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方法和相关知识点全总结

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相关知识点全总结

一、常见有机物物理性质归纳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

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 ≤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

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

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 ,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 (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

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 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

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 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

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 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 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高中化学中各种颜色所包含的物质】{方便推断时猜测}

1. 红色:铜、Cu2O 、品红溶液、酚酞在碱性溶液中、石蕊在酸性溶液中、液溴(深棕红)、红磷(暗红)、苯酚被空气氧化、Fe2O3、(FeSCN )2+(血红)

2.橙色:、溴水及溴的有机溶液(视浓度,黄—橙)

3.黄色(1)淡黄色:硫单质、过氧化钠、溴化银、TNT 、实验制得的不纯硝基苯、 (2)黄色:碘化银、黄铁矿(FeS2)、*磷酸银(Ag3PO4)工业盐酸(含Fe3+)、久置的浓硝酸(含NO2)

(3)棕黄:FeCl3溶液、碘水(黄棕→褐色)

4.棕色:固体FeCl3、CuCl2(铜与氯气生成棕色烟)、NO2气(红棕)、溴蒸气(红棕) 5.褐色:碘酒、氢氧化铁(红褐色)、刚制得的溴苯(溶有Br2)

6.绿色:氯化铜溶液、碱式碳酸铜、硫酸亚铁溶液或绿矾晶体(浅绿)、氯气或氯水(黄绿

色) 、氟气(淡黄绿色)

7.蓝色:胆矾、氢氧化铜沉淀(淡蓝)、淀粉遇碘、石蕊遇碱性溶液、硫酸铜溶液 8.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碘(紫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紫红)、碘蒸气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 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

注意:新戊烷[C(CH3) 4]亦为气态

② 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 ..3.Cl ..,.沸点为...-.24.2....℃.).

氟里昂(....CCl ...2.F .2.,沸点为....-.29.8....℃.).

氯乙烯(....CH ..2.==CHCl......,沸点为....-.13.9....℃.). 甲醛(...HCHO ....,沸点为....-.21..℃.). 氯乙烷(....CH ..3.CH ..2.C ..l ,沸点为....12.3....℃.). 一溴甲烷(CH 3Br ,沸点为3.6℃) 四氟乙烯(CF 2==CF2,沸点为-76.3℃)

甲醚(CH 3OCH 3,沸点为-23℃)

甲乙醚(CH 3OC 2H 5,沸点为10.8℃) 环氧乙烷( ,沸点为13.5℃) (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己烷CH 3(CH2) 4CH 3 环己烷 甲醇CH 3OH 甲酸HCOOH 溴乙烷C 2H 5Br

乙醛CH 3CHO

溴苯C 6H 5Br

硝基苯C 6H 5NO 2

★特殊:

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 (3)固态: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如,

石蜡

C 12以上的烃

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

★特殊:苯酚(C 6H 5OH )、苯甲酸(C 6H 5COOH )、氨基酸等在常温下亦为固态

4.有机物的颜色

☆ 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常见的如下所示:

☆ 三硝基甲苯( 俗称梯恩梯TNT )为淡黄色晶体; ☆ 部分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变质的苯酚为粉红色;

☆ 2,4,6—三溴苯酚

为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但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

; ☆ 苯酚溶液与Fe 3+(aq)作用形成紫色[H3Fe(OC6H 5) 6]溶液;

☆ 多羟基有机物如甘油、葡萄糖等能使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溶解生成绛蓝色溶液;

☆ 淀粉溶液(胶)遇碘(I 2)变蓝色溶液;

☆ 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溶胶遇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或较长时间后,沉淀变黄色。

5.有机物的气味

许多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但在中学阶段只需要了解下列有机物的气味: ☆ 甲烷 无味

☆ 乙烯 稍有甜味(植物生长的调节剂) ☆ 液态烯烃 汽油的气味 ☆ 乙炔 无味

☆ 苯及其同系物

芳香气味,有一定的毒性,尽量少吸入。 ☆ 一卤代烷

不愉快的气味,有毒,应尽量避免吸入。

☆ 二氟二氯甲烷(氟里昂) 无味气体,不燃烧。 ☆ C4以下的一元醇 有酒味的流动液体 ☆ C 5~C 11的一元醇 不愉快气味的油状液体 ☆ C 12以上的一元醇

无嗅无味的蜡状固体 ☆ 乙醇 特殊香味

☆ 乙二醇 甜味(无色黏稠液体) ☆ 丙三醇(甘油)

甜味(无色黏稠液体) ☆ 苯酚 特殊气味 ☆ 乙醛 刺激性气味

☆ 乙酸

强烈刺激性气味(酸味)

☆ 低级酯

芳香气味

☆ 丙酮

令人愉快的气味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 2/H2O )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 ① 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 ≡C —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 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

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③ 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 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 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

① 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

3Br ------

2 + 6OH == 5Br + BrO 3 + 3H 2O 或Br 2 + 2OH == Br + BrO + H 2O

② 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2-2S 、S 、SO 2、SO 32-、I -、Fe 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 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

、—C≡C—、—OH (较慢)、—CHO 的物质

与苯环相连的侧链碳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与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S 2-2S 、、SO 2、SO 32-、Br -、I -、Fe 2+

3.与Na 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 、—COOH 的有机物

与NaOH 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酚羟基...

、—COOH 的有机物反应 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 2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 3; .

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 2气体; 含有—SO 3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磺酸钠并放出CO 2气体。

与NaH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 、—SO 3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磺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 2气体。

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2Al + 6H+ == 2 Al3+ + 3H2↑ 2Al + 2OH- + 2H -

2O == 2 AlO2 + 3H 2↑ (2)Al 2O 3 + 6H+ == 2 Al3+ + 3H2O Al --2O 3 + 2OH == 2 AlO2 + H 2O (3)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 AlO2 + 2H 2O (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 3、NaHS 等等

NaHCO 3 + HCl == NaCl + CO2↑ + H2O

NaHCO 3 + NaOH == Na2CO 3 + H2O

NaHS + HCl == NaCl + H2S ↑

NaHS + NaOH == Na2S + H2O

(5)弱酸弱碱盐,如CH 3COONH 4、(NH4) 2S 等等

2CH 3COONH 4 + H2SO 4 == (NH4) 2SO 4 + 2CH3COOH CH 3COONH 4 + NaOH == CH3COONa + NH3↑+ H2O (NH4) 2S + H2SO 4 == (NH4) 2SO 4 + H2S ↑ (NH4) 2S +2NaOH == Na2S + 2NH3↑+ 2H2O (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 2NCH 2COOH + HCl → HOOCCH2NH 3Cl

H 2NCH 2COOH + NaOH → H2NCH 2COONa + H2O

(7)蛋白质

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 和呈碱性的—NH 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5.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含有—CHO 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2)银氨溶液[Ag(NH3) 2OH](多伦试剂)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 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

若在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3) 2+ + OH -

+ 3H+ == Ag+ + 2NH4+ + H2O 而被破坏。

(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 3 + NH3·H 2O == AgOH↓ + NH4NO 3

AgOH + 2NH3·H 2O == Ag(NH3) 2OH + 2H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 RCHO + 2Ag(NH3) 2OH 2 Ag ↓+ RCOONH4 + 3NH3 + H2O 【记忆诀窍】: 1—水(盐)、2—银、3—氨 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HCHO + 4Ag(NH3) 2OH

4Ag↓+ (NH4) 2CO 3 + 6NH3 + 2H2O 乙二醛: OHC-CHO + 4Ag(NH3) 2OH 4Ag↓+ (NH4) 2C 2O 4 + 6NH3 + 2H2O 甲酸: HCOOH + 2 Ag(NH3) 2OH 2 Ag ↓+ (NH4) 2CO 3 + 2NH3 + H2O

葡萄糖:

(过量)

CH 2OH(CHOH)4CHO +2Ag(NH3) 2OH

2A g ↓+CH2OH(CHOH)4COONH 4+3NH3 + H2O

(6)定量关系:—CHO ~2Ag(NH)2OH ~2 Ag

HCHO ~4Ag(NH)2OH ~4 Ag

6.与新制Cu(OH)2悬浊液(斐林试剂)的反应

(1)有机物: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 仍过量,后氧化)、醛、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

甘油等多羟基化合物。

(2)斐林试剂的配制:向一定量10%的NaOH 溶液中,滴加几滴2%的CuSO 4溶液,得到蓝色絮状悬浊液(即斐

林试剂)。

(3)反应条件:碱过量、加热煮沸 ........(4)实验现象:

① 若有机物只有官能团醛基(—CHO ),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无变化,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② 若有机物为多羟基醛(如葡萄糖),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溶解变成绛蓝色溶液,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5)有关反应方程式: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 4

RCHO + 2Cu(OH)2HCHO + 4Cu(OH)2OHC-CHO + 4Cu(OH)2HCOOH + 2Cu(OH)2

RCOOH + Cu2O↓+ 2H2O CO 2 + 2Cu2O↓+ 5H2O

HOOC-COOH + 2Cu2O↓+ 4H2O CO 2 + Cu2O↓+ 3H2O

(酸使不溶性的碱溶解) HCHO ~4Cu(OH)2~2Cu 2O

CH 2OH(CHOH)4CHO + 2Cu(OH)2CH 2OH(CHOH)4COOH + Cu2O↓+ 2H2O

(6)定量关系:—COOH ~½ Cu(OH)2~½ Cu2+

—CHO ~2Cu(OH)2~Cu 2O

7.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是:卤代烃、酯、糖类(单糖除外)、肽类(包括蛋白质)。

HX + NaOH == NaX + H2O

(H)RCOOH + NaOH == (H)RCOONa + H2O

RCOOH + NaOH == RCOONa + H2O

8.能跟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酚类化合物。 9.能跟I 2发生显色反应的是:淀粉。

10.能跟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的是:含苯环的天然蛋白质。

三、各类烃的代表物的结构、特性

四、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各类衍生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五、有机物的鉴别

鉴别有机物,必须熟悉有机物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要抓住某些有机物的特征反应,选用合适的试剂,一一鉴别它们。

1. 常用的试剂及某些可鉴别物质种类和实验现象归纳如下: 2.

2.卤代烃中卤素的检验

取样,滴入NaOH 溶液,加热至分层现象消失,冷却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入AgNO 3溶液,观察沉.......

淀的颜色,确定是何种卤素。

3.烯醛中碳碳双键的检验

(1)若是纯净的液态样品,则可向所取试样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若褪色,则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2)若样品为水溶液,则先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向滤

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溴水,若褪色,则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

★若直接向样品水溶液中滴加溴水,则会有反应:—CHO + Br2 + H2O → —COOH + 2HBr而使溴水褪色。

4.二糖或多糖水解产物的检验

若二糖或多糖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的,则先向冷却后的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水浴)加热,观察现象,作出判断。

5.如何检验溶解在苯中的苯酚?

取样,向试样中加入NaOH 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向水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再滴入几滴FeCl 3溶液(或过量饱和溴水),若溶液呈紫色(或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有苯酚。 ...... ★若向样品中直接滴入FeCl 3溶液,则由于苯酚仍溶解在苯中,不得进入水溶液中与Fe 3+进行离子反应;若向样品中直接加入饱和溴水,则生成的三溴苯酚会溶解在苯中而看不到白色沉淀。

★若所用溴水太稀,则一方面可能由于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大的一溴苯酚或二溴苯酚,另一方面可能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在过量的苯酚之中而看不到沉淀。

6.如何检验实验室制得的乙烯气体中含有CH 2=CH 2、SO 2、CO 2、H 2O

将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品红溶液、饱和Fe 2(SO4) 3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

(检验水) (检验SO 2) (除去SO 2) (确认SO 2已除尽)(检验CO 2)

七、有机物的结构

牢牢记住:在有机物中H :一价、C :四价、O :二价、N (氨基中):三价、X (卤素):一价

(一)同系物的判断规律

1.一差(分子组成差若干个CH 2) 2.两同(同通式,同结构) 3.三注意

(1)必为同一类物质;

(2)结构相似(即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或相同的官能团种类和数目); (3)同系物间物性不同化性相似。

因此,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机物除烷烃外都不能确定是不是同系物。此外,要熟悉习惯命名的有机物的组成,如油酸、亚油酸、软脂酸、谷氨酸等,以便于辨认他们的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1.碳链异构 2.位置异构

3.官能团异构(类别异构)(详写下表) 4.顺反异构

5.对映异构(不作要求)

书写时,要尽量把主链写直,不要写得扭七歪八的,以免干扰自己的视觉;思维一定要有序,可按下列顺序考虑:

1.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列邻、间、对。

2.按照碳链异构→位置异构→顺反异构→官能团异构的顺序书写,也可按官能团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

→顺反异构的顺序书写,不管按哪种方法书写都必须防止漏写和重写。

3.若遇到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时,可先定两个的位置关系是邻或间或对,然后再对第三个取代基依次进行定

位,同时要注意哪些是与前面重复的。

(四)、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

1.记忆法 记住已掌握的常见的异构体数。例如:

(1)凡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分子均无异构; (2)丁烷、丁炔、丙基、丙醇有2种; (3)戊烷、戊炔有3种;

(4)丁基、丁烯(包括顺反异构)、C 8H 10(芳烃)有4种;

(5)己烷、C 7H 8O (含苯环)有5种; (6)C 8H 8O 2的芳香酯有6种;

(7)戊基、C 9H 12(芳烃)有8种。

2.基元法 例如:丁基有4种,丁醇、戊醛、戊酸都有4种

3.替代法 例如:二氯苯C 6H 4Cl 2有3种,四氯苯也为3种(将H 替代Cl );又如:CH 4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新戊烷C (CH 3)4的一氯代物也只有一种。

4.对称法(又称等效氢法) 等效氢法的判断可按下列三点进行: (1)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2)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3)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相当于平面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

(五)、不饱和度的计算方法

1.烃及其含氧衍生物的不饱和度 2.卤代烃的不饱和度

3.含N 有机物的不饱和度 (1)若是氨基—NH 2,则 (2)若是硝基—NO 2,则 (3)若是铵离子NH 4+,则

八、具有特定碳、氢比的常见有机物

牢牢记住:在烃及其含氧衍生物中,氢原子数目一定为偶数,若有机物中含有奇数个卤原 子或氮原子,则氢原子个数亦为奇数。

①当n (C )︰n (H )= 1︰1时,常见的有机物有:乙烃、苯、苯乙烯、苯酚、乙二醛、乙二酸。

②当n (C )︰n (H )= 1︰2时,常见的有机物有:单烯烃、环烷烃、饱和一元脂肪醛、酸、酯、葡萄糖。 ③当n (C )︰n (H )= 1︰4时,常见的有机物有:甲烷、甲醇、尿素[CO(NH2) 2]。

④当有机物中氢原子数超过其对应烷烃氢原子数时,其结构中可能有—NH 2或NH 4+,如甲胺CH 3NH 2、醋酸铵CH 3COONH 4等。

⑤烷烃所含碳的质量分数随着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增大,介于75%~85.7%之间。在该同系物中,含碳质量分数最低的是CH 4。

⑥单烯烃所含碳的质量分数随着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不变,均为85.7%。

⑦单炔烃、苯及其同系物所含碳的质量分数随着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减小,介于92.3%~85.7%之间,在该系列物质中含碳质量分数最高的是C 2H 2和C 6H 6,均为92.3%。 ⑧含氢质量分数最高的有机物是:CH 4

⑨一定质量的有机物燃烧,耗氧量最大的是:CH 4

⑩完全燃烧时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 2和H 2O 的是:单烯烃、环烷烃、饱和一元醛、羧酸、酯、葡萄糖、果糖(通式为C n H 2n O x 的物质,x=0,1,2,……)。

九、重要的有机反应及类型

1.取代反应

酯化反应

水解反应

−→C 2H 5OH+HCl C 2H 5Cl+H2O −−

NaOH

CH 3COOC 2H 5+H2O −−−−→CH 3COOH+C2H 5OH

无机酸或碱

2.加成反应

3.氧化反应

2C 点燃

2H 2+5O2−−−→4CO 2+2H2O

2CH 3CH 2OH+O2−−

Ag −网

550℃

→2CH 3CHO+2H2O 2CH 锰盐

3CHO+O2−65−

~−75→℃

CH 3CHO+2Ag(NH3) 2OH −

−→∆

+2Ag↓+3NH3+H2O

4.还原反应

5.消去反应

C 浓2H 5OH −−H −2

SO 170℃

−4

→CH 2═CH 2↑+H2O CH 3—CH 2—CH 2Br+KOH−乙醇

−∆

→CH 3—CH ═CH 2+KBr+H2O 7.水解反应

卤代烃、酯、多肽的水解都属于取代反应

8.热裂化反应(很复杂)

C 16H 34−

−→∆

C 8H 16+C8H 16 C 16H 34−

−→∆

C 14H 30+C2H 4 C 16H 34−

−→∆

C 12H 26+C4H 8

……

9.显色反应

含有苯环的蛋白质与浓HNO 3作用而呈黄色

10.聚合反应

11.中和反应

十、一些典型有机反应的比较

1.反应机理的比较

(1)醇去氢:脱去与羟基相连接碳原子上的氢和羟基中的氢,形成

。例如:

+ O2−

−→羟基所连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形成 ,所以不发生失氢(氧化)反应。

(2)消去反应:脱去—X (或—OH )及相邻碳原子上的氢,形成不饱和键。例如:

与Br 原子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所以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3)酯化反应:羧酸分子中的羟基跟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结合成水,其余部分互相结合成酯。例如:

2.反应现象的比较

例如:

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现象:

沉淀溶解,出现绛蓝色溶液−

−→存在多羟基; 沉淀溶解,出现蓝色溶液−

−→存在羧基。 加热后,有红色沉淀出现−

−→存在醛基。 3.反应条件的比较

同一化合物,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例如:

(1)CH 3CH 2OH −−浓H −2

SO 170℃

−4

→CH 2=CH2↑+H2O (分子内脱水) 2CH 3CH 2OH −−浓H −2

SO 140℃

−4

→CH 3CH 2—O —CH 2CH 3+H2O (分子间脱水) (2)CH 3—CH 2—CH 2Cl+NaOH−−

H −2

O ∆

→CH 3CH 2CH 2OH+NaCl(取代) CH 乙醇

3—CH 2—CH 2Cl+NaOH−−

−∆

→CH 3—CH=CH2+NaCl+H2O (消去) (3)一些有机物与溴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十一、推断专题

(1) 烃的重要性质

(2)

烃的衍生物重要性质

(3) 芳香族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2

(4)有机反应类型

(5) 有机物的重要性质

(6)其它变化

① 官能团的变化;

② “碳架” 的变化(碳原子数增多、减少,成环、破环)。

H C CH H 3C CH 2Br C 2H 5OC 2H 5CH 4CH 33

CH 3COOC 2H 5CH 3COOH CH 33CH 2OH H C CH 2

2

H 22H 22 H C Br Br

O O

C OCH 2CH 2O O

O

CH 2OH CH 2Cl

3

CH 3CH OH Cl 3

8. 深刻理解醇的催化氧化,卤代烃及醇的消去反应,酯化反应等重要反应类型的实质。 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联想发散。 ⑪由乙醇的催化氧化,可推测: O H 3C CH H 3C CH 3⑫由乙醇的消去反应,可推测:

H O CH 2CH 2CH 2CH 2OH

H 2C CH CH CH

2

H O

(3)由乙醇的脱水生成乙醚,可推测:略 ⑷由酯化反应原理,可推测:(肽键同) HOOC

O CH 2CH 2OH

O +H O 2

O COOH H O 2

O

O

C

C

OCH

2CH 2

O

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相关知识点全总结

一、常见有机物物理性质归纳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

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 ≤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

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

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 ,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 (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

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 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

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 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

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 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 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高中化学中各种颜色所包含的物质】{方便推断时猜测}

1. 红色:铜、Cu2O 、品红溶液、酚酞在碱性溶液中、石蕊在酸性溶液中、液溴(深棕红)、红磷(暗红)、苯酚被空气氧化、Fe2O3、(FeSCN )2+(血红)

2.橙色:、溴水及溴的有机溶液(视浓度,黄—橙)

3.黄色(1)淡黄色:硫单质、过氧化钠、溴化银、TNT 、实验制得的不纯硝基苯、 (2)黄色:碘化银、黄铁矿(FeS2)、*磷酸银(Ag3PO4)工业盐酸(含Fe3+)、久置的浓硝酸(含NO2)

(3)棕黄:FeCl3溶液、碘水(黄棕→褐色)

4.棕色:固体FeCl3、CuCl2(铜与氯气生成棕色烟)、NO2气(红棕)、溴蒸气(红棕) 5.褐色:碘酒、氢氧化铁(红褐色)、刚制得的溴苯(溶有Br2)

6.绿色:氯化铜溶液、碱式碳酸铜、硫酸亚铁溶液或绿矾晶体(浅绿)、氯气或氯水(黄绿

色) 、氟气(淡黄绿色)

7.蓝色:胆矾、氢氧化铜沉淀(淡蓝)、淀粉遇碘、石蕊遇碱性溶液、硫酸铜溶液 8.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碘(紫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紫红)、碘蒸气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 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

注意:新戊烷[C(CH3) 4]亦为气态

② 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 ..3.Cl ..,.沸点为...-.24.2....℃.).

氟里昂(....CCl ...2.F .2.,沸点为....-.29.8....℃.).

氯乙烯(....CH ..2.==CHCl......,沸点为....-.13.9....℃.). 甲醛(...HCHO ....,沸点为....-.21..℃.). 氯乙烷(....CH ..3.CH ..2.C ..l ,沸点为....12.3....℃.). 一溴甲烷(CH 3Br ,沸点为3.6℃) 四氟乙烯(CF 2==CF2,沸点为-76.3℃)

甲醚(CH 3OCH 3,沸点为-23℃)

甲乙醚(CH 3OC 2H 5,沸点为10.8℃) 环氧乙烷( ,沸点为13.5℃) (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己烷CH 3(CH2) 4CH 3 环己烷 甲醇CH 3OH 甲酸HCOOH 溴乙烷C 2H 5Br

乙醛CH 3CHO

溴苯C 6H 5Br

硝基苯C 6H 5NO 2

★特殊:

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 (3)固态: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如,

石蜡

C 12以上的烃

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

★特殊:苯酚(C 6H 5OH )、苯甲酸(C 6H 5COOH )、氨基酸等在常温下亦为固态

4.有机物的颜色

☆ 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常见的如下所示:

☆ 三硝基甲苯( 俗称梯恩梯TNT )为淡黄色晶体; ☆ 部分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变质的苯酚为粉红色;

☆ 2,4,6—三溴苯酚

为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但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

; ☆ 苯酚溶液与Fe 3+(aq)作用形成紫色[H3Fe(OC6H 5) 6]溶液;

☆ 多羟基有机物如甘油、葡萄糖等能使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溶解生成绛蓝色溶液;

☆ 淀粉溶液(胶)遇碘(I 2)变蓝色溶液;

☆ 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溶胶遇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或较长时间后,沉淀变黄色。

5.有机物的气味

许多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但在中学阶段只需要了解下列有机物的气味: ☆ 甲烷 无味

☆ 乙烯 稍有甜味(植物生长的调节剂) ☆ 液态烯烃 汽油的气味 ☆ 乙炔 无味

☆ 苯及其同系物

芳香气味,有一定的毒性,尽量少吸入。 ☆ 一卤代烷

不愉快的气味,有毒,应尽量避免吸入。

☆ 二氟二氯甲烷(氟里昂) 无味气体,不燃烧。 ☆ C4以下的一元醇 有酒味的流动液体 ☆ C 5~C 11的一元醇 不愉快气味的油状液体 ☆ C 12以上的一元醇

无嗅无味的蜡状固体 ☆ 乙醇 特殊香味

☆ 乙二醇 甜味(无色黏稠液体) ☆ 丙三醇(甘油)

甜味(无色黏稠液体) ☆ 苯酚 特殊气味 ☆ 乙醛 刺激性气味

☆ 乙酸

强烈刺激性气味(酸味)

☆ 低级酯

芳香气味

☆ 丙酮

令人愉快的气味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 2/H2O )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 ① 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 ≡C —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 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

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③ 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 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 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

① 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

3Br ------

2 + 6OH == 5Br + BrO 3 + 3H 2O 或Br 2 + 2OH == Br + BrO + H 2O

② 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2-2S 、S 、SO 2、SO 32-、I -、Fe 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 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

、—C≡C—、—OH (较慢)、—CHO 的物质

与苯环相连的侧链碳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与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S 2-2S 、、SO 2、SO 32-、Br -、I -、Fe 2+

3.与Na 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 、—COOH 的有机物

与NaOH 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酚羟基...

、—COOH 的有机物反应 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 2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 3; .

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 2气体; 含有—SO 3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磺酸钠并放出CO 2气体。

与NaH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 、—SO 3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磺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 2气体。

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2Al + 6H+ == 2 Al3+ + 3H2↑ 2Al + 2OH- + 2H -

2O == 2 AlO2 + 3H 2↑ (2)Al 2O 3 + 6H+ == 2 Al3+ + 3H2O Al --2O 3 + 2OH == 2 AlO2 + H 2O (3)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 AlO2 + 2H 2O (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 3、NaHS 等等

NaHCO 3 + HCl == NaCl + CO2↑ + H2O

NaHCO 3 + NaOH == Na2CO 3 + H2O

NaHS + HCl == NaCl + H2S ↑

NaHS + NaOH == Na2S + H2O

(5)弱酸弱碱盐,如CH 3COONH 4、(NH4) 2S 等等

2CH 3COONH 4 + H2SO 4 == (NH4) 2SO 4 + 2CH3COOH CH 3COONH 4 + NaOH == CH3COONa + NH3↑+ H2O (NH4) 2S + H2SO 4 == (NH4) 2SO 4 + H2S ↑ (NH4) 2S +2NaOH == Na2S + 2NH3↑+ 2H2O (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 2NCH 2COOH + HCl → HOOCCH2NH 3Cl

H 2NCH 2COOH + NaOH → H2NCH 2COONa + H2O

(7)蛋白质

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 和呈碱性的—NH 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5.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含有—CHO 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2)银氨溶液[Ag(NH3) 2OH](多伦试剂)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 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

若在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3) 2+ + OH -

+ 3H+ == Ag+ + 2NH4+ + H2O 而被破坏。

(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 3 + NH3·H 2O == AgOH↓ + NH4NO 3

AgOH + 2NH3·H 2O == Ag(NH3) 2OH + 2H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 RCHO + 2Ag(NH3) 2OH 2 Ag ↓+ RCOONH4 + 3NH3 + H2O 【记忆诀窍】: 1—水(盐)、2—银、3—氨 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HCHO + 4Ag(NH3) 2OH

4Ag↓+ (NH4) 2CO 3 + 6NH3 + 2H2O 乙二醛: OHC-CHO + 4Ag(NH3) 2OH 4Ag↓+ (NH4) 2C 2O 4 + 6NH3 + 2H2O 甲酸: HCOOH + 2 Ag(NH3) 2OH 2 Ag ↓+ (NH4) 2CO 3 + 2NH3 + H2O

葡萄糖:

(过量)

CH 2OH(CHOH)4CHO +2Ag(NH3) 2OH

2A g ↓+CH2OH(CHOH)4COONH 4+3NH3 + H2O

(6)定量关系:—CHO ~2Ag(NH)2OH ~2 Ag

HCHO ~4Ag(NH)2OH ~4 Ag

6.与新制Cu(OH)2悬浊液(斐林试剂)的反应

(1)有机物: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 仍过量,后氧化)、醛、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

甘油等多羟基化合物。

(2)斐林试剂的配制:向一定量10%的NaOH 溶液中,滴加几滴2%的CuSO 4溶液,得到蓝色絮状悬浊液(即斐

林试剂)。

(3)反应条件:碱过量、加热煮沸 ........(4)实验现象:

① 若有机物只有官能团醛基(—CHO ),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无变化,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② 若有机物为多羟基醛(如葡萄糖),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溶解变成绛蓝色溶液,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5)有关反应方程式: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 4

RCHO + 2Cu(OH)2HCHO + 4Cu(OH)2OHC-CHO + 4Cu(OH)2HCOOH + 2Cu(OH)2

RCOOH + Cu2O↓+ 2H2O CO 2 + 2Cu2O↓+ 5H2O

HOOC-COOH + 2Cu2O↓+ 4H2O CO 2 + Cu2O↓+ 3H2O

(酸使不溶性的碱溶解) HCHO ~4Cu(OH)2~2Cu 2O

CH 2OH(CHOH)4CHO + 2Cu(OH)2CH 2OH(CHOH)4COOH + Cu2O↓+ 2H2O

(6)定量关系:—COOH ~½ Cu(OH)2~½ Cu2+

—CHO ~2Cu(OH)2~Cu 2O

7.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是:卤代烃、酯、糖类(单糖除外)、肽类(包括蛋白质)。

HX + NaOH == NaX + H2O

(H)RCOOH + NaOH == (H)RCOONa + H2O

RCOOH + NaOH == RCOONa + H2O

8.能跟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酚类化合物。 9.能跟I 2发生显色反应的是:淀粉。

10.能跟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的是:含苯环的天然蛋白质。

三、各类烃的代表物的结构、特性

四、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各类衍生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五、有机物的鉴别

鉴别有机物,必须熟悉有机物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要抓住某些有机物的特征反应,选用合适的试剂,一一鉴别它们。

1. 常用的试剂及某些可鉴别物质种类和实验现象归纳如下: 2.

2.卤代烃中卤素的检验

取样,滴入NaOH 溶液,加热至分层现象消失,冷却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入AgNO 3溶液,观察沉.......

淀的颜色,确定是何种卤素。

3.烯醛中碳碳双键的检验

(1)若是纯净的液态样品,则可向所取试样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若褪色,则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2)若样品为水溶液,则先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向滤

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溴水,若褪色,则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

★若直接向样品水溶液中滴加溴水,则会有反应:—CHO + Br2 + H2O → —COOH + 2HBr而使溴水褪色。

4.二糖或多糖水解产物的检验

若二糖或多糖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的,则先向冷却后的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水浴)加热,观察现象,作出判断。

5.如何检验溶解在苯中的苯酚?

取样,向试样中加入NaOH 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向水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再滴入几滴FeCl 3溶液(或过量饱和溴水),若溶液呈紫色(或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有苯酚。 ...... ★若向样品中直接滴入FeCl 3溶液,则由于苯酚仍溶解在苯中,不得进入水溶液中与Fe 3+进行离子反应;若向样品中直接加入饱和溴水,则生成的三溴苯酚会溶解在苯中而看不到白色沉淀。

★若所用溴水太稀,则一方面可能由于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大的一溴苯酚或二溴苯酚,另一方面可能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在过量的苯酚之中而看不到沉淀。

6.如何检验实验室制得的乙烯气体中含有CH 2=CH 2、SO 2、CO 2、H 2O

将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品红溶液、饱和Fe 2(SO4) 3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

(检验水) (检验SO 2) (除去SO 2) (确认SO 2已除尽)(检验CO 2)

七、有机物的结构

牢牢记住:在有机物中H :一价、C :四价、O :二价、N (氨基中):三价、X (卤素):一价

(一)同系物的判断规律

1.一差(分子组成差若干个CH 2) 2.两同(同通式,同结构) 3.三注意

(1)必为同一类物质;

(2)结构相似(即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或相同的官能团种类和数目); (3)同系物间物性不同化性相似。

因此,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机物除烷烃外都不能确定是不是同系物。此外,要熟悉习惯命名的有机物的组成,如油酸、亚油酸、软脂酸、谷氨酸等,以便于辨认他们的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1.碳链异构 2.位置异构

3.官能团异构(类别异构)(详写下表) 4.顺反异构

5.对映异构(不作要求)

书写时,要尽量把主链写直,不要写得扭七歪八的,以免干扰自己的视觉;思维一定要有序,可按下列顺序考虑:

1.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列邻、间、对。

2.按照碳链异构→位置异构→顺反异构→官能团异构的顺序书写,也可按官能团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

→顺反异构的顺序书写,不管按哪种方法书写都必须防止漏写和重写。

3.若遇到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时,可先定两个的位置关系是邻或间或对,然后再对第三个取代基依次进行定

位,同时要注意哪些是与前面重复的。

(四)、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

1.记忆法 记住已掌握的常见的异构体数。例如:

(1)凡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分子均无异构; (2)丁烷、丁炔、丙基、丙醇有2种; (3)戊烷、戊炔有3种;

(4)丁基、丁烯(包括顺反异构)、C 8H 10(芳烃)有4种;

(5)己烷、C 7H 8O (含苯环)有5种; (6)C 8H 8O 2的芳香酯有6种;

(7)戊基、C 9H 12(芳烃)有8种。

2.基元法 例如:丁基有4种,丁醇、戊醛、戊酸都有4种

3.替代法 例如:二氯苯C 6H 4Cl 2有3种,四氯苯也为3种(将H 替代Cl );又如:CH 4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新戊烷C (CH 3)4的一氯代物也只有一种。

4.对称法(又称等效氢法) 等效氢法的判断可按下列三点进行: (1)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2)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3)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相当于平面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

(五)、不饱和度的计算方法

1.烃及其含氧衍生物的不饱和度 2.卤代烃的不饱和度

3.含N 有机物的不饱和度 (1)若是氨基—NH 2,则 (2)若是硝基—NO 2,则 (3)若是铵离子NH 4+,则

八、具有特定碳、氢比的常见有机物

牢牢记住:在烃及其含氧衍生物中,氢原子数目一定为偶数,若有机物中含有奇数个卤原 子或氮原子,则氢原子个数亦为奇数。

①当n (C )︰n (H )= 1︰1时,常见的有机物有:乙烃、苯、苯乙烯、苯酚、乙二醛、乙二酸。

②当n (C )︰n (H )= 1︰2时,常见的有机物有:单烯烃、环烷烃、饱和一元脂肪醛、酸、酯、葡萄糖。 ③当n (C )︰n (H )= 1︰4时,常见的有机物有:甲烷、甲醇、尿素[CO(NH2) 2]。

④当有机物中氢原子数超过其对应烷烃氢原子数时,其结构中可能有—NH 2或NH 4+,如甲胺CH 3NH 2、醋酸铵CH 3COONH 4等。

⑤烷烃所含碳的质量分数随着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增大,介于75%~85.7%之间。在该同系物中,含碳质量分数最低的是CH 4。

⑥单烯烃所含碳的质量分数随着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不变,均为85.7%。

⑦单炔烃、苯及其同系物所含碳的质量分数随着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减小,介于92.3%~85.7%之间,在该系列物质中含碳质量分数最高的是C 2H 2和C 6H 6,均为92.3%。 ⑧含氢质量分数最高的有机物是:CH 4

⑨一定质量的有机物燃烧,耗氧量最大的是:CH 4

⑩完全燃烧时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 2和H 2O 的是:单烯烃、环烷烃、饱和一元醛、羧酸、酯、葡萄糖、果糖(通式为C n H 2n O x 的物质,x=0,1,2,……)。

九、重要的有机反应及类型

1.取代反应

酯化反应

水解反应

−→C 2H 5OH+HCl C 2H 5Cl+H2O −−

NaOH

CH 3COOC 2H 5+H2O −−−−→CH 3COOH+C2H 5OH

无机酸或碱

2.加成反应

3.氧化反应

2C 点燃

2H 2+5O2−−−→4CO 2+2H2O

2CH 3CH 2OH+O2−−

Ag −网

550℃

→2CH 3CHO+2H2O 2CH 锰盐

3CHO+O2−65−

~−75→℃

CH 3CHO+2Ag(NH3) 2OH −

−→∆

+2Ag↓+3NH3+H2O

4.还原反应

5.消去反应

C 浓2H 5OH −−H −2

SO 170℃

−4

→CH 2═CH 2↑+H2O CH 3—CH 2—CH 2Br+KOH−乙醇

−∆

→CH 3—CH ═CH 2+KBr+H2O 7.水解反应

卤代烃、酯、多肽的水解都属于取代反应

8.热裂化反应(很复杂)

C 16H 34−

−→∆

C 8H 16+C8H 16 C 16H 34−

−→∆

C 14H 30+C2H 4 C 16H 34−

−→∆

C 12H 26+C4H 8

……

9.显色反应

含有苯环的蛋白质与浓HNO 3作用而呈黄色

10.聚合反应

11.中和反应

十、一些典型有机反应的比较

1.反应机理的比较

(1)醇去氢:脱去与羟基相连接碳原子上的氢和羟基中的氢,形成

。例如:

+ O2−

−→羟基所连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形成 ,所以不发生失氢(氧化)反应。

(2)消去反应:脱去—X (或—OH )及相邻碳原子上的氢,形成不饱和键。例如:

与Br 原子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所以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3)酯化反应:羧酸分子中的羟基跟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结合成水,其余部分互相结合成酯。例如:

2.反应现象的比较

例如:

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现象:

沉淀溶解,出现绛蓝色溶液−

−→存在多羟基; 沉淀溶解,出现蓝色溶液−

−→存在羧基。 加热后,有红色沉淀出现−

−→存在醛基。 3.反应条件的比较

同一化合物,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例如:

(1)CH 3CH 2OH −−浓H −2

SO 170℃

−4

→CH 2=CH2↑+H2O (分子内脱水) 2CH 3CH 2OH −−浓H −2

SO 140℃

−4

→CH 3CH 2—O —CH 2CH 3+H2O (分子间脱水) (2)CH 3—CH 2—CH 2Cl+NaOH−−

H −2

O ∆

→CH 3CH 2CH 2OH+NaCl(取代) CH 乙醇

3—CH 2—CH 2Cl+NaOH−−

−∆

→CH 3—CH=CH2+NaCl+H2O (消去) (3)一些有机物与溴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十一、推断专题

(1) 烃的重要性质

(2)

烃的衍生物重要性质

(3) 芳香族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2

(4)有机反应类型

(5) 有机物的重要性质

(6)其它变化

① 官能团的变化;

② “碳架” 的变化(碳原子数增多、减少,成环、破环)。

H C CH H 3C CH 2Br C 2H 5OC 2H 5CH 4CH 33

CH 3COOC 2H 5CH 3COOH CH 33CH 2OH H C CH 2

2

H 22H 22 H C Br Br

O O

C OCH 2CH 2O O

O

CH 2OH CH 2Cl

3

CH 3CH OH Cl 3

8. 深刻理解醇的催化氧化,卤代烃及醇的消去反应,酯化反应等重要反应类型的实质。 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联想发散。 ⑪由乙醇的催化氧化,可推测: O H 3C CH H 3C CH 3⑫由乙醇的消去反应,可推测:

H O CH 2CH 2CH 2CH 2OH

H 2C CH CH CH

2

H O

(3)由乙醇的脱水生成乙醚,可推测:略 ⑷由酯化反应原理,可推测:(肽键同) HOOC

O CH 2CH 2OH

O +H O 2

O COOH H O 2

O

O

C

C

OCH

2CH 2

O


相关内容

  • 高中化学模型记忆卡模型解题法(Word版)
  • 高中化学模型记忆卡模型解题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模型口诀 失升氧化还原剂,七字口诀要牢记,先定两剂与两物,再平电子和原子. 模型思考 1.解读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先判断变价元素,然后按照"失(电子).升(价).氧化(反应).还原剂"进行分析. 2.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

  •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1. 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 ...

  • 1高中生学习计划
  • 1 高中生要给自己定个学习计划 高一的同学们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拼搏,顺利地完成了初中的学业,完成了人生的又一次转折,成为一名高中学生.与初中相比,高中的学习有一些新的特点:①知识量大:②学科内容深,学科知识的抽象概括性强,需要把握大量的科学概念.公式.定理.定律:③综合性.系统性强,要理解或解决一 ...

  • 礼嘉中学高中高三 年级化学学科教学计划
  • 礼嘉中学高中高三 年级化学学科教学计划          教者 徐文龙 费金忠          2006年 2月 13日 周 次课     题 (或章节单元)教学时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配合活动备注 第 一 周 烃和烃的衍生物61、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为例,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掌 ...

  • 什么是说题
  • 什么是说题 前段时间,应邀参加了说题竞赛的评委工作,感想颇多,觉得很好,这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好方法,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好途径. 一.什么是说题 相对于"说课","说题"还属于一个新鲜的事物."说课"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模式, ...

  • 中学化学中的酸式盐
  • 中学化学中的酸式盐 酸式盐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各级各类考试有关酸式盐考查的题目屡见不鲜,而学生对相应的试题得分率并不高,这说明学生对酸式盐的有关知识掌握不能令人满意.酸式盐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个难点,为了有利于学生对这一类物质的有关知识系统掌握,使他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心应手,笔者根据长期教学 ...

  •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的一般解题方法
  • 专题 有机合成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一) 有机物合成的基础知识 1.有机合成中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 (1)在分子中引入官能团的方法 ①引入卤原子 a. 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 b. 取代反应 ②引入羟基 a. 加成反应(烯加水.醛酮加氢) b. 水解反应 酯的水解 ③引入双键 a. 加成反应(炔烃的加氢) ...

  • 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质量分析
  • 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质量分析 --省普教室理科组 陈启新 一.试卷评析 ⒈试卷命题遵循考试大纲 今年我省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采用全国试卷(Ⅰ),这份试卷仍坚持高考改革方向,保持高考改革特点,依据«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命题.题量.题序.题型.分值比例与«考试大纲»中提 ...

  • 从倒数第三到考上北大高考生分享成长心得
  • 从倒数第三到考上北大 高考生分享成长心得 长郡中学高三0601班被称为"史上最牛班",全班54人全部上一本分数线,30人成绩达600分以上.昨日,由"史上最牛班"家长委员会发起的"侯家塘„美国小学‟„美国幼儿园‟家长教育论坛"最后一期讲座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