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离_份额分析法的产业结构分析_李煜爽

2008年10月第12卷第5期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业NingboPolytechnic宁

波职技术学院学报

Oct,2008

Vol.12No.5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产业结构分析

李煜爽,陈依元

(宁波大学商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要: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宁波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结合宁波三次产业比

重变化指出了宁波产业结构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角度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的建议。

关键词:宁波;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法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153(2008)05-0034-05

0引言

2006年宁波市人均生产总值已经超过6500

1.1基本原理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把区域经济(如宁波市)

美元,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产业结构问题是城市经济研究的核心理论问题,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它不但有利于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发挥城市优势,提高城市产业经济效益,增强城市经济实力,而且还有利于城市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社会发展需求[1]。本文将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来分析宁波产业结构优劣、竞争力的强弱,并据此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区域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参照系(文中将以浙江省作为宁波市的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3个分量,即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力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可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1.2数学模型构建

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法,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

1数学模型的建立

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Analysis,SS)是

(G)可以分为3个部分:地区增长份额(RS)、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S)和区位份额(竞争力份额)(DS)[3]。

关系式表示为:区域经济增长(G)=地区增长份额(RS)+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S)+区位份额(DS)。从而将区域经济的实际增长量分解为3个分量:

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于1942年首先提出,后经过E·S·邓恩和埃德加·胡佛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Dunn集各家之所长,总结成现在普遍采用的形式。SS分析法在国外区域与城市经济结构的分析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与以往其他方法相比偏离-份额分析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能揭示区域与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程度和原因,可以确定未来发展主导方向。

[2]

①地区增长份额

式中:RS为假定宁波各产业均按整个研究区域即

收稿日期:2008-05-14

作者简介:李煜爽(1983-),男,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港口经济。

·34·

2008年第5期

李煜爽等: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产业结构分析

浙江省GDP增长率增长所应实现的增长份额;Y为宁波地区第i产业的基期产值;R为浙江省GDP增长率。把这种假定的增长水平同实际的增长水平相比较,如果高于实际增长水平,则宁波地区总偏离值为正;反之,则为负。

同样,宁波地区经济增长率(Gr)也可以分为地区增长份额(R)、产业结构份额(

式中:PS为宁波地区按浙江省第i产业增长率计算的增长额与按浙江省GDP增长率所实现的增长额之差,反映了宁波地区第i产业随浙江省第i产业增长(或下降)而增长(或下降)的情况;R为浙江省第i产业的增长率。

若宁波地区以快速增长型产业为主,则PS>0;反之,PS<0。

(竞争力)份额(

),用公式表述为

式中:Gr为宁波地区的经济增长率;R为浙江省

)和区位

②产业结构偏离份额

GDP增长率;R觹为宁波地区各产业按照整个研究

区域该产业的增长率计算的假定地区增长率,

若宁波地区以快速增长型产业为主,则R觹-R>

③区位份额(竞争力份额)

式中:DS为宁波地区第i产业按实际增长率所实现的增长额与按浙江省同一产业所实现的增长额之差,反映了与浙江省相比,宁波地区在发展第i产业方面具有区位(竞争)优势或劣势;Y为宁波第

0;反之,则R觹-R<0;若宁波地区竞争力水平高于整

个研究区域水平,则Gr-R觹>0,反之,则Gr-R觹<0。

2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本文选取了2003-

2006年宁波和浙江GDP、第一

产业

、第

产业和

三产业的产

值等数据(均按可比价计),以2003年为基期,2006年为末期,结果表1所示。

i产业的实际增长率。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表1宁波和浙江2003-2006年GDP和三产产值[4-5]亿元

增长率/%

地区

产业生产总值

2003年9705.02717.855096.383890.791749.27109.77954.04685.46

2006年15742.51925.108509.576307.842874.44139.341583.561151.55

增量

6037.49207.253413.192417.051125.1729.57629.52466.09

R=62.21R1=28.87R2=66.97R3=62.12Gr=64.32r1=26.94r2=65.98r3=68.00

浙江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产总值

宁波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将表1中数据代入到数学模型中,计算得出宁波三次产业的偏离-份额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1和表2可对宁波经济作出如下分析:在考察期即2003-2006年内,宁波的实际增长

额大于假定的地区份额,总偏离为36.94亿元,

GDP增长率高出全省2.11个百分点,说明宁波在

近4年中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其中由于产业结构具有优势带来的增长量为8.19亿元,贡献

2008年第5期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0.47个百分点,区位优势带来的增长量为28.75亿

元,贡献1.64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产业结构的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远远小于区位优势DS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在偏离-份额分析法中,区位份额DS是个十分复杂的因素,DS的大小受区位条件、经营管理水平、投资规模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实际上DS值是除了产业结构以外的其他一切因素的影响。所以,宁波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在更好的促进宁波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产业结构需要调整以增强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下面进行各次产业的具体偏离-份额分析。宁波第一产业的偏离为-38.72亿元,其中PS和DS均小于0,说明第一产业在全省中处于相对下降的状态。宁波第二产业偏离为35.97亿元,增长率高于全省GDP增长率3.77个百分点,但是同浙江省

表2

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总计

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相比落后了0.99个百分点。其中PS>0,DS<0,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优势是促进第二产业增长的主要因素,但同时也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处于下降状态。宁波第三产业偏离为39.69亿元,增长率高于全省GDP增长率为5.79个百分点,同时高于浙江省第三产业增长率5.8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PS<0,DS>0,区位优势DS突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劣势明显。

3宁波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根据上面的分析,宁波三次产业中只有第二

产业内部结构相对优势,在近年宁波经济增长中,第二产业的增长是三次产业的主体,是推动宁波经济不断发展的主力军。但是随着宁波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出现高度化的需求。

表3为2003~2006年宁波三次产业比重。

宁波三次产业偏离-份额分析结果

亿元

RS地区份额

增量

增长率/%

PS产业份额

增量

增长率/%

DS区位份额

增量

增长率/%

G区域经济增长

增量

增长率/%

G-RS总偏离

增量

增长率/%

68.29593.51426.421088.22

62.2162.2162.2162.21

-36.6045.41-0.628.19

-33.344.76-0.090.47

-2.12-9.4440.3128.75

-1.93-0.995.881.64

29.57629.48466.111125.16

26.9465.9868.0064.32

-38.7235.9739.6936.94

-35.273.775.792.11

注:R觹=62.68%。

表3

年份

第一产业产值

比重/%

2003~2006年宁波三次产业比重

第二产业产值

比重/%

第三产业产值

比重/%

亿元生产总值

2003200420052006

109.77120.54132.26139.34

6.285.715.404.85

954.041167.441341.461583.56

54.5455.3454.7755.09

685.46821.47975.591151.55

39.1838.9539.8340.06

1749.272109.452449.312874.44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宁波统计年鉴整理。

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研究,可以看出宁波产业结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三次产业结构逐渐逐步优化,但比例不够协调

由表3可以看出,宁波近4年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例下降明显,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例略有上升,符合配第-克拉克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6]。尽管第三产业的增速快于第二产业,但是第三产业在

经济增长中所占比例依然很低。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经验表明[7]:人均GDP为1000~

2000美元时,第三产业比重约为40%;人均GDP

为5000~8000美元时,第三产业比重约为50%~

60%;人均GDP为8000~17000美元时,第三产业

比重为55%~70%。而宁波在2006年人均GDP已达6500美元,相应的第三产业比重应在50%~60%,但是2006年其第三产业比重仅为40%,产业结构

·36·

2008年第5期

李煜爽等: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产业结构分析

仍属于“制造型”结构。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滞后,不仅会牵制工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制约和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三次产业结构层次水平不高

在三次产业的偏离份额分析中,只有第二产业的PS产业份额是大于0,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不具备优势,这主要是由其层次水平不高所决定的。其中第一产业仍然处于劳动生产率低、品种单一、综合生产能力差、经济效益低的状态。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饮食等传统的流通部门,而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例如金融、保险业、地质勘察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和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所占比重较低,这也制约着宁波三次产业优化的发展步伐。

(3)第二产业规模化水平低、集聚程度不高虽然第二产业的PS>0,其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优势,但是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升级,宁波第二产业在发展上遇到了瓶颈,主要表现为规模化水平低,集聚程度不高[8]。宁波的第二产业中个体和私营经济占的比重高,企业生产规模小,原材料、粗加工和初级产品比重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最终产品过少。由于企业规模小,自身实力不强,因此多数企业缺乏长期规划,这就制约了企业不断壮大发展的能力。而同时宁波的工业企业组织布局分散,集聚程度只有48.8%,使得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不少企业之间产品结构大同小异,而且为了自身利益常常相互争夺有限的资源和市场,形成低水平的恶性重复竞争,阻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本改变,这对资源要素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过程中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第一产业应该实现由生活保障型农业向经济效益型农业转移,在放开农产品市场的同时要加大对优势产品的扶持,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同时加快发展附加值高的渔业和牧业。第二产业要由传统型产业向临港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转变。宁波有着优良的海港资源,在和舟山港整合之后优势更加突出,应该以此为契机,加快发展和升级临港重化工业,对原有的纺织服装、家电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通过兼并、合并、参股等资本集中方式进行整合,从而提高宁波传统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并要高度重视新材料、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宁波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2)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向产业结构高级化推进宁波应该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政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巩固提高流通部门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发展会展、金融、房地产、咨询服务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行业,带动第一、二产业的优化升级,引导劳动力向其转移。大幅度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增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不断完善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增强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促使宁波城市的开放功能、综合服务功能和国际竞争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3)开发建设大园区,推进宁波产业的集聚化产业的竞争,不是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企业群体间的竞争。产业集聚化程度越高,就越能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宁波“块状经济”发展迅速,是产业集群化的一个重要体现。目前全市年产值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共有145个,占浙江全省总数的30%,年产值达到78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在继续推动“块状经济”发展的同时,应着力抓好产业大园区开发,按照产业集聚化的要求,改变宁波产业园区过多、过小、过散的状况,坚持“统一规划、主体开发、企业入园、资源共享”的原则,集中力量建设1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特别是要抓好4个国家级开发区开发建设,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一批规模大、功能强、机制活、环境优的产业园区群,进一步提高宁波产业集聚度。

4宁波产业结构优化建议

宁波经济已经处在向工业化高级阶段转轨的

时期,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宁波-舟山港联合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的优势条件,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化,达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1)以宁波实际出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目前,全市总体上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仍未根

2008年第5期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将偏离-份额分析法应用

中国东西部合作研究,2004(1):23-29.

[3]叶依广,陈海明,武松明.江苏省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

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11-16.

于宁波的产业结构分析中,指出了宁波当前产业结构比例不够协调、层次水平不够高、第二产业集聚度不高等问题,结合宁波当前宁波-舟山港结合和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的优势条件,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开放建设大园区等政策性建议,有助于促进宁波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增强宁波的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参考文献:

[1]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谈文琦.全国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

[4]宁波市统计局.宁波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

出版社,2007.

[5]浙江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

版社,2007.

[6]江维,孙伍琴.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转化—

结合产业理论考察宁波产业发展道路[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1(28):133-137.

[7]王磊.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J].城市

规划汇刊,2001(3):55-56.

[8]林承亮,项鑫华,鲁洁.宁波产业集群发展特点与趋势[J].浙江经济,2006(7):41-43.

Industrialstructureanalysisbasedon

shift-shareanalysismethod

LIYu-shuang,CHENYi-yuan

(FacultyofBusiness,NingboUniversity,Ningbo315211,China)

Abstract:industries.

Shift-ShareAnalysisMethodisusedtoquantificationallyanalyseNingboindustrialimpactoneconomicAtlast,

thewaytoachievetheindustrialstructureoptimiz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theadvanced

growth,analyseschangesintheproportionofNingbothreeindustries,andpointsouttheexistingproblemsofNingboindustrialstructureisproposed.

Keywords:Ningbo;industrialstructure;shift-shareanalysis

·38·

2008年第5期

2008年10月第12卷第5期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业NingboPolytechnic宁

波职技术学院学报

Oct,2008

Vol.12No.5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产业结构分析

李煜爽,陈依元

(宁波大学商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要: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宁波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结合宁波三次产业比

重变化指出了宁波产业结构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角度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的建议。

关键词:宁波;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法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153(2008)05-0034-05

0引言

2006年宁波市人均生产总值已经超过6500

1.1基本原理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把区域经济(如宁波市)

美元,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产业结构问题是城市经济研究的核心理论问题,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它不但有利于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发挥城市优势,提高城市产业经济效益,增强城市经济实力,而且还有利于城市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社会发展需求[1]。本文将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来分析宁波产业结构优劣、竞争力的强弱,并据此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区域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参照系(文中将以浙江省作为宁波市的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3个分量,即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力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可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1.2数学模型构建

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法,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

1数学模型的建立

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Analysis,SS)是

(G)可以分为3个部分:地区增长份额(RS)、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S)和区位份额(竞争力份额)(DS)[3]。

关系式表示为:区域经济增长(G)=地区增长份额(RS)+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S)+区位份额(DS)。从而将区域经济的实际增长量分解为3个分量:

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于1942年首先提出,后经过E·S·邓恩和埃德加·胡佛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Dunn集各家之所长,总结成现在普遍采用的形式。SS分析法在国外区域与城市经济结构的分析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与以往其他方法相比偏离-份额分析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能揭示区域与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程度和原因,可以确定未来发展主导方向。

[2]

①地区增长份额

式中:RS为假定宁波各产业均按整个研究区域即

收稿日期:2008-05-14

作者简介:李煜爽(1983-),男,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港口经济。

·34·

2008年第5期

李煜爽等: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产业结构分析

浙江省GDP增长率增长所应实现的增长份额;Y为宁波地区第i产业的基期产值;R为浙江省GDP增长率。把这种假定的增长水平同实际的增长水平相比较,如果高于实际增长水平,则宁波地区总偏离值为正;反之,则为负。

同样,宁波地区经济增长率(Gr)也可以分为地区增长份额(R)、产业结构份额(

式中:PS为宁波地区按浙江省第i产业增长率计算的增长额与按浙江省GDP增长率所实现的增长额之差,反映了宁波地区第i产业随浙江省第i产业增长(或下降)而增长(或下降)的情况;R为浙江省第i产业的增长率。

若宁波地区以快速增长型产业为主,则PS>0;反之,PS<0。

(竞争力)份额(

),用公式表述为

式中:Gr为宁波地区的经济增长率;R为浙江省

)和区位

②产业结构偏离份额

GDP增长率;R觹为宁波地区各产业按照整个研究

区域该产业的增长率计算的假定地区增长率,

若宁波地区以快速增长型产业为主,则R觹-R>

③区位份额(竞争力份额)

式中:DS为宁波地区第i产业按实际增长率所实现的增长额与按浙江省同一产业所实现的增长额之差,反映了与浙江省相比,宁波地区在发展第i产业方面具有区位(竞争)优势或劣势;Y为宁波第

0;反之,则R觹-R<0;若宁波地区竞争力水平高于整

个研究区域水平,则Gr-R觹>0,反之,则Gr-R觹<0。

2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本文选取了2003-

2006年宁波和浙江GDP、第一

产业

、第

产业和

三产业的产

值等数据(均按可比价计),以2003年为基期,2006年为末期,结果表1所示。

i产业的实际增长率。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表1宁波和浙江2003-2006年GDP和三产产值[4-5]亿元

增长率/%

地区

产业生产总值

2003年9705.02717.855096.383890.791749.27109.77954.04685.46

2006年15742.51925.108509.576307.842874.44139.341583.561151.55

增量

6037.49207.253413.192417.051125.1729.57629.52466.09

R=62.21R1=28.87R2=66.97R3=62.12Gr=64.32r1=26.94r2=65.98r3=68.00

浙江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产总值

宁波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将表1中数据代入到数学模型中,计算得出宁波三次产业的偏离-份额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1和表2可对宁波经济作出如下分析:在考察期即2003-2006年内,宁波的实际增长

额大于假定的地区份额,总偏离为36.94亿元,

GDP增长率高出全省2.11个百分点,说明宁波在

近4年中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其中由于产业结构具有优势带来的增长量为8.19亿元,贡献

2008年第5期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0.47个百分点,区位优势带来的增长量为28.75亿

元,贡献1.64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产业结构的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远远小于区位优势DS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在偏离-份额分析法中,区位份额DS是个十分复杂的因素,DS的大小受区位条件、经营管理水平、投资规模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实际上DS值是除了产业结构以外的其他一切因素的影响。所以,宁波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在更好的促进宁波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产业结构需要调整以增强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下面进行各次产业的具体偏离-份额分析。宁波第一产业的偏离为-38.72亿元,其中PS和DS均小于0,说明第一产业在全省中处于相对下降的状态。宁波第二产业偏离为35.97亿元,增长率高于全省GDP增长率3.77个百分点,但是同浙江省

表2

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总计

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相比落后了0.99个百分点。其中PS>0,DS<0,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优势是促进第二产业增长的主要因素,但同时也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处于下降状态。宁波第三产业偏离为39.69亿元,增长率高于全省GDP增长率为5.79个百分点,同时高于浙江省第三产业增长率5.8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PS<0,DS>0,区位优势DS突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劣势明显。

3宁波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根据上面的分析,宁波三次产业中只有第二

产业内部结构相对优势,在近年宁波经济增长中,第二产业的增长是三次产业的主体,是推动宁波经济不断发展的主力军。但是随着宁波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出现高度化的需求。

表3为2003~2006年宁波三次产业比重。

宁波三次产业偏离-份额分析结果

亿元

RS地区份额

增量

增长率/%

PS产业份额

增量

增长率/%

DS区位份额

增量

增长率/%

G区域经济增长

增量

增长率/%

G-RS总偏离

增量

增长率/%

68.29593.51426.421088.22

62.2162.2162.2162.21

-36.6045.41-0.628.19

-33.344.76-0.090.47

-2.12-9.4440.3128.75

-1.93-0.995.881.64

29.57629.48466.111125.16

26.9465.9868.0064.32

-38.7235.9739.6936.94

-35.273.775.792.11

注:R觹=62.68%。

表3

年份

第一产业产值

比重/%

2003~2006年宁波三次产业比重

第二产业产值

比重/%

第三产业产值

比重/%

亿元生产总值

2003200420052006

109.77120.54132.26139.34

6.285.715.404.85

954.041167.441341.461583.56

54.5455.3454.7755.09

685.46821.47975.591151.55

39.1838.9539.8340.06

1749.272109.452449.312874.44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宁波统计年鉴整理。

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研究,可以看出宁波产业结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三次产业结构逐渐逐步优化,但比例不够协调

由表3可以看出,宁波近4年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例下降明显,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例略有上升,符合配第-克拉克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6]。尽管第三产业的增速快于第二产业,但是第三产业在

经济增长中所占比例依然很低。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经验表明[7]:人均GDP为1000~

2000美元时,第三产业比重约为40%;人均GDP

为5000~8000美元时,第三产业比重约为50%~

60%;人均GDP为8000~17000美元时,第三产业

比重为55%~70%。而宁波在2006年人均GDP已达6500美元,相应的第三产业比重应在50%~60%,但是2006年其第三产业比重仅为40%,产业结构

·36·

2008年第5期

李煜爽等: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产业结构分析

仍属于“制造型”结构。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滞后,不仅会牵制工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制约和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三次产业结构层次水平不高

在三次产业的偏离份额分析中,只有第二产业的PS产业份额是大于0,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不具备优势,这主要是由其层次水平不高所决定的。其中第一产业仍然处于劳动生产率低、品种单一、综合生产能力差、经济效益低的状态。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饮食等传统的流通部门,而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例如金融、保险业、地质勘察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和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所占比重较低,这也制约着宁波三次产业优化的发展步伐。

(3)第二产业规模化水平低、集聚程度不高虽然第二产业的PS>0,其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优势,但是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升级,宁波第二产业在发展上遇到了瓶颈,主要表现为规模化水平低,集聚程度不高[8]。宁波的第二产业中个体和私营经济占的比重高,企业生产规模小,原材料、粗加工和初级产品比重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最终产品过少。由于企业规模小,自身实力不强,因此多数企业缺乏长期规划,这就制约了企业不断壮大发展的能力。而同时宁波的工业企业组织布局分散,集聚程度只有48.8%,使得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不少企业之间产品结构大同小异,而且为了自身利益常常相互争夺有限的资源和市场,形成低水平的恶性重复竞争,阻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本改变,这对资源要素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过程中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第一产业应该实现由生活保障型农业向经济效益型农业转移,在放开农产品市场的同时要加大对优势产品的扶持,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同时加快发展附加值高的渔业和牧业。第二产业要由传统型产业向临港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转变。宁波有着优良的海港资源,在和舟山港整合之后优势更加突出,应该以此为契机,加快发展和升级临港重化工业,对原有的纺织服装、家电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通过兼并、合并、参股等资本集中方式进行整合,从而提高宁波传统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并要高度重视新材料、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宁波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2)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向产业结构高级化推进宁波应该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政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巩固提高流通部门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发展会展、金融、房地产、咨询服务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行业,带动第一、二产业的优化升级,引导劳动力向其转移。大幅度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增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不断完善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增强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促使宁波城市的开放功能、综合服务功能和国际竞争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3)开发建设大园区,推进宁波产业的集聚化产业的竞争,不是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企业群体间的竞争。产业集聚化程度越高,就越能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宁波“块状经济”发展迅速,是产业集群化的一个重要体现。目前全市年产值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共有145个,占浙江全省总数的30%,年产值达到78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在继续推动“块状经济”发展的同时,应着力抓好产业大园区开发,按照产业集聚化的要求,改变宁波产业园区过多、过小、过散的状况,坚持“统一规划、主体开发、企业入园、资源共享”的原则,集中力量建设1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特别是要抓好4个国家级开发区开发建设,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一批规模大、功能强、机制活、环境优的产业园区群,进一步提高宁波产业集聚度。

4宁波产业结构优化建议

宁波经济已经处在向工业化高级阶段转轨的

时期,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宁波-舟山港联合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的优势条件,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化,达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1)以宁波实际出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目前,全市总体上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仍未根

2008年第5期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将偏离-份额分析法应用

中国东西部合作研究,2004(1):23-29.

[3]叶依广,陈海明,武松明.江苏省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

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11-16.

于宁波的产业结构分析中,指出了宁波当前产业结构比例不够协调、层次水平不够高、第二产业集聚度不高等问题,结合宁波当前宁波-舟山港结合和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的优势条件,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开放建设大园区等政策性建议,有助于促进宁波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增强宁波的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参考文献:

[1]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谈文琦.全国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

[4]宁波市统计局.宁波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

出版社,2007.

[5]浙江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

版社,2007.

[6]江维,孙伍琴.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转化—

结合产业理论考察宁波产业发展道路[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1(28):133-137.

[7]王磊.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J].城市

规划汇刊,2001(3):55-56.

[8]林承亮,项鑫华,鲁洁.宁波产业集群发展特点与趋势[J].浙江经济,2006(7):41-43.

Industrialstructureanalysisbasedon

shift-shareanalysismethod

LIYu-shuang,CHENYi-yuan

(FacultyofBusiness,NingboUniversity,Ningbo315211,China)

Abstract:industries.

Shift-ShareAnalysisMethodisusedtoquantificationallyanalyseNingboindustrialimpactoneconomicAtlast,

thewaytoachievetheindustrialstructureoptimiz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theadvanced

growth,analyseschangesintheproportionofNingbothreeindustries,andpointsouttheexistingproblemsofNingboindustrialstructureisproposed.

Keywords:Ningbo;industrialstructure;shift-shareanalysis

·38·

2008年第5期


相关内容

  •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衡阳市产业结构分析
  •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衡阳市产业结构分析 资旅系08级地理科学二班 08160228 摘要:"十一五"是衡阳经济迅速发展的五年.随着国家将经济发展的重 的从速度转向质量,经济结构的合理性与经济发展的速度一样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针对衡阳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以产业 ...

  •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京津冀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 摘要: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区域,其制造业总体上具有如下特点:北京在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制造业的总体竞争力却很低,天津制造业竞争力优势明显,河北制造业结构则更加合理,总之,它们的总体竞争力都很强大.针对京津冀制造业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应增强合作取长补短,促进各地和整体制造业迅速发展. 关键词 ...

  •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
  • 2008年第1期经济经纬ECONOMIC SURVEY No.12008 动态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 袁晓玲,张宝山,杨万平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作者在传统静态的偏离一份额分析法的基础上,引入动态化思想,把研究期的时间纬度进行了拓展,不仅揭示了各分 ...

  •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分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分析 作者:米尔拜·伊卜拉伊木 来源:<商情>2013年第08期 [摘要]近年来新疆已经成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地区.本文基于回归分析.偏离-份额分析与区位商分析方法对2001-201 ...

  • 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及机理★
  • 第30卷第10期2010年10月经济地理ECONOMICGEOGRAPHYVol.30,No.10Oct., 2010 文章编号:1000-8462(2010)10-1657-07 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产业结构 的演进特征及机理 刘 2 鹤1,,刘 毅1,许2 旭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 ...

  • 上证50ETF的跟踪误差实证研究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第6期 上证50ETF的跟踪误差实证研究 陈远志 (华南理工大学 摘 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要:本文基于上证50ETF2005-2007年的日交易数据集从实证角度计量其对目标指数即上证50指数的跟踪误差 及未来的指数产品 变化及波动特征,并深入探讨跟踪 ...

  • 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动态演变
  • 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动态演变 摘要:本文利用偏-份额的空间拓展模型,分析了长三角地区16座核心城市在1999-2009年间产业结构变动过程,并认为长三角16座城市10年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但是不同城市发展轨迹不同,提出了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空间偏离-份额分析:产业结构:长三角地区 一. ...

  • Iosco信用评级机构基本行为准则
  • 信用评级机构的基本行为准则 国际证券事务监察委员会组织 技术委员会 2008年5月修订 信用评级机构的基本行为准则 引言 在现代资本市场中,信用评级机构(CRAs)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信用评级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对证券发行商的信用风险及负债状况发表意见.当投资者面临大量有价值或无价值信息时,信用评级 ...

  •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趋势
  •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趋势: 传统上,国际贸易的结构分析往往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根据产品的要素密集度或技术密集度进行分析.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劳动密集或资源密集产品占较大份额,而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产品占较小份额,则该经济体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比较低.产品的要素密集信息来自于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而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