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范文:官员究竟应当敬畏什么

黑龙江中公教育:

新闻主体: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些地方官员的迷信现象令人吃惊,部分领导干部敬畏鬼神,身后经常出现所谓“大师”的身影。他们或因官迷心窍,求“大师”指点升官捷径;或因做了亏心事,在反腐高压下,祈求菩萨保佑,逢凶化吉。

迷信是一种盲目信仰和崇拜,迷信与部分官员的“亲密接触”现象令人担忧。

官员迷信的例证在现实中可谓层出不穷。几年前山东泰安原市委书记胡建学为了升官,经风水先生“点拨”在水库上修了一座桥,还绞尽脑汁地命名为“岱胡大桥”。桥建成了,官不但没有升反而因贪污受贿被判了死缓。难怪后来当地群众将这座桥称为“逮胡大桥”。

据观察,痴迷于求神拜佛等迷信活动的官员大多有贪污、受贿、渎职等腐败之嫌,这些人将迷信作为自己的“护官符”。从这个意义上讲,腐败阴影下形形色色的官员迷信现象基本上属于一种颇为典型的“腐败后遗症”。

官员们应当扪心自问:我们该对什么执着?该对什么虔诚?该对什么敬畏?人,是需要有一点敬畏之心的,否则就可能变得浮躁、庸俗甚至为所欲为。一言以蔽之,官员应当对法律敬畏,对民意敬畏,对责任敬畏。

敬畏法律,是因为法律作为限制公权力的利器,是约束官员恣意妄为、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枷锁。从一定意义上讲,依法治国的精义在于依法治“官”而不是依法治“民”。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领导应当是各级官员必须恪守的法治信条。将依法治国的第一要义理解为“依法治民”,是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内涵的严重误读,也是不少官员尤其是某些基层领导干部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

敬畏民意,是因为民意是正义和公道的发源地。古语云:“民可载舟,亦可覆舟”、“顺民者昌、逆民者亡”,可见民意的重要性。“执政为民”是全体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和努力实践的信条。只有对民意真正持一种敬畏之心,才可能真正体察民情,才可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敬畏责任,是因为拥有权力就意味着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责任是权力的“潜台词”,责任意识是“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应当具有的基本理念。责任追究机制乃是高悬于“一切有权力的人”头上随时可能坠落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官员的官德修炼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自我反省能力,不断清除积淀于灵魂深处的陈腐观念。这就要求官员应当“诚信”而不应“迷信”。衡量现代官员诚信与否的重要标准就是是否敬畏法律、敬畏民意、敬畏责任,而不是敬畏什么鬼神和“风水”。

黑龙江中公教育官方微博:

黑龙江中公教育:

新闻主体: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些地方官员的迷信现象令人吃惊,部分领导干部敬畏鬼神,身后经常出现所谓“大师”的身影。他们或因官迷心窍,求“大师”指点升官捷径;或因做了亏心事,在反腐高压下,祈求菩萨保佑,逢凶化吉。

迷信是一种盲目信仰和崇拜,迷信与部分官员的“亲密接触”现象令人担忧。

官员迷信的例证在现实中可谓层出不穷。几年前山东泰安原市委书记胡建学为了升官,经风水先生“点拨”在水库上修了一座桥,还绞尽脑汁地命名为“岱胡大桥”。桥建成了,官不但没有升反而因贪污受贿被判了死缓。难怪后来当地群众将这座桥称为“逮胡大桥”。

据观察,痴迷于求神拜佛等迷信活动的官员大多有贪污、受贿、渎职等腐败之嫌,这些人将迷信作为自己的“护官符”。从这个意义上讲,腐败阴影下形形色色的官员迷信现象基本上属于一种颇为典型的“腐败后遗症”。

官员们应当扪心自问:我们该对什么执着?该对什么虔诚?该对什么敬畏?人,是需要有一点敬畏之心的,否则就可能变得浮躁、庸俗甚至为所欲为。一言以蔽之,官员应当对法律敬畏,对民意敬畏,对责任敬畏。

敬畏法律,是因为法律作为限制公权力的利器,是约束官员恣意妄为、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枷锁。从一定意义上讲,依法治国的精义在于依法治“官”而不是依法治“民”。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领导应当是各级官员必须恪守的法治信条。将依法治国的第一要义理解为“依法治民”,是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内涵的严重误读,也是不少官员尤其是某些基层领导干部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

敬畏民意,是因为民意是正义和公道的发源地。古语云:“民可载舟,亦可覆舟”、“顺民者昌、逆民者亡”,可见民意的重要性。“执政为民”是全体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和努力实践的信条。只有对民意真正持一种敬畏之心,才可能真正体察民情,才可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敬畏责任,是因为拥有权力就意味着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责任是权力的“潜台词”,责任意识是“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应当具有的基本理念。责任追究机制乃是高悬于“一切有权力的人”头上随时可能坠落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官员的官德修炼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自我反省能力,不断清除积淀于灵魂深处的陈腐观念。这就要求官员应当“诚信”而不应“迷信”。衡量现代官员诚信与否的重要标准就是是否敬畏法律、敬畏民意、敬畏责任,而不是敬畏什么鬼神和“风水”。

黑龙江中公教育官方微博:


相关内容

  • 人民时评经典时评结构范文
  • 人民时评:行政强拆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陈家兴 2010年12月17日00:13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新拆迁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行政强制拆迁拟取消,是否强拆只能由法院裁决.这是一个令人感叹唏嘘的重要进步. 这些年来的强拆,尽管一些地方打着公共利益等的旗号,但其背后的种种利 ...

  • 园林实习报告范文
  • 实习目的:通过对颐和园,北海,恭王府的实地参观,加深对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皇家园林的认识,并通过实地感受,体会皇家园林的体量感和设计手法,转化吸收,应用于今后的设计当中. 实习内容:15日——颐和园,紫竹院公园 颐和园:东门进入,依次游览:仁寿殿,乐寿堂,邀月门,得和园大戏楼,长廊,云辉玉宇牌楼,排云 ...

  • 警示片[被围猎的权力]观后心得体会范文2篇
  • 警示片<被围猎的权力>观后心得体会范文2篇 警示片<被围猎的权力>观后心得体会一 <被围猎的权力>中陈争鸣.苏利明.张显富等多名省管干部因理想信念动摇,被金钱.贪婪.情感等私欲"围猎,无视党纪法规,贪婪堕落,最终沦为不法商人获取利益的"猎物&q ...

  • [巡视利剑]心得体会范文简稿三份合集
  • <巡视利剑>心得体会范文简稿三份合集 <巡视利剑>心得体会:利剑高悬于心 警钟长鸣于耳 9月7日至11日,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巡视办.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在央视综合频道热播,引发社会各界关注热潮.该片真实地记录了中央巡视组到各部门.省市机关 ...

  • 中国文化的出路
  • 中国 文 化 的 瓶 颈 与 出 路 --以佛教文化破解历史怪圈 杨 笑 天 内容提要:近代,当中国打开国门学习西方时,所遇到的最大困惑就是文化的差异,而历史上制约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因素主要也是来自于文化.那么,中国文化的瓶颈究竟在哪里?笔者以为,在于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对人性的无知和误解,以及基于此无 ...

  • 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学习体会范文
  • 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2015年1月5日,**省召开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动员会.省委书记李纪恒在会上强调,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 ...

  • 2014年两会经典语录
  • 20xx年全-国-两-会经典语录1:有些官员自身财产不多,但子女财产多,老百姓对此最不满。 ——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说,公务人员财产申报首先需要完整的健全的法律,其次是需要真正如实、准确地申报自己的资产,中国在这个问题上还有大量的工作。 20xx年全-国-两-会经典语录2:互联网是民-意,网民不关心 ...

  • 2015届高三上厦门市质检卷语文作文范文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天下的江河很少有直直的,大多是拐来拐去的.为什么?水要跟大地妥协.当然,最后水还是往东流了,那是挡不住的.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

  • [敬畏自然]
  • 第11课 敬畏自然 教学目标:1.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2.抓住文章的重点.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一是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二是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一.导入: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