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在京开幕

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在京开幕

1月4日,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4日下午举行的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铁路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铁路目标,坚持安全第一方针,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推动自主创新,坚持加强队伍建设,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大力提高铁路科学发展水平,全面提升铁路现代化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在上午和晚上举行的全体会议上分别作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开创铁路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和《建设世界一流高铁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专题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军交部部长张伟少将在上午的全体会议上讲话。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组织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审计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开发银行等单位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今天的会议。铁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彭开宙,胡亚东,陆东福,卢春房,王志国;部党组成员、纪委书记安立敏;部党组成员、全国铁路总工会主席何玉华;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铁道部原副部长孙永福,铁道部原副部长、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蔡庆华出席会议。

会议提出2011年铁路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按照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铁路的要求,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精心组织实施大规模铁路建设,进一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全面完成运输经营任务,大力提高服务质量,深化铁路改革,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内部和谐环境,开创铁路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刘志军在工作报告中回顾总结了2010年的工作和“十一五”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说,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铁路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十一五”期间,面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玉树特大地震、严重洪涝灾害、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严峻挑战,全路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圆

满完成各项任务,取得了铁路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一五”是大规模铁路建设形成高潮、逐步进入收获期的五年,是铁路技术创新实现重大跨越、大步迈入高铁时代的五年,是铁路客货运量持续大幅增长、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的五年,是铁路社会效益显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五年,是铁路改革深入推进、“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的五年,是铁路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和谐稳定内部环境进一步发展的五年。总结“十一五”铁路改革发展的实践,主要体会是:必须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必须坚持把创新发展作为不竭动力,必须坚持把安全发展作为首要前提,必须坚持把集约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必须坚持把全面发展作为重要保证。

刘志军指出,“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发展高速铁路”。全路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发展的主题和主线,落实对铁路发展的要求,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确保实现以下目标:基本建成发达完善铁路网、基本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运输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职工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综合分析“十二五”铁路发展面临的形势,上述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因为加快铁路发展的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非常有利,加快铁路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非常有利,加快铁路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刘志军强调,在看到有利条件、坚定必胜信心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十二五”铁路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运输安全、铁路建设、经营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挑战也很严峻。战胜各种挑战、完成重点任务,有许多战略性重大课题需要认真解决,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对铁路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能力,培育一大批适应铁路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深入推进改革和创新。

刘志军强调,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年,铁路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各单位要按照2011年铁路工作总体要求,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突出抓好高铁安全,统筹抓好提速和普速安全,深入推进“三项工程”建设。二是优质高效推进大规模铁路建设。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在建工程,提高建设管理水平。三是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化高铁关键技术创新,

深化机车车辆技术创新,提高铁路信息化水平,完善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四是全面完成运输生产任务。大力拓展客运市场,全面加强货运组织,大力提高运输效率,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五是努力提高铁路发展质量。加大成本管理力度,加强资金和资产管理,大力发展多元经营,积极推进节能环保工作,加强铁路法制建设。六是加大铁路改革开放力度。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铁路运输经营改革,抓好与境外铁路的合作项目,扩大我国铁路对外交流与合作。七是进一步发展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切实维护和发展职工利益,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八是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深入推进铁路反腐倡廉建设。

刘志军在就我国高铁发展所作的专题报告中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高铁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目前高铁营业里程、运营速度和关键技术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今后几年,将是我国高铁发展的攻坚期,大量高铁建成投产,高速铁路网逐步形成。全路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抓住难得历史机遇,继续加快推进高铁发展,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铁,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充分认识我国高铁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一步坚定建设世界一流高铁的信心和决心。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铁路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开始了发展高铁的新历程。目前我国高铁无论是路网规模还是速度等级,都跃居世界第一。在加快高铁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在高铁工程建造、高速列车、高速列车控制、高铁客站建设、高铁运营管理、高铁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铁技术体系。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我国高铁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重大跨越。高铁的巨大成功及其快速发展,大大加快了我国铁路现代化进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对世界铁路特别是世界高铁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高铁的巨大成功及其快速发展,是我国铁路乃至世界高铁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我国铁路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标志着人类在高铁发展上迈上了新高度,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又一新的重大成就,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充分体现

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集中展示了铁路职工艰苦创业、勇攀高峰的精神和作风,必将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史册。

二是全面把握当前我国高铁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明确建设世界一流高铁的目标和任务。当前,我国高铁发展正处于一个非常难得的黄金机遇期。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高铁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高铁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以建好高铁为基础,以管好用好高铁为核心,以持续创新高铁技术为动力,全面推进高铁发展,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铁,确保我国高铁发展始终走在世界前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作出新贡献。落实这一总体要求,必须准确把握和理解建设世界一流高铁目标的基本内涵。建设世界一流高铁目标,具体体现是安全业绩世界一流、运营速度世界一流、运行品质世界一流、效率效益世界一流、社会贡献世界一流。实现这一目标,全路要重点完成建设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网、确保高铁运营绝对安全、努力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高铁技术持续创新、实施高铁“走出去”战略等五项重点任务,确保把我国高铁建设成世界一流高铁。

三是切实加强对高铁发展的组织领导,为建设世界一流高铁提供有力保障。全路要按照国家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抓紧对高铁产业进行规划,提升高铁产业发展水平,努力把高铁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要大力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建好管好用好高铁的能力和水平,为高铁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加强舆论宣传,以树立世界一流高铁形象为重点,统筹推进路内、国内和境外宣传工作,进一步营造有利于高铁发展的环境。

张伟在讲话中说,“十一五”时期是党和国家发展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铁路系统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全国铁路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坚持“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苦干实干拼命干,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我国国防和部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刚刚过去的2010年,铁路建设发展成就巨大,铁路军事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极大提升,多项重大军事交通运输任务圆满完成。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希望铁路部门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做好军事交通运输各项工作,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刘志军、彭开宙、胡亚东分别主持了4日的三次全体会议

此次会议为期两天半。会议期间,王志国、安立敏将分别作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讲话,将举行2011年铁路运输企业经营业绩责任书签字仪式、全路落实“三不让”承诺专题报告会和纪委书记、监察处处长座谈会。大会还将进行分组讨论,书面交流9个单位的经验材料。

铁道部总调度长安路生、总经济师余邦利、总工程师何华武、总规划师郑健、安全总监耿志修,部政治部副主任齐文超、王勇平、阴成仁、宋刚、吴利民,部纪委副书记邱发义、杨沫,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安国栋,全国铁路总工会副主席张岩、郭润英、黄永斌出席会议。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铁路局局长、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团委书记、监察处处长;各铁路地区办事处主任、党工委书记;各运输生产站段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中铁集装箱、中铁快运、中铁特货公司和铁三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纪委书记;各铁路公司(筹备组)主要负责同志;铁道部安全监察特派员办事处特派员;铁道部机车车辆验收办事处主任;铁道部各驻外机构主要负责同志;铁道部各境外铁路项目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各合资铁路公司主要负责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铁路办主任及负责铁路建设协调工作的主要负责同志,各地方铁路局(公司)主要负责同志;在京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部直属机关纪委书记。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集团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清华大学的主要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今天的会议。

铁道部机关各部门、中心、学(协)会副处级以上干部,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在部机关分会场收听收看了今天的全体会议。

刘志军部长专题报告提要导读

●充分认识我国高铁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一步坚定建设世界一流高铁的信心和决心

工程建造技术领域。几年来,我们通过大量的试验和科技攻关,突破了许多技术难题,在工程建造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

高速列车技术领域。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方针,大力推进高速列车技术自主创新,在6年多时间内连续迈上三个台阶,跃居世界领先水平

高速列车控制技术领域。我们通过既有线提速和高铁新线建设的探索实践,系统掌握并创新了不同速度等级

高铁的列控技术,相继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200公里至250公里等级的CTCS-2级列控系统和适应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高铁运营需要的CTCS-3级列控系统

高铁客站建设技术领域。我们坚持“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高铁客站建设新理念,针对高铁客站特别是大型客站建设遇到的大量技术难题,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高铁运营管理技术领域。我们在吸收借鉴发达国家高铁运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坚持边运营、边总结、边完善,不断探索和把握高铁运营规律,建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高铁运营管理技术体系

高铁系统集成技术领域。我们把系统集成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高铁建设中,创新建立了高铁总体设计技术、子系统间优化匹配技术、接口管理协调技术、系统评估技术和联调联试技术,把高铁技术要素与建设资源、高铁建设与运营等有机衔接起来,实现了高铁各个子系统的集成与优化

●全面把握当前我国高铁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明确建设世界一流高铁的目标和任务

建设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网

确保高铁运营绝对安全

努力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推动高铁技术持续创新

实施高铁“走出去”战略

●切实加强对高铁发展的组织领导,为建设世界一流高铁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规划引导,提升高铁产业发展水平

加强队伍建设,为高铁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加强舆论宣传,为高铁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刘志军部长工作报告提要导读

●2010年的工作和“十一五”取得的巨大成就

“十一五”是大规模铁路建设形成高潮、逐步进入收获期的五年

高速铁路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区际干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铁路新客站和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十一五”是铁路技术创新实现重大跨越、大步迈入高铁时代的五年

高速铁路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机车车辆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高原铁路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既有线提速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重载运输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运输调度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十一五”是铁路客货运量持续大幅增长、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的五年

“十一五”是铁路社会效益显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五年

“十一五”是铁路改革深入推进、“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的五年

“十一五”是铁路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和谐稳定内部环境进一步发展的五年

●“十二五”时期我国铁路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全路要准确把握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确保实现以下目标:

基本建成发达完善铁路网

基本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

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运输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

职工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实现上述目标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加快铁路发展的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非常有利

加快铁路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非常有利

加快铁路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十二五”铁路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有许多战略性重大课题需要认真解决,其中,最为关键的是:

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对铁路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能力

培育一大批适应铁路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

深入推进改革和创新

●2011年铁路的重点工作

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

优质高效推进大规模铁路建设

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全面完成运输生产任务

努力提高铁路发展质量

加大铁路改革开放力度

进一步发展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

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钮东昊

[我要纠错] [收藏] [打印] [大 中 小] [关闭]

网友留言 进入论坛>>

用户名 密码

文明上网 登录发帖

留言须知 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在京开幕

1月4日,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4日下午举行的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铁路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铁路目标,坚持安全第一方针,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推动自主创新,坚持加强队伍建设,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大力提高铁路科学发展水平,全面提升铁路现代化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在上午和晚上举行的全体会议上分别作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开创铁路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和《建设世界一流高铁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专题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军交部部长张伟少将在上午的全体会议上讲话。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组织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审计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开发银行等单位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今天的会议。铁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彭开宙,胡亚东,陆东福,卢春房,王志国;部党组成员、纪委书记安立敏;部党组成员、全国铁路总工会主席何玉华;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铁道部原副部长孙永福,铁道部原副部长、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蔡庆华出席会议。

会议提出2011年铁路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按照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铁路的要求,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精心组织实施大规模铁路建设,进一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全面完成运输经营任务,大力提高服务质量,深化铁路改革,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内部和谐环境,开创铁路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刘志军在工作报告中回顾总结了2010年的工作和“十一五”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说,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铁路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十一五”期间,面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玉树特大地震、严重洪涝灾害、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严峻挑战,全路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圆

满完成各项任务,取得了铁路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一五”是大规模铁路建设形成高潮、逐步进入收获期的五年,是铁路技术创新实现重大跨越、大步迈入高铁时代的五年,是铁路客货运量持续大幅增长、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的五年,是铁路社会效益显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五年,是铁路改革深入推进、“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的五年,是铁路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和谐稳定内部环境进一步发展的五年。总结“十一五”铁路改革发展的实践,主要体会是:必须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必须坚持把创新发展作为不竭动力,必须坚持把安全发展作为首要前提,必须坚持把集约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必须坚持把全面发展作为重要保证。

刘志军指出,“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发展高速铁路”。全路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发展的主题和主线,落实对铁路发展的要求,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确保实现以下目标:基本建成发达完善铁路网、基本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运输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职工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综合分析“十二五”铁路发展面临的形势,上述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因为加快铁路发展的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非常有利,加快铁路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非常有利,加快铁路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刘志军强调,在看到有利条件、坚定必胜信心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十二五”铁路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运输安全、铁路建设、经营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挑战也很严峻。战胜各种挑战、完成重点任务,有许多战略性重大课题需要认真解决,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对铁路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能力,培育一大批适应铁路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深入推进改革和创新。

刘志军强调,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年,铁路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各单位要按照2011年铁路工作总体要求,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突出抓好高铁安全,统筹抓好提速和普速安全,深入推进“三项工程”建设。二是优质高效推进大规模铁路建设。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在建工程,提高建设管理水平。三是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化高铁关键技术创新,

深化机车车辆技术创新,提高铁路信息化水平,完善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四是全面完成运输生产任务。大力拓展客运市场,全面加强货运组织,大力提高运输效率,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五是努力提高铁路发展质量。加大成本管理力度,加强资金和资产管理,大力发展多元经营,积极推进节能环保工作,加强铁路法制建设。六是加大铁路改革开放力度。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铁路运输经营改革,抓好与境外铁路的合作项目,扩大我国铁路对外交流与合作。七是进一步发展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切实维护和发展职工利益,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八是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深入推进铁路反腐倡廉建设。

刘志军在就我国高铁发展所作的专题报告中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高铁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目前高铁营业里程、运营速度和关键技术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今后几年,将是我国高铁发展的攻坚期,大量高铁建成投产,高速铁路网逐步形成。全路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抓住难得历史机遇,继续加快推进高铁发展,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铁,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充分认识我国高铁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一步坚定建设世界一流高铁的信心和决心。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铁路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开始了发展高铁的新历程。目前我国高铁无论是路网规模还是速度等级,都跃居世界第一。在加快高铁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在高铁工程建造、高速列车、高速列车控制、高铁客站建设、高铁运营管理、高铁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铁技术体系。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我国高铁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重大跨越。高铁的巨大成功及其快速发展,大大加快了我国铁路现代化进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对世界铁路特别是世界高铁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高铁的巨大成功及其快速发展,是我国铁路乃至世界高铁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我国铁路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标志着人类在高铁发展上迈上了新高度,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又一新的重大成就,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充分体现

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集中展示了铁路职工艰苦创业、勇攀高峰的精神和作风,必将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史册。

二是全面把握当前我国高铁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明确建设世界一流高铁的目标和任务。当前,我国高铁发展正处于一个非常难得的黄金机遇期。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高铁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高铁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以建好高铁为基础,以管好用好高铁为核心,以持续创新高铁技术为动力,全面推进高铁发展,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铁,确保我国高铁发展始终走在世界前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作出新贡献。落实这一总体要求,必须准确把握和理解建设世界一流高铁目标的基本内涵。建设世界一流高铁目标,具体体现是安全业绩世界一流、运营速度世界一流、运行品质世界一流、效率效益世界一流、社会贡献世界一流。实现这一目标,全路要重点完成建设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网、确保高铁运营绝对安全、努力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高铁技术持续创新、实施高铁“走出去”战略等五项重点任务,确保把我国高铁建设成世界一流高铁。

三是切实加强对高铁发展的组织领导,为建设世界一流高铁提供有力保障。全路要按照国家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抓紧对高铁产业进行规划,提升高铁产业发展水平,努力把高铁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要大力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建好管好用好高铁的能力和水平,为高铁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加强舆论宣传,以树立世界一流高铁形象为重点,统筹推进路内、国内和境外宣传工作,进一步营造有利于高铁发展的环境。

张伟在讲话中说,“十一五”时期是党和国家发展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铁路系统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全国铁路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坚持“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苦干实干拼命干,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我国国防和部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刚刚过去的2010年,铁路建设发展成就巨大,铁路军事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极大提升,多项重大军事交通运输任务圆满完成。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希望铁路部门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做好军事交通运输各项工作,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刘志军、彭开宙、胡亚东分别主持了4日的三次全体会议

此次会议为期两天半。会议期间,王志国、安立敏将分别作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讲话,将举行2011年铁路运输企业经营业绩责任书签字仪式、全路落实“三不让”承诺专题报告会和纪委书记、监察处处长座谈会。大会还将进行分组讨论,书面交流9个单位的经验材料。

铁道部总调度长安路生、总经济师余邦利、总工程师何华武、总规划师郑健、安全总监耿志修,部政治部副主任齐文超、王勇平、阴成仁、宋刚、吴利民,部纪委副书记邱发义、杨沫,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安国栋,全国铁路总工会副主席张岩、郭润英、黄永斌出席会议。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铁路局局长、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团委书记、监察处处长;各铁路地区办事处主任、党工委书记;各运输生产站段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中铁集装箱、中铁快运、中铁特货公司和铁三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纪委书记;各铁路公司(筹备组)主要负责同志;铁道部安全监察特派员办事处特派员;铁道部机车车辆验收办事处主任;铁道部各驻外机构主要负责同志;铁道部各境外铁路项目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各合资铁路公司主要负责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铁路办主任及负责铁路建设协调工作的主要负责同志,各地方铁路局(公司)主要负责同志;在京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部直属机关纪委书记。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集团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清华大学的主要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今天的会议。

铁道部机关各部门、中心、学(协)会副处级以上干部,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在部机关分会场收听收看了今天的全体会议。

刘志军部长专题报告提要导读

●充分认识我国高铁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一步坚定建设世界一流高铁的信心和决心

工程建造技术领域。几年来,我们通过大量的试验和科技攻关,突破了许多技术难题,在工程建造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

高速列车技术领域。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方针,大力推进高速列车技术自主创新,在6年多时间内连续迈上三个台阶,跃居世界领先水平

高速列车控制技术领域。我们通过既有线提速和高铁新线建设的探索实践,系统掌握并创新了不同速度等级

高铁的列控技术,相继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200公里至250公里等级的CTCS-2级列控系统和适应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高铁运营需要的CTCS-3级列控系统

高铁客站建设技术领域。我们坚持“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高铁客站建设新理念,针对高铁客站特别是大型客站建设遇到的大量技术难题,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高铁运营管理技术领域。我们在吸收借鉴发达国家高铁运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坚持边运营、边总结、边完善,不断探索和把握高铁运营规律,建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高铁运营管理技术体系

高铁系统集成技术领域。我们把系统集成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高铁建设中,创新建立了高铁总体设计技术、子系统间优化匹配技术、接口管理协调技术、系统评估技术和联调联试技术,把高铁技术要素与建设资源、高铁建设与运营等有机衔接起来,实现了高铁各个子系统的集成与优化

●全面把握当前我国高铁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明确建设世界一流高铁的目标和任务

建设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网

确保高铁运营绝对安全

努力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推动高铁技术持续创新

实施高铁“走出去”战略

●切实加强对高铁发展的组织领导,为建设世界一流高铁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规划引导,提升高铁产业发展水平

加强队伍建设,为高铁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加强舆论宣传,为高铁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刘志军部长工作报告提要导读

●2010年的工作和“十一五”取得的巨大成就

“十一五”是大规模铁路建设形成高潮、逐步进入收获期的五年

高速铁路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区际干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铁路新客站和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十一五”是铁路技术创新实现重大跨越、大步迈入高铁时代的五年

高速铁路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机车车辆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高原铁路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既有线提速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重载运输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运输调度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十一五”是铁路客货运量持续大幅增长、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的五年

“十一五”是铁路社会效益显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五年

“十一五”是铁路改革深入推进、“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的五年

“十一五”是铁路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和谐稳定内部环境进一步发展的五年

●“十二五”时期我国铁路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全路要准确把握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确保实现以下目标:

基本建成发达完善铁路网

基本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

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运输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

职工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实现上述目标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加快铁路发展的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非常有利

加快铁路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非常有利

加快铁路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十二五”铁路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有许多战略性重大课题需要认真解决,其中,最为关键的是:

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对铁路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能力

培育一大批适应铁路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

深入推进改革和创新

●2011年铁路的重点工作

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

优质高效推进大规模铁路建设

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全面完成运输生产任务

努力提高铁路发展质量

加大铁路改革开放力度

进一步发展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

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钮东昊

[我要纠错] [收藏] [打印] [大 中 小] [关闭]

网友留言 进入论坛>>

用户名 密码

文明上网 登录发帖

留言须知 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相关内容

  • 忆往昔看今朝展未来
  • 忆往昔 看今朝 展未来 --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 ...

  • 时政竞赛试题
  • 2010年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时政竞赛试题 时间:一个小时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个题目只有一个真确的选项.(35题,每题两分,共70分) 1.( )是我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 A谷超豪 B李振声 C孙家栋 D陈嘉庚 2.3月5日是第( )个中国 ...

  • 2011.10.1-10.31国内新闻doc
  • 10.01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清晨,12万来自祖国各地的群众,来到天安 门广场及周边地区观看升国旗仪式,共同为祖国生日祝福. 10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 委书记刘淇,北京市市长郭金龙等陪同下来到北航社区,了解周末蔬菜直销市场情况 ...

  • 朔黄铁路公司公开选拔团委书记笔试试题
  • 朔黄铁路公司公开选拔团委书记笔试试题 (总分100 分,答题限时12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 分,共20 分) 1.团籍指( D ) A 团员证件 B 团员级别 C 团员籍贯 D 团员资格 2.根据团章规定,团员人数在( C )人以上的 ...

  • 2010天津夏季达沃斯开幕式文字直播
  • 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文字直播 http://www.tj-summerdavos.cn 2010-09-14 19:00 视频回放: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 9月13日,世界经济论坛2010年新领军者年会(简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开幕.中国国务 院总理温家宝 ...

  • 2012年度气象局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 xx年,在自治区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市气象局紧紧抓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团结带领全体气象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贯彻落实全区、全市气象局长会议精神,努力开拓创新,为做好各项气象工作付出不懈努力,取得了较好成绩。 全市基础业务高质量平稳运行。圆满完成学习 ...

  • 张国焘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贡献
  • T 特稿专递 egaozhuandi 张国焘 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 历史贡献 笕余伯流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离不开一批创始人的策划和运作.中共"一大"的精神领袖是"南陈北李",实际操作是一张(张国焘)二李(李达.李汉俊).陈独秀.李大钊无疑是中共的主要创始人,但地 ...

  • 女生节开幕式主持稿
  • 书记宣布艺术节开幕式后,歌曲:<红旗飘飘>开始 主持人出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在一曲激-情四射,热血沸腾的<红旗飘飘>中我院第四届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向我们扑面而来."飞扬青春 爱我中华"值举国欢庆60华诞之际,我们用歌声唱出对祖国无限的爱,我 ...

  • 宁夏导游沿途讲解内容
  • 1. 河东国际机场 我们刚才所在的机场是银川河东国际机场,是目前宁夏最主要的机场,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始建于1995年,1997年9月6日正式通航,现已成为银川市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机场距银川市区19千米,占地5560亩,技术等级为4D 级,属国内干线机场,可起降波音747以下各类机型飞机,是西部地区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