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德育工作案例

  新学期开始,我迎来了新的一届学生。初初接触到这些学生,他们还停留在小学阶段,一脸的稚气,嘻哈蹦跳,无忧无虑,一天到晚叽叽喳喳的不停,好不热闹,真的是很纯洁、可爱的一群孩子。可时间稍长一点,问题就来了。孩子们分不清上课和下课该做的事,只要话题来了,随时随地开始讲开了,哪管是是上课还是下课?更严重的是,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宝贝,长久以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让别人围着自己转,让别人来迁就自己。这不刚开学没几天,发生了好几起男女同学之间的矛盾。   张菲艺,一位口齿伶俐的女同学,罗静,一位矮小黑瘦的男同学,开学才几天,两人就在晚自习上课时发生了冲突,结果张菲艺就在课堂上拿出手机,大声地向我告起状来。我当时正好就在办公室,几步走到教室里,还没等我走到他们跟前,张菲艺就在那里非常愤怒地指责罗静。从她的神态里,她觉得老师一定会站在她这边,我立刻制止了她,简单地问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张菲艺说罗静把他的脚放到了她的脚旁边,她警告了罗静两次,罗静都不听,所以她就踩了罗静两脚,结果罗静就踢了她一脚,所以她感到非常委屈。而且张菲艺在给我讲述事情经过时,非常的理直气壮,认定了一切都是罗静的错。我又让罗静讲述事情的经过,基本情况都差不多,只是罗静强调是张菲艺先踩了他的脚,后警告,又踩了他一脚,他才踢张菲艺一脚的。听到这里,张菲艺马上打断,高声争执她先警告,后踩脚,而罗静也坚持先踩脚,后警告。旁边的同学也没注意到这一细节,我也就不再追究。于是对他们说不管是先警告后踩脚,还是先踩脚后警告,两人都有错,这是在上课,有问题可以向纪律委员反映解决,也可以在下课后找我解决。随后我对男同学说要大气量一点,都初中了,这么大了男同学还和女同学打架,有失风度。我又对女同学说大家都谦让一点的话,今天这个冲突就不会发生了。我自己心里想这事应该处理得公正公平,本来男同学罗静把脚伸到女同学张菲艺脚旁,让人生厌,错在先。可女同学张菲艺处理不当,不但先动手,踩罗静的脚,而且在课堂上大吼大叫,影响其他同学的上课,也有错,而且错得不轻。因此我没有偏袒任何人,分别对两人进行了帮助教育。男同学态度诚恳地接受了我的帮助,可女同学张菲艺却一脸的不服气:明明是罗静先惹我,怎么我也有错?老师你怎么不像小学老师那样事事帮着我,偏袒我?尽管我看出了张菲艺同学失意,我依然执行着我的决策,我就是要全班同学明白:没有人特殊,错了就是错了,知错就改才是好孩子。   晚上回家路上,我在想:我是不是对张菲艺太严格了。但是开学才几天,张菲艺同学要强的性格已经是第二次与男同学发生冲突了。前一次是在地理课上,老师在上边上课,而张菲艺和她前面一桌的男同学吴昊就开了一战。因为男同学向后靠着她的桌子,把她的书弄乱了,她就使劲把桌子往前一推,当然男同学也不服气了,就这样他们来回推几个回合,最后张菲艺举手告诉了老师,男同学就被叫到教室后面站着上课了。可能是小学的优越感太强了,所以张菲艺同学还不懂得尊重他人,迁让他人,宽容待人。同时班上还有很多像张菲艺那样的孩子:霸道,不懂得谦让,宽容。我觉得我该借张菲艺的例子对其他同学进行教育。   第二天,我刻意观察着张菲艺同学的表现,虽然昨天她还不大乐意接受我的教育,但是今天课堂上积极举手,中午还积极地为家长会写黑板,这一切都表明孩子已经接受了我对她的帮助,现在在积极地向我靠拢。然而家长会时,张菲艺的妈妈与我交流,说昨天晚上发生的事,孩子挨了批评,打电话哭的很凶,要回家。说孩子小学很优秀,是老师的高材生,得力助手,从没有被老师批评过,所以今天挨了这样的批评,面子上过不去。我听了家长的话,明白家长爱子心切的感受,我如实地向家长说明了情况,说明了两位同学都有错,同学之间应该相互宽容,而且从孩子今天的表现看她已经认识并接受了自己的错误。周末回家的周记里,张菲艺认识了自己的错误,真诚的在周记里向我认错,我给她的批注是: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改正,就是一个好孩子。   本来应该是处理好了的事情,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迁就,或者说是家长的过分关注,使得我与张菲艺同学之间有了隔阂,我没有去过分的关注张菲艺的面子问题,但是我依旧对她热情微笑,该让她做什么就让她做什么。   一个星期以后,学校举行了一个感恩主题讲座,感恩---感谢一切关心我们的人。当然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场景,同学们一个个感动地痛哭流涕,从感恩父母,说到了感恩老师,演讲者叫同学们和自己的老师拥抱一下,感谢一下我们的老师,让我意外的事出现了,坐在离我几米远的张菲艺同学第一个站起来,快速走到我跟前,抱着我不放,哭得说不出话来。刹那间,我明白了孩子的心意---我们的心是在一起的。我很高兴自己没有因为孩子的不高兴,就给她脸色看,或是放弃她;很高兴自己没有因为家长的压力而去迁就她的不良行为。   看着张菲艺的改变,我乐在心里,同时也让同学们相互照镜子:一个自私,蛮横,不懂得谦让,宽容的人是不会被大家所接受的。要想自己成为一个受众人喜爱的人,就要不断提醒自己,完善自己!   但是我又在想,要是我开始时迁就孩子一点,步子迈小一点,孩子接受起来就会容易一点吧。

  新学期开始,我迎来了新的一届学生。初初接触到这些学生,他们还停留在小学阶段,一脸的稚气,嘻哈蹦跳,无忧无虑,一天到晚叽叽喳喳的不停,好不热闹,真的是很纯洁、可爱的一群孩子。可时间稍长一点,问题就来了。孩子们分不清上课和下课该做的事,只要话题来了,随时随地开始讲开了,哪管是是上课还是下课?更严重的是,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宝贝,长久以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让别人围着自己转,让别人来迁就自己。这不刚开学没几天,发生了好几起男女同学之间的矛盾。   张菲艺,一位口齿伶俐的女同学,罗静,一位矮小黑瘦的男同学,开学才几天,两人就在晚自习上课时发生了冲突,结果张菲艺就在课堂上拿出手机,大声地向我告起状来。我当时正好就在办公室,几步走到教室里,还没等我走到他们跟前,张菲艺就在那里非常愤怒地指责罗静。从她的神态里,她觉得老师一定会站在她这边,我立刻制止了她,简单地问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张菲艺说罗静把他的脚放到了她的脚旁边,她警告了罗静两次,罗静都不听,所以她就踩了罗静两脚,结果罗静就踢了她一脚,所以她感到非常委屈。而且张菲艺在给我讲述事情经过时,非常的理直气壮,认定了一切都是罗静的错。我又让罗静讲述事情的经过,基本情况都差不多,只是罗静强调是张菲艺先踩了他的脚,后警告,又踩了他一脚,他才踢张菲艺一脚的。听到这里,张菲艺马上打断,高声争执她先警告,后踩脚,而罗静也坚持先踩脚,后警告。旁边的同学也没注意到这一细节,我也就不再追究。于是对他们说不管是先警告后踩脚,还是先踩脚后警告,两人都有错,这是在上课,有问题可以向纪律委员反映解决,也可以在下课后找我解决。随后我对男同学说要大气量一点,都初中了,这么大了男同学还和女同学打架,有失风度。我又对女同学说大家都谦让一点的话,今天这个冲突就不会发生了。我自己心里想这事应该处理得公正公平,本来男同学罗静把脚伸到女同学张菲艺脚旁,让人生厌,错在先。可女同学张菲艺处理不当,不但先动手,踩罗静的脚,而且在课堂上大吼大叫,影响其他同学的上课,也有错,而且错得不轻。因此我没有偏袒任何人,分别对两人进行了帮助教育。男同学态度诚恳地接受了我的帮助,可女同学张菲艺却一脸的不服气:明明是罗静先惹我,怎么我也有错?老师你怎么不像小学老师那样事事帮着我,偏袒我?尽管我看出了张菲艺同学失意,我依然执行着我的决策,我就是要全班同学明白:没有人特殊,错了就是错了,知错就改才是好孩子。   晚上回家路上,我在想:我是不是对张菲艺太严格了。但是开学才几天,张菲艺同学要强的性格已经是第二次与男同学发生冲突了。前一次是在地理课上,老师在上边上课,而张菲艺和她前面一桌的男同学吴昊就开了一战。因为男同学向后靠着她的桌子,把她的书弄乱了,她就使劲把桌子往前一推,当然男同学也不服气了,就这样他们来回推几个回合,最后张菲艺举手告诉了老师,男同学就被叫到教室后面站着上课了。可能是小学的优越感太强了,所以张菲艺同学还不懂得尊重他人,迁让他人,宽容待人。同时班上还有很多像张菲艺那样的孩子:霸道,不懂得谦让,宽容。我觉得我该借张菲艺的例子对其他同学进行教育。   第二天,我刻意观察着张菲艺同学的表现,虽然昨天她还不大乐意接受我的教育,但是今天课堂上积极举手,中午还积极地为家长会写黑板,这一切都表明孩子已经接受了我对她的帮助,现在在积极地向我靠拢。然而家长会时,张菲艺的妈妈与我交流,说昨天晚上发生的事,孩子挨了批评,打电话哭的很凶,要回家。说孩子小学很优秀,是老师的高材生,得力助手,从没有被老师批评过,所以今天挨了这样的批评,面子上过不去。我听了家长的话,明白家长爱子心切的感受,我如实地向家长说明了情况,说明了两位同学都有错,同学之间应该相互宽容,而且从孩子今天的表现看她已经认识并接受了自己的错误。周末回家的周记里,张菲艺认识了自己的错误,真诚的在周记里向我认错,我给她的批注是: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改正,就是一个好孩子。   本来应该是处理好了的事情,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迁就,或者说是家长的过分关注,使得我与张菲艺同学之间有了隔阂,我没有去过分的关注张菲艺的面子问题,但是我依旧对她热情微笑,该让她做什么就让她做什么。   一个星期以后,学校举行了一个感恩主题讲座,感恩---感谢一切关心我们的人。当然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场景,同学们一个个感动地痛哭流涕,从感恩父母,说到了感恩老师,演讲者叫同学们和自己的老师拥抱一下,感谢一下我们的老师,让我意外的事出现了,坐在离我几米远的张菲艺同学第一个站起来,快速走到我跟前,抱着我不放,哭得说不出话来。刹那间,我明白了孩子的心意---我们的心是在一起的。我很高兴自己没有因为孩子的不高兴,就给她脸色看,或是放弃她;很高兴自己没有因为家长的压力而去迁就她的不良行为。   看着张菲艺的改变,我乐在心里,同时也让同学们相互照镜子:一个自私,蛮横,不懂得谦让,宽容的人是不会被大家所接受的。要想自己成为一个受众人喜爱的人,就要不断提醒自己,完善自己!   但是我又在想,要是我开始时迁就孩子一点,步子迈小一点,孩子接受起来就会容易一点吧。


相关内容

  • 班级常规管理与教育
  • 目录: 教育,在于人之为人(代序) 第一章 班级组织常规管理 第一节 组织机构的建设 一.班集体组建 以年龄为标准编班 以学习成绩为标准编班 以地域为标准编班 二.班级组织机构的设立 三.班干部的选拔 集体选举 学生推举 毛遂自荐 全体轮岗 教师任命 四.班干部的培养 分配职位 明确职责 培养意识 ...

  • HF班主任的"带班育人"(2012-9-23)
  • 幻灯片1 班主任的"带班育人" --从胜任到优秀 北京教育学院 陈爱苾 幻灯片2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发(2004)8号] 幻灯片3 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 (2006)  ...

  • 班级管理案例与思考
  • "一人一岗制"班级管理案例与思考 案例描述 去年九月份我校从一年级开始实行了"小班化"教学的实验,一个学期下来几位小班的班主任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特别是一(2)班的周老师针对小班人数少,采用了"全班参与,轮流执政& ...

  • 中职德育案例
  • 中职德育案例(共十例) 案例 一 案例题目:破解"迟到"的难题 案例背景: 刘某是我班上的一位漂亮.清秀的女生,平时爱打扮,不爱学习,成绩较差,家庭条件优越的她,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对上学不感兴趣.无所谓,想来就来,不想来就请假说身体不舒服,如肚子痛等,迟到更是家常便饭,而且又喜爱 ...

  • 关于班级管理中学生违反纪律的案例分析
  • 关于班级管理中学生违反纪律的案例分析 沼涛中学 李丽纯 案例:学生违反纪律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我们班主任怎样将这些不好的事情巧妙的转 变为好事?最近一年多来,我在班上大力推行这样一种处罚方式:对违反纪律情节比较轻的 学生,我罚他上讲台唱一首好听的歌或者将一个动听的故事,对于违反纪律情节比较严重的 ...

  • 高三班主任工作小结和案例分析
  • 天印高三(14)班    周宜龙 当好高中班主任不容易,上了高中,由于学生身心的迅速发展,进入青年初期的学生的独立心理.批评心理.逆反心理增强,他们处在情感上不成熟的过渡期,总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老师.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降低.他们不再以老师为中心,不再绝对服从教师的命令,你也 ...

  • 班级管理案例
  • 班级管理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学期,刚开始接手这个班时,据其他老师反映,这个班很难管,有不少问题学生,思想差,成绩差,纪律差,自由散漫,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当我经过一周时间的接触后发现果然如此.虽然开学前做好了思想准备,但我感觉要带好这个班,压力还是很大的. 二.案例描述 开学的一周内,值日生不知道自 ...

  • 班主任班级管理案例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班主任班级管理案例 作者:王蔚莉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4年第14期 摘要:从师范学校毕业以后,我就一直在农村的小学工作,而且担任班主任工作至今,深知班主任工作的艰巨以及繁重.谈起当班主任,老师们都会觉得很难做,尤其是在 ...

  • 小班管理之后进生转化案例分析
  • [摘要] 现代教育以素质教育为目的,而小班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教育模式,可以致力于打造精英教育,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优化.当下在部分高职院校一些专业中也开展了小班教学模式的探讨和实践,期望能达到"因材施教".个性化发展,实现精品教育.现就小班教育管理中特殊的人群" ...

  • 中小学情景设置案例分析
  • 中学情景设置案例分析 案例一: 杨老师今年接了一年级新班,开始她只指定了一个体育委员(因为课间操和体育课),其它职位暂时留空,然后她亲自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让每个学生介绍自己的特长.我愿意为同学做什么等演讲会,林桦说:"我会竭尽所能辅导和督促同学们的学习,有不懂的问题24小时都能打电话问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