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辜筠芳
教育科学 2009年04期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064(2008)06-0042-04
一、两种学习方式
布鲁纳曾经指出:学习有不可通约的两种方式,即计算方式和文化方式。它们分别从不同的心灵观出发,研究学习者的学习机制,以及可能的教育意义。
简单地说,前者假设心灵是一种计算性的机械装置,因而学习是关于世界的一些有限的、编码的、明确的信息如何运用计算的机械装置加以搜集、分类、存档、核对、提取以及管理的过程。
后者则认为心灵的构造和生存是透过人类文化的作用。因为人类的心灵乃是和一种生活方式的发展紧密相联,而一种生活方式又是由这个文化社群的全体成员所共享,因此,人们必须通过文化方式来形塑心灵。这种观点在个体学习机制上的天然方式乃是意义的生成。所谓意义的生成是指和世界遭遇时的事态,以及将此事态融入文化的合宜脉络里。换句话说,个体心灵是通过对不同场合里的特定事物赋予意义的方式而塑造的。
意义生成的这种特性使得沟通、协商成为心灵塑造必不可少的途径。在此观点下,知识和沟通在本质上是相互依存的。可以说,一个人不管多么能够在其自身范畴中思考,但却不能不通过文化情境来追求意义。以此观之,学习与思考永远是置身于文化情境里,并且永远都依赖文化资源的使用。
两种学习方式导致不同的教学实践,前者会让练习成为教学上优先考量的手段;后者则会偏爱苏格拉底式的教学策略。孰是孰非?不可定论。或许可以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来作出判断。
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词语“月亮”。对于一个计算系统来说,无论是天文学意义,还是语言学意义,或是其他意义,我们都可以用特定的方式予以编码,使其词义明确。但是,如果要决定哪一个词义适合哪一种特定的语境,那么,恐怕最先进的计算系统也未必能把所有的语境予以编码,并给出答案。很显然,学习的计算方式具有清晰、预定的优势;学习的文化方式具有意义诠释的优势。不过,计算方式的优势恰恰使得人类自由的心灵受到严重的局限,如果我们正视这种局限性,那么,两种学习方式的隔阂就会消除。因为文化方式与生俱来的意义诠释特点弥补了计算方式对情境脉络的迟钝。
对教育而言,如果以计算方式来处理,那么就会把世界分解成一个个元素,写进记忆,就像计算机里储存的若干词义一样,这对心灵的形塑没有多大适用性;如果以文化方式来处理,那么它关注的问题则是:教育和文化的关系怎么样?如何通过现行学校教育制度让人获得处理现实问题的知识、能力?如何看待现行学校教育制度中的各种限制?等等。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则指明哪类世界需要哪些可能的心灵去运作——如哪种价值观;哪种艺术或科学;哪种历史观等,这样的教育就比较有意思了。从文化视角处理教育问题,虽然也有像计算方式那样的信息处理,但是它不像计算方式那样带有形式上的限制。它是把这种限制视为当然,然后追问:“文化以及其中所形构的教育系统该如何来处置”。
事实上,教育实践已经证明:计算方式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主体原创性的丧失以及学生之间日益加剧的竞争所带来的人际关系紧张。这种可怕的事实从反面推动了对学习的文化方式的呼唤,以纠正计算方式引起的偏颇,从而把学生失去的主体给找回来。
二、作为“文化”过程的教学设计
从文化角度看待学习,学习就变成一种文化适应过程。也就是说,个体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或文化活动,逐渐获得一种社会适应性。例如,学生们每天都要上课、日常生活、参与社交活动等等,其间会遭遇各种问题,圆满地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学习成功的标志。因此,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学习视为:通过课堂内外各种各样叠加的、互补的、甚至是冲突的文化实践活动而得到的知识、经验。
不过,站在课堂教学的角度看待这种学习方式,似乎有很多需要跨越的障碍。例如,传统观念下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学生之间的异质性;课程的复杂性等。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教学仍然会滑向计算方式。最典型的莫过于西方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失败结局。但是,与进步主义教育不一样的是,学习的文化方式承认课堂教学的合理性,它只是要搞清楚课堂内和课堂外学习的差异;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的差异;以及课堂教学设计如何连接课堂内外经验等问题,以便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下促使儿童通过文化作用掌握知识、能力,获得一种健康发展。
学习的文化方式要求我们必须把课堂内外的文化实践活动有效地加以连接,以一种跨文化的姿态促使儿童“生成意义”。基于这样的理解,课堂教学设计的视野得以极大的拓展,它要求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公共领域,即师生们一起进行异质的文化交流、摸索、共享,以形成共识的知识空间。
如果这样,我们首先要讨论以下三个问题,然后,才能真正地进行跨文化的课堂教学。
课外实践活动中的学习特征是什么?
课外实践活动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与课堂学习相联?
通过什么方式利用课外实践活动,使其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创造“意义生成”的机会?从教学设计而言,又能涌现什么新的原则?
(一)课外实践活动中的学习特征是什么?
在课外实践活动(如理发、卖糖果、篮球),以及日常语言运用中,我们不难发现,儿童学会了很多知识,如简单的计算、人际交往规则等等,但是,儿童在课堂中却不会运用这些复杂知识和技能。这种发现表明了理解课外实践活动中学习性质的重要性,以及构建课外实践活动以支撑课堂学习的必要性。
研究人员在对成功的课外实践活动研究中发现,“脚手架”在知识习得中起到了一个关键的作用。这些“脚手架”包括:(1)满足儿童基本需要(如安全感、归属感),有效激发儿童活力;(2)使知识结构可视化,帮助儿童像专家那样从事学习,形成专家那样的思维习惯和性格;(3)帮助儿童理解胜任力获得的可能轨迹,以及相对于儿童而言的知识领域的适当性;(4)及时地提供“弹性”反馈。
1.满足儿童的基本需要。
满足儿童的基本需要主要是指活动方式要满足儿童的基本心理需求,如安全感、归属感、身份认同、自尊、尊敬等等。学习需要安全。对安全的需要(包括身体和心理)是学习环境创设的中心。但是,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一点,尤其是心理安全更是很少为人所认可。心理安全表现为一种舒适感、冒险的意愿、自我认同感等。Steele的研究表明,当心理气氛不安全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是痛苦的。
另外,成功的学习活动方式还要满足学生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这一点是通过活动本身的组织形式,以及在活动脉络中的社会互动而实现的。例如,在一个良好的中学田径队中,教练们会关注队员的归属感,并把团队归属感视为一个重要的团队成果;而队员们则会把这种归属感、身份认同感看作是一个动力,以激励自己不断努力,提高成绩,甚至是通过困难的竞赛。
2.知识结构可视化。
课外实践活动中的学习特征还表现在:使深层的知识结构可视化。例如,在家庭生活中,父子下围棋,作为“专家”的父亲往往让儿童接触到自己关于围棋策略的思维,而且,他会随着儿童的进步不断给予儿童适当的反馈,以提高儿童对围棋的理解水平。另外,通过语言描述,使知识结构在儿童面前逐渐清晰,这也是可行的一种“脚手架”。
3.理解胜任力获得的轨迹。
理解胜任力获得的轨迹,就是让儿童了解专家是如何参与活动并获得成功的,据此向儿童提供可能的学习轨迹。例如,在传统的学徒制中,学生可以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对师傅活动的观察、模仿进行积极的学习,其中学徒可以主动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必需时获得师傅的支撑。
4.及时地“弹性”反馈。
这种“弹性”反馈通常包括当场评价、当场纠正。例如,女孩子喜欢玩的“过家家”游戏,评价和纠正发生在游戏过程中,如果某个孩子的角色扮演出现差错,其他孩子都会及时地指出来,并加以纠正。又如,运动队在每场竞赛之后,教练和运动员都会一起来分析运动时的动作、技术等参数,为下一轮比赛设定目标。这种对活动的评价和纠正是形成性的,不是总结性的,它是活动的组成部分,它会促使儿童获得进一步的胜任能力。
在课外实践活中,上述四个特征很明显,而且相互配合,这就使得课外实践活动中的学习很有效。
(二)课外实践活动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与课堂学习相联?
这个问题旨在探索课外实践活动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揭示了学科知识许多新含义,并基本上要重新思考所谓的学科活动。下面通过若干学科予以说明。
1.与科学课程的关联。
这是关于小学科学课的学习。学生们在讨论问题:“植物每天都在生长吗?”。在讨论过程中,一个叫陈欣怡的女孩(其父母受过高等教育),通过逻辑思考来回答,她认为,植物生长通过每天测量是能够看见的。另一个叫张艺的女孩(父母是工人阶层)则从现象角度回答这个问题,她通过想象她自己的成长推测植物的生长,例如,旧的衣服、鞋子穿不下了。结果,陈欣怡的思考受到肯定。
这个事例说明了日常认识活动和科学认识活动的差异。陈欣怡的方法在课堂中得到重视,因为它遵循受到人们广泛支持的科学推理。相反,张艺的方法是不受到重视的,有时甚至被教师和研究人员所摒弃。因为它是经验性的。事实上,张艺想象她自己的成长,并通过这一点想象植物的生长,恰恰反映了科学实践活动的本性。一般地,科学家往往运用视觉和叙述的办法来说明身体以及物体的活动和发展过程。
因此,课堂教学设计中不能忽视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各项体验,因为它们是迈向科学认识不可或缺的桥梁。对日常体验的重视将向陈腐的科学腔调提出挑战,并要重新思考所谓的学科教学设计。
2.与读写能力的关联。
一些研究已经证明,双语教学中,学生能把第一种语言在阅读、写作和表达方面的胜任力运用于第二种语言中。也就是说,第一种语言的读写素养能给第二种语言的读写训练提供支撑,尤其是与知识内容相关的数学推理。
3.与数学课程的关联。
日常观察可以发现,男孩子在运动中(如篮球、乒乓球、跑步)可以学到很多的数学知识。据说拉丁美洲的学生是在与家庭成员一起缝纫、种花的情境中学习空间和几何的。这些都告诉教师和研究人员,该如何把生活中、游戏中的数学引进到课堂中来,从而使数学学习变得趣味、更富有挑战性。
了解课外实践活动和学科知识的关联方式是为了领会儿童的日常实践和课堂学习之间的关系,以便能够超越学校课程中已形成的知识间的片断联系,并识别日常认识活动和科学认识活动之间的重要的连续性。其最终目的要使得我们的教育能真正体现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让我们的学生不仅能够参与学术性学科活动,而且能更好地理解真实的实践活动。
(三)通过什么方式利用课外实践活动,使其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创造“意义生成”的机会?从教学设计而言,又能涌现什么新的原则?
如果在教学设计中要引入儿童日常体验,教师就必须转换教学理念,即从计算方式转入文化方式。为此,教师要不断地理解儿童在日常实践中所蕴含的不同观念、体验、言语方式、有限的假设以及与课堂学习相关的价值观等等因素;其次,教师更要利用镶嵌在儿童日常实践中的智力资源,重新组织课堂学习方式,以便使日常认识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具体化。就教学设计而言,要注意以下原则:
使知识结构可视化。分享上述结构(该结构能帮助儿童掌握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使儿童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课堂内“科学概念”的对话。
进行元认知分析,帮助孩子了解知识形成的轨迹。例如,对自己的思维和语言之间关系的分析,这种分析有助于儿童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并进而了解日常认识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使知识体系结构化。
在前述的科学讨论课中,如果教师能把张艺的比喻引入课堂讨论,并在讨论中与陈欣怡的方法作一比较,那么,关于“植物每天都在生长吗?”的问题在孩子们的知识结构中就会形成深层理解。原因就在于:张艺看似幼稚的回答是极具生命力的,因为它根植于孩子的日常生活,当他用自己的方式解释科学概念的时候,他其实已经揭示了知识的内在结构,如果通过讨论把这个内在结构公布于众,并逐渐接近真正的科学概念,那么其他的孩子也将受益匪浅,因为其他孩子从张艺身上看到了知识形成的轨迹。此外,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将得以重建,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是儿童学习的促进者,学习共同体也将在这样的讨论气氛中慢慢地形成。
又如,在关于“循环”的主题学习中,有的教师这样教学:
教师:不断地重复,用确切的话,怎么说?
学生:心脏!
教师:噢。让我给你一些线索。我早上起床,然后刷牙,上班,回家,做家务,最后上床睡觉,当夜晚结束的时候,我再一次……
学生:早上起床。
教师:正确。
(资料来源:浙江余姚某实验小学科学课《什么是循环?》教学实录片断。)
很显然,孩子深刻理解“循环”之意的通路在不经意间被教师忽略了。根据上述教学设计原则,我们或许会在孩子说出“心脏”一词时感到欣喜,进而展开对“心脏”之循环系统的探索之旅。如果这样,那么教学将把孩子引入科学的殿堂,探索复杂的血液循环系统;如果这样,教学将扩大孩子关于“循环”的理解,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如果这样,教学将引导孩子分析自己的思维或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有机会了解自己;如果这样,教学将把师生带入一个异质的话语空间,其间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人际之间的相互理解。
三、小结
总之,教学这件事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譬如把学习理论运用到课堂上;或者把知识点处理好;抑或是把课堂管理好。跨文化的教学设计是一套复杂的探索,它企图让一个文化体系中的成员都能穿戴合身,真正地掌握知识,并形成个体不息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作者介绍:辜筠芳(,浙江宁波教育学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博士生。(宁波 315010)
作者:辜筠芳
教育科学 2009年04期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064(2008)06-0042-04
一、两种学习方式
布鲁纳曾经指出:学习有不可通约的两种方式,即计算方式和文化方式。它们分别从不同的心灵观出发,研究学习者的学习机制,以及可能的教育意义。
简单地说,前者假设心灵是一种计算性的机械装置,因而学习是关于世界的一些有限的、编码的、明确的信息如何运用计算的机械装置加以搜集、分类、存档、核对、提取以及管理的过程。
后者则认为心灵的构造和生存是透过人类文化的作用。因为人类的心灵乃是和一种生活方式的发展紧密相联,而一种生活方式又是由这个文化社群的全体成员所共享,因此,人们必须通过文化方式来形塑心灵。这种观点在个体学习机制上的天然方式乃是意义的生成。所谓意义的生成是指和世界遭遇时的事态,以及将此事态融入文化的合宜脉络里。换句话说,个体心灵是通过对不同场合里的特定事物赋予意义的方式而塑造的。
意义生成的这种特性使得沟通、协商成为心灵塑造必不可少的途径。在此观点下,知识和沟通在本质上是相互依存的。可以说,一个人不管多么能够在其自身范畴中思考,但却不能不通过文化情境来追求意义。以此观之,学习与思考永远是置身于文化情境里,并且永远都依赖文化资源的使用。
两种学习方式导致不同的教学实践,前者会让练习成为教学上优先考量的手段;后者则会偏爱苏格拉底式的教学策略。孰是孰非?不可定论。或许可以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来作出判断。
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词语“月亮”。对于一个计算系统来说,无论是天文学意义,还是语言学意义,或是其他意义,我们都可以用特定的方式予以编码,使其词义明确。但是,如果要决定哪一个词义适合哪一种特定的语境,那么,恐怕最先进的计算系统也未必能把所有的语境予以编码,并给出答案。很显然,学习的计算方式具有清晰、预定的优势;学习的文化方式具有意义诠释的优势。不过,计算方式的优势恰恰使得人类自由的心灵受到严重的局限,如果我们正视这种局限性,那么,两种学习方式的隔阂就会消除。因为文化方式与生俱来的意义诠释特点弥补了计算方式对情境脉络的迟钝。
对教育而言,如果以计算方式来处理,那么就会把世界分解成一个个元素,写进记忆,就像计算机里储存的若干词义一样,这对心灵的形塑没有多大适用性;如果以文化方式来处理,那么它关注的问题则是:教育和文化的关系怎么样?如何通过现行学校教育制度让人获得处理现实问题的知识、能力?如何看待现行学校教育制度中的各种限制?等等。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则指明哪类世界需要哪些可能的心灵去运作——如哪种价值观;哪种艺术或科学;哪种历史观等,这样的教育就比较有意思了。从文化视角处理教育问题,虽然也有像计算方式那样的信息处理,但是它不像计算方式那样带有形式上的限制。它是把这种限制视为当然,然后追问:“文化以及其中所形构的教育系统该如何来处置”。
事实上,教育实践已经证明:计算方式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主体原创性的丧失以及学生之间日益加剧的竞争所带来的人际关系紧张。这种可怕的事实从反面推动了对学习的文化方式的呼唤,以纠正计算方式引起的偏颇,从而把学生失去的主体给找回来。
二、作为“文化”过程的教学设计
从文化角度看待学习,学习就变成一种文化适应过程。也就是说,个体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或文化活动,逐渐获得一种社会适应性。例如,学生们每天都要上课、日常生活、参与社交活动等等,其间会遭遇各种问题,圆满地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学习成功的标志。因此,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学习视为:通过课堂内外各种各样叠加的、互补的、甚至是冲突的文化实践活动而得到的知识、经验。
不过,站在课堂教学的角度看待这种学习方式,似乎有很多需要跨越的障碍。例如,传统观念下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学生之间的异质性;课程的复杂性等。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教学仍然会滑向计算方式。最典型的莫过于西方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失败结局。但是,与进步主义教育不一样的是,学习的文化方式承认课堂教学的合理性,它只是要搞清楚课堂内和课堂外学习的差异;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的差异;以及课堂教学设计如何连接课堂内外经验等问题,以便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下促使儿童通过文化作用掌握知识、能力,获得一种健康发展。
学习的文化方式要求我们必须把课堂内外的文化实践活动有效地加以连接,以一种跨文化的姿态促使儿童“生成意义”。基于这样的理解,课堂教学设计的视野得以极大的拓展,它要求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公共领域,即师生们一起进行异质的文化交流、摸索、共享,以形成共识的知识空间。
如果这样,我们首先要讨论以下三个问题,然后,才能真正地进行跨文化的课堂教学。
课外实践活动中的学习特征是什么?
课外实践活动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与课堂学习相联?
通过什么方式利用课外实践活动,使其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创造“意义生成”的机会?从教学设计而言,又能涌现什么新的原则?
(一)课外实践活动中的学习特征是什么?
在课外实践活动(如理发、卖糖果、篮球),以及日常语言运用中,我们不难发现,儿童学会了很多知识,如简单的计算、人际交往规则等等,但是,儿童在课堂中却不会运用这些复杂知识和技能。这种发现表明了理解课外实践活动中学习性质的重要性,以及构建课外实践活动以支撑课堂学习的必要性。
研究人员在对成功的课外实践活动研究中发现,“脚手架”在知识习得中起到了一个关键的作用。这些“脚手架”包括:(1)满足儿童基本需要(如安全感、归属感),有效激发儿童活力;(2)使知识结构可视化,帮助儿童像专家那样从事学习,形成专家那样的思维习惯和性格;(3)帮助儿童理解胜任力获得的可能轨迹,以及相对于儿童而言的知识领域的适当性;(4)及时地提供“弹性”反馈。
1.满足儿童的基本需要。
满足儿童的基本需要主要是指活动方式要满足儿童的基本心理需求,如安全感、归属感、身份认同、自尊、尊敬等等。学习需要安全。对安全的需要(包括身体和心理)是学习环境创设的中心。但是,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一点,尤其是心理安全更是很少为人所认可。心理安全表现为一种舒适感、冒险的意愿、自我认同感等。Steele的研究表明,当心理气氛不安全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是痛苦的。
另外,成功的学习活动方式还要满足学生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这一点是通过活动本身的组织形式,以及在活动脉络中的社会互动而实现的。例如,在一个良好的中学田径队中,教练们会关注队员的归属感,并把团队归属感视为一个重要的团队成果;而队员们则会把这种归属感、身份认同感看作是一个动力,以激励自己不断努力,提高成绩,甚至是通过困难的竞赛。
2.知识结构可视化。
课外实践活动中的学习特征还表现在:使深层的知识结构可视化。例如,在家庭生活中,父子下围棋,作为“专家”的父亲往往让儿童接触到自己关于围棋策略的思维,而且,他会随着儿童的进步不断给予儿童适当的反馈,以提高儿童对围棋的理解水平。另外,通过语言描述,使知识结构在儿童面前逐渐清晰,这也是可行的一种“脚手架”。
3.理解胜任力获得的轨迹。
理解胜任力获得的轨迹,就是让儿童了解专家是如何参与活动并获得成功的,据此向儿童提供可能的学习轨迹。例如,在传统的学徒制中,学生可以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对师傅活动的观察、模仿进行积极的学习,其中学徒可以主动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必需时获得师傅的支撑。
4.及时地“弹性”反馈。
这种“弹性”反馈通常包括当场评价、当场纠正。例如,女孩子喜欢玩的“过家家”游戏,评价和纠正发生在游戏过程中,如果某个孩子的角色扮演出现差错,其他孩子都会及时地指出来,并加以纠正。又如,运动队在每场竞赛之后,教练和运动员都会一起来分析运动时的动作、技术等参数,为下一轮比赛设定目标。这种对活动的评价和纠正是形成性的,不是总结性的,它是活动的组成部分,它会促使儿童获得进一步的胜任能力。
在课外实践活中,上述四个特征很明显,而且相互配合,这就使得课外实践活动中的学习很有效。
(二)课外实践活动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与课堂学习相联?
这个问题旨在探索课外实践活动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揭示了学科知识许多新含义,并基本上要重新思考所谓的学科活动。下面通过若干学科予以说明。
1.与科学课程的关联。
这是关于小学科学课的学习。学生们在讨论问题:“植物每天都在生长吗?”。在讨论过程中,一个叫陈欣怡的女孩(其父母受过高等教育),通过逻辑思考来回答,她认为,植物生长通过每天测量是能够看见的。另一个叫张艺的女孩(父母是工人阶层)则从现象角度回答这个问题,她通过想象她自己的成长推测植物的生长,例如,旧的衣服、鞋子穿不下了。结果,陈欣怡的思考受到肯定。
这个事例说明了日常认识活动和科学认识活动的差异。陈欣怡的方法在课堂中得到重视,因为它遵循受到人们广泛支持的科学推理。相反,张艺的方法是不受到重视的,有时甚至被教师和研究人员所摒弃。因为它是经验性的。事实上,张艺想象她自己的成长,并通过这一点想象植物的生长,恰恰反映了科学实践活动的本性。一般地,科学家往往运用视觉和叙述的办法来说明身体以及物体的活动和发展过程。
因此,课堂教学设计中不能忽视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各项体验,因为它们是迈向科学认识不可或缺的桥梁。对日常体验的重视将向陈腐的科学腔调提出挑战,并要重新思考所谓的学科教学设计。
2.与读写能力的关联。
一些研究已经证明,双语教学中,学生能把第一种语言在阅读、写作和表达方面的胜任力运用于第二种语言中。也就是说,第一种语言的读写素养能给第二种语言的读写训练提供支撑,尤其是与知识内容相关的数学推理。
3.与数学课程的关联。
日常观察可以发现,男孩子在运动中(如篮球、乒乓球、跑步)可以学到很多的数学知识。据说拉丁美洲的学生是在与家庭成员一起缝纫、种花的情境中学习空间和几何的。这些都告诉教师和研究人员,该如何把生活中、游戏中的数学引进到课堂中来,从而使数学学习变得趣味、更富有挑战性。
了解课外实践活动和学科知识的关联方式是为了领会儿童的日常实践和课堂学习之间的关系,以便能够超越学校课程中已形成的知识间的片断联系,并识别日常认识活动和科学认识活动之间的重要的连续性。其最终目的要使得我们的教育能真正体现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让我们的学生不仅能够参与学术性学科活动,而且能更好地理解真实的实践活动。
(三)通过什么方式利用课外实践活动,使其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创造“意义生成”的机会?从教学设计而言,又能涌现什么新的原则?
如果在教学设计中要引入儿童日常体验,教师就必须转换教学理念,即从计算方式转入文化方式。为此,教师要不断地理解儿童在日常实践中所蕴含的不同观念、体验、言语方式、有限的假设以及与课堂学习相关的价值观等等因素;其次,教师更要利用镶嵌在儿童日常实践中的智力资源,重新组织课堂学习方式,以便使日常认识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具体化。就教学设计而言,要注意以下原则:
使知识结构可视化。分享上述结构(该结构能帮助儿童掌握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使儿童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课堂内“科学概念”的对话。
进行元认知分析,帮助孩子了解知识形成的轨迹。例如,对自己的思维和语言之间关系的分析,这种分析有助于儿童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并进而了解日常认识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使知识体系结构化。
在前述的科学讨论课中,如果教师能把张艺的比喻引入课堂讨论,并在讨论中与陈欣怡的方法作一比较,那么,关于“植物每天都在生长吗?”的问题在孩子们的知识结构中就会形成深层理解。原因就在于:张艺看似幼稚的回答是极具生命力的,因为它根植于孩子的日常生活,当他用自己的方式解释科学概念的时候,他其实已经揭示了知识的内在结构,如果通过讨论把这个内在结构公布于众,并逐渐接近真正的科学概念,那么其他的孩子也将受益匪浅,因为其他孩子从张艺身上看到了知识形成的轨迹。此外,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将得以重建,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是儿童学习的促进者,学习共同体也将在这样的讨论气氛中慢慢地形成。
又如,在关于“循环”的主题学习中,有的教师这样教学:
教师:不断地重复,用确切的话,怎么说?
学生:心脏!
教师:噢。让我给你一些线索。我早上起床,然后刷牙,上班,回家,做家务,最后上床睡觉,当夜晚结束的时候,我再一次……
学生:早上起床。
教师:正确。
(资料来源:浙江余姚某实验小学科学课《什么是循环?》教学实录片断。)
很显然,孩子深刻理解“循环”之意的通路在不经意间被教师忽略了。根据上述教学设计原则,我们或许会在孩子说出“心脏”一词时感到欣喜,进而展开对“心脏”之循环系统的探索之旅。如果这样,那么教学将把孩子引入科学的殿堂,探索复杂的血液循环系统;如果这样,教学将扩大孩子关于“循环”的理解,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如果这样,教学将引导孩子分析自己的思维或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有机会了解自己;如果这样,教学将把师生带入一个异质的话语空间,其间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人际之间的相互理解。
三、小结
总之,教学这件事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譬如把学习理论运用到课堂上;或者把知识点处理好;抑或是把课堂管理好。跨文化的教学设计是一套复杂的探索,它企图让一个文化体系中的成员都能穿戴合身,真正地掌握知识,并形成个体不息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作者介绍:辜筠芳(,浙江宁波教育学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博士生。(宁波 31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