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四个原则
URBAN DESIGN PRINCIPLES IN CITY RENEWAL
刘宛/LIU Wan
摘要
市建设中最为迫切的问题之一
旧城改造既是城
的城市中
已有的城市设计实践从不同的
生活的乐趣无所不在在一个宜人
感受生活的乐趣
全国各地的城
市都在进行着大规模高速度的建设
使
人们生活在更加绚丽多彩的文化环境中
大规模的建设威胁着传统的
城市肌理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失落的空间
留不住人们匆匆的脚步
如果城市里有很多宜
人的场所文景观
让人们都有在自己家里一样亲切的感觉我国有很多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
丰富多彩的人
1
角度和方位为我们的旧城改造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的方法
能给我国的旧城改造工作一些启示
研究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
希望
2
1.2 C. 西特强调理解城市本身的脉络结构
汉诺威(Hanover)的艾伦里(Eilenriee)方案
就是充分考虑城市肌理的结果图2是根据城市脉络因地制宜提出的修改方案
关键词境生态
旧城改造特色环
源泉和养分
丰富的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文化资
包袱
然而
包袱成为今天城市发展的源
我们应当运用更多的理
性来探索传统城市本身所具有的魅力
在继承旧城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发扬旧城的特色为了继承
为了发扬
为了创造
为走向
现代化的旧城注入新的活力
人们从不同
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城市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总结
城市设计的方法和能动性
发扬和创造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充沛的现代化活力
却不
能弥补城市空间的缺失
建筑物之间
良好的相互关系
富的空间场所才是城市最为重要的特征
在这一点以及丰
图3是R. 克里尔总结的四边形广场模式
3
Key words: Urban design, City renewal, Space,Character, Vitality,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2001年4月15日
4
30
世界建筑6/2001
上
固然现代化的大城市有更复杂的矛盾和问题
为它注
入更多的色彩和活力建设的和谐一致
传统的城市充满着丰富的
空间特色和规律
现代城市设计在其早期发展中主要是重视艺术手法方面的内容Sitte)就认识到艺术问题需要考虑
1
发掘文化特色是旧城改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文化特色与空间形态密切相
关
感受
而有着更为深入和丰富的内涵
意象地图
就是要证明城市中具有特色的场所和标志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历史延续性
5
为了城市改造中新旧因
也是我们创造的源泉
首先要充分理解和体会城市本身的
包括明趣味性
显性体验统一感认同感
鼓舞性
审美效果
3
C. 西特(C.
还有
并开始深入细致地调查和探原则
表现的原则
这些原则除了审
美效果方面的内容外
如果对这些内容加以考察和验证可以发现
在不同城市的改造工作中
我们知道注点首先是场所
英国皇家城市规划学会(RTPI)前任主席
F. 梯勃兹(F. Tibbalds)给威尔士王子提出的城市设计十戒律很大程度上关注着场所和场所的空间和人文特征考虑场所优先于考虑建筑
6
索城市建设中的艺术规律
有机秩序的原则
这些研究和总结为我们理解和
体味传统城市的韵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更有丰富的艺术理论交织在城
市研究中
种理论
联系理论(Linkage Theory)
对城市设计的方法都有很
重要的影响
还有很多研究和实践者从传统例如有人总结城市设计的几
类手法包括序列性原则综合性跨接原则则
造出具有清晰的虚实结构虑人的需求和文化脉络的
旧城改造的任务是要在传统的城市中构造适应现代生活的空间
并要随着时代的需要不断发展
7
城市设计的主要关
城市空间中吸取养分鼓励城镇的混合功能鼓励步行的自由
建设易读的环境避免太大规模地区同时变化
愉悦
和视觉快乐结和提升
是旧城改造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我国研究城市设计的学者也有颇
多讨论
在城市中生活或来往的人角度来说
人的各类活动需求氛的要求造中
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结合
人对环境气在旧城改体现历史
城
从主体对象这一
市设计中的多种手段和高质量的综合环境都是为了
4
室内外融合原借此就便于创
并考
对城市中各种场所的特征加以总
城市的肌理和旧城的特征并不是只可意会
的神秘境界
我们可以通过城市设计的理论工具来分析和城市自身的艺术特色以此作为发展和建设的依据
地方特色正
是体现人类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所在
5.6 使用城市视觉特征的调查分析和社会使用方法(Social
Usage Approach)分析城市的文化特色D.Appleyard动景观G. Cullen
7.8 旧金山城市设计规划中以图文的形式反映出城市模式中的需求和特色建筑街道等环境之间的关系图8是道路绿化空间的对比研究
8
表达运
河流和城市发展等特征
城市文化的延续是近年来旧城改造中最为关注的内容
缺乏
世界建筑6/200131
13
文化上的体验同样会与旧城的环境格格不入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不可能完全照搬旧有的城市建设模式和肌理
对旧城文化内涵的体
而不是二度的理性规划
7
他所说的心理
在旧城中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段创造具有活力的空间后盾的支持市公共领域城市地区持久的形象
更需要经济
城市设计应当巩固和加强城
改善和创造城市和
14
现则是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内容
而这种深层文化特色的发
扬也正是旧城改造中的难点
仅有优秀的物质
环境还远远不够
的持续繁荣都是至关重要的保障
以及经济
使城市私人领域能够不断地适应人民在变化着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需求和愿望的变化
另一方面就是振
兴城市经济
在大连的城市改造
地
这样的方法远比直接补贴安置有效得多
很多问题都可以更容易地得到
解决
近年来
城市设计中的经济因素受到更
大重视
由发展规划和前后一贯的补充导则提
供清晰的框架
和市场条件判断可行的内容
适当的设计方法
复兴的成功实例
改善城市环境
16
9
甚至把地段的复兴作为项目的首要目
标
脱离开社会目标和经济支持的城市
改造活动最终也很难真正成功
因而当今的旧城改造必须考虑对城市社会和经济的促进
激发旧城的活力应当首先把握好城市的需求
才能从行为
方面对旧城的社会
提出
整体协调观念
推陈出新所谓
A. 拉波波特(A. Rapoport)认为
行为的
应强调有形的
免蹈前人覆辙社会文化等
中
价升高再以差价解决企业的安置搬迁
15
根据经济
英国
伦敦码头区(Docklands)的改造工程就是一个地段
12 伦敦码头区改造后恢复了经济活力
图11.12为狗岛中心地段改
造前后的情况
16 王府井地区通过改造重新带来商机并随之促进了地区文化建设
图15.16为王府井二期改造增加的文化设施
32
世界建筑6/2001
的生态系统和环境质量也是旧城改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设计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拓宽
例如H. 弗雷(H.
Frey)近年提出的城市设计市设计应当帮助城市降低污染
要求
就专门强调城污染的增加也使人
随着城市
们对于环境生态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性
在环境生态方面
在城市开发过程中保
障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注释1
2
在旧城之中
文化和经济上的繁荣都实际上
人工建设与自然环境水乳交融
城市与自然相得益彰
古代帝都城市与山水的融会都是绝佳的例子
5
同时要针对当代的问题做创造性的发展
人们还把生态学的观点延伸
17
需要良好的整体环境来支持
34
总第70期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编辑部译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第二卷
1985
到城市的整体环境
I. L.麦克哈格(I. L. McHarg)主张人与自
然相结合系
为提高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指出一条道路则是在经济
小结
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
计应当从城市空间艺术计的实践原则做一简要的总结
城市设计应当探
寻城市建设的空间规律创造优美宜人的城市空间
城市设计应发掘
城市的文化内涵的体验
在社会经济方面
促进社会公平
应当致力于促进城市经济繁荣稳定发展
尊重人们社会经济
这里对旧城改造中城市设
并运用生态
学的观点从宏观和微观方面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
7
89
10
加强城市的优势
使城市更为公平还应使城市降低污染
流的可能
Department of Urban Affairs and Planningand the NSW Government Architect. Better UrbanLiving: Guidelines for urban housing in NSW. 1998
促进人民的积极
增加交
18
17.18 P. 卡尔梭普等的可持续社区提出步行地带(PedestrianPockets)的概念图18为步行地带理论指导下的实例地理
是城市结合自然的典范
世界建筑6/200133
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四个原则
URBAN DESIGN PRINCIPLES IN CITY RENEWAL
刘宛/LIU Wan
摘要
市建设中最为迫切的问题之一
旧城改造既是城
的城市中
已有的城市设计实践从不同的
生活的乐趣无所不在在一个宜人
感受生活的乐趣
全国各地的城
市都在进行着大规模高速度的建设
使
人们生活在更加绚丽多彩的文化环境中
大规模的建设威胁着传统的
城市肌理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失落的空间
留不住人们匆匆的脚步
如果城市里有很多宜
人的场所文景观
让人们都有在自己家里一样亲切的感觉我国有很多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
丰富多彩的人
1
角度和方位为我们的旧城改造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的方法
能给我国的旧城改造工作一些启示
研究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
希望
2
1.2 C. 西特强调理解城市本身的脉络结构
汉诺威(Hanover)的艾伦里(Eilenriee)方案
就是充分考虑城市肌理的结果图2是根据城市脉络因地制宜提出的修改方案
关键词境生态
旧城改造特色环
源泉和养分
丰富的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文化资
包袱
然而
包袱成为今天城市发展的源
我们应当运用更多的理
性来探索传统城市本身所具有的魅力
在继承旧城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发扬旧城的特色为了继承
为了发扬
为了创造
为走向
现代化的旧城注入新的活力
人们从不同
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城市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总结
城市设计的方法和能动性
发扬和创造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充沛的现代化活力
却不
能弥补城市空间的缺失
建筑物之间
良好的相互关系
富的空间场所才是城市最为重要的特征
在这一点以及丰
图3是R. 克里尔总结的四边形广场模式
3
Key words: Urban design, City renewal, Space,Character, Vitality,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2001年4月15日
4
30
世界建筑6/2001
上
固然现代化的大城市有更复杂的矛盾和问题
为它注
入更多的色彩和活力建设的和谐一致
传统的城市充满着丰富的
空间特色和规律
现代城市设计在其早期发展中主要是重视艺术手法方面的内容Sitte)就认识到艺术问题需要考虑
1
发掘文化特色是旧城改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文化特色与空间形态密切相
关
感受
而有着更为深入和丰富的内涵
意象地图
就是要证明城市中具有特色的场所和标志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历史延续性
5
为了城市改造中新旧因
也是我们创造的源泉
首先要充分理解和体会城市本身的
包括明趣味性
显性体验统一感认同感
鼓舞性
审美效果
3
C. 西特(C.
还有
并开始深入细致地调查和探原则
表现的原则
这些原则除了审
美效果方面的内容外
如果对这些内容加以考察和验证可以发现
在不同城市的改造工作中
我们知道注点首先是场所
英国皇家城市规划学会(RTPI)前任主席
F. 梯勃兹(F. Tibbalds)给威尔士王子提出的城市设计十戒律很大程度上关注着场所和场所的空间和人文特征考虑场所优先于考虑建筑
6
索城市建设中的艺术规律
有机秩序的原则
这些研究和总结为我们理解和
体味传统城市的韵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更有丰富的艺术理论交织在城
市研究中
种理论
联系理论(Linkage Theory)
对城市设计的方法都有很
重要的影响
还有很多研究和实践者从传统例如有人总结城市设计的几
类手法包括序列性原则综合性跨接原则则
造出具有清晰的虚实结构虑人的需求和文化脉络的
旧城改造的任务是要在传统的城市中构造适应现代生活的空间
并要随着时代的需要不断发展
7
城市设计的主要关
城市空间中吸取养分鼓励城镇的混合功能鼓励步行的自由
建设易读的环境避免太大规模地区同时变化
愉悦
和视觉快乐结和提升
是旧城改造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我国研究城市设计的学者也有颇
多讨论
在城市中生活或来往的人角度来说
人的各类活动需求氛的要求造中
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结合
人对环境气在旧城改体现历史
城
从主体对象这一
市设计中的多种手段和高质量的综合环境都是为了
4
室内外融合原借此就便于创
并考
对城市中各种场所的特征加以总
城市的肌理和旧城的特征并不是只可意会
的神秘境界
我们可以通过城市设计的理论工具来分析和城市自身的艺术特色以此作为发展和建设的依据
地方特色正
是体现人类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所在
5.6 使用城市视觉特征的调查分析和社会使用方法(Social
Usage Approach)分析城市的文化特色D.Appleyard动景观G. Cullen
7.8 旧金山城市设计规划中以图文的形式反映出城市模式中的需求和特色建筑街道等环境之间的关系图8是道路绿化空间的对比研究
8
表达运
河流和城市发展等特征
城市文化的延续是近年来旧城改造中最为关注的内容
缺乏
世界建筑6/200131
13
文化上的体验同样会与旧城的环境格格不入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不可能完全照搬旧有的城市建设模式和肌理
对旧城文化内涵的体
而不是二度的理性规划
7
他所说的心理
在旧城中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段创造具有活力的空间后盾的支持市公共领域城市地区持久的形象
更需要经济
城市设计应当巩固和加强城
改善和创造城市和
14
现则是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内容
而这种深层文化特色的发
扬也正是旧城改造中的难点
仅有优秀的物质
环境还远远不够
的持续繁荣都是至关重要的保障
以及经济
使城市私人领域能够不断地适应人民在变化着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需求和愿望的变化
另一方面就是振
兴城市经济
在大连的城市改造
地
这样的方法远比直接补贴安置有效得多
很多问题都可以更容易地得到
解决
近年来
城市设计中的经济因素受到更
大重视
由发展规划和前后一贯的补充导则提
供清晰的框架
和市场条件判断可行的内容
适当的设计方法
复兴的成功实例
改善城市环境
16
9
甚至把地段的复兴作为项目的首要目
标
脱离开社会目标和经济支持的城市
改造活动最终也很难真正成功
因而当今的旧城改造必须考虑对城市社会和经济的促进
激发旧城的活力应当首先把握好城市的需求
才能从行为
方面对旧城的社会
提出
整体协调观念
推陈出新所谓
A. 拉波波特(A. Rapoport)认为
行为的
应强调有形的
免蹈前人覆辙社会文化等
中
价升高再以差价解决企业的安置搬迁
15
根据经济
英国
伦敦码头区(Docklands)的改造工程就是一个地段
12 伦敦码头区改造后恢复了经济活力
图11.12为狗岛中心地段改
造前后的情况
16 王府井地区通过改造重新带来商机并随之促进了地区文化建设
图15.16为王府井二期改造增加的文化设施
32
世界建筑6/2001
的生态系统和环境质量也是旧城改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设计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拓宽
例如H. 弗雷(H.
Frey)近年提出的城市设计市设计应当帮助城市降低污染
要求
就专门强调城污染的增加也使人
随着城市
们对于环境生态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性
在环境生态方面
在城市开发过程中保
障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注释1
2
在旧城之中
文化和经济上的繁荣都实际上
人工建设与自然环境水乳交融
城市与自然相得益彰
古代帝都城市与山水的融会都是绝佳的例子
5
同时要针对当代的问题做创造性的发展
人们还把生态学的观点延伸
17
需要良好的整体环境来支持
34
总第70期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编辑部译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第二卷
1985
到城市的整体环境
I. L.麦克哈格(I. L. McHarg)主张人与自
然相结合系
为提高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指出一条道路则是在经济
小结
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
计应当从城市空间艺术计的实践原则做一简要的总结
城市设计应当探
寻城市建设的空间规律创造优美宜人的城市空间
城市设计应发掘
城市的文化内涵的体验
在社会经济方面
促进社会公平
应当致力于促进城市经济繁荣稳定发展
尊重人们社会经济
这里对旧城改造中城市设
并运用生态
学的观点从宏观和微观方面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
7
89
10
加强城市的优势
使城市更为公平还应使城市降低污染
流的可能
Department of Urban Affairs and Planningand the NSW Government Architect. Better UrbanLiving: Guidelines for urban housing in NSW. 1998
促进人民的积极
增加交
18
17.18 P. 卡尔梭普等的可持续社区提出步行地带(PedestrianPockets)的概念图18为步行地带理论指导下的实例地理
是城市结合自然的典范
世界建筑6/2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