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方法例谈

一鉴赏诗歌形象

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问: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事物形象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景物形象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

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诗歌专项复习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问: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字词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问:分析这首诗景和情的关系。

四评价的思想内容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①?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①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的?请作简要赏析。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1]

【诗文注释】

①邯郸:唐县名,今河北邯郸市。

②驿:驿站,客店,古代的传递公文或出差官员途中的歇息的地方。

③冬至:二十四节之一,在阳历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在古代,冬至是一

个重要节日,民间互馈酒食,贺节,类似过春节。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五评价观点态度

与夏十二等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舟中立秋

[清] 施闰章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

时事诗书拙,军储临海①愁。

洊饥②今有岁,倚棹③望西畴。

[注] ①军储临海:时局动荡,临海府储存了大量的军粮。②洊饥:指百姓遇到了连年的饥荒。③棹:代指船。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情感的变化。(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对其表达效果作简要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 歌 子

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1)分析“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两句写景的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主要运用哪一种手法来表情达意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我认为“雁引愁心去”更妙。“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答: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步骤一)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步骤二)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步骤三)

【答案】(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答案】(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二)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答案】同意。(步骤一)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二)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三)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答案一】(步骤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步骤二)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之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的“招客”。

【答案二】(步骤一)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步骤二)首联写眺望

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

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

【答案】(步骤一)此诗语言特色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二)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三)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答: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或: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

惜别之情。

【答案】(步骤一)以乐景写哀情。(步骤二)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如此美景的描写是为了“何日是归年”的情感表达。(步骤三)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试题透视】古代有折柳增别习俗,柳者留也。是表示不舍得亲人离去,要加以挽留的意思。杨柳依依,也正好表达了依依不舍的心情。诗人听到这种乐曲,不禁想起自己离开故乡时,

亲友折柳赠别的情景,于是就思念起故乡和亲人来了。

参考答案:本诗抒写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听到折柳曲,不禁想起自己离开故乡时,亲友

折柳赠别的情景,于是就思念起故乡和亲人来了。

【答案】(步骤一)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的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步骤二)此句以此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简析赏析一句话,答诗步骤是①先把这句话分成几个部分(此诗就要先切分成三个部分:抱膝,灯前,影伴身;再如:芳树无人花自落切分成三部分:芳树,无人,花自落。逐一解说每一部分。) “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

显得形影相吊。

②总结这句话的整体意思。 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参考答案:(1)诗人的情感经历了由看到秋天生出岁月一去不复返的感伤,到由于看到临海府储存的军粮和百姓的连年饥荒,生出对时局动荡、百姓愁苦的无奈和忧虑的变化。(3分。意思对即可)

(2)借景抒情。诗人通过写立秋之日站在船上,看到天阴沉沉、岸边青草瑟瑟仆倒,急雨乱点滩头、小舟摇摇荡荡的迷茫秋景,抒发了内心纷乱和阴郁的情怀。

参考答案:(1) 作用:以乐景写哀情,(1分)反衬出离别时的无限凄楚,对人物形象和环境气氛起着烘托渲染的作用,衬托了离别的伤感。(2分)

(2)①比喻(拟人)(或答“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柳叶喻双眉,梨花喻脸庞,以“皱”眉和“倾”泪刻画伊人伤离的

形象,通俗而又贴切。

②想象、虚实结合(或对比)。“别时”句,由眼前凄凄惨惨的离别场面回想到当初相见时的欢乐情景,但往事不堪回首,只能使临行时的心情更加沉重。

一鉴赏诗歌形象

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问: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事物形象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景物形象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

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诗歌专项复习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问: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字词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问:分析这首诗景和情的关系。

四评价的思想内容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①?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①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的?请作简要赏析。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1]

【诗文注释】

①邯郸:唐县名,今河北邯郸市。

②驿:驿站,客店,古代的传递公文或出差官员途中的歇息的地方。

③冬至:二十四节之一,在阳历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在古代,冬至是一

个重要节日,民间互馈酒食,贺节,类似过春节。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五评价观点态度

与夏十二等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舟中立秋

[清] 施闰章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

时事诗书拙,军储临海①愁。

洊饥②今有岁,倚棹③望西畴。

[注] ①军储临海:时局动荡,临海府储存了大量的军粮。②洊饥:指百姓遇到了连年的饥荒。③棹:代指船。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情感的变化。(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对其表达效果作简要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 歌 子

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1)分析“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两句写景的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主要运用哪一种手法来表情达意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我认为“雁引愁心去”更妙。“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答: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步骤一)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步骤二)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步骤三)

【答案】(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答案】(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二)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答案】同意。(步骤一)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二)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三)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答案一】(步骤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步骤二)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之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的“招客”。

【答案二】(步骤一)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步骤二)首联写眺望

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

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

【答案】(步骤一)此诗语言特色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二)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三)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答: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或: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

惜别之情。

【答案】(步骤一)以乐景写哀情。(步骤二)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如此美景的描写是为了“何日是归年”的情感表达。(步骤三)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试题透视】古代有折柳增别习俗,柳者留也。是表示不舍得亲人离去,要加以挽留的意思。杨柳依依,也正好表达了依依不舍的心情。诗人听到这种乐曲,不禁想起自己离开故乡时,

亲友折柳赠别的情景,于是就思念起故乡和亲人来了。

参考答案:本诗抒写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听到折柳曲,不禁想起自己离开故乡时,亲友

折柳赠别的情景,于是就思念起故乡和亲人来了。

【答案】(步骤一)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的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步骤二)此句以此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简析赏析一句话,答诗步骤是①先把这句话分成几个部分(此诗就要先切分成三个部分:抱膝,灯前,影伴身;再如:芳树无人花自落切分成三部分:芳树,无人,花自落。逐一解说每一部分。) “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

显得形影相吊。

②总结这句话的整体意思。 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参考答案:(1)诗人的情感经历了由看到秋天生出岁月一去不复返的感伤,到由于看到临海府储存的军粮和百姓的连年饥荒,生出对时局动荡、百姓愁苦的无奈和忧虑的变化。(3分。意思对即可)

(2)借景抒情。诗人通过写立秋之日站在船上,看到天阴沉沉、岸边青草瑟瑟仆倒,急雨乱点滩头、小舟摇摇荡荡的迷茫秋景,抒发了内心纷乱和阴郁的情怀。

参考答案:(1) 作用:以乐景写哀情,(1分)反衬出离别时的无限凄楚,对人物形象和环境气氛起着烘托渲染的作用,衬托了离别的伤感。(2分)

(2)①比喻(拟人)(或答“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柳叶喻双眉,梨花喻脸庞,以“皱”眉和“倾”泪刻画伊人伤离的

形象,通俗而又贴切。

②想象、虚实结合(或对比)。“别时”句,由眼前凄凄惨惨的离别场面回想到当初相见时的欢乐情景,但往事不堪回首,只能使临行时的心情更加沉重。


相关内容

  • 胸中万千沟壑笔下点滴细节
  • 胸中万千沟壑 笔下点滴细节 --2008年高考二轮复习指导 山东省宁阳县第二中学 安学军 你深知一段历程结束同时就是另一段历程的开始.穿过乌云穿过暴雨,你的双翅将强壮有力:你的身姿会更加矫健敏捷:你的天空将更为宽广深邃,你会成为搏击生命长空的苍鹰!你会,因为你渴望那一份生命的精彩,你选择勇敢面对. ...

  • [高考语文]最新高三语文复习经验交流材料
  • 2015年高三语文复习情况交流材料 针对我校学生的基础比较差的现实情况,我们把高考的复习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知识点或专题复习阶段(第一轮复习)上学期基本结束 本阶段主要是专题复习,总目标是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增强学生的得分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具体目标是狠抓几个基础知识点如多音字. ...

  • 谈谈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的策略
  • 谈谈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的策略 经过高三上学期的学习,我们语文学科完成第一轮复习,在此基础上,从寒假到一模就进入了第二轮复习阶段.第二轮复习是语文科目各考点知识.能力.技巧熟练掌握.形成和运用的关键时期,在整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的同时,要做到"知识天天看,题型天天练,材料天天备";知识 ...

  • 高三语文二轮教学反思与总结
  • 高三语文二轮教学反思与总结 马瑞芹 2013年3月 (一)抓好专题训练 学习"名句名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等专题,丰富作文素材的储备.考场作文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快速成篇,学生平时若没有充足的素材储备,即使有较好的写作技巧,较强写作能力,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 二轮专题复习学案:鉴赏诗歌的语言
  • 决胜2009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鉴赏诗歌的语言 [考点分析] 中国古代诗歌说到底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这就要求古代诗歌语言精炼.含蓄.富于形象感和感染力.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这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 ...

  • 安阳县一中2014届高三语文三轮复习计划与策略
  • 2014届高三语文三轮复习计划与策略 安阳县第一中学语文教研组高三备课组 2013-9 为迎接2014年高考,实现高考既定目标,结合本届高三年级具体情况,力求做到复习有针对性,有实效性,打整体战,特拟定以下计划. 第一部分 复习指导思想 本年度的高三语文教学将继续注重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与素养. ...

  • 高三下语文教学计划
  • 高三下语文教学计划一:下学期高三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2014年考试大纲为依据,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训练这条主线,加强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和应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运 ...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具体措施 发言稿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的具体措施 四川省邻水金鼎实验学校 屈亚飞 一.高考语文前瞻(成都树德中学:邓文光) 基本稳定,大框架不变:新课程思想体现得更充分:试题选材会有变化:体现 1. 基础知识选择题:词语题的变化(还原以前) •2. 小阅读 小阅读题型上是否有大的变化: 细节和整体理解; 强化思维考查 ; ...

  • 2012高三语文教学计划
  • 一、指导思想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考纲、新课标、新高考模式、新命题角度对中学语文教学和高三语文备考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应该顺应高考改革趋势,在全面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充分调研各校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托精选的优秀复习资料,制定合理的复习备考计划,有条不紊地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