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寅恪悼念王国维的诗文谈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陈寅恪悼念王国维的诗文谈起

作者:唐文明

来源:《读书》2015年第05期

一九二七年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后,陈寅恪先撰七律一首《挽王静安先生》及一联悼念,后觉“意有未尽,故复赋长篇”《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越二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为纪念王国维在校园内立碑,陈寅恪撰《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在这些悼念诗文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自然是《纪念碑铭》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语。用李慎之一九九九年的话来说,此语“今天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将此语简单地解读为知识分子学术上的操守或追求,可谓持之有故,也言之成理,然而,将陈寅恪的悼念诗文放在一起对读,就不能不对这种解读产生疑惑。

一个很容易看到但几乎无人留意的事实是,在评价王国维之死这件事时,《纪念碑铭》与《挽词并序》使用了明显不同的表达。首先需要强调一点,在《纪念碑铭》的语脉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语,并不仅仅呈现为陈寅恪对王国维学术追求的一般性概括,而是紧扣王国维之死这一事件而被编织在文中,所谓“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旺”。由此,必须正面回答的问题是,如果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直接、单纯地理解为知识分子的一种学术操守或追求,就需要解释,王国维受到了什么样的学术和思想的压制,从而导致了他的自杀?对此问题,从以下这个当时流传的说法中,似乎可以得出一个可能的答案:王国维是因为听到叶德辉、王葆心在湖南被革命党人枪毙从而受了刺激才自杀的。然而,就我们所设定的论域严格来说,无论以何种方式表述,这个可能的答案都是不得要领的,其中的关键点主要还不在于,“因叶德辉、王葆心被革命党人枪毙而受刺激”这个因素不足以充分解释王国维的自杀原因,而更在于,在陈寅恪对王国维之死的理解和评价中,这个因素根本就没有什么重要性。

基于以上这一番合理的质疑,我们自然可以想到,虽然《挽词并序》中使用的表达并不是单一的,但其中的看法相对而言还是比较清晰,而《纪念碑铭》中使用的表达虽然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其中的看法其实还是一个谜:如果说王国维的自杀体现了一种自由,那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由?前面的分析大概也表明,必须将《纪念碑铭》与《挽词并序》关联起来,去思考这两个文本的一致性,才有可能正确地揭出谜底。

两个文本最明显的共同点是都使用了一个“殉”字。那么,王国维所殉的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知道,这个问题在当时颇有争议,陈寅恪的悼念文字也有明确针对这个问题的意思,而他在悼念文字中针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看法在后来广为流传,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不过,就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文学术界刻意塑造的陈寅恪形象而言,陈寅恪在悼念文字中提出来的看法即使不是被根本扭曲,至少也是被片面地理解了。

《挽词并序》中被引用最多的一段话可能是:“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陈寅恪悼念王国维的诗文谈起

作者:唐文明

来源:《读书》2015年第05期

一九二七年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后,陈寅恪先撰七律一首《挽王静安先生》及一联悼念,后觉“意有未尽,故复赋长篇”《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越二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为纪念王国维在校园内立碑,陈寅恪撰《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在这些悼念诗文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自然是《纪念碑铭》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语。用李慎之一九九九年的话来说,此语“今天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将此语简单地解读为知识分子学术上的操守或追求,可谓持之有故,也言之成理,然而,将陈寅恪的悼念诗文放在一起对读,就不能不对这种解读产生疑惑。

一个很容易看到但几乎无人留意的事实是,在评价王国维之死这件事时,《纪念碑铭》与《挽词并序》使用了明显不同的表达。首先需要强调一点,在《纪念碑铭》的语脉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语,并不仅仅呈现为陈寅恪对王国维学术追求的一般性概括,而是紧扣王国维之死这一事件而被编织在文中,所谓“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旺”。由此,必须正面回答的问题是,如果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直接、单纯地理解为知识分子的一种学术操守或追求,就需要解释,王国维受到了什么样的学术和思想的压制,从而导致了他的自杀?对此问题,从以下这个当时流传的说法中,似乎可以得出一个可能的答案:王国维是因为听到叶德辉、王葆心在湖南被革命党人枪毙从而受了刺激才自杀的。然而,就我们所设定的论域严格来说,无论以何种方式表述,这个可能的答案都是不得要领的,其中的关键点主要还不在于,“因叶德辉、王葆心被革命党人枪毙而受刺激”这个因素不足以充分解释王国维的自杀原因,而更在于,在陈寅恪对王国维之死的理解和评价中,这个因素根本就没有什么重要性。

基于以上这一番合理的质疑,我们自然可以想到,虽然《挽词并序》中使用的表达并不是单一的,但其中的看法相对而言还是比较清晰,而《纪念碑铭》中使用的表达虽然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其中的看法其实还是一个谜:如果说王国维的自杀体现了一种自由,那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由?前面的分析大概也表明,必须将《纪念碑铭》与《挽词并序》关联起来,去思考这两个文本的一致性,才有可能正确地揭出谜底。

两个文本最明显的共同点是都使用了一个“殉”字。那么,王国维所殉的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知道,这个问题在当时颇有争议,陈寅恪的悼念文字也有明确针对这个问题的意思,而他在悼念文字中针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看法在后来广为流传,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不过,就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文学术界刻意塑造的陈寅恪形象而言,陈寅恪在悼念文字中提出来的看法即使不是被根本扭曲,至少也是被片面地理解了。

《挽词并序》中被引用最多的一段话可能是:“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


相关内容

  • 中国近代三大史学家
  • 一.陈寅恪 一)生平 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学者,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 ...

  • 河南省洛阳市2015届高三3月"二练"考试语文试题
  • 河南省洛阳市 2015 届高三 3 月"二练"考试语文试 题 高三 2013-03-24 13:31 洛阳市 2012-2013 学年高三年级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甲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有三 ...

  • 历史学家陈寅恪逝世
  • 历史学家陈寅恪逝世导读关键词陈寅恪      王国维      黄遵宪      毛泽东      圆明园      龚自珍      时务报      郭沫若      赵元任      周恩来      梁启超      孔子      培根      康生      咸丰      陶铸    ...

  •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精
  • <尚书>是一部综合性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上起尧舜下到春秋中叶的秦穆公期间1400多年的历史,其内容与甲骨文金文相参而证,是研究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史料.其包含的体例有典.训.谟.诰.誓.命,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也开了编年体的先河,其中的<禹贡>关于九州的记载是后世大 ...

  • 古代女性作家作品研究--从柳如是诗词之美观柳如是情感人生
  • 古代女性作家作品研究--从柳如是诗词之 美观柳如是情感人生 [摘要]: 本文以柳如是的诗词作品为研究对象,以点及面,从不同时期的诗词之作分析柳如是的敢爱敢恨的情感观和民族大义的才情气节.柳如是诗词清新婉丽与豪迈旷达并举,这与其人生际遇不无关系.本文通过对柳如是的人生概述和作品简介,从文化背景和历史背 ...

  • 元稹[遣怀诗三首]赏析
  • [元稹<遣悲怀三首>赏析] 遣悲怀三首 谢公最小偏怜女, 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 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 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 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意, 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 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 也曾因梦送钱财 ...

  • 国学研究院和清华学派
  • 新清华/2011年/4月/24日/第033版 东西文化 荟萃一堂 国学研究院和清华学派 杨立华 1925年,清华学校在成立大学部的同时,又增设了一个研究院,成为校内与大学部.旧制留美预备部并列的三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之一.由于经费问题,研究院第一年先设国学一科,拟再陆续添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科目. ...

  • 陈寅恪寒柳诗的古典今典分析_瞿子栋
  • 第5期 瞿子栋:陈寅恪寒柳诗的古典今典分析 ・1・ 第30卷第5期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10月 Vol.30 NO.5 Journal of Pingxiang College Oct.2013 陈寅恪寒柳诗的古典今典分析 瞿子栋 (华东师范大学 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上海 200241) ...

  • 吴宓与陈寅恪
  • 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文化史.学术史.思想史上,吴宓与陈寅恪是两座傲然挺立的连峰.他们的交往始于1919年哈佛读书而止于1969年陈寅恪辞世,期间正好是50年.在这50年里,他们惺惺相惜,扶助前行,特别是身处人生坎坷困境时,二人更是同气相求,濡沫以共,其友谊在学人中堪称典范.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交往中,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