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撰写诗词鉴赏文章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参考书》在《致教师》一文中,明确指出:以“写”促“读”,推动鉴赏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也就是说,在教授《唐诗宋词选读》时,可以在鉴赏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诗话、词话,扩写、拟写对联,改写唐诗宋词(如改为新诗、小小说、分镜头剧本)等精短文章的写作,也可以结合作品进行想象文、赏析文、评论文的片断或全篇写作。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诗词鉴赏文章的写作呢?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参考书》在专题的教学目标中有明确要求:在第一专题“‘风神初振’的初唐诗”的教学目标中要求,“能撰写5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在第六专题“诗国余辉中的晚唐诗”的教学目标中要求,“能就李商隐的‘无题诗’或杜牧的咏史怀古诗作专题研究,写出7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在第七专题“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的教学目标中要求,“能用浅近的文言文拟写一两则词话,写出对词作的审美体验和感悟”;在第八专题“‘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的教学目标中要求,“能够展开联想,驱驰想象,撰写文笔隽永的诗词意境想象文”;在最后一个专题“‘龙腾虎掷’的稼轩词”的教学目标中要求,“能结合本专题的学习,尝试风景名胜联(或写景抒情联)的拟写”。以上这些在宏观的战略上给出了指导,在具体的战术方面还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首先,以“读”为核心,进行鉴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具体的鉴赏方法的指导。只有“吃透”了文本,才能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向、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宋词作品进行鉴赏,感悟作品的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在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鉴赏中努力开拓创新阅读鉴赏的空间。具体做法如下:

1.知人论世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适当了解时代背景,“知人

论世”有助于准确把握那个时代的诗歌艺术。因为作者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相互制约又相互阐释的,抓住了作者就等于抓住了其艺术风格及其个性在作品中的艺术体现。

2.考析字词

在鉴赏诗词的语言时,一定要先弄懂字句的意思,且不可望文生义;应联系全诗的主

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方面来仔细推敲,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如,关注动词,注意修饰语,抓好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特殊词。

3.情理结合

鉴赏诗词必须投入到作品的意境,重在体察情状,获得情感的体验;“投入”之后,还要能够“跳出”,跳出就是对诗词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可以在技巧、语言或旨意、义理方面进行鉴赏。

4.联想想象

袁行霈先生认为:诗词表现思想感情的媒介是语言,语言没有视觉的形象,它不过是一群声音符号的组合。这些声音符号本身没有形象,但诗的语言却能在读者的头脑里构成栩栩如生的形象。这靠的是什么?就是读者的联想。所以好的诗词一定能够唤起读者的联想;善于鉴赏的读者也一定富于联想力。有些诗词的构思完全建立在一片联想之上。只有驰骋自己的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真正欣赏它的意趣。

其次,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写作技巧的指导。高考《大纲》规定,考生能从古代诗词的艺术表现形式上,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并能从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中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指导学生尝试诗词鉴赏性文字的撰写。

1.从诗词的形象入手

诗词往往通过塑造形象寄托情感、表达主旨。如何认识形象呢?可以通过把握形象的

特点,形象包含的旨趣,所体现的情调,并理解表现这一特点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诗词中的形象主体主要由“人、事、景、物”等具体内容构成。人物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种:诗歌所描绘的诗人自我形象、外物形象、他人形象;景物形象即意象,相对而言,意象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山川草木、鱼虫鸟兽等自然之物特点的显露。鉴赏诗词景物特点,要注意由景物本身特点着眼,从声音、形状、色彩、动态等不同角度的描写方面入手。

2.从诗词的语言入手

诗词的语言形象、凝练,富有较强的表现力。诗的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

无华、明白晓畅、华美绚丽、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

诗词贵含蓄,其语言往往具有暗示性、跳跃性、多义性、隐喻性等特点,所以应重点

关注动词、修饰词和特殊词语的妙用。

3.从诗词的意境入手

意境也称意趣、趣味、境界,是指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

致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古人评论诗词的艺术高下,注重意境的深远与否。鉴赏诗词的意境,要注意以下几点:可以景物为切入口;要抓住限制性或照应性词句;与诗中的人物特点联系起来。在赏析的时候可再现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4.从诗词的表达技巧入手

从诗词鉴赏的角度来说,表达技巧主要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抒情

包括手法包括:借景(借物)抒情、寓情于景(物)、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描写手法包括:渲染、烘托、衬托、用典、象征、细节、白描、抑扬、动静、虚实等;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反复、双关等。

5.从诗词的结构入手

结构是指诗词的组织形式,即对材料的安排。如层次、角度、“诗家语”等。层次是指

材料安排的次序,即诗词结构的内部关系,它体现作者思路展开的步骤;角度是作者观察、描摹事物的立足点,如固定视点、移步换景、散点透视等;“诗家语”指诗词中某些特殊表达,如倒置式、省略式、互文式等。

6.从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入手

可以概括诗歌的主旨,评价诗歌的社会意义、现实意义,能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生

活态度。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亲友情等。可以从诗词的意象、意境、比喻象征物、风格流派等来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江苏沛县湖西高中2216110516—89604299

信箱: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参考书》在《致教师》一文中,明确指出:以“写”促“读”,推动鉴赏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也就是说,在教授《唐诗宋词选读》时,可以在鉴赏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诗话、词话,扩写、拟写对联,改写唐诗宋词(如改为新诗、小小说、分镜头剧本)等精短文章的写作,也可以结合作品进行想象文、赏析文、评论文的片断或全篇写作。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诗词鉴赏文章的写作呢?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参考书》在专题的教学目标中有明确要求:在第一专题“‘风神初振’的初唐诗”的教学目标中要求,“能撰写5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在第六专题“诗国余辉中的晚唐诗”的教学目标中要求,“能就李商隐的‘无题诗’或杜牧的咏史怀古诗作专题研究,写出7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在第七专题“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的教学目标中要求,“能用浅近的文言文拟写一两则词话,写出对词作的审美体验和感悟”;在第八专题“‘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的教学目标中要求,“能够展开联想,驱驰想象,撰写文笔隽永的诗词意境想象文”;在最后一个专题“‘龙腾虎掷’的稼轩词”的教学目标中要求,“能结合本专题的学习,尝试风景名胜联(或写景抒情联)的拟写”。以上这些在宏观的战略上给出了指导,在具体的战术方面还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首先,以“读”为核心,进行鉴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具体的鉴赏方法的指导。只有“吃透”了文本,才能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向、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宋词作品进行鉴赏,感悟作品的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在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鉴赏中努力开拓创新阅读鉴赏的空间。具体做法如下:

1.知人论世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适当了解时代背景,“知人

论世”有助于准确把握那个时代的诗歌艺术。因为作者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相互制约又相互阐释的,抓住了作者就等于抓住了其艺术风格及其个性在作品中的艺术体现。

2.考析字词

在鉴赏诗词的语言时,一定要先弄懂字句的意思,且不可望文生义;应联系全诗的主

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方面来仔细推敲,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如,关注动词,注意修饰语,抓好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特殊词。

3.情理结合

鉴赏诗词必须投入到作品的意境,重在体察情状,获得情感的体验;“投入”之后,还要能够“跳出”,跳出就是对诗词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可以在技巧、语言或旨意、义理方面进行鉴赏。

4.联想想象

袁行霈先生认为:诗词表现思想感情的媒介是语言,语言没有视觉的形象,它不过是一群声音符号的组合。这些声音符号本身没有形象,但诗的语言却能在读者的头脑里构成栩栩如生的形象。这靠的是什么?就是读者的联想。所以好的诗词一定能够唤起读者的联想;善于鉴赏的读者也一定富于联想力。有些诗词的构思完全建立在一片联想之上。只有驰骋自己的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真正欣赏它的意趣。

其次,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写作技巧的指导。高考《大纲》规定,考生能从古代诗词的艺术表现形式上,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并能从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中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指导学生尝试诗词鉴赏性文字的撰写。

1.从诗词的形象入手

诗词往往通过塑造形象寄托情感、表达主旨。如何认识形象呢?可以通过把握形象的

特点,形象包含的旨趣,所体现的情调,并理解表现这一特点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诗词中的形象主体主要由“人、事、景、物”等具体内容构成。人物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种:诗歌所描绘的诗人自我形象、外物形象、他人形象;景物形象即意象,相对而言,意象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山川草木、鱼虫鸟兽等自然之物特点的显露。鉴赏诗词景物特点,要注意由景物本身特点着眼,从声音、形状、色彩、动态等不同角度的描写方面入手。

2.从诗词的语言入手

诗词的语言形象、凝练,富有较强的表现力。诗的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

无华、明白晓畅、华美绚丽、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

诗词贵含蓄,其语言往往具有暗示性、跳跃性、多义性、隐喻性等特点,所以应重点

关注动词、修饰词和特殊词语的妙用。

3.从诗词的意境入手

意境也称意趣、趣味、境界,是指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

致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古人评论诗词的艺术高下,注重意境的深远与否。鉴赏诗词的意境,要注意以下几点:可以景物为切入口;要抓住限制性或照应性词句;与诗中的人物特点联系起来。在赏析的时候可再现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4.从诗词的表达技巧入手

从诗词鉴赏的角度来说,表达技巧主要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抒情

包括手法包括:借景(借物)抒情、寓情于景(物)、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描写手法包括:渲染、烘托、衬托、用典、象征、细节、白描、抑扬、动静、虚实等;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反复、双关等。

5.从诗词的结构入手

结构是指诗词的组织形式,即对材料的安排。如层次、角度、“诗家语”等。层次是指

材料安排的次序,即诗词结构的内部关系,它体现作者思路展开的步骤;角度是作者观察、描摹事物的立足点,如固定视点、移步换景、散点透视等;“诗家语”指诗词中某些特殊表达,如倒置式、省略式、互文式等。

6.从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入手

可以概括诗歌的主旨,评价诗歌的社会意义、现实意义,能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生

活态度。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亲友情等。可以从诗词的意象、意境、比喻象征物、风格流派等来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江苏沛县湖西高中2216110516—89604299

信箱:


相关内容

  • 阶段性研究报告
  • 阶段性研究报告 (执笔人 陈爱萍) <科学高效的语文学习方式与模式研究>是由会宁四中语文组陈爱萍同志负责,姚永强.孙海彪.李继周等十多位同志共同承担的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在该课题的研究中我们首先根据研究内容,划分任务,分工负责.其次,按照课题研究计划,有 ...

  • 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初探
  • 一.课题研究的问题: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课题研究的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培养和训练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增加对文章内容.语言文字.主题意境的理解,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积跬步以致千里,积细流以致江海,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阶段性目标:低年级段 ...

  • 读书笔记的写法与展示
  • 读书笔记的写法与展示 陈奎英 <广东教育综合版>2016.4 撰写读书笔记是课外阅读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读书方法,读书笔记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名著内容,梳理故事情节,深刻把握书中人物形象,还可以鉴赏语言风格,表达阅读感悟等.读书笔记的写作.交流和展示可以引领学生有效进行课外 ...

  • 初一语文阅读课教学计划
  • 初一语文阅读课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并形成学习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课堂教学和教科书固然重要, 但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内容上传授的知识都是很有限的, 它们的任务主要也只能是起示范和引导作用,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 ...

  • 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 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2005年07月12日 方秀英 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内含如何拟定写作提纲) 如何突出毕业论文的学术性 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的门类,学术论文则是最为常见的学术文体.学术论文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凭借,是反映学术成果.传递学术信息的工具.可以说,"学术性" ...

  • 初一阅读教学计划
  • 初一上学期阅读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为了深化"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品味,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开展"和书交朋友,与好书共成长"系列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想读书 ...

  • [雷雨]WebQuest扩展阅读课例设计与教学反思
  • 第一次看到上海惟存的柳栋老师关于webquest的帖子时,就想到要为高中阅读教学设计一个课例.当时很强烈的感觉是,用webquest形式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清晰地设置一个学习流程,有目的地集中网络资源,增强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于是选定高二戏剧单元的相关作品<雷雨>,进行了一次课外扩展阅读教学尝 ...

  • 如何撰写中学语文教案
  • 如何撰写中学语文优秀教案 教案之于老师,如同大米之于巧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师难为无教案之教学.即使是一名在三尺讲台上身经百战的优秀教师,也很难保证在没有教案的情况下能顺利进行有效的授课,所以对一名中学语文老师而言,能否撰写一份含金量高的教案,对其课堂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第一步我们要做好充分的 ...

  • 申报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报告
  • 申报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报告 陈永洲,男,1965年10月出生。现任南海区第一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组长,高二(13)班班主任。1986年7月毕业于佛山师专,1995-1998年就读于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取得本科学历。毕业17年来一直勤勤恳恳从事语文教学工作。1997年10月经佛山市中学教师一级教师任职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