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烹饪方法英译原则及其应用

上海翻译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2013No.3

川菜烹饪方法英译原则及其应用

(四川旅游学院,成都610100)

[摘要]本文从术语翻译角度探讨川菜常见烹饪方法的翻译,提出了翻译川菜常见烹饪方法时除必须遵从的“准确性”“可读性”“系统-“简洁性”“透明性”和原则外,还应该遵循可辨性”原则,此外与也是烹饪方法英译的重要原则。[关键词]川菜;烹饪方法;原则[H315.9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9358(2013)03-0042-03文章编号]1672-

伴随着川菜走向世界,有关川菜翻译的研究也

逐渐增多,但这些研究只针对菜名翻译,并没有有针对性的对川菜烹饪方法英译进行系统探讨。本文从术语翻译角度看川菜常见烹饪方法英译。(川菜常见烹饪方法以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2年12月

《中国川菜烹饪工艺规范》发布的为准)。

一、影响烹饪方法翻译的因素(一)文化

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也是深层的文化交

2005)。而各个文化的差异也正是翻流活动(蔡平,

译的难点所在。中国和英语国家的烹饪文化从食

材、烹饪器具、烹饪方法到对菜品品质的鉴定都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也是烹饪翻译之所以困难的原因所在。西餐教材中提到的常见烹饪方法有boiling ,poaching ,steaming ,stewing ,braising ,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以及frying 等九种(Campbell ,2012),而

包括小炒、滑炒、川菜常见烹饪方法则有29种之多,

干煸、干烧、炝炒、炸收、泡制、糖粘、粉蒸、水煮、生

炒、熟炒、软炒、爆、炸熘、鲜熘、煎、炸、红烧、白烧、烩、焖、煨、炖、煮、卤、氽、蒸、烤等。造成这种不对等的原因主要是烹饪习惯不同(如一个擅长用烤箱,所以对“烤”的划分更细;另一个擅长用明火加炒

“炒”锅,所以对的划分更细)或者认知不同(如川菜实际有对应的英文表达常见烹饪方法中的“煨”

“simmer ”,只是西方烹饪并没有将“simmer ”作为独立的烹饪方法进行罗列,只是认为在其它烹饪方法

“simmer ”中会用到这个过程)。以上两种烹饪体系缺乏对等是造成烹饪方法英译的主要困难。这种影

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英语表达真空的出现:例

“滑炒”如在翻译“小炒”等词时,英文中只有“stir-fry ”,一词来翻译“炒”而没有现成可用的词来体现“小炒”“滑炒”和的差异;另一方面是在英语中没有

,明确对应所指:比如翻译川菜烹饪方法中的“烤”“grill ”“roast ”在英文中有可能对应和“bake ”中的任

何一种,在英语中没有完全与“烤”一一对应的词,只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亦或在不能明晰具体情况时要将几个词都罗列出来,造成翻译的困境。

(二)术语本身特点

术语是各门学科的专用语,是表示该学科领域

2006),内概念或关系的词语(张沉香,术语最主要“语义上的单义性与运用上的系统性”。的特点就是

(孟令霞,2011)术语具有的“单义性”“系统性”及使得译者在翻译烹饪术语时,除了考虑语言层面的问题外,还要保证所翻译出来的英文术语仍具有“系“单义性”。这就对翻译活动提出了更高的统性”及

也是翻译的另一个难点所在。要求,

作为烹饪术语的烹饪方法英译,就像其它术语

,翻译一样,既受到“社会文化外部因素的影响”同(张沉香,时也受“术语翻译规律的制约”王小宁,

2007),所以烹饪术语的翻译需要克服的也是这两方面问题。

二、川菜常见烹饪方法的英译原则

对于术语的翻译,侯国金教授曾提出术语翻译“系统-的可辨性”原则。也就是说,术语翻译既要考虑术语所在的学科或科学的术语系统性,还要考虑相关、相通、相反、类似术语的可辨性(侯国金,2009)。侯教授所提出的这一原则可以说是反映了“单义性”“系统性”术语本身具有的和的特点,是术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川菜常见原料及烹饪方法翻译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C12E044[收稿日期]2013-04-30

[作者简介]张媛,四川旅游学院外语系讲师,文学硕士,英国阿伯丁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化研究;梁霞,四川旅游学院国际合作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大学英语教学法等。与交流处讲师,

·42·

语内在属性所决定的翻译原则。侯教授所提出的这一原则是对姜望琪教授所提出术语翻译标准的进一步探讨和补充。姜教授于2005年提出术语翻译的三个标准,即准确性、可读性、透明性(姜望琪,2005)。所谓准确性和可读性可以说是严复“信”“达”原则的另外一种表达。而姜教授所提出的“透明性”观点,专门针对术语翻译,对于术语的翻译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所谓译名的“透明性”是指可以从译名轻松地辨认出源词,能轻松地回译。姜教授也指出有时具有“透明性”的译名会让局外人感到别扭,甚至不知所云,但它们很多时候却起着保证2005)。“透明性”译名准确性的功效(姜望琪,的翻

让术语在源语和目的语都译便于行业的对外交流,

作为术语还应有“简洁”的有更确切的所指。此外,

2005;马清海,1997)。纵观本文中所特点(高淑芳,

罗列的西餐和川菜烹饪方法,都具有简洁的特点,所

以川菜烹饪方法翻译也应该以“简洁性”为其标准之一。

综上所述,川菜常见烹饪方法英译,首先应该遵“准确性”和“可读性”这两个所有翻译必须遵循守

的原则。此外,作为术语,川菜常见烹饪方法英译还“系统-应该遵循可辨性”的原则,让翻译出的术语既

又可以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这一原则具有辨识度,

的提出针对的是之前提出的影响烹饪方法翻译因素

中的第二点。最后的“透明性”及“简洁性”也是烹饪术语翻译的准则。

三、川菜常见烹饪方法英译的具体方法

(一)系统-可辨性

可辨性原则是要让翻译出的烹饪术语达系统-到自成体系并具有单义性,要求译者要了解西餐及

川菜烹饪方法体系和它们的差异,在翻译时,利用英文中已有的烹饪术语和适当的翻译技巧将整个川菜烹饪方法系统引入英文,这样才能做到翻译的英文自成体系而每种方法又不失辨识度。也就是说,对于29种川菜常见烹饪方法,要根据术语实际含义及英文中已有的表达进行分类(见下表),才能保证其“系统性”,“可辨性”也才能为提供基础。对于不能“烩”“糖粘”“炸收”“炸熘”“鲜进行归类的“卤”熘”则各自单独列出。以上对应关系是建立在对烹饪方法的含义进行解读的基础上,为“准确性”提供了保证,同时按照英文已有的烹饪术语将川菜烹饪方法进行划分也是让目的语受众能够读懂的前提。这样的划分也让英译不至于零散,比较有系统性;至于可辨性的实现,

类别川菜烹饪方法

小炒滑炒干煸炝炒

fry

生炒熟炒软炒爆煎炸干烧

braise 红烧白烧焖

stew 煨炖

steam pickle

roast /grill/bake/barbecue

boil blanch

蒸粉蒸泡制烤水煮煮氽

就需要一些翻译技巧,音译和意译都会用到。

(二)透明性与简洁性对烹饪方法进行分类整理为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可读性及系统性提供了前提保障,对于可辨性则要通过音译或意译来实现。在音译和意译的选择上,则要依据“简洁性”和“透明性”原则来进行判断。如果意译的翻译方法简洁而且具有可回译的特点,则采用意译;否则则采用音译。

1.意译

按大类进行区分后,如果烹饪方法可以通过解释的方法进行意译,而且意译有具有简洁及透明的特点,则可以用意译的方法进行翻译,如:滑炒可译

fry ;干煸可译为dry stir-fry ;干烧可译为为slide stir-dry braise ;红烧可译为brown braise ;白烧可译为

white braise 等。这样,既简洁又可进行回译。

2.音译

·43·

对于术语的国际化,张沉香(2007)提出应“适

,当加大音译比例”才能“促进国际合作和科技发。音译很多时候除了能够达到翻译简洁、展”透明

的作用外,还是保存源语文化的最佳途径。术语的文化内涵也是翻译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尊重术语体现的文化而采用音译的翻译方法也是现代术语

,“喀斯特”翻译的一个趋势。以地理学为例子这个术语诞生于最初发现该典型地貌的斯洛文尼亚

Karst 地区,虽然该术语曾一度被中国学界采用意译,的方法改译为“岩溶”但现已被学界恢复了音译,

“喀斯特”。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天坑”,仍称为其。“天坑”定名的过程也曲折反复是世纪初由中国

即西方地理学学术话语中学者确定的一个新术语,

“特大型塌陷漏斗”所描述的地理样貌。据科学的

考察,世界上最大的天坑是中国的小寨天坑,在中国发现的天坑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二。2005年起,“天坑”这一定名获得了国际喀斯特学术界的一致“tiankeng ”。“喀斯特”汉语拼音开始国际通用认可,

“tiankeng ”在中国和在国际学界的最终被接受,主要以及学术文化性的认同。在于其文化内涵的保留,

音译在术语翻译上的优势更体现在除保证准确

性外,还保留了术语可辨性、透明性及简洁性,而且可以减少翻译中的信息损失。英语中50%以上的单词由拉丁语单词派生或者从其它语言借用,因此英语词汇具有“世界性词汇”的特点(张沉香,2007),英语本身也不排斥新词汇的引入。而且,在当代较为宽松的政治文化环境下和较为自由的社会经济发展大背景中,人们对外来文化更为宽容,对语乐于接受另一种语言。作者言的观念也比较开放,

在英国访学期间曾对到过中国的英国游客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在另一篇文章《目的语受众对中国餐馆英文菜单满意度调查及其对翻译的启示》中

进行了系统讨论。本次调查发现游客对在菜单上碰

到不认识的烹饪词汇都有预期,并不排斥,而且还有受访对象提到,这也是在异域餐厅就餐的一项美好

,“如果菜单上都是地道英文,体验反而会让异域餐。增大音译在烹饪术语厅的就餐体验缺少点什么”

也是术翻译中的比重是特色术语翻译的一个趋势,语系统可辨性、简洁性和透明性实现的有效手段。

四、结语作为一直被忽略的烹饪方法翻译,应该按照术

、语翻译的原则,着重体现译名的“系统-可辨性”“透明性”。实现这些原则需要译者对及“简洁性”所翻译的术语体系有着透彻理解且可以尝试加大音

译在翻译中所占比重。参考文献:

[1]蔡平.“文化翻译”J ].外语教学,2005(26):的困惑[

6,75-78.

[2]高淑芳.科技术语的翻译原则初探[J ].术语标准化

2005(1).与信息技术,

[3]侯国金.语言学术语翻译的系统-——兼可辨性原则—

J ].上海翻译,2009(2):69-73.评姜望琪[

[4]姜望琪.论术语翻译的标准[J ].上海翻译(翻译学词

2005.典及翻译与翻译理论专辑),

[5]马清海.试论科技翻译的标准和科技术语的翻译原

J ].中国翻译,1997(4).则[

[6]孟令霞.从术语学角度看术语翻译[J ].中国科技翻

2011,24(5):28-30,44.译,

[7]张沉香.影响术语翻译的因素及其分析[J ].上海翻

2006(3):63-66.译,

[8]张沉香,王小宁.科技术语的定名原则与译名的国际

J ].上海翻译,2007:4,31-34.化[

[9]Campbell J.Practical Cookery [M ].London :Hodder

Education ,2012.

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

“学府杯”第四届科技翻译大赛

2013年第四届“学府杯”科技翻译大赛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江苏省科技协会、中国译协翻译服务委员会主办,江苏省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南京学府翻译有限公司承办。

“学府杯”本届参赛语种为英语,分别设立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奖项,参赛者可任选一项或同时参加两个奖项。

活动宗旨1.通过大赛促进科技翻译实践人才的培养; 2.通过大赛找出传统语言教学模式的不足,为国内外语言教学的研究和发展新思路提供依据; 3.语言是各民族的重要文化特征,也是各民族间沟通的桥梁,通过大赛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和科技交流。

参赛对象参赛要求

以海内外高校翻译专业学生为主,所有热爱翻译行业或有志于投身于翻译事业的人员均可参加;

参赛译文须独立完成,杜绝抄袭现象,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请参赛者在大赛截止日前妥善保存参赛

译文,请勿在书报刊、网络等任何媒体公布自己的参赛译文,否则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并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投稿截止日期:2013年10月10日。

奖项设置1.将评选出优秀作品奖若干名,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一、二、三等奖; 分别获得荣誉证书、纪念品和奖金。·44·

上海翻译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2013No.3

川菜烹饪方法英译原则及其应用

(四川旅游学院,成都610100)

[摘要]本文从术语翻译角度探讨川菜常见烹饪方法的翻译,提出了翻译川菜常见烹饪方法时除必须遵从的“准确性”“可读性”“系统-“简洁性”“透明性”和原则外,还应该遵循可辨性”原则,此外与也是烹饪方法英译的重要原则。[关键词]川菜;烹饪方法;原则[H315.9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9358(2013)03-0042-03文章编号]1672-

伴随着川菜走向世界,有关川菜翻译的研究也

逐渐增多,但这些研究只针对菜名翻译,并没有有针对性的对川菜烹饪方法英译进行系统探讨。本文从术语翻译角度看川菜常见烹饪方法英译。(川菜常见烹饪方法以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2年12月

《中国川菜烹饪工艺规范》发布的为准)。

一、影响烹饪方法翻译的因素(一)文化

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也是深层的文化交

2005)。而各个文化的差异也正是翻流活动(蔡平,

译的难点所在。中国和英语国家的烹饪文化从食

材、烹饪器具、烹饪方法到对菜品品质的鉴定都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也是烹饪翻译之所以困难的原因所在。西餐教材中提到的常见烹饪方法有boiling ,poaching ,steaming ,stewing ,braising ,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以及frying 等九种(Campbell ,2012),而

包括小炒、滑炒、川菜常见烹饪方法则有29种之多,

干煸、干烧、炝炒、炸收、泡制、糖粘、粉蒸、水煮、生

炒、熟炒、软炒、爆、炸熘、鲜熘、煎、炸、红烧、白烧、烩、焖、煨、炖、煮、卤、氽、蒸、烤等。造成这种不对等的原因主要是烹饪习惯不同(如一个擅长用烤箱,所以对“烤”的划分更细;另一个擅长用明火加炒

“炒”锅,所以对的划分更细)或者认知不同(如川菜实际有对应的英文表达常见烹饪方法中的“煨”

“simmer ”,只是西方烹饪并没有将“simmer ”作为独立的烹饪方法进行罗列,只是认为在其它烹饪方法

“simmer ”中会用到这个过程)。以上两种烹饪体系缺乏对等是造成烹饪方法英译的主要困难。这种影

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英语表达真空的出现:例

“滑炒”如在翻译“小炒”等词时,英文中只有“stir-fry ”,一词来翻译“炒”而没有现成可用的词来体现“小炒”“滑炒”和的差异;另一方面是在英语中没有

,明确对应所指:比如翻译川菜烹饪方法中的“烤”“grill ”“roast ”在英文中有可能对应和“bake ”中的任

何一种,在英语中没有完全与“烤”一一对应的词,只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亦或在不能明晰具体情况时要将几个词都罗列出来,造成翻译的困境。

(二)术语本身特点

术语是各门学科的专用语,是表示该学科领域

2006),内概念或关系的词语(张沉香,术语最主要“语义上的单义性与运用上的系统性”。的特点就是

(孟令霞,2011)术语具有的“单义性”“系统性”及使得译者在翻译烹饪术语时,除了考虑语言层面的问题外,还要保证所翻译出来的英文术语仍具有“系“单义性”。这就对翻译活动提出了更高的统性”及

也是翻译的另一个难点所在。要求,

作为烹饪术语的烹饪方法英译,就像其它术语

,翻译一样,既受到“社会文化外部因素的影响”同(张沉香,时也受“术语翻译规律的制约”王小宁,

2007),所以烹饪术语的翻译需要克服的也是这两方面问题。

二、川菜常见烹饪方法的英译原则

对于术语的翻译,侯国金教授曾提出术语翻译“系统-的可辨性”原则。也就是说,术语翻译既要考虑术语所在的学科或科学的术语系统性,还要考虑相关、相通、相反、类似术语的可辨性(侯国金,2009)。侯教授所提出的这一原则可以说是反映了“单义性”“系统性”术语本身具有的和的特点,是术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川菜常见原料及烹饪方法翻译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C12E044[收稿日期]2013-04-30

[作者简介]张媛,四川旅游学院外语系讲师,文学硕士,英国阿伯丁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化研究;梁霞,四川旅游学院国际合作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大学英语教学法等。与交流处讲师,

·42·

语内在属性所决定的翻译原则。侯教授所提出的这一原则是对姜望琪教授所提出术语翻译标准的进一步探讨和补充。姜教授于2005年提出术语翻译的三个标准,即准确性、可读性、透明性(姜望琪,2005)。所谓准确性和可读性可以说是严复“信”“达”原则的另外一种表达。而姜教授所提出的“透明性”观点,专门针对术语翻译,对于术语的翻译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所谓译名的“透明性”是指可以从译名轻松地辨认出源词,能轻松地回译。姜教授也指出有时具有“透明性”的译名会让局外人感到别扭,甚至不知所云,但它们很多时候却起着保证2005)。“透明性”译名准确性的功效(姜望琪,的翻

让术语在源语和目的语都译便于行业的对外交流,

作为术语还应有“简洁”的有更确切的所指。此外,

2005;马清海,1997)。纵观本文中所特点(高淑芳,

罗列的西餐和川菜烹饪方法,都具有简洁的特点,所

以川菜烹饪方法翻译也应该以“简洁性”为其标准之一。

综上所述,川菜常见烹饪方法英译,首先应该遵“准确性”和“可读性”这两个所有翻译必须遵循守

的原则。此外,作为术语,川菜常见烹饪方法英译还“系统-应该遵循可辨性”的原则,让翻译出的术语既

又可以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这一原则具有辨识度,

的提出针对的是之前提出的影响烹饪方法翻译因素

中的第二点。最后的“透明性”及“简洁性”也是烹饪术语翻译的准则。

三、川菜常见烹饪方法英译的具体方法

(一)系统-可辨性

可辨性原则是要让翻译出的烹饪术语达系统-到自成体系并具有单义性,要求译者要了解西餐及

川菜烹饪方法体系和它们的差异,在翻译时,利用英文中已有的烹饪术语和适当的翻译技巧将整个川菜烹饪方法系统引入英文,这样才能做到翻译的英文自成体系而每种方法又不失辨识度。也就是说,对于29种川菜常见烹饪方法,要根据术语实际含义及英文中已有的表达进行分类(见下表),才能保证其“系统性”,“可辨性”也才能为提供基础。对于不能“烩”“糖粘”“炸收”“炸熘”“鲜进行归类的“卤”熘”则各自单独列出。以上对应关系是建立在对烹饪方法的含义进行解读的基础上,为“准确性”提供了保证,同时按照英文已有的烹饪术语将川菜烹饪方法进行划分也是让目的语受众能够读懂的前提。这样的划分也让英译不至于零散,比较有系统性;至于可辨性的实现,

类别川菜烹饪方法

小炒滑炒干煸炝炒

fry

生炒熟炒软炒爆煎炸干烧

braise 红烧白烧焖

stew 煨炖

steam pickle

roast /grill/bake/barbecue

boil blanch

蒸粉蒸泡制烤水煮煮氽

就需要一些翻译技巧,音译和意译都会用到。

(二)透明性与简洁性对烹饪方法进行分类整理为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可读性及系统性提供了前提保障,对于可辨性则要通过音译或意译来实现。在音译和意译的选择上,则要依据“简洁性”和“透明性”原则来进行判断。如果意译的翻译方法简洁而且具有可回译的特点,则采用意译;否则则采用音译。

1.意译

按大类进行区分后,如果烹饪方法可以通过解释的方法进行意译,而且意译有具有简洁及透明的特点,则可以用意译的方法进行翻译,如:滑炒可译

fry ;干煸可译为dry stir-fry ;干烧可译为为slide stir-dry braise ;红烧可译为brown braise ;白烧可译为

white braise 等。这样,既简洁又可进行回译。

2.音译

·43·

对于术语的国际化,张沉香(2007)提出应“适

,当加大音译比例”才能“促进国际合作和科技发。音译很多时候除了能够达到翻译简洁、展”透明

的作用外,还是保存源语文化的最佳途径。术语的文化内涵也是翻译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尊重术语体现的文化而采用音译的翻译方法也是现代术语

,“喀斯特”翻译的一个趋势。以地理学为例子这个术语诞生于最初发现该典型地貌的斯洛文尼亚

Karst 地区,虽然该术语曾一度被中国学界采用意译,的方法改译为“岩溶”但现已被学界恢复了音译,

“喀斯特”。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天坑”,仍称为其。“天坑”定名的过程也曲折反复是世纪初由中国

即西方地理学学术话语中学者确定的一个新术语,

“特大型塌陷漏斗”所描述的地理样貌。据科学的

考察,世界上最大的天坑是中国的小寨天坑,在中国发现的天坑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二。2005年起,“天坑”这一定名获得了国际喀斯特学术界的一致“tiankeng ”。“喀斯特”汉语拼音开始国际通用认可,

“tiankeng ”在中国和在国际学界的最终被接受,主要以及学术文化性的认同。在于其文化内涵的保留,

音译在术语翻译上的优势更体现在除保证准确

性外,还保留了术语可辨性、透明性及简洁性,而且可以减少翻译中的信息损失。英语中50%以上的单词由拉丁语单词派生或者从其它语言借用,因此英语词汇具有“世界性词汇”的特点(张沉香,2007),英语本身也不排斥新词汇的引入。而且,在当代较为宽松的政治文化环境下和较为自由的社会经济发展大背景中,人们对外来文化更为宽容,对语乐于接受另一种语言。作者言的观念也比较开放,

在英国访学期间曾对到过中国的英国游客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在另一篇文章《目的语受众对中国餐馆英文菜单满意度调查及其对翻译的启示》中

进行了系统讨论。本次调查发现游客对在菜单上碰

到不认识的烹饪词汇都有预期,并不排斥,而且还有受访对象提到,这也是在异域餐厅就餐的一项美好

,“如果菜单上都是地道英文,体验反而会让异域餐。增大音译在烹饪术语厅的就餐体验缺少点什么”

也是术翻译中的比重是特色术语翻译的一个趋势,语系统可辨性、简洁性和透明性实现的有效手段。

四、结语作为一直被忽略的烹饪方法翻译,应该按照术

、语翻译的原则,着重体现译名的“系统-可辨性”“透明性”。实现这些原则需要译者对及“简洁性”所翻译的术语体系有着透彻理解且可以尝试加大音

译在翻译中所占比重。参考文献:

[1]蔡平.“文化翻译”J ].外语教学,2005(26):的困惑[

6,75-78.

[2]高淑芳.科技术语的翻译原则初探[J ].术语标准化

2005(1).与信息技术,

[3]侯国金.语言学术语翻译的系统-——兼可辨性原则—

J ].上海翻译,2009(2):69-73.评姜望琪[

[4]姜望琪.论术语翻译的标准[J ].上海翻译(翻译学词

2005.典及翻译与翻译理论专辑),

[5]马清海.试论科技翻译的标准和科技术语的翻译原

J ].中国翻译,1997(4).则[

[6]孟令霞.从术语学角度看术语翻译[J ].中国科技翻

2011,24(5):28-30,44.译,

[7]张沉香.影响术语翻译的因素及其分析[J ].上海翻

2006(3):63-66.译,

[8]张沉香,王小宁.科技术语的定名原则与译名的国际

J ].上海翻译,2007:4,31-34.化[

[9]Campbell J.Practical Cookery [M ].London :Hodder

Education ,2012.

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

“学府杯”第四届科技翻译大赛

2013年第四届“学府杯”科技翻译大赛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江苏省科技协会、中国译协翻译服务委员会主办,江苏省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南京学府翻译有限公司承办。

“学府杯”本届参赛语种为英语,分别设立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奖项,参赛者可任选一项或同时参加两个奖项。

活动宗旨1.通过大赛促进科技翻译实践人才的培养; 2.通过大赛找出传统语言教学模式的不足,为国内外语言教学的研究和发展新思路提供依据; 3.语言是各民族的重要文化特征,也是各民族间沟通的桥梁,通过大赛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和科技交流。

参赛对象参赛要求

以海内外高校翻译专业学生为主,所有热爱翻译行业或有志于投身于翻译事业的人员均可参加;

参赛译文须独立完成,杜绝抄袭现象,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请参赛者在大赛截止日前妥善保存参赛

译文,请勿在书报刊、网络等任何媒体公布自己的参赛译文,否则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并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投稿截止日期:2013年10月10日。

奖项设置1.将评选出优秀作品奖若干名,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一、二、三等奖; 分别获得荣誉证书、纪念品和奖金。·44·


相关内容

  • 我国发酵食品生产技术研究进展_罗晓妙
  • 2011年第12期 CHINACONDIMENT 总第36卷 中国调味品 专论综述 我国发酵食品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罗晓妙 ()西昌学院轻化工程学院,四川西昌 615013 摘要:发酵食品主要的生产环节有制备发酵剂.选择原料进行发酵.发酵后处理等过程.文章从生产环认为我国发酵食品生产技术可借鉴国外成功 ...

  • 食物的烹饪方法与营养价值
  • 食物的烹饪方法与营养价值 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专业年级:思想政治教育12级 学生姓名:丛湘凤 学号:2012020032 电话:[1**********] 日期:2014年6月1日 摘要: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烹饪历史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 展.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烹饪方法,具有鲜 ...

  • 中国八大菜系及其特色
  • 菜系,也称"帮菜",是指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并为社会所公认的中国的菜肴流派. 形成菜系的主要因素有: 当地的物产和风俗习惯,如中国北方多牛羊,常以牛羊肉做菜:中国南方多水产.家禽,人们喜食鱼.肉:中国沿海多海鲜,则长于海产品 ...

  • 川菜24种味型
  • 川菜的二十四种味型 川菜自古讲究"五味调和","以味为本".川菜的味型之多,居各大菜系之首.当今川菜计有24种味型,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为麻辣类味型:有麻辣味.红油味.煳辣味.酸辣味.椒麻味.家常味.荔枝辣香味.鱼香味.陈皮味.怪味等.其中鱼香.陈皮.怪味是川 ...

  • 四大菜系关于中国传统菜系文化的发展与概述
  • 关于中国传统菜系文化的发展与概述 ---------川菜 内容提要: 在中国饮食文化区域性特征的影响下,中国被划分为若干个饮食文化圈. 本文通过介绍西南地区饮食文化圈内最具代表性的四川菜系,来分析菜系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饮食文化区域性饮食文化圈菜系川菜 汉族人讲究并善于烹饪,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汉族 ...

  • 川菜的形成发展及特点
  • 川菜的形成发展及特点 庞 燕 内容提要:在中国饮食文化区域性特征的影响下,中国被划分为若干个饮食文化圈.本文着重介绍西南地区饮食文化圈内最具代表性的四川菜系,重点论述川菜从雏形到形成菜系的过程,分析了川菜形成为浓郁地方风味体系的因素,以及川菜风味菜肴体系形成的原因,并且列举了川菜风味菜肴体系中两种具 ...

  • 2016宜宾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 宜宾市2016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 将答题卡背面座位号对应标号涂黑. 2.第Ⅰ卷.第Ⅱ卷的答案务必答在答题卡上.若答在试卷上,将被视为无效. 第Ⅰ卷每小题 ...

  • 公选课论文(中外饮食文化)
  • 公 选 课 论 文 指 导 老 师:小 组 成 公选课论文 浅析 徐州饮食文化 摘要:徐州又名彭城,建制有3000年历史.地处京沪陇海等铁路交界处,饮食市 场颇为繁华.其菜肴以咸鲜为主,五味俱全.风格淳朴.注重实惠 .名菜别具一 格,如霸王别姬.彭城鱼丸.沛县狗肉.羊方藏鱼.麋鱼鸡.云母羹等,其与连 ...

  • 中国饮食-八大菜系图文谱三十辑[14]
  • 川菜简介 川菜系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菜系,其发源地是古代的巴国和蜀国.据<华阳国志>记载,巴国"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并出产鱼盐和茶蜜:蜀国则"山林泽鱼,园囿瓜果,四代节熟,靡不有焉".当时巴国和蜀国的调味品已有卤水.岩盐.川椒."阳朴之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