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规划”理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以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反规划理论是相对于传统规划理论而言的一种新的规划理论,它强调规划应先从控制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入手。文章介绍了反规划理论是如何在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实践中加以应用的。关键字:反规划;理论;应用;总体规划The Application of Anti-planning Methodology on the Master-planning of Yuanjiang City,in Hunan Province
PENG Desheng
ABSTRACT: Anti-planning Method is a new planning method compare to traditionall planning method,It emphasizes on that planning should start with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the article explains the practice of Anti-planning Methodology on the Master-planning of Yuanjiang City.
KEYWORDS: Anti-planning;Methodology;Application;Master-planning
1、引言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正以每年近10%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而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据《中国百姓蓝皮书》(《人民网people》,2002)中公布的数据:我国现阶段城市化水平为33%,指标表明我国城市化的列车已驶入快车道,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预测表明,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0%甚至更高。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扩张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已显诸多弊端,需要逆向思维以应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张。“反规划”理论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2、“反规划”理论释义
“反规划”(Anti-planning)一词最初出现在《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俞孔坚、李迪华,2002)一文中,它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即城市规划和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非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
“反规划”理论(Anti-planning Methodology)是相对于传统城市规划理论而言的,如果把“城市与环境”比作“图与底”的关系的话,传统规划理论是将城市当作“图”,环境当作“底”来设计的;而“反规划”理论则是“图——底”易位,将环境作为“图”先行设计。“反规划”理论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
2.1“反规划”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2.1.1 传统规划理论的弊端
传统的城市规划总是先预测近中远期的城市人口规模,然后根据国家人均用地指标确定用地规模,再依此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布局,这一传统工作方法有许多弊端,包括:
第一、法定的“红线”明确划定了城市建设边界和各个功能区及地块的边界,甚至连绿地系统也是在一个划定了城市用地红线之后的专项规划。它从根本上忽视了大地景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缺乏区域、城市及单元地块之间应有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第二、城市是一个多变的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用地规模和功能布局所依赖的自变量(如人口)往往难以预测,从而规划总趋于滞后和被动(周干峙,2002;陈秉钊,2002),当然,也有“超前”的规划使大量土地闲置。实际上都导致了城市扩张的无法和无序以及土地资源的浪费。
第三、从本质上讲传统的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城市的绿地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事实上是被动的点缀,是后续的和次级的。从而使自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障。
“规划的要意不仅在规划建造的部分,更要千方百计保护好留空的非建设用地”(吴良镛,2002)。城市的规模和建设用地的功能可以是在不断变化的,而由景观中的河流水系、绿地走廊、林地、湿地所构成的景观生态基础设施则永远为城市所必须,是需要恒常不变的。因此,面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张,需要逆向思维的城市规划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即在区域尺度上首先规划和完善非建设用地,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形成高效的能够维护城市居民生态服务质量、维护土地生态过程的安全的生态景观格局。
2.1.2 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国自改革开放20多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扩张也显示出惊人的速度。在计划经济及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城市发展的速度较慢,传统的规划理论虽未将保护自然环境提到很高的意识议程上,但城市的缓慢扩张尚未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再不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首要问题来对待的话,城市必将面临生存环境恶化的危机。
其实,“反规划”的工作方法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在西方国家得以应用了,只是未冠以名称罢了。1879-1895年,Olmsted和Eliot就将公园、林荫道与查尔斯河谷以及沼泽、荒地连接起来,规划了至今成为波斯顿骄傲的“蓝宝石项链”(Emerald Necklace)(Walmsley,Anthony,1988)。在1883年,景观设计师克里夫兰得(Cleveland)为美国密尼苏达的麦尼阿不里斯(Minneapolis)做规划,当时这还是一个的小镇,克里夫兰得让市长和决策者在郊区购买大面积的土地,用以建立一个公园系统。在土地还远未被开发时,就非常廉价地买到了大块土地,这是为50~100年之后规划的,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城市已经扩大了几倍,但这块廉价购得的土地却成为城市中间的一个宝贵的绿地系统。这样一个绿地系统的形成,不光是要一个好的概念,同时需要城市决策者提前50~100年进行投资。同时代,在肯萨斯(Kansas)和克里夫兰(Cleveland),都在当时还是一个小镇时,就用便宜的地价在其郊外购置大量土地,结合区域的河流水系规划建设并一直保护了一个绿地系统。这一原来尚在郊外的绿地系统而今已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了,成为居民身心再生的场所(Zube,1988;Steinitz,2001)。
所以,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一样,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需要有前瞻性,更需要突破城市规划的既定边界。唯其如此,则需要从战略高度规划城市发展所赖以持续的生态基础设施(俞孔坚等,2001)。
2.2“反规划”工作方法
“反规划”的工作方法就是先行规划和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再行安排城市建设用地。
即先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保护、控制起来,不因城市的发展扩张而减少和损坏,从而使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得以延续和发展。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是指城市赖以生存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它涵盖了一切能够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系统以及自然保护地系统等等。
规划和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过程,就是建立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过程,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安全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是指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按照一定规律在空间上的有序排列,它包括:⑴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⑵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⑶维护和恢复河流和海岸的自然形态;⑷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⑸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⑹建立非机动车绿色通道;⑺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⑻开放专用绿地;⑼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生命基质;⑽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⑾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
3、“反规划”理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3.1 城市总体规划所要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⑴确定城市的性质:如中心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等城市性质。
⑵确定城市的发展规模:包括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⑶确定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即城市在地域空间上的发展方向,要研究城市向东、西、南、北等各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⑷确定城市的空间布局结构。
⑸安排各项城市建设用地:即城市九大类建设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交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等)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
“反规划”理论主要应用于第三、第四和第五点上,即应用在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和城市用地布局上。
3.2 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由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编制,市区现状人口12万人,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规划期末人口25万人,规划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
3.2.1 城市概况
图1 区位关系图
沅江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紧邻南洞庭湖,衔湘、资、沅、澧四水(图1区位关系图)。东北与岳阳市相接,东南与湘阴县、汨罗市交界,南与益阳县和益阳市接壤,西与汉寿县相邻,北与南县毗连。沅江市隶属益阳市,是个县级市。辖区总面积2177平方公里,全市湖洲水域面积114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2%。市域水陆呈“三分水面三分洲,三分垸田一分丘”的湖乡地貌特征。
j
图2 城市现状图
沅江市区水网密布。内有五湖部分相连,分别是后江湖、蓼叶湖、上琼湖、下琼湖、石矶湖。外有两江环绕,分别是资江和沅江,是典型的水乡城市(图2城市现状图)。
现状市区主要对外交通为省道S204线,从市区中间通过,向南通往益阳,距长常高速公路(长沙——常德)仅6公里。现在正在市区西侧修建的省道S204复线,作为将来城市主要的过境公路。
3.2.2 城市的性质与职能
职能一:南洞庭湿地旅游服务接待基地的职能。
沅江市市区紧邻南洞庭湖,而南洞庭湖是中国21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国际知名度甚高,将会吸引大量外来游客来此观光旅游。目前,南洞庭湖游客量逐年增长,将成为面向国际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而沅江市应充分发挥其作为中心城市功能齐全的优势,做好旅游服务接待工作,承担起南洞庭湿地旅游服务接待基地的职能。
职能二:“两江五湖”旅游目的地职能。
沅江市区水网密布,“两江五湖”将城市分割、包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组团式的城市布局特点。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开发“两江五湖”,积极发展旅游业的战略决策,必将使城市自身成为旅游的一大热点,发展成为国际、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承担起旅游目的地的城市职能。
职能三:生态城市的职能。
生态城市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建设起来的城市,以达到城市社会、经济、意识形态、空间发展的良性循环,其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沅江市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水、绿地、林地、湿地和农田(图3现状图片)。这些生态资源是建设生态城市的物质载体和基础,沅江市应充分利用这一生态资源条件,创建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旅游城市。
根据对沅江市城市自然特点、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职能的综合分析,将沅江市城市性质确定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两江五湖为景观特色的生态旅游城市,南洞庭湿地旅游服务接待基地。
图3 现状图片
3.2.3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构成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山、水、城市绿地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系统以及自然保护地系统等等。
对于沅江市来讲,建立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就是建立“以两江五湖及其周边生态控制区域为生态链,以农田、林地、湿地为共生体”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它是实现沅江市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空间安全保障。
3.3 “反规划”理论的具体应用
3.3.1 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上的“反规划”应用
图4 总体规划图
沅江现状市区向东、向北已延至洞庭湖,西侧是水源保护地,白沙河与后江湖皆为二类水质,分别是现状在建的白沙水厂和规划的后江水厂的水源地(图4总体规划图)。水源地周围是丘陵地,自然植被较好,需保护其生态环境。城市的发展方向只有向南,依靠现省道S204线和在建的益沅一级公路(省道S204复线)发展城市用地。
以保护水源地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是“反规划”理论在沅江市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上的具体应用。
3.3.2 城市空间结构的“反规划”体现
⑴以保护五湖滨水环境为原则,形成组团式的布局结构。
沅江市现状城区的布局结构基本是集中连片式发展模式。当地人对水的传统认识,用一句话来形容是“避之不及”。由于城市濒临南洞庭湖,过去城市经常闹水灾,当地居民有“谈水色变”的感触。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采用了“遇山开山,遇水填水”,“人定胜天”的法则。城市的建设发展没有很好地利用“水”这一特有的资源条件,城市建设无特色可言。 但近年来随着城市防洪设施的不断加固和防洪能力的日益提高,“水患”已不再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变不利为有利,变“水患”为“水利”,提出两江五湖的旅游发展思路,打造“东方的威尼斯”,建设现代化的生态旅游城市。这使我们重新塑造沅江的特色城市形象成为可能。
实践证明,组团式的用地布局结构更加适合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的规划布局,组团之间用水、绿地、林地等生态基础设施进行分割,使生态基础设施成为城市真正的“绿肺”,甚至可以比作是城市的绿色血脉。同时,组团式的城市布局结构适用于各种规模等级的城市,如特大城市——重庆、大城市——桂林,都采用了组团式的布局结构,对于沅江这一地形地貌特征明显的中等城市来说同样适合。
根据沅江城市内有五湖的自然特点,我们经城市划分为六大组团,六大组团除中心组团外,其它5个组团分别以五湖命名,即蓼叶组团、后江北组团、后江南组团、上琼组团和下琼组团(图5用地布局结构图)。
图5 用地布局结构图
⑵实现两江五湖的彻底连通,保证山水格局的完整性和自然生境的连续性。
沅江五湖现状基本不连通,且水体污染较为严重,垃圾就近水体堆放、污水就近水体排放,道路横平竖直,挖土丘、填水面。城市水体受到污染,城市水面不断减少。除后江湖(二类水质)、蓼叶湖(三类水质)和上琼湖(三类水质)因距离市区较远,尚未被严重污染外,下琼湖和石矶湖的水质已下降为五类水质。
城市是区域山水基质上的一个斑块。城市之于区域自然山水格局,犹如果实之于生命之树。背离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就切断了自然的过程,包括风、水、物种、营养等的流动,必然会使城市这一大地之胎发育不良,直至失去生命。因此,在城市扩展过程中,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肌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一大关键。河流水系是大地生命的血脉,是大地景观生态系统的主要基础设施。疏通河道,维护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对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于这一规划指导思想,根据城市现状地形西高东低,利用西侧沅江与后江湖的水位高差,将沅江之水引入后江湖,再经五湖循环,最后排入资江。如此一来,既可以保证湖水的清洁与水质的不断改善,又有利于城市的防洪排涝。
根据沅江市的城市用地条件,通过对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有效保护和控制,使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形成“以两江五湖为城市骨架,连江接湖,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组团式布局结构”。
3.3.3 城市用地布局的“反规划”特点
图6 GIS分析图
⑴城市建设用地的选择,以尊重场地精神为原则,尽量减少人为土方量,保护土地的自然形态(图6GIS分析图)。
组团用地边界因地形的高差变化和对滨江绿带的控制要求,而采用不规则的自由形态,而不是方方正正的用地边界。这种形态如同太极图中的“天-地-人”合一,阴阳互补相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共生,从而使人与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⑵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有异于传统规划方法。
传统的绿地布局方法基本上是以在组团中心布置绿地为原则,目的是提供合理的绿地服务半径。但沅江规划组团周围有很好的植被条件和滨水环境,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之一自然优势条件,在组团外围建立城市绿色屏障。利用五湖中的沟汊,将绿地系统引入组团内部,并开辟组团步行空间,形成绿色生态廊道。因组团规模不大(每处组团约3~4平方公里),外围绿地系统完全可以提供合理的绿化服务半径。
⑶居住用地原则上靠近百米滨水绿带,使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真正为市民所享用,使组团周围的绿地系统真正成为城市居民的后花园。
⑷建立环湖非机动车绿色通道,将城市的绿地系统、工厂、办公楼、学校、居住区及步行商业街串联在一起。
这是一个完全脱离车行的安静、安全的便捷通道,它不但可为步行及非机动车使用者提供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步行和自行车通道,也可以大大改善城市车行系统的压力。同时,鼓励人们弃车从步,走更生态和可持续的道路。
对于沅江这种中小城市来讲,结合环湖绿地系统设置的非机动车绿色通道,尺度宜人,更加体现人性化的特点。
3.3.4 城市污水处理的“反规划”应用
根据沅江市的城市发展目标,要把沅江市建设成为生态旅游城市。而评价生态城市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污水的生态化处理,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是生态化污水处理的最佳方案。 所谓人工湿地生态处理,就是一种利用低洼湿地和沼泽地处理污水的方法。该技术是将污水有控制的投放到人工建造的类似于沼泽的湿地上,而污水在沿一定方向流动过程中,通过湿地植物(包括水生、湿生和荫生植物)、土壤基质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并经过多层过滤,降解污染,净化水质,使得污水变成汩汩清流。湿地污水处理较传统污水处理方法有如下优点:
⑴污水处理成本大幅度降低,建设成本及运营成本都是传统二级污水处理厂的1/10~1/5。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建设成本及运营成本都很高,建设一个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往往需要投资几个亿,且每天运行费用都需要几十万。如此高昂的费用,使许多城市不愿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厂,即使建成也很少运行,往往是上面检查时,临时启动应付而已。而湿地污水处理从根本上解决了资金这一关键问题,使污水处理真正落到实处,这是污水处理的一个根本解决办法。
⑵湿地植物具有回收利用价值。湿地植物,特别是芦苇,可作为造纸的原料进行回收利用,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⑶污水处理干净彻底。湿地处理污水不会产生污垢,同时能有效地除去污水中的磷和氮,使排放到自然水系的水无富营养化问题。相比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很难彻底去除污水中的磷和氮等有机物,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水体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说,湿地污水处理是干净彻底的污水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可以达到二级饮用水的标准。
⑷净化美好环境。生态处理工程使污水处理与环境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在处理污水的同时还可以创造新的城市生态景观。
湿地污水处理体现了“反规划”的生态理念。规划依据城市的自然地形特征及组团式的规划布局特点,在组团外侧利用湖汊分别规划三处污水处理湿地,分别就近集中处理组团内排放的污水,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直接排入水体。建成后的湿地污水处理厂可以作为城市生态旅游观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结语
通过“反规划”理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城市规划的思维模式,城市形态更加接近自然,“天-地-人”和谐共生,城市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形态模式,城市的个性在“反规划”理论的指导下,得到更深刻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2]俞孔坚,李迪华,潮洛蒙.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规划师,2001(6).
[3]周干峙.城市及区域规划――一个典型的开放的巨系统,城市规划,2002(2).
[4]陈秉钊.变革年代多变的城市总体规划剖析和对策.城市规划,2002(2).
[5]吴良镛.面对城市规划的“第三个春天”的冷静思考.城市规划,2002(2).
国园林,2001(5).
[7]Walmsley,A.,1995,Greenways and the making of urban form.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33).
[8]Zube,E.,1995,Greenways and the Us National park system.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33).
[作者简介]
彭德胜,男,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硕士,现任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反规划”理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以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反规划理论是相对于传统规划理论而言的一种新的规划理论,它强调规划应先从控制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入手。文章介绍了反规划理论是如何在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实践中加以应用的。关键字:反规划;理论;应用;总体规划The Application of Anti-planning Methodology on the Master-planning of Yuanjiang City,in Hunan Province
PENG Desheng
ABSTRACT: Anti-planning Method is a new planning method compare to traditionall planning method,It emphasizes on that planning should start with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the article explains the practice of Anti-planning Methodology on the Master-planning of Yuanjiang City.
KEYWORDS: Anti-planning;Methodology;Application;Master-planning
1、引言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正以每年近10%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而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据《中国百姓蓝皮书》(《人民网people》,2002)中公布的数据:我国现阶段城市化水平为33%,指标表明我国城市化的列车已驶入快车道,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预测表明,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0%甚至更高。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扩张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已显诸多弊端,需要逆向思维以应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张。“反规划”理论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2、“反规划”理论释义
“反规划”(Anti-planning)一词最初出现在《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俞孔坚、李迪华,2002)一文中,它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即城市规划和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非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
“反规划”理论(Anti-planning Methodology)是相对于传统城市规划理论而言的,如果把“城市与环境”比作“图与底”的关系的话,传统规划理论是将城市当作“图”,环境当作“底”来设计的;而“反规划”理论则是“图——底”易位,将环境作为“图”先行设计。“反规划”理论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
2.1“反规划”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2.1.1 传统规划理论的弊端
传统的城市规划总是先预测近中远期的城市人口规模,然后根据国家人均用地指标确定用地规模,再依此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布局,这一传统工作方法有许多弊端,包括:
第一、法定的“红线”明确划定了城市建设边界和各个功能区及地块的边界,甚至连绿地系统也是在一个划定了城市用地红线之后的专项规划。它从根本上忽视了大地景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缺乏区域、城市及单元地块之间应有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第二、城市是一个多变的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用地规模和功能布局所依赖的自变量(如人口)往往难以预测,从而规划总趋于滞后和被动(周干峙,2002;陈秉钊,2002),当然,也有“超前”的规划使大量土地闲置。实际上都导致了城市扩张的无法和无序以及土地资源的浪费。
第三、从本质上讲传统的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城市的绿地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事实上是被动的点缀,是后续的和次级的。从而使自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障。
“规划的要意不仅在规划建造的部分,更要千方百计保护好留空的非建设用地”(吴良镛,2002)。城市的规模和建设用地的功能可以是在不断变化的,而由景观中的河流水系、绿地走廊、林地、湿地所构成的景观生态基础设施则永远为城市所必须,是需要恒常不变的。因此,面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张,需要逆向思维的城市规划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即在区域尺度上首先规划和完善非建设用地,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形成高效的能够维护城市居民生态服务质量、维护土地生态过程的安全的生态景观格局。
2.1.2 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国自改革开放20多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扩张也显示出惊人的速度。在计划经济及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城市发展的速度较慢,传统的规划理论虽未将保护自然环境提到很高的意识议程上,但城市的缓慢扩张尚未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再不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首要问题来对待的话,城市必将面临生存环境恶化的危机。
其实,“反规划”的工作方法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在西方国家得以应用了,只是未冠以名称罢了。1879-1895年,Olmsted和Eliot就将公园、林荫道与查尔斯河谷以及沼泽、荒地连接起来,规划了至今成为波斯顿骄傲的“蓝宝石项链”(Emerald Necklace)(Walmsley,Anthony,1988)。在1883年,景观设计师克里夫兰得(Cleveland)为美国密尼苏达的麦尼阿不里斯(Minneapolis)做规划,当时这还是一个的小镇,克里夫兰得让市长和决策者在郊区购买大面积的土地,用以建立一个公园系统。在土地还远未被开发时,就非常廉价地买到了大块土地,这是为50~100年之后规划的,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城市已经扩大了几倍,但这块廉价购得的土地却成为城市中间的一个宝贵的绿地系统。这样一个绿地系统的形成,不光是要一个好的概念,同时需要城市决策者提前50~100年进行投资。同时代,在肯萨斯(Kansas)和克里夫兰(Cleveland),都在当时还是一个小镇时,就用便宜的地价在其郊外购置大量土地,结合区域的河流水系规划建设并一直保护了一个绿地系统。这一原来尚在郊外的绿地系统而今已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了,成为居民身心再生的场所(Zube,1988;Steinitz,2001)。
所以,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一样,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需要有前瞻性,更需要突破城市规划的既定边界。唯其如此,则需要从战略高度规划城市发展所赖以持续的生态基础设施(俞孔坚等,2001)。
2.2“反规划”工作方法
“反规划”的工作方法就是先行规划和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再行安排城市建设用地。
即先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保护、控制起来,不因城市的发展扩张而减少和损坏,从而使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得以延续和发展。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是指城市赖以生存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它涵盖了一切能够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系统以及自然保护地系统等等。
规划和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过程,就是建立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过程,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安全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是指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按照一定规律在空间上的有序排列,它包括:⑴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⑵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⑶维护和恢复河流和海岸的自然形态;⑷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⑸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⑹建立非机动车绿色通道;⑺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⑻开放专用绿地;⑼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生命基质;⑽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⑾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
3、“反规划”理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3.1 城市总体规划所要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⑴确定城市的性质:如中心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等城市性质。
⑵确定城市的发展规模:包括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⑶确定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即城市在地域空间上的发展方向,要研究城市向东、西、南、北等各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⑷确定城市的空间布局结构。
⑸安排各项城市建设用地:即城市九大类建设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交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等)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
“反规划”理论主要应用于第三、第四和第五点上,即应用在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和城市用地布局上。
3.2 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由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编制,市区现状人口12万人,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规划期末人口25万人,规划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
3.2.1 城市概况
图1 区位关系图
沅江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紧邻南洞庭湖,衔湘、资、沅、澧四水(图1区位关系图)。东北与岳阳市相接,东南与湘阴县、汨罗市交界,南与益阳县和益阳市接壤,西与汉寿县相邻,北与南县毗连。沅江市隶属益阳市,是个县级市。辖区总面积2177平方公里,全市湖洲水域面积114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2%。市域水陆呈“三分水面三分洲,三分垸田一分丘”的湖乡地貌特征。
j
图2 城市现状图
沅江市区水网密布。内有五湖部分相连,分别是后江湖、蓼叶湖、上琼湖、下琼湖、石矶湖。外有两江环绕,分别是资江和沅江,是典型的水乡城市(图2城市现状图)。
现状市区主要对外交通为省道S204线,从市区中间通过,向南通往益阳,距长常高速公路(长沙——常德)仅6公里。现在正在市区西侧修建的省道S204复线,作为将来城市主要的过境公路。
3.2.2 城市的性质与职能
职能一:南洞庭湿地旅游服务接待基地的职能。
沅江市市区紧邻南洞庭湖,而南洞庭湖是中国21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国际知名度甚高,将会吸引大量外来游客来此观光旅游。目前,南洞庭湖游客量逐年增长,将成为面向国际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而沅江市应充分发挥其作为中心城市功能齐全的优势,做好旅游服务接待工作,承担起南洞庭湿地旅游服务接待基地的职能。
职能二:“两江五湖”旅游目的地职能。
沅江市区水网密布,“两江五湖”将城市分割、包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组团式的城市布局特点。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开发“两江五湖”,积极发展旅游业的战略决策,必将使城市自身成为旅游的一大热点,发展成为国际、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承担起旅游目的地的城市职能。
职能三:生态城市的职能。
生态城市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建设起来的城市,以达到城市社会、经济、意识形态、空间发展的良性循环,其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沅江市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水、绿地、林地、湿地和农田(图3现状图片)。这些生态资源是建设生态城市的物质载体和基础,沅江市应充分利用这一生态资源条件,创建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旅游城市。
根据对沅江市城市自然特点、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职能的综合分析,将沅江市城市性质确定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两江五湖为景观特色的生态旅游城市,南洞庭湿地旅游服务接待基地。
图3 现状图片
3.2.3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构成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山、水、城市绿地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系统以及自然保护地系统等等。
对于沅江市来讲,建立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就是建立“以两江五湖及其周边生态控制区域为生态链,以农田、林地、湿地为共生体”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它是实现沅江市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空间安全保障。
3.3 “反规划”理论的具体应用
3.3.1 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上的“反规划”应用
图4 总体规划图
沅江现状市区向东、向北已延至洞庭湖,西侧是水源保护地,白沙河与后江湖皆为二类水质,分别是现状在建的白沙水厂和规划的后江水厂的水源地(图4总体规划图)。水源地周围是丘陵地,自然植被较好,需保护其生态环境。城市的发展方向只有向南,依靠现省道S204线和在建的益沅一级公路(省道S204复线)发展城市用地。
以保护水源地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是“反规划”理论在沅江市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上的具体应用。
3.3.2 城市空间结构的“反规划”体现
⑴以保护五湖滨水环境为原则,形成组团式的布局结构。
沅江市现状城区的布局结构基本是集中连片式发展模式。当地人对水的传统认识,用一句话来形容是“避之不及”。由于城市濒临南洞庭湖,过去城市经常闹水灾,当地居民有“谈水色变”的感触。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采用了“遇山开山,遇水填水”,“人定胜天”的法则。城市的建设发展没有很好地利用“水”这一特有的资源条件,城市建设无特色可言。 但近年来随着城市防洪设施的不断加固和防洪能力的日益提高,“水患”已不再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变不利为有利,变“水患”为“水利”,提出两江五湖的旅游发展思路,打造“东方的威尼斯”,建设现代化的生态旅游城市。这使我们重新塑造沅江的特色城市形象成为可能。
实践证明,组团式的用地布局结构更加适合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的规划布局,组团之间用水、绿地、林地等生态基础设施进行分割,使生态基础设施成为城市真正的“绿肺”,甚至可以比作是城市的绿色血脉。同时,组团式的城市布局结构适用于各种规模等级的城市,如特大城市——重庆、大城市——桂林,都采用了组团式的布局结构,对于沅江这一地形地貌特征明显的中等城市来说同样适合。
根据沅江城市内有五湖的自然特点,我们经城市划分为六大组团,六大组团除中心组团外,其它5个组团分别以五湖命名,即蓼叶组团、后江北组团、后江南组团、上琼组团和下琼组团(图5用地布局结构图)。
图5 用地布局结构图
⑵实现两江五湖的彻底连通,保证山水格局的完整性和自然生境的连续性。
沅江五湖现状基本不连通,且水体污染较为严重,垃圾就近水体堆放、污水就近水体排放,道路横平竖直,挖土丘、填水面。城市水体受到污染,城市水面不断减少。除后江湖(二类水质)、蓼叶湖(三类水质)和上琼湖(三类水质)因距离市区较远,尚未被严重污染外,下琼湖和石矶湖的水质已下降为五类水质。
城市是区域山水基质上的一个斑块。城市之于区域自然山水格局,犹如果实之于生命之树。背离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就切断了自然的过程,包括风、水、物种、营养等的流动,必然会使城市这一大地之胎发育不良,直至失去生命。因此,在城市扩展过程中,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肌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一大关键。河流水系是大地生命的血脉,是大地景观生态系统的主要基础设施。疏通河道,维护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对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于这一规划指导思想,根据城市现状地形西高东低,利用西侧沅江与后江湖的水位高差,将沅江之水引入后江湖,再经五湖循环,最后排入资江。如此一来,既可以保证湖水的清洁与水质的不断改善,又有利于城市的防洪排涝。
根据沅江市的城市用地条件,通过对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有效保护和控制,使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形成“以两江五湖为城市骨架,连江接湖,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组团式布局结构”。
3.3.3 城市用地布局的“反规划”特点
图6 GIS分析图
⑴城市建设用地的选择,以尊重场地精神为原则,尽量减少人为土方量,保护土地的自然形态(图6GIS分析图)。
组团用地边界因地形的高差变化和对滨江绿带的控制要求,而采用不规则的自由形态,而不是方方正正的用地边界。这种形态如同太极图中的“天-地-人”合一,阴阳互补相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共生,从而使人与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⑵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有异于传统规划方法。
传统的绿地布局方法基本上是以在组团中心布置绿地为原则,目的是提供合理的绿地服务半径。但沅江规划组团周围有很好的植被条件和滨水环境,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之一自然优势条件,在组团外围建立城市绿色屏障。利用五湖中的沟汊,将绿地系统引入组团内部,并开辟组团步行空间,形成绿色生态廊道。因组团规模不大(每处组团约3~4平方公里),外围绿地系统完全可以提供合理的绿化服务半径。
⑶居住用地原则上靠近百米滨水绿带,使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真正为市民所享用,使组团周围的绿地系统真正成为城市居民的后花园。
⑷建立环湖非机动车绿色通道,将城市的绿地系统、工厂、办公楼、学校、居住区及步行商业街串联在一起。
这是一个完全脱离车行的安静、安全的便捷通道,它不但可为步行及非机动车使用者提供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步行和自行车通道,也可以大大改善城市车行系统的压力。同时,鼓励人们弃车从步,走更生态和可持续的道路。
对于沅江这种中小城市来讲,结合环湖绿地系统设置的非机动车绿色通道,尺度宜人,更加体现人性化的特点。
3.3.4 城市污水处理的“反规划”应用
根据沅江市的城市发展目标,要把沅江市建设成为生态旅游城市。而评价生态城市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污水的生态化处理,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是生态化污水处理的最佳方案。 所谓人工湿地生态处理,就是一种利用低洼湿地和沼泽地处理污水的方法。该技术是将污水有控制的投放到人工建造的类似于沼泽的湿地上,而污水在沿一定方向流动过程中,通过湿地植物(包括水生、湿生和荫生植物)、土壤基质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并经过多层过滤,降解污染,净化水质,使得污水变成汩汩清流。湿地污水处理较传统污水处理方法有如下优点:
⑴污水处理成本大幅度降低,建设成本及运营成本都是传统二级污水处理厂的1/10~1/5。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建设成本及运营成本都很高,建设一个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往往需要投资几个亿,且每天运行费用都需要几十万。如此高昂的费用,使许多城市不愿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厂,即使建成也很少运行,往往是上面检查时,临时启动应付而已。而湿地污水处理从根本上解决了资金这一关键问题,使污水处理真正落到实处,这是污水处理的一个根本解决办法。
⑵湿地植物具有回收利用价值。湿地植物,特别是芦苇,可作为造纸的原料进行回收利用,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⑶污水处理干净彻底。湿地处理污水不会产生污垢,同时能有效地除去污水中的磷和氮,使排放到自然水系的水无富营养化问题。相比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很难彻底去除污水中的磷和氮等有机物,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水体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说,湿地污水处理是干净彻底的污水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可以达到二级饮用水的标准。
⑷净化美好环境。生态处理工程使污水处理与环境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在处理污水的同时还可以创造新的城市生态景观。
湿地污水处理体现了“反规划”的生态理念。规划依据城市的自然地形特征及组团式的规划布局特点,在组团外侧利用湖汊分别规划三处污水处理湿地,分别就近集中处理组团内排放的污水,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直接排入水体。建成后的湿地污水处理厂可以作为城市生态旅游观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结语
通过“反规划”理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城市规划的思维模式,城市形态更加接近自然,“天-地-人”和谐共生,城市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形态模式,城市的个性在“反规划”理论的指导下,得到更深刻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2]俞孔坚,李迪华,潮洛蒙.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规划师,2001(6).
[3]周干峙.城市及区域规划――一个典型的开放的巨系统,城市规划,2002(2).
[4]陈秉钊.变革年代多变的城市总体规划剖析和对策.城市规划,2002(2).
[5]吴良镛.面对城市规划的“第三个春天”的冷静思考.城市规划,2002(2).
国园林,2001(5).
[7]Walmsley,A.,1995,Greenways and the making of urban form.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33).
[8]Zube,E.,1995,Greenways and the Us National park system.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33).
[作者简介]
彭德胜,男,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硕士,现任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