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考试
真题卷2
一、单项选择题
1、五脏中称为“后天之本”的是哪一脏:
A.肺 B.心 C.肾 D. 肝 E. 脾
2、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火的“所不胜”之行为:
A. 木 B.火 C.金 D.水 E.土
3、具有“灌心脉以行气血”作用的是
A. 卫气 B. 经气 C. 元气 D. 营气 E. 宗气
4、“受纳、腐熟水谷”是哪一腑的功能:
A. 膀胱 B.胃 C. 胆 D.小肠 E. 大肠
5、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是:
A. 《黄帝内经》B. 《难经》C. 《伤寒杂病论》D. 《脉经》E. 《诸病源候论》
6、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作用的气是:
A.肺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元气
7、激发人体生长发育,津液的生成、输布有赖于气的( )作用:
A.推动 B.温煦 C.防御 D.固摄 E.气化
8、 在五体中主脉的脏是:
A. 脾 B. 肾 C.肝 D. 肺 E.心
9、五行中“火”的特性为:
A. 炎上 B.曲直 C. 从革 D.稼穑 E. 润下
10、肝的功能是:
A.主神志 B.主生长发育 C.主运化 D.主水液输布 E.主疏泄
11、肾在体合:
A.骨 B.肉 C.皮 D.脉 E.筋
12、具有善行数变特性的邪气是:
A. 湿邪 B.寒邪 C.火邪 D. 风邪 E. 燥邪
13、具有易伤阳气、凝滞、收引特性的邪气是:
A. 湿邪 B.寒邪 C.燥邪 D. 风邪 E.火邪
14、具有传染性外感病因是:
A.六淫 B. 饮食不节 C.疫疠 D. 七情 E.劳逸
15、根据五行相克规律,木的“所不胜”之行是:
A. 火 B. 木 C. 土 D.水 E. 金
16、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A. 《本草纲目》B. 《神农本草经》C. 《新修本草》D. 《证类本草》E. 《和剂局方》
17、我国第一部政府颁布的成药药典是:
A. 《本草纲目》B. 《神农本草经》C. 《新修本草》D. 《证类本草》E. 《和剂局方》
18、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作用的药是
A. 麻黄B. 桂枝C. 薄荷D. 石膏E. 知母
19、属于发散风热药的是:
A. 麻黄 B.桂枝 C.薄荷 D.石膏 E.知母
20、中药的四气是:
A. 气血阴阳 B.酸苦甘辛 C.寒热温凉 D.升降沉浮 E.有毒无毒
21、中药处方中针对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A. 君 B.臣 C.佐 D.使 E.淡
22、中药配伍禁忌中“乌头”反:
A. 半夏 B.大戟 C.苦参 D.芫花 E.甘遂
23、具有“实而不满”特点的是:
A. 肝 B.脾 C.膀胱 D.心 E.肺
24、其华在唇的脏腑是:
A. 心,B. 肝,C. 脾,D. 肺,E. 肾
25、主通降作用的腑是:
A. 大肠 B.小肠 C.膀胱 D.胆 E.胃
26、主藏精,其华在发的脏是:
A. 肺 B.脾 C.肝 D.肾 E.心
27、主疏泄,喜条达,主藏血,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的脏腑是 A. 心 B.肝 C.脾 D.肺 E.肾 28、具有清热解毒,主要用于疮疡的药是: A. 金银花 B.桂枝 C.独活 D.苦杏仁 E.熟地黄 29、以下有补血作用的药是: A. 当归 B.麻黄 C.干姜 D.黄连 E.知母 30、具有泻下热结作用的药: A. 黄连 B.大黄 C.黄柏 D.麻黄 E.黄芪 二、多项选择 1、根据五行归类,以下属“土”包括: A. 肝 B.思 C.筋 D.酸 E.风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 A. 对立 B.相生 C.互根 D.转化 E.消长 3、肝的生理功能包括: A. 主运化 B.主疏泄 C.主生长 D.主升清 E.主藏血 4、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主动 B.炎上 C.生风 D.善行数变 E.易致肿疡 5、卫气其特点有: A. 有防御作用 B.由水谷精微化生 C.行呼吸 D. 温煦脏腑经络 E 灌心脉行气血 6、六淫中暑邪的性质是: A. 性升散 B.伤津耗气 C.多夹湿 D.炎上 E.主收引 7、气和津液均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 ; A. 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 津能阻气 8、经络的生理功能为: A. 沟通联络, B.运输气血, C.传导感应 D.调节机能平衡, E.濡养脏腑9、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有:
A. 手阳经从胸走手 B.手阴经从手走胸 C.足阴经从腹走足
D. 足阳经从头走足 E.足阴经从胸走手
10、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的关系主要有:
A. 正胜邪退 B.邪胜正衰 C.正虚邪恋 D.邪去正虚 E.阴阳亡失
三、名词解释
1、 辨证论治:
2、 经络:
3、 证:
4、 中药:
5、 方剂:
三、简述题
1、简述津液的生成、输布:
2、简述肺的功能:
3、简述附子的功效和运用
4、简述中药的配伍禁忌。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考试
真题卷2
一、单项选择题
1、五脏中称为“后天之本”的是哪一脏:
A.肺 B.心 C.肾 D. 肝 E. 脾
2、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火的“所不胜”之行为:
A. 木 B.火 C.金 D.水 E.土
3、具有“灌心脉以行气血”作用的是
A. 卫气 B. 经气 C. 元气 D. 营气 E. 宗气
4、“受纳、腐熟水谷”是哪一腑的功能:
A. 膀胱 B.胃 C. 胆 D.小肠 E. 大肠
5、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是:
A. 《黄帝内经》B. 《难经》C. 《伤寒杂病论》D. 《脉经》E. 《诸病源候论》
6、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作用的气是:
A.肺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元气
7、激发人体生长发育,津液的生成、输布有赖于气的( )作用:
A.推动 B.温煦 C.防御 D.固摄 E.气化
8、 在五体中主脉的脏是:
A. 脾 B. 肾 C.肝 D. 肺 E.心
9、五行中“火”的特性为:
A. 炎上 B.曲直 C. 从革 D.稼穑 E. 润下
10、肝的功能是:
A.主神志 B.主生长发育 C.主运化 D.主水液输布 E.主疏泄
11、肾在体合:
A.骨 B.肉 C.皮 D.脉 E.筋
12、具有善行数变特性的邪气是:
A. 湿邪 B.寒邪 C.火邪 D. 风邪 E. 燥邪
13、具有易伤阳气、凝滞、收引特性的邪气是:
A. 湿邪 B.寒邪 C.燥邪 D. 风邪 E.火邪
14、具有传染性外感病因是:
A.六淫 B. 饮食不节 C.疫疠 D. 七情 E.劳逸
15、根据五行相克规律,木的“所不胜”之行是:
A. 火 B. 木 C. 土 D.水 E. 金
16、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A. 《本草纲目》B. 《神农本草经》C. 《新修本草》D. 《证类本草》E. 《和剂局方》
17、我国第一部政府颁布的成药药典是:
A. 《本草纲目》B. 《神农本草经》C. 《新修本草》D. 《证类本草》E. 《和剂局方》
18、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作用的药是
A. 麻黄B. 桂枝C. 薄荷D. 石膏E. 知母
19、属于发散风热药的是:
A. 麻黄 B.桂枝 C.薄荷 D.石膏 E.知母
20、中药的四气是:
A. 气血阴阳 B.酸苦甘辛 C.寒热温凉 D.升降沉浮 E.有毒无毒
21、中药处方中针对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A. 君 B.臣 C.佐 D.使 E.淡
22、中药配伍禁忌中“乌头”反:
A. 半夏 B.大戟 C.苦参 D.芫花 E.甘遂
23、具有“实而不满”特点的是:
A. 肝 B.脾 C.膀胱 D.心 E.肺
24、其华在唇的脏腑是:
A. 心,B. 肝,C. 脾,D. 肺,E. 肾
25、主通降作用的腑是:
A. 大肠 B.小肠 C.膀胱 D.胆 E.胃
26、主藏精,其华在发的脏是:
A. 肺 B.脾 C.肝 D.肾 E.心
27、主疏泄,喜条达,主藏血,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的脏腑是 A. 心 B.肝 C.脾 D.肺 E.肾 28、具有清热解毒,主要用于疮疡的药是: A. 金银花 B.桂枝 C.独活 D.苦杏仁 E.熟地黄 29、以下有补血作用的药是: A. 当归 B.麻黄 C.干姜 D.黄连 E.知母 30、具有泻下热结作用的药: A. 黄连 B.大黄 C.黄柏 D.麻黄 E.黄芪 二、多项选择 1、根据五行归类,以下属“土”包括: A. 肝 B.思 C.筋 D.酸 E.风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 A. 对立 B.相生 C.互根 D.转化 E.消长 3、肝的生理功能包括: A. 主运化 B.主疏泄 C.主生长 D.主升清 E.主藏血 4、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主动 B.炎上 C.生风 D.善行数变 E.易致肿疡 5、卫气其特点有: A. 有防御作用 B.由水谷精微化生 C.行呼吸 D. 温煦脏腑经络 E 灌心脉行气血 6、六淫中暑邪的性质是: A. 性升散 B.伤津耗气 C.多夹湿 D.炎上 E.主收引 7、气和津液均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 ; A. 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 津能阻气 8、经络的生理功能为: A. 沟通联络, B.运输气血, C.传导感应 D.调节机能平衡, E.濡养脏腑9、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有:
A. 手阳经从胸走手 B.手阴经从手走胸 C.足阴经从腹走足
D. 足阳经从头走足 E.足阴经从胸走手
10、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的关系主要有:
A. 正胜邪退 B.邪胜正衰 C.正虚邪恋 D.邪去正虚 E.阴阳亡失
三、名词解释
1、 辨证论治:
2、 经络:
3、 证:
4、 中药:
5、 方剂:
三、简述题
1、简述津液的生成、输布:
2、简述肺的功能:
3、简述附子的功效和运用
4、简述中药的配伍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