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长歌

  在世界文明史上,凡伟大之文明,多与某条大江大河联系在一起,诸如西亚之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东亚之黄河与长江,南亚之印度河与恒河,这些史学家所称之“两河流域”,便孕育出史上最伟大之巴比伦文明、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   非洲文明也与一条大河联系在一起,那就是纵贯大陆东部的世界第一大河尼罗河。2000多年前,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来到波涛滚滚的尼罗河畔,曾发出“埃及乃尼罗河之献礼”的感慨。千百年来,尼罗河一直以它神奇的生命活力吸引着世界。20世纪著名传记作家埃米尔・路德维希在《尼罗河――一条生命之河的故事》一书中说,尼罗河是一条神形兼备的有着史诗般品格的生命之河,在这条奔腾的大河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的形象、人的命运。   尼罗河自北而南6700多千米,大体可分为埃及尼罗河、苏丹尼罗河、大湖流域尼罗河三部分。许多年来,说起尼罗河,人们常常只将它与埃及相联系,其实,作为世界上第一长河,尼罗河本是一条性格开阔、形态多姿的河流,它在非洲大地上蜿蜒而行,大河上下每一河段都有独特而巨大的生命力,哺育了埃及文明、努比亚文明、尼罗特文明、班图文明。可以说,尼罗河既属于埃及,也属于整个非洲,它是一首盘绕回旋于非洲大地上的文明长歌。      埃及尼罗河:一泻千里入大海      埃及境内的尼罗河,1200多千米的河道简约而统一。从南方阿斯旺大坝到北方三角洲边缘,大河在这沙漠戈壁的世界里直流而下,畅行无阻,一泻千里。它养育了古代埃及文明,也把埃及南北间联结起来,很早就促成了上下埃及之统一。   埃及尼罗河的景致是这样的独特,它在崖壁紧束的槽形谷地里蜿蜒北流,河谷两边是耸起的巨大岩壁。河谷或宽或窄,宽阔之处10多千米,可有良田万顷,沃野延绵;狭窄之地则不足千米,崖壁直逼河岸。然但凡开阔之处,尼罗河就筑成大大小小之绿洲田野,人们于斯生息繁衍,更借这黄金水道,扯帆起航,出三角洲而入海远航。无论是历史上还是今天,这狭窄的尼罗河谷,浓缩了埃及文化的全部精华。今天,这个只占埃及国土面积3%的狭长河谷,聚集着这个国家95%的人口和98%的耕地。你只要一翻过河谷两边高耸的崖壁,东西两侧便全都是黄沙满天无边无际的沙漠世界了。   尼罗河就这样塑造了埃及文明的一些基本品格,塑造了古代埃及人一种万流归宗的心理结构。历史上,人们蜂拥进入狭窄的河谷之地,在密集的绿洲上同生同息,往来频繁,倾城倾国去建造那八方归一的金字塔,最终形成了统一的文化形态、制度与观念。对于埃及人来说,尼罗河是一切生命的归属,人们但凡进入了河谷,原有的文化差异也就逐渐淡化。那狭窄的尼罗河河谷,就是埃及人生命中的金字塔尖顶,是古代埃及文明的结晶所在。   借着尼罗河这链条似的河道,古埃及很早就突破了小国寡民的局限而走向了大一统的中央王朝,由城邦国家扩张为法老帝国,这巨大的中央集权的法老统治一经建立便延续了3000多年。在以后的岁月里,埃及作为一个统一的历史文化单位,政治与民族统一体,一直保持了下来。直到今天,埃及也是非洲数十个国家中,民族关系较为单一、宗教文化相对一致、富于聚合能力的国家。尼罗河对埃及现代国家的文化精神塑造,依然起着持久的作用。      苏丹尼罗河:千曲百转瀑布叠      在苏丹境内,3300多千米的尼罗河却有了另一番不同的神态与风情。它不仅有众多的支流汇聚,瀑布成群,其走向更是忽东忽西,大弯大拐,而每一支流与河段都有不同之处。这一切,赋予了苏丹的历史与文明一种明显有别于埃及的个性与神韵。   以今日苏丹的首都喀土穆为界,在苏丹的南方,尼罗河分成了青尼罗河、白尼罗河两条大河。这两条大河如相互思念的情人,分别从遥远的东非热带高地和热带雨林深处奔腾而来,一路相互呼应着,越过无数艰难险阻,终于在抵达喀土穆后融合在了一起。在这两河之上游地带,森林草地广布,植被茂密幽深,更有显示热带非洲自然环境巨大力量的高山峡谷和沼泽湖泊。在这两河将要汇合的中部地区之间,则孕育出了一片片开阔肥沃的农耕土地和草原牧场。正是在这里,大地哺育出了古代苏丹南方的黑人文明。   到了喀土穆,青、白尼罗河在这里合而为一后继续向北奔腾流去。从这里开始,尼罗河有了另一番更为壮观的景色,它在苏丹北方那起伏崎岖的山间高地和沙漠世界中盘旋洄折,忽而蜿蜒行走,忽而起伏跌宕,在进入苏丹与埃及边境的纳赛尔湖之前的千里河道上,形成一个“S”形的大曲大弯走势,其间还跌落成著名的尼罗河六大瀑布群。在这些落差不一的瀑布群附近的河流弯曲处,岸边冲积成一些平原地带,在这里,尼罗河哺育出了古代苏丹北方的努比亚文明。   正是尼罗河在苏丹境内的这一复杂多变的河流走势与地形结构,造成了苏丹自然地域之多样性分割,以及这个国家的民族、历史、文化、生活之丰富的形态。正如路德维希所说,即便是在尼罗河支流阿巴拉特河边的那些贝都因人身上,他们健硕而修长的四肢,棕色而健康的肤色,我们也可以欣赏到四五个不同的人类种族融合的结果,并对人类历史上的这种交流往来及结果产生敬意。      源头尼罗河:波光潋滟林茫茫      世界上有许多伟大的河流,但并不是每一条河流都能走完它的生命路途,有的在半路上便消耗完了生命力量而消亡。尼罗河真正的生命力量,是在它的源头――遥远的东非高原大湖地区和热带雨林中孕育起来的。   千百年来,尼罗河源头何在,一直是个难解之谜。尼罗河似乎要把自己的身世隐藏起来,不愿世人轻易窥见到她的秘密。直到近代以后,经过许多探险考察研究,现在人们都认可尼罗河的真正源头在极为遥远的乌干达境内,即赤道线附近的维多利亚大湖地区。维多利亚湖北面的里彭瀑布,倾泻而下形成了一条数百千米长的维多利亚尼罗河,这就是尼罗河的起点。在这里,波光明滟的东非高原湖水启动了尼罗河漫长的旅程,它穿过非洲东部的高山峡谷、沼泽湿地,穿过幽深茂密的热带雨林,开阔无边的热带草原,再穿过烈日炎炎漫天黄沙的热带沙漠,在流淌了几个月后,最终注入地中海。   其实,尼罗河的源头不只一个,它的源头有着十几条来自大湖地区的支流,因为它必须蓄积起足够的能量,才不会在穿过巨大的热带沙漠世界时被消解蒸发掉。尼罗河的伟大性格正是在它的上游东非大湖地区孕育起来的,它由此获得了足够的勇气和胆量向北方无边无际的大沙漠世界流去。尼罗河的伟大,正在于它敢于去挑战未来的命运,它在进入中下游努比亚沙漠的埃及境内后,面临着最严峻的生存挑战。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懂得尼罗河为什么一定要将它的源头放置在东非高原大湖之间,一定要在它的上游流经茂密的热带雨林世界。没有上游的热带雨林,没有那巨大开阔的维多利亚湖、阿尔伯特湖,尼罗河不可能流淌到地中海。事实上,在乌干达境内的维多利亚尼罗河,河水在平缓开阔的东非热带高原的沼泽草地中流淌着,基奥加湖、夸尼亚湖把河道拉得宽阔,缓缓的河面长满美丽的睡莲、纸莎草,班图族黑人的渔猎文化给这高原大湖一种特有的风情。在接纳了高源大湖与沼泽世界蓄积的水源后,尼罗河终于又继续前行。接下来的河段,尼罗河第一次进入了热带森林与峡谷。河流在茫茫热带大峡谷与森林岩石间奔腾穿行,飞虹叠现,激流咆啸,形成了壮观的瀑布群。   从世界大河与人类文明成长的关系来看,尼罗河让世人最为敬重的,不是它有滔滔的河水,而是它有坚韧的生命意志与勇气。它在进入中下游以后,一直穿行于干旱的大沙漠,不过,这非洲烈日终究不能完全耗尽它的生命,它一直以自己顽强旺盛的生命力,穿越沙漠戈壁,并最终奔腾入海而获得了永生。   尼罗河,一条非洲的大河。      [责任编辑] 姜冰

  在世界文明史上,凡伟大之文明,多与某条大江大河联系在一起,诸如西亚之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东亚之黄河与长江,南亚之印度河与恒河,这些史学家所称之“两河流域”,便孕育出史上最伟大之巴比伦文明、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   非洲文明也与一条大河联系在一起,那就是纵贯大陆东部的世界第一大河尼罗河。2000多年前,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来到波涛滚滚的尼罗河畔,曾发出“埃及乃尼罗河之献礼”的感慨。千百年来,尼罗河一直以它神奇的生命活力吸引着世界。20世纪著名传记作家埃米尔・路德维希在《尼罗河――一条生命之河的故事》一书中说,尼罗河是一条神形兼备的有着史诗般品格的生命之河,在这条奔腾的大河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的形象、人的命运。   尼罗河自北而南6700多千米,大体可分为埃及尼罗河、苏丹尼罗河、大湖流域尼罗河三部分。许多年来,说起尼罗河,人们常常只将它与埃及相联系,其实,作为世界上第一长河,尼罗河本是一条性格开阔、形态多姿的河流,它在非洲大地上蜿蜒而行,大河上下每一河段都有独特而巨大的生命力,哺育了埃及文明、努比亚文明、尼罗特文明、班图文明。可以说,尼罗河既属于埃及,也属于整个非洲,它是一首盘绕回旋于非洲大地上的文明长歌。      埃及尼罗河:一泻千里入大海      埃及境内的尼罗河,1200多千米的河道简约而统一。从南方阿斯旺大坝到北方三角洲边缘,大河在这沙漠戈壁的世界里直流而下,畅行无阻,一泻千里。它养育了古代埃及文明,也把埃及南北间联结起来,很早就促成了上下埃及之统一。   埃及尼罗河的景致是这样的独特,它在崖壁紧束的槽形谷地里蜿蜒北流,河谷两边是耸起的巨大岩壁。河谷或宽或窄,宽阔之处10多千米,可有良田万顷,沃野延绵;狭窄之地则不足千米,崖壁直逼河岸。然但凡开阔之处,尼罗河就筑成大大小小之绿洲田野,人们于斯生息繁衍,更借这黄金水道,扯帆起航,出三角洲而入海远航。无论是历史上还是今天,这狭窄的尼罗河谷,浓缩了埃及文化的全部精华。今天,这个只占埃及国土面积3%的狭长河谷,聚集着这个国家95%的人口和98%的耕地。你只要一翻过河谷两边高耸的崖壁,东西两侧便全都是黄沙满天无边无际的沙漠世界了。   尼罗河就这样塑造了埃及文明的一些基本品格,塑造了古代埃及人一种万流归宗的心理结构。历史上,人们蜂拥进入狭窄的河谷之地,在密集的绿洲上同生同息,往来频繁,倾城倾国去建造那八方归一的金字塔,最终形成了统一的文化形态、制度与观念。对于埃及人来说,尼罗河是一切生命的归属,人们但凡进入了河谷,原有的文化差异也就逐渐淡化。那狭窄的尼罗河河谷,就是埃及人生命中的金字塔尖顶,是古代埃及文明的结晶所在。   借着尼罗河这链条似的河道,古埃及很早就突破了小国寡民的局限而走向了大一统的中央王朝,由城邦国家扩张为法老帝国,这巨大的中央集权的法老统治一经建立便延续了3000多年。在以后的岁月里,埃及作为一个统一的历史文化单位,政治与民族统一体,一直保持了下来。直到今天,埃及也是非洲数十个国家中,民族关系较为单一、宗教文化相对一致、富于聚合能力的国家。尼罗河对埃及现代国家的文化精神塑造,依然起着持久的作用。      苏丹尼罗河:千曲百转瀑布叠      在苏丹境内,3300多千米的尼罗河却有了另一番不同的神态与风情。它不仅有众多的支流汇聚,瀑布成群,其走向更是忽东忽西,大弯大拐,而每一支流与河段都有不同之处。这一切,赋予了苏丹的历史与文明一种明显有别于埃及的个性与神韵。   以今日苏丹的首都喀土穆为界,在苏丹的南方,尼罗河分成了青尼罗河、白尼罗河两条大河。这两条大河如相互思念的情人,分别从遥远的东非热带高地和热带雨林深处奔腾而来,一路相互呼应着,越过无数艰难险阻,终于在抵达喀土穆后融合在了一起。在这两河之上游地带,森林草地广布,植被茂密幽深,更有显示热带非洲自然环境巨大力量的高山峡谷和沼泽湖泊。在这两河将要汇合的中部地区之间,则孕育出了一片片开阔肥沃的农耕土地和草原牧场。正是在这里,大地哺育出了古代苏丹南方的黑人文明。   到了喀土穆,青、白尼罗河在这里合而为一后继续向北奔腾流去。从这里开始,尼罗河有了另一番更为壮观的景色,它在苏丹北方那起伏崎岖的山间高地和沙漠世界中盘旋洄折,忽而蜿蜒行走,忽而起伏跌宕,在进入苏丹与埃及边境的纳赛尔湖之前的千里河道上,形成一个“S”形的大曲大弯走势,其间还跌落成著名的尼罗河六大瀑布群。在这些落差不一的瀑布群附近的河流弯曲处,岸边冲积成一些平原地带,在这里,尼罗河哺育出了古代苏丹北方的努比亚文明。   正是尼罗河在苏丹境内的这一复杂多变的河流走势与地形结构,造成了苏丹自然地域之多样性分割,以及这个国家的民族、历史、文化、生活之丰富的形态。正如路德维希所说,即便是在尼罗河支流阿巴拉特河边的那些贝都因人身上,他们健硕而修长的四肢,棕色而健康的肤色,我们也可以欣赏到四五个不同的人类种族融合的结果,并对人类历史上的这种交流往来及结果产生敬意。      源头尼罗河:波光潋滟林茫茫      世界上有许多伟大的河流,但并不是每一条河流都能走完它的生命路途,有的在半路上便消耗完了生命力量而消亡。尼罗河真正的生命力量,是在它的源头――遥远的东非高原大湖地区和热带雨林中孕育起来的。   千百年来,尼罗河源头何在,一直是个难解之谜。尼罗河似乎要把自己的身世隐藏起来,不愿世人轻易窥见到她的秘密。直到近代以后,经过许多探险考察研究,现在人们都认可尼罗河的真正源头在极为遥远的乌干达境内,即赤道线附近的维多利亚大湖地区。维多利亚湖北面的里彭瀑布,倾泻而下形成了一条数百千米长的维多利亚尼罗河,这就是尼罗河的起点。在这里,波光明滟的东非高原湖水启动了尼罗河漫长的旅程,它穿过非洲东部的高山峡谷、沼泽湿地,穿过幽深茂密的热带雨林,开阔无边的热带草原,再穿过烈日炎炎漫天黄沙的热带沙漠,在流淌了几个月后,最终注入地中海。   其实,尼罗河的源头不只一个,它的源头有着十几条来自大湖地区的支流,因为它必须蓄积起足够的能量,才不会在穿过巨大的热带沙漠世界时被消解蒸发掉。尼罗河的伟大性格正是在它的上游东非大湖地区孕育起来的,它由此获得了足够的勇气和胆量向北方无边无际的大沙漠世界流去。尼罗河的伟大,正在于它敢于去挑战未来的命运,它在进入中下游努比亚沙漠的埃及境内后,面临着最严峻的生存挑战。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懂得尼罗河为什么一定要将它的源头放置在东非高原大湖之间,一定要在它的上游流经茂密的热带雨林世界。没有上游的热带雨林,没有那巨大开阔的维多利亚湖、阿尔伯特湖,尼罗河不可能流淌到地中海。事实上,在乌干达境内的维多利亚尼罗河,河水在平缓开阔的东非热带高原的沼泽草地中流淌着,基奥加湖、夸尼亚湖把河道拉得宽阔,缓缓的河面长满美丽的睡莲、纸莎草,班图族黑人的渔猎文化给这高原大湖一种特有的风情。在接纳了高源大湖与沼泽世界蓄积的水源后,尼罗河终于又继续前行。接下来的河段,尼罗河第一次进入了热带森林与峡谷。河流在茫茫热带大峡谷与森林岩石间奔腾穿行,飞虹叠现,激流咆啸,形成了壮观的瀑布群。   从世界大河与人类文明成长的关系来看,尼罗河让世人最为敬重的,不是它有滔滔的河水,而是它有坚韧的生命意志与勇气。它在进入中下游以后,一直穿行于干旱的大沙漠,不过,这非洲烈日终究不能完全耗尽它的生命,它一直以自己顽强旺盛的生命力,穿越沙漠戈壁,并最终奔腾入海而获得了永生。   尼罗河,一条非洲的大河。      [责任编辑] 姜冰


相关内容

  • 世界上三大河流
  • 1.世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 亚马孙河是世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流经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其长度仅次于尼罗河(约6400公里),为世界第二大河. 据估计,所有在地球表面流动的水约有20-25%在亚马孙河.河口宽达240公 ...

  • 亚非大河文明
  • 本课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中的第一目,主要讲述了古埃及的各文明成果,是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的延续和深化,又与古代西亚国家.古印度和中华早期国家连接和对比,是七年级下册的延伸,在本单元内部结构上具有启下的 ...

  • 阿斯旺大坝的功与过
  • 阿斯旺大坝的功与过 阿斯旺大坝1960年破土动工,五年后大坝合龙,1967年阿斯旺(Aswan)大坝工程正式完工.这个大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高坝工程,它高一百一十二米.长五公里,将尼罗河拦腰切断,在高坝内形成了一个长六百五十公里.宽二十五公里的巨大水库--纳赛尔湖.到1970年,大坝内安装的十二部水 ...

  • 世界地理简答题
  • 世界地理简答题训练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得分 1. 下面为世界某区域图和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简析甲附近河段的流量远大于丁附近河段的主要原因.(8分) ⑵.甲.乙.丙三地最高气温都没有出现在6.7.8三个月,简要分析其原 ...

  • 尼罗河上的惨案
  • 尼罗河上的惨案 --死亡之旅 1.主持人:重温经典,延伸感动,大家好!我是子轩,欢迎走进西安广播电视台最新一期的经典影视剧赏析栏目<西安早视>,我们的节目每天早间都会和您如约见面,感谢您的守候.首先来关注一下今天节目的精彩内容. 2.主持人: 今天带给大家的是经典侦探片<尼罗河上的 ...

  • 尼罗河之死
  • 埃及能够成为一个地球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统一国家,尼罗河的淡水供给功不可没.但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海平面升高,正威胁着这个古老的三角洲.在尼罗河水仍然相对充裕的三角洲南部地区,那里的农民对气候变化所知甚少.而那些北方的农民却已经痛苦地意识到隐藏在他们的土地死亡背后的科学道理. 早在19世纪中叶,马吉德・沙姆 ...

  • 人与自然解说词
  • [转帖]人与自然(解说词):捕鱼为生的鸟类-狂野的海域...... 人与自然:捕鱼为生的鸟类(解说词) 小剪嘴鸥出生后要靠父母喂养6周.父母会不辞辛苦.尽心尽力.当河里鱼多的时候,它们每10分钟便会叼着捕到的鱼飞回来给小剪嘴鸥吃.它们对孩子关怀备至.直到把小剪鸥喂饱了,它们自己才吃.剪嘴鸥.白鹭和翠 ...

  • 非洲 埃及练习题 1 答案
  • 非洲 埃及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 3.B (根据图中的海陆分布分析,图中的河流A 是尼罗河,此处主要是沙漠气候,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该地河流的河口附近,某著名古迹是埃及的金字塔等景观,严重缺损,应该是与当地的风力作用和风化作用有关) 4.B (图中的B 是红海, 红海在不断扩 ...

  • 西亚和北非 导学案
  • 高二地理 导学案 [课前预习案] 在下图中用"----"画出西亚和北非的范围. 一.位置和范围 1. 位置:("五海三洲两洋之地") 经纬度位置:经度范围 10°W -70°E ,纬度范围 海陆位置:沟通两洋 洋和 洋,联系三 大洲是 洲. 洲和 洲,临五海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