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作者:张光辉
来源:《商情》2014年第39期
【摘要】众所周知,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防止错误舞弊的重要基石,而由此衍生出来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作为一个独立的审计种类,更是震动着国内微观经济体的管理内核。然而,目前我国对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和实践正处于摸索阶段,关于内控审计的理论与方法也比较落后,企业对于内控审计关注度不足,内控审计呈现出比较混乱的局面。本文通过探讨我国当前内部控制审计手段与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内控审计手段与方法的探索与改进措施。
【关键字】内部控制审计,手段与方法,问题与措施
一、内部控制审计的定义
内部控制审计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的审查、分析测试、评价,确定其可信程度,从而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做出鉴定的一种现代审计方法。内部控制审计不仅是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更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自我需要,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二、我国当前内部控制审计手段与方法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对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正处于摸索的阶段。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并未意识到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甚至对内部控制的概念存在诸多误解。很多企业内控审计薄弱或没有内控审计,导致企业一方面经济业务繁多,而内部控制审计机制缺乏或有效性低下;另一方面,内控审计思想散见于各部门、各组织的相关文件中,呈现出比较混乱的局面。
(一)内部控制审计建立模式不合理
20世纪90年代以后,企业为了加强自身管理的需要,内部控制审计机构在隶属层次上形成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受董事会或监事会领导;另一种模式是受总经理领导。这两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内部控制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前者使内控审计以相对独立的身份受董事会或监事会之托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监督,但会造成经营者对内控审计的误解,从而不同程度引发审计风险;后者作为总经理的参谋和助手,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服务,但是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利益的限制,涉及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特别是当面对领导参与或法人违纪时,内部控制审计往往无能为力,从而引发审计风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作者:张光辉
来源:《商情》2014年第39期
【摘要】众所周知,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防止错误舞弊的重要基石,而由此衍生出来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作为一个独立的审计种类,更是震动着国内微观经济体的管理内核。然而,目前我国对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和实践正处于摸索阶段,关于内控审计的理论与方法也比较落后,企业对于内控审计关注度不足,内控审计呈现出比较混乱的局面。本文通过探讨我国当前内部控制审计手段与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内控审计手段与方法的探索与改进措施。
【关键字】内部控制审计,手段与方法,问题与措施
一、内部控制审计的定义
内部控制审计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的审查、分析测试、评价,确定其可信程度,从而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做出鉴定的一种现代审计方法。内部控制审计不仅是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更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自我需要,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二、我国当前内部控制审计手段与方法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对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正处于摸索的阶段。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并未意识到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甚至对内部控制的概念存在诸多误解。很多企业内控审计薄弱或没有内控审计,导致企业一方面经济业务繁多,而内部控制审计机制缺乏或有效性低下;另一方面,内控审计思想散见于各部门、各组织的相关文件中,呈现出比较混乱的局面。
(一)内部控制审计建立模式不合理
20世纪90年代以后,企业为了加强自身管理的需要,内部控制审计机构在隶属层次上形成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受董事会或监事会领导;另一种模式是受总经理领导。这两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内部控制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前者使内控审计以相对独立的身份受董事会或监事会之托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监督,但会造成经营者对内控审计的误解,从而不同程度引发审计风险;后者作为总经理的参谋和助手,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服务,但是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利益的限制,涉及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特别是当面对领导参与或法人违纪时,内部控制审计往往无能为力,从而引发审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