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乡后冲完全小学校
“一校一品”绿色校园创建方案
根据渝委办发[2009]50号关于建设“五个校园”的意见和丰委
办发[2010]52号关于建设“五个校园”的实施意见。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促进校园建设协调发展。按照“绿树成荫、房在树下、校在林中、生态环保”的总要求,建设“绿色、环保、生态、和谐”的校园。将校园绿化建设与学生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形成“一墙一角皆文化,一草一木蕴教育”的生态理念。结合我校实际,特拟定绿色校园建设方案,具体如下。
一、 绿色校园建设内容
我校绿化区域主要分为两块:校舍区域、旗台区域和操场区域。
1、校舍区域
该区域长96米,宽15米,总面积1440平方米,可绿化区域为632平方米。于2011年10月底前完成。主干树木以柑橘树、塔柏树为主;中间层丁香球、月季花主;底层以麦冬、兰花小草为主,形成有层次、有坡度,立体感强,乔、灌、木搭配得当。以上花草树木现在已经成形,需要逐年添置花草,移栽树木,整治花台。
2、旗台区域操场周边区域
该区域包括操场边长83米、宽2米的森林绿化带166平方米,操场周边区域的主干树木以柑橘树、松树、小叶榕为主,中间层丁香
球为主;底层以麦冬、兰花、小草为主,以上花草树木现在已经成形,需要不断添置花草,移栽树木,将于2012年完成。旗台区域(包括厨房外区域)绿化面积为82平方米,绿化的主干树木以塔柏树、松树、柑橘树为主,中间层丁香球为主;底层以麦冬、兰花、小草为主,以上花草树木现在已经成形,需要不断添置花草,移栽树木,将于2012年完成。
二、 绿色校园建设目标
学校占地总面积2455平方米,宜绿地总面积880平方米,已经绿化面积880平方米,学生生均绿化面积已经达到6平方米(126人),绿地率达到36%,绿化覆盖率达到43%,绿体率达到320%。在此基础上,学校加大环境改造力度,加大投入,学生生均绿化面积争取达到7平方米,绿地率达到42%,绿化覆盖率达到58%,绿体率达到380%。
三、 绿色校园建设投入
2010年前,学校已经投入21万元打造校园环境,从2010年起,至2015年底,学校还将投入15万元改善环境建设,具体是:2010年添置花草、移栽树已经化去0。8万元(公用经费),硬化操场用了3。2万元,创建丰都县“绿色示范”学校;2011年修建花台用了1.5万元(公用经费),添置花草用去了0。5万元。2012年将投入2万元,添置花草、修建花台(教学楼后)、移栽树种等(多方筹措经费),创建县级“森林”校园;2013年,将投入2万元整改厕所等,2014至2015年投入5万元,用于添置花草、移栽树。
四、 绿色校园建设保障措施
(一)、绿色管理
1、加强领导机构 。
(1)组织建立绿色教育领导小组。
组 长:陈光飞 副组长:敖云中
组 员:周万发 杨海霞 杨小军 敖德锡 董中舟
小组做到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副组长主抓,教导处、后勤处紧密配合,将环保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少先队、家庭、社区等各项活动中。
(2)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体育课等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教管机制。
(3)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开展好教育活动。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学校环保工作。
(4)制定详细的创建绿色学校方案。
(5)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其工作由周万发、杨海霞负责
2、完善环保队伍建设。
(1)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环保教育的学习活动,增强教师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使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共同责任。
(3)发挥班级环保监督员作用,通过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性学习小组形成环保兴趣小组。
(二)、绿色教育
1、开展宣传,促进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
(1) 设立宣传栏,在各班级设立宣传角,充分利用板报、广播、图书室、电教多媒体设备宣传环保知识,环保动态,并抓住各个环保宣传节,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组织开展大型主题宣传活动。
(2)发动学生,组织“青少年环保宣传队”。
学生自编节目走上街头宣传环保知识,并积极投入到实际活动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环保活动。
(3)成立龙河水库治污团。为了确保水质不受污染,学校专门成立了一个治污团,每周对水库四周的纸屑、塑料袋、枯枝败叶、粪便等垃圾进行清理;同时,每学期组织全校学生参加的大型治理污染的活动,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校内外环保知识宣传,教育村民自觉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舆论氛围。
(4)成立环保小组。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环保小组,考察校内外污染情况,并带动全校学生扎实开展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的活动。
(5)成立监督小组。德育处组织学生干部成立监督小组,对师生日常行为进行文明监督,并落实责任制,坚持长久的环保教育活动。
2、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寓教育于活动中。
(1)树立榜样,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学校在学生和教师中发现环保标兵,树立榜样。在学生中形成环保氛围,并带动社会和家庭
成员,积极参与环保宣传,调查和监督活动。
(2)环保志愿日 。利用双休日和假日,由环保、监督小组负责,开展“环保志愿日”活动。如清除白色污染、拣纸屑等,平日注意垃圾分类,宣传环保知识。
(3)环保知识竞赛 。学校定期组织环保知识竞赛,强化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
(4)开展“保护环境、珍爱生命”主题活动。开展“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密切关系,从而做到珍惜每一滴水、每一片绿叶、每一寸土地。
3、绿色园区
充分发挥“绿色学校”的育人作用。在学校现有的基础上,扩大绿化面积,明确“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的卫生意识,提高卫生标准,做到校园无卫生死角,操场无杂物,教室无蛛网死角,食堂无苍蝇,厕所无异味。并切实实行垃圾分类,妥善处理污染性垃圾,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各负责人坚持了定期检查,按计划实施,努力做到全员参与,保证深入落实。切实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中,全面提高教师、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素质,营造一个清新、自然、安全、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花园式绿色校园。
4、绿色生活
(1)培养符合环保要求的自觉行为
实践绿色生活最基本的就是要具有符合环保要求的自觉行为。通过教育,孩子们在学校学会自觉行为。家长也走进学校,和老师交谈
沟通,了解学生活动常规,阅读环保行为规范,体验学校校园绿、美、净的绿色生活环境,从而养成自觉的环境保护行为。
(2)建立正确的绿色消费观念
由于文化层次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家长并不了解绿色消费的具体内涵,“吃饱、吃好、实惠”是大部分人群的追求。因此,学校通过“学生食谱”、“专题讲座”等渠道以隐性和显性结合的方式,帮助家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绿色消费观念。
(3)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随时都面临新的困难和矛盾。目前,大多家庭父母外出打工,学生与父母感情疏远,与祖辈又有天然的代沟,因此容易形成孤僻、自卑、自私的性格,对待生活学习冷漠无谓,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经常发动学生给父母打个电话,写封信,并联络家长予以配合。平常多让学生帮祖辈做力所能及的事,让学生认识到祖辈的辛苦,认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大家相互爱护、互相帮助的,从而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填补孩子的情感空白,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享受到真正的绿色生活。
三建乡后冲完全小学校 二0一0年五月六日
三建乡后冲完全小学校
“一校一品”绿色校园创建方案
根据渝委办发[2009]50号关于建设“五个校园”的意见和丰委
办发[2010]52号关于建设“五个校园”的实施意见。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促进校园建设协调发展。按照“绿树成荫、房在树下、校在林中、生态环保”的总要求,建设“绿色、环保、生态、和谐”的校园。将校园绿化建设与学生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形成“一墙一角皆文化,一草一木蕴教育”的生态理念。结合我校实际,特拟定绿色校园建设方案,具体如下。
一、 绿色校园建设内容
我校绿化区域主要分为两块:校舍区域、旗台区域和操场区域。
1、校舍区域
该区域长96米,宽15米,总面积1440平方米,可绿化区域为632平方米。于2011年10月底前完成。主干树木以柑橘树、塔柏树为主;中间层丁香球、月季花主;底层以麦冬、兰花小草为主,形成有层次、有坡度,立体感强,乔、灌、木搭配得当。以上花草树木现在已经成形,需要逐年添置花草,移栽树木,整治花台。
2、旗台区域操场周边区域
该区域包括操场边长83米、宽2米的森林绿化带166平方米,操场周边区域的主干树木以柑橘树、松树、小叶榕为主,中间层丁香
球为主;底层以麦冬、兰花、小草为主,以上花草树木现在已经成形,需要不断添置花草,移栽树木,将于2012年完成。旗台区域(包括厨房外区域)绿化面积为82平方米,绿化的主干树木以塔柏树、松树、柑橘树为主,中间层丁香球为主;底层以麦冬、兰花、小草为主,以上花草树木现在已经成形,需要不断添置花草,移栽树木,将于2012年完成。
二、 绿色校园建设目标
学校占地总面积2455平方米,宜绿地总面积880平方米,已经绿化面积880平方米,学生生均绿化面积已经达到6平方米(126人),绿地率达到36%,绿化覆盖率达到43%,绿体率达到320%。在此基础上,学校加大环境改造力度,加大投入,学生生均绿化面积争取达到7平方米,绿地率达到42%,绿化覆盖率达到58%,绿体率达到380%。
三、 绿色校园建设投入
2010年前,学校已经投入21万元打造校园环境,从2010年起,至2015年底,学校还将投入15万元改善环境建设,具体是:2010年添置花草、移栽树已经化去0。8万元(公用经费),硬化操场用了3。2万元,创建丰都县“绿色示范”学校;2011年修建花台用了1.5万元(公用经费),添置花草用去了0。5万元。2012年将投入2万元,添置花草、修建花台(教学楼后)、移栽树种等(多方筹措经费),创建县级“森林”校园;2013年,将投入2万元整改厕所等,2014至2015年投入5万元,用于添置花草、移栽树。
四、 绿色校园建设保障措施
(一)、绿色管理
1、加强领导机构 。
(1)组织建立绿色教育领导小组。
组 长:陈光飞 副组长:敖云中
组 员:周万发 杨海霞 杨小军 敖德锡 董中舟
小组做到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副组长主抓,教导处、后勤处紧密配合,将环保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少先队、家庭、社区等各项活动中。
(2)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体育课等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教管机制。
(3)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开展好教育活动。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学校环保工作。
(4)制定详细的创建绿色学校方案。
(5)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其工作由周万发、杨海霞负责
2、完善环保队伍建设。
(1)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环保教育的学习活动,增强教师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使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共同责任。
(3)发挥班级环保监督员作用,通过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性学习小组形成环保兴趣小组。
(二)、绿色教育
1、开展宣传,促进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
(1) 设立宣传栏,在各班级设立宣传角,充分利用板报、广播、图书室、电教多媒体设备宣传环保知识,环保动态,并抓住各个环保宣传节,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组织开展大型主题宣传活动。
(2)发动学生,组织“青少年环保宣传队”。
学生自编节目走上街头宣传环保知识,并积极投入到实际活动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环保活动。
(3)成立龙河水库治污团。为了确保水质不受污染,学校专门成立了一个治污团,每周对水库四周的纸屑、塑料袋、枯枝败叶、粪便等垃圾进行清理;同时,每学期组织全校学生参加的大型治理污染的活动,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校内外环保知识宣传,教育村民自觉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舆论氛围。
(4)成立环保小组。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环保小组,考察校内外污染情况,并带动全校学生扎实开展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的活动。
(5)成立监督小组。德育处组织学生干部成立监督小组,对师生日常行为进行文明监督,并落实责任制,坚持长久的环保教育活动。
2、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寓教育于活动中。
(1)树立榜样,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学校在学生和教师中发现环保标兵,树立榜样。在学生中形成环保氛围,并带动社会和家庭
成员,积极参与环保宣传,调查和监督活动。
(2)环保志愿日 。利用双休日和假日,由环保、监督小组负责,开展“环保志愿日”活动。如清除白色污染、拣纸屑等,平日注意垃圾分类,宣传环保知识。
(3)环保知识竞赛 。学校定期组织环保知识竞赛,强化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
(4)开展“保护环境、珍爱生命”主题活动。开展“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密切关系,从而做到珍惜每一滴水、每一片绿叶、每一寸土地。
3、绿色园区
充分发挥“绿色学校”的育人作用。在学校现有的基础上,扩大绿化面积,明确“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的卫生意识,提高卫生标准,做到校园无卫生死角,操场无杂物,教室无蛛网死角,食堂无苍蝇,厕所无异味。并切实实行垃圾分类,妥善处理污染性垃圾,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各负责人坚持了定期检查,按计划实施,努力做到全员参与,保证深入落实。切实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中,全面提高教师、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素质,营造一个清新、自然、安全、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花园式绿色校园。
4、绿色生活
(1)培养符合环保要求的自觉行为
实践绿色生活最基本的就是要具有符合环保要求的自觉行为。通过教育,孩子们在学校学会自觉行为。家长也走进学校,和老师交谈
沟通,了解学生活动常规,阅读环保行为规范,体验学校校园绿、美、净的绿色生活环境,从而养成自觉的环境保护行为。
(2)建立正确的绿色消费观念
由于文化层次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家长并不了解绿色消费的具体内涵,“吃饱、吃好、实惠”是大部分人群的追求。因此,学校通过“学生食谱”、“专题讲座”等渠道以隐性和显性结合的方式,帮助家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绿色消费观念。
(3)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随时都面临新的困难和矛盾。目前,大多家庭父母外出打工,学生与父母感情疏远,与祖辈又有天然的代沟,因此容易形成孤僻、自卑、自私的性格,对待生活学习冷漠无谓,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经常发动学生给父母打个电话,写封信,并联络家长予以配合。平常多让学生帮祖辈做力所能及的事,让学生认识到祖辈的辛苦,认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大家相互爱护、互相帮助的,从而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填补孩子的情感空白,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享受到真正的绿色生活。
三建乡后冲完全小学校 二0一0年五月六日