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之三岁到十三岁

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 之 三岁到十三岁:读经十年

选择教材最重大的原则

我们教他念书,让他读书,念什么书、读什么书呢?现在体制是让他念白话文、读白话文。什么白话文?就是他懂的文章,这也是受杜威「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理论的影响。现在,我们想一想,是不是一定要念、读这种文章呢?我们可以不可以改变另外一种想法呢?什么想法?我们让他念有高度意义的文章,而不必急着读跟生活结合的浅度的文章。因为浅度的文章,对人类的知识和整体思考力并没有良好的效果,最多只是认得那些字。而高度意义的文章,也有字,他也能够认字,而那些文章,存在他心里面,可以作作为一生文化以及文学素养的基础。语文能力的习得,是从不懂,学多了就懂,例如讲话,是从不懂,一直听啊听啊讲啊讲啊„„听多了,就懂了,讲多了,就顺了。文字也是,从不懂,一直学一直学,学了很多了,把这些非常高深的文章读多了,他的生命日渐成长,他也就渐渐了解其中的意义。从什么地方了解起呢?从他能了解的那一部分开始了解。而他能了解的那一部分不是我们能规定的,不是教育学者们能安排的。现在全世界国家的教育部请学者来,要他想一想,我们孩子第一句话学什么,第一课学什么,一年级学什么,二年级学什么„„这是在残害人性啊!因为人的生命是一个奥密,人的生命先了解哪一句话,这是人类不能够猜测的,现在让全国的孩子都同步认那些字,读同样的文章,这不是在害人是什么?所以各位,不要把生命看肤浅了,不要把生命看成计算机。所以我们应该给他最高度意义的东西。因为低度意义的东西,不要学就会。我认为对于教材的选择,有一个最重大的原则:「他自己会的就不需要教,他不能自己学的才须要我们教!」他不会的是什么意思?是高深的东西。高深的东西我们教了,久而久之,他自己有自己的领会,他一有领会,对那些低浅的东西,自己就会了。所以我们的教育要注重笼罩性,我们只教高的,就笼罩低的。学那些低的,等于是浪费时间,因为不学也会,或是过了一两年不教就会了。现在我们所教的是:他不学就一辈子不会,乃至于几辈子不会的东西。所以,我们教他「读经」。什么叫「读经」?听是听经典,念是念经典,读是读经典。

谁教白话文谁笨

那什么叫经典,用哪些作教材?我们刚才说,高度的学习可以涵盖低度的学习,高度的会了,低度的自己会。所以不要从低度学起,因为你的生命有限。如果从低度学起,你到十三岁的时候,人类语文能力的关键期就过时了。你学到十三岁,只学到会读白话文,会看报纸,你这一辈子就完了。读经的孩子,一定会白话文,一定会读报纸,因为白话文是我们日常生活运用的,只要认得字,我们就会读白话文,只要会写字就会读白话文,所以白话文是不必教的,谁教白话文谁笨,把孩子教笨,而且笨一辈子!(鼓掌)

因此,我有一句不该说但一定要的话:「白话文要退出小学的校园。如果小学一直教白话文,中华文化就要毁灭!」(鼓掌)因为十三岁,是我们人类一生语文奠定的恰当时机,我们语文要在此时奠定好基础,供将来一辈子所用。请问我们一辈子要用那些语文?我们要能够读五千年的文章,我们要能够接受五千年的智慧!而五千年的文章都不是白话写的。为什么?因为五千年来的文章都没有那

么肤浅,没有那么无聊!(鼓掌)肤浅跟无聊的文章不会传下来,所以我们现在中小学所读的那些书,都是肤浅无聊,都是要丢掉的。每一年过年的时候,大清扫,清扫得最干净的是小学课本。(笑,鼓掌)清扫出去的东西叫「垃圾」,我们让我们的孩子读垃圾,读了六年,这个人就变垃圾了。(鼓掌)那些书还要教吗?我举一个例子,在大陆,要举例,最好是举台湾的,因为这个例子是个笑话,笑台湾比较没事。我一向是师范学校的老师,我的学生是要去教小学的老师,──我是老师的老师,以后遇到我要恭敬一点(笑)──我的学生四年结了业,要实习,我要去看他实习,就是看他实地教书的本领。这些学生都很紧张,要写一大堆教案,才能上台。他当然准备得很丰富,教起来都还不错,我的评分都很高。教学结束后,他们学校要我做个总结,我常说:「今天的教学,从技巧上看非常成功,我给他一百分。但是教学的效果,对孩子的影响,我给零分。」我知道,所有的督学,所有师范学校的老师,甚至所有家长,校长去看一个老师教书,从来就没有像我这样打两种分数。第一种分数是看教学的态和技巧,大家都看这种。我还看另外一种,我问:「你这节课教了之后到底对孩子有多少好处?」这是从来没有人看没有人问的问题。奇怪啊,后面这个问题比较重要啊,所以我专门注重后面一个问题。如果一个老师做了那么多准备,教得那么热闹,而教学效果等于零,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为什么说教学效果等于零?我跟大家描述一下,我去看那个老师教的是,第一册第三课,那一课的课文,题目叫「大风吹」,课文是这样,我一下就会背了呵,它说:「下课了,下课了,我们去玩大风吹。大风吹,大风吹,大风不停的吹,我们不停的跑。」完了。(笑,众笑)我看这个老师把这一课编成的教案,原来他把本课编成了五节,今天他所教的那一节是本课的第四节,以后还有一节课要教啊!所以我很佩服这个老师,像我就没办法,我教两分钟都教完了!他要教五节课,他教得痛苦啊,学生学得痛苦啊!但,这是教育部规定的,全国老师要照例实施的。各位,你不要认为是台湾的例子你笑,我看你们这里也差不多。(笑,鼓掌)可怜哪!可怜哪!(鼓掌)所以啊,各位爱孩子的家长啊,你要去翻翻你孩子的课本,你要想一想,整天学这些做什么嘛?你不要认为老师很认真教,布置很多作业,作业都改得很仔细,孩子好像也有些长进,你不要只看这个外表啊!那些东西本来是不用教不用学的,而我们在孩子六岁到十三岁,人类学习语文最好的时机,通通教这样的东西。结果,到了十三岁,一辈子只能够读报纸,小说。不能读经、史、子、集!你还像一个中国人吗?!(鼓掌)

教最高度的文言文

从今天开始,如果我们想要民族复兴,先要民族文化复兴,民族文化要复兴,先要提高民族的语文程度,民族语文程度要提高,民族的语文教育必须合乎人性啊!怎么合乎人性?最要紧的是:不要问他懂不懂啊!为什么?因为人类学语文不同于学数学,学语文是不管懂不懂,学了学了就懂了。直接用外文教一个中国孩子,五六年下来,他就会外文。何况教中国人学中文?用最高度的文言文教我们的孩子,一直教„„教五六年,他就拥有了读文言文的能力了。当今,体制学校以教数学的方法教语文,教一句,就讲解一句,让他懂一句,我们就考一句,我们的孩子学了一辈子,落得个「全民语文程度低落」,到底是谁的过错?现在国民普遍都认为文言文会很难?文言文难吗?我常常问人:「文言文难吗?」大家都说难。我再问:「哪一本书最难?」大家七嘴八舌,最后一致的共识:「易

经很难!」我就问:「说易经很难的人请举手!」全体举手。我再问:「读经过易经的人举手!」没有人举手。(笑)我说:「那你怎么知道易经很难?」大家儍眼了。如果追问他既然没有读过,为什么说难?他会说:「听别人说的。」我问他们读过几年书?他们说是大学毕业。「大学毕业的水平是这样子吗?」这叫自欺欺人!这就是现在的中国人,五四以来的中国人,就是专门自已欺骗自己,又欺骗别人,盲从!如果有人敢说:「我亲自读过,真的很难。」那我就问他:「老兄,请问你读几页?」他会说「我读了两页,没有一句懂的,可见很难。」(笑,众笑)我说:「你懂得的在第三页,你为什么不读下去呢?」所以如果我现在问大家:「易经难吗?」你千万不要随便回答。你应该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因为我连读都没有读过。我很惭愧,我不知道。」你该这样讲啊。其实,易经难不难,是个比较的问题。易经的程度这么高(用左手比个相当于鼻子的高度),而一般人的程度这么低,(右手比个相当于胸前的高度)所以对这个人来说,是很难。假如有一个人,程度这么高,(右手也上升到下巴)易经就不很难。有的人程度这么高,(右手上升到头顶以上)那易经简直太容易了。你为什么不让你孩子的程度这么高,(右手比在头顶)为什么让你的孩子程度永远这么低?(右手下降到胸前)他到了二三十岁,还跟你一样。如果中国人一代传一代,都认为易经很难,中国还有前途吗?

经典教材诵读的顺序

要让你的孩子,语文层度高,怎么办?只要在语文程度培养的时期,用高度的语文教他,他将来就有高度的能力。那些是高度的语文?经典就是最高度的语文,但经典中还有经典,我把中国的经典分成四个层次。从最高度讲起,第一个层次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中国人不管是几岁,要读书,就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读起,没有例外。我常去学校推广,有些校长非常感动,过了几个月我去看,校长说:我们全校已经开始读经了。我问:你们读什么?校长说:一二年级读三字经,三四年级读弟子规,五六年读唐诗,问他为什么这样安排?他说:「因为教育必须循序渐进。」(笑,众笑)我的循序渐进不一样,我的循序渐进就是:第一部,胎儿、婴儿、幼儿,乃至于八十岁的老人,中国人开始读书,第一本书叫做论语。(鼓掌)一步到位,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读熟了,中国五千年再没有你不能读的书,这是最有智慧的读书法。读低度的书,就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假如还有时间,想要再读,可以读第二层次的书:易经,诗经,老子,庄子。假如还有精力,再读第三部:古文,唐诗,宋词,元曲。假如你还有精力,随便要读的,就是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这些所谓童蒙书,这些童蒙书读读也可以,不读也罢。因为那些书营养太少,不要当真,因为它里面没有「真」。不过它总是比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的营养还多一点。(鼓掌)

最具效能的教育:五种心灵的能力一把抓

所以,还是老话──该么做就怎么做,高走的我们高看,低走的我们低看。这样你就安排出你教材的顺序了。一个两岁半的孩子,你要教他读书,第一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没有别的了。从别的教起,通通都是胡涂,通通都是自我障碍。至于教学的方法更要顺乎自然,就是只能听的时候给他听,能跟着念的时候带他念,能看字读的时候让他看著书读,尽量反复的听,反复的念,反复的读,叫做「读经」。到了「看字读经」,要用耳朵听,要用眼睛看,要用手

指指,要用心认识形和音,要用嘴念出来,这叫「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五种心灵的能力一把抓,真是最具效能的教育了。而在儿童期,人类的精神力气正是蓬勃发展的时候,所以,你这五种的官能,一起训练,他毫不感觉疲倦。如果已经二三十岁,四五十岁了,精力日渐衰退了,要叫你这样做,你就会感觉疲倦,所以一定要把握时机。儿童正是模仿的时候,正是语文发展的时候,儿童正是全盘吸收的时候,儿童正是储藏记忆的时候,也是准备长期蕴酿的时候。所以他能够吸收就给他吸收,让他储藏,放着就好。他生命在运转,他所收进来的东西,会在里面自我蕴酿,这种蕴酿是老天的力量在运作,生命是不必费力的,所以人是不会疲倦的。不论白天晚上,时时刻刻都在运作,什么时候运作好了,遇到恰当的状况,忽然间有所融会贯通,从心里自然流露出来,那就是智慧!你不要烦恼智慧在什么时候流出来,你只要给他涵有智慧的文章,因为他现在的重要能力就是吸收,他吸收了自然会储藏,如果反复诵读,便储藏得非常巩固,叫做记忆,而记熟了,便终生不忘。千万不要认为记忆是死的,记忆如果是死的,但是人的生命总是活的,所以记忆下去的东西,会有来自天地宇宙人性的自然运作。从五四以来,有很多名人告诉我们:只有死背书,背多了,都不懂,会变成书呆子。告诉各位,你只怕他肚子里没有学问,你不要怕他不懂。就好像你应该怕一个人银行里面没存款,不要怕他不会花钱。(鼓掌)你不给孩子存款,天天问:将来这些钱他会用吗?你天天问这个干什么呢?有人举证说,你看,古人不是有些人读了书,读了到最后,他只会背书,背成一个书呆子,也不会用!告诉各位,这一种人是很少的,一万个读书人里面,没有几个是书呆子。而他为什么会变成书呆子,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本来资质就不够。这种资质不够的人,还好读了书,他会背几本书,还可以成个「书呆子」,如果这种人不读书,就变成只有两个字:「呆子」!(众笑,鼓掌)书呆子已经不错啦!(笑)我们国民都是呆子啊,你还笑书呆子吗?另一个成为书呆子的理由是:古人常常一辈子不出门的,安土重迁,交通也不发达,也没有电视,也没有报纸,也没有计算机,甚至买一本书都难得,他们书都是抄的,他们只抄他们要背的书,其它什么书都没有,你知道吗?我们现在信息这么发达,还会有书呆子吗?所以各位,不要再被胡适之所骗了,不要再被鲁迅所骗了!(鼓掌)你就勇敢地教吧,你不要烦恼他什么时候懂那一句,什么时候会懂这一句,你会突然间发现,咦?他怎么会越来越懂,懂得越来越多,而且突然间会冒出来一句,几乎不可能从这个小孩子出口的话,这就是生命。所以生命是个秘密,你不可以把生命拿来安排,瞎安排! 读经教育的效能

总之,就是:我们这样教他,只用经典教他读,读的遍数很多,他就会背,会背了,就增长了语文能力。大家都知道,语文是一切学习的基础,用这么简单的读经的方法,就可以提升语文的能力,也就提升了学习的智能。所以读经的孩子,不只语文好,所有功课都好,将来成为好学不倦的学者。而经典的内容又是圣贤之教,又是伟大的文学作品,日渐蕴酿,对人生的智慧将有重大的启发,有学问有智慧,总起来叫做文化教养,叫做人生素质!(鼓掌)

恰合人性的教学要领

所以我归纳读经教育的四个要领:第一个要领是:「及早读经」,越早越好。早到什么程度,各位你说?(有许多人说:胎教)你小心点,不要乱讲,因为有人会去跳楼。荀子说:「天地始者,今日是也」。所以,从你明白的那一天开始,是最早了,你不能再早了嘛!(鼓掌)第二个要领是:「老实读经」,老老实实,越老实越好,不要耍花样,不要想那么多,生命不是你能随便想的。我们认定一个方向:我的孩子是活的!──你要看看孩子是不是活的啊(笑),孩子是活的,读了经就有意义,所以我就老老实实地读。其中又有两个要点,第一点,老老实实从最高度的经典教起,不要随自己的意见弄一套──唉呀,我先教三字经还是唐诗?唐诗是先教古诗还是绝句?„„你的意见太多了!所以,该教什么就教什么,教真正的「经」,从论语开始教吧!第二个要点是:「老老实实该怎么教就怎么教」──就是一直读一直读一直读,不要问他什么时候懂,甚至也不要要求要背起来。所以我提倡,「一百遍读经法」,只是把经文或者一次,或者分次,总计念一百遍。现在有的老师要学生念三百遍,乃至五百遍。总之,最好让他终生不忘。而一个普通资质的孩子,念一百遍就会背,既然会背了,还让他念三百遍,不是浪费吗?不然,刚才讲过,凡是经过我们的眼睛、耳朵、舌头的,你念一遍,就把你的头脑清洗一遍──这是最好的洗脑。(鼓掌)所以遍数越多,在心中盘旋越多次,他将来融会贯通的机会就越大,所以不会浪费。假如是「大风吹,大风吹,大风不停的吹」的句子,永远不知道它吹着要干什么,这叫做浪费,这种文章读一遍就好了。(笑)所以,好书不厌百回读,乃至于「读它千遍也不厌倦,读它的感觉象春天」。(笑,鼓掌)这叫经典。所以经典是可爱的,经典是亲切的,经典对我们的人生意义之重大,那是说不完的。假如我往下再发挥,要到今天晚上八点,大家才能回家,所以,我不再发挥下去了。(笑) 任何孩子都可以这样学:山东暑假密集读经班的例子

现在就是,大家都知道,经典的学习是这么样的简单,只要你不问他懂不懂,你就可以老老实实地按照最高度的经典,也就是最有效用的教育方法,教他第一流的经典,然后,一句一句教,一段一段教,教了一段,背得滚瓜烂熟了,再教

第二段,一段二段连起来,然后一章两章,一篇两篇,到最后,整部书,从头到尾,一字不落,象行云流水,滔滔不绝,从生人命深处流出来。你看这个孩子他的心灵受到多少鼓舞,多少熏陶,他会有多大的幸福!经由这种学习,开扩了他的心灵的广度和深度,这个孩子就有一种大将之风,他将来能够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所以你要培养有一种有自信的,有志气的孩子,气宇轩昂,眼光明亮的孩子,一定要懂得教学法。而这是他的天性,任何孩子都可以这样学,而且,他喜欢这样学,因为这种教育恰合人性。我举一个例子,因为这种例子太多了,所以随便举个最近的例子,去年暑假,山东有一位赵升君先生,他开读经的私塾已经五年了。什么叫「读经私塾」?私塾,就是在体制学校之外的学校,读经私塾,就是整天以读经为主的学校,而这个读经的私塾,除了平常班以外,他去年又想了一个办法,因为能够让孩子全天候读经的家庭太少了,因为现在都是义务教育,要把孩子从学校辙出来,大家的勇气不够。所以他就想可以利用假期,他发明了「寒暑假密集读经」的办法。去年暑假,从七月初到八月中,一连四十天的班。开学那一天,全国各地的孩子总共五十几个人,由家长带来了,开学以后,家长都离开了,剩下这五十几个孩子接受老实读经的教育。怎么教?早上五点起来,开始读经,读到七点吃饭,吃完饭,八点开始读经,读到十二点,吃饭休息;下

午两点再开始读经,读到晚上六点,吃饭;晚上再读。一天读经九个小时到十个小时。他们读经的地方在一栋大楼的六楼,那里不仅没有电视,没有电玩,连操场都没有,整天到晚就在那里,──读书──吃饭--睡觉;读书──吃饭──睡觉„„经过四十天,他们每个人能够把大学,中庸,论语全部一字不漏,啊啊啊的背两个小时全文背下来,„„四十天要结束了,有些小朋友心里难过,跟老师说,希望老师能够跟他的父母亲商量,让他留下来继续读经,他不回学校了。等他父母来接的时候,父母非常的惊讶:这个孩子本来不喜欢读书啊,经过四十天整天到晚这样子读书,你还受得了?而且还要留下?父母亲措手不及,还没跟家人商量,不敢贸然让他留下,有些孩子当场下跪,痛哭流涕,还是被带回去了。所以五十几人里面,有十几个人征得家长同意留下来了。过了一个星期,又回来了五六个。你说,整天让他这样读,他受得了吗?整天这样读,他会有兴趣吗?他读那些不懂的东西,他难道真的不会排斥吗?这样做,不是在压榨我们的孩子,强迫我们的孩子吗?我请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为什么会想出那些可怕的场景?我告诉你,你被鲁迅骗了!(鼓掌)现在,我们先不说是不是每个孩子都那么高兴,但是我劝大家,至少不要先有偏见,你可以去实地考察一下,毕竟现在寒假班正在开,寒假班只有二十天,可以把大学、中庸、老子全部背完。一个人有多少二十天被浪费了?人的生命的长进,才是最大的幸福!有了幸福,那些杂七杂八的电视,电动都不在话下了,他不再追求那些无聊的快乐,因为他感受过高度的幸福!所以我们不要把人的生命只看成像动物,只喜欢玩耍,嘻闹。一个人的生命,也喜欢安定、稳重,也喜欢光明、高尚。但我们如果没有给孩子这种机会,他永远不可能知道他生命中还有安定稳重和光明,高尚的本色,我们就障碍他一辈子了!所以各位,老实读经,第一个老实,你就把真正的经典直接给他读,你不要考虑他懂不懂,他连自己懂不懂都不懂,他也不关心自己懂不懂,你考虑那么多做什么?只有我们大人才知道懂不懂,你为什么要以大人的心态限制他?所以要老实读经,读真正的经。

老实读经:没有故事,没有游戏,没有花俏

第二点,只有读,就是这样读,一天读八个小时,没有故事,没有游戏,没有花俏。这样才能把他的生命尽情地开发出来,他的现实生命才能够跟内在生命打成一片。一般常人类的生命是分裂的,内在的清明的生命被遗忘,被压缩,沉沦在生命很深的地方,被黑暗所包围。而外在的接近动物的生命呢,一直被激发鼓动,一个人就枉费来世间一趟了。所以老实啊,老老实实地读,把生命的真实情感读出来,如果连这么枯躁乏味的书,都读出兴趣了,天下还有没兴趣的事情吗?所以读过经的孩子个个好学不倦,看到什么想学什么,尤其喜欢读书,读什么书?读白话文写的所谓「课外书」。但我们几乎禁止他读书,为什么?要读课外书,太方便太容易了,但他好奇心一来,想读更多,就占了读经典的时间。一个人如果要读知识的书,非常容易,但要读经典,时机难得,而现在正是读经的时候,应该赶快读经才是上策。如果一个孩子六七岁时,没有看过白雪公主的故事,他读经到了十七八岁,想要看白雪公主的故事,那时满肚子都是学问,来看白雪公主的故事,会了解得更好,而本来的七个小矮人不会变成八个。但是,六七岁的时候不读论语,到十七八岁才读到,就不一样了。虽然「学而时习之」五个字读起来声音一样,但意义就不一样了。原来知识和智能的学习方式不同,读经典跟读课外书的时机不同。现在整个世界都在提倡阅读,我们中国只好跟着提倡。一

般人以为学生喜欢读课外书就了不起了,我告诉各位,眼界越高,看的风景就不同,我们读经的家庭,不鼓励孩子读课外书,因为那些书是没什么意义的。不相信?假如有一个小学生六年里所读的课外书加起来,这么厚,(手势,比一个身高)而另一个人一本也没有读过,但他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易经,诗经,老子,庄子,唐诗,宋词,元曲,古文通通放在肚子里,到了十七八岁,要读那些课外书书,要花六年吗?不要!甚至连一秒钟都不要,因为这些书他不屑一读,不屑!(鼓掌)所以,我建议我们孩子读的第一本课外书,最少是《古文观止》,或者是《资治通鉴》,要不然就读《左传》、《二十五史》。前几天我才接到一个老师来了电话,她说她以前所教的那个读经的孩子,三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在读二十五史了,──是中华书局出的文言本二十五史,三年级内读完。(鼓掌)后来史记也读了好几遍,资治通鉴了如指掌,现在是初中一年级,他准备明年去高考。他常跟朋友说:他不喜欢卡通人物,他喜欢历史人物,因为卡通人物没内容。各位,眼界要提高一点啊,要不然你的孩子啊,就沈沦在庸俗的世界中了。要把他提起来,让他看到天地的光明,你就用光明的东西,让他吸收,引发他生命的光明。我认为,这是良好有效的教育方法,信不信由你,信了就做,明天开始做!不信的请你不要做!信一半的就做一半;信一层的你就做一层,做一层也有效,有做就有效,念一句都有效!全中国十四亿人口,每天都念一句经典,每天都念十四亿句经典,我们可以拯救地球!(鼓掌)这叫老实读经。 大量读经,读它十年

再来,第三个要领是「大量读经」。刚才已经大略说了,大量,越大量越好,大量是什么,第一,是读的字数多,第二,是读的遍数多。刚才说一百遍两百遍三百遍五百遍,遍数越多,越熟;字数越多,将来,他的基础越宽,越厚,越深。而我们要知道,愈是这样,所花的时间就愈多。所以看看你对经典教育的信赖度有几层,你就要花多少时间。你完全信赖经典,就是整天只有读经,一天读经八个小时以上,读它十年,这一个人,终生幸福!不这样做,十年之后,再也没有机会了!讲一个笑话:据说西藏,有一种宗教的制度叫做「活佛认证」。「活佛」就是转世的修道人,往往两三岁时被认证,就被带走了。有人怀疑地问:认出来的是真的吗?他们说:应该不会错,因为有很多的迹象印证,所以不会错。若有人抬扛追问:如果万一认错了,怎么办?他们说:我们大概都在三岁四岁时就认证了,就带回来坐床,让大家礼拜他。其中有个最重要的制度是:请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教育!什么叫最好的老师?就是请一个真懂教育的老师来教,什么叫做最好的教育?就是读经读经,整天读经,一天读经十个小时,而且要读十年。他们说:如果不是活佛,也变活佛了!(鼓掌)所以不要问你的孩子天生聪明不聪明,是不是天才,不要问这个,这个不是你所能主张的,你能主张的就是让他老实、大量读经,读它十年。

让家长们尽其可能发挥相当的教育权

我们要掌握我们所能掌握的,要做我们所能做的,你不能做的不要妄想!不要妄想老天给你家生个天才。我们好好做自己应该做的,做完了,纵使孩子依然愚昧,依然不长进,我们已经尽了力了。纵使有缺憾,那缺憾可还给天地,在我已经无所谓缺憾,这叫心安理得。(鼓掌)家家户户都心安理得,家家户户都幸福,我们对得起孩子,孩子也知道我们是尽了力了,孩子感恩父母。这是我们所能做

的,但要不要做,是由你做主,不是由我做主,我不是教育部,教育部也不能完全决定。现在教育部掌握全部的机器,这本来是不应该的啊,除非教育部敢于宣布──我是天下间唯一的最好的教育,只有我做的教育,能把你的孩子都开发到最圆满的地步──除非教育部敢这样宣布,要不然,教育部就不应该垄断所有的教育管道,要让家长发挥相当的教育权,家长要分点教育的责任。在当今体制之内的学生家长,我不敢说一定要给孩子多大量的读经,但是,你可以「尽其可能」。说不定你自己愿意了,你的另一半不愿意,所以以后我演讲,应该做一个规定──夫妻一起来,才让他进来,要不然不让他进来,(笑,鼓掌)因为如果只有太太来听,听得心中汹涌澎湃,回去就跟他先生讲,唉呀,我今天听到一个教育道理,怎么样怎么样„„这先生会模模她的头:「感冒了吗?」(笑)「吃错药了吗?」「你被洗脑了?」这时候你应该很勇敢地说:「对,我被洗脑了,现在我头脑很清明。」(笑,鼓掌)

教育成不成功的最重大因素:懂得人性,把握机会,用对方法

让孩子读十年吧!没有这个福气的孩子,是不可能这样子的,他遇不到这样的父母。所以我现在都警告那些还在空中飞来飞去的生命,说:「你要看准啊!那一个家庭能让你读经十年才去投胎,千万不要投错了!」(轰笑,鼓掌)是真的啊,父母掌握了胎教十个月,又掌握了至少三年,这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所以日本铃木镇一先生说的话,我非常赞同。他说:「任何孩子都是天才,那一家的孩子不是天才,是很特别的。」一般人不以为然──我们觉得大部份的孩子都是庸才,只有少数孩子才是天才,天才是特别的。──铃木先生说:「任何孩子本来都是天才,但这些天才的孩子,如果被庸俗的父母,用庸俗的教育手段,教他几年,就变庸才了。(鼓掌)假如父母还没有能力把孩子硬是教成庸才── 因为要用很大的力量才能把天才压下去的嘛,所以父母往往还没有能力把他的孩子教成庸才──再送去学校给老师教几年,必定成为庸才!」(笑,鼓掌)所以各位,对教育的了解不了解,那是决定你的孩子教育成功不成功最重大的因素。教育成功不成功,往往不来自于老天给这个孩子多少秉赋。秉赋是可以修正的,是可以弥补的,这是老天留给我们的重大机会!我们一定要把握机会,用对方法,在天地的狭缝中把握到人生的诀窍,我们就可以得到全部!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人性,对读经教育才不会再有疑惑。。

十年读经:读尽全人类最伟大的智慧

至于读经十年,读哪些呢?在现代的世界,我们不只要读自己中文的经典,世界上还有很多民族,刚才说,凡是有文字,而且文字流传很长远的民族,它就有文化。果然,我们以前遇到印度文化,他们也有文字,文字流传久远,他们也有圣人──释迦牟尼佛,还有许多的菩萨,都智能高超,留下许多的经典,传到中国来。中国人要不要学?既然是智慧,当然要学!所以我们学,于是我们中国吸收了印度的佛教。从哪里吸收?从经典!所以你问学佛的人读什么书?他们就说我们读三藏,什么叫三藏?经、律、论,就是以「经」为首的经典,你难道去读印度的儿童书吗?读印度的儿童书,读印度的小说,你的智慧会长进吗?所以当然是读经典嘛。现在我们又遇到了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也不简单啊!一百年来,我们高喊着要吸收西方文化,请问你怎么吸收?各位,要注意啊!我们吸收一个民族的文化,要从他的精神层次、哲学层次去吸收,我们才能深入到他们的心灵,

知道他们学问的源头,从源头出去,演化成什么样的结果。我们不要只去学他们演化出来的结果啊!现代的中国人短视近利,不如古人啊,对不起祖先啊!古人学印度的智慧,是学经典啊!现在我们学西方的智慧学什么呢?我们是学他们的表现。这些表现有时候还不是好的表现,是那些垃圾的表现啊。所以一百年了,我们不了解西方人的头脑,不了解他们的心灵到底在想什么,因为那些心灵的东西,都记载在所谓的经典之中。五四运动叫我们去全盘西化,要努力学西方人,现在我们整个国家的教育,通通教我们学西方,但没有让我们接触西方的经典,结果呢?中国人能够把西方学好吗?我看如此下去,再过三百年,依然是个落后的民族,人家西方人看不起你啊!(鼓掌)说我们落后,说西方人看不起我们,还鼓掌,简直是„„哼!感叹!(笑)因何感叹?现在中华民族要复兴啊,这种复兴,不是为中华民族着想,我们要为全人类着想啊!现在,全人类的心灵,全人类的智慧,全人类的文化,都在我们跟前,因为现在世界交通发达,信息发达,我们要什么有什么!所以我们读自己的经典,我们读印度的经典,我们还要读西方的经典,然后造就一个完整的心灵,我们为我们的祖先争一口气,我们为全世界的人类做出一点贡献哪!(这几句,先生语速愈来愈快。不断的鼓掌声夹杂着连串的语声)所以我们读经的孩子不只是读中文,我们还读外文啊!读什么?读外文经典。我建议现在中国人要读英文,就读英文经典,读外文的经典,就是学他们的智慧,用外文学他们的智慧,而兼着学他们的文章,也兼着学他们的语言。所以如果要学英语,就学英文,英文会了,英语就会。要学英文,就学经典英文,经典英文会了,普通英文就会了,学习,一定要抓住源头。读经的孩子读的英文就是经典英文。假如你想要学德文,就读德文经典。什么叫英文经典?是英国人现在也不读的书;德文经典是德国人也不读的书。(笑)日文经典现代的日本人也不读了,他们把自己的祖先忘记了,我们现在让中国的孩子都去读他们祖先的最高智慧,将来我们就可以„„(先生摆姿势,抿嘴憋气,众哈哈大笑,鼓掌)我不是说我们就可以领导世界,我是说我们就可以贡献我们的聪明才智,让世界人民共享。(鼓掌)这叫和谐社会,这叫“和谐拯救——危机”!(笑,鼓掌)你如果没有智慧,你能有心量吗?你没有心量,你能够服务于人群吗?你没有心量你能够悲天悯人吗?你能够治国平天下吗?替自己争一口气、替自己争一口饭都还来不及了,你还能够服务于人群吗?所以各位,要让你孩子心灵开阔,眼界高一点,就让他读尽全人类最伟大的智慧。在什么时候读?在他还不了解难、不难的时候,就把人类几千年最难的书全部读完!!!(热烈鼓掌)当一个人会计较,噢,那个简单、这个困难的时候,就代表这个人完了。所以,你回去翻开书,不管翻开中国的书,最高深的书,经史子集,还是翻开西方人的书,那些他们的经典,你翻开,你说,这个好难啊,马上判定:你,完了!我们小孩子在还不知道难不难的时候,把难的都放在肚子里面去了,那难的,一辈子就变得容易啊!这岂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所以,读十年吧!

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 之 三岁到十三岁:读经十年

选择教材最重大的原则

我们教他念书,让他读书,念什么书、读什么书呢?现在体制是让他念白话文、读白话文。什么白话文?就是他懂的文章,这也是受杜威「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理论的影响。现在,我们想一想,是不是一定要念、读这种文章呢?我们可以不可以改变另外一种想法呢?什么想法?我们让他念有高度意义的文章,而不必急着读跟生活结合的浅度的文章。因为浅度的文章,对人类的知识和整体思考力并没有良好的效果,最多只是认得那些字。而高度意义的文章,也有字,他也能够认字,而那些文章,存在他心里面,可以作作为一生文化以及文学素养的基础。语文能力的习得,是从不懂,学多了就懂,例如讲话,是从不懂,一直听啊听啊讲啊讲啊„„听多了,就懂了,讲多了,就顺了。文字也是,从不懂,一直学一直学,学了很多了,把这些非常高深的文章读多了,他的生命日渐成长,他也就渐渐了解其中的意义。从什么地方了解起呢?从他能了解的那一部分开始了解。而他能了解的那一部分不是我们能规定的,不是教育学者们能安排的。现在全世界国家的教育部请学者来,要他想一想,我们孩子第一句话学什么,第一课学什么,一年级学什么,二年级学什么„„这是在残害人性啊!因为人的生命是一个奥密,人的生命先了解哪一句话,这是人类不能够猜测的,现在让全国的孩子都同步认那些字,读同样的文章,这不是在害人是什么?所以各位,不要把生命看肤浅了,不要把生命看成计算机。所以我们应该给他最高度意义的东西。因为低度意义的东西,不要学就会。我认为对于教材的选择,有一个最重大的原则:「他自己会的就不需要教,他不能自己学的才须要我们教!」他不会的是什么意思?是高深的东西。高深的东西我们教了,久而久之,他自己有自己的领会,他一有领会,对那些低浅的东西,自己就会了。所以我们的教育要注重笼罩性,我们只教高的,就笼罩低的。学那些低的,等于是浪费时间,因为不学也会,或是过了一两年不教就会了。现在我们所教的是:他不学就一辈子不会,乃至于几辈子不会的东西。所以,我们教他「读经」。什么叫「读经」?听是听经典,念是念经典,读是读经典。

谁教白话文谁笨

那什么叫经典,用哪些作教材?我们刚才说,高度的学习可以涵盖低度的学习,高度的会了,低度的自己会。所以不要从低度学起,因为你的生命有限。如果从低度学起,你到十三岁的时候,人类语文能力的关键期就过时了。你学到十三岁,只学到会读白话文,会看报纸,你这一辈子就完了。读经的孩子,一定会白话文,一定会读报纸,因为白话文是我们日常生活运用的,只要认得字,我们就会读白话文,只要会写字就会读白话文,所以白话文是不必教的,谁教白话文谁笨,把孩子教笨,而且笨一辈子!(鼓掌)

因此,我有一句不该说但一定要的话:「白话文要退出小学的校园。如果小学一直教白话文,中华文化就要毁灭!」(鼓掌)因为十三岁,是我们人类一生语文奠定的恰当时机,我们语文要在此时奠定好基础,供将来一辈子所用。请问我们一辈子要用那些语文?我们要能够读五千年的文章,我们要能够接受五千年的智慧!而五千年的文章都不是白话写的。为什么?因为五千年来的文章都没有那

么肤浅,没有那么无聊!(鼓掌)肤浅跟无聊的文章不会传下来,所以我们现在中小学所读的那些书,都是肤浅无聊,都是要丢掉的。每一年过年的时候,大清扫,清扫得最干净的是小学课本。(笑,鼓掌)清扫出去的东西叫「垃圾」,我们让我们的孩子读垃圾,读了六年,这个人就变垃圾了。(鼓掌)那些书还要教吗?我举一个例子,在大陆,要举例,最好是举台湾的,因为这个例子是个笑话,笑台湾比较没事。我一向是师范学校的老师,我的学生是要去教小学的老师,──我是老师的老师,以后遇到我要恭敬一点(笑)──我的学生四年结了业,要实习,我要去看他实习,就是看他实地教书的本领。这些学生都很紧张,要写一大堆教案,才能上台。他当然准备得很丰富,教起来都还不错,我的评分都很高。教学结束后,他们学校要我做个总结,我常说:「今天的教学,从技巧上看非常成功,我给他一百分。但是教学的效果,对孩子的影响,我给零分。」我知道,所有的督学,所有师范学校的老师,甚至所有家长,校长去看一个老师教书,从来就没有像我这样打两种分数。第一种分数是看教学的态和技巧,大家都看这种。我还看另外一种,我问:「你这节课教了之后到底对孩子有多少好处?」这是从来没有人看没有人问的问题。奇怪啊,后面这个问题比较重要啊,所以我专门注重后面一个问题。如果一个老师做了那么多准备,教得那么热闹,而教学效果等于零,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为什么说教学效果等于零?我跟大家描述一下,我去看那个老师教的是,第一册第三课,那一课的课文,题目叫「大风吹」,课文是这样,我一下就会背了呵,它说:「下课了,下课了,我们去玩大风吹。大风吹,大风吹,大风不停的吹,我们不停的跑。」完了。(笑,众笑)我看这个老师把这一课编成的教案,原来他把本课编成了五节,今天他所教的那一节是本课的第四节,以后还有一节课要教啊!所以我很佩服这个老师,像我就没办法,我教两分钟都教完了!他要教五节课,他教得痛苦啊,学生学得痛苦啊!但,这是教育部规定的,全国老师要照例实施的。各位,你不要认为是台湾的例子你笑,我看你们这里也差不多。(笑,鼓掌)可怜哪!可怜哪!(鼓掌)所以啊,各位爱孩子的家长啊,你要去翻翻你孩子的课本,你要想一想,整天学这些做什么嘛?你不要认为老师很认真教,布置很多作业,作业都改得很仔细,孩子好像也有些长进,你不要只看这个外表啊!那些东西本来是不用教不用学的,而我们在孩子六岁到十三岁,人类学习语文最好的时机,通通教这样的东西。结果,到了十三岁,一辈子只能够读报纸,小说。不能读经、史、子、集!你还像一个中国人吗?!(鼓掌)

教最高度的文言文

从今天开始,如果我们想要民族复兴,先要民族文化复兴,民族文化要复兴,先要提高民族的语文程度,民族语文程度要提高,民族的语文教育必须合乎人性啊!怎么合乎人性?最要紧的是:不要问他懂不懂啊!为什么?因为人类学语文不同于学数学,学语文是不管懂不懂,学了学了就懂了。直接用外文教一个中国孩子,五六年下来,他就会外文。何况教中国人学中文?用最高度的文言文教我们的孩子,一直教„„教五六年,他就拥有了读文言文的能力了。当今,体制学校以教数学的方法教语文,教一句,就讲解一句,让他懂一句,我们就考一句,我们的孩子学了一辈子,落得个「全民语文程度低落」,到底是谁的过错?现在国民普遍都认为文言文会很难?文言文难吗?我常常问人:「文言文难吗?」大家都说难。我再问:「哪一本书最难?」大家七嘴八舌,最后一致的共识:「易

经很难!」我就问:「说易经很难的人请举手!」全体举手。我再问:「读经过易经的人举手!」没有人举手。(笑)我说:「那你怎么知道易经很难?」大家儍眼了。如果追问他既然没有读过,为什么说难?他会说:「听别人说的。」我问他们读过几年书?他们说是大学毕业。「大学毕业的水平是这样子吗?」这叫自欺欺人!这就是现在的中国人,五四以来的中国人,就是专门自已欺骗自己,又欺骗别人,盲从!如果有人敢说:「我亲自读过,真的很难。」那我就问他:「老兄,请问你读几页?」他会说「我读了两页,没有一句懂的,可见很难。」(笑,众笑)我说:「你懂得的在第三页,你为什么不读下去呢?」所以如果我现在问大家:「易经难吗?」你千万不要随便回答。你应该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因为我连读都没有读过。我很惭愧,我不知道。」你该这样讲啊。其实,易经难不难,是个比较的问题。易经的程度这么高(用左手比个相当于鼻子的高度),而一般人的程度这么低,(右手比个相当于胸前的高度)所以对这个人来说,是很难。假如有一个人,程度这么高,(右手也上升到下巴)易经就不很难。有的人程度这么高,(右手上升到头顶以上)那易经简直太容易了。你为什么不让你孩子的程度这么高,(右手比在头顶)为什么让你的孩子程度永远这么低?(右手下降到胸前)他到了二三十岁,还跟你一样。如果中国人一代传一代,都认为易经很难,中国还有前途吗?

经典教材诵读的顺序

要让你的孩子,语文层度高,怎么办?只要在语文程度培养的时期,用高度的语文教他,他将来就有高度的能力。那些是高度的语文?经典就是最高度的语文,但经典中还有经典,我把中国的经典分成四个层次。从最高度讲起,第一个层次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中国人不管是几岁,要读书,就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读起,没有例外。我常去学校推广,有些校长非常感动,过了几个月我去看,校长说:我们全校已经开始读经了。我问:你们读什么?校长说:一二年级读三字经,三四年级读弟子规,五六年读唐诗,问他为什么这样安排?他说:「因为教育必须循序渐进。」(笑,众笑)我的循序渐进不一样,我的循序渐进就是:第一部,胎儿、婴儿、幼儿,乃至于八十岁的老人,中国人开始读书,第一本书叫做论语。(鼓掌)一步到位,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读熟了,中国五千年再没有你不能读的书,这是最有智慧的读书法。读低度的书,就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假如还有时间,想要再读,可以读第二层次的书:易经,诗经,老子,庄子。假如还有精力,再读第三部:古文,唐诗,宋词,元曲。假如你还有精力,随便要读的,就是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这些所谓童蒙书,这些童蒙书读读也可以,不读也罢。因为那些书营养太少,不要当真,因为它里面没有「真」。不过它总是比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的营养还多一点。(鼓掌)

最具效能的教育:五种心灵的能力一把抓

所以,还是老话──该么做就怎么做,高走的我们高看,低走的我们低看。这样你就安排出你教材的顺序了。一个两岁半的孩子,你要教他读书,第一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没有别的了。从别的教起,通通都是胡涂,通通都是自我障碍。至于教学的方法更要顺乎自然,就是只能听的时候给他听,能跟着念的时候带他念,能看字读的时候让他看著书读,尽量反复的听,反复的念,反复的读,叫做「读经」。到了「看字读经」,要用耳朵听,要用眼睛看,要用手

指指,要用心认识形和音,要用嘴念出来,这叫「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五种心灵的能力一把抓,真是最具效能的教育了。而在儿童期,人类的精神力气正是蓬勃发展的时候,所以,你这五种的官能,一起训练,他毫不感觉疲倦。如果已经二三十岁,四五十岁了,精力日渐衰退了,要叫你这样做,你就会感觉疲倦,所以一定要把握时机。儿童正是模仿的时候,正是语文发展的时候,儿童正是全盘吸收的时候,儿童正是储藏记忆的时候,也是准备长期蕴酿的时候。所以他能够吸收就给他吸收,让他储藏,放着就好。他生命在运转,他所收进来的东西,会在里面自我蕴酿,这种蕴酿是老天的力量在运作,生命是不必费力的,所以人是不会疲倦的。不论白天晚上,时时刻刻都在运作,什么时候运作好了,遇到恰当的状况,忽然间有所融会贯通,从心里自然流露出来,那就是智慧!你不要烦恼智慧在什么时候流出来,你只要给他涵有智慧的文章,因为他现在的重要能力就是吸收,他吸收了自然会储藏,如果反复诵读,便储藏得非常巩固,叫做记忆,而记熟了,便终生不忘。千万不要认为记忆是死的,记忆如果是死的,但是人的生命总是活的,所以记忆下去的东西,会有来自天地宇宙人性的自然运作。从五四以来,有很多名人告诉我们:只有死背书,背多了,都不懂,会变成书呆子。告诉各位,你只怕他肚子里没有学问,你不要怕他不懂。就好像你应该怕一个人银行里面没存款,不要怕他不会花钱。(鼓掌)你不给孩子存款,天天问:将来这些钱他会用吗?你天天问这个干什么呢?有人举证说,你看,古人不是有些人读了书,读了到最后,他只会背书,背成一个书呆子,也不会用!告诉各位,这一种人是很少的,一万个读书人里面,没有几个是书呆子。而他为什么会变成书呆子,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本来资质就不够。这种资质不够的人,还好读了书,他会背几本书,还可以成个「书呆子」,如果这种人不读书,就变成只有两个字:「呆子」!(众笑,鼓掌)书呆子已经不错啦!(笑)我们国民都是呆子啊,你还笑书呆子吗?另一个成为书呆子的理由是:古人常常一辈子不出门的,安土重迁,交通也不发达,也没有电视,也没有报纸,也没有计算机,甚至买一本书都难得,他们书都是抄的,他们只抄他们要背的书,其它什么书都没有,你知道吗?我们现在信息这么发达,还会有书呆子吗?所以各位,不要再被胡适之所骗了,不要再被鲁迅所骗了!(鼓掌)你就勇敢地教吧,你不要烦恼他什么时候懂那一句,什么时候会懂这一句,你会突然间发现,咦?他怎么会越来越懂,懂得越来越多,而且突然间会冒出来一句,几乎不可能从这个小孩子出口的话,这就是生命。所以生命是个秘密,你不可以把生命拿来安排,瞎安排! 读经教育的效能

总之,就是:我们这样教他,只用经典教他读,读的遍数很多,他就会背,会背了,就增长了语文能力。大家都知道,语文是一切学习的基础,用这么简单的读经的方法,就可以提升语文的能力,也就提升了学习的智能。所以读经的孩子,不只语文好,所有功课都好,将来成为好学不倦的学者。而经典的内容又是圣贤之教,又是伟大的文学作品,日渐蕴酿,对人生的智慧将有重大的启发,有学问有智慧,总起来叫做文化教养,叫做人生素质!(鼓掌)

恰合人性的教学要领

所以我归纳读经教育的四个要领:第一个要领是:「及早读经」,越早越好。早到什么程度,各位你说?(有许多人说:胎教)你小心点,不要乱讲,因为有人会去跳楼。荀子说:「天地始者,今日是也」。所以,从你明白的那一天开始,是最早了,你不能再早了嘛!(鼓掌)第二个要领是:「老实读经」,老老实实,越老实越好,不要耍花样,不要想那么多,生命不是你能随便想的。我们认定一个方向:我的孩子是活的!──你要看看孩子是不是活的啊(笑),孩子是活的,读了经就有意义,所以我就老老实实地读。其中又有两个要点,第一点,老老实实从最高度的经典教起,不要随自己的意见弄一套──唉呀,我先教三字经还是唐诗?唐诗是先教古诗还是绝句?„„你的意见太多了!所以,该教什么就教什么,教真正的「经」,从论语开始教吧!第二个要点是:「老老实实该怎么教就怎么教」──就是一直读一直读一直读,不要问他什么时候懂,甚至也不要要求要背起来。所以我提倡,「一百遍读经法」,只是把经文或者一次,或者分次,总计念一百遍。现在有的老师要学生念三百遍,乃至五百遍。总之,最好让他终生不忘。而一个普通资质的孩子,念一百遍就会背,既然会背了,还让他念三百遍,不是浪费吗?不然,刚才讲过,凡是经过我们的眼睛、耳朵、舌头的,你念一遍,就把你的头脑清洗一遍──这是最好的洗脑。(鼓掌)所以遍数越多,在心中盘旋越多次,他将来融会贯通的机会就越大,所以不会浪费。假如是「大风吹,大风吹,大风不停的吹」的句子,永远不知道它吹着要干什么,这叫做浪费,这种文章读一遍就好了。(笑)所以,好书不厌百回读,乃至于「读它千遍也不厌倦,读它的感觉象春天」。(笑,鼓掌)这叫经典。所以经典是可爱的,经典是亲切的,经典对我们的人生意义之重大,那是说不完的。假如我往下再发挥,要到今天晚上八点,大家才能回家,所以,我不再发挥下去了。(笑) 任何孩子都可以这样学:山东暑假密集读经班的例子

现在就是,大家都知道,经典的学习是这么样的简单,只要你不问他懂不懂,你就可以老老实实地按照最高度的经典,也就是最有效用的教育方法,教他第一流的经典,然后,一句一句教,一段一段教,教了一段,背得滚瓜烂熟了,再教

第二段,一段二段连起来,然后一章两章,一篇两篇,到最后,整部书,从头到尾,一字不落,象行云流水,滔滔不绝,从生人命深处流出来。你看这个孩子他的心灵受到多少鼓舞,多少熏陶,他会有多大的幸福!经由这种学习,开扩了他的心灵的广度和深度,这个孩子就有一种大将之风,他将来能够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所以你要培养有一种有自信的,有志气的孩子,气宇轩昂,眼光明亮的孩子,一定要懂得教学法。而这是他的天性,任何孩子都可以这样学,而且,他喜欢这样学,因为这种教育恰合人性。我举一个例子,因为这种例子太多了,所以随便举个最近的例子,去年暑假,山东有一位赵升君先生,他开读经的私塾已经五年了。什么叫「读经私塾」?私塾,就是在体制学校之外的学校,读经私塾,就是整天以读经为主的学校,而这个读经的私塾,除了平常班以外,他去年又想了一个办法,因为能够让孩子全天候读经的家庭太少了,因为现在都是义务教育,要把孩子从学校辙出来,大家的勇气不够。所以他就想可以利用假期,他发明了「寒暑假密集读经」的办法。去年暑假,从七月初到八月中,一连四十天的班。开学那一天,全国各地的孩子总共五十几个人,由家长带来了,开学以后,家长都离开了,剩下这五十几个孩子接受老实读经的教育。怎么教?早上五点起来,开始读经,读到七点吃饭,吃完饭,八点开始读经,读到十二点,吃饭休息;下

午两点再开始读经,读到晚上六点,吃饭;晚上再读。一天读经九个小时到十个小时。他们读经的地方在一栋大楼的六楼,那里不仅没有电视,没有电玩,连操场都没有,整天到晚就在那里,──读书──吃饭--睡觉;读书──吃饭──睡觉„„经过四十天,他们每个人能够把大学,中庸,论语全部一字不漏,啊啊啊的背两个小时全文背下来,„„四十天要结束了,有些小朋友心里难过,跟老师说,希望老师能够跟他的父母亲商量,让他留下来继续读经,他不回学校了。等他父母来接的时候,父母非常的惊讶:这个孩子本来不喜欢读书啊,经过四十天整天到晚这样子读书,你还受得了?而且还要留下?父母亲措手不及,还没跟家人商量,不敢贸然让他留下,有些孩子当场下跪,痛哭流涕,还是被带回去了。所以五十几人里面,有十几个人征得家长同意留下来了。过了一个星期,又回来了五六个。你说,整天让他这样读,他受得了吗?整天这样读,他会有兴趣吗?他读那些不懂的东西,他难道真的不会排斥吗?这样做,不是在压榨我们的孩子,强迫我们的孩子吗?我请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为什么会想出那些可怕的场景?我告诉你,你被鲁迅骗了!(鼓掌)现在,我们先不说是不是每个孩子都那么高兴,但是我劝大家,至少不要先有偏见,你可以去实地考察一下,毕竟现在寒假班正在开,寒假班只有二十天,可以把大学、中庸、老子全部背完。一个人有多少二十天被浪费了?人的生命的长进,才是最大的幸福!有了幸福,那些杂七杂八的电视,电动都不在话下了,他不再追求那些无聊的快乐,因为他感受过高度的幸福!所以我们不要把人的生命只看成像动物,只喜欢玩耍,嘻闹。一个人的生命,也喜欢安定、稳重,也喜欢光明、高尚。但我们如果没有给孩子这种机会,他永远不可能知道他生命中还有安定稳重和光明,高尚的本色,我们就障碍他一辈子了!所以各位,老实读经,第一个老实,你就把真正的经典直接给他读,你不要考虑他懂不懂,他连自己懂不懂都不懂,他也不关心自己懂不懂,你考虑那么多做什么?只有我们大人才知道懂不懂,你为什么要以大人的心态限制他?所以要老实读经,读真正的经。

老实读经:没有故事,没有游戏,没有花俏

第二点,只有读,就是这样读,一天读八个小时,没有故事,没有游戏,没有花俏。这样才能把他的生命尽情地开发出来,他的现实生命才能够跟内在生命打成一片。一般常人类的生命是分裂的,内在的清明的生命被遗忘,被压缩,沉沦在生命很深的地方,被黑暗所包围。而外在的接近动物的生命呢,一直被激发鼓动,一个人就枉费来世间一趟了。所以老实啊,老老实实地读,把生命的真实情感读出来,如果连这么枯躁乏味的书,都读出兴趣了,天下还有没兴趣的事情吗?所以读过经的孩子个个好学不倦,看到什么想学什么,尤其喜欢读书,读什么书?读白话文写的所谓「课外书」。但我们几乎禁止他读书,为什么?要读课外书,太方便太容易了,但他好奇心一来,想读更多,就占了读经典的时间。一个人如果要读知识的书,非常容易,但要读经典,时机难得,而现在正是读经的时候,应该赶快读经才是上策。如果一个孩子六七岁时,没有看过白雪公主的故事,他读经到了十七八岁,想要看白雪公主的故事,那时满肚子都是学问,来看白雪公主的故事,会了解得更好,而本来的七个小矮人不会变成八个。但是,六七岁的时候不读论语,到十七八岁才读到,就不一样了。虽然「学而时习之」五个字读起来声音一样,但意义就不一样了。原来知识和智能的学习方式不同,读经典跟读课外书的时机不同。现在整个世界都在提倡阅读,我们中国只好跟着提倡。一

般人以为学生喜欢读课外书就了不起了,我告诉各位,眼界越高,看的风景就不同,我们读经的家庭,不鼓励孩子读课外书,因为那些书是没什么意义的。不相信?假如有一个小学生六年里所读的课外书加起来,这么厚,(手势,比一个身高)而另一个人一本也没有读过,但他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易经,诗经,老子,庄子,唐诗,宋词,元曲,古文通通放在肚子里,到了十七八岁,要读那些课外书书,要花六年吗?不要!甚至连一秒钟都不要,因为这些书他不屑一读,不屑!(鼓掌)所以,我建议我们孩子读的第一本课外书,最少是《古文观止》,或者是《资治通鉴》,要不然就读《左传》、《二十五史》。前几天我才接到一个老师来了电话,她说她以前所教的那个读经的孩子,三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在读二十五史了,──是中华书局出的文言本二十五史,三年级内读完。(鼓掌)后来史记也读了好几遍,资治通鉴了如指掌,现在是初中一年级,他准备明年去高考。他常跟朋友说:他不喜欢卡通人物,他喜欢历史人物,因为卡通人物没内容。各位,眼界要提高一点啊,要不然你的孩子啊,就沈沦在庸俗的世界中了。要把他提起来,让他看到天地的光明,你就用光明的东西,让他吸收,引发他生命的光明。我认为,这是良好有效的教育方法,信不信由你,信了就做,明天开始做!不信的请你不要做!信一半的就做一半;信一层的你就做一层,做一层也有效,有做就有效,念一句都有效!全中国十四亿人口,每天都念一句经典,每天都念十四亿句经典,我们可以拯救地球!(鼓掌)这叫老实读经。 大量读经,读它十年

再来,第三个要领是「大量读经」。刚才已经大略说了,大量,越大量越好,大量是什么,第一,是读的字数多,第二,是读的遍数多。刚才说一百遍两百遍三百遍五百遍,遍数越多,越熟;字数越多,将来,他的基础越宽,越厚,越深。而我们要知道,愈是这样,所花的时间就愈多。所以看看你对经典教育的信赖度有几层,你就要花多少时间。你完全信赖经典,就是整天只有读经,一天读经八个小时以上,读它十年,这一个人,终生幸福!不这样做,十年之后,再也没有机会了!讲一个笑话:据说西藏,有一种宗教的制度叫做「活佛认证」。「活佛」就是转世的修道人,往往两三岁时被认证,就被带走了。有人怀疑地问:认出来的是真的吗?他们说:应该不会错,因为有很多的迹象印证,所以不会错。若有人抬扛追问:如果万一认错了,怎么办?他们说:我们大概都在三岁四岁时就认证了,就带回来坐床,让大家礼拜他。其中有个最重要的制度是:请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教育!什么叫最好的老师?就是请一个真懂教育的老师来教,什么叫做最好的教育?就是读经读经,整天读经,一天读经十个小时,而且要读十年。他们说:如果不是活佛,也变活佛了!(鼓掌)所以不要问你的孩子天生聪明不聪明,是不是天才,不要问这个,这个不是你所能主张的,你能主张的就是让他老实、大量读经,读它十年。

让家长们尽其可能发挥相当的教育权

我们要掌握我们所能掌握的,要做我们所能做的,你不能做的不要妄想!不要妄想老天给你家生个天才。我们好好做自己应该做的,做完了,纵使孩子依然愚昧,依然不长进,我们已经尽了力了。纵使有缺憾,那缺憾可还给天地,在我已经无所谓缺憾,这叫心安理得。(鼓掌)家家户户都心安理得,家家户户都幸福,我们对得起孩子,孩子也知道我们是尽了力了,孩子感恩父母。这是我们所能做

的,但要不要做,是由你做主,不是由我做主,我不是教育部,教育部也不能完全决定。现在教育部掌握全部的机器,这本来是不应该的啊,除非教育部敢于宣布──我是天下间唯一的最好的教育,只有我做的教育,能把你的孩子都开发到最圆满的地步──除非教育部敢这样宣布,要不然,教育部就不应该垄断所有的教育管道,要让家长发挥相当的教育权,家长要分点教育的责任。在当今体制之内的学生家长,我不敢说一定要给孩子多大量的读经,但是,你可以「尽其可能」。说不定你自己愿意了,你的另一半不愿意,所以以后我演讲,应该做一个规定──夫妻一起来,才让他进来,要不然不让他进来,(笑,鼓掌)因为如果只有太太来听,听得心中汹涌澎湃,回去就跟他先生讲,唉呀,我今天听到一个教育道理,怎么样怎么样„„这先生会模模她的头:「感冒了吗?」(笑)「吃错药了吗?」「你被洗脑了?」这时候你应该很勇敢地说:「对,我被洗脑了,现在我头脑很清明。」(笑,鼓掌)

教育成不成功的最重大因素:懂得人性,把握机会,用对方法

让孩子读十年吧!没有这个福气的孩子,是不可能这样子的,他遇不到这样的父母。所以我现在都警告那些还在空中飞来飞去的生命,说:「你要看准啊!那一个家庭能让你读经十年才去投胎,千万不要投错了!」(轰笑,鼓掌)是真的啊,父母掌握了胎教十个月,又掌握了至少三年,这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所以日本铃木镇一先生说的话,我非常赞同。他说:「任何孩子都是天才,那一家的孩子不是天才,是很特别的。」一般人不以为然──我们觉得大部份的孩子都是庸才,只有少数孩子才是天才,天才是特别的。──铃木先生说:「任何孩子本来都是天才,但这些天才的孩子,如果被庸俗的父母,用庸俗的教育手段,教他几年,就变庸才了。(鼓掌)假如父母还没有能力把孩子硬是教成庸才── 因为要用很大的力量才能把天才压下去的嘛,所以父母往往还没有能力把他的孩子教成庸才──再送去学校给老师教几年,必定成为庸才!」(笑,鼓掌)所以各位,对教育的了解不了解,那是决定你的孩子教育成功不成功最重大的因素。教育成功不成功,往往不来自于老天给这个孩子多少秉赋。秉赋是可以修正的,是可以弥补的,这是老天留给我们的重大机会!我们一定要把握机会,用对方法,在天地的狭缝中把握到人生的诀窍,我们就可以得到全部!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人性,对读经教育才不会再有疑惑。。

十年读经:读尽全人类最伟大的智慧

至于读经十年,读哪些呢?在现代的世界,我们不只要读自己中文的经典,世界上还有很多民族,刚才说,凡是有文字,而且文字流传很长远的民族,它就有文化。果然,我们以前遇到印度文化,他们也有文字,文字流传久远,他们也有圣人──释迦牟尼佛,还有许多的菩萨,都智能高超,留下许多的经典,传到中国来。中国人要不要学?既然是智慧,当然要学!所以我们学,于是我们中国吸收了印度的佛教。从哪里吸收?从经典!所以你问学佛的人读什么书?他们就说我们读三藏,什么叫三藏?经、律、论,就是以「经」为首的经典,你难道去读印度的儿童书吗?读印度的儿童书,读印度的小说,你的智慧会长进吗?所以当然是读经典嘛。现在我们又遇到了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也不简单啊!一百年来,我们高喊着要吸收西方文化,请问你怎么吸收?各位,要注意啊!我们吸收一个民族的文化,要从他的精神层次、哲学层次去吸收,我们才能深入到他们的心灵,

知道他们学问的源头,从源头出去,演化成什么样的结果。我们不要只去学他们演化出来的结果啊!现代的中国人短视近利,不如古人啊,对不起祖先啊!古人学印度的智慧,是学经典啊!现在我们学西方的智慧学什么呢?我们是学他们的表现。这些表现有时候还不是好的表现,是那些垃圾的表现啊。所以一百年了,我们不了解西方人的头脑,不了解他们的心灵到底在想什么,因为那些心灵的东西,都记载在所谓的经典之中。五四运动叫我们去全盘西化,要努力学西方人,现在我们整个国家的教育,通通教我们学西方,但没有让我们接触西方的经典,结果呢?中国人能够把西方学好吗?我看如此下去,再过三百年,依然是个落后的民族,人家西方人看不起你啊!(鼓掌)说我们落后,说西方人看不起我们,还鼓掌,简直是„„哼!感叹!(笑)因何感叹?现在中华民族要复兴啊,这种复兴,不是为中华民族着想,我们要为全人类着想啊!现在,全人类的心灵,全人类的智慧,全人类的文化,都在我们跟前,因为现在世界交通发达,信息发达,我们要什么有什么!所以我们读自己的经典,我们读印度的经典,我们还要读西方的经典,然后造就一个完整的心灵,我们为我们的祖先争一口气,我们为全世界的人类做出一点贡献哪!(这几句,先生语速愈来愈快。不断的鼓掌声夹杂着连串的语声)所以我们读经的孩子不只是读中文,我们还读外文啊!读什么?读外文经典。我建议现在中国人要读英文,就读英文经典,读外文的经典,就是学他们的智慧,用外文学他们的智慧,而兼着学他们的文章,也兼着学他们的语言。所以如果要学英语,就学英文,英文会了,英语就会。要学英文,就学经典英文,经典英文会了,普通英文就会了,学习,一定要抓住源头。读经的孩子读的英文就是经典英文。假如你想要学德文,就读德文经典。什么叫英文经典?是英国人现在也不读的书;德文经典是德国人也不读的书。(笑)日文经典现代的日本人也不读了,他们把自己的祖先忘记了,我们现在让中国的孩子都去读他们祖先的最高智慧,将来我们就可以„„(先生摆姿势,抿嘴憋气,众哈哈大笑,鼓掌)我不是说我们就可以领导世界,我是说我们就可以贡献我们的聪明才智,让世界人民共享。(鼓掌)这叫和谐社会,这叫“和谐拯救——危机”!(笑,鼓掌)你如果没有智慧,你能有心量吗?你没有心量,你能够服务于人群吗?你没有心量你能够悲天悯人吗?你能够治国平天下吗?替自己争一口气、替自己争一口饭都还来不及了,你还能够服务于人群吗?所以各位,要让你孩子心灵开阔,眼界高一点,就让他读尽全人类最伟大的智慧。在什么时候读?在他还不了解难、不难的时候,就把人类几千年最难的书全部读完!!!(热烈鼓掌)当一个人会计较,噢,那个简单、这个困难的时候,就代表这个人完了。所以,你回去翻开书,不管翻开中国的书,最高深的书,经史子集,还是翻开西方人的书,那些他们的经典,你翻开,你说,这个好难啊,马上判定:你,完了!我们小孩子在还不知道难不难的时候,把难的都放在肚子里面去了,那难的,一辈子就变得容易啊!这岂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所以,读十年吧!


相关内容

  • 读经教育百问千答 连载(十九)
  • 齐谦书院 12-14 19:37 大 推广读经二十余年来,教授从当年的意气风发,到如今两鬓霜华,付出了相当大的精力,而今读经学堂遍地生花,读经的孩子一批批长大,重拾起教授当年的演讲,希望能给正受到教育困惑的家长以帮助. 低年级的学生是否要读图文并茂的才好 51问:低年级的学生是否要读图文并茂的好些? ...

  • 家庭学习计划表
  • 家庭学习计划表 (a 类90分以上) 家庭学习计划表 (b 类82-90分之间) 家庭学习计划表 (c 类82以下) 篇二:小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安排表 日常生活学习安排表1 日常生活学习安排表2 篇三:育心经典学习计划表-家庭版 <育心经典>系列儿童读经教材简介: <育心经典> ...

  • 2017年夏令营通知
  • 2017年夏令营报名通知 读经典 孝父母 开智慧 文化教养是人生必须涂抹的底色,经典是滋养人生德性与才情的活水源头. 一个孩子如果能够从小开始接受经典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必能够变化其气质,拓展其生命的深度与广度,将来成为国家.民族的栋梁之才. 全球读经首倡者.台湾王财贵教授说:"只要一个 ...

  • 蒙氏教育与读经教育
  • 文/空山泠雨 两种感动 初读蒙台梭利的著作,就非常感动,后来接触到王财贵教授的儿童读经理论,同样非常感动.但这两种教育理论,在做法上截然不同,一个强调自由和活动,一个主张老实大量的读经.当时就觉得,这两者要么有一个是错的:要么两者都对,只是我没有足够的深度将它们统一起来.从事读经教育几年来,这个疑问 ...

  • "读经教主"王财贵背后的产业链条
  • 文礼书院门前,王财贵的巨幅广告牌立在丁字路口.新京报记者 罗婷 摄 又到开学季.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暑假过后,将有9000多万小学生.4000多万初中生回到校园,继续学业. 但还有上千适龄学生,不会再回到学校了.他们选择了一条独立于应试教育的"成才之路"--读经. 近二十年来, ...

  • 系统学习国学经典的重要性
  • 在家长方面的目标,也是在短短几年时间, 将培养出一批的济世人才,在各个行业发挥作用. 二.教材系统 育心经典教材目前是市面上最全的一套经典, 内容包括一根六经八典九要十四蒙, 其中大部分已出版,部分正在出版中. 育心经典教材首创儿童跟读录音, 光盘的内容已分好节, 只需配合指导师所给您特制的计划, ...

  • 经典滋养童年书香浸润童心
  • 经典滋养童年 书香浸润童心 --小桥大街小学"中华颂"经典诵读活动小结 "五四运动"至今满九十年了,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在社会中慢慢升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精髓.依据西宁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于20 ...

  • 2012年宣传部工作总结
  • 一年来,党委宣传部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抓好宣传思想工作,现将开展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围绕爱校爱岗敬业教育主题,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1.大力宣传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弘扬“进取、协作、奉献”精神 全年紧密围绕 “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宣传干部、校报记者走进基层,走到教 ...

  • 2010创先争优总结
  • 酒泉市环境保护局 2010年创先争优活动总结 根据市委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今年4月份以来,我局党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紧扣市直机关"访民情.解民忧.增感情.树新风"的活动主题,结合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与弘扬"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