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报告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目的】

1.了解水的表面性质,用拉脱法测定室温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2.学会使用焦利氏秤测量微小力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仪器】

焦利秤,砝码,烧杯,温度计,镊子,水,游标卡尺等。

【实验原理】液体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的重要特性,存在于液体极薄的表面层内,是液体

表面层内分子力作用的结果。将一块表面洁净的矩形金属薄片竖直地浸入液体中,然后轻轻提起,则其附近的液面在外界拉力下将形成一张水膜。 各力平衡的条件为: F =mg +f (1)

式中,F 是所施外力,mg 为薄片和它所附的液体的总重力,f 为表面张力。 由于表面张力与接触面的周长成正比,故有

f =2α(l +d ) (2) 式中,比例系数α称为表面张力系数,其值等于作用在液体表面单位长度的力,将(4-20)代入(4-19)式中,可得:

α=

F -m g

(3)

2(l +d )

式中,l 为的长度,d 为金属丝得直径。 由于l >>d ,所以上式可简化为:

α=

F -mg

(4) 2l

当在弹簧下端的砝码盘内加入砝码时,弹簧受力而伸长。由胡克定律知,在弹性限度内对弹簧所施外力F 与弹簧伸长量∆x ,就可算出作用于弹簧上的外力。

当把金属片挂在焦利秤的弹簧秤下端时,弹簧所受拉力为mg 。当把金属片浸入水中再缓缓拉起时,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一部分液体被金属片带起形成液体膜,当所施加外力大于f 时,被带起的液膜破裂,金属片脱出液面。再液体膜破裂的瞬间弹簧所受为F =mg +f (略去水膜自重) 。此时弹簧所受的表面张力为f =F -mg 。这一很小的作用力使弹簧发生形变∆x ',则f =k ∆x '。将这两式代入(4)式中,有

k ∆x 'α=(5)

2l

由以上讨论知,要测量表面张力系数α,只要测出金属片的长度l ,弹簧的倔强系数k 以及

以及液膜破裂的瞬间由于表面张力引起的弹簧伸长量∆x '即可。本实验用金属圆环代替金属片,则有2l=π(d1+d2)

【实验步骤】(1) 仪器安装和调节

从盒中轻轻取出弹簧、小镜和砝码盘,装上焦利秤,调节三角支架的底座螺钉,使金属杆垂直,这时小镜C 悬在玻璃管D 的中央。调节G 的升降,使“三线重合”,记下初读数。 (2) 焦利秤校准

每次将1.0g 砝码加入砝码盘中,每加1.0g 砝码,调整依次旋纽G ,使三线重合,分别记下L 1,L 2,L 3……L 9。再逐次减少砝码,每减少1.0g 砝码,调整一次旋纽G ,使三线重合,分别记下各次读数,将所记数据填入表中。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出k 。 (3)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① 将待测液体倒入洁净干燥的烧杯中置于平台上,并将金属圆环用酒精擦干净悬挂于砝码盘下端的小钩上,调节旋纽G 使三线重合,记下读数x 0. ② 调节F 将平台E 慢慢升起,使金属圆环浸入液体中。然后用一手调节F 使平台缓缓下降,小镜上的刻线液随之下降,同时用另一手调节G 使三线重合,再使平台缓缓下降一些,重复上述调节,直到金属圆环脱出液体前始终保持三线重合,记下在金属圆环脱出液面前瞬间游标H 上的读数x . ③ 在重复上述步骤共做5次,求出表面张力所引起的弹簧的伸长量∆x 的平均值 ④ 用卡尺测出金属圆环的d 1、d 2,代入式中算出ɑ。

'

【数据处理】

1. 用逐差法计算弹簧的倔强系数K (实验温度:18C )

14

∆L

=∑(L i +5-L i ) =13.774

5i =0σ∆L =

∆A =∆B =

∑∆L -∆L /(5-1) =0.354

2i

t 0. 95

σ∆L =0.426 n

∆仪

=0.02mm 1. 05

∆∆L =∆2A +∆2B =0.426

2.计算液体表面张力f

∆A =∆B =

t 0. 95

σ∆S =0.352 n

∆仪

=0.02mm 1. 05

∆∆S =∆2A +∆2B =0.353

3. 金属环外、内直径的测量(本实验直接给学生结果)

=

K =86.9×10-3

π(d 1+d 2)

3.计算表面张力系数α及不确定度

⎛⎫⎛⎫∆S K ⎪ ∆α= ∆K ⎪+ ∆∆S ⎪=3.704×10-5

⎪⎭⎝π(d 1+d 2) ⎭⎝π(d 1+d 2)

4. 表面张力系数的理论值:α≈(75. 5-0. 15t ) ⨯10-3N /m =(67.98±0.0370) ×10-3

22

【误差分析】系统误差主要与薄膜的重量、金属圆环所受浮力、接触角等有关。

偶然误差主要和平台引起的液面振动、圆环的净化处理、液体浸润不充分、外界环境变化(如空气的流动)等方面有关

【思考题】

1. 用焦利称测量微小力的依据是什么?

答:如果我们在砝码托盘上加X 克砝码, 弹簧伸长了某一长度, 细金属杆上镜中的标线即向下移动, 此时三线不再重合. 转动旋钮使管向上移动, 因而细金属杆也随之向上移动. 当三线又重合时, 在管及管的游标上可读出第二个读数, 该读数与第一个读数这差就是弹簧在增加X 克重量时所伸长的长度.

2.金属圆环浸入水中,然后轻轻提起到底面与水面相平时,试分析金属圆环在竖直方向的受力。

答:金属圆环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水的液体表面 3. 分析(2)式成立的条件,实验中应如何保证这些条件实现?

答:金属片洁净、水膜刚好要破裂时;实验前清洗金属片、多次实验以确定水膜破裂的临界点

4. 本实验中为何安排测(F —mg ),而不是分别测F 和mg ?

答:液膜被匀速拉破的瞬间, 表面张力的方向近似竖直向下, 从而根据力的平衡条件, 得出该式(忽略拉破瞬间的浮力). 如果拉膜不小心, 液膜过早破裂, 则破裂瞬间线框两侧受到的表面张力是斜向下的, 其竖直分量才和F,mg 平衡, 这样利用上式计算的结果就是这个竖直分力, 显然会导致比真实的值偏小. 非匀速拉伸显然也导致上式不成立。

5. 本实验影响测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使α偏大还是偏小?

答:薄膜的重量、金属圆环所受浮力、接触角、平台引起的液面振动、圆环的净化处理、

液体浸润不充分、外界环境变化(如空气的流动)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目的】

1.了解水的表面性质,用拉脱法测定室温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2.学会使用焦利氏秤测量微小力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仪器】

焦利秤,砝码,烧杯,温度计,镊子,水,游标卡尺等。

【实验原理】液体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的重要特性,存在于液体极薄的表面层内,是液体

表面层内分子力作用的结果。将一块表面洁净的矩形金属薄片竖直地浸入液体中,然后轻轻提起,则其附近的液面在外界拉力下将形成一张水膜。 各力平衡的条件为: F =mg +f (1)

式中,F 是所施外力,mg 为薄片和它所附的液体的总重力,f 为表面张力。 由于表面张力与接触面的周长成正比,故有

f =2α(l +d ) (2) 式中,比例系数α称为表面张力系数,其值等于作用在液体表面单位长度的力,将(4-20)代入(4-19)式中,可得:

α=

F -m g

(3)

2(l +d )

式中,l 为的长度,d 为金属丝得直径。 由于l >>d ,所以上式可简化为:

α=

F -mg

(4) 2l

当在弹簧下端的砝码盘内加入砝码时,弹簧受力而伸长。由胡克定律知,在弹性限度内对弹簧所施外力F 与弹簧伸长量∆x ,就可算出作用于弹簧上的外力。

当把金属片挂在焦利秤的弹簧秤下端时,弹簧所受拉力为mg 。当把金属片浸入水中再缓缓拉起时,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一部分液体被金属片带起形成液体膜,当所施加外力大于f 时,被带起的液膜破裂,金属片脱出液面。再液体膜破裂的瞬间弹簧所受为F =mg +f (略去水膜自重) 。此时弹簧所受的表面张力为f =F -mg 。这一很小的作用力使弹簧发生形变∆x ',则f =k ∆x '。将这两式代入(4)式中,有

k ∆x 'α=(5)

2l

由以上讨论知,要测量表面张力系数α,只要测出金属片的长度l ,弹簧的倔强系数k 以及

以及液膜破裂的瞬间由于表面张力引起的弹簧伸长量∆x '即可。本实验用金属圆环代替金属片,则有2l=π(d1+d2)

【实验步骤】(1) 仪器安装和调节

从盒中轻轻取出弹簧、小镜和砝码盘,装上焦利秤,调节三角支架的底座螺钉,使金属杆垂直,这时小镜C 悬在玻璃管D 的中央。调节G 的升降,使“三线重合”,记下初读数。 (2) 焦利秤校准

每次将1.0g 砝码加入砝码盘中,每加1.0g 砝码,调整依次旋纽G ,使三线重合,分别记下L 1,L 2,L 3……L 9。再逐次减少砝码,每减少1.0g 砝码,调整一次旋纽G ,使三线重合,分别记下各次读数,将所记数据填入表中。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出k 。 (3)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① 将待测液体倒入洁净干燥的烧杯中置于平台上,并将金属圆环用酒精擦干净悬挂于砝码盘下端的小钩上,调节旋纽G 使三线重合,记下读数x 0. ② 调节F 将平台E 慢慢升起,使金属圆环浸入液体中。然后用一手调节F 使平台缓缓下降,小镜上的刻线液随之下降,同时用另一手调节G 使三线重合,再使平台缓缓下降一些,重复上述调节,直到金属圆环脱出液体前始终保持三线重合,记下在金属圆环脱出液面前瞬间游标H 上的读数x . ③ 在重复上述步骤共做5次,求出表面张力所引起的弹簧的伸长量∆x 的平均值 ④ 用卡尺测出金属圆环的d 1、d 2,代入式中算出ɑ。

'

【数据处理】

1. 用逐差法计算弹簧的倔强系数K (实验温度:18C )

14

∆L

=∑(L i +5-L i ) =13.774

5i =0σ∆L =

∆A =∆B =

∑∆L -∆L /(5-1) =0.354

2i

t 0. 95

σ∆L =0.426 n

∆仪

=0.02mm 1. 05

∆∆L =∆2A +∆2B =0.426

2.计算液体表面张力f

∆A =∆B =

t 0. 95

σ∆S =0.352 n

∆仪

=0.02mm 1. 05

∆∆S =∆2A +∆2B =0.353

3. 金属环外、内直径的测量(本实验直接给学生结果)

=

K =86.9×10-3

π(d 1+d 2)

3.计算表面张力系数α及不确定度

⎛⎫⎛⎫∆S K ⎪ ∆α= ∆K ⎪+ ∆∆S ⎪=3.704×10-5

⎪⎭⎝π(d 1+d 2) ⎭⎝π(d 1+d 2)

4. 表面张力系数的理论值:α≈(75. 5-0. 15t ) ⨯10-3N /m =(67.98±0.0370) ×10-3

22

【误差分析】系统误差主要与薄膜的重量、金属圆环所受浮力、接触角等有关。

偶然误差主要和平台引起的液面振动、圆环的净化处理、液体浸润不充分、外界环境变化(如空气的流动)等方面有关

【思考题】

1. 用焦利称测量微小力的依据是什么?

答:如果我们在砝码托盘上加X 克砝码, 弹簧伸长了某一长度, 细金属杆上镜中的标线即向下移动, 此时三线不再重合. 转动旋钮使管向上移动, 因而细金属杆也随之向上移动. 当三线又重合时, 在管及管的游标上可读出第二个读数, 该读数与第一个读数这差就是弹簧在增加X 克重量时所伸长的长度.

2.金属圆环浸入水中,然后轻轻提起到底面与水面相平时,试分析金属圆环在竖直方向的受力。

答:金属圆环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水的液体表面 3. 分析(2)式成立的条件,实验中应如何保证这些条件实现?

答:金属片洁净、水膜刚好要破裂时;实验前清洗金属片、多次实验以确定水膜破裂的临界点

4. 本实验中为何安排测(F —mg ),而不是分别测F 和mg ?

答:液膜被匀速拉破的瞬间, 表面张力的方向近似竖直向下, 从而根据力的平衡条件, 得出该式(忽略拉破瞬间的浮力). 如果拉膜不小心, 液膜过早破裂, 则破裂瞬间线框两侧受到的表面张力是斜向下的, 其竖直分量才和F,mg 平衡, 这样利用上式计算的结果就是这个竖直分力, 显然会导致比真实的值偏小. 非匀速拉伸显然也导致上式不成立。

5. 本实验影响测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使α偏大还是偏小?

答:薄膜的重量、金属圆环所受浮力、接触角、平台引起的液面振动、圆环的净化处理、

液体浸润不充分、外界环境变化(如空气的流动)


相关内容

  • 华科物理实验液体表面张力实验报告
  •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 许多涉及液体的物理现象都与液体的表面性质有关,液体表面的主要性质就是表面张力.例如液体与固体接触时的浸润与不浸润现象.毛细现象.液体泡沫的形成等,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浮选技术,动植物体内液体的运动,土壤中水的运动等都是液体表面张力的表现. 液体表面在宏观上就好像一张绷紧的橡皮膜, ...

  • 接触角的测定实验报告
  • 液-固界面接触角的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润湿过程以及接触角的含义与应用. 2. 掌握用JC2000C1静滴接触角/界面张力测量仪测定接触角和表面张力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润湿是自然界和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现象.通常将固-气界面被固-液界面所取代的过程称为润湿.将液体滴在 ...

  • 化工原理实验
  • 黄冈师范学院 2011至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授 院别课计划课程名称班级应化201001-02化工原理实验 主讲教师熊绪杰实验辅导教师莫小曼实际授课 讲授12学周时总学时(不包括期终考试阶段)36学时实验36学时 学时 学时校外教学(教学参观)机动学时学时习题课其它 教研室主任 中心办公室主任 中 ...

  • 21.FD-NST-I液体表面张力测定仪说明书
  • FD-NST-I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 (专利产品金奖) 说 明 书 上海复旦天欣科教仪器有限公司 中国 上海 一.概述 FD-NST-Ⅰ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是一种新型拉脱法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由复旦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与上海复旦天欣科教仪器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新仪器与原测量仪器相比,具有以 ...

  • 用力敏传感器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 第24卷 第3期2006年6月 江 西 科 学 Vol.24No.3 Jun.2006 文章编号:1001-3679(2006)03-0294-02 用力敏传感器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袁吉仁,邓新华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江西南昌 330047) 摘要:采用力敏传感器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的新方 ...

  • 液体表面张力测定仪(四川大学标准版)
  • [实验目的] 1.用拉脱法测量室温下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2.学习力敏传感器的定标方法 [实验原理] 测量一个已知周长的金属片从待测液体表面脱离时需要的力,求得该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方法称为拉脱法.若金属片为环状吊片时,考虑一级近似,可以认为脱离力为表面张力系数乘上脱离表面的周长,即 F=α·π(D ...

  • 修改AC-ZL-204 初始污染菌检测方法
  • 5.1 原理 1.0 目的 建立产品初始污染菌数检验及分析标准操作规程. 2.0 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包装后灭菌前的每批产品. 3.0 参考文献 参考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非无菌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GB/T19973.1-2005 GB15980-1995 4.0 工作程序 4.1 设备: 恒温培养箱 ...

  • 六 表面张力系数(14周)
  •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目的 1. 学习传感器的定标方法,用砝码对硅压阻力敏传感器进行定标, 计算该传感器的灵敏度. 2. 了解液体表面的性质,观察液体表面张力的物理现象. 3. 用拉脱法测定室温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仪器和用具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及附件: 数字电压表:力敏传感器: 温度计: 游 ...

  •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
  • 实验6.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预习重点 1.脱法测表面张力系数的原理: 一.实验目的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是表征液体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该参数在工业.医学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应用.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硅单晶电阻应变传感器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2.1.表面张力的基本概念 液体表面上任何一条分界线两侧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