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伟大的悲剧]

  只要对南极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设立在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月至第二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这时,他们得到消息,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研究南极探险史的科学家指出,阿蒙森的胜利和斯科特的失败,并非在于两者的计划周密与否,而在于前者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制订计划,后者则凭推理设想来制订计划。阿蒙森断定,人和西伯利亚矮种马都无法抵御南极的严寒,唯有北极的爱斯基摩狗才能在极圈拉着雪橇前进,于是他用了20条膘肥体壮的狗胜利完成了去南极点的往返路程。而斯科特则主要用西伯利亚矮种马和少量的爱斯基摩狗,结果,狗跑掉了,矮种马冻死,使这支队伍过早地接受了严峻的挑战――在以后的时间里,他们只能靠人拉雪橇前进。这样,前进的速度就大打折扣,遭受灭顶之灾也就成为必然了。但作者茨威格却对这些科学问题忽略不计,而是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振奋。   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象力而写成的。因原作篇幅过长,选作课文时,删去了前面写斯科特一行的探险准备和出发去南极的部分,而主要保留了他们从南极绝望而归以致悲壮覆灭的部分。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全文的主旨、斯科特的精神、精彩的语句,大多集中在这一部分。   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理清故事情节。课文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一方面,作者描写气候的恶劣,探险队与严寒的搏斗;另一方面,写探险队员牺牲的详情。先是被认为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在一天夜里死去。接着是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而独自走向暴风雪――像一个英雄似的走向了死神。最后,三个“疲惫、羸弱”之人爬进各自的睡袋,等待着死亡的到来,“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把握了以上“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对课文的内容也就基本了解了。   2.关注令人难忘的细节。例如,历尽艰险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完成的业绩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再如,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又如,不幸的奥茨先是要求给他十片吗啡,以图尽快结束自己,其他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帐篷外的茫茫风雪。而最后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这样的细节,相信会感动所有的人!   3.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作者所描绘的五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从文章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是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这一场悲剧的,对英雄的赞叹溢于言表,有时作者直接站出来议论:   “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些直截了当的议论,是作者行文时实在无法压制自己感情的表现,使人想起报告文学的表达手法。

  只要对南极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设立在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月至第二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这时,他们得到消息,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研究南极探险史的科学家指出,阿蒙森的胜利和斯科特的失败,并非在于两者的计划周密与否,而在于前者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制订计划,后者则凭推理设想来制订计划。阿蒙森断定,人和西伯利亚矮种马都无法抵御南极的严寒,唯有北极的爱斯基摩狗才能在极圈拉着雪橇前进,于是他用了20条膘肥体壮的狗胜利完成了去南极点的往返路程。而斯科特则主要用西伯利亚矮种马和少量的爱斯基摩狗,结果,狗跑掉了,矮种马冻死,使这支队伍过早地接受了严峻的挑战――在以后的时间里,他们只能靠人拉雪橇前进。这样,前进的速度就大打折扣,遭受灭顶之灾也就成为必然了。但作者茨威格却对这些科学问题忽略不计,而是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振奋。   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象力而写成的。因原作篇幅过长,选作课文时,删去了前面写斯科特一行的探险准备和出发去南极的部分,而主要保留了他们从南极绝望而归以致悲壮覆灭的部分。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全文的主旨、斯科特的精神、精彩的语句,大多集中在这一部分。   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理清故事情节。课文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一方面,作者描写气候的恶劣,探险队与严寒的搏斗;另一方面,写探险队员牺牲的详情。先是被认为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在一天夜里死去。接着是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而独自走向暴风雪――像一个英雄似的走向了死神。最后,三个“疲惫、羸弱”之人爬进各自的睡袋,等待着死亡的到来,“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把握了以上“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对课文的内容也就基本了解了。   2.关注令人难忘的细节。例如,历尽艰险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完成的业绩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再如,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又如,不幸的奥茨先是要求给他十片吗啡,以图尽快结束自己,其他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帐篷外的茫茫风雪。而最后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这样的细节,相信会感动所有的人!   3.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作者所描绘的五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从文章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是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这一场悲剧的,对英雄的赞叹溢于言表,有时作者直接站出来议论:   “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些直截了当的议论,是作者行文时实在无法压制自己感情的表现,使人想起报告文学的表达手法。


相关内容

  • 解读毕加索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解读毕加索 ①面对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强悍茁壮.伟大狂放的艺术家,我们常常只有惊叹.其他都是惊叹之余或曲终之后的惋惜与回味,或许还有细细地咀嚼--品咂其中的苦味和甘甜,以及咸涩. ②在人类的历史上,有一些艺术家是难以超越的,他们本来就是这样一些强大特异的生命.这些生命仿佛有 ...

  • 解读[麦克白]的创作意义
  • 解读<麦克白>的创作意义 冷伟宁(吉林航空工程学校吉林吉林132102) [摘要]<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最后一部,它受到了莎学专家和学者的广泛赞誉.至今他们仍然把目光放在研究麦克白的矛盾心理上,他们认为这是主人公悲剧的根源.他们更关注剧本的悲剧特征,很少注意它的创作 ...

  • 解读[驯悍记]中的喜剧与悲剧
  • [摘要]对莎士比亚的早期戏剧<驯悍记>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从人文主义视闽看,这是一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新的生活原则获胜的喜剧:从女性主义视阈看,这是一出表现女性主体性丧失的悲剧. [关键词]人文主义:女性主义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其作品以内容的广泛,语言 ...

  • 从路易十六的悲剧看文化与制度
  • 从路易十六的悲剧看文化与制度 黑格尔曾经说过,真理是已经发生的过程.如此我们来理解历史,则所有发生的历史都有它的必然性.法国大革命之发生.路易十六之被推上断头台,这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时间不会倒退,没有谁可以改变那已经发生了的历史.但可以改变的,却是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和评判.正如我们这个神奇的国度对 ...

  • 苔丝的形象分析2
  • 苔丝形象的分析与悲剧命运的解读 论文编码 29854 专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更新时间 2009-7-11 0:18:21 摘要:英国著名作家托玛斯·哈代最伟大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描写的是贫穷的农家女子苔丝的悲剧性命运.造就小说主人公苔丝悲剧的原因历来为人们所关注.该文将从社会的角度 ...

  • "课堂教学改革回头看活动"总结
  • 为巩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成果,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改革更趋于理性,更符合我校实际,语文组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开展了“课堂教学回头看”活动。由刘学成、范恒举、廉殿军、郑丙林组成听评课小组,有重点的对部分同志的课进行了听评。现对活动作以总结。一、课堂回顾王德广老师执教的《 ...

  • 外刊扫描|托尔斯泰是如何成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
  • 整理:龚哲 1919年,正值苏俄内战的关键时期,一篇发表于美国的纪念文章将这位已经去世九年的作家评价为是"布尔什维克家庭的伟大元老",认为他思想中的无政府主义精神是导致俄国革命不断激进化的罪魁祸首.与此同时,俄国的一些保守知识分子同样将革命归咎于托尔斯泰.梅列日科夫斯基将俄国革命 ...

  • 一出不忍卒读的悲剧[水浒传]结局评析
  • ! 边疆经济与文化 &'()*+,(+(-*.*/01.,-2-&2+( .34$4! 一出不忍卒读的悲剧 ---<水浒传>结局评析 时红明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 摘 关键词:水浒传:谴责:局限:悲剧 中图分类号:>!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

  • [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教学设计
  • <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从文中学会一二点景物描写的手法: 2.学会对写景抒情散文的基本研习方法: 3.理解联想在文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写景抒情散文的感知.概括和鉴赏评价等解读能力: 2.培养学生欣赏与感悟自然美.悲剧美.英雄美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