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力学复习题

岩体力学复习题(2013)

一、名词解释

1、岩体力学是力学的分支学科,是研究岩体在各种力场作用下变形与破坏规律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科学,是一门应用型基础学科。

2、岩块是指不含显著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

3、结构面是指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界面或带。

4、岩体是指在地质历史中形成的,由有岩块和结构面网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并赋存在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5、

6、岩体结构是指岩体中的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排列组合特征。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单向抗压强度:岩石试件在单轴压力下抵抗破坏的极限能力或极限强度。 16、峰值强度:岩石应力应变曲线上对应最大应力值时的强度。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回滞环:由于弹性滞后和塑性变形,使得应力应变曲线上的卸荷曲线与其本次的加荷曲线不重合且不能回到原点,而且重新加荷曲线也和上次卸荷曲线不重合,二者构成一个封闭的环,称之为回滞环。

27、

28、张开度:结构面两壁间的垂直距离。

29、

30、

31、

32、构造应力:由地质构造运动而引起的地应力。

33、围岩:在岩体内开挖地下硐室,围岩将在径向、环向分别发生引张及压缩变形,因此使得原来的径向压应力降低,而环向压应力升高,通常,将这种应力重分布所涉及的岩体石称之为围岩。

34、

35、

36、塑性松动圈:地下开挖后,洞壁的应力集中最大,当它超过围岩屈服极限时,洞壁围岩就由弹性状态转化为塑性状态,塑性范围内围岩称为塑性松动圈。

37、围岩抗力:在有压洞室中,作用有很高的内水压力,并通过洞壁传递给围岩,这时围岩将产生一个力,称为围岩抗力

38、边坡安全系数:边坡工程允许的稳定性系数值。

39、边坡稳定性系数:边坡滑动面抗滑力与滑动力的比例关系。

40、几何边界条件:构成可能滑动岩体的各种边界面及其组合关系,包括滑动面、切割面和临空面。

二、选择题

1、岩石与岩体的关系是( B )。

(A)岩石就是岩体 (B)岩体是由岩石和结构面组成的

(C)岩体代表的范围大于岩石 (D)岩石是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2、大部分岩体属于( D )。

(A)均质连续材料 (B)非均质材料

(C)非连续材料 (D)非均质、非连接、各向异性材料

3、影响岩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 C )。

(A)岩石类型、埋深

(B)岩石类型、含水量、温度

(C)岩体的完整性和岩石的强度

(D)岩体的完整性、岩石强度、裂隙密度、埋深

4、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岩石的坚硬程度确定是按照( A )。

(A)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B)岩石的抗拉强度

(C)岩石的变形模量

(D)岩石的粘结力

5、下列形态的结构体中,哪一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D )

(A)锥形(B)菱形(C)楔形(D)方形

6、沉积岩中的沉积间断面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结构面?( A )

(A)原生结构面 (B)构造结构面

(C)次生结构面

7、岩体的变形和破坏主要发生在( C )

(A)劈理面(B)解理面(C)结构面

(D)晶面

8、同一形式的结构体,其稳定性由大到小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B )

(A)柱状>板状>块状

(B)块状>板状>柱状

(C)块状>柱状>板状

(D)板状>块状>柱状

9、不同形式的结构体其岩体稳定性的由大到小的排列次序为( A )

(A)聚合型结构体>方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

(B)锥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方形结构体>聚合型结构体

(C)聚合型结构体>菱形结构体>文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

(D)聚合型结构体>方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

10、岩体结构体是指由不同产状的结构面组合围限起来,将岩体分割成相对的完整坚硬的单无块体,其结构类型的划分取决于( D )

(A)结构面的性质 (B)结构体型式

(C)岩石建造的组合(D)三者都应考虑

11、在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软岩表示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 C )。

(A)15~30MPa (B)

12、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岩体完整性确定是依据( D )。

(A)RQD (B)节理间距 (C)节理密度

(D)岩体完整性指数或岩体体积节理数

13、在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岩体基本质量指标是由哪两个指标村确定的?( B )。

(A)RQD和节理密度 (B)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和岩体的完整性指数

(C)地下水和RQD (D)节理密度和地下水

14、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是根据哪些因素对岩石基本质量进行修正的?( D )。 ①地应力大小; ②地下水; ③结构面方位; ④结构面粗糙度。

(A)①,④ (B)①,② (C)③ (D)①,②,③

15、岩石的吸水率是指( B )。

(A)岩石试件吸入水的重量和岩石天然重量之比

(B)岩石试件吸入水的重量和岩石干重量之比

(C)岩石试件吸入水的重量和岩石饱和重量之比

(D)岩石试件天然重量和岩石饱和重量之比

16、已知某岩石饱水状态与干燥状态的抗压强度之比为0.72,则该岩石( A )。

(A)软化性强,工程地质性质不良

(B)软化性强,工程地质性质较好

(C)软化性弱,工程地质性质较好

(D)软化性弱,工程地质性质不良

17、在岩石的含水率试验中,试件烘干时应将温度控制在( D )。

(A)95~105℃ (B)100~105℃

(C)100~110℃ (D)105~110℃

18、岩石的弹性模量一般指( A )。

(A)弹性变形曲线的斜率 (B)割线模量

(C)切线模量 (D)割线模量、切线模量及平均模量中的任一种

19、岩石的割线模量和切线模量计算时的应力水平为( B )。

(A)

B

、 (C)

(D)

20、由于岩石的抗压强度远大于它的抗拉强度,所以岩石属于( A )。

(A)脆性材料 (B)延性材料

(C)坚硬材料 (D)脆性材料,但围压较大时,会呈现延性特征

21、剪胀(或扩容)表示( D )。

(A)岩石体积不断减少的现象 (B)裂隙逐渐闭合的一种现象

(C)裂隙逐渐涨开的一种现象 (D)岩石的体积随压应力的增大逐渐增大的现象

22、剪胀(或扩容)发生的原因是由于( D )。

(A)岩石内部裂隙闭合引起的 (B)压应力过大引起的

(C)岩石的强度大小引起的 (D)岩石内部裂隙逐渐张开的贯通引起的

23、岩石的抗压强度随着围岩的增大(A )。

(A)而增大 (B)而减小 (C)保持不变 (D)会发生突变

24、劈裂试验得出的岩石强度表示岩石的( B )。

(A)抗压强度 (B)抗拉强度 (C)单轴抗拉强度 (D)剪切强度

25、格里菲斯强度准则不能作为岩石的宏观破坏准则的原因是( D )。

(A)它不是针对岩石材料的破坏准则

(B)它认为材料的破坏是由于拉应力所致

(C)它没有考虑岩石的非均质特征

(D)它没有考虑岩石中的大量身长裂隙及其相互作用

26、当岩石处于三向应力状态且比较大的时候,一般应将岩石考虑为( B )。

(A)弹性体 (B)塑性体

(C)弹塑性体 (D)完全弹性体

27、在岩石抗压强度试验中,若加荷速率增大,则岩石的抗压强度( A )。

(A)增大(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28、按照库仑—莫尔强度理论,若岩石强度曲线是一条直线,则岩石破坏时破裂面与最大主应力作用方向的夹角为( C )。

(A)45°(B)45°+φ/2 (C)45°-φ/2 (D)60°

29、在缺乏试验资料时,一般取岩石抗拉强度为抗压强度的( B )

(A)1/2~1/5 (B)1/10~1/50

(C)2~5倍 (D)10~50倍

30、下列研究岩石弹性、塑性和粘性等力学性制裁的理想力学模型中,哪一种被称为凯尔文模型?( C )

(A)弹簧模型(B)缓冲模型(C)弹簧与缓冲器并联(D)弹簧与缓冲器串联

31、按照格理菲斯强度理论,脆性岩体破坏主要原因是( A )。

(A)受拉破坏 (B)受压破坏 (C)弯曲破坏 (D)剪切破坏

32、岩体的强度小于岩石的强度主要是由于( A )。

( A )岩体中含有大量的不连续面

( B )岩体中含有水

( C )岩体为非均质材料

( D )岩石的弹性模量比岩体的大

33、岩体的尺寸效应是指( C )。

( A )岩体的力学参数与试件的尺寸没有什么关系

( B )岩体的力学参数随试件的增大而增大的现象

( C )岩体的力学参数随试件的增大而减少的现象

( D )岩体的强度比岩石的小

34、初始地应力主要包括( C )。

(A)自重应力 (B)构造应力

(C)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 (D)残余应力

35、初始地应力是指( A )。

(A)未受开挖影响的原始地应力

(B)未支护时的围岩应力

(C)开挖后岩体中的应力

(D)支护完成后围岩中的应力

36、构造应力的作用方向为 ( B )。

A、铅垂方向 B、近水平方向

C、断层的走向方向 D、倾斜方向

37、下列关于岩石初始应力的描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B )。

(A)垂直应力一定大于水平应力

(B)构造应力以水平应力为主

(C)自重应力以压应力为主

(D)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分布范围基本一致

38、如果不时行测量而想估计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则一般假设侧压力系数为下列哪一个值比较好?( B )

(A)0.5(B)1.0(C)1

39、测定浅部钻孔岩体的初始应力时,最普遍采用的方法是( B )

(A)应力恢复(B)应力解除法

(C)弹性波法(D)模拟试验

40、在工程实践中,洞室围岩稳定性主要取决于( B )。

(A)岩石强度 (B)岩体强度 (C)结构体强度 (D)结构面强度

三、问答题

1、

2、

3、结构面按其成因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各自有何特点?

答:成因类型:(1)原生结构面——在成岩过程(建造过程)中形成的结构面。其特征与岩体成因紧密相关,它包括沉积结构面、火成结构面和变质结构面。

(2)构造结构面——岩体在改造过程中受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破裂面或破碎带,如劈裂、节理、层间错动及断层等。它是岩体中分布最广的一类结构面。结构面的产状空间分布取决于构造应力场与岩性条件,他们的力学成因、规模、发育历史及次生变化影响并制约着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3)次生结构面——次生结构面是指岩体在外营利(风力、卸荷、地下水、应力应变、人工爆破等)作用下形成的结构面。其特点是局限于岩体表层,规模小、数量多、多呈无序性,不平整和不连续状态。它们往往是受原生结构面和构造结构面控制的,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

答:

5、

6、岩石的吸水性与空隙率有什么关系?

答案:因为岩石中包含空隙,才导致岩石吸水性的存在。空隙越多,吸水性越明显。岩石的吸水率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水只能进入大开空隙,而小开空隙和闭空隙水不能进入,

此它与大开空隙率有关。岩石的饱和吸水率在高压(或真空)条件下浸水,一般认为水能进入所有开空隙中,因此它与开空隙率有关。

7、

8、岩石在三轴压缩下的变形特征。

答:E、μ与单轴压缩基本相同;

随围压增加——三向抗压强度增加;峰值变形增加;弹性极限增加;岩石由弹脆性向弹塑性、应变硬化转变。

9、蠕变各阶段特征?

10、莫尔强度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莫尔认为:无论岩石处于何种应力状态,破坏均为剪切破坏;破坏时,剪切面上所需的剪应力不仅与岩石性质有关,而且与作用在剪切面上的正应力有关。

11、莫尔与格里菲斯强度理论的基本观点?

格里菲斯认为:不论岩石受力状态如何,最终在本质上都是拉伸应力引起岩石破坏。

12、按剪切强度特征划分的结构面类型?

答:平直无充填的结构面、粗糙起伏无充填的结构面、非贯通断续的结构面、具有充填物的软弱结构面。

13、

14、岩体的动弹性模量与静弹性模量的关系?

答:不管岩体还是岩块,其动弹性模量普遍大于静弹性模量,一般两者的比值Ed/Eme对于完整坚硬的岩体为1.2到2.0;而对于风化,裂隙发育的岩体和软弱岩体Ed/Eme较大,一般为

1.5到10.0。

15、实测天然应力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基本原理如何?

答:应力恢复法:用扁千斤顶使得已解除了应力的岩石恢复到初始应力状态。

套心法:在钻孔中安装变形测量元件,通过测量套心应力解除前后,钻孔孔径变化或孔底应变变化或孔壁表面应变变化值来确定天然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水压致裂法:把高压水泵入由栓塞隔开的试段中。当钻孔试段中的水压升高时,钻孔孔壁的环向压应力降低,并在某些点出现拉应力。

16、

17、地下洞室的岩体力学问题有哪些?

答:围岩应力重分布问题——重分布应力计算

围岩变形与破坏问题——位移计算、破坏区确定

围岩压力问题——围岩压力计算

有压洞室围岩抗力问题——围岩抗力计算

18、围岩压力按形成原因可分为哪几类?

答:形变围岩压力:由于围岩塑性变形如塑性挤入、膨胀内鼓、弯折内鼓等形成的挤压力;

松动围岩压力:由于围岩拉裂塌落、块体滑移及重力坍塌等破坏引起的压力,这是一种有限范围内脱落岩体重力施加于支护衬砌上的压力;

冲击围岩压力:由岩爆形成的一种特殊围岩压力。

19、说明普氏地压计算理论?

答:普氏认为:顶板岩石受力作用可形成平衡拱(免压拱),使上覆岩层压力通过拱轴转移到两侧围岩上,当两侧围岩稳定时,巷道支架仅承受平衡拱内岩石的重力作用。两帮岩体受拱传递压力作用,产生较大变形,当达到其强度时,两帮岩体将滑移,失去支撑作用,致使拱宽、拱高加大,顶压与侧压增大。

20、说明太沙基地压计算理论?

答:太沙基认为:跨度为2a 范围内的上部岩石将由于自重而下沉,两侧摩擦力阻止其下沉,支架所承受的压力为下滑力与摩擦力之差。

21、边坡岩体中的重分布应力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1) 无论在什么样的天然应力场下,坡面附近的主应力迹线均明显偏转,表现为最大主应力于坡面平行,最小主应力与坡面近似正交,向坡体内逐渐恢复初始应力状态。

2) 由于应力的重分布,在坡面附近产生应力集中带,不同部位其应力状态是不同的。在坡脚附近,平行坡面的切向应力显著提高,而垂直坡面的径向应力显著降低,由于应力差大,于是就形成了最大剪应力增高带最易发生剪切破坏,在坡肩附近形成拉应力带。

3) 在坡面上各处径向应力为0,因此坡面岩体仅处于双向应力状态,向坡内逐渐转为三向应力状态。

4) 由于主应力偏转,坡体的最大剪应力迹线也发生变化,由原来的直线变为凹向剖面的弧线

22、边坡岩体中的重分布应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1) 天然应力:水平天然应力增大,坡内拉应力范围增大。

2) 坡形、坡高、坡角及坡底宽度等:坡高增大主应力量值增大;坡角增大,边坡岩体中拉应力区范围增大,坡脚剪应力也增高。

3) 岩体性质及结构特征:泊松比是水平自重应力发生改变;结构面的存在使坡体中应力发生不连续分布。

23、边坡岩体的变形破坏有哪些基本类型?

答:变形基本类型:卸荷回弹、蠕变变形;

破坏基本类型:圆弧破坏、平面破坏、楔体破坏、倾倒破坏。

24、坝基破坏的主要类型?

答:接触面滑动:沿坝基和岩体接触面滑动;

岩体内滑动:沿岩体内的软弱结构面滑动,分为沿水平软弱结构面、沿倾向上游软弱结构面、沿倾向下游软弱结构面、沿倾向上下游两个软弱结构面和沿交线垂直坝轴线的两个软弱结构面滑动。

混合型滑动:部分沿接触面,部分沿岩体内结构面。

四、画图题

1、画出Kelvin模型。

2、画出Maxwell模型。

3、画出岩石变形曲线类型(6类)

4、画出岩体变形曲线类型(4类)

5、画出单轴压缩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

6、画出岩石典型蠕变曲线

7、画出静水压力圆形硐室围岩应力分布曲线

7、画出由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画出的莫尔库伦包络线

五、计算题

1-12题。

岩体力学复习题(2013)

一、名词解释

1、岩体力学是力学的分支学科,是研究岩体在各种力场作用下变形与破坏规律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科学,是一门应用型基础学科。

2、岩块是指不含显著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

3、结构面是指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界面或带。

4、岩体是指在地质历史中形成的,由有岩块和结构面网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并赋存在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5、

6、岩体结构是指岩体中的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排列组合特征。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单向抗压强度:岩石试件在单轴压力下抵抗破坏的极限能力或极限强度。 16、峰值强度:岩石应力应变曲线上对应最大应力值时的强度。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回滞环:由于弹性滞后和塑性变形,使得应力应变曲线上的卸荷曲线与其本次的加荷曲线不重合且不能回到原点,而且重新加荷曲线也和上次卸荷曲线不重合,二者构成一个封闭的环,称之为回滞环。

27、

28、张开度:结构面两壁间的垂直距离。

29、

30、

31、

32、构造应力:由地质构造运动而引起的地应力。

33、围岩:在岩体内开挖地下硐室,围岩将在径向、环向分别发生引张及压缩变形,因此使得原来的径向压应力降低,而环向压应力升高,通常,将这种应力重分布所涉及的岩体石称之为围岩。

34、

35、

36、塑性松动圈:地下开挖后,洞壁的应力集中最大,当它超过围岩屈服极限时,洞壁围岩就由弹性状态转化为塑性状态,塑性范围内围岩称为塑性松动圈。

37、围岩抗力:在有压洞室中,作用有很高的内水压力,并通过洞壁传递给围岩,这时围岩将产生一个力,称为围岩抗力

38、边坡安全系数:边坡工程允许的稳定性系数值。

39、边坡稳定性系数:边坡滑动面抗滑力与滑动力的比例关系。

40、几何边界条件:构成可能滑动岩体的各种边界面及其组合关系,包括滑动面、切割面和临空面。

二、选择题

1、岩石与岩体的关系是( B )。

(A)岩石就是岩体 (B)岩体是由岩石和结构面组成的

(C)岩体代表的范围大于岩石 (D)岩石是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2、大部分岩体属于( D )。

(A)均质连续材料 (B)非均质材料

(C)非连续材料 (D)非均质、非连接、各向异性材料

3、影响岩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 C )。

(A)岩石类型、埋深

(B)岩石类型、含水量、温度

(C)岩体的完整性和岩石的强度

(D)岩体的完整性、岩石强度、裂隙密度、埋深

4、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岩石的坚硬程度确定是按照( A )。

(A)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B)岩石的抗拉强度

(C)岩石的变形模量

(D)岩石的粘结力

5、下列形态的结构体中,哪一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D )

(A)锥形(B)菱形(C)楔形(D)方形

6、沉积岩中的沉积间断面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结构面?( A )

(A)原生结构面 (B)构造结构面

(C)次生结构面

7、岩体的变形和破坏主要发生在( C )

(A)劈理面(B)解理面(C)结构面

(D)晶面

8、同一形式的结构体,其稳定性由大到小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B )

(A)柱状>板状>块状

(B)块状>板状>柱状

(C)块状>柱状>板状

(D)板状>块状>柱状

9、不同形式的结构体其岩体稳定性的由大到小的排列次序为( A )

(A)聚合型结构体>方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

(B)锥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方形结构体>聚合型结构体

(C)聚合型结构体>菱形结构体>文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

(D)聚合型结构体>方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

10、岩体结构体是指由不同产状的结构面组合围限起来,将岩体分割成相对的完整坚硬的单无块体,其结构类型的划分取决于( D )

(A)结构面的性质 (B)结构体型式

(C)岩石建造的组合(D)三者都应考虑

11、在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软岩表示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 C )。

(A)15~30MPa (B)

12、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岩体完整性确定是依据( D )。

(A)RQD (B)节理间距 (C)节理密度

(D)岩体完整性指数或岩体体积节理数

13、在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岩体基本质量指标是由哪两个指标村确定的?( B )。

(A)RQD和节理密度 (B)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和岩体的完整性指数

(C)地下水和RQD (D)节理密度和地下水

14、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是根据哪些因素对岩石基本质量进行修正的?( D )。 ①地应力大小; ②地下水; ③结构面方位; ④结构面粗糙度。

(A)①,④ (B)①,② (C)③ (D)①,②,③

15、岩石的吸水率是指( B )。

(A)岩石试件吸入水的重量和岩石天然重量之比

(B)岩石试件吸入水的重量和岩石干重量之比

(C)岩石试件吸入水的重量和岩石饱和重量之比

(D)岩石试件天然重量和岩石饱和重量之比

16、已知某岩石饱水状态与干燥状态的抗压强度之比为0.72,则该岩石( A )。

(A)软化性强,工程地质性质不良

(B)软化性强,工程地质性质较好

(C)软化性弱,工程地质性质较好

(D)软化性弱,工程地质性质不良

17、在岩石的含水率试验中,试件烘干时应将温度控制在( D )。

(A)95~105℃ (B)100~105℃

(C)100~110℃ (D)105~110℃

18、岩石的弹性模量一般指( A )。

(A)弹性变形曲线的斜率 (B)割线模量

(C)切线模量 (D)割线模量、切线模量及平均模量中的任一种

19、岩石的割线模量和切线模量计算时的应力水平为( B )。

(A)

B

、 (C)

(D)

20、由于岩石的抗压强度远大于它的抗拉强度,所以岩石属于( A )。

(A)脆性材料 (B)延性材料

(C)坚硬材料 (D)脆性材料,但围压较大时,会呈现延性特征

21、剪胀(或扩容)表示( D )。

(A)岩石体积不断减少的现象 (B)裂隙逐渐闭合的一种现象

(C)裂隙逐渐涨开的一种现象 (D)岩石的体积随压应力的增大逐渐增大的现象

22、剪胀(或扩容)发生的原因是由于( D )。

(A)岩石内部裂隙闭合引起的 (B)压应力过大引起的

(C)岩石的强度大小引起的 (D)岩石内部裂隙逐渐张开的贯通引起的

23、岩石的抗压强度随着围岩的增大(A )。

(A)而增大 (B)而减小 (C)保持不变 (D)会发生突变

24、劈裂试验得出的岩石强度表示岩石的( B )。

(A)抗压强度 (B)抗拉强度 (C)单轴抗拉强度 (D)剪切强度

25、格里菲斯强度准则不能作为岩石的宏观破坏准则的原因是( D )。

(A)它不是针对岩石材料的破坏准则

(B)它认为材料的破坏是由于拉应力所致

(C)它没有考虑岩石的非均质特征

(D)它没有考虑岩石中的大量身长裂隙及其相互作用

26、当岩石处于三向应力状态且比较大的时候,一般应将岩石考虑为( B )。

(A)弹性体 (B)塑性体

(C)弹塑性体 (D)完全弹性体

27、在岩石抗压强度试验中,若加荷速率增大,则岩石的抗压强度( A )。

(A)增大(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28、按照库仑—莫尔强度理论,若岩石强度曲线是一条直线,则岩石破坏时破裂面与最大主应力作用方向的夹角为( C )。

(A)45°(B)45°+φ/2 (C)45°-φ/2 (D)60°

29、在缺乏试验资料时,一般取岩石抗拉强度为抗压强度的( B )

(A)1/2~1/5 (B)1/10~1/50

(C)2~5倍 (D)10~50倍

30、下列研究岩石弹性、塑性和粘性等力学性制裁的理想力学模型中,哪一种被称为凯尔文模型?( C )

(A)弹簧模型(B)缓冲模型(C)弹簧与缓冲器并联(D)弹簧与缓冲器串联

31、按照格理菲斯强度理论,脆性岩体破坏主要原因是( A )。

(A)受拉破坏 (B)受压破坏 (C)弯曲破坏 (D)剪切破坏

32、岩体的强度小于岩石的强度主要是由于( A )。

( A )岩体中含有大量的不连续面

( B )岩体中含有水

( C )岩体为非均质材料

( D )岩石的弹性模量比岩体的大

33、岩体的尺寸效应是指( C )。

( A )岩体的力学参数与试件的尺寸没有什么关系

( B )岩体的力学参数随试件的增大而增大的现象

( C )岩体的力学参数随试件的增大而减少的现象

( D )岩体的强度比岩石的小

34、初始地应力主要包括( C )。

(A)自重应力 (B)构造应力

(C)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 (D)残余应力

35、初始地应力是指( A )。

(A)未受开挖影响的原始地应力

(B)未支护时的围岩应力

(C)开挖后岩体中的应力

(D)支护完成后围岩中的应力

36、构造应力的作用方向为 ( B )。

A、铅垂方向 B、近水平方向

C、断层的走向方向 D、倾斜方向

37、下列关于岩石初始应力的描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B )。

(A)垂直应力一定大于水平应力

(B)构造应力以水平应力为主

(C)自重应力以压应力为主

(D)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分布范围基本一致

38、如果不时行测量而想估计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则一般假设侧压力系数为下列哪一个值比较好?( B )

(A)0.5(B)1.0(C)1

39、测定浅部钻孔岩体的初始应力时,最普遍采用的方法是( B )

(A)应力恢复(B)应力解除法

(C)弹性波法(D)模拟试验

40、在工程实践中,洞室围岩稳定性主要取决于( B )。

(A)岩石强度 (B)岩体强度 (C)结构体强度 (D)结构面强度

三、问答题

1、

2、

3、结构面按其成因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各自有何特点?

答:成因类型:(1)原生结构面——在成岩过程(建造过程)中形成的结构面。其特征与岩体成因紧密相关,它包括沉积结构面、火成结构面和变质结构面。

(2)构造结构面——岩体在改造过程中受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破裂面或破碎带,如劈裂、节理、层间错动及断层等。它是岩体中分布最广的一类结构面。结构面的产状空间分布取决于构造应力场与岩性条件,他们的力学成因、规模、发育历史及次生变化影响并制约着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3)次生结构面——次生结构面是指岩体在外营利(风力、卸荷、地下水、应力应变、人工爆破等)作用下形成的结构面。其特点是局限于岩体表层,规模小、数量多、多呈无序性,不平整和不连续状态。它们往往是受原生结构面和构造结构面控制的,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

答:

5、

6、岩石的吸水性与空隙率有什么关系?

答案:因为岩石中包含空隙,才导致岩石吸水性的存在。空隙越多,吸水性越明显。岩石的吸水率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水只能进入大开空隙,而小开空隙和闭空隙水不能进入,

此它与大开空隙率有关。岩石的饱和吸水率在高压(或真空)条件下浸水,一般认为水能进入所有开空隙中,因此它与开空隙率有关。

7、

8、岩石在三轴压缩下的变形特征。

答:E、μ与单轴压缩基本相同;

随围压增加——三向抗压强度增加;峰值变形增加;弹性极限增加;岩石由弹脆性向弹塑性、应变硬化转变。

9、蠕变各阶段特征?

10、莫尔强度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莫尔认为:无论岩石处于何种应力状态,破坏均为剪切破坏;破坏时,剪切面上所需的剪应力不仅与岩石性质有关,而且与作用在剪切面上的正应力有关。

11、莫尔与格里菲斯强度理论的基本观点?

格里菲斯认为:不论岩石受力状态如何,最终在本质上都是拉伸应力引起岩石破坏。

12、按剪切强度特征划分的结构面类型?

答:平直无充填的结构面、粗糙起伏无充填的结构面、非贯通断续的结构面、具有充填物的软弱结构面。

13、

14、岩体的动弹性模量与静弹性模量的关系?

答:不管岩体还是岩块,其动弹性模量普遍大于静弹性模量,一般两者的比值Ed/Eme对于完整坚硬的岩体为1.2到2.0;而对于风化,裂隙发育的岩体和软弱岩体Ed/Eme较大,一般为

1.5到10.0。

15、实测天然应力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基本原理如何?

答:应力恢复法:用扁千斤顶使得已解除了应力的岩石恢复到初始应力状态。

套心法:在钻孔中安装变形测量元件,通过测量套心应力解除前后,钻孔孔径变化或孔底应变变化或孔壁表面应变变化值来确定天然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水压致裂法:把高压水泵入由栓塞隔开的试段中。当钻孔试段中的水压升高时,钻孔孔壁的环向压应力降低,并在某些点出现拉应力。

16、

17、地下洞室的岩体力学问题有哪些?

答:围岩应力重分布问题——重分布应力计算

围岩变形与破坏问题——位移计算、破坏区确定

围岩压力问题——围岩压力计算

有压洞室围岩抗力问题——围岩抗力计算

18、围岩压力按形成原因可分为哪几类?

答:形变围岩压力:由于围岩塑性变形如塑性挤入、膨胀内鼓、弯折内鼓等形成的挤压力;

松动围岩压力:由于围岩拉裂塌落、块体滑移及重力坍塌等破坏引起的压力,这是一种有限范围内脱落岩体重力施加于支护衬砌上的压力;

冲击围岩压力:由岩爆形成的一种特殊围岩压力。

19、说明普氏地压计算理论?

答:普氏认为:顶板岩石受力作用可形成平衡拱(免压拱),使上覆岩层压力通过拱轴转移到两侧围岩上,当两侧围岩稳定时,巷道支架仅承受平衡拱内岩石的重力作用。两帮岩体受拱传递压力作用,产生较大变形,当达到其强度时,两帮岩体将滑移,失去支撑作用,致使拱宽、拱高加大,顶压与侧压增大。

20、说明太沙基地压计算理论?

答:太沙基认为:跨度为2a 范围内的上部岩石将由于自重而下沉,两侧摩擦力阻止其下沉,支架所承受的压力为下滑力与摩擦力之差。

21、边坡岩体中的重分布应力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1) 无论在什么样的天然应力场下,坡面附近的主应力迹线均明显偏转,表现为最大主应力于坡面平行,最小主应力与坡面近似正交,向坡体内逐渐恢复初始应力状态。

2) 由于应力的重分布,在坡面附近产生应力集中带,不同部位其应力状态是不同的。在坡脚附近,平行坡面的切向应力显著提高,而垂直坡面的径向应力显著降低,由于应力差大,于是就形成了最大剪应力增高带最易发生剪切破坏,在坡肩附近形成拉应力带。

3) 在坡面上各处径向应力为0,因此坡面岩体仅处于双向应力状态,向坡内逐渐转为三向应力状态。

4) 由于主应力偏转,坡体的最大剪应力迹线也发生变化,由原来的直线变为凹向剖面的弧线

22、边坡岩体中的重分布应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1) 天然应力:水平天然应力增大,坡内拉应力范围增大。

2) 坡形、坡高、坡角及坡底宽度等:坡高增大主应力量值增大;坡角增大,边坡岩体中拉应力区范围增大,坡脚剪应力也增高。

3) 岩体性质及结构特征:泊松比是水平自重应力发生改变;结构面的存在使坡体中应力发生不连续分布。

23、边坡岩体的变形破坏有哪些基本类型?

答:变形基本类型:卸荷回弹、蠕变变形;

破坏基本类型:圆弧破坏、平面破坏、楔体破坏、倾倒破坏。

24、坝基破坏的主要类型?

答:接触面滑动:沿坝基和岩体接触面滑动;

岩体内滑动:沿岩体内的软弱结构面滑动,分为沿水平软弱结构面、沿倾向上游软弱结构面、沿倾向下游软弱结构面、沿倾向上下游两个软弱结构面和沿交线垂直坝轴线的两个软弱结构面滑动。

混合型滑动:部分沿接触面,部分沿岩体内结构面。

四、画图题

1、画出Kelvin模型。

2、画出Maxwell模型。

3、画出岩石变形曲线类型(6类)

4、画出岩体变形曲线类型(4类)

5、画出单轴压缩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

6、画出岩石典型蠕变曲线

7、画出静水压力圆形硐室围岩应力分布曲线

7、画出由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画出的莫尔库伦包络线

五、计算题

1-12题。


相关内容

  • 岩体力学复习资料
  • 岩体力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何谓岩体力学?它的研究任务和对象是什么? 2.岩体力学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第二章 3.何谓岩块?岩体?试比较岩块.岩体与土的异同点. 4.岩石的矿物组成是怎样影响岩块的力学性质的? 5.何谓岩块结构?它是怎样影响岩块的力学性质的? 6.岩体力学研究岩块有何实际意义? ...

  • 辽工大岩体力学复习资料
  • 岩石: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照一定的规律聚集而成的天然地质体. 岩体:一定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地质体 岩体的力学特征:不均匀性,不连续性,各向异性,储存地质因子. 岩体结构:整体结构,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结构,散体结构. 矿山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工程地质研究方法,科学实验方法,数学力学分析方法 ...

  • 岩体力学习题集答案
  • 岩体力学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1.岩体2.弹性3.脆性4.三轴抗压强度5.抗压强度6.抗拉强度7.抗剪强度8.莫尔强度理论9.强度判据10. 稳定性系数11.蠕变12.残余强度13.天然应力14.剪切刚度15.强度理论16. 剪切刚度17.八面体强度理论 18.极限强度19.蠕变20.孔隙比21.法 ...

  • 岩体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 一章: 1.叙述岩体力学的定义. 岩体力学主要是研究岩体和岩体力学性能的一门学科,是探讨岩石和岩体在其周围物理环境(力场.温度场.地下水等)发生变化后,做出响应的一门力学分支. 2.何谓岩石?何谓岩体?岩石与岩体有何不同之处? (1)岩石: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聚集而形成的自然物体.(2 ...

  • 隧道工程期末复习重点问答题
  • 1. 隧道的定义: 以某种用途.在地面下用任何方法按规定形状和尺寸修筑的断面积大于2m 的洞室. 2. 隧道的分类: ①隧道从所处地质条件分类:土质隧道.石质隧道 ②隧道从埋置的深度分类:浅埋隧道.深埋隧道 ③隧道从所在的位置分类:山岭隧道.水底隧道.城市隧道 ④隧道按用途分类(最主要): 交通隧道 ...

  • 岩体力学复习资料(小抄版)
  • 1.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它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凝聚而成的自然地质体.一般认为它是均质的和连续的. 岩体:是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区别是岩体包含若干不连续面.) 结构面:岩体内具有一定 ...

  • 岩体力学考试专用复习资料
  • 岩体:是指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结构面:是指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界面或带. 结构面的成因类型:(一)地质成因类型:1.原生结构面 2.构造结构 ...

  •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考试心得
  •  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考试心得 以前碰到什么问题,或者是有什么不懂得东西,就喜欢到百度上搜一下.大多数时候能够得到满 意地答案.我想网上热心的朋友真是多,我在网上得到的比付出的多.总想能做些什么,能够帮助到其他的朋友.直到最近考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想从网上搜索相关信息的时候,才发现这方面 ...

  • 工程地质勘查课后习题总结
  • 第一章习题 1. 试述岩土工程.工程地质的含义与联系 答:工程地质学(Engineering Geology)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地质问题的科学.工程地质 学的应用性很强,各种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都要做工程地质研究,才能使工程与 地质相互协调,既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正常运行,又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