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白银帝国》 【上映时间】2009年8月21日(2006年底开机,2007年2月杀青) 【主创人员】导演:姚树华编剧:姚树华、成一 【原著】成一《白银谷》 【发行公司】山水国际娱乐公司 【获奖】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 第5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受邀影片 2009年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受媒体关注导演奖 【全球票房】64685271 【剧情梗概】 在19和20世纪更迭时的山西,“天成元”票号巨贾康老爷(张铁林饰)膝下有四个子嗣。当一件绑架案把家族成员陆续击垮后,以酒色自残的三爷(郭富城饰)必须担负起家族金融帝国的重任。 专权的康老爷试图以自己为榜样把儿子打造成金融大亨,并努力地向他的继承者传授“驭人之术”。但理想主义的三爷却对父亲的权术手腕和商业道德充满了质疑。 更糟糕的是三爷对他已被父亲抢走的初恋情人,现在的后母(郝蕾饰)仍无法忘情。他们之间的关系因此愈发复杂。 在追随父亲的脚步和找寻真正的自我之间,三爷必须做出选择。贪婪、欺诈和妒恨在八国联军入侵、由银本位改为纸钞的金融变革和早期民主革命的喧嚣中涌动…… 本来这一期应该写漫评的。嘉木也早早查好了《阿童木》的资料,准备本着严谨的学术态度,展望一下中国动漫电影的未来。然而本月却有一件和电影有关的大事发生,某木不得将天才少年的故事暂且推后,讲讲这件事情。 这件大事,虽然早在几个月前就定下了日子,可谁也没有想到,真的发生了之后,会引发如此盛况。 某日一友人在网上发图片给某木,照片是中国城市中常有的景象,成百上千个脑袋挨挨擦擦挤在一块,人山人海,漫无边际。 某木见怪不怪,问:“这是公务员考试,还是毕业生招聘会?春运还没开始吧。” 友人淡定如恒,答:“这是某市电影院售票口,《阿凡达》上映了。” 哐当! 《阿凡达》上映了! 其实某木对卡梅隆大师并无多少了解,对这部《阿凡达》也只知其名,连它是科幻片,还是奇幻片都没有搞清楚。但是整整一个月,某木的耳朵里穿来进去,都是它的名字。身边众人殷殷期盼,想不记得也难。 2009年末,中国的电影市场度过了近两个月的“饥荒”。从《2012》播映后,接连上映的几部片子,一部比一部让人失望,《花木兰》、《三枪拍案惊奇》、《刺陵》、《风云2》,个个噱头十足,却未能博得观众们的青睐,唯有《十月围城》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在这样艰难的时候,《阿凡达》从天而降,彩头自然足斤足两。 这部号称是不看正版绝对后悔的大作,深深地激发了中国影迷的热情。一时之间,洛阳纸贵,别说周末黄金时段,就连工作日的夜场都一票难求,尤其是几座有IMAX影院的城市,更成了焦点中的焦点,甚至有包了车,特地前往观影的人,据说东莞还发生了拷贝因为放映次数过多而烧焦了的事情。 一部外国影片,几乎成了中国电影的救世之音,真让人有幻灭的感觉。 为何国产电影如此低迷?套用一句影迷的话来回答:“现在的电影讲个故事就那么难吗?” 某木回想09年度看过的国产电影,还真是没几部能把故事讲得好的,除了《十月围城》,也只想起一部《白银帝国》来。 《阿凡达》还没买着票,姑且叹口气,我们来说说这博得某木几把辛酸泪的《白银帝国》。 电影改编自成一的小说《白银谷》,原著号称是“旷世空前,是继《红楼梦》后的又一讴歌女性的伟作”。之前由宁静等人主演的四十集电视剧已经播映,反响不错。而当这个故事被搬到大荧幕上的时候,却有了电视剧远远不能企及的恢弘气势。 故事走的是本土风,讲得是这几年流行的晋商传奇,内容也不复杂,不过是浪荡子如何继承家业、两代人纠葛不清的爱恨情仇……放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就多了几分厚重的色彩。再加上郝蕾饰演的女主角,还是留过洋的女学生,连东西文明的冲突都搭上了边。这样的构架,做什么都既方便,想狗血就狗血,想史诗就史诗,当然也极有可能弄出个四不像来。 其实某木看了豆瓣上的评论,也有说这部片子故事讲得太虚,投资都砸在了布景板上,内容不够实在的,还安了个“第五代导演借尸还魂”的惊悚标题。但让某木这个业余影迷来说,用心在场景上,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人物能塑造得活泛了,也就可以了。 起码这个故事让从小生活在山西的某木看了能够点头,嗯,这讲的的确是晋商的故事。 影片中有一段遇狼的场景,据说是在后期耗费了制作组相当多的精力。场面设计如何,倒在其次,能用心展示这个情节,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影片如果没有讲述主人公三爷到塞外贩货的这一段经历,故事再精彩,也失了骨血。 人们都知道晋商最出名的是通行全国的票号,但若是没有祖上几代人走西口的辛劳,又怎么能建立起资财雄厚的票号呢? 一说到晋商,人们都会想起深宅大院。从张艺谋拍摄《大红灯笼高高挂》开始,晋商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地被搬上荧屏,相似的故事,相似的场景。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这些砖石堆积起来,成了晋商最鲜明的标志,而那些埋藏在骨血里的东西,却渐渐被人们忘却。 《白银帝国》没有只写白银,这才是它独到的地方。 爱恨情仇随风去,白银白骨黄土埋,某木写到这里也就足够了。■
【片名】《白银帝国》 【上映时间】2009年8月21日(2006年底开机,2007年2月杀青) 【主创人员】导演:姚树华编剧:姚树华、成一 【原著】成一《白银谷》 【发行公司】山水国际娱乐公司 【获奖】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 第5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受邀影片 2009年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受媒体关注导演奖 【全球票房】64685271 【剧情梗概】 在19和20世纪更迭时的山西,“天成元”票号巨贾康老爷(张铁林饰)膝下有四个子嗣。当一件绑架案把家族成员陆续击垮后,以酒色自残的三爷(郭富城饰)必须担负起家族金融帝国的重任。 专权的康老爷试图以自己为榜样把儿子打造成金融大亨,并努力地向他的继承者传授“驭人之术”。但理想主义的三爷却对父亲的权术手腕和商业道德充满了质疑。 更糟糕的是三爷对他已被父亲抢走的初恋情人,现在的后母(郝蕾饰)仍无法忘情。他们之间的关系因此愈发复杂。 在追随父亲的脚步和找寻真正的自我之间,三爷必须做出选择。贪婪、欺诈和妒恨在八国联军入侵、由银本位改为纸钞的金融变革和早期民主革命的喧嚣中涌动…… 本来这一期应该写漫评的。嘉木也早早查好了《阿童木》的资料,准备本着严谨的学术态度,展望一下中国动漫电影的未来。然而本月却有一件和电影有关的大事发生,某木不得将天才少年的故事暂且推后,讲讲这件事情。 这件大事,虽然早在几个月前就定下了日子,可谁也没有想到,真的发生了之后,会引发如此盛况。 某日一友人在网上发图片给某木,照片是中国城市中常有的景象,成百上千个脑袋挨挨擦擦挤在一块,人山人海,漫无边际。 某木见怪不怪,问:“这是公务员考试,还是毕业生招聘会?春运还没开始吧。” 友人淡定如恒,答:“这是某市电影院售票口,《阿凡达》上映了。” 哐当! 《阿凡达》上映了! 其实某木对卡梅隆大师并无多少了解,对这部《阿凡达》也只知其名,连它是科幻片,还是奇幻片都没有搞清楚。但是整整一个月,某木的耳朵里穿来进去,都是它的名字。身边众人殷殷期盼,想不记得也难。 2009年末,中国的电影市场度过了近两个月的“饥荒”。从《2012》播映后,接连上映的几部片子,一部比一部让人失望,《花木兰》、《三枪拍案惊奇》、《刺陵》、《风云2》,个个噱头十足,却未能博得观众们的青睐,唯有《十月围城》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在这样艰难的时候,《阿凡达》从天而降,彩头自然足斤足两。 这部号称是不看正版绝对后悔的大作,深深地激发了中国影迷的热情。一时之间,洛阳纸贵,别说周末黄金时段,就连工作日的夜场都一票难求,尤其是几座有IMAX影院的城市,更成了焦点中的焦点,甚至有包了车,特地前往观影的人,据说东莞还发生了拷贝因为放映次数过多而烧焦了的事情。 一部外国影片,几乎成了中国电影的救世之音,真让人有幻灭的感觉。 为何国产电影如此低迷?套用一句影迷的话来回答:“现在的电影讲个故事就那么难吗?” 某木回想09年度看过的国产电影,还真是没几部能把故事讲得好的,除了《十月围城》,也只想起一部《白银帝国》来。 《阿凡达》还没买着票,姑且叹口气,我们来说说这博得某木几把辛酸泪的《白银帝国》。 电影改编自成一的小说《白银谷》,原著号称是“旷世空前,是继《红楼梦》后的又一讴歌女性的伟作”。之前由宁静等人主演的四十集电视剧已经播映,反响不错。而当这个故事被搬到大荧幕上的时候,却有了电视剧远远不能企及的恢弘气势。 故事走的是本土风,讲得是这几年流行的晋商传奇,内容也不复杂,不过是浪荡子如何继承家业、两代人纠葛不清的爱恨情仇……放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就多了几分厚重的色彩。再加上郝蕾饰演的女主角,还是留过洋的女学生,连东西文明的冲突都搭上了边。这样的构架,做什么都既方便,想狗血就狗血,想史诗就史诗,当然也极有可能弄出个四不像来。 其实某木看了豆瓣上的评论,也有说这部片子故事讲得太虚,投资都砸在了布景板上,内容不够实在的,还安了个“第五代导演借尸还魂”的惊悚标题。但让某木这个业余影迷来说,用心在场景上,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人物能塑造得活泛了,也就可以了。 起码这个故事让从小生活在山西的某木看了能够点头,嗯,这讲的的确是晋商的故事。 影片中有一段遇狼的场景,据说是在后期耗费了制作组相当多的精力。场面设计如何,倒在其次,能用心展示这个情节,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影片如果没有讲述主人公三爷到塞外贩货的这一段经历,故事再精彩,也失了骨血。 人们都知道晋商最出名的是通行全国的票号,但若是没有祖上几代人走西口的辛劳,又怎么能建立起资财雄厚的票号呢? 一说到晋商,人们都会想起深宅大院。从张艺谋拍摄《大红灯笼高高挂》开始,晋商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地被搬上荧屏,相似的故事,相似的场景。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这些砖石堆积起来,成了晋商最鲜明的标志,而那些埋藏在骨血里的东西,却渐渐被人们忘却。 《白银帝国》没有只写白银,这才是它独到的地方。 爱恨情仇随风去,白银白骨黄土埋,某木写到这里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