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微型课程刍议

  在实际教学中,相当多的高中语文教师总会在课本之外,再选取一部分材料用作学习的素材,或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培养个体素质;或引导学生聚焦生活,形成思维品质;或引导学生剖析范例,增强语言能力;或引导学生透视样题,优化解题能力;或引导学生浏览相关内容,拓宽学生视界。时间的安排较为灵活,有长有短,多的延续个把星期,少的只有一两个学时甚至十几分钟,安排的位置也较灵活,多在学时的开头、中间或尾声,有时就是整几个学时。这实际上就是语文的微型课程。因为大多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需要开发的,具有明显的校本特色,可以说是校本课程的一种独特形式,是有重大的校本意义的。毋庸置疑,这种校本微型课程在实际操作上往往带有较大的主观性,甚至由此而具随意性,因为它有时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灵机一动而设计的,因而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值得我们思考。所以,研究它并给以恰当的开发是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的。   一.意义分析与价值制定   根据教师的实践,我们可以把语文校本微型课程界定为基于学校语文教学资源、语文教师自身基础与能力、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需求与兴趣,以主题或知识模块为特征而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但又与整个语文学习有着极大关联的小规模课程。它既可以以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也可以以专题讲座、课题研究、自主学习、学科活动的形式进行,其目的是充当“课程补丁”和“能力补丁”,弥补学科教学与考查所需知识能力“脱环”和“跳环”之处,拓展课程的深度与广度,有效改善知识发展、能力需求的超前性与学科规定课程内容的滞后性之间,学生需要具备的学习知能日益增长与学校教育时间有限的矛盾,还可以打通学生语文学习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让学生及时接触社会与语言运用的最新发展,其益处自然是多多的。能够通过形式多样、资源丰富、内容广泛的“补丁”,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基于现实真实情境之下,在富于支持性的能够较大程度自主参与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能收益,提升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类型研究与共同特征   语文微型课程根据其适用范围大致可分为补充延伸型、问题解决型、动态生成型三种类型。   1.补充延伸类   即以教材内容与学习兴趣为基本出发点,从文字宝库或现实生活文本中选择部分材料,补充一些与文本主题或知识点相关的内容,使学生在全面而深入理解文本的过程中,进行纵向深层次的开拓,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学习空间,夯实基础,提升研究能力,培养具备人文与科学精神的微型课程。比如学习了苏洵的《六国论》,便补充苏轼、苏辙等人关于六国破亡的论述;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补充一些《红楼梦》的节选,组成“红楼寻梦”主题系列研究课等。   2.问题解决类   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着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在课文学习中往往很少涉及在考试中考查到的题型练习,比如“仿句”或“句式转换”等,这些题型仅靠平时的课本学习是难以解决的,需要另辟蹊径,专门训练,学生才能融会贯通。教师往往在教学课文时,选取课文中有例子性质的语言,通过品味语言而拓展开去,顺势对这些题型进行讲解、训练。   3.动态生成类   有研究者对中学语文作了专题调研,发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呈现三个“多元化”的特点:①对语文学习的领域和量的需求趋向多元化;②对语文学习方式的选择趋向多元化;③对语文评价方式的选择更加多元化。确实,语文课堂应该是灵活的,课程应当是开放的。好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借助教师、学生、文本、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动态整合,或者创设某种情境,或利用某种突发现象,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引导展开语文微型课堂的学习,利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探究、竞赛甚至参观等方式进行学习。比如,让学生到社会中去搜集用错文字的例子,让学生研究班级联欢会主持人的台词,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名人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并比较其优劣等。   不论属于何种类型的语文微型课程,它都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   ①“短”。区别于长期课程(各学校现行设置的课程),微型课程又称短期课程,其内容不受长期课程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约束,教师可根据学生兴趣与现实需要来自由选择合适的内容加以开发,时间短的只有一两个学时甚至十几分钟,别具一格,丰富多彩。   ②“小”。一般规模小,容量少,易转换,带有“短兵突出”的特点。以专题方式呈现为小教学材料或半独立单元,一方面它无法避免运用已有的知识,又要与现行课程配合使用互为补充,另一方面它主题明确而集中,目标具体而清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适应性与导向性。   ③“精”。语文微型课程虽然选材范围极其广大,涉及中外古今,其触角可延伸至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但受时间、容量与主题的限制,必定是精心设计、高度浓缩的压缩品,汰除了一些冗长的杂质,是指向鲜明易学、易懂、易操作的“纯品”、“精品”。   ④“实”。微型课程尽管是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求,社会生活的经验以及教师实际能力、学校现有的资源配套和社会性的需求(也不排除高考考试的需求)来设计开发的,但主要是考虑了学生的基础与需求,是为“人”量身定做的,以学生为出发点的,往往高度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弥补课程内容“旧”、“滞后”、“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增进了课程内容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求,显得实在而又有实效。   三.开发的实施策略与原则   如上所述,语文微型课程确实有“微小”的一面,而且在知识社会中要使语文课程既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又能适应现代社会知识快速增长和考试题型稳中求新的需求,必须使语文课程及其知能始终处于易于变化的状态中而使语文课程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语文的微型课程就可以任意设置,随意处置。微型课程的开发必须同其他课程一样具有一定的计划水准、实施水准和效应水准,必须依据语文学习的培养目标,使之成为对受教育者语文素养以及人文素质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施加积极影响的一部分,要把握开发的领域,遵循开发的一般原则,使其既能以专题学习或活动的形式灵活开展,又不陷入以往那些随意性形式化的小组活动、自我探究的滥觞,真正达成促进学生知能共进,素养素质齐升的目标。   1.必须根据四方面的情况确立需要开发的语文微型课程的主题,进而做好内容的有效选择与课程的有效实施。这四个方面是:①学生的兴趣,已有的语文知能水平、经验以及由主观意愿与社会客观现实(升学,就业,实际)所决定的语文方向的需求;②语文课程学习本身的目的与要求及分步推进的阶段目标;③前人的或现实生活发展所产生的可选择利用的微观课程开发的资源;④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经验与专业特长或研究兴趣。   2.语文微型课程开发时须注意其课程目标要具体清晰,切合学生实际,其根本要求是面向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满足他们的语文知能与人文品质提升的需要,拓展学生视野,提高教学吸引力与效率的同时能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境界,做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有心人。   3.开发微型课程时需注意师生、生生、生本对话,让平等对话取代强迫灌溉,应具有问题引导的特质。问题,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情景,一种“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即刻知道这种事所需要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既定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着差距与转换的障碍”(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修订版)。课程内容具有的这种差距的存在和既定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成功转换之间的召唤,能吸引师生、生生之间和人与内容文本之间持续不断的互动行为,提升学生“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解析”的能力,实现语文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充满生命活力,获得较全面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质的过程。      郭宏云,语文教师,现居江苏靖江。本文编校:洪 鸣

  在实际教学中,相当多的高中语文教师总会在课本之外,再选取一部分材料用作学习的素材,或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培养个体素质;或引导学生聚焦生活,形成思维品质;或引导学生剖析范例,增强语言能力;或引导学生透视样题,优化解题能力;或引导学生浏览相关内容,拓宽学生视界。时间的安排较为灵活,有长有短,多的延续个把星期,少的只有一两个学时甚至十几分钟,安排的位置也较灵活,多在学时的开头、中间或尾声,有时就是整几个学时。这实际上就是语文的微型课程。因为大多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需要开发的,具有明显的校本特色,可以说是校本课程的一种独特形式,是有重大的校本意义的。毋庸置疑,这种校本微型课程在实际操作上往往带有较大的主观性,甚至由此而具随意性,因为它有时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灵机一动而设计的,因而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值得我们思考。所以,研究它并给以恰当的开发是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的。   一.意义分析与价值制定   根据教师的实践,我们可以把语文校本微型课程界定为基于学校语文教学资源、语文教师自身基础与能力、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需求与兴趣,以主题或知识模块为特征而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但又与整个语文学习有着极大关联的小规模课程。它既可以以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也可以以专题讲座、课题研究、自主学习、学科活动的形式进行,其目的是充当“课程补丁”和“能力补丁”,弥补学科教学与考查所需知识能力“脱环”和“跳环”之处,拓展课程的深度与广度,有效改善知识发展、能力需求的超前性与学科规定课程内容的滞后性之间,学生需要具备的学习知能日益增长与学校教育时间有限的矛盾,还可以打通学生语文学习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让学生及时接触社会与语言运用的最新发展,其益处自然是多多的。能够通过形式多样、资源丰富、内容广泛的“补丁”,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基于现实真实情境之下,在富于支持性的能够较大程度自主参与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能收益,提升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类型研究与共同特征   语文微型课程根据其适用范围大致可分为补充延伸型、问题解决型、动态生成型三种类型。   1.补充延伸类   即以教材内容与学习兴趣为基本出发点,从文字宝库或现实生活文本中选择部分材料,补充一些与文本主题或知识点相关的内容,使学生在全面而深入理解文本的过程中,进行纵向深层次的开拓,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学习空间,夯实基础,提升研究能力,培养具备人文与科学精神的微型课程。比如学习了苏洵的《六国论》,便补充苏轼、苏辙等人关于六国破亡的论述;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补充一些《红楼梦》的节选,组成“红楼寻梦”主题系列研究课等。   2.问题解决类   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着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在课文学习中往往很少涉及在考试中考查到的题型练习,比如“仿句”或“句式转换”等,这些题型仅靠平时的课本学习是难以解决的,需要另辟蹊径,专门训练,学生才能融会贯通。教师往往在教学课文时,选取课文中有例子性质的语言,通过品味语言而拓展开去,顺势对这些题型进行讲解、训练。   3.动态生成类   有研究者对中学语文作了专题调研,发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呈现三个“多元化”的特点:①对语文学习的领域和量的需求趋向多元化;②对语文学习方式的选择趋向多元化;③对语文评价方式的选择更加多元化。确实,语文课堂应该是灵活的,课程应当是开放的。好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借助教师、学生、文本、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动态整合,或者创设某种情境,或利用某种突发现象,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引导展开语文微型课堂的学习,利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探究、竞赛甚至参观等方式进行学习。比如,让学生到社会中去搜集用错文字的例子,让学生研究班级联欢会主持人的台词,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名人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并比较其优劣等。   不论属于何种类型的语文微型课程,它都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   ①“短”。区别于长期课程(各学校现行设置的课程),微型课程又称短期课程,其内容不受长期课程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约束,教师可根据学生兴趣与现实需要来自由选择合适的内容加以开发,时间短的只有一两个学时甚至十几分钟,别具一格,丰富多彩。   ②“小”。一般规模小,容量少,易转换,带有“短兵突出”的特点。以专题方式呈现为小教学材料或半独立单元,一方面它无法避免运用已有的知识,又要与现行课程配合使用互为补充,另一方面它主题明确而集中,目标具体而清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适应性与导向性。   ③“精”。语文微型课程虽然选材范围极其广大,涉及中外古今,其触角可延伸至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但受时间、容量与主题的限制,必定是精心设计、高度浓缩的压缩品,汰除了一些冗长的杂质,是指向鲜明易学、易懂、易操作的“纯品”、“精品”。   ④“实”。微型课程尽管是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求,社会生活的经验以及教师实际能力、学校现有的资源配套和社会性的需求(也不排除高考考试的需求)来设计开发的,但主要是考虑了学生的基础与需求,是为“人”量身定做的,以学生为出发点的,往往高度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弥补课程内容“旧”、“滞后”、“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增进了课程内容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求,显得实在而又有实效。   三.开发的实施策略与原则   如上所述,语文微型课程确实有“微小”的一面,而且在知识社会中要使语文课程既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又能适应现代社会知识快速增长和考试题型稳中求新的需求,必须使语文课程及其知能始终处于易于变化的状态中而使语文课程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语文的微型课程就可以任意设置,随意处置。微型课程的开发必须同其他课程一样具有一定的计划水准、实施水准和效应水准,必须依据语文学习的培养目标,使之成为对受教育者语文素养以及人文素质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施加积极影响的一部分,要把握开发的领域,遵循开发的一般原则,使其既能以专题学习或活动的形式灵活开展,又不陷入以往那些随意性形式化的小组活动、自我探究的滥觞,真正达成促进学生知能共进,素养素质齐升的目标。   1.必须根据四方面的情况确立需要开发的语文微型课程的主题,进而做好内容的有效选择与课程的有效实施。这四个方面是:①学生的兴趣,已有的语文知能水平、经验以及由主观意愿与社会客观现实(升学,就业,实际)所决定的语文方向的需求;②语文课程学习本身的目的与要求及分步推进的阶段目标;③前人的或现实生活发展所产生的可选择利用的微观课程开发的资源;④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经验与专业特长或研究兴趣。   2.语文微型课程开发时须注意其课程目标要具体清晰,切合学生实际,其根本要求是面向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满足他们的语文知能与人文品质提升的需要,拓展学生视野,提高教学吸引力与效率的同时能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境界,做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有心人。   3.开发微型课程时需注意师生、生生、生本对话,让平等对话取代强迫灌溉,应具有问题引导的特质。问题,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情景,一种“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即刻知道这种事所需要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既定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着差距与转换的障碍”(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修订版)。课程内容具有的这种差距的存在和既定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成功转换之间的召唤,能吸引师生、生生之间和人与内容文本之间持续不断的互动行为,提升学生“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解析”的能力,实现语文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充满生命活力,获得较全面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质的过程。      郭宏云,语文教师,现居江苏靖江。本文编校:洪 鸣


相关内容

  • 滁州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 滁州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说明: 1.所列选题是参考兄弟本科院校和本系老师建议的选题,涵盖了中文专业各个学科: 2.所列选题有的是具体题目,有的只是选题范围,学生应在此范围内确定具体题目: 3.所列每个选题同届学生不能超过两个人共选,且具体题目或论述角度应有所差异: 4.每届毕业生选 ...

  • 北京景山学校编制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目标之刍议
  • 北京景山学校编制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目标之刍议 北京景山学校  周群 一.            依然尴尬的中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2003年,我为人民文学出版社旗下的<中华少年写作精选>(现已休刊)主持了一年的"作文阶梯"栏目.当时,我和首师大文学院刘占泉先生共同策划了一场 ...

  •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论文论文选题
  • 二.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文艺学.美学 编号 论文题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 ...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文学教育以本原面目--中学文学教育本体阐释 语文课程标准研究 ...

  • 浚县职称论文发表-创新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建议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浚县职称论文发表-创新|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建议论文选题题目 浚县职称论文发表-以下是创新|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建议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均采用云论文发表 ...

  • 微型课题选题指南
  • 微型课题选题指南 一.德育研究 1.高中主题教育活动系列建设研究 2.青少年自我表现心理及教育实践研究 3.中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研究 4.贴近中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德育方法创新研究 5.运用综合素质评价提高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实践研究 6.中学生诚信教育实践研究 7.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问题研 ...

  • 刍议网络时代下的高中作文教学新思路
  • 刍议网络时代下的高中作文教学新思路 [摘要]在网络时代大潮流下,高中语文学科作为思维学科有了更大的改变.本文从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出发,通过对网络时代认知特点的分析,提出高中作文教学的新思路.希望这种教学的新思路能使学生在网络时代的潮流中,保持生命的本真,保有对生活的激情,为继承与发扬本国优秀文化传统而 ...

  • 2013课题研究论文获奖名单
  • 安庆市2013年教育科研研究课题论文评选获奖名录 一等奖(45篇) 题 目 <高中英语作业问卷调查的分析和思考> <把握学情 创设高效数学课堂> <寻找口语能力训练的"源头活水"> <积累贵在常态化> <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与学生 ...

  • 玉泉区职称论文发表-高中地理思维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玉泉区职称论文发表-高中|地理|思维论文选题题目 玉泉区职称论文发表-以下是高中|地理|思维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均采用云论文发表选题题目软件,经过大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