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国的土地

《中国的土地》教案

教学目的:1.了解诗人刘湛秋,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感

2.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诗歌的意象

教学重点:品味诗中具有表现力的诗句,理解诗歌巧妙的抒情方式

教学方法:朗读—想象—品味—创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询问上世纪80年代的背景,导入新课:

记得有一个笑话,有个学生历史考试不及格,回家后,他委屈地对父亲说:“老师尽考一些我出生以前的事,我怎么知道呢?”同学们,你们都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那么,有谁能说说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吗?(要求能答出“改革开放”)是啊!20世纪80年代初,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祖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人生的征途上,历经了坎坷的诗人焕发了青春,写下了这首赞美祖国,赞美人民的诗篇。

二、简介写作背景和诗人生平

这首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人民正从文化大革命的噩梦中醒来,挣脱了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枷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刘湛秋(1935——)当代诗人。中学时代就在《进步青年》杂志上发表过诗作。他曾当过工人、编辑、翻译。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在报刊发表过诗、散文、评论、小说及报告文学等。现为《诗刊》社副编审。

三、反复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节奏,体味诗歌的音乐美。

四、寻英咀华,品味诗中的意境美

(1)诗人通过哪些具体的形象表现“中国的土地”是“神奇”的?

(明确:诗人通过杜鹃花、三峡、神女峰、冻土层、椰子林、海浪等意象,从山川的壮丽、沃土的广阔、文化的悠久、物产的富饶等方面来表现。)

(2)诗歌的第二节,怎样写出了中国人民的“美丽”?

(明确:先写外貌之美、次写性格之美,再写思想之美,这里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美。)

五、寻找美词、美句,体味诗歌的人格美

(1)如何理解“黄金般的相思”的含义?

(明确:“黄金”,色彩鲜艳,分量沉重,永不褪色,不易改变。用“黄金”修饰“相思情”,形

象地表现了华夏子孙对祖国深沉凝重的眷念之情。)

(2)如何理解“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的含义?

(明确:这里诗人将人文景观融合到自然景观中,“跃动的欢乐”、“复兴的契机”不仅饱含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更是对充满希望的未来的热烈欢呼。一个伟大的转型期的到来,“中国的土地”因此会更加神奇,更加美丽,更加充满生机。)

六、诗歌特色赏析

1.注重意象,感人至深

诗人把对“中国的土地”的讴歌和礼赞都具体化了。花美、山美、水美、土美,再加上那“黄金般的相思”,这样就避免了空泛抽象,大而无当。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

“中国的土地”在诗人的眼里之所以“神奇”、“美丽”,一是因为自然景观:山川河流,土地鲜花,树木海浪,这些景观无不透着“奇”;一是因为人文景观: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有着敦厚的性格,顽强的毅力,宽广的心胸,解放的思想,这有机的结合,更是作者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

七、诗歌诵读比赛,看谁朗读得最好,评出“今日朗读明星”

八、仿写训练:

请你仿照例句,以“人生”和“人格”为写作对象,写一句与例句结构相同、感情相同的句子,相信自己,大胆尝试,定能成功。

例句: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顽强勇敢的品质如长江一泻千里。

九、作业

1.背诵《中国的土地》

2.读了这么美的诗歌,感受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你是否也想写几句?那就快拿起笔写下心中的情。题目《土地情诗》。

《中国的土地》教案

教学目的:1.了解诗人刘湛秋,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感

2.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诗歌的意象

教学重点:品味诗中具有表现力的诗句,理解诗歌巧妙的抒情方式

教学方法:朗读—想象—品味—创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询问上世纪80年代的背景,导入新课:

记得有一个笑话,有个学生历史考试不及格,回家后,他委屈地对父亲说:“老师尽考一些我出生以前的事,我怎么知道呢?”同学们,你们都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那么,有谁能说说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吗?(要求能答出“改革开放”)是啊!20世纪80年代初,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祖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人生的征途上,历经了坎坷的诗人焕发了青春,写下了这首赞美祖国,赞美人民的诗篇。

二、简介写作背景和诗人生平

这首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人民正从文化大革命的噩梦中醒来,挣脱了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枷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刘湛秋(1935——)当代诗人。中学时代就在《进步青年》杂志上发表过诗作。他曾当过工人、编辑、翻译。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在报刊发表过诗、散文、评论、小说及报告文学等。现为《诗刊》社副编审。

三、反复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节奏,体味诗歌的音乐美。

四、寻英咀华,品味诗中的意境美

(1)诗人通过哪些具体的形象表现“中国的土地”是“神奇”的?

(明确:诗人通过杜鹃花、三峡、神女峰、冻土层、椰子林、海浪等意象,从山川的壮丽、沃土的广阔、文化的悠久、物产的富饶等方面来表现。)

(2)诗歌的第二节,怎样写出了中国人民的“美丽”?

(明确:先写外貌之美、次写性格之美,再写思想之美,这里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美。)

五、寻找美词、美句,体味诗歌的人格美

(1)如何理解“黄金般的相思”的含义?

(明确:“黄金”,色彩鲜艳,分量沉重,永不褪色,不易改变。用“黄金”修饰“相思情”,形

象地表现了华夏子孙对祖国深沉凝重的眷念之情。)

(2)如何理解“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的含义?

(明确:这里诗人将人文景观融合到自然景观中,“跃动的欢乐”、“复兴的契机”不仅饱含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更是对充满希望的未来的热烈欢呼。一个伟大的转型期的到来,“中国的土地”因此会更加神奇,更加美丽,更加充满生机。)

六、诗歌特色赏析

1.注重意象,感人至深

诗人把对“中国的土地”的讴歌和礼赞都具体化了。花美、山美、水美、土美,再加上那“黄金般的相思”,这样就避免了空泛抽象,大而无当。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

“中国的土地”在诗人的眼里之所以“神奇”、“美丽”,一是因为自然景观:山川河流,土地鲜花,树木海浪,这些景观无不透着“奇”;一是因为人文景观: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有着敦厚的性格,顽强的毅力,宽广的心胸,解放的思想,这有机的结合,更是作者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

七、诗歌诵读比赛,看谁朗读得最好,评出“今日朗读明星”

八、仿写训练:

请你仿照例句,以“人生”和“人格”为写作对象,写一句与例句结构相同、感情相同的句子,相信自己,大胆尝试,定能成功。

例句: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顽强勇敢的品质如长江一泻千里。

九、作业

1.背诵《中国的土地》

2.读了这么美的诗歌,感受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你是否也想写几句?那就快拿起笔写下心中的情。题目《土地情诗》。


相关内容

  • 中国近代社会农村土地制度研究
  • 中国近代社会农村土地制度研究 聂其良 }'响要]土地是农民的立命安身之本,农民的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围绕土地展开或与土地密切相连的.我们十分有必要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农秀 :.村上地稍度进行系统化的研究,本文就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韵农村圭地制度.新民主主jc祖会的土地静l度作出研究. 秽'8-&quo ...

  • 3[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word随堂练习
  • 历史:第3课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同步训练(岳麓版八年级下) 知识梳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1.颁布原因:(1)__________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新中国成立后,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2.颁布时间:__________年6月 3.土地改革的基 ...

  • 浅谈中国的土地改革
  • 浅谈中国的土地改革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9亿,占全国人口的70%:农业人口达7亿人,占产业总人口的50.1%.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历朝历代也始终把解决好农民的土地问题放在首位,并且中国也是土地 ...

  • 土地经济学习题
  • <土地经济学习题> 第一单元(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土地供给与需求) 一.填空题 1.现实的土地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综合体,而是. 2.土地的基本特征包括和 3.土地供给的稀缺性,不仅仅表现在上,还表现在 和上. 4.土地供给稀缺性是引起和的基本前提. 5.具体地说,土地具有 . 6 ...

  • 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 卢龙镇中学 八 年级 历史 学科教学设计 姓名: 2014 年2 月24 日 教学反思是个人授课后的深度思考,一要深刻,二要具体,三要手写,四是不得雷同. 篇二:第3课 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课题:第3课 土地改革 编写人:建湖县裴刘学校 周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土改的必要性.土改的开展及 ...

  • 我国土地资源学研究新进展及其展望
  • 第23卷 第2期 2008年3月自 然 资 源 学 报J 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V ol 123N o 1 2M ar . , 2008 我国土地资源学研究新进展及其展望 刘彦随, 杨子生11, 2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2. ...

  • "父国"大地:"黑眼睛"和"蓝眼睛"的交会
  • 摘 要: 对于赛珍珠中国题材的小说创作而言,"土地情结"的艺术展示因为表现者的"异国"身份而有了超乎"个案"的"东方文化发现"或"中西文化交流"的引领性价值.当作家触摸这个古老的文化命题时,已经连带着 ...

  • 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 LiShiYanJiu☆历史研究☆ 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宋建欣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130012) 摘要:土地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并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武器.大革命 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取得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胜利,先进的党内人士开始进 ...

  •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阅读三组数据资料,总结出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2. 阅读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说出三种农业用地的分布地区,并 能说出分布地区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3. 阅读图文资料,说出土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 析对策. ...

  • 中国土地改革框架浮现
  • 国研报告建议"农村集体土地直接入市:赋予农民的承包地在30年承包期内的抵押权:赋予农民宅基地及其房屋所有人以完整的物权". "中国土地改革的核心是确保农村和城市土地拥有者的权利一致,即扩大农村土地实际占有者权利,使农村集体土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同地.同价.同权'.&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