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新课改工作总结

名校新课改工作总结

一、加强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

2005年自我省实施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使得教研员与广大教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作为一年轻的教研员,我参加了常州市组织的两次语文学科课程培训,认真聆听专家的学术报告,对新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的目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继续认真钻研教育部制定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加强对新课标语文教科书的研究,通过对教育教学论著、语文教学研究刊物的学习,提高教育理论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为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稳步推进我区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提高普通高中语文课教学效益,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总结近几年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推进教学改革的成果和经验,结合我区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实际,研究制定《武进区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指导意见》,供我区普通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中参考。

经常深入课堂调研,在与师生面对面的接触中,亲自体会课改的寒温冷暖。“教”“学”本身是一个相长的过程,自己也能经常去学校上课,真切地体验课堂实际教学状况。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教学研究中取得的点滴经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近三年来,在正式刊物上发表文章4篇,有10篇论文在省级获奖。在常州大市作《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教材教法分析》、《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专题教材教法分析》、《2007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分析》、《立足基础,冲刺高分》讲座4次。参与《新课程·新学案》、《高考语文冲刺卷》、《高中生阅读年选》等资料的编写工作。

二、积极发挥教科研作用,以课题研究引领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

本人努力实现科研为教学服务,科研为课堂服务,科研为学生服务的宗旨,针对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本人设计了课题《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的研究》,在2006年中期评估中被确定为常州市重点课题,2007年顺利结题,2008年在常州市教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中获一等奖。通过课题研究,初步构建了语文个性化教学的课堂模式,优化了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操作策略;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通过对课题的实践拉动,对主要实验学校教师的指导促动,对课改问题的及时互动,积极探索语文教学新思路,深化教科研研究,提升教学质量。

三、精心组织学科教研活动,着力研究新课改下的高考,努力提高全区语文教学质量。

学科教研活动以“解读课程标准、明确教学要求,深入研究教材”为主要内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专题研讨:鼓励教师合理选择和使用教材,达成最优化学习目标;创设多种学习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适时调整教学过程;捕捉有用信息,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评价;面对学生的大胆质疑和积极探究,要有高认知问题的引导和排除愤悱心理的点拨;在热烈的互动和争论时,要有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和培养团队精神的技巧;在解读文本、辩词析句的过程中,要有指导学生穿透字面,驰骋思想,联系生活,体验感情的方法。通过教学策略的深入探讨,进一步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离开阅读积累谈提高素养是空中楼阁。这几年来,本人关注高中学生文学阅读素养的提高,倡导在全校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开展区域文学名著阅读研讨活动,建议各校根据本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语文学科发展规划,把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有计划地安排在每个学年。

研究高三教学是教研活动的重中之中,为帮助高三教师把握好新课标下的高考新要求,提高高三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年9月初,及时召开高三语文备课组长会议,详细地对高考试卷进行分析研究,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逐条认真研读分析《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科考试说明》,尤其是深入分析高考要求和新课程理念的结合点,认真组织教师参加省、市高三教学研讨活动,精心组织每年的高三模拟考试,并及时召开试卷分析会议,找经验,查问题,为一线教师之后的高三复习提供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在抓高三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会议和调研

相结合,集体调研和分学科调研相统一,在全面落实教育局和教研室对高三教学工作要求的同时,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各校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我区的高考语文成绩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四、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全面提高全区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学科教学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上,我采取多种途径:(1)每学期对青年教师进行一次集中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正确理解课程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2)通过听课,面对面地对教师进行指导。听课后,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使教师当时就获得收获。(3)优先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学术研究活动,要求青年教师主动听课、主动上汇报课和公开课。(4)吸收青年教师参加课题研究,鼓励他们积极撰写教育论文和教学反思、教学随笔。(5)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类评优活动。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和指导活动,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学的中坚和骨干,一些教师在一系列的评优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的蒋虹老师在江苏省优质课评比中获二等奖;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的刘芳老师在常州市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在省市教研室、教育学会组织的论文评比活动中,我区教师的论文得奖率很高。年青教师辅导的学生,在参加省、市级作文比赛中,成绩优秀。成就教师的同时,本人也收获许多,先后两次获区政府嘉奖,获常州教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被评为常州市教学骨干。

2009年5月

名校新课改工作总结

一、加强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

2005年自我省实施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使得教研员与广大教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作为一年轻的教研员,我参加了常州市组织的两次语文学科课程培训,认真聆听专家的学术报告,对新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的目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继续认真钻研教育部制定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加强对新课标语文教科书的研究,通过对教育教学论著、语文教学研究刊物的学习,提高教育理论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为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稳步推进我区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提高普通高中语文课教学效益,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总结近几年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推进教学改革的成果和经验,结合我区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实际,研究制定《武进区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指导意见》,供我区普通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中参考。

经常深入课堂调研,在与师生面对面的接触中,亲自体会课改的寒温冷暖。“教”“学”本身是一个相长的过程,自己也能经常去学校上课,真切地体验课堂实际教学状况。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教学研究中取得的点滴经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近三年来,在正式刊物上发表文章4篇,有10篇论文在省级获奖。在常州大市作《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教材教法分析》、《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专题教材教法分析》、《2007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分析》、《立足基础,冲刺高分》讲座4次。参与《新课程·新学案》、《高考语文冲刺卷》、《高中生阅读年选》等资料的编写工作。

二、积极发挥教科研作用,以课题研究引领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

本人努力实现科研为教学服务,科研为课堂服务,科研为学生服务的宗旨,针对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本人设计了课题《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的研究》,在2006年中期评估中被确定为常州市重点课题,2007年顺利结题,2008年在常州市教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中获一等奖。通过课题研究,初步构建了语文个性化教学的课堂模式,优化了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操作策略;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通过对课题的实践拉动,对主要实验学校教师的指导促动,对课改问题的及时互动,积极探索语文教学新思路,深化教科研研究,提升教学质量。

三、精心组织学科教研活动,着力研究新课改下的高考,努力提高全区语文教学质量。

学科教研活动以“解读课程标准、明确教学要求,深入研究教材”为主要内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专题研讨:鼓励教师合理选择和使用教材,达成最优化学习目标;创设多种学习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适时调整教学过程;捕捉有用信息,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评价;面对学生的大胆质疑和积极探究,要有高认知问题的引导和排除愤悱心理的点拨;在热烈的互动和争论时,要有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和培养团队精神的技巧;在解读文本、辩词析句的过程中,要有指导学生穿透字面,驰骋思想,联系生活,体验感情的方法。通过教学策略的深入探讨,进一步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离开阅读积累谈提高素养是空中楼阁。这几年来,本人关注高中学生文学阅读素养的提高,倡导在全校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开展区域文学名著阅读研讨活动,建议各校根据本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语文学科发展规划,把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有计划地安排在每个学年。

研究高三教学是教研活动的重中之中,为帮助高三教师把握好新课标下的高考新要求,提高高三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年9月初,及时召开高三语文备课组长会议,详细地对高考试卷进行分析研究,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逐条认真研读分析《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科考试说明》,尤其是深入分析高考要求和新课程理念的结合点,认真组织教师参加省、市高三教学研讨活动,精心组织每年的高三模拟考试,并及时召开试卷分析会议,找经验,查问题,为一线教师之后的高三复习提供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在抓高三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会议和调研

相结合,集体调研和分学科调研相统一,在全面落实教育局和教研室对高三教学工作要求的同时,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各校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我区的高考语文成绩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四、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全面提高全区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学科教学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上,我采取多种途径:(1)每学期对青年教师进行一次集中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正确理解课程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2)通过听课,面对面地对教师进行指导。听课后,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使教师当时就获得收获。(3)优先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学术研究活动,要求青年教师主动听课、主动上汇报课和公开课。(4)吸收青年教师参加课题研究,鼓励他们积极撰写教育论文和教学反思、教学随笔。(5)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类评优活动。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和指导活动,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学的中坚和骨干,一些教师在一系列的评优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的蒋虹老师在江苏省优质课评比中获二等奖;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的刘芳老师在常州市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在省市教研室、教育学会组织的论文评比活动中,我区教师的论文得奖率很高。年青教师辅导的学生,在参加省、市级作文比赛中,成绩优秀。成就教师的同时,本人也收获许多,先后两次获区政府嘉奖,获常州教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被评为常州市教学骨干。

2009年5月


相关内容

  • 三晋课改的一面旗帜
  • --绛县横水镇初中立足校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纪实 绛县横水镇初中是一所农村镇办初中.长期以来,该校以人为本.以质立校,大刀阔斧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当地领导和学生家长的一致称赞,相继荣获"运城市校园绿化示范学校"."运城市文明学校".&qu ...

  • 中学2013年效能建设活动汇报提纲
  • 周 明 学 一.三点认识: 1.效能定义和衡量依据 效能主要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 衡量效能的依据是效率.效果.效益. 2.学校效能建设的目的 效能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运用各种科学的管理手段.管理制度和有效载体,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从学校来讲,就是要达到"三调动" ...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做法
  • "自主学习,精讲点拨"自主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新模式 ---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做法 为了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我校对洋思.东庐.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发现三所名校的课堂教学都是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 ...

  • 磁灶中学语文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
  • (2009年9月-2012年7月) 今年我校顺利通过了省二级达标中学的验收,新的发展机遇摆在了我们磁重任的面前,在学校"建设书香校园.打造品牌学科.提升内涵.提高质量"的指导思想下,在全组教师的热情参与下,我们制定我校语文组的三年发展规划. 一.目前语文组的现状分析 语文组共有2 ...

  • 从清华大学博士后到山区支教
  • 从清华大学博士后到山区支教"白求恩" 清华大学博士后.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振权工作扫描 通过教育政策创新,教育方式转变,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突破,助力试验区内涵与特色发展的洼地抢跑与垂直起飞的科学发展之路,探索八百多万人口大区穷财政办强教育的模式,带着一腔教育报国的赤诚,怀揣促进区域教育 ...

  • 江浙行:触摸深厚文化底蕴感悟深邃教育理念
  • "要给学生打好身体和精神的底子".何老师的这篇考察体会始终围绕着杭州二中这一核心理念展开.正是有了这样深邃的教育理念,才有了杭州二中让人震撼的教育成就,而其学子的优异后续发展力也就有了厚实的基础. --编者 何勇涛: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东省中语会理事,江门市新会区中学语文教研员, ...

  • 城镇中学新学期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
  • 辉煌从这里开始 ----城镇中学新学期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金色秋风送走了炎炎夏日,敲开了城中校园新学期的大门.带着暑假生活轻松愉快的美好回忆,怀着对新学期新生活的热切向往,我们又回到了宁静的校园, 满怀信心地站在新学年的起跑线上. 今天,我校全体师生欢聚一堂,隆 ...

  • 2014年教育局工作计划
  • 一、~年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深化改革,推动创新。认真落实藁城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市、教育名市的实施意见》精神,坚持“义务教育抓均衡,高中教育抓规模,学前教育抓规范,职成教育抓服务,各类教育上质量”的工作思路,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

  • 选课走班,分层教学心得
  • 困难与希望同在, 挑战与机遇并存 --选课走班.分层教学学习考察心得 2017年6月18日-6月23日,我有幸与我校其他29位老师及领导共同参加了由中国云教育研究院举办的"走进名校,师从名师"全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系列培训之"选课走班,分层教学"第1期培训.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