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久前,由官方媒体所公布的一项关于弱势群体的问卷调查显示, 受访者中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达45.1%;公司白领受访者达57.8%,而在有车族、大学教授等群体中这一比例还要更高。一时间舆论哗然,有人惊呼,中国已经进入了“全民弱势”的时代。究竟谁才是中国的的弱势群体,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面对这种现象,我们的确需要冷静思考一下了。
“弱势群体”一说并不新鲜,早在2002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正式使用了“弱势群体”一词。近年来,这一名词更是频繁出现在各类媒体中。而从这林林总总的报道中,我们也大体能勾勒出“弱势群体”的范围。通常,我们将‚弱势群体‛限定在 ‚农村贫困人口和城镇失业、下岗职工‛等特定人群。而一次官方媒体的调查让我们惊奇的发现,除开原本这些人群,医生,白领,党政干部这些原本人们印象中的高收入或是高福利群体中竟然也有如此之多的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一夜间,我们突然发现,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原来都是‚弱势群体‛。
对于这样一种现象,不少人已经表达了自己的讽刺甚至是愤怒。其实冷静下来想想,那些认为自己是 “弱势群体”的其他群体,未必都是在娇嗔。那些自觉弱势的官员,也许确实有他们弱势的一面。他们所谓的‚弱势‛,当然是相对于上一层级而言的。
官场上讲究论资排辈,要讲背景,看政绩……诸如此类,确实让很多官员觉得自己弱势。而这一切,是在权力没有得到驯服的情况下,下级对上级所体现的“弱势”。
当收入差距加大,社会竞争中的不公平感和无助感便点燃了社会大众的弱势心理。而在弱势心理蔓延之下,普通民众自觉弱势,官员也自觉弱势。 整个社会变得像食物链一样,不管你身处哪一个链条,都有上一个链条在向你转嫁伤害,同时你也在将伤害转嫁到下一个链条。于是,很多人都在图谋社会关系,将自己的职业、专业优势转变为身份优势和特权,努力寻找转嫁伤害的渠道,譬如医生向患者转嫁,或是商家向消费者转嫁。各种伤害借由机制的漏洞而层层转嫁,你在这个环节强势,到了下个环节就变得弱势。如果说还有真正的 “弱势群体”,那只能是些无法继续转嫁伤害的人,是真正的最底层,是处于整个食物链最末端的人。而他们的话语权,却在渐渐被其他自觉“弱势”的群体所挤压。
弱势化的本质在于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而造成资源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来自现有制度的不完善,譬如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等等。正是由于制度环境缺乏公平,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人人都在相互转嫁伤害,民众弱势, 在官员某种程度上也同样弱势。弱势心理蔓延是现在一种社会情绪的表达,是公民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要改变这一现状,只有靠建立起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
过去,我们时常可以听见一句口号叫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无疑,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在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之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确实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局限性与缺陷日益显现,而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已成为一个越来越迫切的现实问题。经过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的经济实力也得到跨越式提高,但是,民众并没有公平地分享到这一经济发展的成果。企业收入在增加,国家收入在增加,而分给民众的蛋糕份额却减少了。而司法的不公、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公,乃至体现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的诸多不公现象,击穿了社会应有的公平底线,也伤害了广大民众应有的尊严。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确要发展,但增长的核心应当指向机会的公平和权利的公平。而这需要通过调节收入和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来缩小贫富差距;需要冲破既得利益群体对改革的阻碍;需要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约束、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扩大民众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及参与权。而这一切让我们回到了一个很熟悉的话题——宪政。
真正的公平与公正不可避免地要回到宪政问题上。社会公平正义只有建立在以宪法为核心的现代宪政框架下,通过整体推进的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实现。而要建设中国特色的宪政,要受到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虽然宪政尚未建成,但我们已经建立起一套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近年来我们的基层民主建也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基
层选举中越来越频繁出现的贿选现象,从反面说明了民主选举这种方式已经逐渐在基层扎根,民主观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人权的价值也获得了广泛认同。随着宪法修正案的陆续颁布,我们已经有了一部逐渐完善的宪法。宪法的条文已趋完备,而现代宪政的根本价值,民主、人权、法治等价值也都得到了宪法的确认。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与此相联系的市民社会也正在兴起,宪政的社会基础已初步奠定。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我们不应该再回避宪政建设的问题。
宪政建设是一个宏大的工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中国搞宪政建设不能盲目冒进、脱离实际,这样不但不能促进,反而会阻碍甚至断送中国宪政建设的美好前景。宪政建设应当结合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现状,合理权衡并兼顾现代宪政发展、人权与限权的实现,并以此理论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我国宪法制度,让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实践能够在现代宪政的框架下顺利前进。那么,宪政的第一步究竟该如何迈出呢?在目前条件下,宪政建设能够首先建立、健全的是以下方面的制度:
首先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违宪审查制度。关于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学者们提出过多种方案,此处不再赘述。但我们在建立违宪审查制度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这样几个原则。首先违宪审查机构及其最终的处理要具有权威。其次违宪审查机构必须要中立。最后,还要符合我国国情,在建立违宪审查制度时要考虑与现行政治制度的衔接,而不能脱离实际,照搬其他国家的相关制度。在具体层面上,可以尝试将违宪审查制度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设立的宪法监督委员会,其职责就是对违宪审查的申请进行审查并作出是
否违宪的裁决。另一个部分则是赋予人民法院的违宪审查权,对在诉讼过程中提出来的违宪审查申请进行审查和裁决。按照一些学者的观点,可以考虑在最高人民法院和各高级人民法院里设立宪法审判庭处理违宪审查案件,对各高级人民法院的裁决不服的可以上诉到最高人民法院。而最高人民法院认为需要宪法监督委员会进行裁决的,则将案件报请宪法监督委员会进行裁决。
其次便是宪法诉讼制度的构建。为什么我们要去强调宪法诉讼,因为宪法诉讼制度是近代宪政的核心之一,是宪政的必然要求。宪法是可以作为公民权利救济的最后手段和最根本性手段的。当其他手段无法保障公民权利时,宪法可以扮演最后的救济者,而这就要求宪法应当能够被法院所适用。此外,只有通过在一个个具体案件中的司法适用,宪法才能真正扎根于民众,在人民心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宪政才能有稳固的社会根基。此外,建立宪法诉讼制度对于缓解目前过多的上访也极具现实意义。可以尝试在对现行制度不做大变动的情况下,把宪法诉讼放到现行司法体系的框架内,让改革后的法院和检察院系统承担起宪法诉讼的任务。而这样一种改革,无论成本还是风险都是我们目前所能够承受的,至少,我们可以试着去迈出脚步。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在呼唤公平正义,而公平正义正是现代公民社会的重要基石。尽管当前中国的公民社会还尚未成熟,其作用还远未充分发挥,但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不容回避的事实。宪政或许还显得那么遥远,但我们为了追求公平正义而进行的每一次改革,无疑都将有助于告别威权、尊重权利的公民社会的形成。到那时,宪政不会再遥远。
只有当公平、正义、平等的理念真正融入这片土地的血脉之中,那“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的公平正义,才能普照我们所生活的每一寸土地,那所谓“全民弱势”的时代才会一去不复返。
2. 近来,有调查显示,中国近五成党政干部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该项问卷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受访者达45.1%;公司白领受访者达57.8%;知识分子(主要为高校、科研和文化机构职员)受访者达55.4%;而网络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受访者高达七成。
究竟何为“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队伍到底有多大?为什么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
弱势心理在蔓延,弱势概念被泛化
‚一般来说,弱势群体是社会中基本的生活、生存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的人群。‛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的奂平清副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党干部、公司白领、知识分子等所谓的“弱势群体”,都是被泛化了以后的概念。
“个体面临的压力、不确定性等因素通过网络放大后,会普遍产生这种心理。当人们看到与自己身份地位相近的人遭遇不幸时,难免会想,说不定有一天,这事就会发生在我身上了,网络会有放大效应。”奂平清教授表示。
在刚刚结束的2010年公务员考试中,全国有40万人报名。报考与录取比例高达63∶1,个别岗位的竞争激烈程度甚至高达4961∶1。
公务员稳定、福利好、工作前途好的特点,正是它被奉为‚香饽饽‛的原因。但为何有4成多党政干部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
据了解,45.1%的受访党政干部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其“弱势”心态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激烈的官场竞争、严厉的问责制度和强大的网络监督面前,一些官员成了“惊弓之鸟”,生怕做错一件事、说错一句话;二是虽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正在逐步推进,但在不少地方,依然存在论资排辈现象,甚至“潜规则”盛行,很多官员因没有背景,成为官场“弱势群体”;三是公务繁杂,既要有让上级看得见的政绩,又要有能让老百姓满意的民心工程,想要有所作为,困难重重;四是一些贫困地区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有限,在物价尤其是房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只能“望房兴叹”。
“如果说‘今年有40万人争当弱势群体’,显然很可笑。”网友“君君他爸”说:‚你大可以说这些强势群体‘得了便宜还卖乖’,但我宁可相信他们在描述自己处于某种弱势时的无力感。‛
另一名网友感慨,“这么多公务员自称‘弱势群体’,不能怪,既要看好自己的饭碗,还要想办法让自己变成领导,不拍马屁能行吗?有求于人,能不弱吗?”
“强势和弱势都是相对而言的,参照的人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比如说,普通公务员在单位里就是个被管理者,他相对他的领导而言,就会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了。白领的压力也大,现在就业竞争很激烈,他们常常面临丢工作的危险。”在奂平清副教授看来,公务员、白领说的“弱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弱势”,而只是一种比上不足的心理反应,“这么多人报考公务员,说明公务员这个工作事实上并不弱势。”
缺乏普遍安全感,折射社会规则缺失
“之所以很多公务员感觉自己属于弱势群体,是因为在这个社会,很多人并不是依靠法律规章制度等显规则来竞争的。今天的既得利益者,很可能明天就沦为相对的弱势群体。”网友“京华倦客”说。
而针对知识分子群体的抽样调查表明,高达55.4%的受访知识分子自认“弱势”。与一些名利双收、风光无限的房产商、隐形贪官等相比,不少知识分子“喊弱”、“哭穷”,首先是因为对自身境遇不满,而这种不满是通过比较得出的。面对当前经济资本(财富)、政治资本(权力)的联姻甚至转换,大学教授的文化资本(教育文凭)显然处于弱势。而“弱势心理”在那些基础、冷门学科的知识分子当中,表现尤为强烈。
针对公司白领群体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57.8%的受访白领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干得多,挣得少”是采访调查中许多公司白领的共同感受。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白领工作繁忙,职场竞争非常激烈,而且,他们不像党政干部和大学教师一样有稳定的职位,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人和严格的业绩考核,他们要全身心地投入,为此,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教授表示,现在社会的收入差距比较大,人们容易在比较中加剧弱势心理。不过,他认为,“大家都觉得自己弱势,关键在于社会规则存在缺失、不明确,人们无法感到自己在社会生活、工作的过程中受到了规则的保护,总有一种不确定感。人们往往感到自己的前途不可预料,比如随时面临失业,失业就意味着什么都没有了。”
“这种现象也是一种社会问题的反映指标。”奂平清副教授说,“现代社会变迁比较快,各方面都存在不确定性,未来究竟会怎样,不可知。”
奂平清认为,国家应该从社会建设、社会保障方面加大力度投入建设,增加人们的安全感。“现在金融危机的影响、物价上涨、就业压力等状况,有它的阶段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进程的加快,会逐步减少人们的心理弱势现象。”
于建嵘教授则认为,“完善社会规则,让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实习生 张蕾 记者 王俊秀)
3. 莫让弱势心理动摇对社会的信心
近年来,绝大多数国人的生活都有了质的改善,但弱势心理却在中国社会悄然蔓延。弱势心理加剧了社会阶层分裂和情绪摩擦,也动摇了一些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导致各个层面的‚相对弱势者‛过分迷信金钱、权力与身份壁垒的力量,继而‚傍富‛、‚傍权‛、追逐‚铁饭碗‛。消灭这种恶性循环,成为解决弱势群体全民化趋势的关键。
不久前,曾有报道称,许多国人都认为自己属于“弱势群体”,其中包括大学教授和公司白领。而近日人民网的一项调查又显示,受访者中逾七成自感“弱势”,连45.1%的受访党政干部也把自己归入“弱势群体”。
有人说,党政干部也跑来叫苦是在瞎矫情,这种看法一定程度上不无道理。因为如果“官家人”的日子过得相对不够幸福,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会有百万大军扎堆儿“国考”,某部委一个办事员岗位的竞争比都能达到数千比一。事实上,刨去官场竞争和潜规则的压力不计,假如大量官员真的因为问责制度日渐严厉、网络监督日渐强大而如履薄冰、规规矩矩,那倒真是件好事情,是权力受到制约、法治化向前推进的最好证明。可从目前情况看,我们的问责更多还处
于出了事才问责的层面,网络监督更多还处于误打误撞,由一包名烟、两句厥词、几段日记揪出个别不称职官员的层面,而这种程度的问责和监督已经让一些官员感到不适、不习惯、发出了“弱势”的抱怨,更加证明了“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权力”依然任重而道远。
还有人说,眼下中国正进入“全民弱势时代”。其实,这里的‚弱势‛更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缺吃少穿,而是一种相对概念的‚弱势感‛。在利益多元、价值判断多样的社会急剧转型期,在公正公平的程序与规则不时受到挑战的大背景下,许多情境、许多比较会让人们油然而生‚弱势‛的委屈与不满。比如,当一个小有身家的老板为了敲个章,在有关部门普通工作人员面前赔笑脸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弱势;当一个手拿一摞证书的优等生没找着工作,回头一看某位多科挂红灯的同学不知怎么就以第一名的身份考取某地公务员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弱势;当患者面对医生所开“大药方”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弱势,而当医生面对社会恶评和“医闹”老拳的时候,他也觉得自己弱势„„可以说,收入差距拉大导致的被剥夺感,不公平竞争导致的被侵害感,权力寻租导致的无助感,社会保障有限导致的不安全感,交织成了全社会的弱势心理,一系列矛盾随之而来。
平心而论,这些年来,政府在民生层面的加法越做越多,绝大多数国人的生活都有了质的改善,困难群体的绝对数量在削减,但弱势心理却在中国社会悄然蔓延。结果是:一方面,弱势思维方式人为加剧了社会阶层分裂和情绪摩擦,激化了矛盾,一些问题动辄被上升到“强弱对立”的高度,让坐下来心平气和解决问题变得很困难。另一方面,弱势思维方式反过来强化甚至是神话了金钱、权力与身份壁垒的力量,动摇了一些人对社会环境和市场体系的信心,对公平正义的信心,对程序与规则的信心。他们开始错误地认为,靠自身奋斗打拼永远也赶不上“拼爹”,赶不上“傍富”、“傍权”,即使“恨爹不成刚”被迫靠自己,奋斗目标也是博得一个“铁饭碗”。
弱势心理的蔓延,造成了许多奇怪的现象,也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用网友的话说,就是“我们恨贪官,却拼命考公务员;我们骂垄断,却削尖脑袋往央企国企钻;我们讥讽不正之风,自己办事却忙着到处找关系。总之,我们愤怒,不是想消灭这种不公平,而是想让自己处在不公平
中的有利位臵”——也许我们还该加上一句,那就是一些人不但在追逐这种不公平中的有利位置,炫耀这种有利位置,而且迫切希望依靠教育、就业等社会优势把有利位置保持和传递下去。在规则频频被扭曲的情况下,人人似乎都成了广义上的、可能被伤害的弱势群体,可到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又可能成为利用和放大手中强势,耍威风、拿人家一把的强势群体。
警惕弱势心理蔓延,要警惕简单化弱势强势的概念、人为制造对立,更要警惕所谓弱势背后实际上对强势普遍性的追逐、迷恋和依赖,以及由此动摇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网络调查显示,近五成的人认为,只要让大家都富起来、缩小收入差距,弱势群体全民化的趋势就能得到解决。但现在看来,光解决钱的问题还不够,只有让大众向上流动有顺畅通道,向下流动有保障托底,且无论处于任何位臵,都能表达诉求、进行监督,给金钱、权力戴上笼头,相对弱势感才会消弭,对未来的预期才会稳定。
4. 弱势群体一词现在挺流行,原来这倒霉名词说的是那些生活在底层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较低,徘徊在贫困线边缘;就业不稳定,容易失业;工作条件恶劣;缺乏社会保障的人,加上点儿收入虽然不低,但在社会上风评不佳的社会边缘人,一起构成了这么个社会阶层。说白了就是那种要不然是穷人、要不然是被人歧视的人。
但您看现在用这个词的场合可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基本上谁都在用。《人民日报》刊文《收入差加大致国民弱势心理蔓延》,其中说到不但是出租司机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街头小贩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就连记者与大学教授都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觉得自己是弱势的心理在社会上蔓延,几乎到了人人皆觉得自己是弱势的地步。而这个原因则在该文中被归结为收入差加大,所以大家就都觉得自己弱势了——原来在人家看来,弱势心理就是财迷的嫉妒啊。
要我说,《人民日报》这次又像一位庸医一样,一眼就看到了肌体上的烂疮,然后说这是感冒引起的,最终开了一包"泻停封"。收入差加大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贫富差距加大罢了。在正常的情况下,这怎么能导致人们觉得自己是弱势呢?如果这个逻辑用在赤贫阶层上还说得过去,这种感觉怎么能蔓延到几乎所有社会阶层中?
过于贫穷当然有弱势心理存在,但只要是到了一定的收入水平或者社会地位,按说这种因为收入差距带来的、类似于自卑与危机感的情绪就没那么强烈。因为即使我买不起游艇、住不起五星级酒店,也不会觉得社会生活当中我没有自己应该具有的权利嘛。在一个经济如此发达的社会,解决了基本温饱、甚至出现了初具规模的中产阶级之后,这种弱势心理的人群应该渐渐减少才是,毕竟很多有着弱势心理的阶层都有了最起码的生活保障,按说应该具有了更大的安全感,没想到我们这里倒是反过来了。
之所以如此,与收入差距根本没有一毛钱关系,而是在个人基本权利不能得到保护的情况下,大家才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自己的生命、财产与尊严随时可能剥夺。那个温饱的、安全的环境,随时有可能不属于我们,就像强拆一样。猪长得再肥,面对屠夫它也只能是弱势的。
而这种弱势心态不是一种从上到下的压迫感造成的,而是从四面八方涌过来的。几乎每个社会阶层都在某一方面是强势,但在某一方面又是弱势。最好的例子是前段时间爆出的为了拆迁而株连的被拆迁户的公务员亲属,不可否认他们在某些方面是强势的,但在这个时候他们也是弱势的。
这种全民弱势的社会环境可以用一句话来说明:每个人都是受害者。没有基本权利的保护下,今天是我侵害你、明天是你侵害他、后天可能就轮到我了,没有一个人可以超越这个网络,早晚都能尝到滋味,然后大家就都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
在这个每个人都是猪、每个人也都可能是屠夫的环境下生活当然是件挺痛苦的事儿,让《人民日报》一说,这种源自体制深处的不安全感居然还变成了财迷的嫉妒心态,这事儿当然挺不靠谱。为什么会如此?这大概是因为有些原因是说不得的,只好找个最无关痛痒的理由,或者更离谱一点的话,就是误导大家把愤怒集中在所谓的有钱人身上。可是您看曾经的首富黄光裕,他现在自己都在坐牢呢,他难道不是弱势群体?他也是算的。
5. 前段时间,有条新闻说我们这里大部分的人都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甚至精英阶层也不例外。但那次的调查说的精英群体,是白领以及教授,而最近新华网做的一个调查显示,感觉自己弱势的人可不只社会的精英,连党政官员都有将近五成的人感觉自己是弱势群体,整体调查的数据如下: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受访者达45.1%;公司白领受访者达57.8%;知识分子(主要为高校、科研、文化机构职员)受访者达55.4%;而网络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则高达七成。
等所带来的安全感,而是特权所带来的东西。说白了吧,这是在整体社会环境之下,借由金钱与权力所带来的特权所产生的示范效应,让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并非是在追逐基本权利的平等,而是打算借用这两者的力量获得在一个不平等社会当中的特权。而他们也知道,总有比你有钱或者有权的人存在,在这个由金钱与权力构成的不平等当中,这个差异就能让自己成为弱势群体,所以大家也就都觉得自己是弱势了。 当一个社会以金钱、权力而造成了弱势心理的蔓延,而同时又让这个社会在价值观层面上认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便是解决之道时,这个事情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了吧?
至于说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大概每个群体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知识分子可能是痛感自己的无力,觉得使命感无处落地,以及在面对整个社会拜金的风潮当中无所作为;而公司白领则是因为经济与精神的双重压力。至于说党政干部们的弱势感,大概是因为现在公民意识的觉醒之后,监督的压力猛然增大,以及政绩要求与官场规则所致。
如果从道理上来说,一个这么多人认为自己是弱势的社会,准定是个人的基本权利与基本的保障出了问题。弱势群体的‚弱‛是什么?无非两点:第一是公民权利得不到保障,甚至连官员的基本权利也一样,大家都听说过某地公务员如果亲属不同意拆迁的话,他就会被株连的消息。第二个‚弱‛的原因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使得大家都没有什么安全感。您想啊,要是我们都觉得养老、看病、孩子上学是问题,自己还是个房奴、车奴、孩奴,每个月的收入不但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甚至连基本的生存都有问题的时候,我们最起码的安全感就荡然无存了。而这种安全感失去之后,自然要活得小心翼翼,也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弱势群体。
但很遗憾的是,在这个调查当中,多达五成的人认为,只要让大家都富起来,这个弱势群体全民化的趋势就能得到解决。这种想法应该说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这些年我们的教育是一种发展型教育,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经济领域当中,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大家也就是具有更多安全感了。老实说,这种安全感是一种类似于圈养动物———比如猪———的安全感,只要槽中有食、顶上有棚,大概就会觉得自己是安全的。但要是屠夫的脚步接近,不知道是不是还会有这种安全感。但这种观念是普通人的观念,也算是无可厚非。
等所带来的安全感,而是特权所带来的东西。说白了吧,这是在整体社会环境之下,借由金钱与权力所带来的特权所产生的示范效应,让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并非是在追逐基本权利的平等,而是打算借用这两者的力量获得在一个不平等社会当中的特权。而他们也知道,总有比你有钱或者有权的人存在,在这个由金钱与权力构成的不平等当中,这个差异就能让自己成为弱势群体,所以大家也就都觉得自己是弱势了。 当一个社会以金钱、权力而造成了弱势心理的蔓延,而同时又让这个社会在价值观层面上认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便是解决之道时,这个事情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了吧?
另一种原因则在于钱多了确实具有更多的权利,这个也是我们社会的事实。不但钱多了可以增加安全感,权大了也可以增加安全感。但这并非是权利上的平等所带来的安全感,而是特权所带来的东西。说白了吧,这是在整体社会环境之下,借由金钱与权力所带来的特权所产生的示范效应,让
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并非是在追逐基本权利的平等,而是打算借用这两者的力量获得在一个不平等社会当中的特权。而他们也知道,总有比你有钱或者有权的人存在,在这个由金钱与权力构成的不平等当中,这个差异就能让自己成为弱势群体,所以大家也就都觉得自己是弱势了。
当一个社会以金钱、权力而造成了弱势心理的蔓延,而同时又让这个社会在价值观层面上认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便是解决之道时,这个事情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了吧?
1. 不久前,由官方媒体所公布的一项关于弱势群体的问卷调查显示, 受访者中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达45.1%;公司白领受访者达57.8%,而在有车族、大学教授等群体中这一比例还要更高。一时间舆论哗然,有人惊呼,中国已经进入了“全民弱势”的时代。究竟谁才是中国的的弱势群体,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面对这种现象,我们的确需要冷静思考一下了。
“弱势群体”一说并不新鲜,早在2002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正式使用了“弱势群体”一词。近年来,这一名词更是频繁出现在各类媒体中。而从这林林总总的报道中,我们也大体能勾勒出“弱势群体”的范围。通常,我们将‚弱势群体‛限定在 ‚农村贫困人口和城镇失业、下岗职工‛等特定人群。而一次官方媒体的调查让我们惊奇的发现,除开原本这些人群,医生,白领,党政干部这些原本人们印象中的高收入或是高福利群体中竟然也有如此之多的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一夜间,我们突然发现,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原来都是‚弱势群体‛。
对于这样一种现象,不少人已经表达了自己的讽刺甚至是愤怒。其实冷静下来想想,那些认为自己是 “弱势群体”的其他群体,未必都是在娇嗔。那些自觉弱势的官员,也许确实有他们弱势的一面。他们所谓的‚弱势‛,当然是相对于上一层级而言的。
官场上讲究论资排辈,要讲背景,看政绩……诸如此类,确实让很多官员觉得自己弱势。而这一切,是在权力没有得到驯服的情况下,下级对上级所体现的“弱势”。
当收入差距加大,社会竞争中的不公平感和无助感便点燃了社会大众的弱势心理。而在弱势心理蔓延之下,普通民众自觉弱势,官员也自觉弱势。 整个社会变得像食物链一样,不管你身处哪一个链条,都有上一个链条在向你转嫁伤害,同时你也在将伤害转嫁到下一个链条。于是,很多人都在图谋社会关系,将自己的职业、专业优势转变为身份优势和特权,努力寻找转嫁伤害的渠道,譬如医生向患者转嫁,或是商家向消费者转嫁。各种伤害借由机制的漏洞而层层转嫁,你在这个环节强势,到了下个环节就变得弱势。如果说还有真正的 “弱势群体”,那只能是些无法继续转嫁伤害的人,是真正的最底层,是处于整个食物链最末端的人。而他们的话语权,却在渐渐被其他自觉“弱势”的群体所挤压。
弱势化的本质在于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而造成资源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来自现有制度的不完善,譬如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等等。正是由于制度环境缺乏公平,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人人都在相互转嫁伤害,民众弱势, 在官员某种程度上也同样弱势。弱势心理蔓延是现在一种社会情绪的表达,是公民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要改变这一现状,只有靠建立起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
过去,我们时常可以听见一句口号叫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无疑,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在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之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确实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局限性与缺陷日益显现,而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已成为一个越来越迫切的现实问题。经过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的经济实力也得到跨越式提高,但是,民众并没有公平地分享到这一经济发展的成果。企业收入在增加,国家收入在增加,而分给民众的蛋糕份额却减少了。而司法的不公、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公,乃至体现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的诸多不公现象,击穿了社会应有的公平底线,也伤害了广大民众应有的尊严。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确要发展,但增长的核心应当指向机会的公平和权利的公平。而这需要通过调节收入和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来缩小贫富差距;需要冲破既得利益群体对改革的阻碍;需要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约束、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扩大民众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及参与权。而这一切让我们回到了一个很熟悉的话题——宪政。
真正的公平与公正不可避免地要回到宪政问题上。社会公平正义只有建立在以宪法为核心的现代宪政框架下,通过整体推进的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实现。而要建设中国特色的宪政,要受到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虽然宪政尚未建成,但我们已经建立起一套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近年来我们的基层民主建也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基
层选举中越来越频繁出现的贿选现象,从反面说明了民主选举这种方式已经逐渐在基层扎根,民主观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人权的价值也获得了广泛认同。随着宪法修正案的陆续颁布,我们已经有了一部逐渐完善的宪法。宪法的条文已趋完备,而现代宪政的根本价值,民主、人权、法治等价值也都得到了宪法的确认。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与此相联系的市民社会也正在兴起,宪政的社会基础已初步奠定。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我们不应该再回避宪政建设的问题。
宪政建设是一个宏大的工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中国搞宪政建设不能盲目冒进、脱离实际,这样不但不能促进,反而会阻碍甚至断送中国宪政建设的美好前景。宪政建设应当结合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现状,合理权衡并兼顾现代宪政发展、人权与限权的实现,并以此理论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我国宪法制度,让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实践能够在现代宪政的框架下顺利前进。那么,宪政的第一步究竟该如何迈出呢?在目前条件下,宪政建设能够首先建立、健全的是以下方面的制度:
首先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违宪审查制度。关于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学者们提出过多种方案,此处不再赘述。但我们在建立违宪审查制度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这样几个原则。首先违宪审查机构及其最终的处理要具有权威。其次违宪审查机构必须要中立。最后,还要符合我国国情,在建立违宪审查制度时要考虑与现行政治制度的衔接,而不能脱离实际,照搬其他国家的相关制度。在具体层面上,可以尝试将违宪审查制度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设立的宪法监督委员会,其职责就是对违宪审查的申请进行审查并作出是
否违宪的裁决。另一个部分则是赋予人民法院的违宪审查权,对在诉讼过程中提出来的违宪审查申请进行审查和裁决。按照一些学者的观点,可以考虑在最高人民法院和各高级人民法院里设立宪法审判庭处理违宪审查案件,对各高级人民法院的裁决不服的可以上诉到最高人民法院。而最高人民法院认为需要宪法监督委员会进行裁决的,则将案件报请宪法监督委员会进行裁决。
其次便是宪法诉讼制度的构建。为什么我们要去强调宪法诉讼,因为宪法诉讼制度是近代宪政的核心之一,是宪政的必然要求。宪法是可以作为公民权利救济的最后手段和最根本性手段的。当其他手段无法保障公民权利时,宪法可以扮演最后的救济者,而这就要求宪法应当能够被法院所适用。此外,只有通过在一个个具体案件中的司法适用,宪法才能真正扎根于民众,在人民心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宪政才能有稳固的社会根基。此外,建立宪法诉讼制度对于缓解目前过多的上访也极具现实意义。可以尝试在对现行制度不做大变动的情况下,把宪法诉讼放到现行司法体系的框架内,让改革后的法院和检察院系统承担起宪法诉讼的任务。而这样一种改革,无论成本还是风险都是我们目前所能够承受的,至少,我们可以试着去迈出脚步。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在呼唤公平正义,而公平正义正是现代公民社会的重要基石。尽管当前中国的公民社会还尚未成熟,其作用还远未充分发挥,但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不容回避的事实。宪政或许还显得那么遥远,但我们为了追求公平正义而进行的每一次改革,无疑都将有助于告别威权、尊重权利的公民社会的形成。到那时,宪政不会再遥远。
只有当公平、正义、平等的理念真正融入这片土地的血脉之中,那“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的公平正义,才能普照我们所生活的每一寸土地,那所谓“全民弱势”的时代才会一去不复返。
2. 近来,有调查显示,中国近五成党政干部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该项问卷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受访者达45.1%;公司白领受访者达57.8%;知识分子(主要为高校、科研和文化机构职员)受访者达55.4%;而网络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受访者高达七成。
究竟何为“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队伍到底有多大?为什么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
弱势心理在蔓延,弱势概念被泛化
‚一般来说,弱势群体是社会中基本的生活、生存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的人群。‛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的奂平清副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党干部、公司白领、知识分子等所谓的“弱势群体”,都是被泛化了以后的概念。
“个体面临的压力、不确定性等因素通过网络放大后,会普遍产生这种心理。当人们看到与自己身份地位相近的人遭遇不幸时,难免会想,说不定有一天,这事就会发生在我身上了,网络会有放大效应。”奂平清教授表示。
在刚刚结束的2010年公务员考试中,全国有40万人报名。报考与录取比例高达63∶1,个别岗位的竞争激烈程度甚至高达4961∶1。
公务员稳定、福利好、工作前途好的特点,正是它被奉为‚香饽饽‛的原因。但为何有4成多党政干部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
据了解,45.1%的受访党政干部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其“弱势”心态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激烈的官场竞争、严厉的问责制度和强大的网络监督面前,一些官员成了“惊弓之鸟”,生怕做错一件事、说错一句话;二是虽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正在逐步推进,但在不少地方,依然存在论资排辈现象,甚至“潜规则”盛行,很多官员因没有背景,成为官场“弱势群体”;三是公务繁杂,既要有让上级看得见的政绩,又要有能让老百姓满意的民心工程,想要有所作为,困难重重;四是一些贫困地区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有限,在物价尤其是房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只能“望房兴叹”。
“如果说‘今年有40万人争当弱势群体’,显然很可笑。”网友“君君他爸”说:‚你大可以说这些强势群体‘得了便宜还卖乖’,但我宁可相信他们在描述自己处于某种弱势时的无力感。‛
另一名网友感慨,“这么多公务员自称‘弱势群体’,不能怪,既要看好自己的饭碗,还要想办法让自己变成领导,不拍马屁能行吗?有求于人,能不弱吗?”
“强势和弱势都是相对而言的,参照的人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比如说,普通公务员在单位里就是个被管理者,他相对他的领导而言,就会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了。白领的压力也大,现在就业竞争很激烈,他们常常面临丢工作的危险。”在奂平清副教授看来,公务员、白领说的“弱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弱势”,而只是一种比上不足的心理反应,“这么多人报考公务员,说明公务员这个工作事实上并不弱势。”
缺乏普遍安全感,折射社会规则缺失
“之所以很多公务员感觉自己属于弱势群体,是因为在这个社会,很多人并不是依靠法律规章制度等显规则来竞争的。今天的既得利益者,很可能明天就沦为相对的弱势群体。”网友“京华倦客”说。
而针对知识分子群体的抽样调查表明,高达55.4%的受访知识分子自认“弱势”。与一些名利双收、风光无限的房产商、隐形贪官等相比,不少知识分子“喊弱”、“哭穷”,首先是因为对自身境遇不满,而这种不满是通过比较得出的。面对当前经济资本(财富)、政治资本(权力)的联姻甚至转换,大学教授的文化资本(教育文凭)显然处于弱势。而“弱势心理”在那些基础、冷门学科的知识分子当中,表现尤为强烈。
针对公司白领群体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57.8%的受访白领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干得多,挣得少”是采访调查中许多公司白领的共同感受。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白领工作繁忙,职场竞争非常激烈,而且,他们不像党政干部和大学教师一样有稳定的职位,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人和严格的业绩考核,他们要全身心地投入,为此,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教授表示,现在社会的收入差距比较大,人们容易在比较中加剧弱势心理。不过,他认为,“大家都觉得自己弱势,关键在于社会规则存在缺失、不明确,人们无法感到自己在社会生活、工作的过程中受到了规则的保护,总有一种不确定感。人们往往感到自己的前途不可预料,比如随时面临失业,失业就意味着什么都没有了。”
“这种现象也是一种社会问题的反映指标。”奂平清副教授说,“现代社会变迁比较快,各方面都存在不确定性,未来究竟会怎样,不可知。”
奂平清认为,国家应该从社会建设、社会保障方面加大力度投入建设,增加人们的安全感。“现在金融危机的影响、物价上涨、就业压力等状况,有它的阶段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进程的加快,会逐步减少人们的心理弱势现象。”
于建嵘教授则认为,“完善社会规则,让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实习生 张蕾 记者 王俊秀)
3. 莫让弱势心理动摇对社会的信心
近年来,绝大多数国人的生活都有了质的改善,但弱势心理却在中国社会悄然蔓延。弱势心理加剧了社会阶层分裂和情绪摩擦,也动摇了一些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导致各个层面的‚相对弱势者‛过分迷信金钱、权力与身份壁垒的力量,继而‚傍富‛、‚傍权‛、追逐‚铁饭碗‛。消灭这种恶性循环,成为解决弱势群体全民化趋势的关键。
不久前,曾有报道称,许多国人都认为自己属于“弱势群体”,其中包括大学教授和公司白领。而近日人民网的一项调查又显示,受访者中逾七成自感“弱势”,连45.1%的受访党政干部也把自己归入“弱势群体”。
有人说,党政干部也跑来叫苦是在瞎矫情,这种看法一定程度上不无道理。因为如果“官家人”的日子过得相对不够幸福,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会有百万大军扎堆儿“国考”,某部委一个办事员岗位的竞争比都能达到数千比一。事实上,刨去官场竞争和潜规则的压力不计,假如大量官员真的因为问责制度日渐严厉、网络监督日渐强大而如履薄冰、规规矩矩,那倒真是件好事情,是权力受到制约、法治化向前推进的最好证明。可从目前情况看,我们的问责更多还处
于出了事才问责的层面,网络监督更多还处于误打误撞,由一包名烟、两句厥词、几段日记揪出个别不称职官员的层面,而这种程度的问责和监督已经让一些官员感到不适、不习惯、发出了“弱势”的抱怨,更加证明了“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权力”依然任重而道远。
还有人说,眼下中国正进入“全民弱势时代”。其实,这里的‚弱势‛更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缺吃少穿,而是一种相对概念的‚弱势感‛。在利益多元、价值判断多样的社会急剧转型期,在公正公平的程序与规则不时受到挑战的大背景下,许多情境、许多比较会让人们油然而生‚弱势‛的委屈与不满。比如,当一个小有身家的老板为了敲个章,在有关部门普通工作人员面前赔笑脸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弱势;当一个手拿一摞证书的优等生没找着工作,回头一看某位多科挂红灯的同学不知怎么就以第一名的身份考取某地公务员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弱势;当患者面对医生所开“大药方”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弱势,而当医生面对社会恶评和“医闹”老拳的时候,他也觉得自己弱势„„可以说,收入差距拉大导致的被剥夺感,不公平竞争导致的被侵害感,权力寻租导致的无助感,社会保障有限导致的不安全感,交织成了全社会的弱势心理,一系列矛盾随之而来。
平心而论,这些年来,政府在民生层面的加法越做越多,绝大多数国人的生活都有了质的改善,困难群体的绝对数量在削减,但弱势心理却在中国社会悄然蔓延。结果是:一方面,弱势思维方式人为加剧了社会阶层分裂和情绪摩擦,激化了矛盾,一些问题动辄被上升到“强弱对立”的高度,让坐下来心平气和解决问题变得很困难。另一方面,弱势思维方式反过来强化甚至是神话了金钱、权力与身份壁垒的力量,动摇了一些人对社会环境和市场体系的信心,对公平正义的信心,对程序与规则的信心。他们开始错误地认为,靠自身奋斗打拼永远也赶不上“拼爹”,赶不上“傍富”、“傍权”,即使“恨爹不成刚”被迫靠自己,奋斗目标也是博得一个“铁饭碗”。
弱势心理的蔓延,造成了许多奇怪的现象,也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用网友的话说,就是“我们恨贪官,却拼命考公务员;我们骂垄断,却削尖脑袋往央企国企钻;我们讥讽不正之风,自己办事却忙着到处找关系。总之,我们愤怒,不是想消灭这种不公平,而是想让自己处在不公平
中的有利位臵”——也许我们还该加上一句,那就是一些人不但在追逐这种不公平中的有利位置,炫耀这种有利位置,而且迫切希望依靠教育、就业等社会优势把有利位置保持和传递下去。在规则频频被扭曲的情况下,人人似乎都成了广义上的、可能被伤害的弱势群体,可到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又可能成为利用和放大手中强势,耍威风、拿人家一把的强势群体。
警惕弱势心理蔓延,要警惕简单化弱势强势的概念、人为制造对立,更要警惕所谓弱势背后实际上对强势普遍性的追逐、迷恋和依赖,以及由此动摇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网络调查显示,近五成的人认为,只要让大家都富起来、缩小收入差距,弱势群体全民化的趋势就能得到解决。但现在看来,光解决钱的问题还不够,只有让大众向上流动有顺畅通道,向下流动有保障托底,且无论处于任何位臵,都能表达诉求、进行监督,给金钱、权力戴上笼头,相对弱势感才会消弭,对未来的预期才会稳定。
4. 弱势群体一词现在挺流行,原来这倒霉名词说的是那些生活在底层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较低,徘徊在贫困线边缘;就业不稳定,容易失业;工作条件恶劣;缺乏社会保障的人,加上点儿收入虽然不低,但在社会上风评不佳的社会边缘人,一起构成了这么个社会阶层。说白了就是那种要不然是穷人、要不然是被人歧视的人。
但您看现在用这个词的场合可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基本上谁都在用。《人民日报》刊文《收入差加大致国民弱势心理蔓延》,其中说到不但是出租司机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街头小贩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就连记者与大学教授都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觉得自己是弱势的心理在社会上蔓延,几乎到了人人皆觉得自己是弱势的地步。而这个原因则在该文中被归结为收入差加大,所以大家就都觉得自己弱势了——原来在人家看来,弱势心理就是财迷的嫉妒啊。
要我说,《人民日报》这次又像一位庸医一样,一眼就看到了肌体上的烂疮,然后说这是感冒引起的,最终开了一包"泻停封"。收入差加大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贫富差距加大罢了。在正常的情况下,这怎么能导致人们觉得自己是弱势呢?如果这个逻辑用在赤贫阶层上还说得过去,这种感觉怎么能蔓延到几乎所有社会阶层中?
过于贫穷当然有弱势心理存在,但只要是到了一定的收入水平或者社会地位,按说这种因为收入差距带来的、类似于自卑与危机感的情绪就没那么强烈。因为即使我买不起游艇、住不起五星级酒店,也不会觉得社会生活当中我没有自己应该具有的权利嘛。在一个经济如此发达的社会,解决了基本温饱、甚至出现了初具规模的中产阶级之后,这种弱势心理的人群应该渐渐减少才是,毕竟很多有着弱势心理的阶层都有了最起码的生活保障,按说应该具有了更大的安全感,没想到我们这里倒是反过来了。
之所以如此,与收入差距根本没有一毛钱关系,而是在个人基本权利不能得到保护的情况下,大家才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自己的生命、财产与尊严随时可能剥夺。那个温饱的、安全的环境,随时有可能不属于我们,就像强拆一样。猪长得再肥,面对屠夫它也只能是弱势的。
而这种弱势心态不是一种从上到下的压迫感造成的,而是从四面八方涌过来的。几乎每个社会阶层都在某一方面是强势,但在某一方面又是弱势。最好的例子是前段时间爆出的为了拆迁而株连的被拆迁户的公务员亲属,不可否认他们在某些方面是强势的,但在这个时候他们也是弱势的。
这种全民弱势的社会环境可以用一句话来说明:每个人都是受害者。没有基本权利的保护下,今天是我侵害你、明天是你侵害他、后天可能就轮到我了,没有一个人可以超越这个网络,早晚都能尝到滋味,然后大家就都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
在这个每个人都是猪、每个人也都可能是屠夫的环境下生活当然是件挺痛苦的事儿,让《人民日报》一说,这种源自体制深处的不安全感居然还变成了财迷的嫉妒心态,这事儿当然挺不靠谱。为什么会如此?这大概是因为有些原因是说不得的,只好找个最无关痛痒的理由,或者更离谱一点的话,就是误导大家把愤怒集中在所谓的有钱人身上。可是您看曾经的首富黄光裕,他现在自己都在坐牢呢,他难道不是弱势群体?他也是算的。
5. 前段时间,有条新闻说我们这里大部分的人都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甚至精英阶层也不例外。但那次的调查说的精英群体,是白领以及教授,而最近新华网做的一个调查显示,感觉自己弱势的人可不只社会的精英,连党政官员都有将近五成的人感觉自己是弱势群体,整体调查的数据如下: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受访者达45.1%;公司白领受访者达57.8%;知识分子(主要为高校、科研、文化机构职员)受访者达55.4%;而网络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则高达七成。
等所带来的安全感,而是特权所带来的东西。说白了吧,这是在整体社会环境之下,借由金钱与权力所带来的特权所产生的示范效应,让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并非是在追逐基本权利的平等,而是打算借用这两者的力量获得在一个不平等社会当中的特权。而他们也知道,总有比你有钱或者有权的人存在,在这个由金钱与权力构成的不平等当中,这个差异就能让自己成为弱势群体,所以大家也就都觉得自己是弱势了。 当一个社会以金钱、权力而造成了弱势心理的蔓延,而同时又让这个社会在价值观层面上认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便是解决之道时,这个事情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了吧?
至于说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大概每个群体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知识分子可能是痛感自己的无力,觉得使命感无处落地,以及在面对整个社会拜金的风潮当中无所作为;而公司白领则是因为经济与精神的双重压力。至于说党政干部们的弱势感,大概是因为现在公民意识的觉醒之后,监督的压力猛然增大,以及政绩要求与官场规则所致。
如果从道理上来说,一个这么多人认为自己是弱势的社会,准定是个人的基本权利与基本的保障出了问题。弱势群体的‚弱‛是什么?无非两点:第一是公民权利得不到保障,甚至连官员的基本权利也一样,大家都听说过某地公务员如果亲属不同意拆迁的话,他就会被株连的消息。第二个‚弱‛的原因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使得大家都没有什么安全感。您想啊,要是我们都觉得养老、看病、孩子上学是问题,自己还是个房奴、车奴、孩奴,每个月的收入不但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甚至连基本的生存都有问题的时候,我们最起码的安全感就荡然无存了。而这种安全感失去之后,自然要活得小心翼翼,也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弱势群体。
但很遗憾的是,在这个调查当中,多达五成的人认为,只要让大家都富起来,这个弱势群体全民化的趋势就能得到解决。这种想法应该说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这些年我们的教育是一种发展型教育,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经济领域当中,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大家也就是具有更多安全感了。老实说,这种安全感是一种类似于圈养动物———比如猪———的安全感,只要槽中有食、顶上有棚,大概就会觉得自己是安全的。但要是屠夫的脚步接近,不知道是不是还会有这种安全感。但这种观念是普通人的观念,也算是无可厚非。
等所带来的安全感,而是特权所带来的东西。说白了吧,这是在整体社会环境之下,借由金钱与权力所带来的特权所产生的示范效应,让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并非是在追逐基本权利的平等,而是打算借用这两者的力量获得在一个不平等社会当中的特权。而他们也知道,总有比你有钱或者有权的人存在,在这个由金钱与权力构成的不平等当中,这个差异就能让自己成为弱势群体,所以大家也就都觉得自己是弱势了。 当一个社会以金钱、权力而造成了弱势心理的蔓延,而同时又让这个社会在价值观层面上认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便是解决之道时,这个事情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了吧?
另一种原因则在于钱多了确实具有更多的权利,这个也是我们社会的事实。不但钱多了可以增加安全感,权大了也可以增加安全感。但这并非是权利上的平等所带来的安全感,而是特权所带来的东西。说白了吧,这是在整体社会环境之下,借由金钱与权力所带来的特权所产生的示范效应,让
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并非是在追逐基本权利的平等,而是打算借用这两者的力量获得在一个不平等社会当中的特权。而他们也知道,总有比你有钱或者有权的人存在,在这个由金钱与权力构成的不平等当中,这个差异就能让自己成为弱势群体,所以大家也就都觉得自己是弱势了。
当一个社会以金钱、权力而造成了弱势心理的蔓延,而同时又让这个社会在价值观层面上认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便是解决之道时,这个事情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