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再复论李泽厚美学思想的重大意义_读刘再复新著的心得体会

24

美学论坛

刘再复论李泽厚美学思想的重大意义

——读刘再复新著的心得体会

文/王世德

本文题目可做两解:一是刘再复论述了李泽厚美学思想有何重大意义,二是刘再复此论有何重大意义。两个意义有同一个意义,我认为就是说明和评估了我国美学研究的一些重大成就,对世界有何贡献,能使我国美学研究进入世界美学界,促进中外美学交流,推进中外美学研究的壮大和繁荣。刘再复在其新著《李泽厚美学概论》的最后说李泽厚已形成了一套美学话语谱系,有很大的普世意义,不但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三联版第65页),我认为这就是其最重大的意义。

随着我国推倒三座大山,从被列强侵略、欺凌、分割、压制的屈辱境况中解放出来,屹立于世界各国之林;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迅猛发展,与世界经济加强交流合作,繁荣兴旺,在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中,崛起成为大国,同时也就在思想精神文化领域取得极大进步和发展,全国人民也迫切要求能努力使学术研究融入世界潮流,加大吸收、学习、借鉴外国先进文化的力度,同时努力把我国古代和新时代进步的文化成果介绍到国外去,加强和外国的学术交流和对话,共同致力于文化学术的共同进步。

2011年3月11日《文艺报》头版报道: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说:“要树立世界眼光,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软实力。”李长春说:“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努力形成激励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这一种要求现在是普遍而强烈的。中国作家协会铁凝主席和李冰书记在2010年初就在《文艺报》上发表讲话和文章,表达了要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工作,要中国作家作为世界人,要以世界的眼光和心态创作,把更多更好的中国文学作品介绍和翻译到外国去,共同创造文学艺术的春天。在我国美学界,也有这样的愿望。我国美学界已多次派人参加国际美学会议,也已在国内召开过几次国际美学会议,表达了中外美学界要加强对话和交流的共同心声。

李泽厚和刘再复,这两位研究员是我国有卓越成就的美学家,近二十年来寓居美国,兼任了很多港台地区和外国著名大学的教授,并且经常回国交流,在国内外很多大学讲学,发表了很多文章,出版了很多著作,有很大影响。他们使我国美学研究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能促进我国和世界的美学交流和对话,并促进中外美学研究共同壮大繁荣。在这方面他们有很优

越的条件和力量。

三联书店在2009年12月出版、香港的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在2010年9月出版的刘再复新著《李泽厚美学概论》,就具有这一重大意义。我最近读了以后,喜不自胜,十分高兴,不可遏制地想立即写这篇文章,谈谈我读了此书的心得体会。

刘再复对文艺和美学有精深研究,有卓越成就,他深入钻研过李泽厚美学著作。二十年前在国内文学研究所任所长时就和李泽厚往来很多,关系密切。近二十年寓居美国,他和李泽厚又是邻居,距离只有三分钟路程,更是交往密切,常作深入的学术探讨,对李泽厚美学思想研究颇深。2006年上半年,他接受台湾东海大学程海东校长和中文系王建生主任邀请,担任讲座教授,还应美术系邀请,做了“李泽厚学术概论”的讲座,反映热烈。后来又作修改加工,于2009年3月完成此书。

此书评价李泽厚为“中国现代美学的第一小提琴手”,是学问、思想、文采三者统一的范例,是20世纪中国美学史上唯一创造了一整套美学语汇和命题,建立了美学体系的杰出美学家,说他使中国传统美学实现了一次创造性的转换生成,和世界美学找到了共同的语言,并闪射出独特的光彩,为东方和世界的现代美学宝库增添了新的瑰宝。这些评价,我都很赞同。

在我五十多年的亲身感受中,李泽厚是我由衷地尊敬和钦佩的同辈专家。我认为他标志着我国当代美学家的最高水平。我感到他学问渊博,通晓中外古今的哲学、美学和文艺,有独到见解,是我们美学界的杰出代表。他才华横溢,才思敏捷,深钻广搜,六十年来,为中国和世界探建新的美学体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他倡导的实践论美学观,坚持和改进了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广泛吸收了中外很多精彩的重要美学思想,有他独到的创见。他构建了一个新的美学体系,又经过几十年不断的自我修正,逐步完善和提高,使他成为我国和世界上独

美学论坛

25

树一帜的著名美学家,对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有巨大的功勋。

我认为他是我国现当代可进入世界级的专家,实际上现在他已经是了。2010年《文艺报》就报道过,国外有的组织评价他是新中国文艺理论界的翘楚。1988年他就被法国国家哲学院院士无记名投票,选为哲学院院士和当代世界最杰出的三位哲学家之一。从他这件事,和法国《世界报》将苏轼评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千年英雄”等事实可说明:国外很多组织和学术界人士还是很关心和了解我国文化名家的。他还兼任法国蒂宾根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威斯康辛等大学的客座教授。我相信,国内外今后对他的评价还会升高。

从他有的著作的后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也曾受到过很多非议。我认为,唐代的韩愈有两句话说得好,“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这类事情我们难道还见得少吗?我也见过报刊上有公开反对和批评他的。但,我还是有自己的主见。深入思考,我觉得有的是没有读懂他的;有的是他原文没有展开详论,说话不充分,不够深广。当然,他也难免有些缺点和不足,那是可以友好探讨的,需要和可以帮助他深广、丰富、补充的。总的说来,他没有大的错误和缺点,总体上是站得住,驳不倒的。而他精彩的建设性成果,独到见解却是大量的,主要的,是应该和可以肯定的。这就是我读刘著后要补充的心得体会,也是我由衷的真情实意。

刘再复此书有很丰富的内容和优点,我不需要一一复述。我想就我对其书中的一些精彩的见解有深切的心得体会处,简要地说一些浅见。我定了两条原则:一不脱离刘著只谈自己心得,二不专门复述刘著而不谈自己心得。总之,要尽力使二者结合好。

首先,刘再复视野开阔,宏观上把握了近二十年中西大文化比较的大背景,指出在这背景前,李泽厚重大的创造性研究,在中国文化学中提出了孔子讲的一个现世的“尘世世界”(没有上帝、彼岸和“神世界”),找出了这“一个世界”文化、包括中国美学的总源:“巫史传统”及从中派生出来的“乐感文化”、“情本体”。中国文化认定生命、生活、情感才是根本,理性只是为生命、生活服务的工具和手段。中国文化根于巫的源头。巫,理性化,制度化,到礼,不像西方理性(逻各斯)重在思辨,以理性为主宰。中国的理(道)重在生存智慧。这是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其历史根源在于:中国的着眼点不是对象、实体存在,而是阴阳、形神、虚实、和同、气韵等范畴规律、原则、功能、过程、变易、关系和韵律。因为李泽厚对中西文化基本差异有了准确的把握,所以才有可能对康德的三大批判有吸收和改进。对美的根源和本质,康德说是一种先验(超经验)的东西。李泽厚把美的源头归结为“自然向人的生成”,是人类的历史实践(首先是物质实践)。这就是他的人类本体论,确定人类总体的大行为过程。这里面就有巫史传统。巫,不是指专业性的巫术活动,而是广义的人类在实践中祈求控制自然、调节天人关系的精神活动。中国文化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不是神和上帝主宰的彼岸,而是人与宇宙自然物质性的和谐协同存在的审美秩序,即冯友

兰说的高于道德境界的“天地境界”,也是我们今天新理解中的“天人合一”。

刘再复对李泽厚美学思想,烂熟于心,反复思索,想透了,想通了,融会贯通了,再用通俗浅显的语言,简明生动地表述出来,既有宏观的概述,提纲挈领,又有具体例证,血肉丰满。他能把重要精彩之处,画龙点睛,给予揭示,所以能给我们巨大帮助和深广启发。

他指出,李泽厚在美学上,原创性的重大贡献,首先突出地表现在创造了主体实践美学,以人为本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中吸取了“人类先要吃喝住穿,以物质实践适应和改造自然界,然后才有思想文化等上层建筑”这一核心,又从康德那里吸取了褒扬人之为人(区别于动物)的主体文化心理结构与主体能力这个核心,并把康德提出的“认识如何可能”的基本问题,转变为“人类如何可能”的基本问题,指出人的主体心理结构和认识能力,不是先验的,而是人类总体的历史实践活动积淀而成的。

刘再复的这本书中,至少有六处(10,33,46,60,105,111页)说到康德“很了不起”,他能强调人的主体能力,说明宗教是由于情感需要才设定的,而不是用理性和认识论可以证明的,也不属于人的先天生物本性,也不是上帝赐予的。

李泽厚从马克思走向康德,即从马克思说的工艺-社会结构走向康德说的文化-心理结构。他用这条人类主体实践的大思路,把马克思和康德结合起来,解决了他要探讨的重心问题:美感如何发生,如何生成、产生,什么是美的根源等美学中的重大问题,给这些问题作出了重要的新回答。

刘再复把李泽厚的美学贡献分成美学概论和美学史论两部分,并把这两部分列出图表,十分清晰简明,可以帮助我们抓住全局总纲。在美学概论部分,他列出了美的哲学(人类学本体论美学)、审美心理学(美感发生学)、艺术社会学(审美形态学)。在中国美学史论中分出“经”(缘起:巫史传统;内核:情本论;四大特征)“史”(外篇:《美的历程》,审美趣味史略;内篇《华夏美学》,审美精神阐释;补篇《上古总源-由巫到礼-天人合一》),并把人化自然三成果列出:认识论(真;以美启真)、伦理学(善:以美储善)、美感(美:直观愉快)。这两图表,

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李泽厚美学的体系全局与其中的结构关系。

26

美学论坛

括弧里的说明指的是“对象的哪些客观的自然性质”。按照我们现在的认识,这些自然物质(形、色、线、状态等),是客观存在的,本身还不是美,它们要在被人审美欣赏时,被人认为符合自己的审美理想、要求时,才会被认为美。三、说到“美的本质”,表中说它等于“美的根源”,括弧内说:“美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它是自然的人化,因此是客观的,社会的。”

李泽厚在阐释他的美的定义时,特地画了一张小表:审美对象(美是主观意识、情感与客观对象的统一)美

审美性质(美是对象的客观自然性质)美的本质=美的根源

(美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它是自然的人

化,因此是客观的、社会的)

为避免发生歧义和误解,李泽厚后期谈论美的本质时,多用“美的根源”一词,他认为,找到根源,也就找到本质了。

刘再复说“这个总问题一直煎熬着他,也逼迫他作出回答”(三联版,第25页)。他在1989年《美学四讲》中回答说:“美的本质,根源来于实践,因此才促成一些客观事物的性能、形式具有审美性质,而最终成为审美对象。”

刘再复说“把握住‘自然的人化’便可掌握住李泽厚美学的总钥匙、总框架。”李泽厚本人的简明解释是:“自然的人化”有两个方向:一是外自然的人化,造成工具-社会世界;一是内自然的人化,造成心理-文化世界。美的总根,便是外自然的人化,换句话说是人类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劳动生产,及改造世界的物质实践活动创造了美。

李泽厚的意思,“并不是说人的主观意志、情感、思想不重要,不起作用,而是说从哲学看,他们不能在美的最终根源这

刘再复指出,在美学概论中,李泽厚的最大贡献是,三十年来苦思冥想“美从根本上如何来,为何可能”这个总题目,这才是“美的哲学”和“美学本体论”。而“为什么对某一事物感到美”则是第二级的问题,美的现象学和审美方法论。近年来他反复把过去的美学论述加以深化与简化,不断说明“新感性”,建构“情本论”等,都是为了阐释“美的共同理念”(美本身),即不把美的本质、根源问题,局限在日常审美经验、态度和对象上,而是直追人在摆脱自然(动物)界后如何发生审美感,这才是美学应该首先回答的重大问题。

他在这个问题上的贡献,首先是区分了“美”的三种(层)涵义:一是审美对象;二是审美性质(素质);三是美的本质、根源。一是回答“什么是美的事物、对象。”二是回答“哪些客观性质、因素、条件构成事物、对象的美”;三是回答“美从根源上如何来?是如何才生成的?然后还有:它有什么内涵?”也就是要回答“美的本质”(定义)。

一、说到“审美对象”,李泽厚表中有一括弧:(美是主观意识、情感与客观对象的统一)。从这里,就可以说明:李泽厚也同意朱光潜新论的美是物乙(主客观的统一),但必须限定在说明什么是“审美对象、事物实体”上。二、说到“审美性质”,

个层次上起作用,只能在美的现象层即构成审美对象上起作用。”(《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第266页,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三联版,2009年,第27页)

刘再复说,李泽厚美学的精华部分是说明美和美感如何产生的理论。美和美感都不是天生的,天赐的,而是在实践中生成的。“新感性”,即人类实践历史地建构起来的心理本体,仍然是动物生理感性,但有区别于动物,已是“人化”的结果。一方面人通过劳动,直接或间接地改造自我,使人与自然的客观关系发生改变,使客体世界成为人欣赏上的美的现实。另一方面作为“内在自然”的人的情志、需要、感知、愿望以及器官的人化,使主体心理产生审美感。人的耳朵、眼睛、舌头、心理升华为能欣赏美的耳朵、眼睛、舌头和心理。同时,也是人的动物性的情欲从动物性本能升华成人的有思想感情内容的爱情和欲念。如果说康德发现审美是超功利的定义,那么,李泽厚则发现了审美是超生物性自然本能的定义。

刘再复说,自然如何向人生成,生成“文化-道德的人”和“审美的人”,其转化的机制是什么,是煎熬康德的问题。李泽厚超越了康德:作出了与康德不同的回答;不是靠先验的超经验的“理知直观”,神化的心理能力(审美判断力),而是用“人

美学论坛

27

类如何可能”的“历史本体论”去回答,即靠社会实践去改造外自然和内自然,历史地积淀而形成的。

李泽厚把美分成三种(层)涵义,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我想简要说明一下我在学习和研究美学的过程中对此痛切的体会,可以更有力地说明它的重大意义。1960年,我在北大攻读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时的毕业论文题为《劳动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从这个题目,就可见我当时受李泽厚实践论美学观影响之深,我当时就是他实践学派的信徒和追随者。我在毕业论文中说:“劳动创造了美”应该用大红字写在美学的扉页上。但毕业论文答辩会上,我的指导老师杨晦教授指导我说:“劳动可以创造美,但不是一切美都是劳动创造的。”我方知自己有误,修改了论文。在80年代初,我写了好几篇长篇论文,详细论述不能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作为美的定义,这些论文都编入拙著《审美学》中,于1987年3月出版于山东文艺出版社。我指出这个定义有两个“不周延”: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事物不一定都美(例如木工用的马凳和工棚,本身就要实用,不求美观,容许简陋粗糙);美的事物不一定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产物(例如阳光、彩虹、大海、森林等)。

李泽厚曾在论著中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国内1980年代有巨大影响,成为很多人主张的观点。甚至有的美学家还在文章中说,这是马克思说的,马克思认为的。其实,在马克思的原著中是找不到这说法和认为的。当时,我的论文,并不是针对李泽厚的,而是对当时很多人主张的这个定义提出友好探讨。后来,在1986年3月百花文艺出版社的《美・艺术・时代》第2辑上,看到李泽厚撰文说,现在他不再讲“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而讲“自然的人化”,因为它本来是指物质性的现实实践活动,主要是劳动生产,可是很多同志却由之而把人的意志、情感、思想都说成是人的本质力量了。而他说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不是指个体、个人的情感、意识、思想、意志等“本质力量创造了美”,而是指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这个本质力量创造了美。

我对他这个说法,当时还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例如认为自然的人化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同一个意思等,详见我于2010年1月10日写的《对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反思》一文,(现编入《王世德文艺审美学文集》第4卷第16-24页),此处不细论了。我现在着重说,我对李泽厚“自然的人化”,包括“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等说法,当时虽然不赞成把它当作美的定义,但对他提出的实践论美学观,整体上一直是赞同和支持的,并认为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它能有助于认识审美活动发生史和审美的实质。

我在1985年1月于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文艺美学论集》第19页,有一节用黑体字排印的小标题:“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创造人化的自然,从中直观自身,人在劳动中创造了美。以上这些观点都有助于认识审美活动产生史,却不能作为美的定义。”

我在1987年3月于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审美学》第215

页上说:“《手稿》关于‘直观自身’等论述,不是给美下定义,但对于美学是有指导意义的,它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发生史。”在第227页上,也确认: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改变,都是人类审美活动产生的条件,但当时不同意把这些说成是“客观事物的美产生的条件”和“美的产生的本源、本质和内容”,其根源就在于当时我没有细分开“美的客观事物”与“客观事物的美”,也没有重视“审美”与“美”发生的同一性。

现在我的认识是:

人类在按照人的本性需要、愿望、要求去适应和改造自然界时,先求实用,后来兼求审美,再发展到专求审美。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使自然人化,逐渐培养和发展了有审美能力的感官,发现自然和人造事物符合自己的愿望、要求、审美理想,便认为那是美,对之发生愉快的美感。这个美,不是事物的实体范畴,而是在人的审美活动中与人发生审美关系后生成的关系质,系统质,是对象性属性,不是事物本身的自然属性。美,实际上不是一个物体,而是被人欣赏的意义和价值。未经改造的自然。例如太阳、森林等,虽然不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不是劳动实践改造自然、和创造的产物,但在人类实践改造过的自然与人的总体关系中,已是人化的自然的一部分。阳光明媚,生机盎然,它给人温暖,光明,使万物生长,使绿树成荫,百花齐放,它符合人类在劳动实践中积淀而成的审美理想,所以能被人欣赏,被人认为美。这样解决美学中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的难题:“‘未经改造的自然’为什么美”,是我经历了几十年反复思考后得出的最好的答案。

这个答案,也来自李泽厚分美为三层的学说。要区分:“审美对象、审美性质和美的本质根源”,其要点在于要区别审美对象(实体)和这个对象实体的美,也就是柏拉图说的要区别“美的汤罐和小姐”和“美本身”。从审美对象、实体来说,未经改造的自然美,不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但从“美本身”来说,李泽厚说:“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这种本质力量创造了美”仍然是对的。我原想在美学的扉页上用红字写上“劳动创造了美”,也仍然是可以的。

我的导师杨晦教授说:“不是一切‘美’都是劳动创造的”,“美”字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说:“美的事物、实体、对象”。李泽厚和柏拉图说应区分的“审美对象”和“美的本质和根源”、“美本身”,在我们日常普通语言表述中常常没有严格分清,是造成很多人困惑的学术难题的原因之一。我很惭愧,功力不足,深思不足,也为此困惑和苦思了几十年,到80岁才觉悟到这一点,也因此深切地体会到李泽厚美学思想的正确、重要、精深和卓越。用我的切身经历为例,可以说明这一点,也可以说明刘再复解释李泽厚美学思想及其精彩要点,是很难能可贵的,很值得重视和深切体会。

李泽厚美学思想是浩瀚深广的。刘再复此书论述其体系也很丰富多彩。除了以上我体会最深切的几点,该书还有很多精彩之处给我教益和启迪。例如美感心理数学方程式的猜想,广

28

美学论坛

美的本质在于形象地展示

幸福要素的一角以及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文/沈立晟

从维特根斯坦、阿多尔诺出发,再追溯到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美、美感与艺术的本质在于形象地展示幸福要素的一角以及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美的现象极多,山水风光,一丛鲜花,一个女孩都可以很美,却又各不相同。与此相类,幸福要素也是范围宽阔的,可以把所有美的现象都包罗在内。美是形象的、具体的,不诉诸抽象的概念与逻辑推理。与之相类,幸福的要素也是具体的,是凭借经验就可以判断的。因此,美的本质与幸福的要素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一、美、美感与艺术的本质

美是多数人对某一具体形象的共同评价。美感是个人的审美感受。每个人的个人审美感受可以各不相同,甚至相去甚远。因此,美与美感是相异的。

美的本质是探寻使多数人产生共同审美评价的原因,而美感的本质是寻找出众多个人审美感受中具有的共性因素。找出众多个人美感中的共性因素,也就可以发现使多数人产生共同审美评价的原因,也就找到了美的本质。所以美与美感虽然相异,但美的本质与美感的本质却是同一的。这一点也已为我国义和狭义的美感之分,美感心理四要素,美感的三层次,美感的矛盾二重性,理智溶于情感,新感性,文学不是认识,而是流露情感意味等。李泽厚近似曹雪芹的大观美学和通观美学,认为美学是第一哲学,审美形态学有感知形式、情欲形象、人生意味三层,中国美学有四特征(以乐为中心,线的艺术,情理交融,天人合一),乐感文体的核心是情本体(不是牟宗三等新儒家说的超验的心性本体),宋明理学异于《郭店楚墓竹简》说的道、礼生于情,“有”为根本、归宿,存在之家和本体性家园是以人为本(目的、尺度、本源)的历史性积淀,等。

书中对当前传入中国的西方的分析哲学、结构主义等无视主体性本体的“冷哲学”(方法、知性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过分夸大个体主体性的“热哲学”(造反哲学、情绪哲学),中国美学的四大主干(儒、道、佛、屈骚),道家抓住“形象大于思想”、“想象重于概念”等规律,儒道互补,语言是存在之家,语言分析哲学,解构主义等,都有精彩的评论和新的分析、评述,我认为是当前学术思潮中的一副清凉剂,能给人很多启迪。

美学研究者注意到了。朱立元先生早已提出了“共同美”就是“共同美感”的观点[1]。

把美与美感割裂开来,一直是美学研究中的一大误区。在19世纪以前,美学一直把研究美的本质作为重点,对美感的关注和研究非常少。进入20世纪后,西方美学的研究重心转移至美感的研究。这本来是美学研究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同时却出现了否定美的本质的潮流,以至于把研究美的本质斥之为本质主义,把美的本质称之为伪命题。否定美的本质存在和忽视对美感的深入研究,同样都会对美学研究这一重大课题造成

刘著对李泽厚美学思想论述分析得好。书的“副篇“选编了刘、李二人很精彩的美学对话录,对于“人类历史的存在”,“有人美学”,“文学鉴赏”,存在的“最后家园”,老庄和海德格尔的根本区别,世纪之交的哲学展望,理念和情爱的冲突,中国现代诸作家评论,个人主义在中国的浮沉等,都有精彩的见解。附录中李泽厚的答问和美学演讲,表明他不仅有深厚学养,而且能作生动活泼的通俗演讲,很能吸引人,发人深思。

本文已经写得很长,如果再对这些精彩内容说我的心得体会,铺陈太大太长了,只能就此打住,其他的内容留待以后有机会、有需要时再说吧。本文希望能引起大家重视,有兴趣去找刘著来亲尝,相信大家一定会有丰富的收获,得到极大的审美愉悦。

2011年3月20日写于四川大学

作者简介:王世德,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

编辑:豫 民

24

美学论坛

刘再复论李泽厚美学思想的重大意义

——读刘再复新著的心得体会

文/王世德

本文题目可做两解:一是刘再复论述了李泽厚美学思想有何重大意义,二是刘再复此论有何重大意义。两个意义有同一个意义,我认为就是说明和评估了我国美学研究的一些重大成就,对世界有何贡献,能使我国美学研究进入世界美学界,促进中外美学交流,推进中外美学研究的壮大和繁荣。刘再复在其新著《李泽厚美学概论》的最后说李泽厚已形成了一套美学话语谱系,有很大的普世意义,不但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三联版第65页),我认为这就是其最重大的意义。

随着我国推倒三座大山,从被列强侵略、欺凌、分割、压制的屈辱境况中解放出来,屹立于世界各国之林;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迅猛发展,与世界经济加强交流合作,繁荣兴旺,在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中,崛起成为大国,同时也就在思想精神文化领域取得极大进步和发展,全国人民也迫切要求能努力使学术研究融入世界潮流,加大吸收、学习、借鉴外国先进文化的力度,同时努力把我国古代和新时代进步的文化成果介绍到国外去,加强和外国的学术交流和对话,共同致力于文化学术的共同进步。

2011年3月11日《文艺报》头版报道: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说:“要树立世界眼光,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软实力。”李长春说:“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努力形成激励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这一种要求现在是普遍而强烈的。中国作家协会铁凝主席和李冰书记在2010年初就在《文艺报》上发表讲话和文章,表达了要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工作,要中国作家作为世界人,要以世界的眼光和心态创作,把更多更好的中国文学作品介绍和翻译到外国去,共同创造文学艺术的春天。在我国美学界,也有这样的愿望。我国美学界已多次派人参加国际美学会议,也已在国内召开过几次国际美学会议,表达了中外美学界要加强对话和交流的共同心声。

李泽厚和刘再复,这两位研究员是我国有卓越成就的美学家,近二十年来寓居美国,兼任了很多港台地区和外国著名大学的教授,并且经常回国交流,在国内外很多大学讲学,发表了很多文章,出版了很多著作,有很大影响。他们使我国美学研究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能促进我国和世界的美学交流和对话,并促进中外美学研究共同壮大繁荣。在这方面他们有很优

越的条件和力量。

三联书店在2009年12月出版、香港的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在2010年9月出版的刘再复新著《李泽厚美学概论》,就具有这一重大意义。我最近读了以后,喜不自胜,十分高兴,不可遏制地想立即写这篇文章,谈谈我读了此书的心得体会。

刘再复对文艺和美学有精深研究,有卓越成就,他深入钻研过李泽厚美学著作。二十年前在国内文学研究所任所长时就和李泽厚往来很多,关系密切。近二十年寓居美国,他和李泽厚又是邻居,距离只有三分钟路程,更是交往密切,常作深入的学术探讨,对李泽厚美学思想研究颇深。2006年上半年,他接受台湾东海大学程海东校长和中文系王建生主任邀请,担任讲座教授,还应美术系邀请,做了“李泽厚学术概论”的讲座,反映热烈。后来又作修改加工,于2009年3月完成此书。

此书评价李泽厚为“中国现代美学的第一小提琴手”,是学问、思想、文采三者统一的范例,是20世纪中国美学史上唯一创造了一整套美学语汇和命题,建立了美学体系的杰出美学家,说他使中国传统美学实现了一次创造性的转换生成,和世界美学找到了共同的语言,并闪射出独特的光彩,为东方和世界的现代美学宝库增添了新的瑰宝。这些评价,我都很赞同。

在我五十多年的亲身感受中,李泽厚是我由衷地尊敬和钦佩的同辈专家。我认为他标志着我国当代美学家的最高水平。我感到他学问渊博,通晓中外古今的哲学、美学和文艺,有独到见解,是我们美学界的杰出代表。他才华横溢,才思敏捷,深钻广搜,六十年来,为中国和世界探建新的美学体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他倡导的实践论美学观,坚持和改进了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广泛吸收了中外很多精彩的重要美学思想,有他独到的创见。他构建了一个新的美学体系,又经过几十年不断的自我修正,逐步完善和提高,使他成为我国和世界上独

美学论坛

25

树一帜的著名美学家,对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有巨大的功勋。

我认为他是我国现当代可进入世界级的专家,实际上现在他已经是了。2010年《文艺报》就报道过,国外有的组织评价他是新中国文艺理论界的翘楚。1988年他就被法国国家哲学院院士无记名投票,选为哲学院院士和当代世界最杰出的三位哲学家之一。从他这件事,和法国《世界报》将苏轼评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千年英雄”等事实可说明:国外很多组织和学术界人士还是很关心和了解我国文化名家的。他还兼任法国蒂宾根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威斯康辛等大学的客座教授。我相信,国内外今后对他的评价还会升高。

从他有的著作的后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也曾受到过很多非议。我认为,唐代的韩愈有两句话说得好,“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这类事情我们难道还见得少吗?我也见过报刊上有公开反对和批评他的。但,我还是有自己的主见。深入思考,我觉得有的是没有读懂他的;有的是他原文没有展开详论,说话不充分,不够深广。当然,他也难免有些缺点和不足,那是可以友好探讨的,需要和可以帮助他深广、丰富、补充的。总的说来,他没有大的错误和缺点,总体上是站得住,驳不倒的。而他精彩的建设性成果,独到见解却是大量的,主要的,是应该和可以肯定的。这就是我读刘著后要补充的心得体会,也是我由衷的真情实意。

刘再复此书有很丰富的内容和优点,我不需要一一复述。我想就我对其书中的一些精彩的见解有深切的心得体会处,简要地说一些浅见。我定了两条原则:一不脱离刘著只谈自己心得,二不专门复述刘著而不谈自己心得。总之,要尽力使二者结合好。

首先,刘再复视野开阔,宏观上把握了近二十年中西大文化比较的大背景,指出在这背景前,李泽厚重大的创造性研究,在中国文化学中提出了孔子讲的一个现世的“尘世世界”(没有上帝、彼岸和“神世界”),找出了这“一个世界”文化、包括中国美学的总源:“巫史传统”及从中派生出来的“乐感文化”、“情本体”。中国文化认定生命、生活、情感才是根本,理性只是为生命、生活服务的工具和手段。中国文化根于巫的源头。巫,理性化,制度化,到礼,不像西方理性(逻各斯)重在思辨,以理性为主宰。中国的理(道)重在生存智慧。这是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其历史根源在于:中国的着眼点不是对象、实体存在,而是阴阳、形神、虚实、和同、气韵等范畴规律、原则、功能、过程、变易、关系和韵律。因为李泽厚对中西文化基本差异有了准确的把握,所以才有可能对康德的三大批判有吸收和改进。对美的根源和本质,康德说是一种先验(超经验)的东西。李泽厚把美的源头归结为“自然向人的生成”,是人类的历史实践(首先是物质实践)。这就是他的人类本体论,确定人类总体的大行为过程。这里面就有巫史传统。巫,不是指专业性的巫术活动,而是广义的人类在实践中祈求控制自然、调节天人关系的精神活动。中国文化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不是神和上帝主宰的彼岸,而是人与宇宙自然物质性的和谐协同存在的审美秩序,即冯友

兰说的高于道德境界的“天地境界”,也是我们今天新理解中的“天人合一”。

刘再复对李泽厚美学思想,烂熟于心,反复思索,想透了,想通了,融会贯通了,再用通俗浅显的语言,简明生动地表述出来,既有宏观的概述,提纲挈领,又有具体例证,血肉丰满。他能把重要精彩之处,画龙点睛,给予揭示,所以能给我们巨大帮助和深广启发。

他指出,李泽厚在美学上,原创性的重大贡献,首先突出地表现在创造了主体实践美学,以人为本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中吸取了“人类先要吃喝住穿,以物质实践适应和改造自然界,然后才有思想文化等上层建筑”这一核心,又从康德那里吸取了褒扬人之为人(区别于动物)的主体文化心理结构与主体能力这个核心,并把康德提出的“认识如何可能”的基本问题,转变为“人类如何可能”的基本问题,指出人的主体心理结构和认识能力,不是先验的,而是人类总体的历史实践活动积淀而成的。

刘再复的这本书中,至少有六处(10,33,46,60,105,111页)说到康德“很了不起”,他能强调人的主体能力,说明宗教是由于情感需要才设定的,而不是用理性和认识论可以证明的,也不属于人的先天生物本性,也不是上帝赐予的。

李泽厚从马克思走向康德,即从马克思说的工艺-社会结构走向康德说的文化-心理结构。他用这条人类主体实践的大思路,把马克思和康德结合起来,解决了他要探讨的重心问题:美感如何发生,如何生成、产生,什么是美的根源等美学中的重大问题,给这些问题作出了重要的新回答。

刘再复把李泽厚的美学贡献分成美学概论和美学史论两部分,并把这两部分列出图表,十分清晰简明,可以帮助我们抓住全局总纲。在美学概论部分,他列出了美的哲学(人类学本体论美学)、审美心理学(美感发生学)、艺术社会学(审美形态学)。在中国美学史论中分出“经”(缘起:巫史传统;内核:情本论;四大特征)“史”(外篇:《美的历程》,审美趣味史略;内篇《华夏美学》,审美精神阐释;补篇《上古总源-由巫到礼-天人合一》),并把人化自然三成果列出:认识论(真;以美启真)、伦理学(善:以美储善)、美感(美:直观愉快)。这两图表,

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李泽厚美学的体系全局与其中的结构关系。

26

美学论坛

括弧里的说明指的是“对象的哪些客观的自然性质”。按照我们现在的认识,这些自然物质(形、色、线、状态等),是客观存在的,本身还不是美,它们要在被人审美欣赏时,被人认为符合自己的审美理想、要求时,才会被认为美。三、说到“美的本质”,表中说它等于“美的根源”,括弧内说:“美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它是自然的人化,因此是客观的,社会的。”

李泽厚在阐释他的美的定义时,特地画了一张小表:审美对象(美是主观意识、情感与客观对象的统一)美

审美性质(美是对象的客观自然性质)美的本质=美的根源

(美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它是自然的人

化,因此是客观的、社会的)

为避免发生歧义和误解,李泽厚后期谈论美的本质时,多用“美的根源”一词,他认为,找到根源,也就找到本质了。

刘再复说“这个总问题一直煎熬着他,也逼迫他作出回答”(三联版,第25页)。他在1989年《美学四讲》中回答说:“美的本质,根源来于实践,因此才促成一些客观事物的性能、形式具有审美性质,而最终成为审美对象。”

刘再复说“把握住‘自然的人化’便可掌握住李泽厚美学的总钥匙、总框架。”李泽厚本人的简明解释是:“自然的人化”有两个方向:一是外自然的人化,造成工具-社会世界;一是内自然的人化,造成心理-文化世界。美的总根,便是外自然的人化,换句话说是人类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劳动生产,及改造世界的物质实践活动创造了美。

李泽厚的意思,“并不是说人的主观意志、情感、思想不重要,不起作用,而是说从哲学看,他们不能在美的最终根源这

刘再复指出,在美学概论中,李泽厚的最大贡献是,三十年来苦思冥想“美从根本上如何来,为何可能”这个总题目,这才是“美的哲学”和“美学本体论”。而“为什么对某一事物感到美”则是第二级的问题,美的现象学和审美方法论。近年来他反复把过去的美学论述加以深化与简化,不断说明“新感性”,建构“情本论”等,都是为了阐释“美的共同理念”(美本身),即不把美的本质、根源问题,局限在日常审美经验、态度和对象上,而是直追人在摆脱自然(动物)界后如何发生审美感,这才是美学应该首先回答的重大问题。

他在这个问题上的贡献,首先是区分了“美”的三种(层)涵义:一是审美对象;二是审美性质(素质);三是美的本质、根源。一是回答“什么是美的事物、对象。”二是回答“哪些客观性质、因素、条件构成事物、对象的美”;三是回答“美从根源上如何来?是如何才生成的?然后还有:它有什么内涵?”也就是要回答“美的本质”(定义)。

一、说到“审美对象”,李泽厚表中有一括弧:(美是主观意识、情感与客观对象的统一)。从这里,就可以说明:李泽厚也同意朱光潜新论的美是物乙(主客观的统一),但必须限定在说明什么是“审美对象、事物实体”上。二、说到“审美性质”,

个层次上起作用,只能在美的现象层即构成审美对象上起作用。”(《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第266页,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三联版,2009年,第27页)

刘再复说,李泽厚美学的精华部分是说明美和美感如何产生的理论。美和美感都不是天生的,天赐的,而是在实践中生成的。“新感性”,即人类实践历史地建构起来的心理本体,仍然是动物生理感性,但有区别于动物,已是“人化”的结果。一方面人通过劳动,直接或间接地改造自我,使人与自然的客观关系发生改变,使客体世界成为人欣赏上的美的现实。另一方面作为“内在自然”的人的情志、需要、感知、愿望以及器官的人化,使主体心理产生审美感。人的耳朵、眼睛、舌头、心理升华为能欣赏美的耳朵、眼睛、舌头和心理。同时,也是人的动物性的情欲从动物性本能升华成人的有思想感情内容的爱情和欲念。如果说康德发现审美是超功利的定义,那么,李泽厚则发现了审美是超生物性自然本能的定义。

刘再复说,自然如何向人生成,生成“文化-道德的人”和“审美的人”,其转化的机制是什么,是煎熬康德的问题。李泽厚超越了康德:作出了与康德不同的回答;不是靠先验的超经验的“理知直观”,神化的心理能力(审美判断力),而是用“人

美学论坛

27

类如何可能”的“历史本体论”去回答,即靠社会实践去改造外自然和内自然,历史地积淀而形成的。

李泽厚把美分成三种(层)涵义,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我想简要说明一下我在学习和研究美学的过程中对此痛切的体会,可以更有力地说明它的重大意义。1960年,我在北大攻读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时的毕业论文题为《劳动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从这个题目,就可见我当时受李泽厚实践论美学观影响之深,我当时就是他实践学派的信徒和追随者。我在毕业论文中说:“劳动创造了美”应该用大红字写在美学的扉页上。但毕业论文答辩会上,我的指导老师杨晦教授指导我说:“劳动可以创造美,但不是一切美都是劳动创造的。”我方知自己有误,修改了论文。在80年代初,我写了好几篇长篇论文,详细论述不能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作为美的定义,这些论文都编入拙著《审美学》中,于1987年3月出版于山东文艺出版社。我指出这个定义有两个“不周延”: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事物不一定都美(例如木工用的马凳和工棚,本身就要实用,不求美观,容许简陋粗糙);美的事物不一定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产物(例如阳光、彩虹、大海、森林等)。

李泽厚曾在论著中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国内1980年代有巨大影响,成为很多人主张的观点。甚至有的美学家还在文章中说,这是马克思说的,马克思认为的。其实,在马克思的原著中是找不到这说法和认为的。当时,我的论文,并不是针对李泽厚的,而是对当时很多人主张的这个定义提出友好探讨。后来,在1986年3月百花文艺出版社的《美・艺术・时代》第2辑上,看到李泽厚撰文说,现在他不再讲“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而讲“自然的人化”,因为它本来是指物质性的现实实践活动,主要是劳动生产,可是很多同志却由之而把人的意志、情感、思想都说成是人的本质力量了。而他说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不是指个体、个人的情感、意识、思想、意志等“本质力量创造了美”,而是指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这个本质力量创造了美。

我对他这个说法,当时还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例如认为自然的人化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同一个意思等,详见我于2010年1月10日写的《对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反思》一文,(现编入《王世德文艺审美学文集》第4卷第16-24页),此处不细论了。我现在着重说,我对李泽厚“自然的人化”,包括“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等说法,当时虽然不赞成把它当作美的定义,但对他提出的实践论美学观,整体上一直是赞同和支持的,并认为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它能有助于认识审美活动发生史和审美的实质。

我在1985年1月于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文艺美学论集》第19页,有一节用黑体字排印的小标题:“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创造人化的自然,从中直观自身,人在劳动中创造了美。以上这些观点都有助于认识审美活动产生史,却不能作为美的定义。”

我在1987年3月于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审美学》第215

页上说:“《手稿》关于‘直观自身’等论述,不是给美下定义,但对于美学是有指导意义的,它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发生史。”在第227页上,也确认: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改变,都是人类审美活动产生的条件,但当时不同意把这些说成是“客观事物的美产生的条件”和“美的产生的本源、本质和内容”,其根源就在于当时我没有细分开“美的客观事物”与“客观事物的美”,也没有重视“审美”与“美”发生的同一性。

现在我的认识是:

人类在按照人的本性需要、愿望、要求去适应和改造自然界时,先求实用,后来兼求审美,再发展到专求审美。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使自然人化,逐渐培养和发展了有审美能力的感官,发现自然和人造事物符合自己的愿望、要求、审美理想,便认为那是美,对之发生愉快的美感。这个美,不是事物的实体范畴,而是在人的审美活动中与人发生审美关系后生成的关系质,系统质,是对象性属性,不是事物本身的自然属性。美,实际上不是一个物体,而是被人欣赏的意义和价值。未经改造的自然。例如太阳、森林等,虽然不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不是劳动实践改造自然、和创造的产物,但在人类实践改造过的自然与人的总体关系中,已是人化的自然的一部分。阳光明媚,生机盎然,它给人温暖,光明,使万物生长,使绿树成荫,百花齐放,它符合人类在劳动实践中积淀而成的审美理想,所以能被人欣赏,被人认为美。这样解决美学中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的难题:“‘未经改造的自然’为什么美”,是我经历了几十年反复思考后得出的最好的答案。

这个答案,也来自李泽厚分美为三层的学说。要区分:“审美对象、审美性质和美的本质根源”,其要点在于要区别审美对象(实体)和这个对象实体的美,也就是柏拉图说的要区别“美的汤罐和小姐”和“美本身”。从审美对象、实体来说,未经改造的自然美,不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但从“美本身”来说,李泽厚说:“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这种本质力量创造了美”仍然是对的。我原想在美学的扉页上用红字写上“劳动创造了美”,也仍然是可以的。

我的导师杨晦教授说:“不是一切‘美’都是劳动创造的”,“美”字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说:“美的事物、实体、对象”。李泽厚和柏拉图说应区分的“审美对象”和“美的本质和根源”、“美本身”,在我们日常普通语言表述中常常没有严格分清,是造成很多人困惑的学术难题的原因之一。我很惭愧,功力不足,深思不足,也为此困惑和苦思了几十年,到80岁才觉悟到这一点,也因此深切地体会到李泽厚美学思想的正确、重要、精深和卓越。用我的切身经历为例,可以说明这一点,也可以说明刘再复解释李泽厚美学思想及其精彩要点,是很难能可贵的,很值得重视和深切体会。

李泽厚美学思想是浩瀚深广的。刘再复此书论述其体系也很丰富多彩。除了以上我体会最深切的几点,该书还有很多精彩之处给我教益和启迪。例如美感心理数学方程式的猜想,广

28

美学论坛

美的本质在于形象地展示

幸福要素的一角以及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文/沈立晟

从维特根斯坦、阿多尔诺出发,再追溯到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美、美感与艺术的本质在于形象地展示幸福要素的一角以及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美的现象极多,山水风光,一丛鲜花,一个女孩都可以很美,却又各不相同。与此相类,幸福要素也是范围宽阔的,可以把所有美的现象都包罗在内。美是形象的、具体的,不诉诸抽象的概念与逻辑推理。与之相类,幸福的要素也是具体的,是凭借经验就可以判断的。因此,美的本质与幸福的要素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一、美、美感与艺术的本质

美是多数人对某一具体形象的共同评价。美感是个人的审美感受。每个人的个人审美感受可以各不相同,甚至相去甚远。因此,美与美感是相异的。

美的本质是探寻使多数人产生共同审美评价的原因,而美感的本质是寻找出众多个人审美感受中具有的共性因素。找出众多个人美感中的共性因素,也就可以发现使多数人产生共同审美评价的原因,也就找到了美的本质。所以美与美感虽然相异,但美的本质与美感的本质却是同一的。这一点也已为我国义和狭义的美感之分,美感心理四要素,美感的三层次,美感的矛盾二重性,理智溶于情感,新感性,文学不是认识,而是流露情感意味等。李泽厚近似曹雪芹的大观美学和通观美学,认为美学是第一哲学,审美形态学有感知形式、情欲形象、人生意味三层,中国美学有四特征(以乐为中心,线的艺术,情理交融,天人合一),乐感文体的核心是情本体(不是牟宗三等新儒家说的超验的心性本体),宋明理学异于《郭店楚墓竹简》说的道、礼生于情,“有”为根本、归宿,存在之家和本体性家园是以人为本(目的、尺度、本源)的历史性积淀,等。

书中对当前传入中国的西方的分析哲学、结构主义等无视主体性本体的“冷哲学”(方法、知性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过分夸大个体主体性的“热哲学”(造反哲学、情绪哲学),中国美学的四大主干(儒、道、佛、屈骚),道家抓住“形象大于思想”、“想象重于概念”等规律,儒道互补,语言是存在之家,语言分析哲学,解构主义等,都有精彩的评论和新的分析、评述,我认为是当前学术思潮中的一副清凉剂,能给人很多启迪。

美学研究者注意到了。朱立元先生早已提出了“共同美”就是“共同美感”的观点[1]。

把美与美感割裂开来,一直是美学研究中的一大误区。在19世纪以前,美学一直把研究美的本质作为重点,对美感的关注和研究非常少。进入20世纪后,西方美学的研究重心转移至美感的研究。这本来是美学研究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同时却出现了否定美的本质的潮流,以至于把研究美的本质斥之为本质主义,把美的本质称之为伪命题。否定美的本质存在和忽视对美感的深入研究,同样都会对美学研究这一重大课题造成

刘著对李泽厚美学思想论述分析得好。书的“副篇“选编了刘、李二人很精彩的美学对话录,对于“人类历史的存在”,“有人美学”,“文学鉴赏”,存在的“最后家园”,老庄和海德格尔的根本区别,世纪之交的哲学展望,理念和情爱的冲突,中国现代诸作家评论,个人主义在中国的浮沉等,都有精彩的见解。附录中李泽厚的答问和美学演讲,表明他不仅有深厚学养,而且能作生动活泼的通俗演讲,很能吸引人,发人深思。

本文已经写得很长,如果再对这些精彩内容说我的心得体会,铺陈太大太长了,只能就此打住,其他的内容留待以后有机会、有需要时再说吧。本文希望能引起大家重视,有兴趣去找刘著来亲尝,相信大家一定会有丰富的收获,得到极大的审美愉悦。

2011年3月20日写于四川大学

作者简介:王世德,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

编辑:豫 民


相关内容

  • 李泽厚学术研究方法管窥
  • 李泽厚学术研究方法管窥(上) 易中天在<盘点李泽厚>的文章里说过:"想当年,李泽厚的人气多旺啊!80年代的大学生.研究生,有几个不知道李泽厚?就连他那本其实没多少人读得懂的<批判哲学的批判>,也是许多青年学子的架上之书枕边之物.有人甚至宣称,以77.78级本科生和7 ...

  • 浅谈艺术和生活的关系
  • 浅谈艺术和生活的关系 赵全会 200410650 一. 艺术是人类生活的标志 艺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人类的生活史要远远早于文明史,历史学一般的将文字.青铜器.城市作为判断文明的要素,那么在距今七千年前,苏美尔人率先达到了文明的标准,第一个在全世界跨入文明的门槛,七千年前,生活西亚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 ...

  • 学界评论―我读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
  • 学界评论―我读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 1. 陈明评论―我读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 作家的文采加训诂家的眼界加愤青的心态等于<丧家狗:我读"论语">. 对于刚刚拜读的李零先 ...

  • 天人合一境界中的中华法系之美
  • 笠!釜墨』甚i耋篓篓:塑翌堑盔箜3翅丛造型旦卫鱼血盟-------------------卫竖删 文章编号:l(x¨一z397(z)03)m一0035-05 .理论思考' 天人合一境界中的中华法系之美 吕世伦1.邓少岭2 f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 100872:2.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上海20 ...

  • 审美主义读书报告
  • 关于美学的读书报告: (一)艺术与审美的思考 艺术不等于审美,审美先于艺术艺术源自于古老的巫术,审美起源于劳动.成功的艺术 作品不仅具有历史性,也会具有开放性,读者观众不断的更新,艺术会展示出它的新的意味. 书中说艺术并无进步可言,却又能够在每个不同的时代,扣住人的心理让人感受新的艺术意 味中符合现 ...

  • 宗白华美学散步
  • 宗白华<美学散步>读书笔记 一. 关于"诗(文学)和画的分界" 一般说来,将拉奥孔的嘴巴雕刻得张大或微开显然不会过多影响人们对创作者的能力的评判.观众评价这件艺术品是按照内心所获得的感受,即以是否产生或产生何种程度的审美愉悦感来评价它的优劣程度,进而以此评价创作者的能 ...

  •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doc
  •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美术组 王蓓 <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先生的重要美学著作.它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和美学作了一个鸟瞰式的宏观把握.由于篇幅所限,作者并没有在书中对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作详细具体的解释阐述,而是总结概括性地对各时代所体现的美学思想精神做出精练的归纳,并从中发表自 ...

  •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 <读书报告-> 引言:这次读书报告,我选择了著名的美学名著<美的历程>.在经过了十几天对本书孜孜不倦的阅读后,我无尽感慨,作者李泽厚在30年前写的这本书居然能如此唤起我的共鸣,现在我只希望用详细的报告向老师和同学们讲述一下这本书的精妙之处. 一.内容概述: <美的历程& ...

  • 误读的"启蒙"--驳李泽厚"救亡压倒启蒙"论
  • 误读的"启蒙"--驳李泽厚"救亡压倒启蒙"论 来源: 大学网    作者:大道师说    时间:2011年9月01日 13:55 393次浏览 0条评论 11次顶 欢迎分享大学网精彩文章: 导读:"救亡压倒启蒙"是李泽厚于八十年代中期提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