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其实简单的说:“语文素养”就是不仅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比较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还要有比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在生活当中要有运用语文的能力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语文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中,“听”位居之首,可见听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非常重要。针对小学生的这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生活实际和名人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在学习、生活和交往的重要性,提高“倾听”的自觉性。

  作为教师,我们常常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模糊,老师应该给他们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细化了的要求。因此,我在教学中明确提出“学会倾听要有四心”,即在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三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四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最后还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

  二、引领阅读,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孩童时期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时,可以说任何创新都萌芽于看似幼稚的异想天开中。作为老师,当我们面对孩子们神奇丰富的想象,富有诗意和创新因素的语言时,我们应该鼓励、呵护,当孩子缺乏想象时,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激活他们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来源于客观现实,如果没有对现实生活的细化观察,学生想象力的激活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对于孩子来说,单纯地观察要求是少有收益的,我们可以借助课文的学习,教会孩子观察,以积累丰富的表象。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如: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这篇课文,以秋天为主线,在赞美秋天,呕歌秋天的同时,也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秋天来了,又去了,对于八九岁的孩子们来说,秋天是什么?秋天的声音从何处来?我们环游校园,我们仰望蓝天,我们走进田野……

  树上落下了一片黄叶,唰唰,那是树叶告别树妈妈的声音。

  田野里传来呱呱的声音,那是青蛙在与稻田道别。

  小水珠从天空落下,滴答滴答,那是它在向大地妈妈问好。

  一句句充满灵性的话语道出孩子们的所见,更看到孩子们表象积累后的想象。孩子们所处的周围世界就是天然的课本,通过观察让学生去认识周围世界,在那最鲜活的、绚丽多彩的场景中去感受去思考、去想象,这样的观察积累丰富的表象是智慧的启迪,是语言的实践,是美的享受。

  三、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的作文,是语文教学成果的体现,是学生语文能力的展示。对于刚刚学写作文的小学生而言,要教他们如何写好作文,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和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任何新鲜的东西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在他们学习写作的开始就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那么以后的作文教学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仅有浓厚的兴趣是不行的,还要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能力。读与写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方式,也是作文教学的两个密切相关的教学手段,读课文(范文)不仅可以得到写作方法、技巧上的启示,并且还可以激发写作的兴趣。还可让学生模仿本文的结构写作,例如学完《找春天》后,我让学生仿写《找秋天》。学了《我会变》,学生尝试以第一人称写自己喜欢的物体。这样,学生学有例子,写有样本,每次都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写作任务。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无素材,就等于愚妇无米,炊就更难了。怎样才能让学生有丰富的作文素材呢?这就得深入生活、广开文源。小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喜新求异的思维定势,引导他们进入多彩的生活,不仅能开阔眼界,增加其知识的积累,而且能活跃其思维,激发其提笔表达的欲望,因此我除了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细心观察外,还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创造写作素材。如六一儿童节,我便组织学生开展“庆六一大联欢”的活动;在母亲节,开展“我为妈妈献礼物”的活动;教师节,开展“老师,我想对您说”的活动。经过这些活动,学生的亲身经历多了,视野扩大了,积累的写作素材就丰富了,拿起笔来就有大量的内容可选择。

  总之,只有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才能带动其他课程学习水平的整体发展和提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摸索前行的过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其实简单的说:“语文素养”就是不仅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比较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还要有比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在生活当中要有运用语文的能力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语文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中,“听”位居之首,可见听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非常重要。针对小学生的这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生活实际和名人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在学习、生活和交往的重要性,提高“倾听”的自觉性。

  作为教师,我们常常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模糊,老师应该给他们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细化了的要求。因此,我在教学中明确提出“学会倾听要有四心”,即在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三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四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最后还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

  二、引领阅读,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孩童时期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时,可以说任何创新都萌芽于看似幼稚的异想天开中。作为老师,当我们面对孩子们神奇丰富的想象,富有诗意和创新因素的语言时,我们应该鼓励、呵护,当孩子缺乏想象时,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激活他们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来源于客观现实,如果没有对现实生活的细化观察,学生想象力的激活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对于孩子来说,单纯地观察要求是少有收益的,我们可以借助课文的学习,教会孩子观察,以积累丰富的表象。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如: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这篇课文,以秋天为主线,在赞美秋天,呕歌秋天的同时,也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秋天来了,又去了,对于八九岁的孩子们来说,秋天是什么?秋天的声音从何处来?我们环游校园,我们仰望蓝天,我们走进田野……

  树上落下了一片黄叶,唰唰,那是树叶告别树妈妈的声音。

  田野里传来呱呱的声音,那是青蛙在与稻田道别。

  小水珠从天空落下,滴答滴答,那是它在向大地妈妈问好。

  一句句充满灵性的话语道出孩子们的所见,更看到孩子们表象积累后的想象。孩子们所处的周围世界就是天然的课本,通过观察让学生去认识周围世界,在那最鲜活的、绚丽多彩的场景中去感受去思考、去想象,这样的观察积累丰富的表象是智慧的启迪,是语言的实践,是美的享受。

  三、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的作文,是语文教学成果的体现,是学生语文能力的展示。对于刚刚学写作文的小学生而言,要教他们如何写好作文,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和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任何新鲜的东西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在他们学习写作的开始就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那么以后的作文教学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仅有浓厚的兴趣是不行的,还要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能力。读与写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方式,也是作文教学的两个密切相关的教学手段,读课文(范文)不仅可以得到写作方法、技巧上的启示,并且还可以激发写作的兴趣。还可让学生模仿本文的结构写作,例如学完《找春天》后,我让学生仿写《找秋天》。学了《我会变》,学生尝试以第一人称写自己喜欢的物体。这样,学生学有例子,写有样本,每次都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写作任务。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无素材,就等于愚妇无米,炊就更难了。怎样才能让学生有丰富的作文素材呢?这就得深入生活、广开文源。小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喜新求异的思维定势,引导他们进入多彩的生活,不仅能开阔眼界,增加其知识的积累,而且能活跃其思维,激发其提笔表达的欲望,因此我除了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细心观察外,还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创造写作素材。如六一儿童节,我便组织学生开展“庆六一大联欢”的活动;在母亲节,开展“我为妈妈献礼物”的活动;教师节,开展“老师,我想对您说”的活动。经过这些活动,学生的亲身经历多了,视野扩大了,积累的写作素材就丰富了,拿起笔来就有大量的内容可选择。

  总之,只有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才能带动其他课程学习水平的整体发展和提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摸索前行的过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相关内容

  •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所谓语文素养,就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学生将来要想在社会中立于不败 ...

  • 谈谈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 [摘 要]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要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语文素养:提高策略 有人说,语文素养就是风花雪月时就有浅吟低唱的冲动,月上柳梢头时就有约人黄昏后的欲望:有人说,语文素养就是闻弦歌而知雅意,听国歌而肃然起敬--其实语文素养就是一种语言运用能力 ...

  • 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都要去思考一个问题: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也就是说,小学语文应该"教什么,学什么"?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关注怎样教,这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的."教什么"是第一位的,"怎样教"是第二位的.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首 ...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徐明英 一.语文素养的内涵 什么是语文素养?用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句话来理解,就是:"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课程标准中这样论述道:"语文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 ...

  • 谈高中语文素养的培养
  • 一.语文素养的认识层面 1.什么是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人们看法不一.比较有代表性的,当是人教版"实验修订本"的顾问.华东师范大学巢宗祺教授的观点.巢教授曾在由苏教版小语教材编辑部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组织召开的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总结研讨会上说:"语文素养,指学生平时在语文 ...

  • 小学阶段如何落实语文的核心素养 -杨頔
  • 小学阶段如何落实语文的核心素养 什么是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 ...

  • 浅谈语文教师的科学素养
  • 浅谈语文教师的科学素养 实施新课程改革需要中小学教师具备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专业素质,新课程才能落实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应加强人文素养.教学素养.科学素养.创新素养.美学素养以及实践素养的学习和积累,通过学会读书.学会教研.学会反思.学会总结等环节,接受新课程的洗礼,提高自身的 ...

  • 专访:以信息技术促语文教与学的变革
  • 以信息技术促语文教与学的变革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唐晓勇老师 梁春晓1  唐晓勇2 (1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广州510245:2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深圳 518052) 刊载于<教育信息技术>2014年第1期 访谈者:唐老师,您自99年开始您的信息化教学之路.十多年来,在您的教学实践的不 ...

  • 浅谈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 浅谈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作者:张小钏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52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近年来"语文核心素养"又成为新的焦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提出了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并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