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碱法烟气脱硫除尘操作规程

烟气脱硫除尘操作规程

1、前言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 烟气脱硫除尘装置,采用双碱湿法烟气脱硫除尘技术。为了保证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烟尘达标排放,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特制定本规程。

2、工艺流程介绍

来自加热炉的烟气经烟道从塔底进入脱硫塔,在脱硫塔内布置多层旋流板的方式,旋流板塔具有良好的气液接触条件,从塔中上部喷下的碱液在旋流板上进行雾化使得烟气中的SO2与喷淋的碱液充分吸收、反应。经脱硫洗涤后的净烟气经过除雾器脱水后经引风机通过烟囱排入大气。最初的双碱法一般只有一个循环水池,氢氧化钠(NaOH)、石灰和脱硫过程中捕集的飞灰同在一个循环池内混合。在清除循环池内的灰渣时,烟灰、反应生成物亚硫酸钙、硫酸钙及石灰渣和未反应的石灰同时被清除,清出的混合物不易综合利用而成为废渣。(为克服传统双碱法的缺点,对其进行了改进。主要工艺过程是,脱硫剂再生池一次性加入氢氧化钠制成脱硫液,用泵打入吸收塔进行脱硫。三种生成物( Na2SO3、NaHSO3、Na2SO4)均溶于水,在脱硫过程中,烟气夹杂的飞灰同时被循环液湿润而捕集,

从吸收塔排出的循环浆液流入沉淀池,灰渣经沉淀定期清除,可回收利用。上清液溢流进入反过滤池与投加的石灰进行反应,置换出的氢氧化钠溶解在循环水中,同时生成难溶解的亚硫酸钙、硫酸钙和碳酸钙等,可通过沉淀清除。)

3、工艺基本原理

(1)吸收反应

2NaOH+ SO2 —— Na2SO3+ H2O

Na2SO3+ SO2+H2O —— 2NaHSO3

该过程中由于使用钠碱作为吸收液,因此吸收系统中不会生成沉淀物。此过程的主要副反应为氧化反应,生成Na2SO4:

2Na2SO3+ O2 —— 2Na2SO4

(2)再生过程(用石灰浆液)

CaO+H2O—— Ca(OH)2 2NaHSO3 + Ca(OH)2 —— Na2SO3+CaSO3﹒1/2H2O Na2SO3+ Ca(OH)2 ——2NaOH+CaSO3﹒1/2H2O

再生后所得的NaOH液送回吸收系统使用。所得半水亚硫酸钙可经氧化生成石膏(CaSO4﹒2H2O)。

此外,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烟气中还有部分的氧气,所以还有副反应-氧化反应发生:

2CaSO3﹒1/2H2O+O2+3H2O —— 2CaSO4﹒2H2O

对于脱硫效果来讲,塔进口pH越高,吸收液脱硫能力也就越强。但pH过高后,可能会增加系统中Ca2+的浓度,从而增加系统中CaSO4的过饱和度,引起系统的结垢和堵塞。

4、工艺流程说明

4.1总流程图

4.2、循环脱硫剂工艺过程

循环脱硫剂再生池,加入NaOH制成脱硫吸收剂(系统循环水),用循环泵打入除尘脱硫塔进行循环。在脱硫过程中,烟气夹杂的烟道灰同时被循环水捕集,从脱硫除尘器下排出。烟道灰被循环水带入沉淀池并经沉淀后清除。上层清液溢流进入反过滤池与投加的石灰进行反应,置换出的NaOH溶解在循环水中,同时生成难溶解的CaSO4、CaSO3和CaCO3等,可通过沉淀清除。

用NaOH脱硫,系统循环水基本上是NaOH的水溶液。在循环过程中对水泵、管道、设备均无腐蚀与堵塞现象,便于设备运行与保养。为保证脱硫除尘器正常运行,烟气排放稳定达标,必须确保脱硫剂有足够使用量。

4.3工艺流程简图

图1为双碱法脱硫工艺流程简图,该法作为这种工艺的代表方法,是从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基础上优化而来的,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使用石灰石加水制成浆液作为吸收剂喷入除尘器与通过的烟气充分混合,使浆液中的钙基脱硫剂与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CaSO4 、CaSO3等产物之后排出。这种工艺生成的反应物溶解度较小,很容易在水泵、循环管道及烟气通道内结垢,甚至堵塞,严重时影响炉子正常运行。双碱法对这种方法进行改良,采用NaOH制成溶液作为吸收剂,再用Ca(OH)2对反应后的药液进行还原,从而循环使用。NaOH溶液碱性较强,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钠化合物的溶解度较高,所以不会析出结垢造成水泵、烟气通道的堵塞现象。

图1 除尘脱硫系统工艺流程图

1.脱硫塔;2.引风机;3.烟囱;4.水泵;5沉淀池;6,反过滤池;7,脱硫剂再生池;

5、工艺过程参数检测及控制调节系统

5.1主要操作参数和技术指标:

脱硫塔进口烟气量: m3/h ;

脱硫塔进口平均SO2浓度: mg/Nm3

净化烟气中SO2的含量: mg/Nm3

净化烟气中含尘量: /Nm3

5.2控制调节系统说明

(1)主要控制循环水池的PH值在11-13间,不得低于11

(2)控制循环池溶液高度在三分之二处,防止停车后,排出管道溶液时池满溢出

(3)由于消石灰中Ca(OH)2 (或生石灰CaO)的含量不稳定,理论计算加入量为处理1kgSO2需CaO 1.2kg; 需NaOH 0.15kg,纯度都按90%计),实际运行时根据PH值随时调整加入量。

6. 配液(脱硫剂)

6.1首次运行配脱硫剂

6.1.1首次运行前,先将纯碱分别分多次加入脱硫剂再生池中,开循环泵打循环,使纯碱全部溶解完全,并使各池浓度均匀,PH值到12。

6.2正常运行

6.2.1正常运行当脱硫剂PH值低于11时,加消石灰约40㎏/h,每小时加二次,加入量以小时用量的二分之一计,向反过滤池加消石灰。 PH值升高,减少加入量,反之加大加入量。

6.2.2脱硫剂再生池(循环池)中每小时加4㎏纯碱,补充系统纯碱的损失,用

加水量控制循环池的液位在三分之二处,避免冒槽。

7、正常操作

7.1开车前检查

(1)检查各设备、管线有无泄漏,阀门、电器、仪表是否好用齐全。

(2)检查系统脱硫剂是否足够循环使用,PH值是否在指标之内。

(3)检查水、电保证供应,电机绝缘良好,引风机、水泵轴承油位正常。

(4)检查各阀门开关情况:脱硫剂循环泵、入口阀开,出口阀关,喷射管路阀 门开。

7.1正常开车

7.1.1 在启动整套装置之前,各工作人员应各就各位,严格按规程操作。

7.1.2各池液位在规定范围,启动脱硫循环泵使系统建立正常的循环(启动循环泵前确保泵进口阀门打开,出口阀门关闭,待泵运行正常后开启泵出口阀门)。

7.1.3先打开脱硫系统出口挡板门,启动引风机,待引风机正常运行后,全开进口挡板门,然后关闭旁路挡板门,使烟气进入脱硫系统。(启动风机及关闭旁路挡板门需与加热炉1号台操作工及时联系配合好)。

7.1.4运行平稳后,当再生池PH值渐渐降至11时,开始向脱硫剂再生池加入补充钠碱以调整PH值;向反过滤池加入CaO再生,以调整PH值。

7.1.5 按时做好岗位巡检并作好记录。

7.2正常停车

7.2.1打开旁路挡板门,烟气直接进烟囱排放。

7.2.2关闭进出系统的烟气挡板门,使烟气不经过该装置以保护设备安全或检修。

7.2.3 按顺序关停引风机、水泵和阀门,使之系统处于停车状态。(停泵前应先关出口阀,按停车按钮,再关进口阀,若检修,把泵内液体放掉。

8. 特殊操作

8.1紧急停车:

8.1.1先快速停风机、水泵或拉开系统总电闸,同时快速打开旁路挡板门、关闭脱硫塔进出口挡板门及关机泵的进出口阀,使其处于停车状态(除脱硫系统发生故障,紧急停车外,禁止打开旁路挡板门)。

烟气脱硫除尘操作规程

1、前言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 烟气脱硫除尘装置,采用双碱湿法烟气脱硫除尘技术。为了保证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烟尘达标排放,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特制定本规程。

2、工艺流程介绍

来自加热炉的烟气经烟道从塔底进入脱硫塔,在脱硫塔内布置多层旋流板的方式,旋流板塔具有良好的气液接触条件,从塔中上部喷下的碱液在旋流板上进行雾化使得烟气中的SO2与喷淋的碱液充分吸收、反应。经脱硫洗涤后的净烟气经过除雾器脱水后经引风机通过烟囱排入大气。最初的双碱法一般只有一个循环水池,氢氧化钠(NaOH)、石灰和脱硫过程中捕集的飞灰同在一个循环池内混合。在清除循环池内的灰渣时,烟灰、反应生成物亚硫酸钙、硫酸钙及石灰渣和未反应的石灰同时被清除,清出的混合物不易综合利用而成为废渣。(为克服传统双碱法的缺点,对其进行了改进。主要工艺过程是,脱硫剂再生池一次性加入氢氧化钠制成脱硫液,用泵打入吸收塔进行脱硫。三种生成物( Na2SO3、NaHSO3、Na2SO4)均溶于水,在脱硫过程中,烟气夹杂的飞灰同时被循环液湿润而捕集,

从吸收塔排出的循环浆液流入沉淀池,灰渣经沉淀定期清除,可回收利用。上清液溢流进入反过滤池与投加的石灰进行反应,置换出的氢氧化钠溶解在循环水中,同时生成难溶解的亚硫酸钙、硫酸钙和碳酸钙等,可通过沉淀清除。)

3、工艺基本原理

(1)吸收反应

2NaOH+ SO2 —— Na2SO3+ H2O

Na2SO3+ SO2+H2O —— 2NaHSO3

该过程中由于使用钠碱作为吸收液,因此吸收系统中不会生成沉淀物。此过程的主要副反应为氧化反应,生成Na2SO4:

2Na2SO3+ O2 —— 2Na2SO4

(2)再生过程(用石灰浆液)

CaO+H2O—— Ca(OH)2 2NaHSO3 + Ca(OH)2 —— Na2SO3+CaSO3﹒1/2H2O Na2SO3+ Ca(OH)2 ——2NaOH+CaSO3﹒1/2H2O

再生后所得的NaOH液送回吸收系统使用。所得半水亚硫酸钙可经氧化生成石膏(CaSO4﹒2H2O)。

此外,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烟气中还有部分的氧气,所以还有副反应-氧化反应发生:

2CaSO3﹒1/2H2O+O2+3H2O —— 2CaSO4﹒2H2O

对于脱硫效果来讲,塔进口pH越高,吸收液脱硫能力也就越强。但pH过高后,可能会增加系统中Ca2+的浓度,从而增加系统中CaSO4的过饱和度,引起系统的结垢和堵塞。

4、工艺流程说明

4.1总流程图

4.2、循环脱硫剂工艺过程

循环脱硫剂再生池,加入NaOH制成脱硫吸收剂(系统循环水),用循环泵打入除尘脱硫塔进行循环。在脱硫过程中,烟气夹杂的烟道灰同时被循环水捕集,从脱硫除尘器下排出。烟道灰被循环水带入沉淀池并经沉淀后清除。上层清液溢流进入反过滤池与投加的石灰进行反应,置换出的NaOH溶解在循环水中,同时生成难溶解的CaSO4、CaSO3和CaCO3等,可通过沉淀清除。

用NaOH脱硫,系统循环水基本上是NaOH的水溶液。在循环过程中对水泵、管道、设备均无腐蚀与堵塞现象,便于设备运行与保养。为保证脱硫除尘器正常运行,烟气排放稳定达标,必须确保脱硫剂有足够使用量。

4.3工艺流程简图

图1为双碱法脱硫工艺流程简图,该法作为这种工艺的代表方法,是从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基础上优化而来的,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使用石灰石加水制成浆液作为吸收剂喷入除尘器与通过的烟气充分混合,使浆液中的钙基脱硫剂与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CaSO4 、CaSO3等产物之后排出。这种工艺生成的反应物溶解度较小,很容易在水泵、循环管道及烟气通道内结垢,甚至堵塞,严重时影响炉子正常运行。双碱法对这种方法进行改良,采用NaOH制成溶液作为吸收剂,再用Ca(OH)2对反应后的药液进行还原,从而循环使用。NaOH溶液碱性较强,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钠化合物的溶解度较高,所以不会析出结垢造成水泵、烟气通道的堵塞现象。

图1 除尘脱硫系统工艺流程图

1.脱硫塔;2.引风机;3.烟囱;4.水泵;5沉淀池;6,反过滤池;7,脱硫剂再生池;

5、工艺过程参数检测及控制调节系统

5.1主要操作参数和技术指标:

脱硫塔进口烟气量: m3/h ;

脱硫塔进口平均SO2浓度: mg/Nm3

净化烟气中SO2的含量: mg/Nm3

净化烟气中含尘量: /Nm3

5.2控制调节系统说明

(1)主要控制循环水池的PH值在11-13间,不得低于11

(2)控制循环池溶液高度在三分之二处,防止停车后,排出管道溶液时池满溢出

(3)由于消石灰中Ca(OH)2 (或生石灰CaO)的含量不稳定,理论计算加入量为处理1kgSO2需CaO 1.2kg; 需NaOH 0.15kg,纯度都按90%计),实际运行时根据PH值随时调整加入量。

6. 配液(脱硫剂)

6.1首次运行配脱硫剂

6.1.1首次运行前,先将纯碱分别分多次加入脱硫剂再生池中,开循环泵打循环,使纯碱全部溶解完全,并使各池浓度均匀,PH值到12。

6.2正常运行

6.2.1正常运行当脱硫剂PH值低于11时,加消石灰约40㎏/h,每小时加二次,加入量以小时用量的二分之一计,向反过滤池加消石灰。 PH值升高,减少加入量,反之加大加入量。

6.2.2脱硫剂再生池(循环池)中每小时加4㎏纯碱,补充系统纯碱的损失,用

加水量控制循环池的液位在三分之二处,避免冒槽。

7、正常操作

7.1开车前检查

(1)检查各设备、管线有无泄漏,阀门、电器、仪表是否好用齐全。

(2)检查系统脱硫剂是否足够循环使用,PH值是否在指标之内。

(3)检查水、电保证供应,电机绝缘良好,引风机、水泵轴承油位正常。

(4)检查各阀门开关情况:脱硫剂循环泵、入口阀开,出口阀关,喷射管路阀 门开。

7.1正常开车

7.1.1 在启动整套装置之前,各工作人员应各就各位,严格按规程操作。

7.1.2各池液位在规定范围,启动脱硫循环泵使系统建立正常的循环(启动循环泵前确保泵进口阀门打开,出口阀门关闭,待泵运行正常后开启泵出口阀门)。

7.1.3先打开脱硫系统出口挡板门,启动引风机,待引风机正常运行后,全开进口挡板门,然后关闭旁路挡板门,使烟气进入脱硫系统。(启动风机及关闭旁路挡板门需与加热炉1号台操作工及时联系配合好)。

7.1.4运行平稳后,当再生池PH值渐渐降至11时,开始向脱硫剂再生池加入补充钠碱以调整PH值;向反过滤池加入CaO再生,以调整PH值。

7.1.5 按时做好岗位巡检并作好记录。

7.2正常停车

7.2.1打开旁路挡板门,烟气直接进烟囱排放。

7.2.2关闭进出系统的烟气挡板门,使烟气不经过该装置以保护设备安全或检修。

7.2.3 按顺序关停引风机、水泵和阀门,使之系统处于停车状态。(停泵前应先关出口阀,按停车按钮,再关进口阀,若检修,把泵内液体放掉。

8. 特殊操作

8.1紧急停车:

8.1.1先快速停风机、水泵或拉开系统总电闸,同时快速打开旁路挡板门、关闭脱硫塔进出口挡板门及关机泵的进出口阀,使其处于停车状态(除脱硫系统发生故障,紧急停车外,禁止打开旁路挡板门)。


相关内容

  • 工业锅炉燃煤烟气脱硫技术
  • 脱硫技术 一.目前关于脱硫的主要法律技术文件: 1.<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本技术政策的技术路线是:电厂锅炉.大型工业锅炉和窑炉使用中.高硫份燃煤的,应安装烟气脱硫设施:中小型工业锅炉和炉窑,应优先使用优质低硫煤.洗选煤等低污染燃料或其它清洁能源:城市民用炉灶鼓励使用电.燃 ...

  • 锅炉烟气脱硫运行规程
  • 1×40T/h+1×75T/h蒸汽锅炉 烟气脱硫运行规程 本规程系锅炉烟气脱硫设备的运行规程,供岗位操作人员参照执行并逐步完善. 第一章 原理简介 此套设备的工艺技术总称为:钠-钙双碱法"高效雾化旋流喷淋"脱硫.整套系统包括烟气系统.脱硫剂系统(石灰乳供应及补充碱系统).SO2吸 ...

  • SNCR脱硝除尘脱硫技术方案
  • ****锅炉有限公司 烟气除尘.脱硫.脱硝工程 技术方案 目 录 一. 总 论 .............................................................................................................. ...

  • 除尘脱硫改造方案
  • 目 录 1. 工程概况 ............................................................................................................................... 2 2. 主要设计原 ...

  • 4th燃煤锅炉污染源分析
  • 4/h燃煤锅炉污染物产排情况及治理措施说明 1.污染物产排情况说明 一台4t/h的燃煤锅炉,根据一般锅炉炉热效率(75%),该锅炉满负荷运行用煤量为0.65t/h(煤炭发热量5000大卡).根据计算,燃煤锅炉耗煤量为4680t/a(年运行300天,三班制).根据一般燃煤规格,采用二类无烟煤,含硫量为 ...

  • 钙_钙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及运行效果
  • 钙-钙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及运行效果 黄家垣 梁明活 (佛山华丰纸业有限公司,佛山528000) 摘 要:本文介绍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工艺及设备选择的原则.钙-钙双碱法脱硫原理.工艺流程.工艺特点及脱硫效果. 关键词:烟气脱硫;钙-钙双碱法;工艺;运行效果 中图分类号:TS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

  •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简述_陈东
  • 陕西环境 第#$卷第%期"$$!年#$月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简述 陈 东 林继发 +湛江市环境保护局,湛江%",$""-+湛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湛江%",$""-摘 要 湿法脱硫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脱硫技术.该文阐述 ...

  • 布袋除尘-湿法脱硫(
  • 布袋除尘-湿法脱硫( 双碱法脱硫)简介双碱法技能,双碱法脱硫技能是为了战胜石灰/石灰石法烟气脱硫简略结垢的缺点而发展起来的.钠钙双碱法(Na2CO3-Ca(OH)2)选用纯碱吸收SO2.石灰复原再生.再生后吸收液循环运用.与石灰/石灰石法比较,它具有如下长处: 1)吸收速度快,可下降液气比L/G,然 ...

  • 将水膜除尘器改造为高效湿式脱硫除尘器的实践
  • 开发与创新 2007. N O . 09 化工之友 将水膜除尘器 改造为高效湿式脱硫除尘器的实践 石卫忠 (河北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 052160 对现存众 摘要以一台水膜除尘器的改造为例综合分析了水膜除尘器改为高效湿式脱硫除尘器的原理及工艺流程多的水膜除尘器如何改造才能达到环保标准 具有一定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