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读书笔记

《读者》读书笔记

① 《母亲不是圣人》,讲得是母亲的一个女儿总因为母亲的信心而耿耿于怀,直至有一天,她忽然明白:真正能完美唯有那些圣人。而母亲,不是圣人,虽然她爱每一个孩子,但难免有些顾此失彼。想到这,她内心里完全释然了。 于是,在每一次与母亲有些小矛盾之后,我马上能告诉自己:母亲不是圣人,我们不能总希望她能做到与自己所期望的完全一样。况且自己又何尝又做到完全如她的期望呢?于是,我也释然了,又乐悠悠地挽着母亲的手四处逛街。 推而广之,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圣人,而我们的学生更不是完美的。这样想想,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释然。

② 林语堂说:《人生如诗》。我们应该当学会感受生命的韵律之美,像听交响乐一样,欣赏其主旋律、激昂的高潮和舒缓的尾声,就像人生活有童年、少年和老年,谁也不能否认这是一种美好的安排。 是的,这些反复的乐章对于我们的生命都大同小异,但每个人的乐曲却要自己去谱写。也许偶尔会有些的断奏或强音,使人生的主旋律不再和谐,那么,赶快重新续写好接下去的曲谱吧。 我愿所有人的人生如诗,优雅、美好。

③ 幸福生活是什么?一个双手残疾,用脚书写人生的女孩说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因为她觉得她拥有爱,而且她还能用自己的努力让自己从未对生活失望;一个健康活泼,年轻漂亮,

皮鞋光洁如新,有阅读文学作品的热情,甚至喝茶的时候嘴唇有力面且充满渴望,但她说:“哪里有什么幸福?狗屁!” 幸福到底有没有。幸福不是具体的可触摸的物质,她是另外的东西,是有灵性的东西,只有懂得品味才能抓住幸福。 于是,寒假里,当我坐在窗边备课,埋头了几个小时,终于在某一时刻完成时,我站起来,推开窗去,恰好这一天外面是蓝天白云,而且冬日的阳光那么柔和,放眼望去,我笑了,这一刻我是多么幸福! 当我动起手来,把房间从头到脚彻底地打扫一番,排上自己喜欢的花,放一段爱听的班德瑞,看书架上的书一码码地,整齐地站立,再看看桌上的水果闪着水滴的光泽,我是多么幸福! 一个调皮至极的孩子被我委以重任,当付班长。他爸爸人在外地,发信息过来表达他的惊喜与感谢。当时的我正在婚纱店里拍那叫画艺的场景。那时的幸福,就似背景画里成簇的鲜花,欣然怒放。这种感觉,真好! 池莉也是个小女人,她在娓娓地与我絮叨她的幸福观。她说,《收藏幸福》,然后在我们以后人生的无论哪一个阶段,只要想起它,它就会流淌和滋润。

④ 我爱流泪,不过极少是伤心的泪,更多的,是因为感动。曾经把读者里一个少年自强,又担负着照料单亲妈妈的故事读给学生听。学生还睁着大眼专心地听着我读下去,我却哽咽着无法出声了。懂事的孩子马上有人站起来自告奋勇地帮我往下读。那节课,整个教室教被一种感动所包围。 有时,看书,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模糊。马上翻开另一页,怕感动进一步漫延。 不过,

有人说,《每一个感动都值得流泪》。文章中,有朋友聚会,要求每一个人说一件能感动他人的事,谁能让大家感动哭了,其他的人就要喝酒。于是,一个又一个故事讲完了,酒也一次次地一干而尽。畅快!是的,所有的感动都缘于心灵深处的震撼,所有的感动都来自于灵魂深处,没有真情,哪儿来的感动? 生活中有那么多善良的心善良的人,怎么能不让我们对生活乐观呢? …… 就这样,在无数个与读者相识的日子里,每一瞬间,那真,那善,那美,在心底里升华成了一轮明月,一盏香茗。

⑤ 《信任》。文章记叙的事情很小:因想为爷爷买助听器少带400元的我正为难时,店主主动提出:下次给吧,权当我借你的!原因是不想扫了兴冲冲的老人家的兴致。老人家脸上洋溢着的快乐让人感动,他想帮他把快乐延长。“他将信任给了我,并带给了一个不相识的老人一份快乐,多么善良的人啊!”当作者作出如此感叹之时,我的心中也产生同样的共鸣。那钱作者很快还了,而在作者和我心底激起的,却是做个善良诚信的人的涟漪。其实,世间最美好的情感莫过于信任带来的愉悦了。如果人人都生活在充满诚信的社会里,不需要有担心受骗的惶恐,不需要有被骗的气愤,不需要人与人之间多一份戒备该多好啊!

⑥ 《忽然受宠》。这篇文章是老公推荐阅读的。这期《读者》他先看。那天,他对我说,这篇文章值得一看。于是,我认真看了起来,也深深明白了他推荐阅读的用意。文中描述的许多细节多像我啊!对别人特别是对老师、学生尚能保持一份耐心与

热忱,到了家,对老公、女儿有时就没有“好话”说了,要么粗声粗气,要么不理不睬,心里想着:这些都是自己最亲的人,不需要“讨好”,再说,有的是时间,不在乎那一时的亲热。“如果你能把工作中百分之一的耐心用在我身上,我就知足了;如果你能把我当作你最不重要的客户哄一哄,我也就满意了!”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特别是我们教师。辛苦了一天,把自己足够的耐心都交给了同事、学生,于是,对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亲人时常就表现出极不耐烦的神情与话语。亲人常常以“他在学校累了,不要计较”来宽慰自己,可事实上静心想想:除却工作八小时不说,还有应酬、睡觉等,真正与亲人在一起的时间又有多少呢?我们总是“先人后己”,先照顾好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有了闲工夫,才考虑到自己身边的人。不是觉得他不重要,而是觉得这是咱自己人,不用客气。可事实呢?就是在这样的不在乎里,生命在一天天地流逝,而与亲人相亲相伴的时日也在一天天地过去。而我们,却往往在不多的时日里,还充满了许多不愉快的经历——充满指责、伤害、误会、求全责备、无理取闹!静心想想,真的不应该。 ⑦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

⑧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序中的句子(我推荐一下,很

经典):

⑨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⑩ ……

11 “人生是艰苦的。在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之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贫穷,日常的烦虑,沉重与愚蠢的劳作,压在他们身上,无益地消耗着他们的精力,没有希望,没有一道欢乐之光,大多数还彼此隔离着,连对患难中的弟兄们一援手的安慰都没有,他们不知道彼此的存在。他们只能依靠自己;可是有时连最强的人都不免在苦难中磋跌。

12 ……

13 我称为英雄的,并非是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好似他们之中最伟大的一个,就是我们要叙述他的生涯的人所说的:“除了仁慈之外,我不承认还有什么优越的标记。”没有伟大的人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所有的只是些空虚的偶像,匹配下贱的群众的;时间会把他们一齐摧毁。成败又有什么相干?主要是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BY 作者罗曼.罗兰

14 以下是《贝多芬传》中的:

15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贝多芬

16 ……

17 “艰苦的童年,不像莫扎特般享受过家庭的温情。一开始,人生于他就显得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

18 ……

19 特.波恩哈德夫人和葛林克说他很高傲,举止粗野,态度阴郁,带着非常强烈的内地口音。但他知道藏在这骄傲的笨拙之下的慈悲,惟有几个亲密的朋友知道。

20 ……

21 这种悲剧式的痛苦,在当时的一些作品里有所表现,例如……奇怪的是并非所有的作品都带忧郁的情绪,如……都反映着一种年青人的天真。无疑的,要使心灵愁苦也得相当的时间。它是那样的需要欢乐,当它实际没有快乐时就自己来创造。当“现在”太残酷时,它就在“过去”中生活。往昔美妙的岁月,一下子是消灭不了的;它们不复存在时,光芒还会持久地照耀。

22 ……

23 一八二四年五月七日,(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D大调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情况之热烈,几乎含有暴动的性质。当贝多芬出场时,受到群众

五次鼓掌的欢迎;在此讲究礼节的国家,对皇族的出场,习惯也只有三次的鼓掌礼。因此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可是胜利是暂时的,对贝多芬毫无盈利。音乐会不曾给他挣什么钱。物质生活的窘迫依然如故。他贫病交迫,孤独无依,可是战胜了:—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他自己的命运(此时他已耳聋),战胜了他的痛苦。

24 ……

25 贝多芬是伟大的自由之声。他自己也感到。他时常提起,他的责任是把他的艺术来奉献于“可怜的人类”,“将来的人类”,为他们造福利,给他们勇气,唤醒他们的迷梦,斥责他们的怯懦。他写信给他的侄子说:“我们的时代,需要有力的心灵来把这些可怜的人群加以鞭策。”

26 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颂赞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般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就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善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一种感到与神同在的醉意。

27 他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

的早晨。仅仅有几阵懒懒的微风。但在静止的空气中,已经有隐隐的威胁,沉重的预感。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复一阵的狂风。然而白日的清纯之气尚未受到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悲哀永远保存着一缕希望。但自一八一零年后,心灵的均衡丧失了。日光变得异样。最清楚的思想,也看来似乎水汽一般在升华:忽而四散,忽而凝聚,它们的又凄凉又古怪的骚动,罩住了心;往往乐思在薄雾之中浮沉了一两次以后,完全消失了,淹没了,直到曲终才在一阵狂飙中重新出现。

28 黄昏将临,雷雨也随之酝酿。随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给黑夜染成乌黑,挟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曲》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被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又还给我们。

29 什么胜利可以和这场胜利相比?哪天的阳光,曾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

30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31 墙角,一堆堆细细的碎泥。偶尔,窜出一两只蚂蚁,在

上面携手、雀跃、期待。这座茅屋,墙是泥,顶是草,大自然的结合,尽显岁月沧桑。

32 窗外,黑云压村村欲摧。夜,像一条长长的蛇,吞噬了山村的梦、生活、穷困、潦倒。

33 乡村的田野,是一片落泪的刺玫瑰。父亲的坟,凝结成淡淡的哀愁,父亲在里头,她在外头。风轻轻拂来,吹干了泪痕,山路弯弯曲曲,每走一步,再回头一望,父亲的背影,孤独而又寂寞,逐渐变远,像一座铜塑,伫立在风中,送走远去的女儿。她的泪流成小河。

34 生活如酒,苦不堪言;希望如糖,芳香四溢,为光鲜华丽的梦。

35 八年的青春,没有灯红酒绿,一切如昙花一现,也许,我们都需要爱,才在八年中脆弱,疼痛,寂寞,心情几许升浮沉落,八年的光景,在小屋中洗尽铅华。如今,记忆如潮水般,令人愁肠百结。青春,似忽明忽暗的火,化作首首美丽的歌。一个人在八年的单慕中黯然走过。

36 西北风把江堤下芦苇梢头的芦花刮得干干净净;涌浪滔天,飞溅的水珠落在岸柳上,成了一串串晶亮的冰凌。

37 神奇的化生万物的地球,如同一艘大船,给了我们诗意的生存环境,可是在人类的掠夺与破坏下,这艘大船正在四处漏水,一切恩赐正在渐渐离我们远去。

《读者》读书笔记

① 《母亲不是圣人》,讲得是母亲的一个女儿总因为母亲的信心而耿耿于怀,直至有一天,她忽然明白:真正能完美唯有那些圣人。而母亲,不是圣人,虽然她爱每一个孩子,但难免有些顾此失彼。想到这,她内心里完全释然了。 于是,在每一次与母亲有些小矛盾之后,我马上能告诉自己:母亲不是圣人,我们不能总希望她能做到与自己所期望的完全一样。况且自己又何尝又做到完全如她的期望呢?于是,我也释然了,又乐悠悠地挽着母亲的手四处逛街。 推而广之,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圣人,而我们的学生更不是完美的。这样想想,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释然。

② 林语堂说:《人生如诗》。我们应该当学会感受生命的韵律之美,像听交响乐一样,欣赏其主旋律、激昂的高潮和舒缓的尾声,就像人生活有童年、少年和老年,谁也不能否认这是一种美好的安排。 是的,这些反复的乐章对于我们的生命都大同小异,但每个人的乐曲却要自己去谱写。也许偶尔会有些的断奏或强音,使人生的主旋律不再和谐,那么,赶快重新续写好接下去的曲谱吧。 我愿所有人的人生如诗,优雅、美好。

③ 幸福生活是什么?一个双手残疾,用脚书写人生的女孩说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因为她觉得她拥有爱,而且她还能用自己的努力让自己从未对生活失望;一个健康活泼,年轻漂亮,

皮鞋光洁如新,有阅读文学作品的热情,甚至喝茶的时候嘴唇有力面且充满渴望,但她说:“哪里有什么幸福?狗屁!” 幸福到底有没有。幸福不是具体的可触摸的物质,她是另外的东西,是有灵性的东西,只有懂得品味才能抓住幸福。 于是,寒假里,当我坐在窗边备课,埋头了几个小时,终于在某一时刻完成时,我站起来,推开窗去,恰好这一天外面是蓝天白云,而且冬日的阳光那么柔和,放眼望去,我笑了,这一刻我是多么幸福! 当我动起手来,把房间从头到脚彻底地打扫一番,排上自己喜欢的花,放一段爱听的班德瑞,看书架上的书一码码地,整齐地站立,再看看桌上的水果闪着水滴的光泽,我是多么幸福! 一个调皮至极的孩子被我委以重任,当付班长。他爸爸人在外地,发信息过来表达他的惊喜与感谢。当时的我正在婚纱店里拍那叫画艺的场景。那时的幸福,就似背景画里成簇的鲜花,欣然怒放。这种感觉,真好! 池莉也是个小女人,她在娓娓地与我絮叨她的幸福观。她说,《收藏幸福》,然后在我们以后人生的无论哪一个阶段,只要想起它,它就会流淌和滋润。

④ 我爱流泪,不过极少是伤心的泪,更多的,是因为感动。曾经把读者里一个少年自强,又担负着照料单亲妈妈的故事读给学生听。学生还睁着大眼专心地听着我读下去,我却哽咽着无法出声了。懂事的孩子马上有人站起来自告奋勇地帮我往下读。那节课,整个教室教被一种感动所包围。 有时,看书,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模糊。马上翻开另一页,怕感动进一步漫延。 不过,

有人说,《每一个感动都值得流泪》。文章中,有朋友聚会,要求每一个人说一件能感动他人的事,谁能让大家感动哭了,其他的人就要喝酒。于是,一个又一个故事讲完了,酒也一次次地一干而尽。畅快!是的,所有的感动都缘于心灵深处的震撼,所有的感动都来自于灵魂深处,没有真情,哪儿来的感动? 生活中有那么多善良的心善良的人,怎么能不让我们对生活乐观呢? …… 就这样,在无数个与读者相识的日子里,每一瞬间,那真,那善,那美,在心底里升华成了一轮明月,一盏香茗。

⑤ 《信任》。文章记叙的事情很小:因想为爷爷买助听器少带400元的我正为难时,店主主动提出:下次给吧,权当我借你的!原因是不想扫了兴冲冲的老人家的兴致。老人家脸上洋溢着的快乐让人感动,他想帮他把快乐延长。“他将信任给了我,并带给了一个不相识的老人一份快乐,多么善良的人啊!”当作者作出如此感叹之时,我的心中也产生同样的共鸣。那钱作者很快还了,而在作者和我心底激起的,却是做个善良诚信的人的涟漪。其实,世间最美好的情感莫过于信任带来的愉悦了。如果人人都生活在充满诚信的社会里,不需要有担心受骗的惶恐,不需要有被骗的气愤,不需要人与人之间多一份戒备该多好啊!

⑥ 《忽然受宠》。这篇文章是老公推荐阅读的。这期《读者》他先看。那天,他对我说,这篇文章值得一看。于是,我认真看了起来,也深深明白了他推荐阅读的用意。文中描述的许多细节多像我啊!对别人特别是对老师、学生尚能保持一份耐心与

热忱,到了家,对老公、女儿有时就没有“好话”说了,要么粗声粗气,要么不理不睬,心里想着:这些都是自己最亲的人,不需要“讨好”,再说,有的是时间,不在乎那一时的亲热。“如果你能把工作中百分之一的耐心用在我身上,我就知足了;如果你能把我当作你最不重要的客户哄一哄,我也就满意了!”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特别是我们教师。辛苦了一天,把自己足够的耐心都交给了同事、学生,于是,对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亲人时常就表现出极不耐烦的神情与话语。亲人常常以“他在学校累了,不要计较”来宽慰自己,可事实上静心想想:除却工作八小时不说,还有应酬、睡觉等,真正与亲人在一起的时间又有多少呢?我们总是“先人后己”,先照顾好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有了闲工夫,才考虑到自己身边的人。不是觉得他不重要,而是觉得这是咱自己人,不用客气。可事实呢?就是在这样的不在乎里,生命在一天天地流逝,而与亲人相亲相伴的时日也在一天天地过去。而我们,却往往在不多的时日里,还充满了许多不愉快的经历——充满指责、伤害、误会、求全责备、无理取闹!静心想想,真的不应该。 ⑦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

⑧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序中的句子(我推荐一下,很

经典):

⑨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⑩ ……

11 “人生是艰苦的。在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之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贫穷,日常的烦虑,沉重与愚蠢的劳作,压在他们身上,无益地消耗着他们的精力,没有希望,没有一道欢乐之光,大多数还彼此隔离着,连对患难中的弟兄们一援手的安慰都没有,他们不知道彼此的存在。他们只能依靠自己;可是有时连最强的人都不免在苦难中磋跌。

12 ……

13 我称为英雄的,并非是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好似他们之中最伟大的一个,就是我们要叙述他的生涯的人所说的:“除了仁慈之外,我不承认还有什么优越的标记。”没有伟大的人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所有的只是些空虚的偶像,匹配下贱的群众的;时间会把他们一齐摧毁。成败又有什么相干?主要是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BY 作者罗曼.罗兰

14 以下是《贝多芬传》中的:

15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贝多芬

16 ……

17 “艰苦的童年,不像莫扎特般享受过家庭的温情。一开始,人生于他就显得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

18 ……

19 特.波恩哈德夫人和葛林克说他很高傲,举止粗野,态度阴郁,带着非常强烈的内地口音。但他知道藏在这骄傲的笨拙之下的慈悲,惟有几个亲密的朋友知道。

20 ……

21 这种悲剧式的痛苦,在当时的一些作品里有所表现,例如……奇怪的是并非所有的作品都带忧郁的情绪,如……都反映着一种年青人的天真。无疑的,要使心灵愁苦也得相当的时间。它是那样的需要欢乐,当它实际没有快乐时就自己来创造。当“现在”太残酷时,它就在“过去”中生活。往昔美妙的岁月,一下子是消灭不了的;它们不复存在时,光芒还会持久地照耀。

22 ……

23 一八二四年五月七日,(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D大调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情况之热烈,几乎含有暴动的性质。当贝多芬出场时,受到群众

五次鼓掌的欢迎;在此讲究礼节的国家,对皇族的出场,习惯也只有三次的鼓掌礼。因此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可是胜利是暂时的,对贝多芬毫无盈利。音乐会不曾给他挣什么钱。物质生活的窘迫依然如故。他贫病交迫,孤独无依,可是战胜了:—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他自己的命运(此时他已耳聋),战胜了他的痛苦。

24 ……

25 贝多芬是伟大的自由之声。他自己也感到。他时常提起,他的责任是把他的艺术来奉献于“可怜的人类”,“将来的人类”,为他们造福利,给他们勇气,唤醒他们的迷梦,斥责他们的怯懦。他写信给他的侄子说:“我们的时代,需要有力的心灵来把这些可怜的人群加以鞭策。”

26 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颂赞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般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就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善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一种感到与神同在的醉意。

27 他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

的早晨。仅仅有几阵懒懒的微风。但在静止的空气中,已经有隐隐的威胁,沉重的预感。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复一阵的狂风。然而白日的清纯之气尚未受到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悲哀永远保存着一缕希望。但自一八一零年后,心灵的均衡丧失了。日光变得异样。最清楚的思想,也看来似乎水汽一般在升华:忽而四散,忽而凝聚,它们的又凄凉又古怪的骚动,罩住了心;往往乐思在薄雾之中浮沉了一两次以后,完全消失了,淹没了,直到曲终才在一阵狂飙中重新出现。

28 黄昏将临,雷雨也随之酝酿。随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给黑夜染成乌黑,挟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曲》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被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又还给我们。

29 什么胜利可以和这场胜利相比?哪天的阳光,曾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

30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31 墙角,一堆堆细细的碎泥。偶尔,窜出一两只蚂蚁,在

上面携手、雀跃、期待。这座茅屋,墙是泥,顶是草,大自然的结合,尽显岁月沧桑。

32 窗外,黑云压村村欲摧。夜,像一条长长的蛇,吞噬了山村的梦、生活、穷困、潦倒。

33 乡村的田野,是一片落泪的刺玫瑰。父亲的坟,凝结成淡淡的哀愁,父亲在里头,她在外头。风轻轻拂来,吹干了泪痕,山路弯弯曲曲,每走一步,再回头一望,父亲的背影,孤独而又寂寞,逐渐变远,像一座铜塑,伫立在风中,送走远去的女儿。她的泪流成小河。

34 生活如酒,苦不堪言;希望如糖,芳香四溢,为光鲜华丽的梦。

35 八年的青春,没有灯红酒绿,一切如昙花一现,也许,我们都需要爱,才在八年中脆弱,疼痛,寂寞,心情几许升浮沉落,八年的光景,在小屋中洗尽铅华。如今,记忆如潮水般,令人愁肠百结。青春,似忽明忽暗的火,化作首首美丽的歌。一个人在八年的单慕中黯然走过。

36 西北风把江堤下芦苇梢头的芦花刮得干干净净;涌浪滔天,飞溅的水珠落在岸柳上,成了一串串晶亮的冰凌。

37 神奇的化生万物的地球,如同一艘大船,给了我们诗意的生存环境,可是在人类的掠夺与破坏下,这艘大船正在四处漏水,一切恩赐正在渐渐离我们远去。


相关内容

  • 图书馆论文
  • 浅谈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摘要: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指导学生选择书籍,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 阅读兴趣 青少年正值成长阶段,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知识充满了 ...

  • 世界名著读书笔记
  • 世界名著读书笔记 YJBYS本人分享四篇世界名著读书笔记: 一.<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著名小说家村上春树的代表作品.所以,整部小说当中其实也是充斥着日本小说当中典型的死亡色彩以及悲情部分. 通读整篇作品,整个的情感其实就是压抑的.对于读者来说,这样的情感 ...

  • 2016年小学教师读书计划
  • 2016年小学教师读书计划 1.2016年小学教师读书计划 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巴丹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的终点."营造书香校园,教师这种特殊的职业 ...

  • 战略历程读书笔记
  • 战略历程读书笔记 亨利·明茨伯格:Honry Mjntzberg,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管理思想家之一.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管理学院教授,战略管理学会主席.他曾两次获得<哈佛商业评论>所颁发的年度最佳文章"麦肯锡奖".他最知名的著作<管理工作的本质> ...

  • 读书笔记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 读书笔记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写好作文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现在市场上有一些快速作文.作文速成法之类的指导书,当然是针对如今学生急于写好作文的心理,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是不科学的.就算是天才,也需要在生活中有了阅历才能产生感悟,进而写出文章.一朝一夕就掌握写作文.写好作文的本领,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写好作 ...

  • 新闻理论十讲读书笔记
  • <新闻理论十讲>读书笔记 <新闻理论十讲>是陈丹力教授理想状态下最适合中国本土的新闻理论教材.摒弃抽象的概念用第一人称,直白生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人在浅显易懂中由浅入深地了解新闻理论的基础知识,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主要分为十讲,分别从新闻与叙述事实.新闻价值.新闻真实.新 ...

  • 读书笔记摘录
  • 读书的目的可以分为娱乐和提高自己.这里针对的主要是提高自己的阅读,因此最关键的精神因素是读者的: 主动性,也即主动阅读. 1.粗度,略读,读书的标题,副标题,书的索引,书的最后几页,书的致谢等,大致了解书的主题 2.阅读的速度不是越快越好,最要紧的是适应不同内容不同目标的阅读速度 3.放置眼珠的停顿 ...

  •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200字
  • <海底两万里>,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的脑中就充满了重重的疑惑,因为至今为止,人类对海底的了解依旧很少,更别提海底两万里了!!于是,我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翻开了儒勒••凡尔纳的著作,和书中的主人翁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乘坐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 鹦鹉螺 ...

  • 优秀读书笔记 我读[万水千山走遍]
  • 午后,半躺在床上,与阳光投射进房的点点斑驳作伴.翻开,经由文字走进三毛的世界. 安静,只有呼吸声.书页翻动声.慢慢地,跟随三毛颇有些沉郁却不乏细腻的笔触,来一次纸上的中南美之行.优秀读书笔记 我读<万水千山走遍>. 墨西哥.宏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哥伦比亚.秘鲁,一座座城市,各有各 ...

  • 创造性阅读
  • ] 创造性阅读 创造性阅读是能提出某些新见解或论述某种新观点的一种阅读方式.它是阅读活动的最高级形式.以理解性阅读和评价性阅读的能力与技巧为前提,并与这几种水平的阅读同时得到发展.它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欲望的过程,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创造性阅读的过程大致是: ①提出论题,详细地解释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