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探讨
作者:雍枝锐 洪宇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年第08期
摘要:文章阐述了牵引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典型结构形式,分析了现代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及功能,并与传统自动化系统做了比较。最后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特点功能
中图分类号:U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12-0110-03
电气化铁路具有高速、重载、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已成为铁路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电气化铁路“心脏”的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在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探讨这一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1.1 分立原件的自动化装置阶段
20世纪70年代前,以晶体管等分立原件组成的模拟电路等装置被研制出来,运用到了供电系统中,比如自动重合闸、备用电源自投等装置,提高了供电系统的综合运行水平。但是各装置独立运行,不具备故障自诊断能力,综合运行水平还很有限。
1.2 智能自动装置阶段
70年代,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逐渐代替了分立元件装置,出现了微机保护、远动装置。这类装置计算能力强,有一定的智能水平和故障自诊断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监控的可靠性和供电系统自动化水平。但仍存在多数装置独立运行,资源不能共享等有待改进的缺点。
1.3 综合自动化系统阶段
70年代中后期,英、法、意等欧美发达国家陆续开发出了一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但日本后来居上,于1975年研制出了第一套用于配变电所的数字式控制系统SDCS-1,并于1980年商品化生产。至此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公司开始研究这一系统,例如西门子、ABB 、GE 、AGE 、西屋以及阿尔斯通等行业领军企业。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首次引进的德国西门子公司的LSA 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在了京郑线的丰台变电所,实现了全所自动化。1998年3月,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探讨
作者:雍枝锐 洪宇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年第08期
摘要:文章阐述了牵引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典型结构形式,分析了现代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及功能,并与传统自动化系统做了比较。最后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特点功能
中图分类号:U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12-0110-03
电气化铁路具有高速、重载、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已成为铁路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电气化铁路“心脏”的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在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探讨这一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1.1 分立原件的自动化装置阶段
20世纪70年代前,以晶体管等分立原件组成的模拟电路等装置被研制出来,运用到了供电系统中,比如自动重合闸、备用电源自投等装置,提高了供电系统的综合运行水平。但是各装置独立运行,不具备故障自诊断能力,综合运行水平还很有限。
1.2 智能自动装置阶段
70年代,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逐渐代替了分立元件装置,出现了微机保护、远动装置。这类装置计算能力强,有一定的智能水平和故障自诊断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监控的可靠性和供电系统自动化水平。但仍存在多数装置独立运行,资源不能共享等有待改进的缺点。
1.3 综合自动化系统阶段
70年代中后期,英、法、意等欧美发达国家陆续开发出了一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但日本后来居上,于1975年研制出了第一套用于配变电所的数字式控制系统SDCS-1,并于1980年商品化生产。至此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公司开始研究这一系统,例如西门子、ABB 、GE 、AGE 、西屋以及阿尔斯通等行业领军企业。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首次引进的德国西门子公司的LSA 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在了京郑线的丰台变电所,实现了全所自动化。1998年3月,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