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基层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五要” 覃志清 2010年07月15日来源:《广西日报》 基层年轻干部作为干部队伍的新鲜血液和生力军,承载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与未来,肩负着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的重大责任。基层年轻干部如何健康成长,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大问题。笔者在此提出“五要”。

为学要勤:增强学习意识

学习是能力之基,修身之道,成事之本。基层年轻干部应通过不断学习,提高思想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一是加强学习政治理论,使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成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强化宗旨意识的过程;二是加强学习业务知识,开阔视野,增强战略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三是加强学习党纪国法,不断规范工作行为,为依法行政,依规管理打好基础;四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断提出开展工作的新思路、新措施。

为务要实:增强忧患意识

为政之道,贵在实干。基层年轻干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要突出“实”字。一是实际。所制定的工作思路、发展目标,出台的政策、举措都要切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二是实在。每项工作都要强化目标责任,明确推进工作的步骤,细化落实任务的措施,做到思路清晰、措施得力;三是实干。对定下来的事情要雷厉风行、争分夺秒抓紧快干;对部署了的工作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不见成效决不罢休。对重大和复杂的问题要身先士卒,在一线靠前指挥,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四是实效。说了算、定了干,干就要干出实效来。 为民要诚:增强民本意识

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基层年轻干部一定要增强民本意识,把为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好人民公仆。一是对工作尽职尽责。把心思用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上,用在做好本职工作上。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二是对群众满怀真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牢记执政为民宗旨,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满怀热情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为事要公:增强团结意识

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任何时候,基层年轻干部都要坚持党性原则,倍加珍视团结,自觉维护团结,努力增进团结。发扬党内民主,绝不搞“一言堂”;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做到小我服从大我,个人服从组织;办事出自公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营造和谐共处的良好环境。

为政要廉:增强自律意识

廉洁自律是讲党性的基本要求。基层年轻干部要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正确看待权力,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保持高尚的生活情趣,用良好的生活道德情操带动社会风气好转;加强自律,自觉接受监督,切实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言、慎行、慎权,始终保持思想上的清醒,经济上的清楚,生活上的清白。 (作者系中共平南县委书记) 胡锦涛总书记不到七年五赴河南寓意深远

带着对河南发展的关心,带着对河南人民的厚爱,7月9日至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再次来到中原大地,来到河南人民中间。自2003年,在不到七年的时间内,胡锦涛总书记五赴河南,看经济、问农事、察民生。今年3月10日,总书记与河南团代表一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热烈场景也还历历在目。这对河南的干部群众是

多么难以忘怀的激励和鼓舞!(2010年7月13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河南日报》) 胡锦涛总书记日理万机、公务繁忙,但在不到七年的时间里能够五赴河南,检查指导工作、体恤民生民情,足见总书记对河南发展的关心、对河南人民的厚爱,可谓寓意深远。 其一,对中原崛起的期望。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中原自古以来就是主导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域,是自三皇五帝到北宋中国长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在地,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河南振兴是中原崛起的必然走向和必然选择。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对河南如此关心,在不到七年的时间里五赴河南,也就不足为奇了。特别是7月9日至11日,胡锦涛总书记到在河南省考察工作时,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热情指导,对河南未来发展寄予殷切希望,沿途作了很多重要指示,在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为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指明了方向,也必将成为河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学发展、跨越崛起、创先争优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武器。 其二,对民生问题的关切。民富才能国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牵挂的重要问题。对河南的粮食生产,总书记尤为关心。考察途中,看到路边农田里绿油油的玉米已有一尺来高,胡锦涛让停下车来,沿着田垄走进田间,仔细察看玉米长势。总书记对乡亲们说,扶持粮食生产是国家的长期政策。国家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今后扶持粮食生产这一政策的力度只会加大、不会减弱。这么做,就是要让乡亲们放心种粮,通过种粮实现增收致富。胡锦涛总书记走进田间地头和除草农民聊收成的感人场面,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民生图景。而总书记走进厨房,试试沼气炉,更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总书记对民生问题的关切之情。

其三,对基层组织的重视。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组织建设是实现一个地方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因此,总书记深入基层时,总忘不了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悉心指导。在这次考察过程中,在妯娌村党支部,总书记翻看党支部活动记录,同党员、干部交谈,深入了解党支部建设情况。村支书李东风向总书记汇报,党支部正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员、干部确定了帮扶对象,力争两三年内让村里贫困户的收入赶上全村平均水平。胡锦涛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农民要致富,关键看支部。希望你们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发展生产、服务群众紧紧结合起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临上车时,总书记握着村支书李东风的手再一次叮嘱:“一定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结合好,拜托你们了!”李东风大声回答:“请总书记放心!”总书记和村支书的这一深情对话,让我们看到了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和紧迫性,也找到了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一枝一叶总关情。胡锦涛总书记冒着酷暑进企业车间,看科研院所,入田间地头,访村民农户,与广大干部群众亲切交谈,就转方式、调结构、抓党建、促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考察,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热情鼓励、寄予殷切期望,给正在着力推进中原崛起的河南干部群众带来新的力量。总书记来了,是在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步伐的重要时刻,是在夏粮刚刚喜获丰收、再创历史新高的难忘时节,河南是一块历史深厚的沃土,也是一块充满希望的热土。河南人民对总书记的感情,那么深沉,那么久远。总书记对河南的寄语和期望,那么深情,那么炽热。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总书记七年五赴河南的深情指导下,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不懈奋斗,河南的发展一定会不断迈上新台阶,中原崛起的美好蓝图一定会成为现实。(倪洋军)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需要解好“五个不等式”--秦继成

作风连着党风,更连着效益。当前,全市创先争优活动已扎实有序地开展起来。各单位

根据自身实际和工作特点,都相继研究制定了具体翔实、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制定方案是基础,抓好落实才是真。只有扎实了作风,才能使方案中的每项工作落到实处。笔者感到,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确保创先争优活动落到实处,需要认真解好五个“不等式”:

一、部署≠落实。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开个党员部署会是必要的。但是,仅仅在开会过后便放慢行动,甚至束之高阁,即使会议开的再及时,任务部属的再全面,措施制定的再规范,也是枉然,纯属“半截子”工程。须知,创先争优活动历时两年时间,制定出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部署,只是开了个头,大量的、重要的还需要有计划、有秩序、有成效地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切不可唱“空城计”,画“空心圆”,贴“空白纸”。笔者认为,作为领导干部和机关部门,尤其是具体牵头组织活动的职能部门,需要真心实意地沉到一线亲看、亲查、亲问、亲带、亲帮,这样,才能才能使方案中的逐项内容得以落实、取得实效。同时,领导和机关及职能部门,也需要做到对口摸情况、理问题,不可工作组“满天飞”,到基层和所属单位“轮流轰炸”,这样,不仅容易分散基层和所属单位领导的精力,也会不同程度影响基层和所属单位其他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照搬≠照办。坚决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要求无可厚非,但如果对上级的精神不加以理解、全面消化,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办法,而是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甘当“搬运工”、“传声筒”、“复印机”,看似态度坚决、行动迅速,实则偷懒耍滑、消极怠工,是“照搬”的具体表现,理应即使克服。基层有基层特点规律,落实工作有落实工作的不同路数,上级强调指出的问题,多是从所属单位面上情况梳理形成的,往往在不同单位有不同的具体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反映,这就如同焊接断裂的器具一样,如果找不准最佳结合点,即使完成了焊接工序,也未必能牢固耐用,还很可能很不美观。因此,在落实上级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一系列较深指示要求,既要吃透上情,还要摸清下情,再次基础上,找准工作落实的最佳结合点,创造性地把上级的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好。

三、过程≠结果。为确保创先争优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不少单位都计划设计了系列具体活动。比如,开展党课教育;组织典型交流;开展岗位比武,等等。开展历时较长的主题活动,固然需要一定的形式和过程,但更为重要的是结果。纵观平时落实一些工作的实际,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还现实存在。比如,有的把工作过程看得很重,出主意、想办法的多,对工作终端效益考虑的少;有的开展某项活动,不是看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了没有,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计划定了没有、形式是否多样;也有的把开了多少会议、发了多少文电、搞了多少检查等作为成绩炫耀,不注重看完成一定数量之后的质量怎样,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形式主义的表现,看起来“轰轰烈烈”,实际上劳民伤财,最终因为“雷声大雨点小”而使工作不落实。因此,要时刻注意防止和纠正这种“重过程轻结果”、“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牢固树立这确的政绩观,辩证地对待“过程与结果”、“数量与质量”的问题,切实在追求工作实效上动脑筋、出实招、见实效。

四、变色≠特色。以点带面、以点促面,是增强创先争优活动实效的一个有效方法和手段,这就是一个“特色”问题。没有特色,就没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没有特色,就没有活动的创新与落实。从一定意义上讲,抓特色就是抓工作,各级在抓活动落实时都需要注意结合自身实际抓特色,并以此推动和促进活动的落实。要切实注意防止和纠正一些“变色”的现象:如有的降低标准,搞“实用”特色;有的求名图利,搞“虚假”特色;还有的盲目求异,搞“多变”特色,等等。如此之举,不仅促进不了活动的开展,很容易滋生形式主义和不良风气。俗话说,既要知道锣是一面响,更要知道鼓是两面敲。各级都需要充分认识到抓特色对促进活动落实的重大意义,自觉把“抓特色”的进步思想与不健康的名利思想区分开来,把“抓特色”的工作目标与不正确的私利目的区分开来,把“抓特色”的进取努力与不正当的虚假手段区分开来,决不能把特色抓变了“色”,抓走了样。

五、“发现≠解决”。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有悖于党员

先进性要求的问题扎实有效地解决掉。认真分析以往开展的一些活动,有的之所以没有取得实效,就是把发现问题当成了解决问题。如有的只注重查找问题,不注重具体帮助,甚至把指出问题、指责下级当成传帮带,把让基层部队出“洋相”作为检查的根本目的;有的虽然能发现一些问题,但究竟如何解决,有哪些建议,说不清、道不明,等等。发现问题是基础,解决问题才是根本。如果说发现问题是“诊断”,那么解决问题就是“治病”,光“诊断”不“治病”不是好医生,也是对病人的不负责任。发现问题而不去抓紧解决,等于没有发现问题,甚至可能会引发新的问题。由此看来,必须坚持把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一致起来。只有注重防止和克服把“发现问题”当“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行为,真正把工作着力点放在真心实意指导和帮助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各项工作才能更好地得到落实。

做人 做事 做官 ——观电视连续剧《远山的红叶》有感

中共南江县委书记 张长云 2010年07月16日13:48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以南江县原纪委书记王瑛同志先进事迹为原型而创作的电视连续剧《远山的红叶》,通过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后,作为王瑛同志的生前战友、朋友,我是怀着缅怀、敬仰、学习的心情去观看的,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思绪穿越荧屏久久不能平静,她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她那傲然的风骨、那坚定的信仰、那不朽的精神,令我再一次感动。

王瑛同志虽然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可她的声音始终在南江人民耳边萦绕,她美丽的英姿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她不朽的精神已化为南江人民打好扶贫攻坚战和发展翻身仗的自觉行动。过去的一年多来,我们组织带领全县人民继续着王瑛未竟的事业,在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南江中苦干实干、爬坡上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突破,全县上下呈现出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王瑛同志为什么能在人民心中傲然挺立?是什么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弦?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是她老实做人、埋头做事、公道做官的人格魅力。王瑛是一座山,彰显着党的力量;王瑛是一株花,蕴含着人性的光彩。 做人,要堂堂正正、干干净净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无为”。胡锦涛同志要求我们国家工作人员“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干干净净是一个人品德的核心,是能否真正干事创业、有所作为的关键所在。

“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公共权力,是人们群众让我们保管的,我们只是一个保管员。”在特别讲纪律的王瑛眼里,权力是一种责任,党性原则不能作交易,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从她的身上,我们领悟到了:一个干干净净的人,安之若素,心如止水,经得起磨难,守得住清贫,心境天宽地阔。她把干净做人作为一种境界一生坚守,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他人,所以活得透彻、踏实而有意义。

王瑛为我们立起了严律己、宽待人、诚为信的标杆,也告诉我们:做人是根本,人做正了,做事就容易,做官也就不会出问题。在王瑛同志离开我们的这一年多来,我们逗硬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健全“老实人不吃亏、投机者不得利、太平官不太平”的选人用人机制,始终坚持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努力践行 “四个特别”,深入推进“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赢得了群众的好感、信赖和尊重。加大了干部监管问责力度,绝不迁就问题、绝不姑息错误、绝不袒护个人,健全了干部正常退出和责任追究机制,及时调整不胜任、不作为干部,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真诚换真心,诚信变真金。“作为一个纪委书记,不办案就是失职;作为一个纪检干部,不办案就不配在岗!”,王瑛同志是这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做人朴实,办事认真,不踩“假水”,用真诚、用实干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敬仰。信誉是现在社会最昂贵的资本,没有诚信交不了朋友,没有诚信谈不成生意,没有诚信干不了大事。当前,我们正紧紧抓住灾后重建

的独特机遇、大交通形成的发展机遇、全国工商联县域经济试点县的政策机遇、省委主要领导挂联的政治机遇、王瑛生前工作县的历史机遇,树立大开放、大合作、大发展意识,切实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用做人的诚信栽下“梧桐树”,与国中商联等知名企业成功对接,换来四川科创医药集团、东达蒙古王集团、互利达集团、百草中药材公司等“金凤凰”落户南江。

水清沙自洁,官清事自成。如果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单位,都能向王瑛同志那样,堂堂正正、干干净净做人,人们的心灵就会得到净化,民风就会淳朴,政风就会清明,环境就会清爽,就会形成一种深厚的精神文化底蕴,这就是地方发展一笔宝贵的无形财富,是最强劲的竞争力。 做事,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

观看《远山的红叶》,王瑛同志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敬业精神再一次感动我们,这种精神体现的是一种气度和风范、一种气魄和胆略、一种意志和涵养,是我们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南江的强大动力。

王瑛同志创造的“五个零” 工作法,牵头办理50多起疑难案件、帮助挽救失足干部、为群众建造“连心桥”……这些都是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为本、干为先、实为绩”的做事风格的最好诠释。我们弘扬王瑛同志特别讲实干的敬业精神,按照“不提口号,不当罪人,不积民怨,不怕吃苦,不瞎折腾”的思路,围绕“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大力实施交通、教育、卫生、文化、政权建设“五个全覆盖”,坚持民生事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 “三个优先”,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项目一个主体,时间倒排、挂图作战,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奠定了基础。截止6月底,全县灾后重建项目累计完工660个,占项目总数的73.58%;累计完成投资49.12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76.56%。

生命短暂,精神永恒。《远山的红叶》艺术地再现了王瑛同志的人生魅力和风采,既再次展示了先进典型,更激励着广大干群,抓住南江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凝聚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集中精力抓发展。有了王瑛精神的动力支持,我们才能够始终保持击鼓奋进的士气、跳起摸高的勇气、顺势而为的锐气和崛起危难的虎虎生气,把南江建设成面向西部的开放前沿,融入“西三角”的“桥头堡”,走出“根据地”的“排头兵”。我们紧紧抓住南江被全国工商联列为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县的重大机遇,科学编制园区和产业发展规划,大批项目的集中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南江的城乡面貌:灾后美好新南江,最便利的是交通,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完善的是设施,最漂亮的是城镇。

党和人民给了我们一个干事的舞台,我们就要像王瑛同志那样,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用严谨科学的工作方法,认真把公德要求的事、组织安排的事、自己份内的事干好、办实,以真抓实干的实效来体现做人的境界、追求、毅力;以做事的认真,负责、执着,展现做人的品位、风范、表率。 做官,要地地道道、清清白白

“在南江这片土地上做纪委书记,一步脚印也不能歪!”王瑛就像一位拓荒者,在纪检工作的领域,以忠诚与智慧奋力开辟出一片片理想的绿洲。她虽身居要位,却装备“寒酸”,一架钢丝床用到她去世;虽手握重权,却宁愿自己承受生活的重担,也拒绝一切用权力谋取私利……从王瑛身上,我们看到了:做官要德为高、洁为廉、权为公。凡是人民群众认可、赞扬、称颂的好官,职务再小也是他们心目中的“大官”,职务再小也是最崇高的人。

人们称赞王瑛“有红叶的操守,一尘不染”,这是对她做官的肯定,是对她的最高褒奖。当前,南江正处于黄金机遇期和发展转型期,发展机遇前所未有,这对我们是激励,也是挑战,更是考验,我们的作风、政风、行风将面临着一次巨大的考验。面对机遇,面对考验,我们把“德为高、洁为廉、权为公”这个“准则”随身携带,作为干事创业的准绳,常修为官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准确把握南江的发展环境和经济走势,增强了苦干实干、

的独特机遇、大交通形成的发展机遇、全国工商联县域经济试点县的政策机遇、省委主要领导挂联的政治机遇、王瑛生前工作县的历史机遇,树立大开放、大合作、大发展意识,切实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用做人的诚信栽下“梧桐树”,与国中商联等知名企业成功对接,换来四川科创医药集团、东达蒙古王集团、互利达集团、百草中药材公司等“金凤凰”落户南江。

水清沙自洁,官清事自成。如果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单位,都能向王瑛同志那样,堂堂正正、干干净净做人,人们的心灵就会得到净化,民风就会淳朴,政风就会清明,环境就会清爽,就会形成一种深厚的精神文化底蕴,这就是地方发展一笔宝贵的无形财富,是最强劲的竞争力。 做事,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

观看《远山的红叶》,王瑛同志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敬业精神再一次感动我们,这种精神体现的是一种气度和风范、一种气魄和胆略、一种意志和涵养,是我们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南江的强大动力。

王瑛同志创造的“五个零” 工作法,牵头办理50多起疑难案件、帮助挽救失足干部、为群众建造“连心桥”……这些都是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为本、干为先、实为绩”的做事风格的最好诠释。我们弘扬王瑛同志特别讲实干的敬业精神,按照“不提口号,不当罪人,不积民怨,不怕吃苦,不瞎折腾”的思路,围绕“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大力实施交通、教育、卫生、文化、政权建设“五个全覆盖”,坚持民生事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 “三个优先”,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项目一个主体,时间倒排、挂图作战,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奠定了基础。截止6月底,全县灾后重建项目累计完工660个,占项目总数的73.58%;累计完成投资49.12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76.56%。

生命短暂,精神永恒。《远山的红叶》艺术地再现了王瑛同志的人生魅力和风采,既再次展示了先进典型,更激励着广大干群,抓住南江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凝聚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集中精力抓发展。有了王瑛精神的动力支持,我们才能够始终保持击鼓奋进的士气、跳起摸高的勇气、顺势而为的锐气和崛起危难的虎虎生气,把南江建设成面向西部的开放前沿,融入“西三角”的“桥头堡”,走出“根据地”的“排头兵”。我们紧紧抓住南江被全国工商联列为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县的重大机遇,科学编制园区和产业发展规划,大批项目的集中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南江的城乡面貌:灾后美好新南江,最便利的是交通,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完善的是设施,最漂亮的是城镇。

党和人民给了我们一个干事的舞台,我们就要像王瑛同志那样,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用严谨科学的工作方法,认真把公德要求的事、组织安排的事、自己份内的事干好、办实,以真抓实干的实效来体现做人的境界、追求、毅力;以做事的认真,负责、执着,展现做人的品位、风范、表率。 做官,要地地道道、清清白白

“在南江这片土地上做纪委书记,一步脚印也不能歪!”王瑛就像一位拓荒者,在纪检工作的领域,以忠诚与智慧奋力开辟出一片片理想的绿洲。她虽身居要位,却装备“寒酸”,一架钢丝床用到她去世;虽手握重权,却宁愿自己承受生活的重担,也拒绝一切用权力谋取私利……从王瑛身上,我们看到了:做官要德为高、洁为廉、权为公。凡是人民群众认可、赞扬、称颂的好官,职务再小也是他们心目中的“大官”,职务再小也是最崇高的人。

人们称赞王瑛“有红叶的操守,一尘不染”,这是对她做官的肯定,是对她的最高褒奖。当前,南江正处于黄金机遇期和发展转型期,发展机遇前所未有,这对我们是激励,也是挑战,更是考验,我们的作风、政风、行风将面临着一次巨大的考验。面对机遇,面对考验,我们把“德为高、洁为廉、权为公”这个“准则”随身携带,作为干事创业的准绳,常修为官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准确把握南江的发展环境和经济走势,增强了苦干实干、

超常付出、锐意进取的信心和决心,全面落实“两个加快”,强力实施“两个推进”,进一步促进了社会事业统筹协调发展。我们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着力解决群众“四难”,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槐树村等扶贫重点村建设初见成效。深入开展“大接访”和“大调解”活动,营造了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公生廉,廉生威”。清白能营造一个政治清明、人心思进的良好氛围,能凝聚民心和智慧,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全体人员一心一意干事业、聚精会神谋发展。一个党员干部,如果自身不清白,就顶不住歪风,经不住诱惑,在干部群众中就没有威信,就不可能有执行力。我们切实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将全县所有行政审批项目和有条件的公共服务项目纳入政务中心集中办理,48个乡镇、522个村均建立便民服务机构。逗硬落实“三问”责任制度,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加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党员干部的最高境界,是让群众觉得离不开他,离开了仍然怀念他。王瑛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的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鞭策着我们。我们将在王瑛精神的感召下,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南江而不懈努力!

湖南“强盛组合”“三少三多”的密码解读文白石

7月14日,湖南省政府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代省长徐守盛强调,要坚持少应酬、多学习,少开会、多干事,少办论坛、多办实事。(见7月15日红网)这不是湖南高层第一次如此强调。今年1月25日,时任湖南省长周强对各级政府工作人员提出过同样的要求。(见1月25日中国广播网)从湖南两任省长强调“三少三多”的高度一致中,我们可以解读出湖南“强盛组合”的一些执政密码。

如今,知识日新月异,领导干部不学习,就容易思想僵化,思路狭窄,甚至为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然而,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迎来送往、推杯换盏,常以“应酬多、没时间”为借口,回避学习。湖南两任省长强调“少应酬、多学习”,正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而只有“少应酬、多学习”,才能确保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会议是推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然而,如果一个领导干部一天到晚忙着开会,不论大事小事都要开个会研究一通,大量的事情、问题就势必会堆在那里,哪还有时间抓落实、办实事?湖南两任省长强调“少开会、多干事”,就是要求会议能不开就不开、能开短会就不开长会,最大限度地少开会议。而只有少开会议,领导干部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抓落实、干工作、办实事。

现在一些地方一说到经济发展,就想到办论坛。本来,论坛可以提高一个地方的开放度和形象,适当办几个无可厚非。但论坛开得过多、过滥,领导穷于应付,讲排场、比阔气,最终钱花了,却没有推动当地发展。湖南两任省长强调“少办论坛、多办实事”,就是要求各级干部少花些精力在出席论坛上,都费些心思在干实事上。而只有这样,办论坛才不会异化成“形象工程”、表面文章。

实质上,湖南两任省长一致强调“三少三多”,就是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党的事业靠一代代人持续奋斗来完成,地方的发展靠一茬茬班子“接力”来实现。如果一个班子一种思路、一套办法,蓝图就会变成草图、挂图。只有同唱一出戏,齐奏一支曲,跑好“接力赛”,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才能把事业推向前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笔者看来,湖南两任省长如此惊人一致地强调“三少三多”,既反映了其对“三少三多”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也反映了两任省长落实工作上的延续性。从根本上说,是两人在执政理念上的高度统一,更是两人勤政务实的风格合一。由是观来,湖南“强盛组合”在当前抗洪中的密切配合并不是一种偶然,带来湖南更加强盛的明天也就是可以期待的了。

基层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五要” 覃志清 2010年07月15日来源:《广西日报》 基层年轻干部作为干部队伍的新鲜血液和生力军,承载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与未来,肩负着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的重大责任。基层年轻干部如何健康成长,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大问题。笔者在此提出“五要”。

为学要勤:增强学习意识

学习是能力之基,修身之道,成事之本。基层年轻干部应通过不断学习,提高思想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一是加强学习政治理论,使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成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强化宗旨意识的过程;二是加强学习业务知识,开阔视野,增强战略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三是加强学习党纪国法,不断规范工作行为,为依法行政,依规管理打好基础;四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断提出开展工作的新思路、新措施。

为务要实:增强忧患意识

为政之道,贵在实干。基层年轻干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要突出“实”字。一是实际。所制定的工作思路、发展目标,出台的政策、举措都要切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二是实在。每项工作都要强化目标责任,明确推进工作的步骤,细化落实任务的措施,做到思路清晰、措施得力;三是实干。对定下来的事情要雷厉风行、争分夺秒抓紧快干;对部署了的工作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不见成效决不罢休。对重大和复杂的问题要身先士卒,在一线靠前指挥,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四是实效。说了算、定了干,干就要干出实效来。 为民要诚:增强民本意识

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基层年轻干部一定要增强民本意识,把为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好人民公仆。一是对工作尽职尽责。把心思用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上,用在做好本职工作上。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二是对群众满怀真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牢记执政为民宗旨,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满怀热情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为事要公:增强团结意识

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任何时候,基层年轻干部都要坚持党性原则,倍加珍视团结,自觉维护团结,努力增进团结。发扬党内民主,绝不搞“一言堂”;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做到小我服从大我,个人服从组织;办事出自公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营造和谐共处的良好环境。

为政要廉:增强自律意识

廉洁自律是讲党性的基本要求。基层年轻干部要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正确看待权力,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保持高尚的生活情趣,用良好的生活道德情操带动社会风气好转;加强自律,自觉接受监督,切实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言、慎行、慎权,始终保持思想上的清醒,经济上的清楚,生活上的清白。 (作者系中共平南县委书记) 胡锦涛总书记不到七年五赴河南寓意深远

带着对河南发展的关心,带着对河南人民的厚爱,7月9日至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再次来到中原大地,来到河南人民中间。自2003年,在不到七年的时间内,胡锦涛总书记五赴河南,看经济、问农事、察民生。今年3月10日,总书记与河南团代表一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热烈场景也还历历在目。这对河南的干部群众是

多么难以忘怀的激励和鼓舞!(2010年7月13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河南日报》) 胡锦涛总书记日理万机、公务繁忙,但在不到七年的时间里能够五赴河南,检查指导工作、体恤民生民情,足见总书记对河南发展的关心、对河南人民的厚爱,可谓寓意深远。 其一,对中原崛起的期望。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中原自古以来就是主导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域,是自三皇五帝到北宋中国长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在地,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河南振兴是中原崛起的必然走向和必然选择。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对河南如此关心,在不到七年的时间里五赴河南,也就不足为奇了。特别是7月9日至11日,胡锦涛总书记到在河南省考察工作时,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热情指导,对河南未来发展寄予殷切希望,沿途作了很多重要指示,在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为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指明了方向,也必将成为河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学发展、跨越崛起、创先争优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武器。 其二,对民生问题的关切。民富才能国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牵挂的重要问题。对河南的粮食生产,总书记尤为关心。考察途中,看到路边农田里绿油油的玉米已有一尺来高,胡锦涛让停下车来,沿着田垄走进田间,仔细察看玉米长势。总书记对乡亲们说,扶持粮食生产是国家的长期政策。国家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今后扶持粮食生产这一政策的力度只会加大、不会减弱。这么做,就是要让乡亲们放心种粮,通过种粮实现增收致富。胡锦涛总书记走进田间地头和除草农民聊收成的感人场面,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民生图景。而总书记走进厨房,试试沼气炉,更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总书记对民生问题的关切之情。

其三,对基层组织的重视。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组织建设是实现一个地方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因此,总书记深入基层时,总忘不了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悉心指导。在这次考察过程中,在妯娌村党支部,总书记翻看党支部活动记录,同党员、干部交谈,深入了解党支部建设情况。村支书李东风向总书记汇报,党支部正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员、干部确定了帮扶对象,力争两三年内让村里贫困户的收入赶上全村平均水平。胡锦涛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农民要致富,关键看支部。希望你们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发展生产、服务群众紧紧结合起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临上车时,总书记握着村支书李东风的手再一次叮嘱:“一定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结合好,拜托你们了!”李东风大声回答:“请总书记放心!”总书记和村支书的这一深情对话,让我们看到了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和紧迫性,也找到了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一枝一叶总关情。胡锦涛总书记冒着酷暑进企业车间,看科研院所,入田间地头,访村民农户,与广大干部群众亲切交谈,就转方式、调结构、抓党建、促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考察,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热情鼓励、寄予殷切期望,给正在着力推进中原崛起的河南干部群众带来新的力量。总书记来了,是在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步伐的重要时刻,是在夏粮刚刚喜获丰收、再创历史新高的难忘时节,河南是一块历史深厚的沃土,也是一块充满希望的热土。河南人民对总书记的感情,那么深沉,那么久远。总书记对河南的寄语和期望,那么深情,那么炽热。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总书记七年五赴河南的深情指导下,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不懈奋斗,河南的发展一定会不断迈上新台阶,中原崛起的美好蓝图一定会成为现实。(倪洋军)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需要解好“五个不等式”--秦继成

作风连着党风,更连着效益。当前,全市创先争优活动已扎实有序地开展起来。各单位

根据自身实际和工作特点,都相继研究制定了具体翔实、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制定方案是基础,抓好落实才是真。只有扎实了作风,才能使方案中的每项工作落到实处。笔者感到,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确保创先争优活动落到实处,需要认真解好五个“不等式”:

一、部署≠落实。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开个党员部署会是必要的。但是,仅仅在开会过后便放慢行动,甚至束之高阁,即使会议开的再及时,任务部属的再全面,措施制定的再规范,也是枉然,纯属“半截子”工程。须知,创先争优活动历时两年时间,制定出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部署,只是开了个头,大量的、重要的还需要有计划、有秩序、有成效地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切不可唱“空城计”,画“空心圆”,贴“空白纸”。笔者认为,作为领导干部和机关部门,尤其是具体牵头组织活动的职能部门,需要真心实意地沉到一线亲看、亲查、亲问、亲带、亲帮,这样,才能才能使方案中的逐项内容得以落实、取得实效。同时,领导和机关及职能部门,也需要做到对口摸情况、理问题,不可工作组“满天飞”,到基层和所属单位“轮流轰炸”,这样,不仅容易分散基层和所属单位领导的精力,也会不同程度影响基层和所属单位其他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照搬≠照办。坚决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要求无可厚非,但如果对上级的精神不加以理解、全面消化,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办法,而是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甘当“搬运工”、“传声筒”、“复印机”,看似态度坚决、行动迅速,实则偷懒耍滑、消极怠工,是“照搬”的具体表现,理应即使克服。基层有基层特点规律,落实工作有落实工作的不同路数,上级强调指出的问题,多是从所属单位面上情况梳理形成的,往往在不同单位有不同的具体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反映,这就如同焊接断裂的器具一样,如果找不准最佳结合点,即使完成了焊接工序,也未必能牢固耐用,还很可能很不美观。因此,在落实上级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一系列较深指示要求,既要吃透上情,还要摸清下情,再次基础上,找准工作落实的最佳结合点,创造性地把上级的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好。

三、过程≠结果。为确保创先争优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不少单位都计划设计了系列具体活动。比如,开展党课教育;组织典型交流;开展岗位比武,等等。开展历时较长的主题活动,固然需要一定的形式和过程,但更为重要的是结果。纵观平时落实一些工作的实际,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还现实存在。比如,有的把工作过程看得很重,出主意、想办法的多,对工作终端效益考虑的少;有的开展某项活动,不是看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了没有,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计划定了没有、形式是否多样;也有的把开了多少会议、发了多少文电、搞了多少检查等作为成绩炫耀,不注重看完成一定数量之后的质量怎样,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形式主义的表现,看起来“轰轰烈烈”,实际上劳民伤财,最终因为“雷声大雨点小”而使工作不落实。因此,要时刻注意防止和纠正这种“重过程轻结果”、“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牢固树立这确的政绩观,辩证地对待“过程与结果”、“数量与质量”的问题,切实在追求工作实效上动脑筋、出实招、见实效。

四、变色≠特色。以点带面、以点促面,是增强创先争优活动实效的一个有效方法和手段,这就是一个“特色”问题。没有特色,就没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没有特色,就没有活动的创新与落实。从一定意义上讲,抓特色就是抓工作,各级在抓活动落实时都需要注意结合自身实际抓特色,并以此推动和促进活动的落实。要切实注意防止和纠正一些“变色”的现象:如有的降低标准,搞“实用”特色;有的求名图利,搞“虚假”特色;还有的盲目求异,搞“多变”特色,等等。如此之举,不仅促进不了活动的开展,很容易滋生形式主义和不良风气。俗话说,既要知道锣是一面响,更要知道鼓是两面敲。各级都需要充分认识到抓特色对促进活动落实的重大意义,自觉把“抓特色”的进步思想与不健康的名利思想区分开来,把“抓特色”的工作目标与不正确的私利目的区分开来,把“抓特色”的进取努力与不正当的虚假手段区分开来,决不能把特色抓变了“色”,抓走了样。

五、“发现≠解决”。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有悖于党员

先进性要求的问题扎实有效地解决掉。认真分析以往开展的一些活动,有的之所以没有取得实效,就是把发现问题当成了解决问题。如有的只注重查找问题,不注重具体帮助,甚至把指出问题、指责下级当成传帮带,把让基层部队出“洋相”作为检查的根本目的;有的虽然能发现一些问题,但究竟如何解决,有哪些建议,说不清、道不明,等等。发现问题是基础,解决问题才是根本。如果说发现问题是“诊断”,那么解决问题就是“治病”,光“诊断”不“治病”不是好医生,也是对病人的不负责任。发现问题而不去抓紧解决,等于没有发现问题,甚至可能会引发新的问题。由此看来,必须坚持把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一致起来。只有注重防止和克服把“发现问题”当“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行为,真正把工作着力点放在真心实意指导和帮助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各项工作才能更好地得到落实。

做人 做事 做官 ——观电视连续剧《远山的红叶》有感

中共南江县委书记 张长云 2010年07月16日13:48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以南江县原纪委书记王瑛同志先进事迹为原型而创作的电视连续剧《远山的红叶》,通过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后,作为王瑛同志的生前战友、朋友,我是怀着缅怀、敬仰、学习的心情去观看的,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思绪穿越荧屏久久不能平静,她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她那傲然的风骨、那坚定的信仰、那不朽的精神,令我再一次感动。

王瑛同志虽然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可她的声音始终在南江人民耳边萦绕,她美丽的英姿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她不朽的精神已化为南江人民打好扶贫攻坚战和发展翻身仗的自觉行动。过去的一年多来,我们组织带领全县人民继续着王瑛未竟的事业,在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南江中苦干实干、爬坡上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突破,全县上下呈现出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王瑛同志为什么能在人民心中傲然挺立?是什么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弦?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是她老实做人、埋头做事、公道做官的人格魅力。王瑛是一座山,彰显着党的力量;王瑛是一株花,蕴含着人性的光彩。 做人,要堂堂正正、干干净净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无为”。胡锦涛同志要求我们国家工作人员“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干干净净是一个人品德的核心,是能否真正干事创业、有所作为的关键所在。

“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公共权力,是人们群众让我们保管的,我们只是一个保管员。”在特别讲纪律的王瑛眼里,权力是一种责任,党性原则不能作交易,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从她的身上,我们领悟到了:一个干干净净的人,安之若素,心如止水,经得起磨难,守得住清贫,心境天宽地阔。她把干净做人作为一种境界一生坚守,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他人,所以活得透彻、踏实而有意义。

王瑛为我们立起了严律己、宽待人、诚为信的标杆,也告诉我们:做人是根本,人做正了,做事就容易,做官也就不会出问题。在王瑛同志离开我们的这一年多来,我们逗硬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健全“老实人不吃亏、投机者不得利、太平官不太平”的选人用人机制,始终坚持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努力践行 “四个特别”,深入推进“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赢得了群众的好感、信赖和尊重。加大了干部监管问责力度,绝不迁就问题、绝不姑息错误、绝不袒护个人,健全了干部正常退出和责任追究机制,及时调整不胜任、不作为干部,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真诚换真心,诚信变真金。“作为一个纪委书记,不办案就是失职;作为一个纪检干部,不办案就不配在岗!”,王瑛同志是这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做人朴实,办事认真,不踩“假水”,用真诚、用实干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敬仰。信誉是现在社会最昂贵的资本,没有诚信交不了朋友,没有诚信谈不成生意,没有诚信干不了大事。当前,我们正紧紧抓住灾后重建

的独特机遇、大交通形成的发展机遇、全国工商联县域经济试点县的政策机遇、省委主要领导挂联的政治机遇、王瑛生前工作县的历史机遇,树立大开放、大合作、大发展意识,切实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用做人的诚信栽下“梧桐树”,与国中商联等知名企业成功对接,换来四川科创医药集团、东达蒙古王集团、互利达集团、百草中药材公司等“金凤凰”落户南江。

水清沙自洁,官清事自成。如果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单位,都能向王瑛同志那样,堂堂正正、干干净净做人,人们的心灵就会得到净化,民风就会淳朴,政风就会清明,环境就会清爽,就会形成一种深厚的精神文化底蕴,这就是地方发展一笔宝贵的无形财富,是最强劲的竞争力。 做事,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

观看《远山的红叶》,王瑛同志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敬业精神再一次感动我们,这种精神体现的是一种气度和风范、一种气魄和胆略、一种意志和涵养,是我们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南江的强大动力。

王瑛同志创造的“五个零” 工作法,牵头办理50多起疑难案件、帮助挽救失足干部、为群众建造“连心桥”……这些都是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为本、干为先、实为绩”的做事风格的最好诠释。我们弘扬王瑛同志特别讲实干的敬业精神,按照“不提口号,不当罪人,不积民怨,不怕吃苦,不瞎折腾”的思路,围绕“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大力实施交通、教育、卫生、文化、政权建设“五个全覆盖”,坚持民生事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 “三个优先”,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项目一个主体,时间倒排、挂图作战,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奠定了基础。截止6月底,全县灾后重建项目累计完工660个,占项目总数的73.58%;累计完成投资49.12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76.56%。

生命短暂,精神永恒。《远山的红叶》艺术地再现了王瑛同志的人生魅力和风采,既再次展示了先进典型,更激励着广大干群,抓住南江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凝聚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集中精力抓发展。有了王瑛精神的动力支持,我们才能够始终保持击鼓奋进的士气、跳起摸高的勇气、顺势而为的锐气和崛起危难的虎虎生气,把南江建设成面向西部的开放前沿,融入“西三角”的“桥头堡”,走出“根据地”的“排头兵”。我们紧紧抓住南江被全国工商联列为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县的重大机遇,科学编制园区和产业发展规划,大批项目的集中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南江的城乡面貌:灾后美好新南江,最便利的是交通,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完善的是设施,最漂亮的是城镇。

党和人民给了我们一个干事的舞台,我们就要像王瑛同志那样,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用严谨科学的工作方法,认真把公德要求的事、组织安排的事、自己份内的事干好、办实,以真抓实干的实效来体现做人的境界、追求、毅力;以做事的认真,负责、执着,展现做人的品位、风范、表率。 做官,要地地道道、清清白白

“在南江这片土地上做纪委书记,一步脚印也不能歪!”王瑛就像一位拓荒者,在纪检工作的领域,以忠诚与智慧奋力开辟出一片片理想的绿洲。她虽身居要位,却装备“寒酸”,一架钢丝床用到她去世;虽手握重权,却宁愿自己承受生活的重担,也拒绝一切用权力谋取私利……从王瑛身上,我们看到了:做官要德为高、洁为廉、权为公。凡是人民群众认可、赞扬、称颂的好官,职务再小也是他们心目中的“大官”,职务再小也是最崇高的人。

人们称赞王瑛“有红叶的操守,一尘不染”,这是对她做官的肯定,是对她的最高褒奖。当前,南江正处于黄金机遇期和发展转型期,发展机遇前所未有,这对我们是激励,也是挑战,更是考验,我们的作风、政风、行风将面临着一次巨大的考验。面对机遇,面对考验,我们把“德为高、洁为廉、权为公”这个“准则”随身携带,作为干事创业的准绳,常修为官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准确把握南江的发展环境和经济走势,增强了苦干实干、

的独特机遇、大交通形成的发展机遇、全国工商联县域经济试点县的政策机遇、省委主要领导挂联的政治机遇、王瑛生前工作县的历史机遇,树立大开放、大合作、大发展意识,切实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用做人的诚信栽下“梧桐树”,与国中商联等知名企业成功对接,换来四川科创医药集团、东达蒙古王集团、互利达集团、百草中药材公司等“金凤凰”落户南江。

水清沙自洁,官清事自成。如果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单位,都能向王瑛同志那样,堂堂正正、干干净净做人,人们的心灵就会得到净化,民风就会淳朴,政风就会清明,环境就会清爽,就会形成一种深厚的精神文化底蕴,这就是地方发展一笔宝贵的无形财富,是最强劲的竞争力。 做事,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

观看《远山的红叶》,王瑛同志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敬业精神再一次感动我们,这种精神体现的是一种气度和风范、一种气魄和胆略、一种意志和涵养,是我们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南江的强大动力。

王瑛同志创造的“五个零” 工作法,牵头办理50多起疑难案件、帮助挽救失足干部、为群众建造“连心桥”……这些都是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为本、干为先、实为绩”的做事风格的最好诠释。我们弘扬王瑛同志特别讲实干的敬业精神,按照“不提口号,不当罪人,不积民怨,不怕吃苦,不瞎折腾”的思路,围绕“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大力实施交通、教育、卫生、文化、政权建设“五个全覆盖”,坚持民生事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 “三个优先”,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项目一个主体,时间倒排、挂图作战,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奠定了基础。截止6月底,全县灾后重建项目累计完工660个,占项目总数的73.58%;累计完成投资49.12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76.56%。

生命短暂,精神永恒。《远山的红叶》艺术地再现了王瑛同志的人生魅力和风采,既再次展示了先进典型,更激励着广大干群,抓住南江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凝聚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集中精力抓发展。有了王瑛精神的动力支持,我们才能够始终保持击鼓奋进的士气、跳起摸高的勇气、顺势而为的锐气和崛起危难的虎虎生气,把南江建设成面向西部的开放前沿,融入“西三角”的“桥头堡”,走出“根据地”的“排头兵”。我们紧紧抓住南江被全国工商联列为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县的重大机遇,科学编制园区和产业发展规划,大批项目的集中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南江的城乡面貌:灾后美好新南江,最便利的是交通,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完善的是设施,最漂亮的是城镇。

党和人民给了我们一个干事的舞台,我们就要像王瑛同志那样,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用严谨科学的工作方法,认真把公德要求的事、组织安排的事、自己份内的事干好、办实,以真抓实干的实效来体现做人的境界、追求、毅力;以做事的认真,负责、执着,展现做人的品位、风范、表率。 做官,要地地道道、清清白白

“在南江这片土地上做纪委书记,一步脚印也不能歪!”王瑛就像一位拓荒者,在纪检工作的领域,以忠诚与智慧奋力开辟出一片片理想的绿洲。她虽身居要位,却装备“寒酸”,一架钢丝床用到她去世;虽手握重权,却宁愿自己承受生活的重担,也拒绝一切用权力谋取私利……从王瑛身上,我们看到了:做官要德为高、洁为廉、权为公。凡是人民群众认可、赞扬、称颂的好官,职务再小也是他们心目中的“大官”,职务再小也是最崇高的人。

人们称赞王瑛“有红叶的操守,一尘不染”,这是对她做官的肯定,是对她的最高褒奖。当前,南江正处于黄金机遇期和发展转型期,发展机遇前所未有,这对我们是激励,也是挑战,更是考验,我们的作风、政风、行风将面临着一次巨大的考验。面对机遇,面对考验,我们把“德为高、洁为廉、权为公”这个“准则”随身携带,作为干事创业的准绳,常修为官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准确把握南江的发展环境和经济走势,增强了苦干实干、

超常付出、锐意进取的信心和决心,全面落实“两个加快”,强力实施“两个推进”,进一步促进了社会事业统筹协调发展。我们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着力解决群众“四难”,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槐树村等扶贫重点村建设初见成效。深入开展“大接访”和“大调解”活动,营造了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公生廉,廉生威”。清白能营造一个政治清明、人心思进的良好氛围,能凝聚民心和智慧,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全体人员一心一意干事业、聚精会神谋发展。一个党员干部,如果自身不清白,就顶不住歪风,经不住诱惑,在干部群众中就没有威信,就不可能有执行力。我们切实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将全县所有行政审批项目和有条件的公共服务项目纳入政务中心集中办理,48个乡镇、522个村均建立便民服务机构。逗硬落实“三问”责任制度,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加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党员干部的最高境界,是让群众觉得离不开他,离开了仍然怀念他。王瑛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的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鞭策着我们。我们将在王瑛精神的感召下,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南江而不懈努力!

湖南“强盛组合”“三少三多”的密码解读文白石

7月14日,湖南省政府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代省长徐守盛强调,要坚持少应酬、多学习,少开会、多干事,少办论坛、多办实事。(见7月15日红网)这不是湖南高层第一次如此强调。今年1月25日,时任湖南省长周强对各级政府工作人员提出过同样的要求。(见1月25日中国广播网)从湖南两任省长强调“三少三多”的高度一致中,我们可以解读出湖南“强盛组合”的一些执政密码。

如今,知识日新月异,领导干部不学习,就容易思想僵化,思路狭窄,甚至为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然而,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迎来送往、推杯换盏,常以“应酬多、没时间”为借口,回避学习。湖南两任省长强调“少应酬、多学习”,正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而只有“少应酬、多学习”,才能确保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会议是推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然而,如果一个领导干部一天到晚忙着开会,不论大事小事都要开个会研究一通,大量的事情、问题就势必会堆在那里,哪还有时间抓落实、办实事?湖南两任省长强调“少开会、多干事”,就是要求会议能不开就不开、能开短会就不开长会,最大限度地少开会议。而只有少开会议,领导干部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抓落实、干工作、办实事。

现在一些地方一说到经济发展,就想到办论坛。本来,论坛可以提高一个地方的开放度和形象,适当办几个无可厚非。但论坛开得过多、过滥,领导穷于应付,讲排场、比阔气,最终钱花了,却没有推动当地发展。湖南两任省长强调“少办论坛、多办实事”,就是要求各级干部少花些精力在出席论坛上,都费些心思在干实事上。而只有这样,办论坛才不会异化成“形象工程”、表面文章。

实质上,湖南两任省长一致强调“三少三多”,就是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党的事业靠一代代人持续奋斗来完成,地方的发展靠一茬茬班子“接力”来实现。如果一个班子一种思路、一套办法,蓝图就会变成草图、挂图。只有同唱一出戏,齐奏一支曲,跑好“接力赛”,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才能把事业推向前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笔者看来,湖南两任省长如此惊人一致地强调“三少三多”,既反映了其对“三少三多”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也反映了两任省长落实工作上的延续性。从根本上说,是两人在执政理念上的高度统一,更是两人勤政务实的风格合一。由是观来,湖南“强盛组合”在当前抗洪中的密切配合并不是一种偶然,带来湖南更加强盛的明天也就是可以期待的了。


相关内容

  • [党建研究]:培养造就大批能够担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
  •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14-09-19 星期五 近期,中央先后下发有关意见.批准召开了全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座谈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总体部署.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精神,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抓好 ...

  • 在选派到乡镇挂职锻炼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挂职锻炼干部工作是党培养教育年轻干部,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党和政府切实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关心.支持.帮助基层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经过组织严格考察选拔起来的优秀年轻干部,个个都是年富力强,文化素质高,思维活跃,富有朝气,有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 ...

  • 关于选调生的讲话
  • 选调优秀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是中央.省委着眼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近几年来,我市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高度重视选调生工作,切实采取各项措施,加大跟踪培养力度,一大批选调生在不同岗位得到锻炼成长,选调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从各地各单位反馈的情况看,大家普遍反 ...

  • 在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 同志们: 为了进一步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推动"135 "工程的顺利实施,把建设跨世纪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县委决定从县直单位选派150 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企业挂职锻炼.在各单位民主推荐的基础上,县委组织部经过审查,确定了挂职锻炼的优秀年轻干部名单.今天召开动员 ...

  • 大学生就业信息网
  • 一.大学生就业信息网: 二.相关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网或人事人才网: 三.直接打电话咨询相关省(直辖市.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门. 天津022-23326326 全国选调生工作发展及历史 选调生是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的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的毕业生的简称,这些毕业生将直 ...

  • 高校 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做法
  • 高校 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选拔培养年轻干部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长远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加快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力.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拔,着力构建干部选任进出有序.培养内外互补.考核动静结合.管理宽严相济的工作机制,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 ...

  • 关于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培养管理的实施办法
  • 关于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锻炼的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完善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为财税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结合我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和管理的实际需要,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加强年轻干部培养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 ...

  •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情况汇报
  • 我们始终把抓好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作为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基础性.战略性任务,大力推进年轻干部成长工程,不断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增强了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1.统一思想,科学谋划.市委把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提升到事关xx科学发展全局的政治高度和战略层面,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去 ...

  • 团干部健康成长之我见
  • 团干部健康成长之我见 习近平总书记对团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为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作为基层一线的一名团干部,就如何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团干部如何健康成长有几点浅见. 一是坚信念,明责任.在工作中要牢记一个前提就是要明确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历史的潮流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