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伤寒论]第一百五十二条解密

关键词:圣人展示案例分析

《伤寒论》第一百五十二条原文: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文意:伤寒五六日:太阳经外感病,已经发生了五六天,到了过经的时间点。

已发汗而复下之:(该病家的治疗历史是)在太阳经病期,已经采取了发汗法治疗,随后又采取了攻下法治疗。本案关键是分析病历,高清医家为什么要这样治疗。总观而知,本案病家内伤在少阳经,少阳经郁热且阴虚,保养不慎,太阳经外感风热,本应采取养阴祛风解表法治疗,医家却用了麻黄汤发汗,导致风邪未去而又伤阴,随之风热又乘少阳内伤而侵入胆经,于是心下支结。这本是太少并病证,医家又以为里实证,又用承气汤攻下,导致脾阳受伤失运,水饮内停。

胸胁满微结:(症状之一),胸胁部胀满微有结滞阻塞感觉。这说明少阳经阻滞不通,有少阳证存在。

小便不利:(症状之二),小便少而不利。这说明土虚不能制水,水液内停。

渴而不呕:(症状之三),口干并且不呕吐。脾虚失运,自然口干,脾阳虚损,无气上涌,故而不呕。

但头汗出:(症状之四),只是头部出汗。其一,气虚,头部表虚,无力敛汗;其二,少阳郁结,阳热郁上,故但头汗出。

往来寒热:(症状之五),往来寒热。这是少阳郁热的典型症状。

心烦者:(症状之六),心烦热。说明少阳郁热,侵及心经。

此为未解也:这是太阳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病邪没有解除的缘故。

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这种多经综合证),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主治。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括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熬)   甘草二两(炙)

从处方组成看,桂枝甘草为太阳经用药以解表,柴胡黄芩为少阳经用药以和解,桂枝甘草干姜入太阴经以振奋脾阳运化水湿,括蒌根生津止渴,牡蛎入心经养阴清热利水。所以说此变证牵扯四经毫不为过。

诊断意:本案为仲景案例说教条。其意义有二:其一,展示了一例内伤病人外感风热,几经错治,导致变证,牵扯四经的综合病分析治疗案例。让后人一睹圣人临床分析治病的风采。其二,告诫后世医家,治病要精确分析,用药要兼及所涉脏器,绝不要受条框的限制。

元阳道人张敏宁。

关键词:圣人展示案例分析

《伤寒论》第一百五十二条原文: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文意:伤寒五六日:太阳经外感病,已经发生了五六天,到了过经的时间点。

已发汗而复下之:(该病家的治疗历史是)在太阳经病期,已经采取了发汗法治疗,随后又采取了攻下法治疗。本案关键是分析病历,高清医家为什么要这样治疗。总观而知,本案病家内伤在少阳经,少阳经郁热且阴虚,保养不慎,太阳经外感风热,本应采取养阴祛风解表法治疗,医家却用了麻黄汤发汗,导致风邪未去而又伤阴,随之风热又乘少阳内伤而侵入胆经,于是心下支结。这本是太少并病证,医家又以为里实证,又用承气汤攻下,导致脾阳受伤失运,水饮内停。

胸胁满微结:(症状之一),胸胁部胀满微有结滞阻塞感觉。这说明少阳经阻滞不通,有少阳证存在。

小便不利:(症状之二),小便少而不利。这说明土虚不能制水,水液内停。

渴而不呕:(症状之三),口干并且不呕吐。脾虚失运,自然口干,脾阳虚损,无气上涌,故而不呕。

但头汗出:(症状之四),只是头部出汗。其一,气虚,头部表虚,无力敛汗;其二,少阳郁结,阳热郁上,故但头汗出。

往来寒热:(症状之五),往来寒热。这是少阳郁热的典型症状。

心烦者:(症状之六),心烦热。说明少阳郁热,侵及心经。

此为未解也:这是太阳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病邪没有解除的缘故。

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这种多经综合证),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主治。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括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熬)   甘草二两(炙)

从处方组成看,桂枝甘草为太阳经用药以解表,柴胡黄芩为少阳经用药以和解,桂枝甘草干姜入太阴经以振奋脾阳运化水湿,括蒌根生津止渴,牡蛎入心经养阴清热利水。所以说此变证牵扯四经毫不为过。

诊断意:本案为仲景案例说教条。其意义有二:其一,展示了一例内伤病人外感风热,几经错治,导致变证,牵扯四经的综合病分析治疗案例。让后人一睹圣人临床分析治病的风采。其二,告诫后世医家,治病要精确分析,用药要兼及所涉脏器,绝不要受条框的限制。

元阳道人张敏宁。


相关内容

  • (12)[伤寒论]第八十七条解密
  • 关键词:疮家内伤气血·不可用辛温药物 <伤寒论>第八十七条原文: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痉. 文意.疮家:疮疡和金创外伤的病家.疮和疖不同,疮的内因或热或湿热,疖的内因或寒结或寒湿.所以,疮家外感只可能是风,湿,燥,热,不可能是寒,即不可能出现太阳伤寒证:疖家外感只可能是寒或风寒 ...

  • (12)[伤寒论]第一百零七条解密
  • 关键词:少阳阳明合病证或少阳太阴合病证虚实相兼时仲景的巧妙处理 <伤寒论>第一百零七条原文: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文意.伤寒十三日: ...

  • (12)伤寒论]第三百四十二条解密
  • 关键词:厥阴阴虚外感温热,厥热交替进行,正邪强弱可用厥热天数多少来判断. <伤寒论>第三百四十二条原文: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文意:  伤寒:因厥阴阴虚(肝病已久)引起太阳经外感温热之邪的厥阴病. 发热四日:(温 ...

  • (12)[伤寒论]第四十二条解密
  • <伤寒论>第四十二条原文: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一,文意.太阳病:太阳经层面的外感病 :这是对所有太阳经层面外感病的总称.太阳经层面的外感病可罗列如下:1,太阳伤寒病:因内伤在阳招致寒邪入侵太阳经,脉浮紧,恶寒,体疼.麻黄汤证. 2,太阳伤风病:因内伤在气招致 ...

  • (12)[伤寒论]第四十三条解密
  • <伤寒论>第四十三条原文: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一,文意.太阳病:太阳经层面的外感病.前条已述及,太阳病简要的包括伤寒.风.温.湿.燥五种,若加上复合病邪则更多,不能一一列举:但是,本案属哪一种呢?从下文"下之"治法可知为太阳伤风病. ...

  • (12)[伤寒论]第三百零三条解密
  • 关键词:少阴阳虚外感寒邪,二三天后,表证仍在,补阳补气解表. <伤寒论>第三百零三条原文:少阴病,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 文意:少阴病:因少阴阳虚引起太阳经外感寒邪的少阴病. 二三日:(太阳经外感期持续了)二三天. 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二三天是一个过 ...

  • (12)[伤寒论]第六十二条解密
  • 关键词:桂枝新加汤·气荣两虚,经脉不濡证·推演诊断 <伤寒论>第六十一条原文: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文意.发汗后:用麻黄汤发汗后.此为错误治疗.为什么竟能判断是错误治疗呢?依据有二.其一,从后文发汗后的变证"身疼痛,脉沉迟" ...

  • (12)[伤寒论]第一百八十三条解密
  • 关键词:后天保养不慎形成的心脏病 伤寒论>第一百八十三条原文: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文意: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名曰结:脉搏按着觉得跳动缓慢(说明心脏气阳两 ...

  • (12)[伤寒论]第四十八条解密
  • 关键词:二阳并病的原理和治疗原则. <伤寒论>第四十八条原文: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除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烦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