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纪录片

对《海洋》纪录片的赏析

09级新闻一班 蔡丹 09260332 在《海洋》播放的的一开始便是浩瀚无垠的海洋,一群小孩看见的大海。“有一天,一个第一次看见大海的孩子对我说,这就是大海吗?大海是什么呢?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大海到底是什么呢?那海洋呢?这问题该怎么回答是好?”小孩的眺望以及这一系列的问句就是给后面呈现海洋打下了基石。

满头白发的雅克·贝汉带着小儿子徜徉在空荡荡的灭绝动物博物馆里。“海洋是什么?”孩子问。

海洋是什么呢?

那是夕阳下海豚如音符般在海面跳跃;那是海底深处长相酷似“象人”的亚洲羊头濑鱼静静地游动;那是墨尔本湾海底25万只蜘蛛蟹对阵交战;那是北冰洋海象妈妈在水中温情脉脉地抱着自己的孩子„„唯美的画面配以诗意般的音乐,这位曾经的威尼斯影帝、如今的纪录片大师用100分钟美轮美奂的影像呈现出自然之美,向小男孩,也是向全世界观众回答了这一问题。

镜头徐徐拉开,海洋——这个人类迄今为止描绘最多却了解最少的世界展现在眼前。 《海洋》依靠大自然的奇景来推动电影的进程:海中生物优雅地独步或是壮美地群舞,随即又转作生物们或捕食或逃亡的紧张节奏,人类的肆意妄为给海洋带来了沉重和死寂,所幸已经觉醒,于是有了和海洋生物相互依存的温情„„

《海洋》还运用了对比的方式,片中我印象较深的是:成群的海豚遨游海面,欢快的声音;紧接着海鸟如剑般冲入海里捕捉食物;更让人感到震惊的是,那身躯庞大的的海洋生物。让人喟叹海洋的神秘,究竟它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生命存在。然而,正当人们喟叹之时,鱼儿们正在自由自在地游着,渔网悄悄地张开,捕鱼者将网里的鲨鱼拖上船,七手八脚地迅速把鱼鳍、鱼翅、鱼尾割下来,把浑身还在冒着血的鲨鱼重新推入大海。失去手脚的鲨鱼像一块笨重的石头,扭着身躯挣扎,慢慢沉入海底,海水被染红了„„这些都给人一种难以理解的冲击。鲜活的生命血,淋淋的事实以及后面只能在博物馆里面才能看到的动物,这么强烈的对比,看得人震撼莫大。配以旁白:灭绝了,也灭绝了。。

视觉决定了故事的角度。虽然是描写海洋生物的纪录片,但《海洋》与中国观众熟悉的《动物世界》完全不同,它不是把镜头远远架好,冷静地记录下动物的觅食、睡觉、争斗、交配,而是把镜头贴近,拍摄下海洋生物那些鲜为人知又带有强烈情感的生动画面。正如雅克·贝汉所说:“无论多完美的拍摄角度,多先进的拍摄技巧,都不是我追求的东西。真实表达情感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艺术真谛。”

于是,在克鲁索的镜头里,《海洋》里的动物显得有智商有情商。他说:“我们把它当成一个‘人物’,一个‘角色’,试图用最近的距离拍摄它,你会发现,我们的摄影机总是在捕捉它的目光,它的表情,它的每一个动作。为此我们的水下摄影师花了很长时间与鱼们熟悉。《海洋》是想让大家用不同的、带有情感的眼光去注视它,它们不仅仅是动物,它们需要我们用同等的眼光来看待。只有让观众爱上海洋,才能让他们懂得保护海洋。”

对《海洋》纪录片的赏析

09级新闻一班 蔡丹 09260332 在《海洋》播放的的一开始便是浩瀚无垠的海洋,一群小孩看见的大海。“有一天,一个第一次看见大海的孩子对我说,这就是大海吗?大海是什么呢?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大海到底是什么呢?那海洋呢?这问题该怎么回答是好?”小孩的眺望以及这一系列的问句就是给后面呈现海洋打下了基石。

满头白发的雅克·贝汉带着小儿子徜徉在空荡荡的灭绝动物博物馆里。“海洋是什么?”孩子问。

海洋是什么呢?

那是夕阳下海豚如音符般在海面跳跃;那是海底深处长相酷似“象人”的亚洲羊头濑鱼静静地游动;那是墨尔本湾海底25万只蜘蛛蟹对阵交战;那是北冰洋海象妈妈在水中温情脉脉地抱着自己的孩子„„唯美的画面配以诗意般的音乐,这位曾经的威尼斯影帝、如今的纪录片大师用100分钟美轮美奂的影像呈现出自然之美,向小男孩,也是向全世界观众回答了这一问题。

镜头徐徐拉开,海洋——这个人类迄今为止描绘最多却了解最少的世界展现在眼前。 《海洋》依靠大自然的奇景来推动电影的进程:海中生物优雅地独步或是壮美地群舞,随即又转作生物们或捕食或逃亡的紧张节奏,人类的肆意妄为给海洋带来了沉重和死寂,所幸已经觉醒,于是有了和海洋生物相互依存的温情„„

《海洋》还运用了对比的方式,片中我印象较深的是:成群的海豚遨游海面,欢快的声音;紧接着海鸟如剑般冲入海里捕捉食物;更让人感到震惊的是,那身躯庞大的的海洋生物。让人喟叹海洋的神秘,究竟它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生命存在。然而,正当人们喟叹之时,鱼儿们正在自由自在地游着,渔网悄悄地张开,捕鱼者将网里的鲨鱼拖上船,七手八脚地迅速把鱼鳍、鱼翅、鱼尾割下来,把浑身还在冒着血的鲨鱼重新推入大海。失去手脚的鲨鱼像一块笨重的石头,扭着身躯挣扎,慢慢沉入海底,海水被染红了„„这些都给人一种难以理解的冲击。鲜活的生命血,淋淋的事实以及后面只能在博物馆里面才能看到的动物,这么强烈的对比,看得人震撼莫大。配以旁白:灭绝了,也灭绝了。。

视觉决定了故事的角度。虽然是描写海洋生物的纪录片,但《海洋》与中国观众熟悉的《动物世界》完全不同,它不是把镜头远远架好,冷静地记录下动物的觅食、睡觉、争斗、交配,而是把镜头贴近,拍摄下海洋生物那些鲜为人知又带有强烈情感的生动画面。正如雅克·贝汉所说:“无论多完美的拍摄角度,多先进的拍摄技巧,都不是我追求的东西。真实表达情感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艺术真谛。”

于是,在克鲁索的镜头里,《海洋》里的动物显得有智商有情商。他说:“我们把它当成一个‘人物’,一个‘角色’,试图用最近的距离拍摄它,你会发现,我们的摄影机总是在捕捉它的目光,它的表情,它的每一个动作。为此我们的水下摄影师花了很长时间与鱼们熟悉。《海洋》是想让大家用不同的、带有情感的眼光去注视它,它们不仅仅是动物,它们需要我们用同等的眼光来看待。只有让观众爱上海洋,才能让他们懂得保护海洋。”


相关内容

  • 提高公众海洋意识 宣传弘扬海洋文化
  • 提高公众海洋意识 宣传弘扬海洋文化 加强海洋新闻宣传,大力提高全民海洋意识,推动海洋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引导舆论和公众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准确认知"海洋强国"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成为宣教中心当前的工作重点. 围绕海洋主体工作开展新闻宣传 党的十八大会议期间,一部海洋题材的大型纪录 ...

  • 最大下潜深度6329米!"海翼"号水下滑翔机是怎样冲击世界纪录的?
  • 原创 2017-03-21 李大庆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 微信号 kjrbwx 功能介绍 <科技日报>是富有鲜明科技特色的综合性日报,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主流新闻媒体,是党和国家在科技领域的重要舆论前沿,是广大读者依靠科技创造财富.提升文明.刷新生活的服务平台,是中国科技界面向社会. ...

  • 全球气候变暖
  • 对"全球变暖"的思考 自然地理学二班 张富强 20150828 在老师的推荐下观看了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的"难以忽视的真相"纪录片.导演巧妙地把全球变暖的种种自然现象与戈尔先生的个人历史,以及他长期以来致力于警示和改善全球变暖现象的行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部具 ...

  • 马里亚纳海沟发现世界最大单细胞生物(图)
  • 这是先前几次航程中打捞起的神秘深海生物xenophyophores样本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海洋工程师凯文·哈定和海洋技师乔西·曼格尔(Josh Manger)正一起准备测试哈定设计的深海着陆器 海洋生物学家们首次确认了一种生活于极深大洋海底的巨型阿米巴虫的存在 "Xenophyophores ...

  • 感悟大自然:优秀动物纪录片巡礼
  • 无论是追踪老虎或鲸鱼的踪迹,还是仅仅讲述猫猫狗狗的平凡故事,动物纪录片一直深受大众喜爱.在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让我们跟随电影工作者的镜头走进大自然,感悟生命的真谛. Wild Parrots of Telegraph Hill 特利格拉夫山的野鹦鹉(2003) Filmmaker Judy Irvi ...

  • 中国蛟龙号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再破纪录:美国人的宝贝可能不保了
  • 我们一直以来都在探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却很容易忘记占据这个大世界最多的成员就是"海洋".中东地区的战乱是因为他们的资源非常丰富,所以内战的背后是美国和俄罗斯的野心勃勃.而另外一个是有待开发的资源就是世界海洋.海洋占据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71%,我们在大自然面前都是渺小的.因此不 ...

  • 海洋深部地震勘探技术
  • 第7卷第3期2000年9月EarthScienceFrontiers(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Vol.7No.3Sept.2000 海洋深部地震勘探技术 牛滨华1,孙春岩1,张中杰2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

  • 中外纪录片的跨文化差异
  • 中外纪录片的跨文化差异 种晖 高宏 由于在语言符号的编码.思维逻辑的方式.宗教文化的传承以及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国内和国外的纪录片在制作理念.表现手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中外纪录片在国际纪录片创作.交流.认同上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碰撞,科学心理学之父冯特和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 ...

  • 海豚湾的悲鸣20151025
  • 海豚湾的悲鸣 [摘要]<海豚湾>是一部由路易·西霍尤斯执导.里克·奥巴瑞主演,拍摄于2009年的纪录片,该片记录了日本太地町当地的渔民每年捕杀海豚的经过.整部影片讲述的是在著名的海洋哺乳类动物专家的带领下,一群动物保护人士冒着生命危险.突破重重阻碍走进了这 ① 一海湾,深入现场记录下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