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也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于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这充分说明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理解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   实践性作业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用亲身感受来获取知识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它是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点。关注学生的生命意识体验,结合农村文化资源,设计趣味、实效的实践性语文作业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及独立人格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语文实践性作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关注农村节日文化,感受传统魅力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灿烂的文化,这种文化对于民族的延续、国家的兴亡,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理想、道德的追求与向往。设计有关节日文化的实践性作业,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的美德,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培育其探究精神、协作意识。   1.了解探究,走进节日内涵。每当节日前夕,设计有关农村节日的实践性作业,通过调查、访问的形式,了解与农村节日有关的故事、习俗。例如在寒假的时候,设计“走进春节”的语文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去访问爸爸妈妈或者其他人,了解春节的由来,人们要做些什么,有哪些活动等等,让学生在调查中思考,在访问中交流,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交流感悟,谈论节日风俗。在学生调查访问之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全班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更详细地了解有关节日的信息。例如“走进春节”这个作业,通过学生的调查访问,学生就会知道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农村在这个节日前后开展了杀猪、买年货、做年饭、挂灯笼、贴对联、闹元宵等等一系列的活动,并了解到当地农村春节特有的一些风俗,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提升。既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也为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搭建了一个平台。   3.身心参与,感受节日氛围。教师还可以设计参与节日活动的语文实践性作业,如在清明节可以让爸爸妈妈带孩子去祭祖,渗透缅怀先辈的教育;在端午节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包包粽子,锻炼动手能力;在重阳节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给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等。通过亲身的经历,积累经验,收获情感,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小学语文教学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和熏陶,让学生从小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感受我们祖国母语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植一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民族情感。   二、聚焦农村农业文化,了解农村特色   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教育资源,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比如家禽家畜、农作物、农具等,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农村生活,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学习语文。   1.认识农具,感受迅猛变化。在农村古老的农具是非常常见的器具,种类也相当丰富。如磨豆腐的石磨,做糍粑的捣臼,牛拉的铁犁头,棕皮做的蓑衣等等。设计“认识我身边的农具”的语文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认识各种农具的名称用途,了解农具的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的视野,感受科技给农业带来的飞速发展。   2.观察禽畜,积累写作素材。观察积累是学生认识世界的起点,也是学生写作的起点。农村院子里随处可见鸡、鸭、狗之类的小动物,设计观察类的语文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家禽、家畜,也可以让学生饲养一些小动物,让学生养成主动观察、勤于积累的习惯。   3.走入田野,了解生长规律。农村的田野是学生了解农作物最好的课堂,田野上有稻田麦地、有瓜果蔬菜,通过设计“这个季节的田野”的语文实践性作业,认识四个季节中的一些农作物,让学生了解常见农作物的开花结果;也可访问农田里的叔叔阿姨,进一步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了解农作物从播种到采收的过程等等。   4.体验农活,丰富情感经历。“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就是四月农村的真实写照,农村的一年四季都比较忙,要做的农活也很多。选择一些简单的农活让学生们参与还是有必要的,设计“体验农活”的语文实践性作业,比如晒谷子、摘桔子、掰玉米、采野菜、喂小猪等等,通过这些简单的农活,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又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积累真实的写作的材料,还可以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   三、眷注农村生活文化,健全学生人格   1.挖掘游戏文化。游戏是一二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设计和游戏有关的实践性作业,学生的兴趣会非常浓,投入的热情也会相当高,所以学生一定能一丝不苟地做好这类好玩又有趣的作业。如设计“和爸爸妈妈玩他们小时候的游戏”的语文实践性作业,体验快乐,增进亲子交流。农村的家长一般很少和自己的孩子玩各类游戏,让他们和孩子玩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游戏时,如“滚铁环”、“夹弹珠”、“跳房子”、“走高跷”、“丢沙包”等,他们有时也会忘乎所以,像孩子一样玩起来。通过游戏,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距离近了,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民间游戏的快乐,也感受到了民间游戏的文化。另外,我们还可以设计“和爸爸妈妈做他们小时候的玩具”的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2.传承古朴文化。“朴实善良、热情好客、邻里互助、勤俭节约”这些都是农村人具备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美德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在农村,一家的客人几乎就是全村的客人,一家的事情也几乎就是全村的事情,邻里之间走家串户亲如一家。设计“客人来了之后”的语文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观察长辈们的待客之道,简单记录待客的过程。或设计“我邀小伙伴到我家” 的实践性作业,模仿大人招待自己的朋友。或设计“我为邻居做件事”的实践性作业,体验邻里互帮的快乐。   3.弥补缺失的文化。农村的人们在饮食习惯上、卫生习惯上也不太注重,留下一些不太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重视生活健康教育,教给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相当重要。设计有关生活健康的语文实践性作业,比如“刷牙的正确方式”、“生水中的学问”、“我的爱眼妙招”、“我的合理三餐”、“如何预防感冒”、“千万不能一起吃的东西”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健康,掌握一定的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健康意识、保健意识和预防疾病意识。   此外,而农村人们对安全的重视是不够的,农村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留守儿童,隔辈的教育模式,引发农村孩子意外伤害事故的频发。所以重视生活中的安全教育相当重要。通常的安全教育方式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哪些是不安全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处于被动状态。变被动为主动,设计生活安全类的语文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调查和访问中了解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如让学生调查哪些玩具是危险的,哪些地方是不能去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   四、关切农村自然文化,体验健康成长   在孩子的眼里,大自然是个趣味无穷的神奇世界,它有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千姿百态的虫鱼鸟兽、变幻万千的气象。设计爬山、野餐、踏青、放风筝等众多语文实践性作业,是培养学生活泼、开朗、勇敢、坚毅的优良性格的一条捷径。设计认识万事万物的语文实践性活动,如“我爱蝴蝶”、“不一样的树叶”等,丰富学生的自然常识,熟识各类动植物的名称和特性,并动手采集、制作标本,或学习做文字记录等。设计欣赏大自然风光类的实践性作业,如“我眼中的春天”、“寻找大自然中的颜色”等,提高美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带学生走进大自然,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其吃苦的精神,锻炼其健康的体魄,还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热爱生活的种子。   语文实践性作业,是一个有目的、有价值的综合性活动,减轻了学生的负担,真正起到了减负提质的作用。通过这些集趣味性、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于一体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统一走向多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融入生活、融入社会,在快乐完成作业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趣味化、人文化、生活化的语文实践性作业,能较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催生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劲枝提供了一片沃土。   蒋亮宝,教师,现居浙江仙居。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也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于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这充分说明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理解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   实践性作业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用亲身感受来获取知识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它是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点。关注学生的生命意识体验,结合农村文化资源,设计趣味、实效的实践性语文作业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及独立人格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语文实践性作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关注农村节日文化,感受传统魅力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灿烂的文化,这种文化对于民族的延续、国家的兴亡,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理想、道德的追求与向往。设计有关节日文化的实践性作业,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的美德,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培育其探究精神、协作意识。   1.了解探究,走进节日内涵。每当节日前夕,设计有关农村节日的实践性作业,通过调查、访问的形式,了解与农村节日有关的故事、习俗。例如在寒假的时候,设计“走进春节”的语文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去访问爸爸妈妈或者其他人,了解春节的由来,人们要做些什么,有哪些活动等等,让学生在调查中思考,在访问中交流,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交流感悟,谈论节日风俗。在学生调查访问之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全班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更详细地了解有关节日的信息。例如“走进春节”这个作业,通过学生的调查访问,学生就会知道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农村在这个节日前后开展了杀猪、买年货、做年饭、挂灯笼、贴对联、闹元宵等等一系列的活动,并了解到当地农村春节特有的一些风俗,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提升。既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也为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搭建了一个平台。   3.身心参与,感受节日氛围。教师还可以设计参与节日活动的语文实践性作业,如在清明节可以让爸爸妈妈带孩子去祭祖,渗透缅怀先辈的教育;在端午节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包包粽子,锻炼动手能力;在重阳节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给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等。通过亲身的经历,积累经验,收获情感,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小学语文教学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和熏陶,让学生从小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感受我们祖国母语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植一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民族情感。   二、聚焦农村农业文化,了解农村特色   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教育资源,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比如家禽家畜、农作物、农具等,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农村生活,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学习语文。   1.认识农具,感受迅猛变化。在农村古老的农具是非常常见的器具,种类也相当丰富。如磨豆腐的石磨,做糍粑的捣臼,牛拉的铁犁头,棕皮做的蓑衣等等。设计“认识我身边的农具”的语文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认识各种农具的名称用途,了解农具的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的视野,感受科技给农业带来的飞速发展。   2.观察禽畜,积累写作素材。观察积累是学生认识世界的起点,也是学生写作的起点。农村院子里随处可见鸡、鸭、狗之类的小动物,设计观察类的语文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家禽、家畜,也可以让学生饲养一些小动物,让学生养成主动观察、勤于积累的习惯。   3.走入田野,了解生长规律。农村的田野是学生了解农作物最好的课堂,田野上有稻田麦地、有瓜果蔬菜,通过设计“这个季节的田野”的语文实践性作业,认识四个季节中的一些农作物,让学生了解常见农作物的开花结果;也可访问农田里的叔叔阿姨,进一步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了解农作物从播种到采收的过程等等。   4.体验农活,丰富情感经历。“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就是四月农村的真实写照,农村的一年四季都比较忙,要做的农活也很多。选择一些简单的农活让学生们参与还是有必要的,设计“体验农活”的语文实践性作业,比如晒谷子、摘桔子、掰玉米、采野菜、喂小猪等等,通过这些简单的农活,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又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积累真实的写作的材料,还可以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   三、眷注农村生活文化,健全学生人格   1.挖掘游戏文化。游戏是一二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设计和游戏有关的实践性作业,学生的兴趣会非常浓,投入的热情也会相当高,所以学生一定能一丝不苟地做好这类好玩又有趣的作业。如设计“和爸爸妈妈玩他们小时候的游戏”的语文实践性作业,体验快乐,增进亲子交流。农村的家长一般很少和自己的孩子玩各类游戏,让他们和孩子玩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游戏时,如“滚铁环”、“夹弹珠”、“跳房子”、“走高跷”、“丢沙包”等,他们有时也会忘乎所以,像孩子一样玩起来。通过游戏,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距离近了,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民间游戏的快乐,也感受到了民间游戏的文化。另外,我们还可以设计“和爸爸妈妈做他们小时候的玩具”的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2.传承古朴文化。“朴实善良、热情好客、邻里互助、勤俭节约”这些都是农村人具备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美德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在农村,一家的客人几乎就是全村的客人,一家的事情也几乎就是全村的事情,邻里之间走家串户亲如一家。设计“客人来了之后”的语文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观察长辈们的待客之道,简单记录待客的过程。或设计“我邀小伙伴到我家” 的实践性作业,模仿大人招待自己的朋友。或设计“我为邻居做件事”的实践性作业,体验邻里互帮的快乐。   3.弥补缺失的文化。农村的人们在饮食习惯上、卫生习惯上也不太注重,留下一些不太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重视生活健康教育,教给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相当重要。设计有关生活健康的语文实践性作业,比如“刷牙的正确方式”、“生水中的学问”、“我的爱眼妙招”、“我的合理三餐”、“如何预防感冒”、“千万不能一起吃的东西”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健康,掌握一定的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健康意识、保健意识和预防疾病意识。   此外,而农村人们对安全的重视是不够的,农村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留守儿童,隔辈的教育模式,引发农村孩子意外伤害事故的频发。所以重视生活中的安全教育相当重要。通常的安全教育方式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哪些是不安全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处于被动状态。变被动为主动,设计生活安全类的语文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调查和访问中了解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如让学生调查哪些玩具是危险的,哪些地方是不能去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   四、关切农村自然文化,体验健康成长   在孩子的眼里,大自然是个趣味无穷的神奇世界,它有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千姿百态的虫鱼鸟兽、变幻万千的气象。设计爬山、野餐、踏青、放风筝等众多语文实践性作业,是培养学生活泼、开朗、勇敢、坚毅的优良性格的一条捷径。设计认识万事万物的语文实践性活动,如“我爱蝴蝶”、“不一样的树叶”等,丰富学生的自然常识,熟识各类动植物的名称和特性,并动手采集、制作标本,或学习做文字记录等。设计欣赏大自然风光类的实践性作业,如“我眼中的春天”、“寻找大自然中的颜色”等,提高美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带学生走进大自然,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其吃苦的精神,锻炼其健康的体魄,还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热爱生活的种子。   语文实践性作业,是一个有目的、有价值的综合性活动,减轻了学生的负担,真正起到了减负提质的作用。通过这些集趣味性、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于一体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统一走向多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融入生活、融入社会,在快乐完成作业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趣味化、人文化、生活化的语文实践性作业,能较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催生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劲枝提供了一片沃土。   蒋亮宝,教师,现居浙江仙居。


相关内容

  • 2013课题研究论文获奖名单
  • 安庆市2013年教育科研研究课题论文评选获奖名录 一等奖(45篇) 题 目 <高中英语作业问卷调查的分析和思考> <把握学情 创设高效数学课堂> <寻找口语能力训练的"源头活水"> <积累贵在常态化> <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与学生 ...

  • 关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问卷调查
  • 关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问卷调查 (教师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本问卷旨在调查我校语文常规作业的设计情况,为提高农村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效性的研究提供数据.感谢您的支持和帮助. 一.您的教龄 ( ) 1.5年以下 2.5年-10年 3.10年-20年 4.20年以上 二.您在常规教学中,一般设计哪些作 ...

  • 小学语文学科_3
  • (一)新课程实施 1.案例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2.课程意识的全面体现和落实 3.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新颖作业设计 4.防止低年级识字回生的研究 5.扩大阅读量与增加学习负担的辩证关系 6.综合性与学科性贯通的综合研究 7.基础落实与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8.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的研究 9.小学语文课堂评价 ...

  • 综合实践活动对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 摘 要:结合实际,针对综合实践活动对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作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不断地推陈出新,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层出不穷,呈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 ...

  • 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视导汇报材料
  • 正值金秋十月,xx喜迎市小语课堂教学专家视导团,视导团的到来,势必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极大的促进.现对我校教学常规执行情况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情况作一汇报. 一.教学常规执行情况 在县教育局的领导和关心下,xx小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充分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深入学习,坚持以人为本, ...

  • 2013年语文教学视导工作汇报材料
  • 正值金秋十月,喜迎市小语课堂教学专家视导团,视导团的到来,势必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极大的促进.现对我校教学常规执行情况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情况作一汇报. 一.教学常规执行情况 在县教育局的领导和关心下,小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充分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深入学习,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 ...

  • 儿童大世界总第2期目录
  • 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丁颖丽(5) 浅谈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刘业群(6) 浅谈兴趣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陈子红(7)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组团式学习的策略研究 陈天兰(8)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刘树全(10) 一年级比一比课程教学有效性的课程设计 贾 丽(11) 浅谈小 ...

  • 滦县小学数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 滦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2015年12月征求意见稿) 滦县教育局小学教研室 ----------------------------------------------------- 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推进学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进 ...

  • 恩施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 恩市教研文[2007]50号 恩施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试 行) 为进一步落实<恩施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定>,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教学计划 1.开学第一周,学校班子成员共同商议制定学校计划.由业务副校长牵头,根据学校计划的内容,广泛征求教研组长.教导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