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培训内容6

家长培训内容

时间:2010年9月15日

地点:校内

参加人员:全体家长

主持:王法窝

主讲:马天仓

主要内容;心理健康是学习进步的前提

今天我要谈的主题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因为只有心理健康,才能身体健康,只有身体健康,才能保证学习进步。所以说心理健康是孩子学习进步的前提。

1. 父母的心理健康对孩子的影响。

大家要注意,现在我们的孩子最大的问题不在学习上,而是心理上的问题。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来自父母的心理问题。现在的父母普遍望子成龙的心理非常严重,据调查显示:95%的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读大学,44.5%的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读博士。

但是中国的国情告诉我们,数年内中国的大学只能招收50%的同龄人入学(包括二级院校和升格的大专、职业技术学院),跟家长的期望距离很大,可是我们的父母们期望值又不降低,这就造成了供需矛盾。教育部的领导们很沮丧,为什么? 原想大学扩招几百万,缓解中国的高考压力,现在发现并未解决难题,因为大家想上的都是名牌大学,那满足不了,压力依然很大。中国本来非常应该发展职业高中、中专、技校,但是这些学校大大地萎缩,普通高校急剧的扩招,结果加重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

咱们看我们城镇的孩子谈理想,一张口能把外国的孩子吓一跳。中国孩子的理想都是当科学家,当董事长,当总经理,当领导,当富翁,结果长大后才发现:原来上好点的高中都很困难,做个服务员的工作都不容易找到。再看看我们农村许多家长,让孩子读书就是一个目的:考上大学、找个好点的工作。发现如今的大学生找工作难了,就不想供孩子上学了。在“普九”验收期间,有位初中的老师去动员辍学的学生家长,让学生复学,这位家长说:“大的一个娃娃上大专,花了几万元,毕业后到现在还没有找上工作,你们又来动员读书,我再不上你们的洋当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甚至城镇抬头。在当今社会虽然读书不是万能的,但是干脆不读书是万万不能的,因为你不学知识在许多方面发展是要受到限制的,生活出路更加狭窄,至少也应该把初中读出来,这是现代家长最低档认识!

有些人当了服务员或干了一般工作后,为什么态度不好,为什么没礼貌,为什么不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因为他们的心理上有破灭的感觉,童年的理想就是当大的、赚钱的,老想一夜暴富! 根本没有扎扎实实干工作的思想,更没有热爱平凡事业的理念。

我国的教育专家到日本去考察,发现日本的青少年理想非常简单,也非常现实,日本孩子的理想,男孩当警察,当司机,女孩子当幼儿园老师,开花店,这是他们的理想。这一般都比较容易实现。日本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高,只要能有一份的工作,能够养活自己就行了。日本的父母让孩子做平凡的人,中国的父母让孩子做非凡的人,但是中国的现实不可能让大家都实现非凡之梦啊,是不是,这个差别很大。

父母的心理健康很重要。比方说,对于孩子的“成功”或者“失败”,无论孩子是一时的还是比较长时间的,父母都应该想得到。孩子“成功”了,父母要“胜不骄”,孩子“失败”时,父母要“败不馁”,更不要因为自己在工作或生活上的挫折而在家里垂头丧气,给孩子脸色看,这些都很重要。

2. 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

什么样的人才是心理健康的人? 一个人很热情,很有责任心,很会关心别人,不怕困难,不怕委屈,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心理健康的。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一个新的标准:健康是指人的身体没有病,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正常。所以说一个人健康与否的标准,应当包括心理健康。

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 卢家楣等教授在《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心理健康7条标准:

第一条,智力状况正常。多数人都属于智力正常的。智商低于70为落后,是弱智的。

第二条,情绪、情感稳定乐观。情绪不会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昨天还很高兴,今天就不想活了,这都是心理有问题。

第三条,意志坚定,能够自制。意志比较坚定,能够控制自己。

第四条,人际关系协调和谐。能够和大家友好相处。如果一个人跟谁的关系都比较紧张,跟这个不好,跟那个也不好,到哪里跟哪里人关系都不好,那么这个人心理方面一定有问题。其实这是一种控制不住的问题。

人际关系的和谐,再具体一点说,还可以有这么三种标准:

(1)乐于与人交往,有知心朋友。

(2)在交往的过程中,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有的人一跟人交往,就是非常卑贱的心态,老是吹捧别人,溜须拍马。这样的人其实是心理上有问题。

(3)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友好相处,宽厚待人。有的人嘴跟刀子似的,出口就伤人,专门谈人家的隐私,讲对人很不利的话,到处挑拨。这就是心理不健康。

第五条,具有适度的反应力。该哭能哭,该笑就笑,但也别笑得永远控制不下来,岔了气还笑,这就过度了;有的人为一点事情就伤心得没完没了,泪都流不完,怎么劝也劝不住,这也是过度反应。过度反应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第六条,自我悦纳。你矮也好,你高也好,胖也好,瘦也好,漂亮也好,丑陋也好,甚至有些残缺,无论如何,关键是自己能接纳自己。如果总看着自己不顺眼,矮了不行,高了也不行,胖了不行,瘦了也不行,这就是心里问题。

第七条,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比方说,儿童变得非常老成,老谋深算,说话文绉绉的,这就不像个孩子了! 而有些大人呢,30岁了,还很幼稚,害怕见人,不敢自己一个人出门,什么事都要问爸爸妈妈,自己不能定,连见男朋友或见女朋友,自己不敢去,还要和爸爸妈妈一块去。这就是行为和自己的年龄不相符的具体表现。

每个人实际上有四种年龄:

第一种是实际年龄,你20岁就是20岁,30岁就是30岁,这就是实际年龄,自然年龄。

第二种是心理年龄,人具有心理成熟期和发展阶段的特征。

第三种是生理年龄,生理发育的实际状况,有的人明明已经60岁了,但是看上去像四十几岁一样年轻。

第四种是社会年龄,指的是一个人处事待人,适应社会能力的强弱。像一些企业家,他们敢于决策,敢于冒风险,敢于跟许多人合作,这就是一种能力的表

现。有的人,碰到事他就害怕,就想最好能够找到一位青天大老爷,能替他做主,这些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很弱。

那么,我们周围有哪些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呢? 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最常见的表现。

3. 心理不健康的10大症状

症状一:忧郁。

有事没事总是愁眉苦脸,哀声叹气,经常表现出闷闷不悦的样子,这是一种忧郁症。

症状二:多疑。

自己丢了东西老去怀疑别人,看张三张三就象偷他东西的人,看李四李四也像是偷他东西的人,后来发现是自已把东西忘在家里了。这种人很容易怀疑别人,而且很容易从坏处去想别人,所以总是很紧张。有的人更严重,看到别人在说悄悄话,就认为是在说他;看到别人从他门前走过,就怀疑人家想谋杀他,很没有安全感。

症状三:情绪波动。

青少年情绪的波动很厉害,特别是中学生容易波动,心理上有很大的动荡性,一会天上一会地下,而且中学生表现常常是惊弓之鸟,《央视论坛》中讲过一个故事:

“ 有一年,一连有三个离家出走的女中学生。出走的目标就是到北京找教育专家孙晓云,原因是这位专家写过一些中学生题材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一个找到孙晓云的单位,又找到他家来。孙老师打开门一看,非常惊讶:这个女孩子,穿着一件红色的T恤衫,一条短裤,脚上是一双那种在家里穿的最普通的拖鞋。那是好多年以前,女孩子还不流行穿拖鞋。便问:“你怎么穿着拖鞋来啦?”你看她是怎么说的:“我离开家门的时候就发现还穿着拖鞋,想回家去换,可是不敢回去,怕被爸爸妈妈扣住,干脆就穿着拖鞋上火车啦!”她为什么出走呢? 她17岁,是班里的团支部委员,团支部书记是男同学,她有点喜欢他,心里面犯着单相思。” “有一天,老师在课上说,咱们班有些同学,心思不放在学习上,总惦记着这男女之事,你们才多大啊? 她一听就脸红了,以为老师知道了,说的就是她。其实老师说的根本不是她。她回到家,又怕父母追问,就走了。你看,中学生情绪很容易波动,心地如果不健康,就容易变成惊弓之鸟,为一点事就逃之天天,而且这出走的过程有很多危险。”

症状四:激怒(或者叫暴怒)。

这种人很容易为一些芝麻小事引发天大的事情。比方说,你骂他一句,他可能就给你一刀。中小学学生正处于一种很容易冲动、很容易过激的心理时期。 症状五:自卑。

据专家的调查发现,全国15%的中小学生对自己的相貌不满意,嫌自己长得矮了、胖了。有个女孩,觉得自己的耳朵长得不好看,自卑达到了什么程度呢?谁看她,她就脸红,就觉得别人是在看她的毛病。其实呢,你就是站在她对而仔细看,也不—定看得出她有什么问题。40%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满意,并且为此很难过。当然还有的为自己家庭的贫困自卑,有的为爸爸妈妈离了婚自卑,各种各样自卑,都使学生产生很多的困扰。

症状六:孤独。

这样的孩子总是一个人,没有朋友,常常闭门不出,不愿与人打交道,很少

参与群体活动。下面是发生在北京的故事:

北京有个16岁的女孩,有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她的例子中央电视台都播了好几次。她心理问题很多,已经在家休学好几年。她妈妈对教育家专家孙晓云说:“孙老师,你能不能跟我女儿谈一谈,她很喜欢读你的书。” 孙晓云说:“可以啊! 当然应该帮忙啊! 让你女儿来吧!”这个女孩名叫马越,一米六几的个子,肤色很白,头发是卷的,漂漂亮亮的。孙晓云说:“马越,你有什么想不开的啊! 你看你长得高高的,又漂亮,多少人想长高还长不高呢,都在着急啊! ”她说:“孙叔叔,你甭劝我啦,我肯定我活不过今年。”孙晓云说:“为什么呢?”她一扬手,孙晓云看见了她手腕上伤痕累累,割腕自残有好多回了! 她妈妈跟孙晓云说起以前的事都害怕:马越割腕自残,血流得很多。妈妈一看吓死啦! 赶快送她去医院。大夫给她包扎治疗,刚刚快好了,没过几天,她“哗”的又是一刀。

这孩子是怎么回事呢? 她在小学时就比较孤僻,喜欢一个人呆着,喜欢看着墙上的花纹,自言自语,并产生很多的想像,其实这样的孩子有天才倾向。但是,同学不理解,说她很怪。后来她眼睛有问题去治疗,耽误了两个月的课,回来再上课就跟不上了。这就更是雪上加霜,同学就说她是个傻子,老捉弄她,把她的帽子扔到树上,拿棍子挑着,同学们把帽子你扔给我,我扔给你,她就追。同学们在一块儿开新年联欢会,她把她舍不得吃的糖拿来,分给大家。同学们把糖扔在地上说:“我们不吃傻子的糖。”全班大合唱,她穿着漂亮的裙子来了,文娱委员说:“你来干啥? 你是傻子,跑调了怎么办?”不让她参加。最严重的一次是背课文,那次校长亲自听同学们背诵课文。马越和全班同学一道很认真流畅地背诵着,只见一位老师对着校长的耳朵小声说:“校长,这个孩子有点傻。”不料这话被她听见了,她又气又羞,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一下子后面的课文全忘了。这以后马越的问题就越来越严重,甚至发展到装精神病。她不想上学了,又找不到理由,就装精神病,手乱抖,嘴乱说,看到地上的石头说是人头,看到天上的云彩说是血。她爸爸妈妈吓坏了,把她送到精神病医院去检查,一检查还真被精神病医院给收下了。马越想:这下好啦!我成功了,我不用上学了!

但是进了精神病医院,往里面一走,就感觉不对了:里面那些人可全是真病的,嘿嘿地盯着她笑:“过来,过来……”她一看,害怕了,就往外跑:“大夫,大夫,我没有得精神病.快让我出去。”大夫说:“你怎么没得精神病啊? 没得精神病你会到这里来吗?”她就闹,大夫说:“你再闹,再闹我就给你通电。”她害怕了,不敢闹了。在里面呆了一个星期,越弄越麻烦。

那么,孙晓云老师怎么帮她呢? 他想了想,问她:“你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事呢?”她说:“我喜欢写作。”她的文章写得不错,想像力很丰富。孙老师说:“你想不想发表文章?” 她说:“想啊!” 孙老师又说:“好!我就收你做徒弟。我就能保证你发表文章,出书。”“真的?”孙晓云说:“真的,一言为定。但是有一条,我让你写的文章你必须写,我让你修改你必须改,你做到这一点我就愿意教你。你好好想一想,回答我。”她想了想说:“愿意。”你们一听就明白了,这是缓兵之计。孙老师的稿子永远也写不完,老让她改,也改不完,当时已经是6月份了嘛,这样一来,她年内就死不了,没想到孙老师约她写的几篇文章都非常精彩,什么《我曾被送进精神病院》(这题目是孙老师给她改的)、《蜗牛的故事》、《妈妈,我不是傻子》 (这一篇是以前写的),结果她这几篇文章都发表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上,引起了轰动啊! 很多人给她来信,她慢慢地就有点儿信心了。后来,孙老师就把马越推荐给北京一个很有名的老师——北京通州的李圣珍老师。李老师也真有办法,别人教不了的学生她能教。马越就在她家住了两年,把李老师叫

妈妈。马越后来慢慢地康复了,而且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现在不但自己没有心理病,还能帮助别人解决心理问题。

症状七:依赖。

这是很严重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从小就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基本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干任何家务,什么事情都靠家长代劳,慢慢地养成了依赖习惯。典型的例子就是辽宁一个18岁还跟爸爸妈妈睡觉的男孩,不是家里的房子窄,而是养成了习惯。你说他将来怎么自己独立生活? 症状八:焦虑。

不知道父母们有没有体会什么是焦虑? 很可怕啊! 有个高三的女孩子考大学的时候很紧张,紧张得晚上睡不着觉。她的爸爸妈妈想了一招(这招到现在女儿还不知道):女儿睡不着觉的时候,就给她半片药,跟她说:“给你吃半片安定,这药本来不应该给你吃,小孩一般是不能吃这个的,就给你半片,吃了以后你肯定会睡着,但是以后不能老吃。”这一计还真灵,女儿吃了不一会儿就睡着了。其实哪儿是安定,是阿斯匹林,当然父母亲随便不能让小孩子吃安定,只是告诉她这就是安定。结果她把这个“安定”给吃了,吃了就发挥了安定的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作用,心理治疗。

个别孩子考大学,焦虑到什么程度呢? 临近考试的几天,一夜一夜都睡不着觉,你说这孩子第二天怎么有精神呢? 还有的孩子,紧张得不想吃饭,只能少少的吃一点,应付应付,你说这怎么受得了,哪有精力答卷考试,你说多麻烦,这就是焦虑。

焦虑是怎么来的? 是欲速而不达产生的,就是总为自己不能达到一个高目标而着急,着急得无法忍受。因此,我们做父母的、做老师的不能给孩子定太高的目标,使孩子难以达到,总达不到目标,孩子就容易焦虑不安。“孩子,你必须考入前三名”、“你必须保正90分以上”、“你以后必须考上重点大学”等等,诸如此类的目标,就有可能使孩子产生焦虑。焦虑的后果,是他即使有能力也发挥不出来了。所以说,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度。

大家注意,孩子小学升中学,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都很容易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

下面一段是教育专家孙晓云老师,在他女儿考大学时,父女俩交谈的情景: 孙老师说:“我明白应当缓解女儿的焦虑。”他跟女儿说:“考大学,考不上是很正常的,多数人考不上大学,考不上没关系,有很多路可走。”填报考志愿时又问他的女儿:“你考一个大专有没有希望?”女儿瞪了他一眼:“大专当然能考上。”

他说:“好,咱们先报大专。”女儿先从大专报起,报了北京第二外语学院个专业的大专,这时候,女儿说:“其实啊,我考一个一般的本科学校也有希望。” 他说:“好啊!”结果就又报了一般本科。

最后,女儿想:“反正大专报了,本科也报了,重点大学不报白不报,考大学都是从高往低处录取啊! 你不报就浪费啊!”

她又说:“我想考复旦,去上海上大学。”他说:“可以啊! 你很聪明啊! 你考不上复旦,落下来就是普通本科啊! 再落下来还有大专呢。”三个层次都报了。报了复旦,一考还真考上啦! 网上录取。

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孩子上北大,上清华? 但是,你别要他的命啊! 所以,孩子考试,要给他一个底线,不要让孩子崩溃了。有一个妇女干部,她儿子考大学,她怎么说啊:“儿子,你放心吧,你肯定能考上北大。”儿子说:“不可能啊!”“怎

么不可能,我看你能行。”妈妈这么说,孩子压力就特别大。孩子觉得:我根本就没希望,你还说可能,要是考不上就会让你失望。结果这孩子考得很糟糕。 要记住这么一个规律:压力越大越不能好好学习。他考之前,满脑子想的不是怎么样解题,而总在想:我考不好,妈妈会怎么想呢? 爸爸会怎么想呢?同学们会不会笑话我;这些想法当然会干扰学习考试。

症状九:自我中心,就是只想自己,不想别人。

报纸报道:北京有一个女大学生向法院起诉,告她爸爸,告什么呢? 告她爸爸不给她提供充足的生活费。父母离婚了,她爸爸一个月辛辛苦苦地工作就挣400块钱,给她寄200,她说不够,不能保证生活,不能保证学习。她为了这个状告自己的父亲,引起很大的轰动。你想,很多农民家庭,就连200元也不一定能供得起。有位记者问她:“你打工吗? 你勤工俭学吗?”她说:“我还没有考虑。”这是不是让我们做父母的很寒心啊! 所以这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是很麻烦的。我们有的孩子,就被培养得很少想到别人。

有次下乡,在班车上和一位农民家长坐在一起,他告诉我:他的女儿今年初三就要毕业了,学习一塌糊涂,班上有50多个学生,她倒数四五名,她看到有些同学到外地去上高中,她也要到外地去上高中,女儿对他说:“如果你不想办法,让我到外地上高中,我会记恨你一辈子。”我问:“你怎么回答了?”他对女儿说:“你的分数那样低,人家会要你吗?再说咱们家一年收入不了几千块钱,我能供得吗?”不过这位家长表示,他还是正在想办法,尽可能满足女儿的要求。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症状十:忌妒。

人忌妒起来,那真是一把烈火烧得自己都不能把握自己。北京大学一个女孩子考上了美国的密执安大学研究生,奖学金很高。但是过一段时间,再和美国的大学联系,美国大学说你不是不来了吗,你怎么还和我们联系? 那女孩说:“没有啊,我一直在做准备去你们大学上学呀!”这怎么回事呢? 原来是她同宿舍的一个女同学嫉妒她,然后用她的E-mail地址给美国的大学发了一封信,信上说:“谢谢你们录取我,但是我决定放弃这个机会。”这个女孩子知道了真相后气坏了,上法院起诉了这个同学,法院判决这个同学赔偿人民币12000元。

过去有人说:“做事,利人利己者上,损人利己者中,损人又不利己者下”,可是现在有的人做事就是不利己也损人,因为他嫉妒,他不能忍受你比他好。所以,忌妒也是很可怕的事情。

4.健康心理16字秘诀

专家总结出的健康心理的16字秘决由四句话组成,

第一句话:认识自己。

第二句话:接纳自己。

第三句话:控制自己。

第四句话:提高自己。

所以,自知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认识自己是心理健康的一个前提;不认识自己,是心理发生障碍的重要原因。遇到逆境、困难、问题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冷静思考,不要随意任性的暴怒,这样才能不断地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家长培训内容

时间:2010年9月15日

地点:校内

参加人员:全体家长

主持:王法窝

主讲:马天仓

主要内容;心理健康是学习进步的前提

今天我要谈的主题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因为只有心理健康,才能身体健康,只有身体健康,才能保证学习进步。所以说心理健康是孩子学习进步的前提。

1. 父母的心理健康对孩子的影响。

大家要注意,现在我们的孩子最大的问题不在学习上,而是心理上的问题。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来自父母的心理问题。现在的父母普遍望子成龙的心理非常严重,据调查显示:95%的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读大学,44.5%的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读博士。

但是中国的国情告诉我们,数年内中国的大学只能招收50%的同龄人入学(包括二级院校和升格的大专、职业技术学院),跟家长的期望距离很大,可是我们的父母们期望值又不降低,这就造成了供需矛盾。教育部的领导们很沮丧,为什么? 原想大学扩招几百万,缓解中国的高考压力,现在发现并未解决难题,因为大家想上的都是名牌大学,那满足不了,压力依然很大。中国本来非常应该发展职业高中、中专、技校,但是这些学校大大地萎缩,普通高校急剧的扩招,结果加重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

咱们看我们城镇的孩子谈理想,一张口能把外国的孩子吓一跳。中国孩子的理想都是当科学家,当董事长,当总经理,当领导,当富翁,结果长大后才发现:原来上好点的高中都很困难,做个服务员的工作都不容易找到。再看看我们农村许多家长,让孩子读书就是一个目的:考上大学、找个好点的工作。发现如今的大学生找工作难了,就不想供孩子上学了。在“普九”验收期间,有位初中的老师去动员辍学的学生家长,让学生复学,这位家长说:“大的一个娃娃上大专,花了几万元,毕业后到现在还没有找上工作,你们又来动员读书,我再不上你们的洋当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甚至城镇抬头。在当今社会虽然读书不是万能的,但是干脆不读书是万万不能的,因为你不学知识在许多方面发展是要受到限制的,生活出路更加狭窄,至少也应该把初中读出来,这是现代家长最低档认识!

有些人当了服务员或干了一般工作后,为什么态度不好,为什么没礼貌,为什么不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因为他们的心理上有破灭的感觉,童年的理想就是当大的、赚钱的,老想一夜暴富! 根本没有扎扎实实干工作的思想,更没有热爱平凡事业的理念。

我国的教育专家到日本去考察,发现日本的青少年理想非常简单,也非常现实,日本孩子的理想,男孩当警察,当司机,女孩子当幼儿园老师,开花店,这是他们的理想。这一般都比较容易实现。日本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高,只要能有一份的工作,能够养活自己就行了。日本的父母让孩子做平凡的人,中国的父母让孩子做非凡的人,但是中国的现实不可能让大家都实现非凡之梦啊,是不是,这个差别很大。

父母的心理健康很重要。比方说,对于孩子的“成功”或者“失败”,无论孩子是一时的还是比较长时间的,父母都应该想得到。孩子“成功”了,父母要“胜不骄”,孩子“失败”时,父母要“败不馁”,更不要因为自己在工作或生活上的挫折而在家里垂头丧气,给孩子脸色看,这些都很重要。

2. 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

什么样的人才是心理健康的人? 一个人很热情,很有责任心,很会关心别人,不怕困难,不怕委屈,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心理健康的。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一个新的标准:健康是指人的身体没有病,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正常。所以说一个人健康与否的标准,应当包括心理健康。

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 卢家楣等教授在《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心理健康7条标准:

第一条,智力状况正常。多数人都属于智力正常的。智商低于70为落后,是弱智的。

第二条,情绪、情感稳定乐观。情绪不会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昨天还很高兴,今天就不想活了,这都是心理有问题。

第三条,意志坚定,能够自制。意志比较坚定,能够控制自己。

第四条,人际关系协调和谐。能够和大家友好相处。如果一个人跟谁的关系都比较紧张,跟这个不好,跟那个也不好,到哪里跟哪里人关系都不好,那么这个人心理方面一定有问题。其实这是一种控制不住的问题。

人际关系的和谐,再具体一点说,还可以有这么三种标准:

(1)乐于与人交往,有知心朋友。

(2)在交往的过程中,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有的人一跟人交往,就是非常卑贱的心态,老是吹捧别人,溜须拍马。这样的人其实是心理上有问题。

(3)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友好相处,宽厚待人。有的人嘴跟刀子似的,出口就伤人,专门谈人家的隐私,讲对人很不利的话,到处挑拨。这就是心理不健康。

第五条,具有适度的反应力。该哭能哭,该笑就笑,但也别笑得永远控制不下来,岔了气还笑,这就过度了;有的人为一点事情就伤心得没完没了,泪都流不完,怎么劝也劝不住,这也是过度反应。过度反应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第六条,自我悦纳。你矮也好,你高也好,胖也好,瘦也好,漂亮也好,丑陋也好,甚至有些残缺,无论如何,关键是自己能接纳自己。如果总看着自己不顺眼,矮了不行,高了也不行,胖了不行,瘦了也不行,这就是心里问题。

第七条,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比方说,儿童变得非常老成,老谋深算,说话文绉绉的,这就不像个孩子了! 而有些大人呢,30岁了,还很幼稚,害怕见人,不敢自己一个人出门,什么事都要问爸爸妈妈,自己不能定,连见男朋友或见女朋友,自己不敢去,还要和爸爸妈妈一块去。这就是行为和自己的年龄不相符的具体表现。

每个人实际上有四种年龄:

第一种是实际年龄,你20岁就是20岁,30岁就是30岁,这就是实际年龄,自然年龄。

第二种是心理年龄,人具有心理成熟期和发展阶段的特征。

第三种是生理年龄,生理发育的实际状况,有的人明明已经60岁了,但是看上去像四十几岁一样年轻。

第四种是社会年龄,指的是一个人处事待人,适应社会能力的强弱。像一些企业家,他们敢于决策,敢于冒风险,敢于跟许多人合作,这就是一种能力的表

现。有的人,碰到事他就害怕,就想最好能够找到一位青天大老爷,能替他做主,这些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很弱。

那么,我们周围有哪些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呢? 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最常见的表现。

3. 心理不健康的10大症状

症状一:忧郁。

有事没事总是愁眉苦脸,哀声叹气,经常表现出闷闷不悦的样子,这是一种忧郁症。

症状二:多疑。

自己丢了东西老去怀疑别人,看张三张三就象偷他东西的人,看李四李四也像是偷他东西的人,后来发现是自已把东西忘在家里了。这种人很容易怀疑别人,而且很容易从坏处去想别人,所以总是很紧张。有的人更严重,看到别人在说悄悄话,就认为是在说他;看到别人从他门前走过,就怀疑人家想谋杀他,很没有安全感。

症状三:情绪波动。

青少年情绪的波动很厉害,特别是中学生容易波动,心理上有很大的动荡性,一会天上一会地下,而且中学生表现常常是惊弓之鸟,《央视论坛》中讲过一个故事:

“ 有一年,一连有三个离家出走的女中学生。出走的目标就是到北京找教育专家孙晓云,原因是这位专家写过一些中学生题材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一个找到孙晓云的单位,又找到他家来。孙老师打开门一看,非常惊讶:这个女孩子,穿着一件红色的T恤衫,一条短裤,脚上是一双那种在家里穿的最普通的拖鞋。那是好多年以前,女孩子还不流行穿拖鞋。便问:“你怎么穿着拖鞋来啦?”你看她是怎么说的:“我离开家门的时候就发现还穿着拖鞋,想回家去换,可是不敢回去,怕被爸爸妈妈扣住,干脆就穿着拖鞋上火车啦!”她为什么出走呢? 她17岁,是班里的团支部委员,团支部书记是男同学,她有点喜欢他,心里面犯着单相思。” “有一天,老师在课上说,咱们班有些同学,心思不放在学习上,总惦记着这男女之事,你们才多大啊? 她一听就脸红了,以为老师知道了,说的就是她。其实老师说的根本不是她。她回到家,又怕父母追问,就走了。你看,中学生情绪很容易波动,心地如果不健康,就容易变成惊弓之鸟,为一点事就逃之天天,而且这出走的过程有很多危险。”

症状四:激怒(或者叫暴怒)。

这种人很容易为一些芝麻小事引发天大的事情。比方说,你骂他一句,他可能就给你一刀。中小学学生正处于一种很容易冲动、很容易过激的心理时期。 症状五:自卑。

据专家的调查发现,全国15%的中小学生对自己的相貌不满意,嫌自己长得矮了、胖了。有个女孩,觉得自己的耳朵长得不好看,自卑达到了什么程度呢?谁看她,她就脸红,就觉得别人是在看她的毛病。其实呢,你就是站在她对而仔细看,也不—定看得出她有什么问题。40%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满意,并且为此很难过。当然还有的为自己家庭的贫困自卑,有的为爸爸妈妈离了婚自卑,各种各样自卑,都使学生产生很多的困扰。

症状六:孤独。

这样的孩子总是一个人,没有朋友,常常闭门不出,不愿与人打交道,很少

参与群体活动。下面是发生在北京的故事:

北京有个16岁的女孩,有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她的例子中央电视台都播了好几次。她心理问题很多,已经在家休学好几年。她妈妈对教育家专家孙晓云说:“孙老师,你能不能跟我女儿谈一谈,她很喜欢读你的书。” 孙晓云说:“可以啊! 当然应该帮忙啊! 让你女儿来吧!”这个女孩名叫马越,一米六几的个子,肤色很白,头发是卷的,漂漂亮亮的。孙晓云说:“马越,你有什么想不开的啊! 你看你长得高高的,又漂亮,多少人想长高还长不高呢,都在着急啊! ”她说:“孙叔叔,你甭劝我啦,我肯定我活不过今年。”孙晓云说:“为什么呢?”她一扬手,孙晓云看见了她手腕上伤痕累累,割腕自残有好多回了! 她妈妈跟孙晓云说起以前的事都害怕:马越割腕自残,血流得很多。妈妈一看吓死啦! 赶快送她去医院。大夫给她包扎治疗,刚刚快好了,没过几天,她“哗”的又是一刀。

这孩子是怎么回事呢? 她在小学时就比较孤僻,喜欢一个人呆着,喜欢看着墙上的花纹,自言自语,并产生很多的想像,其实这样的孩子有天才倾向。但是,同学不理解,说她很怪。后来她眼睛有问题去治疗,耽误了两个月的课,回来再上课就跟不上了。这就更是雪上加霜,同学就说她是个傻子,老捉弄她,把她的帽子扔到树上,拿棍子挑着,同学们把帽子你扔给我,我扔给你,她就追。同学们在一块儿开新年联欢会,她把她舍不得吃的糖拿来,分给大家。同学们把糖扔在地上说:“我们不吃傻子的糖。”全班大合唱,她穿着漂亮的裙子来了,文娱委员说:“你来干啥? 你是傻子,跑调了怎么办?”不让她参加。最严重的一次是背课文,那次校长亲自听同学们背诵课文。马越和全班同学一道很认真流畅地背诵着,只见一位老师对着校长的耳朵小声说:“校长,这个孩子有点傻。”不料这话被她听见了,她又气又羞,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一下子后面的课文全忘了。这以后马越的问题就越来越严重,甚至发展到装精神病。她不想上学了,又找不到理由,就装精神病,手乱抖,嘴乱说,看到地上的石头说是人头,看到天上的云彩说是血。她爸爸妈妈吓坏了,把她送到精神病医院去检查,一检查还真被精神病医院给收下了。马越想:这下好啦!我成功了,我不用上学了!

但是进了精神病医院,往里面一走,就感觉不对了:里面那些人可全是真病的,嘿嘿地盯着她笑:“过来,过来……”她一看,害怕了,就往外跑:“大夫,大夫,我没有得精神病.快让我出去。”大夫说:“你怎么没得精神病啊? 没得精神病你会到这里来吗?”她就闹,大夫说:“你再闹,再闹我就给你通电。”她害怕了,不敢闹了。在里面呆了一个星期,越弄越麻烦。

那么,孙晓云老师怎么帮她呢? 他想了想,问她:“你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事呢?”她说:“我喜欢写作。”她的文章写得不错,想像力很丰富。孙老师说:“你想不想发表文章?” 她说:“想啊!” 孙老师又说:“好!我就收你做徒弟。我就能保证你发表文章,出书。”“真的?”孙晓云说:“真的,一言为定。但是有一条,我让你写的文章你必须写,我让你修改你必须改,你做到这一点我就愿意教你。你好好想一想,回答我。”她想了想说:“愿意。”你们一听就明白了,这是缓兵之计。孙老师的稿子永远也写不完,老让她改,也改不完,当时已经是6月份了嘛,这样一来,她年内就死不了,没想到孙老师约她写的几篇文章都非常精彩,什么《我曾被送进精神病院》(这题目是孙老师给她改的)、《蜗牛的故事》、《妈妈,我不是傻子》 (这一篇是以前写的),结果她这几篇文章都发表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上,引起了轰动啊! 很多人给她来信,她慢慢地就有点儿信心了。后来,孙老师就把马越推荐给北京一个很有名的老师——北京通州的李圣珍老师。李老师也真有办法,别人教不了的学生她能教。马越就在她家住了两年,把李老师叫

妈妈。马越后来慢慢地康复了,而且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现在不但自己没有心理病,还能帮助别人解决心理问题。

症状七:依赖。

这是很严重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从小就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基本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干任何家务,什么事情都靠家长代劳,慢慢地养成了依赖习惯。典型的例子就是辽宁一个18岁还跟爸爸妈妈睡觉的男孩,不是家里的房子窄,而是养成了习惯。你说他将来怎么自己独立生活? 症状八:焦虑。

不知道父母们有没有体会什么是焦虑? 很可怕啊! 有个高三的女孩子考大学的时候很紧张,紧张得晚上睡不着觉。她的爸爸妈妈想了一招(这招到现在女儿还不知道):女儿睡不着觉的时候,就给她半片药,跟她说:“给你吃半片安定,这药本来不应该给你吃,小孩一般是不能吃这个的,就给你半片,吃了以后你肯定会睡着,但是以后不能老吃。”这一计还真灵,女儿吃了不一会儿就睡着了。其实哪儿是安定,是阿斯匹林,当然父母亲随便不能让小孩子吃安定,只是告诉她这就是安定。结果她把这个“安定”给吃了,吃了就发挥了安定的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作用,心理治疗。

个别孩子考大学,焦虑到什么程度呢? 临近考试的几天,一夜一夜都睡不着觉,你说这孩子第二天怎么有精神呢? 还有的孩子,紧张得不想吃饭,只能少少的吃一点,应付应付,你说这怎么受得了,哪有精力答卷考试,你说多麻烦,这就是焦虑。

焦虑是怎么来的? 是欲速而不达产生的,就是总为自己不能达到一个高目标而着急,着急得无法忍受。因此,我们做父母的、做老师的不能给孩子定太高的目标,使孩子难以达到,总达不到目标,孩子就容易焦虑不安。“孩子,你必须考入前三名”、“你必须保正90分以上”、“你以后必须考上重点大学”等等,诸如此类的目标,就有可能使孩子产生焦虑。焦虑的后果,是他即使有能力也发挥不出来了。所以说,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度。

大家注意,孩子小学升中学,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都很容易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

下面一段是教育专家孙晓云老师,在他女儿考大学时,父女俩交谈的情景: 孙老师说:“我明白应当缓解女儿的焦虑。”他跟女儿说:“考大学,考不上是很正常的,多数人考不上大学,考不上没关系,有很多路可走。”填报考志愿时又问他的女儿:“你考一个大专有没有希望?”女儿瞪了他一眼:“大专当然能考上。”

他说:“好,咱们先报大专。”女儿先从大专报起,报了北京第二外语学院个专业的大专,这时候,女儿说:“其实啊,我考一个一般的本科学校也有希望。” 他说:“好啊!”结果就又报了一般本科。

最后,女儿想:“反正大专报了,本科也报了,重点大学不报白不报,考大学都是从高往低处录取啊! 你不报就浪费啊!”

她又说:“我想考复旦,去上海上大学。”他说:“可以啊! 你很聪明啊! 你考不上复旦,落下来就是普通本科啊! 再落下来还有大专呢。”三个层次都报了。报了复旦,一考还真考上啦! 网上录取。

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孩子上北大,上清华? 但是,你别要他的命啊! 所以,孩子考试,要给他一个底线,不要让孩子崩溃了。有一个妇女干部,她儿子考大学,她怎么说啊:“儿子,你放心吧,你肯定能考上北大。”儿子说:“不可能啊!”“怎

么不可能,我看你能行。”妈妈这么说,孩子压力就特别大。孩子觉得:我根本就没希望,你还说可能,要是考不上就会让你失望。结果这孩子考得很糟糕。 要记住这么一个规律:压力越大越不能好好学习。他考之前,满脑子想的不是怎么样解题,而总在想:我考不好,妈妈会怎么想呢? 爸爸会怎么想呢?同学们会不会笑话我;这些想法当然会干扰学习考试。

症状九:自我中心,就是只想自己,不想别人。

报纸报道:北京有一个女大学生向法院起诉,告她爸爸,告什么呢? 告她爸爸不给她提供充足的生活费。父母离婚了,她爸爸一个月辛辛苦苦地工作就挣400块钱,给她寄200,她说不够,不能保证生活,不能保证学习。她为了这个状告自己的父亲,引起很大的轰动。你想,很多农民家庭,就连200元也不一定能供得起。有位记者问她:“你打工吗? 你勤工俭学吗?”她说:“我还没有考虑。”这是不是让我们做父母的很寒心啊! 所以这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是很麻烦的。我们有的孩子,就被培养得很少想到别人。

有次下乡,在班车上和一位农民家长坐在一起,他告诉我:他的女儿今年初三就要毕业了,学习一塌糊涂,班上有50多个学生,她倒数四五名,她看到有些同学到外地去上高中,她也要到外地去上高中,女儿对他说:“如果你不想办法,让我到外地上高中,我会记恨你一辈子。”我问:“你怎么回答了?”他对女儿说:“你的分数那样低,人家会要你吗?再说咱们家一年收入不了几千块钱,我能供得吗?”不过这位家长表示,他还是正在想办法,尽可能满足女儿的要求。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症状十:忌妒。

人忌妒起来,那真是一把烈火烧得自己都不能把握自己。北京大学一个女孩子考上了美国的密执安大学研究生,奖学金很高。但是过一段时间,再和美国的大学联系,美国大学说你不是不来了吗,你怎么还和我们联系? 那女孩说:“没有啊,我一直在做准备去你们大学上学呀!”这怎么回事呢? 原来是她同宿舍的一个女同学嫉妒她,然后用她的E-mail地址给美国的大学发了一封信,信上说:“谢谢你们录取我,但是我决定放弃这个机会。”这个女孩子知道了真相后气坏了,上法院起诉了这个同学,法院判决这个同学赔偿人民币12000元。

过去有人说:“做事,利人利己者上,损人利己者中,损人又不利己者下”,可是现在有的人做事就是不利己也损人,因为他嫉妒,他不能忍受你比他好。所以,忌妒也是很可怕的事情。

4.健康心理16字秘诀

专家总结出的健康心理的16字秘决由四句话组成,

第一句话:认识自己。

第二句话:接纳自己。

第三句话:控制自己。

第四句话:提高自己。

所以,自知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认识自己是心理健康的一个前提;不认识自己,是心理发生障碍的重要原因。遇到逆境、困难、问题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冷静思考,不要随意任性的暴怒,这样才能不断地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相关内容

  • 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策略研究
  • 齐 齐 哈 尔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策略研究 学 院: 教 育 与 传 媒 学 院 专业班级: 教 育 学 081 班 学生姓名: 蔡亚洲 指导教师: 佟凤仙 成 绩: 摘要 一个人的成长会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家庭方面的影响,而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 ...

  • 家长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的实施方案
  • 家长学校五年发展实施方案 (2011--2014) 2013年1月1日 为全面认真贯彻落实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辽教办发[2010]121号"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辽宁省家长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的通知"精神,参照<辽宁省家长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结合我校实际 ...

  • 幼儿园家长志愿者研究综述
  • [摘要]幼儿园家长志愿者作为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已经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无论是从家长本身的需要角度还是从加强家长与教师的紧密关系.促进孩子更好发展的角度来看,家长志愿者参与幼儿园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家长志愿者的招募.培训.激励与评价等方面对国�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概括与分析.以期对 ...

  • 米东区教育系统采取六项措施狠抓家庭教育工作
  • 一是大力宣传,统一思想.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最早期的奠基教育,也是终身教育,是联系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是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为将这一理念深入宣传给校领导.班主任.家长,组织学校领导赴昌吉.奎屯等周边兄弟县市观摩学习家庭教育工作:邀请顾晓鸣老师分别给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学生家长 ...

  • 对于孩子的"早教"家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为子女报名各类辅导培训班的热情与教育培训行业蓬勃发展相伴相生,促使教育消费成为我国家庭生活消费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教育消费引发的纠纷也逐渐显现. 案例一:早教服务--烫手的香馍馍 张女士的儿子皓皓今年两岁,看到身边有同龄孩子同事朋友都报了早教班, ...

  • 幼儿园整体规划实施方案
  • 蒙 正 幼 儿 园 规 划 实 施 方 案 蒙正幼儿园实施方案 现行幼儿园状况: 当今幼儿园普遍是以技能教育为主,以看大孩子为目的,以应付家长为原则,以获取利益为目标的一种杀鸡取卵的办学方式,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教学内容都停留在表面功夫,应付家长,应付检查,应付表演.所以硬件设施越来越高档,投资越来越 ...

  • 建兴中学家庭教育自查报告
  • 建兴中学家庭教育‚十一五‛规划 自查评估报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父母是孩子的天然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 学校.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成长起着启蒙和奠基的作用,是整个国民教育 极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对于提高民族 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校始终把办好家长学校这一工作列入学 ...

  • 培训机构运营管理制度
  • 运营管理制度 www.wxhzjy.net 鸿志教育运营管理制度 1.薪资制度 .............................................................................................................. ...

  • 学乐云·人人通·使用说明
  • 管理员工作事项 1.导入数据.创建用户账号 • 下载导入模板 • 编辑整理师生信息 • 上传导入信息数据 • 下载查询账号数据 2.使用管理功能 • 教务权限分配与管理 • 门户网站教师权限设置 • 门户网站管理操作:文章(分类).图片.视频.其它管理(快捷通道.友情链接) 3.组织教师培训 • 发 ...

  • 2010年家长学校自查报告
  • 淮河市实验中学 家长学校工作自查报告 淮河市实验中学家长学校现有学员2423名,教师40人,其中专任教师33人,兼职教师7人,校外辅导员18人,其中关工委成员11名.多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和家长素质的提高.98年我校就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规模由小到大.从办家长学习班到家长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