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新闻学考研心得体会

中传新闻学考研心得体会

复习历程:

2011年12月——2012年4月 在媒体实习

2012年5月——2012年6月 把所有的资料都买来,把两门专业教材基本看完并开始做笔记(709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 813文史要览部分)

2012年7月——9月 到北京上新详旭专业辅导和一对一,根据老师们给梳理的思路和笔记,以及同学们互相交流的经验,回来大量阅读资料补充完善自己的笔记。

2012年9月底——10月 笔记整理完开始疯狂背诵。

2012年11月——12月 复习冲刺阶段,查缺补漏,回归课本。

2013年1月4日——2013年1月5日 小宇宙爆发

2013年2月 初试分数公布

2013年3月 出国家线

2013年4月 参加复试(体检、英语口语、笔试、面试)

整个过程非常难熬,后期事情繁多,当把自己逼到份儿上也就别无选择,一天不坐在自习室看书就会背负深深地内疚感。尤其是到了考前一个月左右,心情无比烦躁,看到自己背了一遍又一遍的知识点又忘了,自己辛辛苦苦整理的笔记又有很多漏洞、不够完善,很是绝望,背地里不知道哭了多少回、有过多少会想要放弃的念头。幸亏有研友们互相开导帮助,才慢慢平息下来,按部就班继续去背,果然,心静下来背东西效果好多了。现在回首那段付出,不禁也会嘴角微微扬起。所以学弟学妹们在考研的路上有必要找几个性格合得来的研友一起复习,会更有益于整个复习过程的。

专业课复习感悟:

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是专业课,专业课的高低有可能决定最后的上线与否。我专业课成绩709新闻学基础130,813新闻传播综合考试127 自认考的不算低,所以在这里说一下自己的专业课复习心得。

通读教材。这一步尤其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必不可少,不仅是个入门,而且到后期 第 1 页 共 1 页

可作为查缺补漏的资料。因为我是跨专业,当看到一本本自己从未接触到的书目,着实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急需老师给指点一下复习思路和侧重点,所以报了新详旭暑假辅导班,老师们上课的思路很清晰,而且各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将大纲中的脉络和简洁的复习技巧交给我们后,取百家之长也会减少我们很多的后期工作量。教材选择上中新史和外新史,除了中传老师编的两本书其他书目不做更多推荐;新闻理论是要以雷跃捷老师的为准,何梓华老师的作为补充,同时要大量吸收理论前沿知识,紧跟政策发展并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新闻理论作为贯穿新闻学的主脉要渗透着理解,死记硬背是万万不可取的,要灵活掌握。新闻业务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是一个需要快速积累的部分,业务的灵活性决定了,它的出题方式不单单是课本上出现的几个名词而已,更考查的是你的新闻思维和答题思维。这一点老师在课上把技巧点的很透,省了我不少事。

做笔记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完善、整理,当然,随着复习的深入你会发现你最初整理的笔记中有很多疏漏,甚至是理解有偏差的地方,这时候就要去不断的修改完善。至于如何整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大纲的词条进行整理,至于有人喜欢框架法,有人喜欢归类法,这都是依据个人的习惯,只要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思路清晰即可。我个人得益于新详旭老师推荐的一本很厚的参考资料,加上我另外搜集的资料整合出属于我自己的笔记。将十几本参考书浓缩成了几十页的笔记,让我到最后的复习轻松不少,答卷的时候也更胸有成竹了。

反复背诵。前期工作做得再好没有记到脑子里照样白费功夫。背诵是成败的重要阶段,不论你看了多少书,做了多好的笔记,看了多少的评论文章,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卷子上。背了忘,忘了再背,背了又忘,忘了又背······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遍数是次要,记住是王道。

推荐书目:

核心书目

(1)新闻理论:《新闻理论》雷跃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闻理论教程》 何梓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最好买2008年新版)

(2)新闻史:《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 哈艳秋、袁军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外国新闻史教程》 李磊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买新版)

(3)新闻业务:

1) 《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修订二版)梁一高 中国广电出版社

2)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 2 页 共 2 页

3) 《新闻编辑》谭云明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4) 《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王振业、李舒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5) 《现代新闻业务基础教程》王灿发 (4)文史综合: 《文史要览》第二版 《应试精要》 拓展书目: (1)《媒介批评》 雷跃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邓小平新闻宣传理论研究》 雷跃捷等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广播电视辞典》 赵玉明等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4)《广播的创新与发展》 胡正荣、曹璐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5)《新闻报道新思路》 陈作平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6)《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 邓炘炘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7)《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王振业 武汉大学出版社 (8)《广播新闻业务》 曹璐、吴缦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9)《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王振业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相关资料: (1)《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 (2)《新闻与传播》 中国人民大学 第 3 页 共 3 页

中传新闻学考研心得体会

复习历程:

2011年12月——2012年4月 在媒体实习

2012年5月——2012年6月 把所有的资料都买来,把两门专业教材基本看完并开始做笔记(709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 813文史要览部分)

2012年7月——9月 到北京上新详旭专业辅导和一对一,根据老师们给梳理的思路和笔记,以及同学们互相交流的经验,回来大量阅读资料补充完善自己的笔记。

2012年9月底——10月 笔记整理完开始疯狂背诵。

2012年11月——12月 复习冲刺阶段,查缺补漏,回归课本。

2013年1月4日——2013年1月5日 小宇宙爆发

2013年2月 初试分数公布

2013年3月 出国家线

2013年4月 参加复试(体检、英语口语、笔试、面试)

整个过程非常难熬,后期事情繁多,当把自己逼到份儿上也就别无选择,一天不坐在自习室看书就会背负深深地内疚感。尤其是到了考前一个月左右,心情无比烦躁,看到自己背了一遍又一遍的知识点又忘了,自己辛辛苦苦整理的笔记又有很多漏洞、不够完善,很是绝望,背地里不知道哭了多少回、有过多少会想要放弃的念头。幸亏有研友们互相开导帮助,才慢慢平息下来,按部就班继续去背,果然,心静下来背东西效果好多了。现在回首那段付出,不禁也会嘴角微微扬起。所以学弟学妹们在考研的路上有必要找几个性格合得来的研友一起复习,会更有益于整个复习过程的。

专业课复习感悟:

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是专业课,专业课的高低有可能决定最后的上线与否。我专业课成绩709新闻学基础130,813新闻传播综合考试127 自认考的不算低,所以在这里说一下自己的专业课复习心得。

通读教材。这一步尤其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必不可少,不仅是个入门,而且到后期 第 1 页 共 1 页

可作为查缺补漏的资料。因为我是跨专业,当看到一本本自己从未接触到的书目,着实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急需老师给指点一下复习思路和侧重点,所以报了新详旭暑假辅导班,老师们上课的思路很清晰,而且各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将大纲中的脉络和简洁的复习技巧交给我们后,取百家之长也会减少我们很多的后期工作量。教材选择上中新史和外新史,除了中传老师编的两本书其他书目不做更多推荐;新闻理论是要以雷跃捷老师的为准,何梓华老师的作为补充,同时要大量吸收理论前沿知识,紧跟政策发展并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新闻理论作为贯穿新闻学的主脉要渗透着理解,死记硬背是万万不可取的,要灵活掌握。新闻业务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是一个需要快速积累的部分,业务的灵活性决定了,它的出题方式不单单是课本上出现的几个名词而已,更考查的是你的新闻思维和答题思维。这一点老师在课上把技巧点的很透,省了我不少事。

做笔记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完善、整理,当然,随着复习的深入你会发现你最初整理的笔记中有很多疏漏,甚至是理解有偏差的地方,这时候就要去不断的修改完善。至于如何整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大纲的词条进行整理,至于有人喜欢框架法,有人喜欢归类法,这都是依据个人的习惯,只要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思路清晰即可。我个人得益于新详旭老师推荐的一本很厚的参考资料,加上我另外搜集的资料整合出属于我自己的笔记。将十几本参考书浓缩成了几十页的笔记,让我到最后的复习轻松不少,答卷的时候也更胸有成竹了。

反复背诵。前期工作做得再好没有记到脑子里照样白费功夫。背诵是成败的重要阶段,不论你看了多少书,做了多好的笔记,看了多少的评论文章,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卷子上。背了忘,忘了再背,背了又忘,忘了又背······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遍数是次要,记住是王道。

推荐书目:

核心书目

(1)新闻理论:《新闻理论》雷跃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闻理论教程》 何梓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最好买2008年新版)

(2)新闻史:《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 哈艳秋、袁军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外国新闻史教程》 李磊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买新版)

(3)新闻业务:

1) 《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修订二版)梁一高 中国广电出版社

2)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 2 页 共 2 页

3) 《新闻编辑》谭云明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4) 《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王振业、李舒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5) 《现代新闻业务基础教程》王灿发 (4)文史综合: 《文史要览》第二版 《应试精要》 拓展书目: (1)《媒介批评》 雷跃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邓小平新闻宣传理论研究》 雷跃捷等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广播电视辞典》 赵玉明等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4)《广播的创新与发展》 胡正荣、曹璐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5)《新闻报道新思路》 陈作平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6)《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 邓炘炘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7)《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王振业 武汉大学出版社 (8)《广播新闻业务》 曹璐、吴缦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9)《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王振业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相关资料: (1)《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 (2)《新闻与传播》 中国人民大学 第 3 页 共 3 页


相关内容

  • 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历年复习心得体会
  • 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历年复习 心得体会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及天下 .凯程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凯程就是王牌的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机构! 一.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的复习方法解读 (一)总结归纳知识 整理笔记对一个三凯程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报考院校近10年的真题找出最 ...

  • 2014中山大学新闻学考研经验分享
  • 2014中山大学新闻学考研经验分享 难以想象,自己也可以如此心绪宁静地坐在电脑前面,写下自己考研253天的轨迹.仿佛去年这时候在论坛里看到成功考上的经验帖,还一脸花痴崇拜表情.今年走过了,觉得尔尔.这并不是骄傲或者自豪的情绪,而是觉得,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内心很沉静. 我必须像一只狼一样,即使饱了这 ...

  • 医学生中专生考研心得
  • 我第一学历中专,今年考研取得了英语69,政治75,西综201的成绩.可能在一些战友的眼里,并不算高分.但是,我用10年时间,完成了一个大学本科生5年的学习任务,才得到这样一个回报.成绩出来的时候,自己很激动.很兴奋. 医学生是个牛人聚集地,我这个成绩还来写心得,恐怕会遭人笑话,所以本来不想发这个帖子 ...

  • 职业访谈心得体会
  • 学号:2012210376 姓 名: 马代江 专业:汉语言文学 指导老师:朱晶晶 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13年12月12日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人物采访稿 访谈时间:2013年12月2日 访谈方式:当面采访 访谈人:徐录萍,钱育柳,李梦蝶,马代江 被访谈人:谢荣娥 被访谈人简介:中南民族大学 ...

  • 南京大学世界史考研心得体会- 考研考试-考试大
  • 1. 关于历史辅导书和复习: 11本我走马观花都看过,知道个大概,没有细看.北师大的那一套也大概如此. 从今年的题来看,中国史用北师大的那一套绝对够了,所有题目都有答案. 世界史最好还是用新的齐世荣四卷本,有的题只有这本书才有. 所以最精干的书是北师大的<中国古代史上>.<中国古代 ...

  • 2017年人大新闻传播考研真题及解析
  • 2017年人大新闻传播考研真题及解析 --注意事项.独家资料 本文目录 一.人大新闻传播专业考研信息解读 二.人大新闻传播专业考研专业课复习参考书 三.人大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独家专业课通关一本通 四.人大新闻传播专业考研专业课真题 五.人大新闻传播专业考研专业课复习规划指导 六.人大新闻传播专业考研内 ...

  • 考研成功心得
  • 2011年考研光荣榜(07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2011-6-4 青岛滨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07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共有54名学生,29人报考研究生,17人上线,全部被录取,考研录取率31.5%.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07电子本 姓名:王星 录取学校:东北大学 考研心得: 准备考研的时间不是很多 ...

  •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档案
  •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职业生涯管理> 课程期末试题 教 师: 王斯年 姓 名: 毛琼瑾 学 号: 2008101970 院 部: 工商管理学院 专 业: 人力资源管理 年 级: 2008级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档案 要求:格式内容安排如下,交电子版,打印出来,下周二前交 一. 你 ...

  • [考研经验分享]我的考研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 [考研经验分享]我的考研过程中的一 些心得体会 虽然考试已结束了近四个月,笔者的分数并不甚高,学校也不甚好,导师也非名师,但笔者还是想总结一些经验,供来者参稽之. 笔者准备的时间,大致从去年7月开始,离考试有六月时间,时间应是比较充裕.但是除去教育实习两月与自身养病一个多月,实则复习时间至多二个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