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组织教育
少先队组织教育的内涵极其丰富,核心内容和要求是要培养少先队员的组织意识,组织观念,组织情感以及服务组织的能力。这种教育和训练的依据便是中国少先队章程。中国少先队章程的主要内容,就是少先队组织教育的内容。
少先队组织教育的具体内容应包括:
(1)队与党、团组织关系的教育;(2)队的性质、任务的教育;(3)队的历史的教育;(4)队的基本知识的教育;(5)队的组织制度的教育;(6)队的组织纪律的教育;(7)队员的权利及义务的教育等等。
这些教育内容涉及到少先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需要辅导员和少先队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现集中从少先队文化建设的角度谈谈少先队队名、队旗、红领巾、队礼、呼号、队的作风等少先队基本知识和少先队的民主与纪律的教育。
1、队名
组织的名称是组织的一面旗帜,是组织的纲领、宗旨、目的、任务的外在体现,是组织文化最外显的标志。开拓少先队队名的含意,进行少先队队名的教育,是少先队组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少先队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以“先锋”的名字命名的。
“先锋”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激励和教育作用。所谓“先锋”是指开辟道路的人,是指为了人民的利益冲锋在前面的人。党以“先锋”的称号命名少先队的组织,一方面表明了少先队与共产党的天然的政治上的联系,少先队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少先队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织部分;另一方面是用“先锋”的称号来激励广大少先队员,教育少年儿童从小学习先锋们的伟大榜样,继承他们的事业,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少先队应该努力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通过队的组织和集体活动去教育培养他们,使他们经受住各种锻炼,注意发挥队的集体作用,发挥队员的主动精神,发挥队干部的带头作用,而不要求队员个人去起“先锋”作用。
进行少先队队名的教育,要始终抓住学习先锋,立志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四有”新人这一根本目标。从真正意义上说,“先锋”就是体现“三个代表”的“四有”先进分子。培养体现“三个代表”的“四有”新人,是少先队教育的根本目的。我们要教育队员学习先锋,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掌握现代科技,立志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做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新一代建设者;要教育队员学习先锋,勤奋学习,勇于创造,追求真理,追求美好,立志做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建设者和创造者;要教育队员学习先锋,逐步确立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培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从小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要教育队员学习先锋,培养组织观念,遵守组织纪律,维护组织团结,不怕困难,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2、队旗、队徽
队旗、队徽和下面所谈的红领巾都是少先队的重要标志,这些标志可以将少先队的基本观念具体化、形象化,易于为儿童所接受。这些标志将“为共产主义奋斗”、“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些抽象的理念高度概括凝炼,将其简单形象地表现出来。统一的标志,意味着理念、意识形态的统一;鲜艳夺目的标志,强化着队员的理念和思想。标志成为少先队组织文化的一种载体,将少先队的思想意识具体化、经常化,是少先队组织教育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强调的重要部分。
星星火炬是社会各界及少先队员所广泛认同的少先队的一个标志,具体体现在少先队队旗和少先队队徽上。
中国少先队章程规定: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是少先队的队旗。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红旗象征革命胜利。五角星加火炬和写有“中国少先队”的红色绶带组成少先队的队徽。
队旗、队徽有着极其深刻的象征意义,它们揭示了少先队与共产党的天然的政治的联系,是少先队的政治理想、政治文化的形象体现,进行少先队队旗、队徽的教育,实质上进行的是热爱中国共产党、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
(1)进行队旗、队徽的教育,就要进行“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教育。教育队员热爱中国共产党,就要生动形象地进行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教育队员为实现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伟大战略目标而时刻准备着。
(2)进行队旗、队徽的教育,还要结合队的历史、队的光荣传统的教育,教育队员懂得中国共产党是少先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从小听党的话、努力学习,全面发展。
(3)队旗、队徽是少先队组织的标志。少先队组织在举行队会及各种重大活动时,都要履行出旗和退旗仪式。队徽的使用应该庄重、严肃、适当。少先队的代表大会、团委少年部、少工委的会议室及其他宣传、教育、活动阵地等应悬挂队徽。少先队的重大活动现场以及国外少年儿童组织交往活动的重要场合也应悬挂队徽。少先队的各种组织颁发的奖状、奖旗、证书、光荣簿以及其他荣誉性文件和队的报刊上也可以加印队
徽。少先队的专门制式用品等也可印有队徽标志。中学队员可佩戴少先队队徽证章。
3、红领巾
少先队员的标志是红领巾。少先队章程指出“红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
进行少先队员的标志红领巾的教育,首先要让队员懂得红领巾的含义。党以红旗的一角作为少先队员的标志,就是要队员懂得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少先队员要学习先辈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继承先辈的事业,发扬光荣传统,准备着为建设祖国,实现美好的理想而奋斗。
进行少先队员的标志红领巾的教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像少先队章程中所要求的那样:“每个队员都应该佩戴它和爱护它,为它增添新的荣誉。”新队员入队宣誓时,队组织要举行隆重的授红领巾仪式。要教育队员珍爱红领巾,学会端庄地佩戴红领巾,保持红领巾的整洁,并用自己美好的行动保持红领巾的荣誉,不断为红领巾增添光彩。
正确佩戴红领巾的方法是:领巾披在肩,左边压右边,右边绕一圈,小角圈中过,两角拉拉紧。
4、队礼
中国少先队的队礼——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少先队队礼的含义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党性的具体体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党。少先队是党的接班人,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预备队,理所当然也应该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作为终生的信念和行动准则。少先队队礼是党的宗旨、是“三个代表”精髓儿童化、形象化的体现,教育少先队员敬好队礼,进行少先队队礼的教育,实质是向队员进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信念的熏陶,进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教育。
少先队员敬队礼,就是要发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为人民多做好事,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为重,把集体的事放在前面,有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怕吃苦的精神。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服务”不仅体现了党性、党的宗旨对少先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预备队的要求,同时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少先队的队礼教育,要注意研究新形势和少先队的新特点,开展一系列的诸如“手拉手”互助活动、“红领巾助残行动”、“文明社区服务行动”等生动有效的活动,让队员们在实践中学会尊重人民群众、向人民群众学习、为人民群众服务,用行动去实践崇高的队礼——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好少年。
少
先队的队礼是少先队的崇高礼仪。在升国旗,队会举行出旗、退旗仪式,祭扫烈士墓,接受领导检阅时,少先队员都要行队礼。平时少先队员见到师长,或请求师长讲话、请示问题时,也要先行队礼。作为少先队队礼教育的重要方面,要指导队员正确行队礼的方法。敬队礼时,神情要庄重、严肃、有精神、动作要标准,以表示对国旗、对组织、对他人的尊重。正确行队礼的方法应该是右手五指并拢,经前胸举至头顶约一拳处,成45度,掌心向下。
5、呼号
呼号是中国少先队特有的仪式。少先队的呼号,领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回答:“时刻准备着!”
少先队的呼号是少先队的组织纲领与组织成员行动的体现。
第一句领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表明了少先队组织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纲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要靠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奋斗,要实现共产主义,必须首先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当今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要教育队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为大目标奋斗时,就要从小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参与实践,培养能力,立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第二句回答是:“时刻准备着!”表达了少先队员的决心与行动。少先队把“时刻准备着!”作为最有自己组织特色的呼号,表达了少先队员为远大理想和目标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实践中健康成长的决心和行动。“时刻准备着”也是党和人民对少先队的殷切期望,胡锦涛总书记今年“六一”前夕给少先队员复信,也亲切勉励少先队员“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少先队的呼号简明,响亮,具有深刻的思想含义和鲜明的儿童特色,不论是对队员的思想教育,还是对他们心灵的撞击与震撼,都会产生极大的作用。每当队会即将结束,都要举行呼号的仪式。呼号由少先队辅导员、党团组织的代表,或为党和祖国、为人民作出突出贡献的、能作为少先队员表率、深受队员们爱戴的人领呼。全体队员呼号时,右手握拳举起于右肩上方,约与右耳平行,拳心向左前方,齐声回答,态度严肃,声音高亢有力。
6、队的作风
队的作风,是少先队员学习和生活应有的态度和行为,是少先队组织对队员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要求,是队员行为的准则。少先队的作风是少先队文化的隐
性表现,体现了少先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具有极强的教育渗透和文化熏陶作用。
队的作风是:诚实、勇敢、活泼、团结。
(1)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的基本准则,是少先队的光荣传统。诚实,从大处说,要忠诚祖国,忠诚人民,不做有损国格、损人利己的事。从为人处世而言,诚实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实事求是,不说假话、大话、空话、过头话;言行一致,做人正直;有错就改,不文过饰非。
诚实,也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们的客观要求。正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诚信”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教育少先队员从小讲诚信。
(2)勇敢,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塑造。勇敢,就是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不怕危险,英勇顽强,不畏艰险,勇于牺牲。勇敢还有一层更高的要求,即敢于坚持真理,为了人民的利益,敢于坚持对的、改正错的,敢想、敢说、敢干,不惟惟诺诺,不谨小慎微。勇敢也意味着要勇于创新,不墨守成规,准备和乐于接受他未经历过的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为方式,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勇于创造,敢为天下先。
勇敢还是自信的表现。对于当代的孩子来说,自信心的培养尤为重要。少先队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尤其是“五自”活动,培养队员自信进取的心理,勇敢顽强的意志,作生活的强者,让队员发自内心地说:“我能行!”
(3)活泼,是对队员气质、性格和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的要求。活泼,不单指队员爱唱歌、会跳舞、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而是有更深的内涵,即要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积极热情,性格开朗,敢说敢做,表里如一;思维敏锐,渴求真知,虚心好学,永不满足;生活丰富多彩,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充满情趣。
活泼的作风,是要培养少年儿童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活泼的养成源于积极良好的心态。只有心理品质健康、心态良好的人,才能活泼开朗。应该看到,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上的一些负面东西(如灰色的、厌世情绪等)也对少年儿童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少先队组织应注意让队员从小就有积极的心态,永远微笑着看世界,心情开朗地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4)团结,是要培养队员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要教育队员发扬传统美德,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尊敬长辈,爱护弱小,同学之间,互相爱护,富于友爱和同情心,乐于助人;要虚心向先进学习,不骄傲,不嫉妒,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严以律已,宽以待人;有大局观念,自
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集体的荣誉。
少先队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队员们认识到现代化大生产、现代科学的研究和创造,都离不开与人的合作,而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也取决于能否很好地与人合作。
少先队作为少年儿童的社会团体,既有组织内的人际交往,也有同社会的人际交往,这一切,给少先队员的协作、团结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条件。少先队应重视发挥组织作用,使队员在组织中培养团结的作风。
优良的作风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作风,不仅体现在队员的个体上,而一旦众多队员都形成了某种相同的作风,那么这个作风就会成为这个组织的共同作风,这也正是少先队所孜孜追求的目标。这种共同的作风,也就是这个组织的风气。组织良好风气的形成,不仅会约束、影响、熏陶与教育组织的成员,而且会影响和促进社会风气的优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7、队的民主与纪律
《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规定:“队员是少先队组织的主人,在队里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对队的工作和队的活动提出意见和要求。”
队组织要下力气营造民主氛围,真正发挥队员的主体作用,在队内实行民主,有事大家民主协商,强调人人有参与权、人人是主人;让队员当家作主,在辅导员的指导和帮助下,自己选举队长,制订计划、开展活动,管理阵地,办理事情,帮助同学,执行纪律,建设集体,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工作,锻炼自主、自治的能力,做少先队组织的主人。还要教育队员学习以主人翁精神对待学校和社会,学做学校的小主人、社会的小主人。让少先队员从小学会过民主生活,对于他们将来参与建设民主政治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少先队组织又是一个有着严密纪律的组织。《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要求:“每个队员都要遵守纪律,服从队的决议,积极参加队的活动,做好队交给的工作,热心为大家服务。”民主集中制是少先队的组织原则。在强调尊重基层组织的民主权力,发挥队员自主精神的同时,少先队又强调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维护队组织的权威,加强全队的团结。少先队的严密的组织体系,便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要通过过组织生活,参与组织建设,让队员懂得民主集中制这一重要原则。
纪律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少先队组织有一系列严密的组织纪律。队章规定:“每个队员都要遵守纪律,服从队的决议”。“队员和队的组织做出优异成绩的,由队的组织或报共青团组织给
以表扬和奖励”。“队员犯了错误的,队组织要进行耐心帮助、批评教育,帮助改正。”
民主与集体、自由和纪律和少先队组织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增强队员的组织观念,实现队内民主,发挥组织功能,提高组织教育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少先队组织教育
少先队组织教育的内涵极其丰富,核心内容和要求是要培养少先队员的组织意识,组织观念,组织情感以及服务组织的能力。这种教育和训练的依据便是中国少先队章程。中国少先队章程的主要内容,就是少先队组织教育的内容。
少先队组织教育的具体内容应包括:
(1)队与党、团组织关系的教育;(2)队的性质、任务的教育;(3)队的历史的教育;(4)队的基本知识的教育;(5)队的组织制度的教育;(6)队的组织纪律的教育;(7)队员的权利及义务的教育等等。
这些教育内容涉及到少先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需要辅导员和少先队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现集中从少先队文化建设的角度谈谈少先队队名、队旗、红领巾、队礼、呼号、队的作风等少先队基本知识和少先队的民主与纪律的教育。
1、队名
组织的名称是组织的一面旗帜,是组织的纲领、宗旨、目的、任务的外在体现,是组织文化最外显的标志。开拓少先队队名的含意,进行少先队队名的教育,是少先队组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少先队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以“先锋”的名字命名的。
“先锋”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激励和教育作用。所谓“先锋”是指开辟道路的人,是指为了人民的利益冲锋在前面的人。党以“先锋”的称号命名少先队的组织,一方面表明了少先队与共产党的天然的政治上的联系,少先队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少先队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织部分;另一方面是用“先锋”的称号来激励广大少先队员,教育少年儿童从小学习先锋们的伟大榜样,继承他们的事业,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少先队应该努力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通过队的组织和集体活动去教育培养他们,使他们经受住各种锻炼,注意发挥队的集体作用,发挥队员的主动精神,发挥队干部的带头作用,而不要求队员个人去起“先锋”作用。
进行少先队队名的教育,要始终抓住学习先锋,立志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四有”新人这一根本目标。从真正意义上说,“先锋”就是体现“三个代表”的“四有”先进分子。培养体现“三个代表”的“四有”新人,是少先队教育的根本目的。我们要教育队员学习先锋,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掌握现代科技,立志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做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新一代建设者;要教育队员学习先锋,勤奋学习,勇于创造,追求真理,追求美好,立志做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建设者和创造者;要教育队员学习先锋,逐步确立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培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从小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要教育队员学习先锋,培养组织观念,遵守组织纪律,维护组织团结,不怕困难,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2、队旗、队徽
队旗、队徽和下面所谈的红领巾都是少先队的重要标志,这些标志可以将少先队的基本观念具体化、形象化,易于为儿童所接受。这些标志将“为共产主义奋斗”、“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些抽象的理念高度概括凝炼,将其简单形象地表现出来。统一的标志,意味着理念、意识形态的统一;鲜艳夺目的标志,强化着队员的理念和思想。标志成为少先队组织文化的一种载体,将少先队的思想意识具体化、经常化,是少先队组织教育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强调的重要部分。
星星火炬是社会各界及少先队员所广泛认同的少先队的一个标志,具体体现在少先队队旗和少先队队徽上。
中国少先队章程规定: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是少先队的队旗。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红旗象征革命胜利。五角星加火炬和写有“中国少先队”的红色绶带组成少先队的队徽。
队旗、队徽有着极其深刻的象征意义,它们揭示了少先队与共产党的天然的政治的联系,是少先队的政治理想、政治文化的形象体现,进行少先队队旗、队徽的教育,实质上进行的是热爱中国共产党、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
(1)进行队旗、队徽的教育,就要进行“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教育。教育队员热爱中国共产党,就要生动形象地进行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教育队员为实现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伟大战略目标而时刻准备着。
(2)进行队旗、队徽的教育,还要结合队的历史、队的光荣传统的教育,教育队员懂得中国共产党是少先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从小听党的话、努力学习,全面发展。
(3)队旗、队徽是少先队组织的标志。少先队组织在举行队会及各种重大活动时,都要履行出旗和退旗仪式。队徽的使用应该庄重、严肃、适当。少先队的代表大会、团委少年部、少工委的会议室及其他宣传、教育、活动阵地等应悬挂队徽。少先队的重大活动现场以及国外少年儿童组织交往活动的重要场合也应悬挂队徽。少先队的各种组织颁发的奖状、奖旗、证书、光荣簿以及其他荣誉性文件和队的报刊上也可以加印队
徽。少先队的专门制式用品等也可印有队徽标志。中学队员可佩戴少先队队徽证章。
3、红领巾
少先队员的标志是红领巾。少先队章程指出“红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
进行少先队员的标志红领巾的教育,首先要让队员懂得红领巾的含义。党以红旗的一角作为少先队员的标志,就是要队员懂得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少先队员要学习先辈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继承先辈的事业,发扬光荣传统,准备着为建设祖国,实现美好的理想而奋斗。
进行少先队员的标志红领巾的教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像少先队章程中所要求的那样:“每个队员都应该佩戴它和爱护它,为它增添新的荣誉。”新队员入队宣誓时,队组织要举行隆重的授红领巾仪式。要教育队员珍爱红领巾,学会端庄地佩戴红领巾,保持红领巾的整洁,并用自己美好的行动保持红领巾的荣誉,不断为红领巾增添光彩。
正确佩戴红领巾的方法是:领巾披在肩,左边压右边,右边绕一圈,小角圈中过,两角拉拉紧。
4、队礼
中国少先队的队礼——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少先队队礼的含义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党性的具体体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党。少先队是党的接班人,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预备队,理所当然也应该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作为终生的信念和行动准则。少先队队礼是党的宗旨、是“三个代表”精髓儿童化、形象化的体现,教育少先队员敬好队礼,进行少先队队礼的教育,实质是向队员进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信念的熏陶,进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教育。
少先队员敬队礼,就是要发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为人民多做好事,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为重,把集体的事放在前面,有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怕吃苦的精神。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服务”不仅体现了党性、党的宗旨对少先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预备队的要求,同时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少先队的队礼教育,要注意研究新形势和少先队的新特点,开展一系列的诸如“手拉手”互助活动、“红领巾助残行动”、“文明社区服务行动”等生动有效的活动,让队员们在实践中学会尊重人民群众、向人民群众学习、为人民群众服务,用行动去实践崇高的队礼——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好少年。
少
先队的队礼是少先队的崇高礼仪。在升国旗,队会举行出旗、退旗仪式,祭扫烈士墓,接受领导检阅时,少先队员都要行队礼。平时少先队员见到师长,或请求师长讲话、请示问题时,也要先行队礼。作为少先队队礼教育的重要方面,要指导队员正确行队礼的方法。敬队礼时,神情要庄重、严肃、有精神、动作要标准,以表示对国旗、对组织、对他人的尊重。正确行队礼的方法应该是右手五指并拢,经前胸举至头顶约一拳处,成45度,掌心向下。
5、呼号
呼号是中国少先队特有的仪式。少先队的呼号,领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回答:“时刻准备着!”
少先队的呼号是少先队的组织纲领与组织成员行动的体现。
第一句领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表明了少先队组织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纲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要靠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奋斗,要实现共产主义,必须首先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当今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要教育队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为大目标奋斗时,就要从小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参与实践,培养能力,立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第二句回答是:“时刻准备着!”表达了少先队员的决心与行动。少先队把“时刻准备着!”作为最有自己组织特色的呼号,表达了少先队员为远大理想和目标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实践中健康成长的决心和行动。“时刻准备着”也是党和人民对少先队的殷切期望,胡锦涛总书记今年“六一”前夕给少先队员复信,也亲切勉励少先队员“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少先队的呼号简明,响亮,具有深刻的思想含义和鲜明的儿童特色,不论是对队员的思想教育,还是对他们心灵的撞击与震撼,都会产生极大的作用。每当队会即将结束,都要举行呼号的仪式。呼号由少先队辅导员、党团组织的代表,或为党和祖国、为人民作出突出贡献的、能作为少先队员表率、深受队员们爱戴的人领呼。全体队员呼号时,右手握拳举起于右肩上方,约与右耳平行,拳心向左前方,齐声回答,态度严肃,声音高亢有力。
6、队的作风
队的作风,是少先队员学习和生活应有的态度和行为,是少先队组织对队员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要求,是队员行为的准则。少先队的作风是少先队文化的隐
性表现,体现了少先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具有极强的教育渗透和文化熏陶作用。
队的作风是:诚实、勇敢、活泼、团结。
(1)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的基本准则,是少先队的光荣传统。诚实,从大处说,要忠诚祖国,忠诚人民,不做有损国格、损人利己的事。从为人处世而言,诚实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实事求是,不说假话、大话、空话、过头话;言行一致,做人正直;有错就改,不文过饰非。
诚实,也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们的客观要求。正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诚信”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教育少先队员从小讲诚信。
(2)勇敢,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塑造。勇敢,就是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不怕危险,英勇顽强,不畏艰险,勇于牺牲。勇敢还有一层更高的要求,即敢于坚持真理,为了人民的利益,敢于坚持对的、改正错的,敢想、敢说、敢干,不惟惟诺诺,不谨小慎微。勇敢也意味着要勇于创新,不墨守成规,准备和乐于接受他未经历过的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为方式,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勇于创造,敢为天下先。
勇敢还是自信的表现。对于当代的孩子来说,自信心的培养尤为重要。少先队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尤其是“五自”活动,培养队员自信进取的心理,勇敢顽强的意志,作生活的强者,让队员发自内心地说:“我能行!”
(3)活泼,是对队员气质、性格和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的要求。活泼,不单指队员爱唱歌、会跳舞、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而是有更深的内涵,即要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积极热情,性格开朗,敢说敢做,表里如一;思维敏锐,渴求真知,虚心好学,永不满足;生活丰富多彩,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充满情趣。
活泼的作风,是要培养少年儿童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活泼的养成源于积极良好的心态。只有心理品质健康、心态良好的人,才能活泼开朗。应该看到,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上的一些负面东西(如灰色的、厌世情绪等)也对少年儿童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少先队组织应注意让队员从小就有积极的心态,永远微笑着看世界,心情开朗地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4)团结,是要培养队员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要教育队员发扬传统美德,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尊敬长辈,爱护弱小,同学之间,互相爱护,富于友爱和同情心,乐于助人;要虚心向先进学习,不骄傲,不嫉妒,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严以律已,宽以待人;有大局观念,自
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集体的荣誉。
少先队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队员们认识到现代化大生产、现代科学的研究和创造,都离不开与人的合作,而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也取决于能否很好地与人合作。
少先队作为少年儿童的社会团体,既有组织内的人际交往,也有同社会的人际交往,这一切,给少先队员的协作、团结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条件。少先队应重视发挥组织作用,使队员在组织中培养团结的作风。
优良的作风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作风,不仅体现在队员的个体上,而一旦众多队员都形成了某种相同的作风,那么这个作风就会成为这个组织的共同作风,这也正是少先队所孜孜追求的目标。这种共同的作风,也就是这个组织的风气。组织良好风气的形成,不仅会约束、影响、熏陶与教育组织的成员,而且会影响和促进社会风气的优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7、队的民主与纪律
《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规定:“队员是少先队组织的主人,在队里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对队的工作和队的活动提出意见和要求。”
队组织要下力气营造民主氛围,真正发挥队员的主体作用,在队内实行民主,有事大家民主协商,强调人人有参与权、人人是主人;让队员当家作主,在辅导员的指导和帮助下,自己选举队长,制订计划、开展活动,管理阵地,办理事情,帮助同学,执行纪律,建设集体,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工作,锻炼自主、自治的能力,做少先队组织的主人。还要教育队员学习以主人翁精神对待学校和社会,学做学校的小主人、社会的小主人。让少先队员从小学会过民主生活,对于他们将来参与建设民主政治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少先队组织又是一个有着严密纪律的组织。《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要求:“每个队员都要遵守纪律,服从队的决议,积极参加队的活动,做好队交给的工作,热心为大家服务。”民主集中制是少先队的组织原则。在强调尊重基层组织的民主权力,发挥队员自主精神的同时,少先队又强调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维护队组织的权威,加强全队的团结。少先队的严密的组织体系,便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要通过过组织生活,参与组织建设,让队员懂得民主集中制这一重要原则。
纪律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少先队组织有一系列严密的组织纪律。队章规定:“每个队员都要遵守纪律,服从队的决议”。“队员和队的组织做出优异成绩的,由队的组织或报共青团组织给
以表扬和奖励”。“队员犯了错误的,队组织要进行耐心帮助、批评教育,帮助改正。”
民主与集体、自由和纪律和少先队组织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增强队员的组织观念,实现队内民主,发挥组织功能,提高组织教育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