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一.实验原理

许多土壤动物(如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各种

昆虫)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

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

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采集罐、

吸虫器)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

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二.方法步骤

1.提出问题:调查某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或通过

调查比较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2.制定计划

3.实施计划

(1)准备:制作取样器,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情况,

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2)取样:在野外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采集,

并标明样品的取样地点和时间,在实验室进行观察。

(3)采集小动物:使用诱虫器取样比较方便,且效果较好,

但时间可能要长一些。也可采用简易采集法:将采集到的土

壤放在瓷盆内,用放大镜观察,同时用解剖针寻找。发现体

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

3.从同种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应由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

4.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不要破坏当地环境。

四、典型例题

1.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土壤中动物的丰富度可以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

B.若完成统计和分析后,发现小动物还存活,最好将其放入

70%的酒精溶液中

C.同一区域内不同时间段的同一种大型土壤动物的丰富度都是

相同的

D.一般在林下或落叶及腐殖质较为丰富的地方土壤动物较多

2.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请回答: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身体

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他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 ,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 。

参考答案

1.D 2.(1)较强 微小 (2)竞争 捕食

3.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cm×50cm×30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多选)

A.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高于米草群落

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

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

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4. 若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理由是 。

参考答案

3.AD

4. B 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 D 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

四.课后讨论:如果要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如何对研究方法进行改进?

答:主要是取样和采集方式要进行改进。根据调查水中小动物种类的

不同,取样设备也不同,例如用网兜、瓶子等。取样和采集时要考虑定点、定量等因素。定点就是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取样;定量就是每次取样的数量(例如一瓶、一网等)要相同。

实体镜:一种用平面镜或棱镜、木架、遮挡板等把左眼和右眼的视线分开,使左眼只看见左图、右眼只看见右图,从而形成立体视觉图的器具。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一.实验原理

许多土壤动物(如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各种

昆虫)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

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

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采集罐、

吸虫器)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

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二.方法步骤

1.提出问题:调查某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或通过

调查比较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2.制定计划

3.实施计划

(1)准备:制作取样器,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情况,

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2)取样:在野外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采集,

并标明样品的取样地点和时间,在实验室进行观察。

(3)采集小动物:使用诱虫器取样比较方便,且效果较好,

但时间可能要长一些。也可采用简易采集法:将采集到的土

壤放在瓷盆内,用放大镜观察,同时用解剖针寻找。发现体

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

3.从同种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应由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

4.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不要破坏当地环境。

四、典型例题

1.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土壤中动物的丰富度可以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

B.若完成统计和分析后,发现小动物还存活,最好将其放入

70%的酒精溶液中

C.同一区域内不同时间段的同一种大型土壤动物的丰富度都是

相同的

D.一般在林下或落叶及腐殖质较为丰富的地方土壤动物较多

2.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请回答: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身体

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他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 ,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 。

参考答案

1.D 2.(1)较强 微小 (2)竞争 捕食

3.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cm×50cm×30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多选)

A.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高于米草群落

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

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

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4. 若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理由是 。

参考答案

3.AD

4. B 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 D 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

四.课后讨论:如果要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如何对研究方法进行改进?

答:主要是取样和采集方式要进行改进。根据调查水中小动物种类的

不同,取样设备也不同,例如用网兜、瓶子等。取样和采集时要考虑定点、定量等因素。定点就是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取样;定量就是每次取样的数量(例如一瓶、一网等)要相同。

实体镜:一种用平面镜或棱镜、木架、遮挡板等把左眼和右眼的视线分开,使左眼只看见左图、右眼只看见右图,从而形成立体视觉图的器具。


相关内容

  • 关于校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的报告
  • 关于校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 班级:高二(21)班 组长:xxx 组员: 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常见的小动物有蜘蛛,鼠妇,马陆,蚯蚓,以及多种多样的昆虫,大多数的小动物实在太小了,我们很少注意,可是,这些小动物又对动植物的遗体分起 要的作用,所以趋于好奇,我们想要了解到这样的小动物有哪些? ...

  • 高中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教案第二课时
  • 群落的结构 第2课时 一.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通过种群和群落这一章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从研究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个体--种群到研究生活在同一地点的所有生物个体--群落,所研究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所要研究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那么同学们现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不同的群落,我们区 ...

  • 群落的结构
  • &4.3 群落的结构 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群落的概念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3.群落的物种组成 4.种间关系 5.群落的空间结构 6.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学习重点:群落的物种组成的种间关系 第一部分 课前预习案 一.群落的概念 群落的概念: 内聚集在 中 ...

  • 群落的结构导学案
  • 群落的结构 1.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2 3.下图为微山湖中鲤鱼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种群的增长速率由缓慢逐渐加快是从哪一点开始的?.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从哪一点开始的?c.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点是. ...

  • 第22章第三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 第二十二章 第三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学习目标]1.概述动物的主要特 2.举例说出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关注我国的珍稀动物 [学习重点]1.概述动物的主要特 2.举例说出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关注我国的珍稀动物 [学习难点]探究不同土壤中的无脊椎动物 [自主学习]一.无脊椎动物 1.无脊 ...

  • 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教学设计教案
  •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⑵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⑶说出 研究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 ⑴能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并能据所得数据进行准确计算,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提高探究.收集信息.分析和解 ...

  • 生物与环境(正式)14
  • 第14课时: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 一. 真题回顾 1.(2015北京)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个10m×10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 ...

  • 生态学所有必看选择题
  • 二.单项选择题: 1.生物群落是(B). A.生物偶然的组合 B.生物有规律的组合 C.生物随意的组合 D.生物杂乱无章的组合 2.生物群落是(B). A.生物种内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 B.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C.由许多植物组成的群体 D.由许多动物组成的群体 3.确立群落成员型的 ...

  • 生物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 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2.生态因子:环境是由许多因子组成,在环境因子中给予生物影响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 3.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