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

马秀云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需要传授知识,而且还应当关注学生的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如情操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利用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接受品德教育,从而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有人认为英语教学主要是将语法、句型等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行了,德育则可以利用思想品德课进行。但在我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却深深地体会到在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对学生的思想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这里所说的“德育”,是把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品德的过程,也包括加强学生道德实践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赫尔巴特曾经说:“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爱国主义品质,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常寓德育于语言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并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营造和谐环境。

德育是一种道德追求的活动,即德育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德性的过程中,使人们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得到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英语课堂教学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而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潜能的开发,社会性交际能力的早期培养,是师生共同创造精神生活的活动。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民主、轻松的氛围。教师是朋友,是道德认识环境的创设者,同时亦是道德楷模,是道德导师,是施爱者,给予学生的是关心、接纳和尊重。我们要笑对每个学生,对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从多元的角度去评价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宽松、融洽、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培养,性格得到完善。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爱护与鼓励,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在爱的沐浴中逐步发展。

二、挖掘教材元素。

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元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教材中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能否获得充分利用,主要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教材潜在的德育因素、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这既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又符合英语教学的规律。在学习动物“dog、pig、duck、tiger、lion”等单词

时,光学这些单词并不难,但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在教学实践,我采用戴动物头饰让学生扮演动物并学动物的叫声、模仿动物的动作,再通过活动挂图分析、对比,使学生能对保护动物的行为表示赞赏,对有文明行为的小朋友表示喜爱,对不爱护动物、不文明的行为表示不赞赏,并能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从而运用学会的新句型和语言知识培养起正确的道德情感和保护动物、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激发学生主动热爱小动物,并愿意和动物交朋友这种美好的感情和兴趣,培养了正确的道德情感。

三、丰富课外实践活动。

德育强调:德育应促进学生感性生命的自我生成,它所努力实践着的是让学生在自己亲身参与的生活与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辨别、生成,这种精神的生成与建构只有让学生经历了体验、感悟的过程后才能实现。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将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所创设的各种学习活动,而要将课堂上的德育内容扩展到学生的其它生活空间,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情境中进入德育实践探索,使教育具有针对性,使情感体验达到最优化。

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新课程对英语教育者提出的要求,使学生在学好英语知识的同时,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实现育人的宗旨。虽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渗透点并辅之于有效的教学法,就能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只要我们能细心捕捉教育契机,“人为本,德为先”的教育思想之花就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姿!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

马秀云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需要传授知识,而且还应当关注学生的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如情操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利用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接受品德教育,从而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有人认为英语教学主要是将语法、句型等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行了,德育则可以利用思想品德课进行。但在我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却深深地体会到在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对学生的思想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这里所说的“德育”,是把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品德的过程,也包括加强学生道德实践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赫尔巴特曾经说:“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爱国主义品质,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常寓德育于语言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并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营造和谐环境。

德育是一种道德追求的活动,即德育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德性的过程中,使人们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得到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英语课堂教学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而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潜能的开发,社会性交际能力的早期培养,是师生共同创造精神生活的活动。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民主、轻松的氛围。教师是朋友,是道德认识环境的创设者,同时亦是道德楷模,是道德导师,是施爱者,给予学生的是关心、接纳和尊重。我们要笑对每个学生,对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从多元的角度去评价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宽松、融洽、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培养,性格得到完善。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爱护与鼓励,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在爱的沐浴中逐步发展。

二、挖掘教材元素。

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元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教材中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能否获得充分利用,主要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教材潜在的德育因素、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这既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又符合英语教学的规律。在学习动物“dog、pig、duck、tiger、lion”等单词

时,光学这些单词并不难,但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在教学实践,我采用戴动物头饰让学生扮演动物并学动物的叫声、模仿动物的动作,再通过活动挂图分析、对比,使学生能对保护动物的行为表示赞赏,对有文明行为的小朋友表示喜爱,对不爱护动物、不文明的行为表示不赞赏,并能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从而运用学会的新句型和语言知识培养起正确的道德情感和保护动物、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激发学生主动热爱小动物,并愿意和动物交朋友这种美好的感情和兴趣,培养了正确的道德情感。

三、丰富课外实践活动。

德育强调:德育应促进学生感性生命的自我生成,它所努力实践着的是让学生在自己亲身参与的生活与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辨别、生成,这种精神的生成与建构只有让学生经历了体验、感悟的过程后才能实现。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将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所创设的各种学习活动,而要将课堂上的德育内容扩展到学生的其它生活空间,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情境中进入德育实践探索,使教育具有针对性,使情感体验达到最优化。

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新课程对英语教育者提出的要求,使学生在学好英语知识的同时,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实现育人的宗旨。虽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渗透点并辅之于有效的教学法,就能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只要我们能细心捕捉教育契机,“人为本,德为先”的教育思想之花就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姿!


相关内容

  • 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
  • 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 调研报告 绣惠镇中心中学 张业庭 根据中共章丘市委.章丘市教育体育局党委<关于在全市教育体育系统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科学发展先锋活动的实施方案>(章教体发 [2010]7号).<绣惠镇教育办关于在全镇教育系统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 ...

  • 高中语文德育渗透计划
  • 篇一: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语文德育渗透计划 杏坛 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任教年级.班别 高 一(13).高一(14), 科目 语文, 科任 陈志昌 一.学生基本情况 分析: 这个学期,本人所 带的两个班都是理科平行班,其中14班的学生比较沉稳,不爱回答问题 ...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德育渗透论文
  • 浅谈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 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关联.在人的各种素质发展中,德育起着导向和促进作用.在各个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谈的就是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德育渗透,主要从德育渗透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必 ...

  • 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对培养 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和文明习惯,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 起着主导作用.在各个学科中都蕴含着德育材料,尤其是语文学科,德育材料更是丰富而生 动,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 ...

  • 物理学科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 物理学科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当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正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而如何把德育落实到实处,如何把德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也日益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高中物理教学也应充分结合物理学科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的德育要求,积极探索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途径 ...

  • 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方案11-12下
  • 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方案 (2011--2012学年下半学期) 金春萍 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身边很多的英语教师一味强化学生知识技能,单一进行知识灌输,从而忽视了德育在语言教学中的渗透,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品"的现象.首先需要纠正的思想是德育不仅仅是语文.思品等学科 ...

  • 浅谈各学科之间的德育渗透
  • 浅谈各学科之间的德育渗透 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北大桥小学校 纪秀艳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知道,学校教学是德育的重要渠道,但课堂教学却是德育的最基本途径.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课程改革的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指出, ...

  • 浅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蓬溪县明月镇小学校 谭清武 内容摘要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合理地渗透德育教育,对小学生审美能力.鉴赏 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情操的陶冶与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 意义.因此,就要将德育教育更好地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中.本文主要探 讨了德育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合理渗透 ...

  •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及意义
  •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意义 摘要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意味着语文不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而且肩负着提升他们德育的重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应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 ...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德育渗透计划
  • 语文四年级上册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对培养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和文明习惯,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起着主导作用.在各个学科中都蕴含着德育材料,尤其是语文学科,德育材料更是丰富而生动,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