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小学生语文素养展示试题 2015.5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成绩:
【汉字书写】(5分)
bì jī yì ɡǔ jiǎn
麻( ) ( ) 绊 司马( ) 悬梁刺( ) 精兵( )政 áo xiâ lìn lì càn
( )游 ( )渎 ( )相如 再接再( ) 群星璀( )
【积累运用】
一、选择。(15分)(7题2个答案, 11-15题2个或2个以上答案。其他为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粗犷(ɡuǎnɡ) 狙(zǔ)击 鳞次栉(zhì)比 战战兢兢(jīnɡ) ....B. 欺侮(wǔ) 租赁(lìn) 刚愎(bì)自用 恪....kâ)尽职守
C. 泥泞(nìnɡ) 湖泊(pō) 苦心孤诣(yì) 惟妙惟肖(xiāo) ....D. 浸渍(zì) 提(tí)防 引吭(hánɡ)高歌 一叶扁(piān)舟 ....2.臼字的笔顺是( )。
A. 撇、竖、横折、点、点、横 B. 撇、竖、横折、横、横、横
C. 撇、竖、横、横折、横、横 D. 撇、竖、横、横、横折、横
3.“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 “汗流浃背”的原因是( )。
A.衣服穿得太多 B.劳动太卖力气
C.打仗拼死厮杀 D.答不出皇帝的问题
4.白居易《琵琶行》的诗眼(核心诗句)是( )。
A.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D.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5.曹操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中的“当”字,正确的解释是( )。
A.应当 B.面对 C.通“挡” D.吟诵
6.《书湖阴先生壁》一诗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
A .排比 B.拟人 C.比喻 D.夸张
7.下面的故事不属于《水浒传》中的有( )。
A.桃园三结义 B.七擒孟获 C.施恩三入死囚牢 D.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8.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
“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
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学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
“‘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9.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正确的一组是( )
( )虚心地承认错误、缺点,( )决心改正这些错误、缺点,从错误、缺
点中学会新的知识、本领,( )能使知识不断深化,( )逐步掌握规律,取得胜利。
A.只要、或者、才、而 B.只有、或者、就、因而
C.只要、并且、就、因而 D.只有、并且、才、从而
10.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选项中不能概括表达其寓意的一项是( )。
螃蟹妈妈对儿子说:“我的孩子,你别再横爬了,直爬多好看啊!”小螃蟹
回答说:“好妈妈,一点儿不假。如果你教我直爬,我一定能学着做。”螃蟹妈妈用了各种方法尝试直爬都不行,于是她才明白起初那样要求孩子有多愚蠢。
A.身教胜于言教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D.事物应尊重其客观规律
11.《火烧赤壁》里使用的计谋有( )。
A. 美人计 B.反间计 C.将计就计 D.连环计 E. 暗度陈仓 F. 苦肉计
12.人物的描写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常用的四种为( )
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 环境描写E.动静结合 F.心理描写
13.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指的是( )。
A.牛郎织女 B.梁山伯与祝英台 C.孟姜女 D田螺姑娘 .E.白蛇传
14.中外有名的童话作家有( )
A.安徒生 B.新美南吉 C.丰子恺 D.王尔德 E.郑渊洁
15.《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
A.刘备 B.诸葛亮 C.孙权 D.关羽 E.曹操
二、填空。(8+4=10分)
1.父母恩情,难以回报,孟郊用 , 的诗句作比。《弟子规》里的“ , ; , 。 ”一句,告诉我们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父母担忧,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使父母蒙受耻辱。《三字经》里的 替父母暖被窝,是孝敬父母的典范。 《论语》中的“树欲静而风不止, ”告诉我们行孝要及时。
2.用另一成语来解释下列成语,即写出一个意思相同的成语。
画蛇添足( ) 得意忘形( )
有条不紊( ) 聚精会神( )
【阅读理解】(14+16=30分)
(一)春(节选)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用横线画出文中写雨“多”的句子。(1分)
2.文中没写春风,却让人感觉到了春风,能表现春风的一个词是( )(1分)
A. 斜 B. 报 C. 逼 D. 撑
3.文中没写雨声,我们却似乎听到了雨声,最能表现雨声的词是( )(1分)
A. 披 B. 走 C. 笼 D. 织
4.文章把雨写得有声有色,文中写颜色的词语有 (2分)
5.作者为什么说“可别恼”?分析最恰当的是( )(1分)
A.因为春雨多、轻、亮,很美。B.因为春雨很美,很多,春草很绿。
C.因为春雨很美,春雨给树木、小草带来生机,给人们带来安静平和的景象。
D 因为春雨给人们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的精神。
6.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 、 。(3分)
7.与文中加点词“人家”意思相同的是( )(1分)
A.人家都不怕,就你怕。 B. 这个村子有百十户人家。
C.你快把东西给人家送去吧! D.原来是你呀,差点没把人家吓死。
8.下面是对“树叶儿...戴着笠”几句描写顺序的表述,正确的是( )(1分)
A.先动景,后静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
B.先静景,后动景;先远景后近景;先绘物后写人。
C.先静景,后动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
D.先动景,后静景;先远景后近景;先写人后绘物。
9.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2分)
(二) 火车恋
旅行时,爱煞火车。
当火车在广袤无边的平原上奔驰时,窗外的每一寸土地,总以无言的方式来表现它的内涵--干瘠者寸草不生,泥褐的一大片,漫漫地延至天边,雄奇又苍凉。肥沃者呢,麦浪起伏,稻香万里。逢及果子成熟的季节,成千上万的果树都蹦出簇簇丛丛的嫣红姹紫,把整个大地染得璀璨多彩,那[A]的色调,毫不留情地灼痛了旁人的双目。
大自然有时也会以细腻的画笔绘出[B]绝伦的人间美景。比如说:春江水暖鸭先知、风吹草低见牛羊,都是它得意的杰作。
倘若火车走在山路上,沿途景色,更叫人惊叹。
冬天时,大片的雪从山头奔泻下来,到了轨道边,好似碰到了休止符一样,
神奇地凝住了。天和地,都是茫茫然的白,而人呢,坐在火车里,栽进这一片无止无尽的白里,好像奔向一个未可知的将来。
春天时,冰融雪化,远峰近山都露出了妩媚的本貌,火车穿梭于含笑的青山间,人的脸,人的心,也都妩媚青春了起来。
1.将“清丽”“鲜丽”填入文中,A处为 ,B处为 。(2分)
2.全文的结构式是 。 用“ ” 画出中心句,用“画出过渡句。(3分)
3.文中写到的景色,所在的地区有 ,所在的季节有 。(2分 )
4.作者说“旅行时,爱煞火车”,其实是爱煞 。(2分)
5.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蹦、栽”的表达作用。(4分)
蹦: 栽:
6.“人的脸,人的心,也都妩媚青春了起来”含义是 。(3分)
【习作表达】仔细观察上面三幅漫画,他们见面后后说什么,做什么呢?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编写一个童话故事,题目自拟。
.
1. 2.
3.
临沭县小学生语文素养展示试题 2015.5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成绩:
【汉字书写】(5分)
bì jī yì ɡǔ jiǎn
麻( ) ( ) 绊 司马( ) 悬梁刺( ) 精兵( )政 áo xiâ lìn lì càn
( )游 ( )渎 ( )相如 再接再( ) 群星璀( )
【积累运用】
一、选择。(15分)(7题2个答案, 11-15题2个或2个以上答案。其他为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粗犷(ɡuǎnɡ) 狙(zǔ)击 鳞次栉(zhì)比 战战兢兢(jīnɡ) ....B. 欺侮(wǔ) 租赁(lìn) 刚愎(bì)自用 恪....kâ)尽职守
C. 泥泞(nìnɡ) 湖泊(pō) 苦心孤诣(yì) 惟妙惟肖(xiāo) ....D. 浸渍(zì) 提(tí)防 引吭(hánɡ)高歌 一叶扁(piān)舟 ....2.臼字的笔顺是( )。
A. 撇、竖、横折、点、点、横 B. 撇、竖、横折、横、横、横
C. 撇、竖、横、横折、横、横 D. 撇、竖、横、横、横折、横
3.“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 “汗流浃背”的原因是( )。
A.衣服穿得太多 B.劳动太卖力气
C.打仗拼死厮杀 D.答不出皇帝的问题
4.白居易《琵琶行》的诗眼(核心诗句)是( )。
A.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D.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5.曹操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中的“当”字,正确的解释是( )。
A.应当 B.面对 C.通“挡” D.吟诵
6.《书湖阴先生壁》一诗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
A .排比 B.拟人 C.比喻 D.夸张
7.下面的故事不属于《水浒传》中的有( )。
A.桃园三结义 B.七擒孟获 C.施恩三入死囚牢 D.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8.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
“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
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学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
“‘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9.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正确的一组是( )
( )虚心地承认错误、缺点,( )决心改正这些错误、缺点,从错误、缺
点中学会新的知识、本领,( )能使知识不断深化,( )逐步掌握规律,取得胜利。
A.只要、或者、才、而 B.只有、或者、就、因而
C.只要、并且、就、因而 D.只有、并且、才、从而
10.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选项中不能概括表达其寓意的一项是( )。
螃蟹妈妈对儿子说:“我的孩子,你别再横爬了,直爬多好看啊!”小螃蟹
回答说:“好妈妈,一点儿不假。如果你教我直爬,我一定能学着做。”螃蟹妈妈用了各种方法尝试直爬都不行,于是她才明白起初那样要求孩子有多愚蠢。
A.身教胜于言教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D.事物应尊重其客观规律
11.《火烧赤壁》里使用的计谋有( )。
A. 美人计 B.反间计 C.将计就计 D.连环计 E. 暗度陈仓 F. 苦肉计
12.人物的描写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常用的四种为( )
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 环境描写E.动静结合 F.心理描写
13.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指的是( )。
A.牛郎织女 B.梁山伯与祝英台 C.孟姜女 D田螺姑娘 .E.白蛇传
14.中外有名的童话作家有( )
A.安徒生 B.新美南吉 C.丰子恺 D.王尔德 E.郑渊洁
15.《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
A.刘备 B.诸葛亮 C.孙权 D.关羽 E.曹操
二、填空。(8+4=10分)
1.父母恩情,难以回报,孟郊用 , 的诗句作比。《弟子规》里的“ , ; , 。 ”一句,告诉我们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父母担忧,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使父母蒙受耻辱。《三字经》里的 替父母暖被窝,是孝敬父母的典范。 《论语》中的“树欲静而风不止, ”告诉我们行孝要及时。
2.用另一成语来解释下列成语,即写出一个意思相同的成语。
画蛇添足( ) 得意忘形( )
有条不紊( ) 聚精会神( )
【阅读理解】(14+16=30分)
(一)春(节选)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用横线画出文中写雨“多”的句子。(1分)
2.文中没写春风,却让人感觉到了春风,能表现春风的一个词是( )(1分)
A. 斜 B. 报 C. 逼 D. 撑
3.文中没写雨声,我们却似乎听到了雨声,最能表现雨声的词是( )(1分)
A. 披 B. 走 C. 笼 D. 织
4.文章把雨写得有声有色,文中写颜色的词语有 (2分)
5.作者为什么说“可别恼”?分析最恰当的是( )(1分)
A.因为春雨多、轻、亮,很美。B.因为春雨很美,很多,春草很绿。
C.因为春雨很美,春雨给树木、小草带来生机,给人们带来安静平和的景象。
D 因为春雨给人们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的精神。
6.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 、 。(3分)
7.与文中加点词“人家”意思相同的是( )(1分)
A.人家都不怕,就你怕。 B. 这个村子有百十户人家。
C.你快把东西给人家送去吧! D.原来是你呀,差点没把人家吓死。
8.下面是对“树叶儿...戴着笠”几句描写顺序的表述,正确的是( )(1分)
A.先动景,后静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
B.先静景,后动景;先远景后近景;先绘物后写人。
C.先静景,后动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
D.先动景,后静景;先远景后近景;先写人后绘物。
9.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2分)
(二) 火车恋
旅行时,爱煞火车。
当火车在广袤无边的平原上奔驰时,窗外的每一寸土地,总以无言的方式来表现它的内涵--干瘠者寸草不生,泥褐的一大片,漫漫地延至天边,雄奇又苍凉。肥沃者呢,麦浪起伏,稻香万里。逢及果子成熟的季节,成千上万的果树都蹦出簇簇丛丛的嫣红姹紫,把整个大地染得璀璨多彩,那[A]的色调,毫不留情地灼痛了旁人的双目。
大自然有时也会以细腻的画笔绘出[B]绝伦的人间美景。比如说:春江水暖鸭先知、风吹草低见牛羊,都是它得意的杰作。
倘若火车走在山路上,沿途景色,更叫人惊叹。
冬天时,大片的雪从山头奔泻下来,到了轨道边,好似碰到了休止符一样,
神奇地凝住了。天和地,都是茫茫然的白,而人呢,坐在火车里,栽进这一片无止无尽的白里,好像奔向一个未可知的将来。
春天时,冰融雪化,远峰近山都露出了妩媚的本貌,火车穿梭于含笑的青山间,人的脸,人的心,也都妩媚青春了起来。
1.将“清丽”“鲜丽”填入文中,A处为 ,B处为 。(2分)
2.全文的结构式是 。 用“ ” 画出中心句,用“画出过渡句。(3分)
3.文中写到的景色,所在的地区有 ,所在的季节有 。(2分 )
4.作者说“旅行时,爱煞火车”,其实是爱煞 。(2分)
5.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蹦、栽”的表达作用。(4分)
蹦: 栽:
6.“人的脸,人的心,也都妩媚青春了起来”含义是 。(3分)
【习作表达】仔细观察上面三幅漫画,他们见面后后说什么,做什么呢?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编写一个童话故事,题目自拟。
.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