五-六课堂教学策略
  • 三五-六"课堂教学策略 临沂市教研室 高中物理新授课教学策略 新授课是以新知生成和方法探究立意的一种课型,要注重互动性,体现过程性,着眼探究性.高中物理新授课主要有概念新授课与规律新授课.概念新授课教学倡导"比较建构式"教学策略,即通过比较不同现象(或物质)的共同属性. ...

  • 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
  • 1 2二次称重法:F=G-F' 3 原因法:F浮=F向上-F向下 4实验: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与深度无关 5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F浮=G排=ρ液gv排 知识点一.二次称重求浮力 1.一金属块在空气中称重29N,把它全部浸没在水中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则该金属块 ...

  • 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 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1.下图是某实验小组做的"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①实验中要求必须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②分析甲.乙两次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 . ③分析乙.丙两次实验现象,能否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为什么? . ④分析甲. ...

  •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练习卷
  •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什么? 2.在实验中如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如何测量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二)实验要求 实验目的:用实验来定量研究,浸没在液体中无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细线.金属块 题型训练: 1.在"验证阿基米德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