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一份从容与淡定
赶考,向来是中国教育界的一道风景。千百年来,赶考路上曾经走来多少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的学子啊。
传说当年苏轼赶考,考官出了上联让他对下联,对得出便允他入试。其曰: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苏轼应声便答: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赶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 “一定要进”,这是何等的从容与淡定啊,就凭这股气势,谁能阻挡得了少年苏轼的脚步呢?
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对学历的崇尚比之过去有增无减。加上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家长不免把希望都寄托在自己唯一的孩子身上,考名校上一流大学被看作是实现人生理想的一个重要标志。于是乎,赶考路上,一支历朝历代都无法与之比拟的赶考大军浩浩荡荡地走来了„„
但是,在一些赶考者的脸上,似乎缺少了当年苏轼们的那一份从容与淡定。
从本章关于“从容赶考”的十余篇案例中,我们看到了“对同学留一手”的不明智、看到了迷信占卜的愚昧与无知、看到了考场失意遭家人冷落的悲凉、看到了临上考场的忐忑和恐
惧„„。虽然,这些案例不可能涵盖赶考路上所发生的一切。但
是,我们已不难看出,心浮而气躁、急功又近利的心态已经如雾障一般弥漫在了当今的赶考路上。
那么,为了帮助孩子找回赶考路上的这一份从容与淡定,作为考生的家长,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家长要做引导孩子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领航员——
首先,每一位家长要认真思考孩子在中学阶段的学习过程和升学考试的前景。中学生活紧张、忙碌,犹如一场旷日持久的、超高强度的马拉松式的赛跑。在这场赛跑中,在难以承受的压力之下,你的孩子可能会迷茫、徘徊,甚至偏离既定的方向。但是,作为家长,作为这场征战的主帅,你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你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你的眼光要具有那种穿透迷雾的能力,从孩子跨入中学的第一天起一直望到他到达升学考试的考场。 其次,你要详细了解,在整个学习阶段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并且为这些事情的发生预先做好心理的、物质的准备。你要仔细盘算,此阶段孩子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在这个目标的引领下,应该坚持什么,放弃什么。
接着,你要为既定的目标制定一个长期的规划,在此基础上再细化分阶段行动计划。让这些长短结合的计划保障你的孩子始终奔跑在正确的赛道上,为日后的赶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长要做孩子心理波动之海的定海神针——
青春期的孩子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上的变化,其人格特征悄悄地发生了转变,他们希望这种变化被社会所理解、为公众
所接受,这就使得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反应比较敏感。青春期的孩子涉世不深,缺乏自信,这也使他们的心理机制比较脆弱。青春期是多梦的季节,对人生的展望,对未来的憧憬,这又使他们的心理预期比较理想化。
青春期的孩子盼望理解,需要宣泄,在各种压力之下,如果孩子的情绪得不到抚慰和释放,压抑的心便会转化为躁动和偏激,逆反和抵触就可能成为这一时期孩子最典型的表现。当孩子遇到学习低潮时,当孩子陷入网瘾时,当孩子遭遇早恋时,当孩子面临升学考试而情绪焦虑时„„,如果我们家长对这些没有察觉或预判,没有拿出合适的应对方法,恐怕很难防止由于孩子的情绪波动而引出的不利后果。
为此,我们每一位家长都要研究青春期心理学。家长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孩子以鼓励和支持;家长要细心观察和判断孩子的烦心事,随即给孩子以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家长要学习如何坦诚地与孩子沟通与交流;家长要研究怎样不露痕迹地为孩子做心理暗示和心理调节。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孩子情绪波动之海的定海神针,成为孩子值得信赖的朋友,才能带领孩子顺利到达理想的彼岸。
家长要做给孩子加油鼓劲的拉拉队员——
在绝大多数家长眼里,高考是孩子的事,家长的责任无非是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舒适的学习环境等等。显然,这些家长的想法是有失偏颇的。
在F1赛场上,法拉利车队曾经盛极一时,当法拉利的车王舒马赫驾车冲向终点的时候,你是否想过,正是车王和他身边的教练、队友们共同创造了那个发生在瞬间、却永留史册的辉煌。 如今在求学路上,你的家庭就相当于一支法拉利车队,而你的孩子就是这支车队的车王。当你的孩子在赛道上拼搏的时候,你应该做给他加油鼓劲的拉拉队员。
当然,与F1赛场不同,在孩子的求学路上为其加油鼓劲是需要独辟蹊径的。这里,向你介绍一种“三比三不比”的方法: “三比三不比”即“比远不比近、比优不比劣、比上不比首。”
家长们通常喜欢把自己的孩子与其他表现优异的同学作比较,希望以此激励自己的孩子。但是,这种比较往往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有时反而恶化了家长与孩子的关系。
“比远不比近”就是把物理距离与你的孩子比较远的,比如不同桌的、不同班的、甚至其他学校的同学与你的孩子做比较。如果比较对象和孩子情况相仿,通过某种努力,最近有了长足的进步,就可以提供给孩子作为参照。这种比较既适时地激励了孩子,又恰当地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容易为孩子所接受。
“比优不比劣”就是把孩子的优势而不要把孩子的劣势跟其他同学作比较。“比优不比劣”是家长应该经常运用的一种心理方法,即使你的孩子尚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地,你总可能找到他的某些优点来与他人作比较,这种比较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重新
建立起必要的自信。
“比上不比首”就是把孩子各学科的学习情况与班上比孩子略好的上一位同学作比较,通过全面对比寻求提升成绩的突破口,以期在下一次考试中赶超这位同学。当你的眼睛老是瞄准最优秀的、为首的那位同学时,你很可能每每品尝失落的苦涩;相反,当你的眼睛仅仅盯着成绩比你上一位的同学时,你很可能常常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变得越来越自信。
家长要成为孩子学习路上的好帮手——
在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提供孩子良好物质条件的父母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每一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来说,你其实也应该成为孩子学习路上的好帮手。 也许,有些家长会说,我什么也不懂,我怎么能成为孩子学习的帮手呀?其实,在如何帮助孩子学习的问题上,家长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比如:你可以协助孩子在各类学习方案中通过分析、比较,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你可以做一些重复性的整理工作;你可以做错题的登记工作;你可以做学习资料、考试信息的收集工作;你可以做作文文稿等的打字工作;你可以为孩子作心理安抚等等。总之,你可以做减轻孩子课业负担的、促进孩子学习进步的许多工作。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利用先进的数字化工具来武装自己的孩子。今天,数字化浪潮正席卷全球,当国外的学生已经在使用数码阅读器读书、做作业的时候,我们的孩子还拿着传统的课本,
因袭着千百年来一成不变的读书方法——死记硬背。在你的身边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数字化工具的时候,在适合我们孩子的教育多媒体软件开发还处于相对滞后的时候,你是否想到将现有的数字化工具适当地加以利用呢?
事实上你的身边有许多数字化工具,诸如计算机、MP3(MP4)播放器、数码照相机、电子辞典以及录音笔等等,只要你愿意,这些都是可以为你所用的绝好工具。
比如,你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录音功能将许多名人名言、优秀报刊文摘以及作文材料等录制成MP3格式的文件,并且与其它一些文件综合、编辑成作文资料,这些资料可能会使你的孩子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令老师惊讶的写作高手。当然,数字化运用的事例远不止这些,你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制作PPT、MP3、word等各种形式的、使用灵活的各类资料或课件来优化孩子的学习。 当然,在进行上述工作的过程中,家长应尽可能让孩子参与整理和制作。这样,孩子的各项能力将得到更大拓展,你们家的学习氛围将更加浓厚,你们的亲子关系也将更为融洽,孩子学习成绩的提升也就指日可待了。
同样,为了重拾赶考路上的这一份从容与淡定,广大考生该做哪些准备呢?
考生要努力夯实自身的文化基础——
那一份从容与淡定是需要坚实的文化基础作为前提和保障
的。考生要明白,考场上纵横捭阖、恣意挥洒必然是考场外艰苦跋涉、孜孜以求的结果。就像那首歌里唱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呢?
如果把赶考看作一场冲锋的话,你当下的学习生活就是冲锋号吹响之前的候场时间。在这个或长或短的过程中,有多少个学子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又有多少部生命发动机在迫不及待地提档发车啊。所以,建议你尽快确立一个合理的奋斗目标,制定一份与该目标配套的学习计划,研究、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然后,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既定的目标进发。
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你的努力一定会收到丰厚的回报。
考生要坚定必胜的信念——
有些同学自感学习成绩不佳,对考试前景信心不足。渐渐地,学习热情下降了,成功似乎也离自己越来越遥远了。此时,“理想已不可能实现”在这些同学的脑海里变成了一种信念上的障碍。
有一则故事也许可以给这些同学带来某种启示:
很久以来,人们一直以为要在四分钟之内跑完一英里路程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事。但是,在一九五四年,有一位名叫罗杰•班尼斯特的人却完成了这个壮举。罗杰之所以能创造这项佳绩,主要归功于信念上的突破和训练中的刻苦。在此之前,他曾经在脑
海中多次模拟如何以四分钟时间跑完这一英里,长久下来便形成一股强烈的信念,因而在精神上有如给自己下了一道命令:必须全力完成这项使命。果然他做到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在随后的一年里竟然有三十七个人完成了这个壮举,再往后的一年里更有三百余人超越了这个记录„„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信念障碍被打破之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变得可能了。
此刻,对于那些信心仍然不足的同学而言,打破信念障碍、尽快恢复应有的自信是当务之急。建议这些同学,在制定学习计划时,先多做短期打算。不妨把目标暂时定的低一些、近一点,使之相对容易实现。这样,随着一个个短期目标的实现,信心就会不断地累积和提升,必胜的信念也就重新建立起来了。 考生要研究考试技巧和策略——
首先,考生要抱着必胜的信念去赴考。当你以一股舍我其谁的气概出现在考场的时候,你的气势是助你无所畏惧、攻坚克难的最好帮手。
其次,考生要学会自我包装。选拔性质的考试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考生与阅卷老师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你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你。你们之间的“对话”就凭这一张卷子。所以,如果你不能马上成为一位优秀学生,也要把自己打扮的像一位优秀学生。只要你今天的良好卷面打动了仅有一“面”之缘的阅卷老师,获得较高评分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第三,考生要合理运用得分策略。一张卷子,有难题也有基础题。考生要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去答题,遇到那些一时没有解题思路的习题要舍得放弃,确保会做的习题不做错、少出错就足够了。如果最后还有时间,回头争取把先前放弃的习题答出一二,那更是锦上添花了。
最后,考生拿到考卷时,既不应感觉卷子相对容易而沾沾自喜,也不要由于卷子较难而悲观绝望。因为每年的出题老师是不相同的,所以卷子的难易程度也必然有所不同。请考生务必记住这样一句话: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如果你深悟个中的含义,那么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卷子,相信你一定能够从容答题、涉险过关了。
当年,苏轼“一定要进”的誓言让考官为之侧目和动容,它既是对世人的一种宣示:我是苏轼我怕谁?同时,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暗示:此番赶考我一定会获得成功。千年之前的赶考者尚且如此,如今走在赶考路上的你,难道不应该迈开从容、淡定的步伐,以更豪迈、更激越的嗓音,对自己、对世人高喊一声,“我一定要进”吗?
后记:本文为新书《成长零烦恼—12355上海青少年公共服务中心案例选编》所写,应体例不合而未编入,现发于此。
为了这一份从容与淡定
赶考,向来是中国教育界的一道风景。千百年来,赶考路上曾经走来多少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的学子啊。
传说当年苏轼赶考,考官出了上联让他对下联,对得出便允他入试。其曰: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苏轼应声便答: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赶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 “一定要进”,这是何等的从容与淡定啊,就凭这股气势,谁能阻挡得了少年苏轼的脚步呢?
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对学历的崇尚比之过去有增无减。加上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家长不免把希望都寄托在自己唯一的孩子身上,考名校上一流大学被看作是实现人生理想的一个重要标志。于是乎,赶考路上,一支历朝历代都无法与之比拟的赶考大军浩浩荡荡地走来了„„
但是,在一些赶考者的脸上,似乎缺少了当年苏轼们的那一份从容与淡定。
从本章关于“从容赶考”的十余篇案例中,我们看到了“对同学留一手”的不明智、看到了迷信占卜的愚昧与无知、看到了考场失意遭家人冷落的悲凉、看到了临上考场的忐忑和恐
惧„„。虽然,这些案例不可能涵盖赶考路上所发生的一切。但
是,我们已不难看出,心浮而气躁、急功又近利的心态已经如雾障一般弥漫在了当今的赶考路上。
那么,为了帮助孩子找回赶考路上的这一份从容与淡定,作为考生的家长,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家长要做引导孩子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领航员——
首先,每一位家长要认真思考孩子在中学阶段的学习过程和升学考试的前景。中学生活紧张、忙碌,犹如一场旷日持久的、超高强度的马拉松式的赛跑。在这场赛跑中,在难以承受的压力之下,你的孩子可能会迷茫、徘徊,甚至偏离既定的方向。但是,作为家长,作为这场征战的主帅,你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你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你的眼光要具有那种穿透迷雾的能力,从孩子跨入中学的第一天起一直望到他到达升学考试的考场。 其次,你要详细了解,在整个学习阶段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并且为这些事情的发生预先做好心理的、物质的准备。你要仔细盘算,此阶段孩子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在这个目标的引领下,应该坚持什么,放弃什么。
接着,你要为既定的目标制定一个长期的规划,在此基础上再细化分阶段行动计划。让这些长短结合的计划保障你的孩子始终奔跑在正确的赛道上,为日后的赶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长要做孩子心理波动之海的定海神针——
青春期的孩子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上的变化,其人格特征悄悄地发生了转变,他们希望这种变化被社会所理解、为公众
所接受,这就使得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反应比较敏感。青春期的孩子涉世不深,缺乏自信,这也使他们的心理机制比较脆弱。青春期是多梦的季节,对人生的展望,对未来的憧憬,这又使他们的心理预期比较理想化。
青春期的孩子盼望理解,需要宣泄,在各种压力之下,如果孩子的情绪得不到抚慰和释放,压抑的心便会转化为躁动和偏激,逆反和抵触就可能成为这一时期孩子最典型的表现。当孩子遇到学习低潮时,当孩子陷入网瘾时,当孩子遭遇早恋时,当孩子面临升学考试而情绪焦虑时„„,如果我们家长对这些没有察觉或预判,没有拿出合适的应对方法,恐怕很难防止由于孩子的情绪波动而引出的不利后果。
为此,我们每一位家长都要研究青春期心理学。家长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孩子以鼓励和支持;家长要细心观察和判断孩子的烦心事,随即给孩子以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家长要学习如何坦诚地与孩子沟通与交流;家长要研究怎样不露痕迹地为孩子做心理暗示和心理调节。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孩子情绪波动之海的定海神针,成为孩子值得信赖的朋友,才能带领孩子顺利到达理想的彼岸。
家长要做给孩子加油鼓劲的拉拉队员——
在绝大多数家长眼里,高考是孩子的事,家长的责任无非是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舒适的学习环境等等。显然,这些家长的想法是有失偏颇的。
在F1赛场上,法拉利车队曾经盛极一时,当法拉利的车王舒马赫驾车冲向终点的时候,你是否想过,正是车王和他身边的教练、队友们共同创造了那个发生在瞬间、却永留史册的辉煌。 如今在求学路上,你的家庭就相当于一支法拉利车队,而你的孩子就是这支车队的车王。当你的孩子在赛道上拼搏的时候,你应该做给他加油鼓劲的拉拉队员。
当然,与F1赛场不同,在孩子的求学路上为其加油鼓劲是需要独辟蹊径的。这里,向你介绍一种“三比三不比”的方法: “三比三不比”即“比远不比近、比优不比劣、比上不比首。”
家长们通常喜欢把自己的孩子与其他表现优异的同学作比较,希望以此激励自己的孩子。但是,这种比较往往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有时反而恶化了家长与孩子的关系。
“比远不比近”就是把物理距离与你的孩子比较远的,比如不同桌的、不同班的、甚至其他学校的同学与你的孩子做比较。如果比较对象和孩子情况相仿,通过某种努力,最近有了长足的进步,就可以提供给孩子作为参照。这种比较既适时地激励了孩子,又恰当地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容易为孩子所接受。
“比优不比劣”就是把孩子的优势而不要把孩子的劣势跟其他同学作比较。“比优不比劣”是家长应该经常运用的一种心理方法,即使你的孩子尚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地,你总可能找到他的某些优点来与他人作比较,这种比较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重新
建立起必要的自信。
“比上不比首”就是把孩子各学科的学习情况与班上比孩子略好的上一位同学作比较,通过全面对比寻求提升成绩的突破口,以期在下一次考试中赶超这位同学。当你的眼睛老是瞄准最优秀的、为首的那位同学时,你很可能每每品尝失落的苦涩;相反,当你的眼睛仅仅盯着成绩比你上一位的同学时,你很可能常常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变得越来越自信。
家长要成为孩子学习路上的好帮手——
在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提供孩子良好物质条件的父母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每一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来说,你其实也应该成为孩子学习路上的好帮手。 也许,有些家长会说,我什么也不懂,我怎么能成为孩子学习的帮手呀?其实,在如何帮助孩子学习的问题上,家长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比如:你可以协助孩子在各类学习方案中通过分析、比较,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你可以做一些重复性的整理工作;你可以做错题的登记工作;你可以做学习资料、考试信息的收集工作;你可以做作文文稿等的打字工作;你可以为孩子作心理安抚等等。总之,你可以做减轻孩子课业负担的、促进孩子学习进步的许多工作。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利用先进的数字化工具来武装自己的孩子。今天,数字化浪潮正席卷全球,当国外的学生已经在使用数码阅读器读书、做作业的时候,我们的孩子还拿着传统的课本,
因袭着千百年来一成不变的读书方法——死记硬背。在你的身边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数字化工具的时候,在适合我们孩子的教育多媒体软件开发还处于相对滞后的时候,你是否想到将现有的数字化工具适当地加以利用呢?
事实上你的身边有许多数字化工具,诸如计算机、MP3(MP4)播放器、数码照相机、电子辞典以及录音笔等等,只要你愿意,这些都是可以为你所用的绝好工具。
比如,你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录音功能将许多名人名言、优秀报刊文摘以及作文材料等录制成MP3格式的文件,并且与其它一些文件综合、编辑成作文资料,这些资料可能会使你的孩子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令老师惊讶的写作高手。当然,数字化运用的事例远不止这些,你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制作PPT、MP3、word等各种形式的、使用灵活的各类资料或课件来优化孩子的学习。 当然,在进行上述工作的过程中,家长应尽可能让孩子参与整理和制作。这样,孩子的各项能力将得到更大拓展,你们家的学习氛围将更加浓厚,你们的亲子关系也将更为融洽,孩子学习成绩的提升也就指日可待了。
同样,为了重拾赶考路上的这一份从容与淡定,广大考生该做哪些准备呢?
考生要努力夯实自身的文化基础——
那一份从容与淡定是需要坚实的文化基础作为前提和保障
的。考生要明白,考场上纵横捭阖、恣意挥洒必然是考场外艰苦跋涉、孜孜以求的结果。就像那首歌里唱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呢?
如果把赶考看作一场冲锋的话,你当下的学习生活就是冲锋号吹响之前的候场时间。在这个或长或短的过程中,有多少个学子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又有多少部生命发动机在迫不及待地提档发车啊。所以,建议你尽快确立一个合理的奋斗目标,制定一份与该目标配套的学习计划,研究、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然后,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既定的目标进发。
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你的努力一定会收到丰厚的回报。
考生要坚定必胜的信念——
有些同学自感学习成绩不佳,对考试前景信心不足。渐渐地,学习热情下降了,成功似乎也离自己越来越遥远了。此时,“理想已不可能实现”在这些同学的脑海里变成了一种信念上的障碍。
有一则故事也许可以给这些同学带来某种启示:
很久以来,人们一直以为要在四分钟之内跑完一英里路程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事。但是,在一九五四年,有一位名叫罗杰•班尼斯特的人却完成了这个壮举。罗杰之所以能创造这项佳绩,主要归功于信念上的突破和训练中的刻苦。在此之前,他曾经在脑
海中多次模拟如何以四分钟时间跑完这一英里,长久下来便形成一股强烈的信念,因而在精神上有如给自己下了一道命令:必须全力完成这项使命。果然他做到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在随后的一年里竟然有三十七个人完成了这个壮举,再往后的一年里更有三百余人超越了这个记录„„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信念障碍被打破之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变得可能了。
此刻,对于那些信心仍然不足的同学而言,打破信念障碍、尽快恢复应有的自信是当务之急。建议这些同学,在制定学习计划时,先多做短期打算。不妨把目标暂时定的低一些、近一点,使之相对容易实现。这样,随着一个个短期目标的实现,信心就会不断地累积和提升,必胜的信念也就重新建立起来了。 考生要研究考试技巧和策略——
首先,考生要抱着必胜的信念去赴考。当你以一股舍我其谁的气概出现在考场的时候,你的气势是助你无所畏惧、攻坚克难的最好帮手。
其次,考生要学会自我包装。选拔性质的考试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考生与阅卷老师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你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你。你们之间的“对话”就凭这一张卷子。所以,如果你不能马上成为一位优秀学生,也要把自己打扮的像一位优秀学生。只要你今天的良好卷面打动了仅有一“面”之缘的阅卷老师,获得较高评分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第三,考生要合理运用得分策略。一张卷子,有难题也有基础题。考生要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去答题,遇到那些一时没有解题思路的习题要舍得放弃,确保会做的习题不做错、少出错就足够了。如果最后还有时间,回头争取把先前放弃的习题答出一二,那更是锦上添花了。
最后,考生拿到考卷时,既不应感觉卷子相对容易而沾沾自喜,也不要由于卷子较难而悲观绝望。因为每年的出题老师是不相同的,所以卷子的难易程度也必然有所不同。请考生务必记住这样一句话: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如果你深悟个中的含义,那么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卷子,相信你一定能够从容答题、涉险过关了。
当年,苏轼“一定要进”的誓言让考官为之侧目和动容,它既是对世人的一种宣示:我是苏轼我怕谁?同时,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暗示:此番赶考我一定会获得成功。千年之前的赶考者尚且如此,如今走在赶考路上的你,难道不应该迈开从容、淡定的步伐,以更豪迈、更激越的嗓音,对自己、对世人高喊一声,“我一定要进”吗?
后记:本文为新书《成长零烦恼—12355上海青少年公共服务中心案例选编》所写,应体例不合而未编入,现发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