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民族之名由来:为反抗中国人歧视其矮小

2010年09月25日 09:23 凤凰网读书 【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6条

摘自:刘德秦 著 《从小到大说日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0年9月 出版

阅读提示:随着日本人对汉字理解的加深,他们知道汉字中的“倭”,实际上意思有歧视,也就是“矮小”,为了消除这种视觉上、意义上的歧视,日本人选用了另外一个汉字“和”。在日语中,“倭”与“和”都发同样的音,都是“wa”。可仅仅用“和”还不足够消除“矮小”,或许表现了一种反抗,日本人还在“和”前面加上了一个“大”,变成了“大和”。【阅读《从小到大说日本》连载】

倭之名的由来

汉书中说日本人是“倭”人,“倭”这个汉字,实际上是记录一个音译词的音译字。在日语中,最常用的一个日语假名是“は”,日本人说话的主语是“は”,大概去日本的汉族学士问他们什么他们总说“は”(wa),同时又看到他们个子矮,因此就音译他们为“倭”,而选用的汉字是“倭”。变成了在“委”添加“亻”旁的“倭”,也就是“矮人”的意思。

对于没有文字的日本人来说,对于大陆民族给予的这个记录语言的视觉记号“倭”,当初也是接受甚至很可能非常兴奋地接受了,但是随着日本人对汉字理解的加深,他们知道汉字中的“倭”,实际上意思有歧视,也就是“矮小”,为了消除这种视觉上、意义上的歧视,日本人选用了另外一个汉字“和”。在日语中,“倭”与“和”都发同样的音,都是“wa”。可仅仅用“和”还不足够消除“矮小”,或许表现了一种反抗,日本人还在“和”前面加上了一个“大”,变成了“大和”。中国因为是单音词,记录单音词的是单音字,在“委”上加了“亻”,“倭”仍然是单音词、单音字,符合汉字、汉语的表记习惯,而日本人或者说日语中本来就有很多多音节的词,因此在“和”前面再加一个“大”,双音节、双音字变成一个意思,他们也完全可以接受。“大和”来自“和”;而“和”来自“倭”,“倭”来自日语中的“は”(wa),就是这样的一个起源。

日本之名的由来

日本,古代中国称之为“倭”、“东夷”,而他们自己将自己称为“日本”、“大和”。

“日本”作为一国的国名,从这个称谓上,表面上看不出与中国的联系,可无论“大和”、还是“日本”这两个称谓,实际上都与中国有深层的、密切的联系。一个国家的国名,象征着一个国家的尊严,通常不会与临近国家发生什么关系,但国名不会凭空而生,总有辐射和接受辐射,也就是存在太阳与阴影关系那样的联系。“日本”与“大和”这两个称谓,实际上与中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好似长辈为晚辈起名;同辈之间相互起诨名,任何命名都有原由,“日本”、“大和”作为国名也有一个缘由,不知日本人自己是真不知道,还是知道也讳莫如深,反正至少他们自己对“日本”、“大和”这两个国名没有什么说法,而中国只说但也没有深究,本人这里将前因后果说明一下,一般读者只有作为长见识的内容可也。

>

2010年09月25日 09:23 凤凰网读书 【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6条

摘自:刘德秦 著 《从小到大说日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0年9月 出版

阅读提示:随着日本人对汉字理解的加深,他们知道汉字中的“倭”,实际上意思有歧视,也就是“矮小”,为了消除这种视觉上、意义上的歧视,日本人选用了另外一个汉字“和”。在日语中,“倭”与“和”都发同样的音,都是“wa”。可仅仅用“和”还不足够消除“矮小”,或许表现了一种反抗,日本人还在“和”前面加上了一个“大”,变成了“大和”。【阅读《从小到大说日本》连载】

倭之名的由来

汉书中说日本人是“倭”人,“倭”这个汉字,实际上是记录一个音译词的音译字。在日语中,最常用的一个日语假名是“は”,日本人说话的主语是“は”,大概去日本的汉族学士问他们什么他们总说“は”(wa),同时又看到他们个子矮,因此就音译他们为“倭”,而选用的汉字是“倭”。变成了在“委”添加“亻”旁的“倭”,也就是“矮人”的意思。

对于没有文字的日本人来说,对于大陆民族给予的这个记录语言的视觉记号“倭”,当初也是接受甚至很可能非常兴奋地接受了,但是随着日本人对汉字理解的加深,他们知道汉字中的“倭”,实际上意思有歧视,也就是“矮小”,为了消除这种视觉上、意义上的歧视,日本人选用了另外一个汉字“和”。在日语中,“倭”与“和”都发同样的音,都是“wa”。可仅仅用“和”还不足够消除“矮小”,或许表现了一种反抗,日本人还在“和”前面加上了一个“大”,变成了“大和”。中国因为是单音词,记录单音词的是单音字,在“委”上加了“亻”,“倭”仍然是单音词、单音字,符合汉字、汉语的表记习惯,而日本人或者说日语中本来就有很多多音节的词,因此在“和”前面再加一个“大”,双音节、双音字变成一个意思,他们也完全可以接受。“大和”来自“和”;而“和”来自“倭”,“倭”来自日语中的“は”(wa),就是这样的一个起源。

日本之名的由来

日本,古代中国称之为“倭”、“东夷”,而他们自己将自己称为“日本”、“大和”。

“日本”作为一国的国名,从这个称谓上,表面上看不出与中国的联系,可无论“大和”、还是“日本”这两个称谓,实际上都与中国有深层的、密切的联系。一个国家的国名,象征着一个国家的尊严,通常不会与临近国家发生什么关系,但国名不会凭空而生,总有辐射和接受辐射,也就是存在太阳与阴影关系那样的联系。“日本”与“大和”这两个称谓,实际上与中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好似长辈为晚辈起名;同辈之间相互起诨名,任何命名都有原由,“日本”、“大和”作为国名也有一个缘由,不知日本人自己是真不知道,还是知道也讳莫如深,反正至少他们自己对“日本”、“大和”这两个国名没有什么说法,而中国只说但也没有深究,本人这里将前因后果说明一下,一般读者只有作为长见识的内容可也。

>


相关内容

  • 中国不亡有我在
  • 中国不亡有我在 文 / 格老 --<张伯苓>观后 张伯苓是近代中国著名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南开学校的校长,他不仅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更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奉献了他毕生的精力,他有句振奋人心的口号,中国不亡有我在,这句话不仅激励了无数学子的爱国之心,打动了像张学良那样手握重权的文 ...

  • 比较[简爱]和[呼啸山庄]
  • 比较<简爱>和<呼啸山庄> 摘要:<简爱>和<呼啸山庄>是英国同胞姐妹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是英国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作品.但虽然作者有同样的家庭生活背景和社会背景,但是所写的作品却具有很多的异同之处. 关键词:经历 性格 反抗 爱情 ...

  • 支那--维基百科
  • 支那 -- 维基百科 支那,亦作至那.脂那.摩诃至那国等,可能起源自梵文चीन(cīna),与震旦同义,原为古代佛教经典对中国的称呼,古代佛教徒称印度为"中国",称中国为"支那"[1].随着佛教流行,这个名称被传播到中亚与东南亚,也影响了西欧.中国历代佛教徒也 ...

  •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小史
  •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小史 曾经驰骋在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有的在历史上昙花一现,有的经过岁月的磨砺蜿蜒至今.在历史上留下过印记的名字非常多,总体来讲,根源主要是以下五族:匈奴.东胡.突厥.通古斯.吐蕃.那些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北方少数民族基本上都是他们溯延下来的.所以先谈一下这五族的起源. 一:匈奴部分 ...

  • 论沈从文[边城]世界中的土家族元素
  • 论沈从文<边城>世界中的土家族元素 赵坤 沈从文1943年完成的中篇小说<边城>是以湘西背景书写的文学世界."湘西",就是土家族苗族原生态的文化背景,其展示了广裹的土家族背景,沈从文以其深邃睿智的审美目光,穿透这片亘古以来的土地,展示一个民族原始.淳朴.自 ...

  • 浅谈回族风俗
  • 浅淡回族风俗 2010级少数民族骨干研究生2班 李鑫 学 号:[**************] 作为一名来自宁夏的回族学生,谈一谈我所了解的回族风俗. 回族人的"洗肠子(洗回回)"习俗 因为民族历史和传统的原因,回族人在饮食方面的禁忌比较多,比如猪.驴.狗.自死物等.回族以小聚居 ...

  • 人类历史上各个时期最强大的民族
  • 约700万年前:乍得民族(人类历史从此开始) 约580万年前:肯尼亚民族.埃塞俄比亚民族(并列) 非洲黑人民族 自从约700万年前今天非洲乍得共和国境内孕育了人类的祖先古乍得人后,善于长跑的非洲黑人民族在马拉松式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领跑了接近700万年.700万年后,非洲兄弟的智慧足以征服飞禽走兽,但 ...

  • 简爱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毕业论文
  • [标题]简爱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正文] 1 引言 在十九世纪的英国文学中,女性文学已异军突起,经受过女权主义洗礼的妇女已经开始觉醒,她们用文字实现自己的价值.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是以其感动人心的对于一位灰姑娘式认为的奋斗历史的刻画而取胜.她苍白.矮小.一点也不美无金钱,无地位,却有着不平凡的气 ...

  • [追风筝的人]中哈桑的形象分析
  • <追风筝的人>中哈桑的形象分析 中文摘要 哈桑是<追风筝的人>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具备一切善良美好的品质,却又一生坎坷,结局悲惨.他是一位忠诚的仆人,集真善美于一身,但他始终扮演着替罪羊的角色:亲人和种族的替罪羊.最后死在塔利班的枪口之下.造成哈桑悲惨命运的根源,主要来自阿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