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气质类型

婴儿的气质类型

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是在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最先能观察到的婴儿的个人特点。关于气质的话题是古老而悠久的,它像神奇的斯芬克斯之谜一样,吸引并困惑这一代代的心理学家和其他领域的研究者。长期以来,气质是心理学研究中开始得最早而又进展得最慢的,但气质研究凭借在多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随着研究思路和方法的不断进展,再次引起了近年的研究热潮。

气质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一般认为,古希腊学者希波克拉底最早将人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和粘液质,这种以“体液”的不同配合作为气质分类的方式显然是不科学的,但气质及其四种类型的名称一直被沿用至今。后来德国心理学家冯特进一步提出以情绪反应的强度和快慢作为划分四种气质类型的两种要素;巴普洛夫根据高级神经活动三种基本特性的结合划分出四种基本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捷普洛夫和捏贝里岑等进一步发展了巴普洛夫的学说提出了高级神经活动特性说„„众多心理学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气质研究才日益走向今日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但是什么是气质呢?研究者至今对气质的定义、理解仍不

相同。通过全面、深入、精确地理解、把握气质的实质,借鉴、吸收研究者里有代表性的定义中合理、符合实际之处,我认为:气质是受个体生物组织所制约、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了解了气质的起源和定义后,我将着重去了解婴儿的气质

类型。

气质类型是指表现在人身上的一类共同的或相似的心理

活动特征的典型的结合。由于目前在气质定义、内容和生理基础等问题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理论或流派,对气质的本质有着各不相同的解释,因而对气质类型的划分也是众说不

一、流派繁多,如两类型说、三类型说、四类型说、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活动特性说、血型说、体型说等。

一. 传统的四类型说

二. 巴普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巴普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有三种基本特性,即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

活性。根据它们结合的不同,可以形成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如下表:

三、托马斯—切斯地三类型说

四、布雷泽尔顿的气质三类型说

五、巴斯的活动特性说

六、卡根的抑制-非抑制说

气质类型除了以上六种还有很多分法,目前还缺乏统一的划分学说。但像对来说,托马斯、切斯的气质理论比较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婴儿的气质类型与特点,在目前心理学界的影响最为普遍,最具代表性。一下就针对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来探讨一下怎样养育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

对于容易型婴儿,父母会为婴儿生活有规律、情绪愉悦、易于接受、适应新环境、新食物、新要求,易于教养而感到高兴。这类孩子往往对各种教养方式都比较适应,容易与父母建立和谐、稳定的亲子关系,但这种容易适应性也会导致一些行为问题的发生。如,这些婴儿在早年容易接受并适应父母的期望和管教标准,并将他们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规则系统。这样当他们走进幼儿园或同龄人的世界时,就会发现新环境中的要求和规则与他们在家庭中习得的行为模式有所出入。如果这两种要求间的冲突十分严重,则婴儿会陷入进退两难、无所适从的境地,从而导致行为问题或发展障碍。所以父母不能因为他们随和、好带就漫不经心,否则会延误他的发展。父母应该一如既往地给予关爱、重视,使宝宝的情绪和行为更加积极、愉快。

对于困难型婴儿,似乎一开始就给毫无育儿经验的父母出些难题。这时父母首先应该摆正心态,既不能认为自己失职,感到惭愧不安,把责任都自己揽上,也不能责怪孩子、怨恨孩子对自己过多的要求和由此而产生的特殊负担。对于育儿过程中的难题不可以束手无策,别无他法,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应该积极面对,为婴儿提供耐心的、循序渐进的、重复的指导。比如适应宝宝没有规律的生活状态;掌握一定的技巧来应对易烦躁和爱哭闹的宝宝。需要注意的是,在教育孩子时,父母的观点要保持一致,不要经常斥责、惩罚孩子,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是宝宝会表现得更加烦躁、易怒,从而变得更加困难。

对于迟缓型婴儿,他们适应新环境能力低,速度慢的特点容易让父母走两种极端。一些父母会把孩子的逃避反应看做“胆怯”或“无能”,因而会强迫孩子去迅速地适应新环境,这样的结果会让亲子关系日益紧张,并影响婴儿心理多方面的发展;还有一些父母因替这种迟缓型婴儿的行为担心,相应地采取过度保护措施,企图不让他们去适应新环境、新刺激,这样也会影响父母与婴儿间的关系,妨碍婴儿心理正常发展。对于这类孩子,父母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多尝试,去适应新环境和新刺激。积极地暗示和鼓励是孩子的“原动力”。这类宝宝一开始就需要一个没有压力的自由“空间”父母要有一份特别的耐心,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让孩子在新的环境中慢慢活跃起来,对新的刺激慢慢发生兴趣。 总之,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我们坚持气质教育实战对策:顺乎天性,导之有方。这要基于对孩子气质的尊重。

有一些年轻父母说:既然孩子的气质是“天生”的,而且不同气质也各有利弊,那么,不如听天由命算了。其实,孩子的成长,绝大部分都取决于其自身特点与早期环境的相互作用,而父母的教养方法和态度,正是早期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的气质虽然无好坏之别,但是,父母的态度却可以左右孩子是“扬长避短”还是“扬短避长”。

有些年轻父母喜欢在心中“塑造”一个理想的孩子的“模

型”,在孩子降生之后,当他们真正面对一个鲜活的小生命时,却发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真实的孩子有可能如你所愿,但更有可能另具特点,这就要求父母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了,如果你们一味坚持自己的意愿,采取强制方式,硬将自己活泼泼的孩子往心中的“理想孩子模型”上靠,或者因为实在“靠不上”而对孩子丧失信心、放任自流。这样一来,一方面,导致养育困难,妈妈容易产生焦虑、厌烦、暴躁以及挫败感、无能为力感等负向情绪;另一方面,也造成宝宝对环境不信任,对父母冷漠、疏离、对立、逆反,甚至于导致一些行为问题。

所以对于孩子的气质我们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强制塑造”。每个婴儿都是带着独一无二的气质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气质无好坏之分。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的气质特点,接受并尊重孩子的天性,提出合理的期望、要求,寻求适合孩子天性的个性化教养方式,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引导。这样做,既有利于完善孩子的性格,促进孩子早期心理健康发育;也有利于年轻父母消除育儿焦虑,树立自信的教养信念,形成融洽亲密的亲子关系。

婴儿的气质类型

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是在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最先能观察到的婴儿的个人特点。关于气质的话题是古老而悠久的,它像神奇的斯芬克斯之谜一样,吸引并困惑这一代代的心理学家和其他领域的研究者。长期以来,气质是心理学研究中开始得最早而又进展得最慢的,但气质研究凭借在多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随着研究思路和方法的不断进展,再次引起了近年的研究热潮。

气质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一般认为,古希腊学者希波克拉底最早将人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和粘液质,这种以“体液”的不同配合作为气质分类的方式显然是不科学的,但气质及其四种类型的名称一直被沿用至今。后来德国心理学家冯特进一步提出以情绪反应的强度和快慢作为划分四种气质类型的两种要素;巴普洛夫根据高级神经活动三种基本特性的结合划分出四种基本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捷普洛夫和捏贝里岑等进一步发展了巴普洛夫的学说提出了高级神经活动特性说„„众多心理学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气质研究才日益走向今日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但是什么是气质呢?研究者至今对气质的定义、理解仍不

相同。通过全面、深入、精确地理解、把握气质的实质,借鉴、吸收研究者里有代表性的定义中合理、符合实际之处,我认为:气质是受个体生物组织所制约、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了解了气质的起源和定义后,我将着重去了解婴儿的气质

类型。

气质类型是指表现在人身上的一类共同的或相似的心理

活动特征的典型的结合。由于目前在气质定义、内容和生理基础等问题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理论或流派,对气质的本质有着各不相同的解释,因而对气质类型的划分也是众说不

一、流派繁多,如两类型说、三类型说、四类型说、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活动特性说、血型说、体型说等。

一. 传统的四类型说

二. 巴普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巴普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有三种基本特性,即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

活性。根据它们结合的不同,可以形成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如下表:

三、托马斯—切斯地三类型说

四、布雷泽尔顿的气质三类型说

五、巴斯的活动特性说

六、卡根的抑制-非抑制说

气质类型除了以上六种还有很多分法,目前还缺乏统一的划分学说。但像对来说,托马斯、切斯的气质理论比较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婴儿的气质类型与特点,在目前心理学界的影响最为普遍,最具代表性。一下就针对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来探讨一下怎样养育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

对于容易型婴儿,父母会为婴儿生活有规律、情绪愉悦、易于接受、适应新环境、新食物、新要求,易于教养而感到高兴。这类孩子往往对各种教养方式都比较适应,容易与父母建立和谐、稳定的亲子关系,但这种容易适应性也会导致一些行为问题的发生。如,这些婴儿在早年容易接受并适应父母的期望和管教标准,并将他们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规则系统。这样当他们走进幼儿园或同龄人的世界时,就会发现新环境中的要求和规则与他们在家庭中习得的行为模式有所出入。如果这两种要求间的冲突十分严重,则婴儿会陷入进退两难、无所适从的境地,从而导致行为问题或发展障碍。所以父母不能因为他们随和、好带就漫不经心,否则会延误他的发展。父母应该一如既往地给予关爱、重视,使宝宝的情绪和行为更加积极、愉快。

对于困难型婴儿,似乎一开始就给毫无育儿经验的父母出些难题。这时父母首先应该摆正心态,既不能认为自己失职,感到惭愧不安,把责任都自己揽上,也不能责怪孩子、怨恨孩子对自己过多的要求和由此而产生的特殊负担。对于育儿过程中的难题不可以束手无策,别无他法,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应该积极面对,为婴儿提供耐心的、循序渐进的、重复的指导。比如适应宝宝没有规律的生活状态;掌握一定的技巧来应对易烦躁和爱哭闹的宝宝。需要注意的是,在教育孩子时,父母的观点要保持一致,不要经常斥责、惩罚孩子,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是宝宝会表现得更加烦躁、易怒,从而变得更加困难。

对于迟缓型婴儿,他们适应新环境能力低,速度慢的特点容易让父母走两种极端。一些父母会把孩子的逃避反应看做“胆怯”或“无能”,因而会强迫孩子去迅速地适应新环境,这样的结果会让亲子关系日益紧张,并影响婴儿心理多方面的发展;还有一些父母因替这种迟缓型婴儿的行为担心,相应地采取过度保护措施,企图不让他们去适应新环境、新刺激,这样也会影响父母与婴儿间的关系,妨碍婴儿心理正常发展。对于这类孩子,父母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多尝试,去适应新环境和新刺激。积极地暗示和鼓励是孩子的“原动力”。这类宝宝一开始就需要一个没有压力的自由“空间”父母要有一份特别的耐心,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让孩子在新的环境中慢慢活跃起来,对新的刺激慢慢发生兴趣。 总之,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我们坚持气质教育实战对策:顺乎天性,导之有方。这要基于对孩子气质的尊重。

有一些年轻父母说:既然孩子的气质是“天生”的,而且不同气质也各有利弊,那么,不如听天由命算了。其实,孩子的成长,绝大部分都取决于其自身特点与早期环境的相互作用,而父母的教养方法和态度,正是早期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的气质虽然无好坏之别,但是,父母的态度却可以左右孩子是“扬长避短”还是“扬短避长”。

有些年轻父母喜欢在心中“塑造”一个理想的孩子的“模

型”,在孩子降生之后,当他们真正面对一个鲜活的小生命时,却发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真实的孩子有可能如你所愿,但更有可能另具特点,这就要求父母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了,如果你们一味坚持自己的意愿,采取强制方式,硬将自己活泼泼的孩子往心中的“理想孩子模型”上靠,或者因为实在“靠不上”而对孩子丧失信心、放任自流。这样一来,一方面,导致养育困难,妈妈容易产生焦虑、厌烦、暴躁以及挫败感、无能为力感等负向情绪;另一方面,也造成宝宝对环境不信任,对父母冷漠、疏离、对立、逆反,甚至于导致一些行为问题。

所以对于孩子的气质我们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强制塑造”。每个婴儿都是带着独一无二的气质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气质无好坏之分。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的气质特点,接受并尊重孩子的天性,提出合理的期望、要求,寻求适合孩子天性的个性化教养方式,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引导。这样做,既有利于完善孩子的性格,促进孩子早期心理健康发育;也有利于年轻父母消除育儿焦虑,树立自信的教养信念,形成融洽亲密的亲子关系。


相关内容

  • 儿童人格的最早表现
  • 作者:李蓓蕾 幼教博览 2002年06期 什么是气质 妇产医院的医护人员可以发现,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在行为上就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新生儿很爱哭,尤其是有什么外界刺激的时候,一哭起来就脸涨得通红,甚至上气不接下气:有的则很少哭,即使受到外界惊吓哭一声,也会很快平息下来:有的新生儿总是攥着小拳头静静 ...

  • 婴儿心理发展
  • 婴儿心理发展 母亲的人格特点.父亲在孩子养育中的投入程度,孩子养育环境的文化信仰.贫穷或经济压力以及父母的心理主管幸福感等等都将对孩子形成乐观或是脆弱的性格产生影响.婴儿有五项尤为关键的发展任务: (1) 建立并协调感觉.知觉和运动系统:(2) 至少对一个人形成依恋:(3) 感觉.运动.智力系统的精 ...

  • 第五章 婴儿的心理发展
  • 一.单项选择题 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 ). ( )是儿童生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婴儿脑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 ). 大脑的( )程度是婴儿脑细胞成熟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 下列关于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描述错误的是( ). 用手指抚弄新生儿面颊时,他的头也会转向刺激方向.这属 ...

  • 儿童气质及其评价意义
  • 儿童气质及其意义和评价 姚凯南教授:儿童个性心理特征是由气质.智力和性格三个部分组成,气质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气质是儿童正常行为的不同表达方式,它是指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性,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及指向性上. 张劲松医师:现代儿童气质的最早研究者是美国的儿童精 ...

  • c发展心理学知识总结
  • 第一节--概述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基础理论学科: ---------- 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心理发展"包含 1.心理种系发展:指动物种系演进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叫比较心理学: 2. ...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总复习(答案)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 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或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3.具体形象思维 是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 ...

  • 2014考研心理学大纲
  • 翔高启弘 Ⅰ.考试性质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 ...

  • 气质和性格的区别
  • 气质和性格有什么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说某人气质高贵.幽雅,有的人没有气质,有时候也经常听到某人待人礼貌.彬彬有礼很有气质等,每位同学肯定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气质的人,这些气质和我们心理学上讲的气质是否一样呢? 一.气质和性格的概念 (一)气质: --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的稳定 ...

  •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1.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3.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以研究实践为标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