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二)
一.选择题
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 A.10 g冰受热融化成10 g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D.由于反应前后原子种类相同,所以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图5-1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4∶1∶3 B.3∶1∶2 C.4∶1∶2 D.3∶1∶3 4.某化合物X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的方程式为;4X+5O催化剂 24NO+6H
2O,根据质量守
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 ( )
A.N2H2 B.NH2 C.NH4 D.NH3
5.铝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铝,则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为 ( ) A.27∶32:102 B.27∶32∶59 C.9∶8;17 D.108:96:204
6.镁条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加热(内含空气),能正确表示容器内物质总质量变化情况的是(
)
7.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
A.物质种类 B.元素化合价 C.元素种类 D.原子数目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氢气和1 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 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C.只有固、液体间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与就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四氧化三铁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与氧气质量和
9.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g氧气,同时生成4.4g氧化碳和2.7g水,则该化合物 (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10.化学反应A+2B====C+D,5.6gA和7.3 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C,现在要得到0.4gD,所需A的质量为 ( )
A.5.6g B.11.2g C.14.6g D.无法计算
11.将A,B,C三种物质各10g,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其中B是催化剂).当A已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D16g,则反应后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 ( ) A.5:1 B.5:2 C.5:3 D.4:1
12.某物质在氧气里燃烧(氧气不足)生成物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三种物质,这种物质的成分里 ( )
A.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 13.现有化学反应X+Y===Z,若将a g X和b g Y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Z的质量( )。
A.等于(a+b) g B.大于(a+b) g C.小于(a+b) g D.不大于(a+b) g
14.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 )。
A.20 ℃,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B.20 ℃,1 g镁和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 g C.20 ℃,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
D.20 ℃,1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 g硝酸钾溶液 15.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16.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现将6 g A和8 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 A.9 g B.11 g C.12 g D.14 g 二.实验题
1.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_______。 (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 g,则右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_______g。 (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 _____(只写一条)。
(5)反思:白磷燃烧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 。
2.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完成填空:
(1)W在反应中可能是 ;
(2)该反应属于 ; (3)待测值为 g; (4)该反应中Y (填“是”或“否”)全部参加了反应;
(5)该反应中X和Y的质量比为 ;该反应中X是 (填“反应物”或“生成物”)。
3.【提出问题】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吗?
【设计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所用药品和装置如图A所示;小红设计的实验所用装置如图B所示。
A B
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其中包括准确地称量和细致地观察。
【实验现象】(1) 通过(填“小刚”或“小红”)设计的实验,实验前后天平保持平衡。
(2)另一个天平不平衡的理由是 。 【反思与评价】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要用到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该在 容器中进行实验。
【拓展与迁移】(1)通过实验,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性实验: (填“一定”或“不
一定” )在密闭容器里进行。
(2)推翻伪科学的谎言,如铜在催化剂的条件下不可能变成黄金,请说明理由: (3)根据化学方程式Al△
2O3+2NaOH
2NaAlO2+X ,确定X的化学式为 。
4.下图是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图中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2)若“〇”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请你写出从上图中获得的信息(写出两条)○1
; ○2
质量守恒定律(二)
二.选择题
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D ) A.10 g冰受热融化成10 g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D.由于反应前后原子种类相同,所以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图5-1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B )
A.4∶1∶3 B.3∶1∶2 C.4∶1∶2 D.3∶1∶3 4.某化合物X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的方程式为;4X+5O催化剂 24NO+6H
2O,根据质量守
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 ( D )
A.N2H2 B.NH2 C.NH4 D.NH3
5.铝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铝,则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为 ( CD ) A.27∶32:102 B.27∶32∶59 C.9∶8;17 D.108:96:204
6.镁条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加热(内含空气),能正确表示容器内物质总质量变化情况的是(
B)
7.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 )
A.物质种类 B.元素化合价 C.元素种类 D.原子数目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氢气和1 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 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C.只有固、液体间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与就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四氧化三铁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与氧气质量和
9.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g氧气,同时生成4.4g氧化碳和2.7g水,则该化合物 ( C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10.化学反应A+2B====C+D,5.6gA和7.3 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C,现在要得到0.4gD,所需A的质量为 ( B )
A.5.6g B.11.2g C.14.6g D.无法计算
11.将A,B,C三种物质各10g,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其中B是催化剂).当A已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D16g,则反应后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 ( B ) A.5:1 B.5:2 C.5:3 D.4:1
12.某物质在氧气里燃烧(氧气不足)生成物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三种物质,这种物质的成分里 ( C )
A.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 13.现有化学反应X+Y===Z,若将a g X和b g Y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Z的质量( D )。
A.等于(a+b) g B.大于(a+b) g C.小于(a+b) g D.不大于(a+b) g
14.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 C )。
A.20 ℃,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B.20 ℃,1 g镁和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 g C.20 ℃,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
D.20 ℃,1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 g硝酸钾溶液 15.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D )。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16.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现将6 g A和8 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C )。 A.9 g B.11 g C.12 g D.14 g 二.实验题
1.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___防止锥形瓶底部局部受热破裂 ________。(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 g,则右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____2.6____g。 (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产生白色的烟,气球胀大,后又缩小_______。(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装置漏气(或锥形瓶未冷却等) 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条)。
(5)反思:白磷燃烧___遵守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_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__。
2.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完成填空:
(1)W在反应中可能是 催化剂 ;
(2)该反应属于 分解反应 ; (3)待测值为 0 g; (4)该反应中Y 是 (填“是”或“否”)全部参加了反应;
(5)该反应中X和Y的质量比为 9:17 ;该反应中X是 生成物 (填“反应物”或“生成物”)。
3.【提出问题】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吗?
【设计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所用药品和装置如图A所示;小红设计的实验所用装置如图B所示。
A B
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其中包括准确地称量和细致地观察。
【实验现象】(1) 小刚 通过(填“小刚”或“小红”)设计的实验,实验前后天平保持平衡。
(2)另一个天平不平衡的理由是 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逸散到空气中 。 【反思与评价】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要用到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该在 密闭 容器中进行实验。
【拓展与迁移】(1)通过实验,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性实验: 不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在密闭容器里进行。
(2)推翻伪科学的谎言,如铜在催化剂的条件下不可能变成黄金,请说明理由: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 (3)根据化学方程式Al
2O3+2NaOH
△2NaAlO2+X ,确定X的化学式为 H2O 。
4.下图是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图中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化合反应
;
(2)若“〇”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 + O点燃
2
CO2 (3)请你写出从上图中获得的信息(写出两条)○1
;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二)
一.选择题
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 A.10 g冰受热融化成10 g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D.由于反应前后原子种类相同,所以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图5-1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4∶1∶3 B.3∶1∶2 C.4∶1∶2 D.3∶1∶3 4.某化合物X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的方程式为;4X+5O催化剂 24NO+6H
2O,根据质量守
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 ( )
A.N2H2 B.NH2 C.NH4 D.NH3
5.铝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铝,则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为 ( ) A.27∶32:102 B.27∶32∶59 C.9∶8;17 D.108:96:204
6.镁条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加热(内含空气),能正确表示容器内物质总质量变化情况的是(
)
7.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
A.物质种类 B.元素化合价 C.元素种类 D.原子数目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氢气和1 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 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C.只有固、液体间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与就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四氧化三铁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与氧气质量和
9.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g氧气,同时生成4.4g氧化碳和2.7g水,则该化合物 (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10.化学反应A+2B====C+D,5.6gA和7.3 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C,现在要得到0.4gD,所需A的质量为 ( )
A.5.6g B.11.2g C.14.6g D.无法计算
11.将A,B,C三种物质各10g,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其中B是催化剂).当A已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D16g,则反应后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 ( ) A.5:1 B.5:2 C.5:3 D.4:1
12.某物质在氧气里燃烧(氧气不足)生成物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三种物质,这种物质的成分里 ( )
A.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 13.现有化学反应X+Y===Z,若将a g X和b g Y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Z的质量( )。
A.等于(a+b) g B.大于(a+b) g C.小于(a+b) g D.不大于(a+b) g
14.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 )。
A.20 ℃,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B.20 ℃,1 g镁和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 g C.20 ℃,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
D.20 ℃,1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 g硝酸钾溶液 15.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16.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现将6 g A和8 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 A.9 g B.11 g C.12 g D.14 g 二.实验题
1.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_______。 (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 g,则右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_______g。 (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 _____(只写一条)。
(5)反思:白磷燃烧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 。
2.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完成填空:
(1)W在反应中可能是 ;
(2)该反应属于 ; (3)待测值为 g; (4)该反应中Y (填“是”或“否”)全部参加了反应;
(5)该反应中X和Y的质量比为 ;该反应中X是 (填“反应物”或“生成物”)。
3.【提出问题】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吗?
【设计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所用药品和装置如图A所示;小红设计的实验所用装置如图B所示。
A B
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其中包括准确地称量和细致地观察。
【实验现象】(1) 通过(填“小刚”或“小红”)设计的实验,实验前后天平保持平衡。
(2)另一个天平不平衡的理由是 。 【反思与评价】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要用到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该在 容器中进行实验。
【拓展与迁移】(1)通过实验,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性实验: (填“一定”或“不
一定” )在密闭容器里进行。
(2)推翻伪科学的谎言,如铜在催化剂的条件下不可能变成黄金,请说明理由: (3)根据化学方程式Al△
2O3+2NaOH
2NaAlO2+X ,确定X的化学式为 。
4.下图是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图中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2)若“〇”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请你写出从上图中获得的信息(写出两条)○1
; ○2
质量守恒定律(二)
二.选择题
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D ) A.10 g冰受热融化成10 g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D.由于反应前后原子种类相同,所以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图5-1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B )
A.4∶1∶3 B.3∶1∶2 C.4∶1∶2 D.3∶1∶3 4.某化合物X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的方程式为;4X+5O催化剂 24NO+6H
2O,根据质量守
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 ( D )
A.N2H2 B.NH2 C.NH4 D.NH3
5.铝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铝,则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为 ( CD ) A.27∶32:102 B.27∶32∶59 C.9∶8;17 D.108:96:204
6.镁条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加热(内含空气),能正确表示容器内物质总质量变化情况的是(
B)
7.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 )
A.物质种类 B.元素化合价 C.元素种类 D.原子数目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氢气和1 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 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C.只有固、液体间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与就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四氧化三铁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与氧气质量和
9.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g氧气,同时生成4.4g氧化碳和2.7g水,则该化合物 ( C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10.化学反应A+2B====C+D,5.6gA和7.3 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C,现在要得到0.4gD,所需A的质量为 ( B )
A.5.6g B.11.2g C.14.6g D.无法计算
11.将A,B,C三种物质各10g,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其中B是催化剂).当A已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D16g,则反应后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 ( B ) A.5:1 B.5:2 C.5:3 D.4:1
12.某物质在氧气里燃烧(氧气不足)生成物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三种物质,这种物质的成分里 ( C )
A.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 13.现有化学反应X+Y===Z,若将a g X和b g Y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Z的质量( D )。
A.等于(a+b) g B.大于(a+b) g C.小于(a+b) g D.不大于(a+b) g
14.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 C )。
A.20 ℃,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B.20 ℃,1 g镁和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 g C.20 ℃,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
D.20 ℃,1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 g硝酸钾溶液 15.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D )。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16.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现将6 g A和8 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C )。 A.9 g B.11 g C.12 g D.14 g 二.实验题
1.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___防止锥形瓶底部局部受热破裂 ________。(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 g,则右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____2.6____g。 (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产生白色的烟,气球胀大,后又缩小_______。(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装置漏气(或锥形瓶未冷却等) 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条)。
(5)反思:白磷燃烧___遵守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_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__。
2.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完成填空:
(1)W在反应中可能是 催化剂 ;
(2)该反应属于 分解反应 ; (3)待测值为 0 g; (4)该反应中Y 是 (填“是”或“否”)全部参加了反应;
(5)该反应中X和Y的质量比为 9:17 ;该反应中X是 生成物 (填“反应物”或“生成物”)。
3.【提出问题】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吗?
【设计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所用药品和装置如图A所示;小红设计的实验所用装置如图B所示。
A B
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其中包括准确地称量和细致地观察。
【实验现象】(1) 小刚 通过(填“小刚”或“小红”)设计的实验,实验前后天平保持平衡。
(2)另一个天平不平衡的理由是 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逸散到空气中 。 【反思与评价】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要用到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该在 密闭 容器中进行实验。
【拓展与迁移】(1)通过实验,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性实验: 不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在密闭容器里进行。
(2)推翻伪科学的谎言,如铜在催化剂的条件下不可能变成黄金,请说明理由: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 (3)根据化学方程式Al
2O3+2NaOH
△2NaAlO2+X ,确定X的化学式为 H2O 。
4.下图是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图中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化合反应
;
(2)若“〇”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 + O点燃
2
CO2 (3)请你写出从上图中获得的信息(写出两条)○1
;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