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科普说明文教学内容的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小学科普说明文教学内容的设计

作者:包义科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26期

摘要: 科普类课文通常以读者的认识、思维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一般都纲举目张、条理清晰,文章认为应充分利用科普说明文行文表达的这一显著特点进行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的教学设计,从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 小学科普说明文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的特点是科普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内涵,解读科普说明文就要走进文本,把握好用好教材的本质内涵。所谓科普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启迪思想,陶冶情操的文章。它包括科学小品和科学说明文两种,总体特点是:说明的内容,具有知识性、科学性、普及性,说明的方式具有多样性、灵活性、趣味性,说明的语言具有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

一、普及科学知识中激发学生学习科普文的兴趣

科普文凭借生动活泼的文字,给小学生讲述了一个个科学故事,让他们增长见识,感受到科学的无处不在。如《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介绍了人类在飞机、轮船、建筑设计等方面向生物学习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人类以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而有所收获。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仿生学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二、品析语言中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一篇篇科普文,都是图文并茂、文质兼美的文章,准确、简明、平实、生动、科学、严密是科普文的语言特点。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品味其丰富的具有表现力的语言。例如《月球之谜》中“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中的“估计”是一个不确切的词,看起来与科普说明文的“科学严谨”相矛盾,但这恰恰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语言功底。教师在教学此课时,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来品读。如,引出这样一组句子:“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看出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先让学生仔细品读这组句子,看看有什么不同:“你们觉得把„估计‟换成„看出‟行吗?”学生回答:“不行。„估计‟是科学家根据这块岩石作出的推测,是大约的一个时间,如果换成„看出‟,给人的感觉就是46亿年,很确定。”在这里,学生通过对一组句子的比较,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认知矛盾,体会到这种不能明确表示肯定的词语,看似含糊,但如果真的删去,就会与实际不符。而且学生在对语言的比较和揣摩中,感知到语言的精妙,领悟到文本中的用词不能随便替换。这样更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提高了学生准确精妙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小学科普说明文教学内容的设计

作者:包义科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26期

摘要: 科普类课文通常以读者的认识、思维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一般都纲举目张、条理清晰,文章认为应充分利用科普说明文行文表达的这一显著特点进行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的教学设计,从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 小学科普说明文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的特点是科普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内涵,解读科普说明文就要走进文本,把握好用好教材的本质内涵。所谓科普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启迪思想,陶冶情操的文章。它包括科学小品和科学说明文两种,总体特点是:说明的内容,具有知识性、科学性、普及性,说明的方式具有多样性、灵活性、趣味性,说明的语言具有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

一、普及科学知识中激发学生学习科普文的兴趣

科普文凭借生动活泼的文字,给小学生讲述了一个个科学故事,让他们增长见识,感受到科学的无处不在。如《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介绍了人类在飞机、轮船、建筑设计等方面向生物学习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人类以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而有所收获。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仿生学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二、品析语言中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一篇篇科普文,都是图文并茂、文质兼美的文章,准确、简明、平实、生动、科学、严密是科普文的语言特点。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品味其丰富的具有表现力的语言。例如《月球之谜》中“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中的“估计”是一个不确切的词,看起来与科普说明文的“科学严谨”相矛盾,但这恰恰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语言功底。教师在教学此课时,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来品读。如,引出这样一组句子:“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看出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先让学生仔细品读这组句子,看看有什么不同:“你们觉得把„估计‟换成„看出‟行吗?”学生回答:“不行。„估计‟是科学家根据这块岩石作出的推测,是大约的一个时间,如果换成„看出‟,给人的感觉就是46亿年,很确定。”在这里,学生通过对一组句子的比较,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认知矛盾,体会到这种不能明确表示肯定的词语,看似含糊,但如果真的删去,就会与实际不符。而且学生在对语言的比较和揣摩中,感知到语言的精妙,领悟到文本中的用词不能随便替换。这样更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提高了学生准确精妙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关内容

  • 小学课本说明文
  • 篇一: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 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 小学教材入选的一些说明文,多是精美的科学小品文,不少写得形象生动,通俗活泼,让人 读也饶有趣味.说明文最大的魅力,在于它那科学的真知对人的吸引力.众所周知,兴趣是 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quo ...

  • 三岔河和中学首届科普活动方案
  • 三岔河乡首届智力七巧板和航模科普竞赛活动的 方 案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多渠道.多形式为青少年提供科普活动阵地,培养青少年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稳步提高我乡青少年科普素质.根据上级部门文件精神,拟定此科普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组织广大小学生参与"智力七巧板"和&q ...

  • 2016年5月科技活动方案
  • 马口中心小学 学 生 科 技 活 动 方 案 年3月 2016 马口小学学生科技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探索乐趣多,和谐发展你我他"为主题,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引领全校学生接近科学.走进科学,把环保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相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

  • 竺可桢与我国中小学地理教育及校园气象站创建
  • 1 竺可桢回国后执教于高校,仍十分关注中小学的地理教育 竺可桢先生1918年获哈佛博士学位后,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回到祖国.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他受聘担任南京高师地学教授,次年,学校改称国立东南大学,在竺可桢的主持下,建立了地学系,下设地理. ...

  • 科技制作活动方案
  •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加强对我区中小学生的科技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工具的能力,今年我们将继续举办“灵巧手”科技制作展评活动。 1、参赛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须是利用废旧材料经过设计、加工、制作成的具有一定科学原理或科技含量的作品,如利用工业的下脚料(金属、塑料 ...

  • 空气中的"流浪汉"教案
  • 学校: 吴泾小学 学科: 语文 课题:32.空气中的"流浪 汉 " 教时:一课时 班级 :四 教师: 人数: 日期: 一.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能用自己学过的方法理解"流浪汉""游荡""管教"等词语的意 . ...

  • 小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计划
  • 小 学 生 科 技 创 新 实 践 活 动 计 划 田楼小学 小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计划 小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计划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全镇小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浓厚兴趣,展示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在全镇广大学生中普遍形成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 ...

  • 排绸小学2017年创新教育工作计划
  • 排绸小学2017年创新教育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本年度我校将继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立足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苗族地区文化特点和校园及周边环境资源,将创新教育与学科教育.民族文化相结合,注重科学实践和社会体验,逐渐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开创我校创新教 ...

  • 2011年小学科技节活动方案
  • 一、指导思想 青少年科普活动是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开发科技人力资源、提高国民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及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的通知》,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激发广大学生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