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桂枝新加汤·气荣两虚,经脉不濡证·推演诊断
《伤寒论》第六十一条原文: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文意。发汗后:用麻黄汤发汗后。此为错误治疗。为什么竟能判断是错误治疗呢?依据有二。其一,从后文发汗后的变证“身疼痛,脉沉迟”得知。因为“身疼痛,脉沉迟”出现在发汗后,说明发汗前身不疼痛,脉不沉迟,不沉迟就是浮脉。既然,脉浮,身不疼痛,那就不是麻黄汤证。其二,从发汗后的变证推演而知。首先,外感病中能引起身疼痛的原因只有三种:1,寒邪束表,经脉凝涩;2,风湿相搏,经脉涩滞;3,气荣两虚,经脉不濡。第一种,宜用麻黄汤汗之;第二种,宜用大青龙汤汗之;第三种,宜用桂枝新加汤汗之。其次,若是第一种,用了麻黄汤则愈;若是第二种,虽大青龙汤是正选方,但麻黄汤也能挫败一定的病邪,断不至于“身疼痛,脉沉迟”。因此,可断定本案是桂枝汤证,该证内伤在气,外感风邪,一经麻黄汤发汗,必伤气伤阴,形成“气荣两虚,经脉不濡”证。
身疼痛:身体感到疼痛。疼痛的前提是经脉不通,不通的原因有“经脉凝涩,经脉涩滞,经脉不濡”三种,经上文推演,知属第三种。
脉沉迟:脉象沉迟。沉,首先表明是里证,其次表明气虚;迟,首先表明是血虚,其次也反映气虚推动血流之力减弱。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汤主之:宜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汤主治。为什么呢?因为病家本是气虚伤风的桂枝汤证,经麻黄汤错误发汗后,变成“气荣两虚,经脉不濡”证,本方有温经散寒,补气养荣的功效,故主之。
诊断意。本案是仲景借案说教条。其学术意义有二。其一,界定“桂枝新加汤证”特点是:气荣两虚,经脉不濡。其二,通过演示强调:正确的推演判断法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推演的逻辑格式是:假设推理和演绎推理。
附:桂枝新加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劈) 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元阳道人(张敏宁)
关键词:桂枝新加汤·气荣两虚,经脉不濡证·推演诊断
《伤寒论》第六十一条原文: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文意。发汗后:用麻黄汤发汗后。此为错误治疗。为什么竟能判断是错误治疗呢?依据有二。其一,从后文发汗后的变证“身疼痛,脉沉迟”得知。因为“身疼痛,脉沉迟”出现在发汗后,说明发汗前身不疼痛,脉不沉迟,不沉迟就是浮脉。既然,脉浮,身不疼痛,那就不是麻黄汤证。其二,从发汗后的变证推演而知。首先,外感病中能引起身疼痛的原因只有三种:1,寒邪束表,经脉凝涩;2,风湿相搏,经脉涩滞;3,气荣两虚,经脉不濡。第一种,宜用麻黄汤汗之;第二种,宜用大青龙汤汗之;第三种,宜用桂枝新加汤汗之。其次,若是第一种,用了麻黄汤则愈;若是第二种,虽大青龙汤是正选方,但麻黄汤也能挫败一定的病邪,断不至于“身疼痛,脉沉迟”。因此,可断定本案是桂枝汤证,该证内伤在气,外感风邪,一经麻黄汤发汗,必伤气伤阴,形成“气荣两虚,经脉不濡”证。
身疼痛:身体感到疼痛。疼痛的前提是经脉不通,不通的原因有“经脉凝涩,经脉涩滞,经脉不濡”三种,经上文推演,知属第三种。
脉沉迟:脉象沉迟。沉,首先表明是里证,其次表明气虚;迟,首先表明是血虚,其次也反映气虚推动血流之力减弱。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汤主之:宜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汤主治。为什么呢?因为病家本是气虚伤风的桂枝汤证,经麻黄汤错误发汗后,变成“气荣两虚,经脉不濡”证,本方有温经散寒,补气养荣的功效,故主之。
诊断意。本案是仲景借案说教条。其学术意义有二。其一,界定“桂枝新加汤证”特点是:气荣两虚,经脉不濡。其二,通过演示强调:正确的推演判断法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推演的逻辑格式是:假设推理和演绎推理。
附:桂枝新加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劈) 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元阳道人(张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