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家坝分公司地震灾害现场处置方案
1事件特征
1.1事故类型和严重程度分析
我国的地震绝大多数是构造地震地震的危害包括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地震的会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间接危害包括水灾、火灾、毒气外泄及瘟疫等,其中以火灾与水灾最为普遍,地震可能发生在任何季节,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发生地震,室内物品晃动严重或倒落,人员感到眩晕,站立困难,形势危急。
1.2事故的基本征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征兆。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 2应急组织及职责
2.1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综合管理部。 现场指挥:张文渊
现场副指挥:庞斌、吴洪、陈明酬
成员:艾光明、杨焕荣、叶汉文、潘立、刘海民、周雨树、胡艳、李超
当现场指挥休假或出差时,由现场副指挥任临时现场指挥,全权负责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2 .2应急组织机构的职责
2.2.1负责现场抢险人员组织,抢险和应急救助,防护用品的配备,及时向上级汇报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2.2组织指挥震前或震中人员的疏散,与上级有关部门保持震前、
震期和震后联系,了解有关信息,汇报有关情况,接受进一步指令。
2.2.3地震发生后,收集灾情,组织抢险,控制次生灾害。向公司指挥中心汇报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
2.2.4在临震和震后应急期,统一调动人员、设备、车辆、物资、能源等,迅速组织分公司员工及家属按照疏散路线到疏散集合地。 3 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应具备的条件
3.1.1应急通信工具及上级电话号码。
3.1.2应急照明设备。
3.1.3急救箱及药品、饮用水、食品。
3.2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及措施
3.2.1现场人员立即撤至室外应急疏散点;必须按疏散线路(附件:应急疏散图)疏散,下楼时尽量形成两路纵队由各楼道下楼,以免碰撞、拥挤、踩伤。千万不要跳楼,来不及撤离时寻找墙角或躲入狭小空间(如宿舍卫生间等)或书桌下避震,待条件允许时撤离。
3.2.2将疏散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人员疏散至规定地点后,各单位立即清点人员,同时对已疏散楼群进行喊话,以确保楼内人员全部疏散。人员清点完毕后,发生人身伤亡时,应请求救援,并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积极开展现场自救、互救。
3.2.3根据伤员受伤情况,采取止血、固定、人工呼吸等相应急救措施。
3.2.4在保证人身安全前提下,供水运行部四万吨水厂现场第一责任人关闭加氯间氯瓶出气阀门。运行人员在厂区内巡检,发现水池破坏,出现大裂缝漏水时,立即开启各水池放空阀,将水池内水放空。
3.2.5各厂站保持原有运行方式,如果设备发生故障,供电、供水调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倒换运行方式。各单位开展设备、建筑物等巡查,收集灾情信息。确认安全后,各单位人员有序回到各自区域,恢复正
常的工作生活。
3.2.6各单位对损失情况进行评估,由分公司形成专题报告,按程序上报灾情及人员伤亡情况。
4 注意事项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4.1.1首先检查防护器是否完好,发现不合格及时调换。
4.1.2根据专家组的讲解,正确使用防护器具。
4.2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保护好现场伤员,防止伤员二次受伤,现场有条件的立即现场进行抢救,条件不具备的立即组织送往医院救护车上。了解现场情况,防止事故扩大。
4.3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4.3.1认真组织。要求所有人员要统一行动,听从指挥,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各行其是、盲目蛮干。
4.3.2沉着冷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临危不乱,鼓动大家树立坚定的信心,并在各环节上做好充分准备。谨慎妥善地行动。
4.3.3遵循原则。要求遇险人员遵循救灾和避灾基本原则。即:及时报告灾情、积极抢救、安全撤离和妥善避灾。
4.3.4随机应变。在组织抢救、撤离灾区和避灾待救时,要密切注意灾情变化,当可能出现危及人员安全时,要果断采取应变措施,避免人员伤亡。切忌图省事或存侥幸心理冒险行动。
4.3.5及时联络。找整个抢险和避灾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及时与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取得联系,告知灾情、遇险人员位置、人数、遇到的困难情况等,争取早日获救。
4.4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在确定各项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时,由现场指挥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撤除所有伤员、救护人员,清点人员后,留有专人组织巡视事
故现场遗留隐患问题。
4.5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4.5.1各级人员严格服从指挥人员的调配,积极做好救援工作。
4.5.2在主控楼室外避难时,应远离设备区,防止因设备倾倒、爆炸,导线脱落等造成人员伤害。
4.5.3在设备、建筑物巡查期间,尽量与设备、建筑物保持距离,防止余震造成人员伤害。
向家坝分公司地震灾害现场处置方案
1事件特征
1.1事故类型和严重程度分析
我国的地震绝大多数是构造地震地震的危害包括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地震的会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间接危害包括水灾、火灾、毒气外泄及瘟疫等,其中以火灾与水灾最为普遍,地震可能发生在任何季节,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发生地震,室内物品晃动严重或倒落,人员感到眩晕,站立困难,形势危急。
1.2事故的基本征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征兆。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 2应急组织及职责
2.1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综合管理部。 现场指挥:张文渊
现场副指挥:庞斌、吴洪、陈明酬
成员:艾光明、杨焕荣、叶汉文、潘立、刘海民、周雨树、胡艳、李超
当现场指挥休假或出差时,由现场副指挥任临时现场指挥,全权负责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2 .2应急组织机构的职责
2.2.1负责现场抢险人员组织,抢险和应急救助,防护用品的配备,及时向上级汇报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2.2组织指挥震前或震中人员的疏散,与上级有关部门保持震前、
震期和震后联系,了解有关信息,汇报有关情况,接受进一步指令。
2.2.3地震发生后,收集灾情,组织抢险,控制次生灾害。向公司指挥中心汇报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
2.2.4在临震和震后应急期,统一调动人员、设备、车辆、物资、能源等,迅速组织分公司员工及家属按照疏散路线到疏散集合地。 3 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应具备的条件
3.1.1应急通信工具及上级电话号码。
3.1.2应急照明设备。
3.1.3急救箱及药品、饮用水、食品。
3.2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及措施
3.2.1现场人员立即撤至室外应急疏散点;必须按疏散线路(附件:应急疏散图)疏散,下楼时尽量形成两路纵队由各楼道下楼,以免碰撞、拥挤、踩伤。千万不要跳楼,来不及撤离时寻找墙角或躲入狭小空间(如宿舍卫生间等)或书桌下避震,待条件允许时撤离。
3.2.2将疏散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人员疏散至规定地点后,各单位立即清点人员,同时对已疏散楼群进行喊话,以确保楼内人员全部疏散。人员清点完毕后,发生人身伤亡时,应请求救援,并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积极开展现场自救、互救。
3.2.3根据伤员受伤情况,采取止血、固定、人工呼吸等相应急救措施。
3.2.4在保证人身安全前提下,供水运行部四万吨水厂现场第一责任人关闭加氯间氯瓶出气阀门。运行人员在厂区内巡检,发现水池破坏,出现大裂缝漏水时,立即开启各水池放空阀,将水池内水放空。
3.2.5各厂站保持原有运行方式,如果设备发生故障,供电、供水调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倒换运行方式。各单位开展设备、建筑物等巡查,收集灾情信息。确认安全后,各单位人员有序回到各自区域,恢复正
常的工作生活。
3.2.6各单位对损失情况进行评估,由分公司形成专题报告,按程序上报灾情及人员伤亡情况。
4 注意事项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4.1.1首先检查防护器是否完好,发现不合格及时调换。
4.1.2根据专家组的讲解,正确使用防护器具。
4.2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保护好现场伤员,防止伤员二次受伤,现场有条件的立即现场进行抢救,条件不具备的立即组织送往医院救护车上。了解现场情况,防止事故扩大。
4.3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4.3.1认真组织。要求所有人员要统一行动,听从指挥,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各行其是、盲目蛮干。
4.3.2沉着冷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临危不乱,鼓动大家树立坚定的信心,并在各环节上做好充分准备。谨慎妥善地行动。
4.3.3遵循原则。要求遇险人员遵循救灾和避灾基本原则。即:及时报告灾情、积极抢救、安全撤离和妥善避灾。
4.3.4随机应变。在组织抢救、撤离灾区和避灾待救时,要密切注意灾情变化,当可能出现危及人员安全时,要果断采取应变措施,避免人员伤亡。切忌图省事或存侥幸心理冒险行动。
4.3.5及时联络。找整个抢险和避灾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及时与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取得联系,告知灾情、遇险人员位置、人数、遇到的困难情况等,争取早日获救。
4.4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在确定各项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时,由现场指挥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撤除所有伤员、救护人员,清点人员后,留有专人组织巡视事
故现场遗留隐患问题。
4.5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4.5.1各级人员严格服从指挥人员的调配,积极做好救援工作。
4.5.2在主控楼室外避难时,应远离设备区,防止因设备倾倒、爆炸,导线脱落等造成人员伤害。
4.5.3在设备、建筑物巡查期间,尽量与设备、建筑物保持距离,防止余震造成人员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