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一、 篇名

篇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篇名,用较小字号另行起排。篇名应尽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和公式。

二、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

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位置。译文的署名,应著者在前,译者在后,著者前用方括号标明国籍。各种补白短文,作者姓名亦可标注于正文末尾。

对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注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示例:

熊易群1,贾改莲2,钟小锋1,刘建君1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陕西西安710062;2陕西省教育学院教育系,陕西西安710061)

三、摘要

公开发行的学报,其论文应附有中英文摘要。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一般不超过200字,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排在作者署名与关键词之间。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中文摘要前以“摘要:”或“[摘要]”作为标识;英文摘要前以"Abstract:”作为标识。

四、关键词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3~8个,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示例:

关键词:《左传》;语言艺术;修辞;交际语言

五、正文

(一)文内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层次不宜过多,—般不超过5级。大段落的标题居中排列,可不加序号。层次序号可采用一、(一)、1、(1)、1);不宜用①,以与注号区别。文中应做到不背题,一行不占页,一字不占行。

(二)用字应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除某些古籍整理和古汉语方面的文章外,避免使用旧体字、异体字和繁体字。简化字应执行新闻出版署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92年7月7日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准。

(三)标点符号使用,除前引号、前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外,其余都应紧接文字后面,不能排在行首。夹注及表格内的文句末尾不用句号。著作、文章、文件、刊物、报纸等均用书名号。用数字简称的会议或事件,只在数字上加引号;用地名简称的,不加引号。外文的标点符号应遵循外文的习惯用法。

(四)凡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记数与计量(包括正负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夏历和清代以前(包括清代)

历史纪年用汉字,加圆括号注明公元纪年。多位的阿拉伯数字不能移行。4位以上数字采用3位分节法,即节与节之间空1/4字距。5位以上的数字尾数零多的,可以“万”、“亿”作单位。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词、缩略语,应使用汉字。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连用所表示的概数均使用汉字数字。

(五)插图和照片应比例适当,清楚美观;图中文字与符号—律植字。插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1字;图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仅有1图者于图题处标明“图1”;图题一般居中排于图的下方。图一般随文编排,图较多时也可集中排在文末或其他适当位置。插图的横向尺寸不超过版面2/3者,图旁应串文。图需卧排时,应顶左底右。插页图版可另编页码,并在图版上方标识文章篇名和所在页码。

(六)表格应结构简洁,具有自明性。尽可能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居中排于表格上方,两者之间空1字。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仅有1表者,于表题处标明“表1”。表内数据—律采用阿拉伯数字,个位数、小数点位置应上下对齐。相邻行格内的数字或文字相同时,应重复填写。表一般随文编排,先见文字后见表。表格的横向尺寸不超过版面2/3者,表旁应串文。表需卧排时,应顶左底右;需跨页时,一般排为双面跨单页;需转页时,应在续表上方居中注明“续表×”,表头重复排出。

(七)文稿中的计量单位应严格执行GB 3100一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

(八)文稿中的数学公式应简明、准确地表达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一般另行编排,主辅线须区分清楚。在不引起误解的前提下,某些公式也可夹在文句中间。数学公式的编排,应遵循量、符号的书写规则。

六、注释与参考文献

(一)注释

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篇名、作者注置于当页地脚;对文内有关特定内容的注释可夹在文内(加圆括号),也可排在当页地脚或文末。序号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二)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的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需表明引文具体出处的,可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或章、节、篇名,采用小于正文的字号编排。

注释集中排在文末时,参考文献排在注释之后。

2.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其排列顺序以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准;参考文献列表时应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

3.各种参考文献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另: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采用单字母“A”标识,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Z”标识。

(三)注释与参考文献的区别和关系

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或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表之前。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

(四)参考文献格式举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陈崧.五四前后东方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1992.

[4]白永秀,刘敢,任保平.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

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6]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1-133.

4.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7]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5.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8]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6.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9]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www.cajcd.cn/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10]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7.各种未定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1]张永禄.唐代长安词典[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符号为英文符号)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一、 篇名

篇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篇名,用较小字号另行起排。篇名应尽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和公式。

二、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

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位置。译文的署名,应著者在前,译者在后,著者前用方括号标明国籍。各种补白短文,作者姓名亦可标注于正文末尾。

对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注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示例:

熊易群1,贾改莲2,钟小锋1,刘建君1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陕西西安710062;2陕西省教育学院教育系,陕西西安710061)

三、摘要

公开发行的学报,其论文应附有中英文摘要。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一般不超过200字,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排在作者署名与关键词之间。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中文摘要前以“摘要:”或“[摘要]”作为标识;英文摘要前以"Abstract:”作为标识。

四、关键词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3~8个,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示例:

关键词:《左传》;语言艺术;修辞;交际语言

五、正文

(一)文内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层次不宜过多,—般不超过5级。大段落的标题居中排列,可不加序号。层次序号可采用一、(一)、1、(1)、1);不宜用①,以与注号区别。文中应做到不背题,一行不占页,一字不占行。

(二)用字应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除某些古籍整理和古汉语方面的文章外,避免使用旧体字、异体字和繁体字。简化字应执行新闻出版署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92年7月7日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准。

(三)标点符号使用,除前引号、前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外,其余都应紧接文字后面,不能排在行首。夹注及表格内的文句末尾不用句号。著作、文章、文件、刊物、报纸等均用书名号。用数字简称的会议或事件,只在数字上加引号;用地名简称的,不加引号。外文的标点符号应遵循外文的习惯用法。

(四)凡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记数与计量(包括正负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夏历和清代以前(包括清代)

历史纪年用汉字,加圆括号注明公元纪年。多位的阿拉伯数字不能移行。4位以上数字采用3位分节法,即节与节之间空1/4字距。5位以上的数字尾数零多的,可以“万”、“亿”作单位。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词、缩略语,应使用汉字。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连用所表示的概数均使用汉字数字。

(五)插图和照片应比例适当,清楚美观;图中文字与符号—律植字。插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1字;图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仅有1图者于图题处标明“图1”;图题一般居中排于图的下方。图一般随文编排,图较多时也可集中排在文末或其他适当位置。插图的横向尺寸不超过版面2/3者,图旁应串文。图需卧排时,应顶左底右。插页图版可另编页码,并在图版上方标识文章篇名和所在页码。

(六)表格应结构简洁,具有自明性。尽可能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居中排于表格上方,两者之间空1字。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仅有1表者,于表题处标明“表1”。表内数据—律采用阿拉伯数字,个位数、小数点位置应上下对齐。相邻行格内的数字或文字相同时,应重复填写。表一般随文编排,先见文字后见表。表格的横向尺寸不超过版面2/3者,表旁应串文。表需卧排时,应顶左底右;需跨页时,一般排为双面跨单页;需转页时,应在续表上方居中注明“续表×”,表头重复排出。

(七)文稿中的计量单位应严格执行GB 3100一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

(八)文稿中的数学公式应简明、准确地表达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一般另行编排,主辅线须区分清楚。在不引起误解的前提下,某些公式也可夹在文句中间。数学公式的编排,应遵循量、符号的书写规则。

六、注释与参考文献

(一)注释

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篇名、作者注置于当页地脚;对文内有关特定内容的注释可夹在文内(加圆括号),也可排在当页地脚或文末。序号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二)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的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需表明引文具体出处的,可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或章、节、篇名,采用小于正文的字号编排。

注释集中排在文末时,参考文献排在注释之后。

2.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其排列顺序以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准;参考文献列表时应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

3.各种参考文献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另: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采用单字母“A”标识,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Z”标识。

(三)注释与参考文献的区别和关系

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或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表之前。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

(四)参考文献格式举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陈崧.五四前后东方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1992.

[4]白永秀,刘敢,任保平.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

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6]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1-133.

4.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7]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5.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8]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6.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9]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www.cajcd.cn/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10]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7.各种未定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1]张永禄.唐代长安词典[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符号为英文符号)


相关内容

  •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 作者: 云梦学刊 2005年01期 一.总则 (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 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 简称 ...

  • [西南政法大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 西政委发[2009]88号 关于印发<西南政法大学 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的通知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各学院.处(部.办).图书馆.法研所.信息中心.校医院.后勤集团公司.工会.团委: <西南政法大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经第六届校党委第62次常委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单 ...

  •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
  • 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李小鲁博士 摘 要:教育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生存处境及其终极关注.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的传递.传播和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职责,代表着社会良知.提供了人文关怀和可以坚守的精神家园.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最首要和最核心的任务, ...

  • 我国大学的组织特征_比较研究的视角
  • 第2卷 第4期2008年7月 高 校 教 育 管 理 Journal of H igher Educati on Management Vol . 2No . 4Jul . 2008 我国大学的组织特征:比较研究的视角 刘 广 明 (河南工业大学档案馆, 河南郑州450001) 摘 要:大学作为一类 ...

  • 挑战杯学术作品大赛
  • 一.参赛流程图 开 题(1) (最好请专业老师给予指导) ↓ 展开研究(2) (投入精力,查阅资料,调查研究) ↓ 初 评(3) (填写申报书.上交作品) ↓ 决 赛 答 辩(4) (评委提出修改意见,完善作品) ↓ 评奖(5) (优秀作品报送全国"挑战杯"大赛 二.具体说明 ( ...

  •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推动上海改革发展
  •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推动上海改革发展 --迎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笔谈 学者之家  智慧之门 姜义华 跨学科与多学科的交流.合作,不仅有利于对许多重大而复杂的问题作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研究,而且会促成学科新的增长点乃至新学科的形成. 上海市历史学会1949年12月筹备成立时,名为中国新 ...

  • 社科动态第1期111583951pdf
  • 社科学院开展群众路线活动领导班子集中学习........................9 社科学院博士生党支部开展民主生活会.............................10 社科学院群实活动聚焦"教授治学"展开讨论......................... ...

  • [东巴音乐整理研究]项目申请书
  •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申 请 书 项 目 类 别 基 础 研 究 学 科 分 类 项 目 名 称 东巴音乐整理研究 项 目 负 责 人 和 桂 莲 负责人所在单位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填 表 日 期 2014年3月15 日 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制 2014年2月修订 申 ...

  • 吉林大学综合改革方案部分具体内容
  • 11.切实推进校院两级管理重心下移.制定<吉林大学校院两级管理综合改革方案>,确定综合改革试点学院,以财经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为突破口,在人才培养.人员聘任.资产管理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加快重心下移,加大权力下放,加强学院办学实体建设,发挥学院办学主体作用. 17.改进招生选拔机制.重新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