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基本特征

中国城镇化基本特征

中国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是中国城市发展方针的直接反映,因而表现出强烈的阶段性和波动性,即在不同时期,中国城镇化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化发展过程,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国家计划控制的影响大

首先,由于政府是经济发展的决策机构和工业化的发动者,所以中国城镇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由政府支配的,从而形成了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两位一体的城镇网络。在某些时期,城市发展的政治指向甚至优先于城市发展的经济指向。在变消费性城市为生产性城市的长期指导方针下,各级政府的投资重点一般均放置在所在城市或其周围地区,其结果是各级行政中心也就自然成为所在地区的最大经济中心,中央直辖市、省会城市、县城所在地的发展都是如此。这种城镇网络的优点是能够集中有限的资本、人力和各生产要素,发展若干急需发展的产业,形成便于统一管理的城市体系;其缺点是容易形成政府对企业的过多行政干涉,挫伤企业的积极性,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其次,利用政府的主体地位,政府便可以通过强有力的措施限制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过度流入,从而使城镇发展限定在一个可控范围之内,避免像其它发展中国家那样形成城市失业大军和城市贫民区。但是这些措施却造成了城乡壁垒,强化了城市居民所具有的世袭性特权,限制了乡村青年的发展。

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强有力的方式从农业中获取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必需的原始资本积累,即通过工农产品的“剪刀差”进行隐性积累,用来发展工业和城镇。同时通过资本投入的调控和户籍政策的变动,实现政府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加速或减缓城镇化发展过程。“一五”时期和8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60年代至70年代后期的慢速发展,正是政府推动城镇化的结果。

2.城镇化进程的波动性

根据城镇人口的变化特点,可将中国城镇化阶段大体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恢复和起步时期(1949~1957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城镇化发展较快时期,城镇人口从1949年的5765万人增长到1954年的994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达7%,是总人口年平均增长率2.2%的3倍多。这一时期可再细分为两个时期:①1949~1952年的3年恢复时期。该时期城市经济迅速恢复,安排了大量失业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较多,1951~1953年间年均人口净迁入率为33.1‰,城镇人口年增长率为7.5%。②是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这也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时期。为满足工业建设项目的需要,“一五”期间从乡村进入城镇的人口达1500万之多,加上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至1957年,城镇人口增加了2400万,年均增长7.0%左右,成为城镇人口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

(2)超高速城镇化阶段(1958~1960年)

这一时期强调赶英超美,提出了以钢为纲。全民大办工业的总路线,致使出现了爆发性的工业化过程和超高速城镇化过程,3年间新设城市33座,城镇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5%。

(3)停滞时期(1961~1976年)

这一时期又可细分为两个时期:①1961~1965年的经济调整时期;②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盲目大跃进,至1961年时中国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大滑坡,中央政府不得不大力调整工业结构,通过提高设市设镇标准而大量精简城市人口。其结果,城市数由1961年的208座下降到1965年的171座,同时期内的城镇化率也由24.7%下降到18.0%,出现了城镇化的大回落。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出现强烈的政治动荡,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出现了第二次城镇化的大回落,其显著特征是大量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量的城市干部被下放到农村。在工业建设方面,过份强调国防意识,导致“三线”企业的布局过于分散,阻滞了基建投资对城镇建设的促进作用,造成城镇迁出人口大于迁入人口。这一时期城镇人口的增长完全由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所致。

(4)城镇化增长阶段(1977~1983年)

这一时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家开始重新重视城镇的发展,并适时适度地在1979年前后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如允许知青回城、允许下放干部返城等,从而使城镇机械人口、特别是大城市的机械人口增长加快,出现了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5)城镇化高速增长阶段(1984~1995年)

1984年,中央政府颁布了新的户籍管理政策,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镇务工经商和进镇落户,同时又修正了1960年代以来的市镇建制标准,从而使全国城镇数量迅猛上升。1984年,全国设市城市数为300个;到1994年底,设市城市数即增加到622个,平均每年增加32个。

按第四次人口普查口径,城镇化水平也由1984年的23.01%上升至1993年的28.14%。

3.城镇化发展缓慢

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工业革命是以轻纺工业为主导展开的,而中国的工业化过程却同前苏联一样,是从发展重工业开始的。按照目前中国所具备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工业整体水平,城市化程度似乎应较高些。但由于重工业技术构成较高,所需资本投入量大,所以一定数量的资本对工业劳动力的吸纳力就相对较低,这就使城镇化的发展逐渐滞后于工业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镇工业化的分散进行,又使中国的乡村城镇化进一步滞后于工业化。

并且,同其它发展中国家也不同,中国的城镇化是以工业为核心的,而不是像拉美和亚洲若干国家那样,把城镇化一开始就建立在服务性行业的发展基础之上,因此中国各级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都相当薄弱,从而大大降低了城镇第三产业对农村剩余人口的吸纳力和消化力,减慢了城镇化的应有发展步伐。

4.城市构成独特

中国城市规模结构中的大城市人口增长较快,而小城市的人口增长较慢,与世界其它一些国家形成鲜明对照。据各国最新的普查资料计算,全球10~25万人口的小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9%,而同期全球城市总人口的年增长率却只有2.76%。相反,中国在1957~1984年间,小城市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84%,是平均城市人口增长率2.08%的0.88倍。近10多年来,中国小城市获得了较快发展,但主要是由于行政区划变化使然,表现为明显的城市个数增加,而实际上考虑到长期暂住人口趋于分布在大城市中,小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仍旧要慢于大、中城市。

中国城市构成的独特还表现在功能上过份单一化,即不论城市大小,均程度不同地偏集于工业,这是长期实行先工业化而后城市化的自然结果。近年来,随着城市房地产业和其它第三产业的发展,这种趋势正在发生变化,但由于工业体系的改造相当艰难,城市功能单一化的格局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仍会继续存在。

5.二元城镇化结构

中国在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并举的前提下,强调和突出了中国式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二元城镇化结构。一方面,由中央和各级政府发动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过程是在强调工业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设市城市的技术构成一般都比较高,且城市的地域规模、人口规模和产业规模发展都较为有序。另一方面,由乡村剩余劳动力自发转移而形成的自下而上的农村城镇化过程,却是在资金不足、人才匮乏和技术构成较低的情况下起步的,因此表现为明显的小规模、分散化特征,城镇的基础设施较差,城乡差异不大,劳动力转移更多的表现为职业上的转变,而不是空间上的转变。

摘自商务印书馆《中国城市地理》

中国城镇化基本特征

中国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是中国城市发展方针的直接反映,因而表现出强烈的阶段性和波动性,即在不同时期,中国城镇化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化发展过程,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国家计划控制的影响大

首先,由于政府是经济发展的决策机构和工业化的发动者,所以中国城镇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由政府支配的,从而形成了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两位一体的城镇网络。在某些时期,城市发展的政治指向甚至优先于城市发展的经济指向。在变消费性城市为生产性城市的长期指导方针下,各级政府的投资重点一般均放置在所在城市或其周围地区,其结果是各级行政中心也就自然成为所在地区的最大经济中心,中央直辖市、省会城市、县城所在地的发展都是如此。这种城镇网络的优点是能够集中有限的资本、人力和各生产要素,发展若干急需发展的产业,形成便于统一管理的城市体系;其缺点是容易形成政府对企业的过多行政干涉,挫伤企业的积极性,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其次,利用政府的主体地位,政府便可以通过强有力的措施限制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过度流入,从而使城镇发展限定在一个可控范围之内,避免像其它发展中国家那样形成城市失业大军和城市贫民区。但是这些措施却造成了城乡壁垒,强化了城市居民所具有的世袭性特权,限制了乡村青年的发展。

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强有力的方式从农业中获取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必需的原始资本积累,即通过工农产品的“剪刀差”进行隐性积累,用来发展工业和城镇。同时通过资本投入的调控和户籍政策的变动,实现政府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加速或减缓城镇化发展过程。“一五”时期和8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60年代至70年代后期的慢速发展,正是政府推动城镇化的结果。

2.城镇化进程的波动性

根据城镇人口的变化特点,可将中国城镇化阶段大体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恢复和起步时期(1949~1957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城镇化发展较快时期,城镇人口从1949年的5765万人增长到1954年的994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达7%,是总人口年平均增长率2.2%的3倍多。这一时期可再细分为两个时期:①1949~1952年的3年恢复时期。该时期城市经济迅速恢复,安排了大量失业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较多,1951~1953年间年均人口净迁入率为33.1‰,城镇人口年增长率为7.5%。②是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这也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时期。为满足工业建设项目的需要,“一五”期间从乡村进入城镇的人口达1500万之多,加上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至1957年,城镇人口增加了2400万,年均增长7.0%左右,成为城镇人口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

(2)超高速城镇化阶段(1958~1960年)

这一时期强调赶英超美,提出了以钢为纲。全民大办工业的总路线,致使出现了爆发性的工业化过程和超高速城镇化过程,3年间新设城市33座,城镇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5%。

(3)停滞时期(1961~1976年)

这一时期又可细分为两个时期:①1961~1965年的经济调整时期;②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盲目大跃进,至1961年时中国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大滑坡,中央政府不得不大力调整工业结构,通过提高设市设镇标准而大量精简城市人口。其结果,城市数由1961年的208座下降到1965年的171座,同时期内的城镇化率也由24.7%下降到18.0%,出现了城镇化的大回落。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出现强烈的政治动荡,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出现了第二次城镇化的大回落,其显著特征是大量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量的城市干部被下放到农村。在工业建设方面,过份强调国防意识,导致“三线”企业的布局过于分散,阻滞了基建投资对城镇建设的促进作用,造成城镇迁出人口大于迁入人口。这一时期城镇人口的增长完全由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所致。

(4)城镇化增长阶段(1977~1983年)

这一时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家开始重新重视城镇的发展,并适时适度地在1979年前后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如允许知青回城、允许下放干部返城等,从而使城镇机械人口、特别是大城市的机械人口增长加快,出现了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5)城镇化高速增长阶段(1984~1995年)

1984年,中央政府颁布了新的户籍管理政策,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镇务工经商和进镇落户,同时又修正了1960年代以来的市镇建制标准,从而使全国城镇数量迅猛上升。1984年,全国设市城市数为300个;到1994年底,设市城市数即增加到622个,平均每年增加32个。

按第四次人口普查口径,城镇化水平也由1984年的23.01%上升至1993年的28.14%。

3.城镇化发展缓慢

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工业革命是以轻纺工业为主导展开的,而中国的工业化过程却同前苏联一样,是从发展重工业开始的。按照目前中国所具备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工业整体水平,城市化程度似乎应较高些。但由于重工业技术构成较高,所需资本投入量大,所以一定数量的资本对工业劳动力的吸纳力就相对较低,这就使城镇化的发展逐渐滞后于工业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镇工业化的分散进行,又使中国的乡村城镇化进一步滞后于工业化。

并且,同其它发展中国家也不同,中国的城镇化是以工业为核心的,而不是像拉美和亚洲若干国家那样,把城镇化一开始就建立在服务性行业的发展基础之上,因此中国各级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都相当薄弱,从而大大降低了城镇第三产业对农村剩余人口的吸纳力和消化力,减慢了城镇化的应有发展步伐。

4.城市构成独特

中国城市规模结构中的大城市人口增长较快,而小城市的人口增长较慢,与世界其它一些国家形成鲜明对照。据各国最新的普查资料计算,全球10~25万人口的小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9%,而同期全球城市总人口的年增长率却只有2.76%。相反,中国在1957~1984年间,小城市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84%,是平均城市人口增长率2.08%的0.88倍。近10多年来,中国小城市获得了较快发展,但主要是由于行政区划变化使然,表现为明显的城市个数增加,而实际上考虑到长期暂住人口趋于分布在大城市中,小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仍旧要慢于大、中城市。

中国城市构成的独特还表现在功能上过份单一化,即不论城市大小,均程度不同地偏集于工业,这是长期实行先工业化而后城市化的自然结果。近年来,随着城市房地产业和其它第三产业的发展,这种趋势正在发生变化,但由于工业体系的改造相当艰难,城市功能单一化的格局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仍会继续存在。

5.二元城镇化结构

中国在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并举的前提下,强调和突出了中国式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二元城镇化结构。一方面,由中央和各级政府发动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过程是在强调工业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设市城市的技术构成一般都比较高,且城市的地域规模、人口规模和产业规模发展都较为有序。另一方面,由乡村剩余劳动力自发转移而形成的自下而上的农村城镇化过程,却是在资金不足、人才匮乏和技术构成较低的情况下起步的,因此表现为明显的小规模、分散化特征,城镇的基础设施较差,城乡差异不大,劳动力转移更多的表现为职业上的转变,而不是空间上的转变。

摘自商务印书馆《中国城市地理》


相关内容

  • 努力探索和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努力探索和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作者:本刊评论员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3年第30期 从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发展史看,一国要实现现代化,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必须同步推进城市化.现代化既是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也是社会结构转型 ...

  • 中国城镇的低收入群体
  • 中国城镇的低收入群体 ----对城镇在业贫困者的社会学考察 樊平 提要:1994年以来中国城镇贫困层的构成出现了一个新特征:在业贫困者增势快,数量大,行业特征明显.导致城镇在业者贫困的主要原因在于名义收入与生活费收入脱节.在一些长期拖欠工资的停产半停产亏损企业中,工龄.资历对于解释职工家庭的收入差异 ...

  • 社会学概论串讲笔记
  • 社会学概论串讲笔记 第一章 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社会变革需要(直接根源关键因素)/自然科学发展推动(原理方法轮)/社会经验积累/社研究先驱奠定社会思想基础. 2.社会学创立时期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秩序和进步是其核心概念.(2)马克思主要贡献(奠基 ...

  • 资源配置的"跷跷板":中国的城镇化进程
  • 作者:余壮雄李莹莹 中国工业经济 2015年03期 JEL Classification:R12 R58 O18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14)11-0018-12 一.问题提出 一直以来,关于中国城镇化问题的讨论,在持续提高城镇化水平这一点 ...

  • 毛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
  •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地位: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3.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确立依据: 1. 由 ...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治理的新特征
  • [摘 要]本文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对比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差异基础上分析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个方面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治理问题,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任务 ...

  •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
  • 摘要:应急管理的本质依然是管理,因此,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需要满足管理对象本身的特性.中国已经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体系,需要指出的是,要使应急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作用,需要进一步明确与应急管理相应的独特的中国国情因素,具体包括中国独特的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地理自然特征.传统文化特征.经济 ...

  • 论述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
  • 论述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 我国人口基数大.各族过着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生活.基本以黑河腾冲为界,以东人口多,以西人口少.沿海人口多,内陆人口少.平原人口多.高原山地人口少 中国人口现状 一.人口总量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 ...

  • 中国四大经济区域的城镇化发展特征与趋势比较_白志礼
  • 中国四大经济区域的城镇化 发展特征与趋势比较 白志礼, 张绪珠, 贺本岚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重庆400067) 摘要: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为对象, 以省级区域为单元, 对我国四大区域城镇化发展特征与趋势 进行比较, 定量分析了四大区域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 对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